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樊截句 | 誠品線上

孟樊截句

作者 孟樊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孟樊截句: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本書係從孟樊歷年已出版之五冊詩集《SL.和寶藍色筆記》、《旅遊寫真》、《戲擬詩》、《從詩題開始》、《我的音樂盒》中,截句成詩75首(每冊/輯15首),並加上電影台詞截句15首、以及截句舊作再截句18首(含新舊作各9首),全書合共108首。被限定在四行以內的截句是「二度創作」,是屬短詩的一種體製,本書也是作者在交出小詩詩集《從詩題開始》後的第二本短詩作品,除了當中所收10首舊作一律超過四行外,其餘100首截句均屬短詩,或一行、二行、三行、四行不等,或具形或隱形標點符號,或分段或不分段,在一方小小的「天地」裡玩出截句的各種不同花樣(形式),發人深省。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孟樊本名陳俊榮。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博士。曾獲中國文藝獎章。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曾長期於傳播界任職,擔任報社副刊編輯、主筆,雜誌社主編與出版社總編輯,並於國內外各大報刊開設專欄長達十數年。後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南華大學等校兼課,曾任佛光大學文學系暨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系主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訪問教授。 出版有《我的音樂盒》、《旅遊寫真》、《戲擬詩》、《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文學史如何可能--台灣新文學史論》、《台灣中生代詩人論》……,包括詩集、散文集、文化評論、文學評論、學術論著與翻譯著作,凡三十餘冊。詩作收入兩岸各類詩選集,並入選九歌版《評論20家》、《評論30家》。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截句詩系第二輯總序「截句」/李瑞騰自序孟樊輯一 L.和寶藍色筆記音樂夜來臨夢寶藍色筆記本孤獨□□之必要ASlap思春子不語然初醒做愛做的事西廂記投奔自由花瓶輯二 遊寫真贈別夜讀尼姑普列文小澤征爾董其昌--兩行打叉景色秋蟬銀閣寺COLORFUL倒讀禽商兩小無猜蕭邦蜜月旅行在湖畔輯三 擬詩寫作祁門紅茶楊喚與向明…羅門韓劇想飛夢與詩李敏勇切西瓜的方法壞情人作詩中年的愛狐書房輯四 詩題開始卡布奇諾詩人公寓指揮棒秋的象徵兼六園黃昏鏡子我認識的一位小說家詩人與哲學家有感我的書房我的詩作--之一我的詩作--之二情詩琴聲輯五 的音樂盒夢囈荷花七月流火七夕秋天致戴望舒到了年底致羅智成相思情書卿卿夢無夢台北旅遊錯吻中年的妳輯六 影台詞截句巴黎--《北非諜影》天造地設--《西雅圖夜未眠》真愛--《鐵達尼號》只想幹一件事--《活著》保鮮期--《重慶森林》黑白鍵--《海上鋼琴師》我的愛--《生命中的美好缺憾》靈感--《黑暗騎士》瘟疫--《第七封印》快樂--《艾瑪》誰聰明?--《春光乍瀉》鳥飛--《阿飛正傳》半斤八兩--《午夜巴黎》影癡--《天堂電影院》玫瑰的顏色--《紅玫瑰與白玫瑰》輯七 句舊作+再截句S.L.和寶藍色筆記--羅智成截句最頭痛的事--再截句雪梨塔上讀詩--陳義芝等人截句雪梨塔上所見--再截句背向大海--洛夫截句攤開稿紙--再截句曠野--羅門截句逃出都市之後--再截句不如歌--白靈截句吻--再截句在蒙馬特讀腹語術--夏宇截句下雨--再截句輕盈‧之一--電影截句夜未眠--再截句未來是一隻灰色海鷗--普拉絲截句女詩人之死--再截句再吟紅豆詩--王維截句相思--再截句

商品規格

書名 / 孟樊截句
作者 / 孟樊
簡介 / 孟樊截句: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3265955
ISBN10 / 9863265950
EAN / 9789863265955
誠品26碼 / 2681650253008
頁數 / 18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也是作者在交出小詩詩集《從詩題開始》後的第二本短詩作品,除了當中所收10首舊作一律超過四行外,其餘100首截句均屬短詩,或一行、二行、三行、四行不等,或具形或隱形標點符號,或分段或不分段,在一方小小的「天地」裡玩出截句的各種不同花樣(形式),發人深省。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孟樊
  
