劉鳳學舞蹈全集 第二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 二 | 誠品線上

劉鳳學舞蹈全集 第二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 二

作者 劉鳳學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劉鳳學舞蹈全集 第二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 二:《劉鳳學舞蹈全集》預計出版十卷,書目和收錄舞作依序為:第一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一) 尋找失去的舞跡.重建唐樂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劉鳳學舞蹈全集》預計出版十卷,書目和收錄舞作依序為: 第一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一) 尋找失去的舞跡.重建唐樂舞文明(貴德、皇帝破陣樂) 第二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二) 通古今之變(春鶯囀、蘇合香) 第三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三)(團亂旋、傾盃樂、拔頭) 第四卷 劉鳳學作品第109號《曹丕與甄宓》(上) 第五卷 劉鳳學作品第109號《曹丕與甄宓》(下) 第六卷 中國現代舞系列──傳統╱現代的詮釋(火花、十面埋伏、門神、冪零群、拉邦三環創作法實驗、俑之一──漢俑) 第七卷 與宇宙共舞──臺灣原住民舞蹈及中國少數民間舞系列(九族基本舞步、賞月舞、青春舞曲、嘉戎族狩獵舞、西拉雅姆、虹彩妹妹、農家樂、太極劍舞) 第八卷 儒家舞蹈研究(人舞、化成天下、威加四海) 第九卷 劉鳳學作品第107號《沉默的杵音》 第十卷 劉鳳學作品第127號《揮劍烏江冷》 每一卷內容包含「論述」和「劇場演出實錄」兩大部分,前者以歷史經緯、田野調查、學術研究為梗概,後者以拉邦舞譜、樂譜、設計圖稿、影像呈現,理論和實踐並陳,顯示出劉鳳學逾一甲子的舞蹈創作、舞蹈學術、舞蹈教育的廣博,也透過其個人與她的舞者、龐大的藝術工作群,形塑臺灣當代舞蹈史從微觀至巨觀的多種面向。 本書為全集第二卷.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二),以中古世紀唐(618~907)讌樂舞為研究對象,上篇收錄四篇論文,呈現唐樂舞在中國、日本、韓國發展的概覽和對照;下篇為劉鳳學重建唐大曲《春鶯囀》、《蘇合香》兩支舞作的樂譜與舞譜,以及服裝與頭飾設計者、舞者訪談,呈現更多舞作重建的過程和細節,並附有劉鳳學小傳、相關圖片和演出劇照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劉鳳學劉鳳學 Liu Feng Shueh 新古典舞團╱唐樂舞 創辦人、創團藝術總監 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 創辦人 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 紅樹林劇場 創辦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榮譽教授 1925年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1949年畢業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主修舞蹈、輔修音樂。1965~1966年於日本東京教育大學研究舞蹈學,同時在日本宮內廳研究唐朝傳至日本之讌樂舞。1971~1972年於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Folkwang Hochschule)隨Albrecht Knust及Hans Zülich研究拉邦動作譜及舞蹈創作。1981~1987年在英國拉邦舞蹈學院(Laban Centre for Movement and Dance)攻讀博士學位。1982~1987年間,在劍橋大學教授L. E. R. Picken指導下撰寫博士論文,1987年通過口試,獲哲學博士學位,為臺灣第一位舞蹈博士。 劉鳳學舞蹈創作生涯超過一甲子,作品編號已有130首,1976年創立「新古典舞團」,2001年創立「唐樂舞」。其中大型舞作如《招魂》、《北大荒》、《冪零群》、《布蘭詩歌》、《沉默的杵音》、《曹丕與甄宓》、《黑洞》、《灰瀾三重奏》、《黃河》、《大漠孤煙直》、《沉默的飛魚》、《雲豹之鄉》、《春之祭》、《揮劍烏江冷》等。她首倡「中國現代舞」,1967年以「古代與現代中國舞蹈」為題在臺北中山堂舉辦舞蹈發表會,發表「中國現代舞宣言」,為舞壇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呈現一個創作者面對時代的回應。劉鳳學舞蹈風格結構嚴謹,肢體語彙簡潔有力,獨特的舞蹈空間安排,宛如一首精緻完美的交響詩。 其創作與研究涵蓋四個領域:一、創作(首倡中國現代舞);二、臺灣原住民舞蹈文化人類學之研究、創作與出版;三、儒家舞蹈研究、重建及出版;四、唐讌樂舞蹈文化研究、重建、演出及古譜之譯解、出版。已經出版之著作有《教育舞蹈》、《舞蹈概論》、《倫理舞蹈「人舞」研究》、《與自然共舞——臺灣原住民舞蹈》,舞譜出版有《大漠孤煙直:劉鳳學作品第115號舞蹈交響詩》(2003)與《春之祭:劉鳳學作品第125號現代舞劇》(2016)。 劉鳳學經常於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建議政府改革舞蹈藝術教育制度,1990年代提供中小學舞蹈班及「七年一貫制舞蹈教育制度」之構想及課程架構。曾獲教育部第一屆國家文藝獎—舞蹈獎、薪傳獎、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一屆舞蹈藝術獎及兩次CORD舞蹈學者獎、2016年獲總統府景星勳章、2021年獲第40屆行政院文化獎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通古今之變──與劉鳳學共時鐫刻的舞臺生命/郭書吟 中國樂舞在日本(禮失求諸野)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 整合拉邦動作譜及拉邦動作分析對中國唐代(618~907)讌樂《春鶯囀》分析研究 韓國唐樂呈才概觀/金英淑 唐大曲《春鶯囀》藝術工作群 唐大曲《春鶯囀》樂譜 唐大曲《春鶯囀》舞譜 唐大曲《蘇合香》藝術工作群 唐大曲《蘇合香》樂譜 唐大曲《蘇合香》舞譜 無中生美──服裝、頭飾設計翁孟晴訪談/郭書吟 煮美二十年──《春鶯囀》、《蘇合香》舞者訪談/郭書吟 劉鳳學小傳與新古典舞團、唐樂舞 圖片集

