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部有關台灣賽德克族和太魯閣族歌樂即興的學術論著,是在身為音樂工作者的一股傻勁及使命感的驅策下,一步一腳印踏上部落的土地而完成的,它代表著個人音樂文化觀念的一個新視野,也是投入民族音樂學研究多年以來的重要里程碑。 與大多數音樂學子相同,我自幼學習西洋古典音樂,即便由美國紐約大學獲鋼琴演奏碩士返國,並累積十多年音樂教學經歷後,個人的音樂認知與技能的根基,仍可說是全然奠基於西方藝術音樂的基礎之上。然而,隨著國際視野愈加擴展,每每於面對國外友人,感受到他們對於自身文化傳統的確定與自豪時,禁不住會問自己:「我們的文化傳統在哪裡?」於是,內心對於台灣「文化認同」或「文化身份」的疑慮及知識渴求悄悄萌芽,並逐日加深。經過反思,我體悟到:在西方藝術音樂之外,自己對於世界上其它音樂文化的認識,竟是那麼的不足!整體來說,台灣、以及其它民族的傳統音樂,都可說是我個人音樂專業知識上的空窗。 抱持著這樣一種文化自覺,當展開音樂學博士的修業階段時,我毅然投身於民族音樂學的領域,除廣泛涉獵各式傳統音樂文化,更特別專注於臺灣原住民音樂的研究工作。將近十年了,我走出琴房與討論室,離開孤芳自賞的象牙塔,讓自己的雙腳踏上土地、走入人群,體驗著音樂融入生活的真實面向。民族音樂學的訓練與自己一向以來的學習經歷相當不同,走下舞台與講台,面對的是舟車勞頓、裝滿影音器材的沉重行囊、與人群近距離的訪談接觸、以及文化衝突所造成的挫折與不適應感;而處理田調資料所必須具備的各式技能,無論是音樂採譜、影音剪輯以及文字記錄的分析詮釋,都是我在以往的演奏訓練和美學鑽研經驗中未曾運用的。這一路的過程充滿挑戰性,學習的艱辛至今猶點滴在心頭,但回顧來時路,卻赫然體認到自己與所生長的土地之間的關係,由疏離、斷裂,到修復而緊密相連,並且透過音樂的視野,對於世上各個不同的文化存在,有了更深的人文關懷,而在音樂專業上,我則領悟到萬法同宗的道理:在各種不同的音樂文化之間,雖然音樂表象各有不同,但是音樂運作的基本法則,卻有著一定程度的共通性。這樣的認知,形成了本書以西方的分析方法及學術觀點來解析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歌樂即興的研究取向。 臺灣的原住民族過去皆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傳習音樂,然而現今,在口傳環境幾已潰散的前提下,從學術角度去探究並傳承其歌唱傳統,已成為填補文化斷層之必要手段。有鑒於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傳統歌樂的即席演唱特性,本書參照其歌唱行為的本質,從「音樂即興」的角度來解讀其奧祕。所採用之研究方法,除了文獻探討、田野錄音、耆老訪談、歌詞記音翻譯、音樂採譜等基本步驟,更進一步由音樂即興的角度去歸納、分析族群音樂的基本語彙,並從而梳理出族人心中互有共識的即興法則。如是,藉由族人經驗法則之客觀化研究,期能深度詮釋音樂背後的文化意涵,至終能促進其音樂傳習之永續。 這部著作能得以完成,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首先,要感激個人在民族音樂研究之路上的啟迪者吳榮順教授,在漫長的專業訓練過程中,親身示範了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與親力親為的研究方法,讓我體悟到在實務操練中成長的重要性。此外,在本書的研究及撰寫過程中,部落耆老及知識菁英們所給予的協助,是我銘感五內的,其中,賽德克族的姑目‧答芭絲女士、太魯閣族的哈尤‧尤道先生及胡清香女士,在歌詞記音、翻譯及文化詮釋上所給予的協助,對於本書的完成意義重大,而漢族朋友鄭光博先生的引介與協助,則是這一切成果的重要起始點。還有,本書的論述對象賽德克與太魯閣族人們,我想在此將所有的研究成果獻給你們──這一切學術研究的養分源自於部落的傳統,也將回歸至部落的文化傳承! 最後,要將所有的掌聲歸予我的父親以及正在天上微笑俯視著我們的母親。若不是雙親給了我優良的教育,為我的生命打下紮實的根基,我怎能在羽翼豐滿之際展翅高飛,又如何能在面對挫折時,勇敢地站起來重新出發。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世代之間的薪火相傳,我將秉持父母親所給予的教誨而持續努力,並將他們美好的精神傳承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