商品規格

書名 / 劉鳳學舞蹈全集 第二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 二
作者 / 劉鳳學
簡介 / 劉鳳學舞蹈全集 第二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 二:《劉鳳學舞蹈全集》預計出版十卷,書目和收錄舞作依序為:第一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一) 尋找失去的舞跡.重建唐樂舞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2889664
ISBN10 / 9572889664
EAN / 9789572889664
誠品26碼 / 2682251767000
頁數 / 408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9.5X22X3.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前言】
通古今之變──與劉鳳學共時鐫刻的舞臺生命
◎郭書吟

大疫年間,小組持續《劉鳳學舞蹈全集》第二卷的進程,自2021年秋日迄今,習慣用疫情指揮中心級數、小黃卡、各類規範數日子看世界。也因疫情,第40屆(2021)「行政院文化獎」兩位得主:劉鳳學和說唱藝術家楊秀卿的頒獎典禮,從5月延至9月16日──當日出門前隨手點開網頁,Google Doodle製作羅曼菲動畫,紀念她66歲冥誕。羅曼菲也曾在劉鳳學門下習舞,同日其師再獲國家級殊榮,心想哪來這麼奇異的巧合。
疫情限縮實體移動,世界不斷在虛實界線尋找突破口:元宇宙、NFT、Web 3.0、Phygital新登最時髦用詞,線上訪談、網上直播成為2020年後採訪的新選擇,好幾個月也減少與高齡傳主的見面次數,改用通話視訊取代。當世界混沌而曖昧不明,能在此處一隅角,梳理傳主的舞徑脈絡,倒是另一種腦內的長河旅行。

向歷史上游的追溯與沉潛

第二卷題名「通古今之變.春鶯囀.蘇合香」,是沿用劉鳳學多年前訂下之卷名,搜羅論文、《春鶯囀》、《蘇合香》舞譜樂譜、影像外,更「首次釋出」服裝/頭飾設計翁孟晴和11位舞者訪談,呈現更多重建的過程和細部。
本卷所收錄傳主文章,分別是民國55年《體育期刊》〈中國樂舞在日本〉,1999年、2014年受邀於廣東和北京舞蹈學院學報發表的兩篇論文。另一篇由韓國呈才研究會藝術監督金英淑執筆〈韓國唐樂呈才概觀〉,則是2014年受邀舞蹈文化人類學研討會之發表,提供讀者唐樂舞在中國、日本、韓國概覽和對照。
劉鳳學於1966年在日本宮內廳追隨辻壽男(Toshio Tsuji,1908~1988)研究學習唐朝傳至日本之讌樂舞1,〈中國樂舞在日本〉是從日本歸國的首篇發表文章,自此開啟重建源頭,隔年(1967)發表《春鶯囀》〈遊聲〉、〈序〉2。讀到這裡,你可能會疑惑,唐樂舞相關文章自1966年至1999年相隔30多年,發生什麼事導致空窗期的產生?
不是空窗期,是「沉潛期」,根據《全集》第一卷劉鳳學自述和未公開訪談影像,她提及「雖然被學術界高度肯定,但是,自我檢討的結論:文化是不能直接移植的,原本屬於我們的唐讌樂舞,在日本的發展已超過一千三百年,經不同的文化禮俗洗禮,舞蹈動作的『質』變,是不能忽視的。」沉潛再沉潛;深究再深究,20年後,終於又回歸於初衷,陸續完成了唐大曲《皇帝破陣樂》、大曲《春鶯囀》、大曲《蘇合香》3……
在此期間,她先後完成《倫理舞蹈「人舞」研究》、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進修拉邦理論、博士論文、著手實驗拉邦舞譜書寫重建和編創的舞蹈等,都是為唐樂舞研究逐步奠基鋪石。「沉潛期」之後,2001年12月於臺北市中山堂演出《春鶯囀》〈颯踏〉、〈入破〉,2002年《蘇合香》和2003年《團亂旋》則移地國家戲劇院4。

首次釋出服裝/頭飾設計和舞者訪談

特別想點出「首次釋出」的服裝/頭飾設計者翁孟晴和舞者訪談。對於眾多熟悉傳主個性的人而言,不但是罕見之舉,對舞團和基金會來說,也是難得的認可和決定。
不只是外界,團裡向來視劉鳳學「唐樂舞」為嚴謹、機密且保守性宣傳。用Google搜尋,影像資料也是奇少。團員皆知舞蹈家窮究極致的個性,在排練場是不準拿起任何有攝錄功能的機子。一來她對自己嚴格,跨越亙古時空拼湊殘片,她有強大的責任和使命感,「對於中國古代舞蹈的重建,我一直抱持著非常謹慎的態度:一方面不想,當然也不應該掠奪先人的智慧;一方面也盡量參考文獻與佐證,盡我所能保存其原貌5。」若非熬出階段性成果,斷不會發表出來,連帶我等習舞的徒子徒孫都分外珍惜羽毛、恪守準則,所以其作都沒有遭到數位時代的大量複製,時至今日,我們竟還能挖掘出這麼多的「首發」。不過,此等嚴謹也是一體兩面,可幸是沒有大量複製的廉價感,缺點是較難廣為傳播。
釋出訪談,不是為俗氣地解謎解密,是為這群投注大半生的舞蹈人留下紀錄,提供大眾理解劉鳳學重建過程的切片。唐樂舞是這群舞者「從舞」以來跳最久的舞,聽他們述說一支舞如何長存身上20年的感受性,又大曲重建時,舞團正進行《大漠孤煙直》和《曹丕與甄宓》大型現代舞製作,雖然舞種大異,舞者卻表示唐樂舞細膩的力量,和劉鳳學追求完美「對齊」的呼吸心法,在他們排練現代舞時成為意外助力。
圖片集也是相當精彩,編輯小組和傳主精選兩支大曲歷年演出珍貴影像,還有演出節目單必收、劉鳳學博士論文指導教授Laurence Picken肖像(後來向傳主查證,該肖像是她攝於1980年代英國求學期間)。頁388、389排版,並特意讓《春鶯囀》舞者回看Picken。原先傳主猶豫問到:「你覺得這樣會不會太『個人』?」我回答,是有點意思,知道你們彼此關係的人,看了會會心一笑,「老教授大概也不會想到,我會重建這麼多。」
劇照和老教授時空對語之外,另依傳主指示,放入前述恩師辻壽男的肖像──「老師的老師」首次曝光,你可想像當劉鳳學把珍藏半世紀的恩師老照片交予我手,我多麼使勁用意志力壓抑內心澎湃。
同首發訪談一般,編輯小組用重新梳理和記錄心態,邀請80後攝影師洪佑澄拍攝服裝細部。唐樂舞服裝/頭飾設計向來都掛劉鳳學和翁孟晴兩個人的名字,絕妙在於織就唐朝宮廷服裝的富麗,皆出自臺灣歡鬧的市井──永樂市場布市。洪佑澄工業設計背景出身,在時尚、珠寶、人像拍攝都有涉獵,和翁孟晴在布堆裡「萬中選一」同樣是個細節控,在業界以自製道具著稱,找上他,心想他的觀景窗定會與唐樂舞有一番跨越世代的對話──果真,大白幕無所遁形的光影下,在場者(以及正在翻讀此書的你)細賞如何在極為闕如的參考資料下,憑藉古俑、畫像、詩詞,織造精緻化一件能跳舞、又能呈現唐朝美學的服裝。

為斯土留下芬芳

2022年6月17日,楊秀卿辭世,享壽89歲。想起頒獎典禮當日,國寶藝術家每一句致詞都是好聽的段子,心想前輩您雖目不能視,聲音卻帶給島嶼無數光亮。「八音才子」黃文擇遺作《素還真》在2022臺北電影節拿下三獎,兄長黃強華代弟弟上臺領受「最佳技術獎」與致詞,最後一句:「文擇,咱江湖再見!」臺下掌聲不斷,想必有眾多聽者給瞬間逼出眼淚。劉鳳學《皇帝破陣樂》當年舞譜審定者Ann Hutchinson Guest於4月以103歲高壽辭世,《紐約時報》刊登一篇雋永專文,緬懷這位舞譜學家。
此書付梓前後,劉鳳學作品103號《布蘭詩歌》繼1992、2006年,第三度啟動舞團、樂團、合唱團北中南巡演,誌慶舞蹈家編創此作的30周年。行至第二卷的途中和未來,經常被問及為何在數位汰洗紙張的年代,還要出版全集?上述先行者便是原因,是他們打磨拋光累年的美學,為斯土留下芬芳。
與傳主工作的日常,總免不了偶會心生嘆息:後進者慢熟,無法體會先行者讓歲月給催老,待我輩成熟日,卻見他們已步向暮年。和舞者訪談過程中,眾人的共感是生而「逢時」,身與腦隨劉鳳學自我探索、通古今之變的歷程,同時在自身舞臺生命鐫刻與眾不同的紀念。終於,後進者如我,能為他們在這塊土地乃至世界的舞蹈篇章留下紀錄。
編輯小組於第一卷已先行預告,全集是書寫、整理和再發現的有機生成,第二卷如是,未來卷也將如是。劉鳳學在第一卷解釋拉邦舞譜的功能性,並言「符號是人類最高的智慧。」舞譜、樂譜是符號,文字也是,希望你能找到你讀得懂的符號,它們互成補述,對識得它們的人投以共鳴。


|註釋|
1.《劉鳳學舞蹈全集》第一卷,新北: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2021,頁21。
2.參見本卷頁29「唐樂舞重建與演出年表」。
3.《劉鳳學舞蹈全集》第一卷,新北: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2021,頁23。
4.本卷參與訪談《春鶯囀》、《蘇合香》全數是2001年後的演出舞者。根據林威玲和林維芬所述,每支唐樂舞原訂皆是6位舞者,採對稱編排,且極少重複,主因是演出時趕裝/妝不及。一支重建的唐大曲,完整演出約是2個多小時,2001年至2003年唐樂舞演出,每年都有一「主打」曲目,例如第二年主打《蘇合香》,第三年主打《團亂旋》,劉鳳學會同時重建其他曲目的2至3個樂章,以此類推,並演出選粹版。
5.李小華,《劉鳳學訪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8,頁78。

試閱文字

內文 : 中國樂舞在日本(禮失求諸野)

我國樂舞自宋以後漸漸衰落以至失傳。但日本於唐朝時曾派遣學者粟田真人、留學生吉備真備、伶官尾張濱主來我國研究唐代文化及樂舞。當時曾有二百餘首樂舞傳至日本,其中包括周至唐之間之郊廟樂舞(祭祀舞蹈)、餐宴舞蹈、雜舞等。
樂舞傳入日本後,日本朝野非常重視,至今日本皇室仍設有樂部。每當慶典時即效仿唐代之制度舉行樂舞。各地具有歷史性之寺廟亦多保存此風。各大圖書館、博物館所收藏樂舞之資料(文獻、樂器、服飾、舞面、舞具等)亦頗豐富。但樂譜及舞譜係由上、奧、芝、辻、窪五家族分別保存並祕傳。至日本明治七年(西元1874年)始由明治天皇下令將各家族祕傳及京都、南都、天王寺三樂所所藏之樂譜及舞譜加以整理並由國家保存。樂舞在日本不僅成為其國舞,並列為日本國寶之一部分,日本人稱之為「文化財」。
日本保存之我國樂舞計有:

壹、壹越調

1.春鶯囀(遊聲、序、颯踏、入破、鳥聲、急聲),2.團亂旋,3.賀殿(破、急),4.迦陵頻(破、急),5.承和樂,6.北庭樂,7.蘭陵王,8.胡飲酒(序、破),9.新羅陵王(急),10.回盃樂,11.十天樂,12.菩薩(破),13.酒清司,14.壹團嬌,15.新鳥蘇,16.古鳥蘇,17.退走禿,18.進走禿,19.延喜樂,20.胡蝶樂,21.崑崙八仙(破、急),22.胡德樂,23.狛桙,24.敷手,25.貴德樂(急),26.納曾利(破、急),27.狛調子,28.皇仁庭(破、急),29.進蘇利古,30.蘇利古,31.埴破,32.綾切,33.長保樂(破、急),34.新靺鞨。(16至34係由中國傳至韓國,再由韓國傳至日本。)

貳、平調

1.皇麞(破、急),2.五常樂(序、破、急),3.萬歲樂,4.甘州,5.三臺塩,6.春楊柳,7.林歌,8.老君子,9.陪臚,10.雞德,11.慶雲樂,12.裹頭樂,13.相府連,14.勇勝(急),15.扶南,16.夜半樂,17.小郎子,18.王昭君,19.越殿樂,20.地久(破、急),21.白濱,22.登殿樂。(20、21、22係由中國傳至韓國,再由韓國傳至日本。)

?、雙調

1.春庭樂,2.柳花苑,3.回盃樂,4.酒胡子,5.武德樂,6.鳥(破、急),7.迴庭樂。

肆、黃鐘調

1.喜春樂,2.桃李花,3.央宮樂,4.海青樂,5.平蠻樂,6.西王樂(破),7.拾翠樂,8.青海波,9.千秋樂,10.蘇合(急)。

伍、太食調

1.太平樂(道行、破、急),2.打毬樂,3.傾盃樂(急),4.仙遊霞,5.還城樂,6.拔頭,7.長慶子,8.蘇芳菲,9.輪?禈脫,10.庶人三臺,11.散手破陣樂(序)。

陸、盤涉調

1.蘇合香三帖(破、急),2.萬秋樂(破),3.宗明樂,4.輪臺,5.白柱,6.竹林樂,7.蘇莫者(破),8.採桑老,9.劍氣禈脫。

以上93首中有舞者67首,今擇數首介紹於後:

振鉾
周武王伐紂時在郊外誓師時所舉行的郊廟樂舞(祭祀舞蹈)。第一節祭天神,第二節祭地祇,第三節祭祖先。至今日本凡舉行樂舞時第一個舞一定跳《振鉾》。
舞者手執木,邊跳邊唱。其歌詞:天地長久 政和世理(一節) 王家太平 雅樂成就(二節) 一天雲殊靜 四海波最澄 十雨不破壤 五風不吹枝 天地和合禮(三節)。
按周時有《雲門舞》。《雲門》本係黃帝時之樂舞,周延用之。《振鉾》日語發音極似《雲門》。周時用《雲門舞》表揚帝王德政外,還用於祭祀。今觀其舞姿及莊嚴氣氛,或係《雲門舞》。
註:序、破、急即樂章之意,同時亦表示節拍之快慢。

蘭陵王:壹越調
此舞係表現北齊蘭陵王勇敢作戰之樂舞。舞姿雄壯並戴有舞面。據稗史彙編:「北齊世宗第四子蘭陵王長恭,性膽勇而貌若婦人,自嫌不足以威敵,乃刻木為假面,臨陣著之。」舞面之大面即出於此。(舞面有大面與小面之分)
《蘭陵王》係北齊時武舞之代表作品,作者不詳。

春鶯囀:壹越調
唐時之作品,唐高宗長於聲律,曾聞鶯啼命樂工白明達作《春鶯囀》,內分遊聲、序、颯踏、入破、鳥聲、急聲。

拔頭:太食調
此舞係表現與野獸格鬥及殺死野獸後之高興情態。據傳說某胡人之父被野獸所食,為報父仇,入深山與野獸格鬥,終於殺死野獸勝利而歸。
此舞頗有現代舞之風格,如表現憤怒、哀傷、格鬥、喜悅等動作非常深刻。
《拔頭》可能係唐時經由西域傳入之雜舞,因拔頭之發音係印度語之格鬥。

編按:本文原刊載於《體育研究》季刊第6卷第4期,1966年12月,頁7。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劉鳳學舞蹈全集》是臺灣第一部舞蹈全集,劉鳳學更是臺灣首位出版「舞蹈全集」的舞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