  今年(2018)5月出席由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的「第十屆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發表論文,會後和與會的白靈聊起他在推動的截句創作活動,我隨口提到,對於這一年台灣的「截句詩潮」,我有些不同的看法,當下他表示震驚,估計他沒想到我會持異議立場。當晚餐會結束,大夥兒鳥獸散後,也就沒再針對截句這一話題繼續抬槓。
  出乎意料之外,大約一個月後,白靈透過臉書私訊我,竟向我邀稿截句詩作,我也二話不說一口答應,沒做它想,當是《吹鼓吹詩論壇》要製作截句專題,由他策劃並出面約稿。我想,不就幾首截句嘛,而他給的截稿時間又在一、兩個月之後,對於交稿時間便不放在心上。直到7月下旬快接近截稿日期,他再私訊我,詢問進度如何,這才弄清楚:原來他要我寫的是一部截句詩集!這下我真的頭大了;可他也一樣頭大:因為他在之前出版的詩刊上已經預告「孟樊截句」要出書了。
  給人「開天窗」(或者食言而肥)一向不是我的作風,為此,我也只能像過河的卒子拚命向前。接下來的一周我幾近「閉關」,在家裡把舊作一一攤開,開始從當中截句創作。想不到我不辱使命,竟然一周不到的時間就「寫」出100首截句,甭說白靈,連我自己都嚇一大跳,因為這種集中(而且是短暫)時間大量創作的經驗,我從來沒有過――以後恐怕也不會再有。所以我不得不說,這本我的第六部詩集還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呢!
  其實仔細一想,自己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創作出這一百首截句(加上舊作為110首),背後有一些道理可循。撇除這段時間恰巧碰上暑假(所以我可以騰出時間派給創作),更重要的原因是截句係屬「二度創作」,也就是從自己或他人已有之作擷取其中片段以成另一詩作,所以是對於原作的再度創作。原作是無中生有,截句則自有中生有,而我認為,原創的無中生有,難!衍生的有中生有,易!難做之事很難剋日為之,而易做之事則有可能限期交差。
  縱然二度創作看似較易為之,我卻從不對之嗤之以鼻,事實上,從我第一部詩集《SL.和寶藍色筆記》以迄於第五部詩集《我的音樂盒》,每部詩集裡都收有我的「截句」詩作(「好事者」不妨按圖索驥以循其蹤),我甚至對於截句之作有某種程度的偏愛。理由無他,此係受到當今法國後結構主義幾位大師的啟發。
  譬若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假如我們摭拾其說法,那麼詩之作為一種文本(text),它本身就不像作品(work)那樣――是已完成的靜止不動的實體,文本是活動的,是一種「生產和轉換的過程」,它屬於方法論的領域。而就符號學的方法觀之,由符號構成的文本,詩的所指或意旨(signified)由於始終無法確定,要解釋它(意義),便需要不斷衍伸的能指或意符(signifier)來加以補充,亦即能指的再生產是一種無窮盡的開放過程。如斯一來,一首詩作,也就是一個文本,它就不是單數的而是複數的,複數的文本來自能指的增殖和擴散。所以巴特強調,文本總是已經被寫過的,每一個文本(每一首詩)都是從無數已經被寫出的文本中,引取段落、回聲、所指物,並以其為素材編織而成,也因此每一文本便都是掉過頭來指涉由無數文本匯聚而成的海洋。我的五本詩集在我自己也匯成「文本的海洋」,除了處女作《SL.和寶藍色筆記》,後來的詩集都刻意重複收錄之前已出版詩集內的詩作,以引發其回聲或迴響。
  依此看來,截句不證自明,它本身就是來自原作的回聲或迴響,所以截句還可延伸出另外的截句,出現所謂的「三度創作」――譬如我這本截句詩集第七輯中的「再截句」。我所認定的「截句」,顧名思義,只要擷取或引用自其他著作――包括作者自己或他人,不限文類(乃至評論)――不論長短(亦即不限四行以內)都可算是截句,所以「截句」之詩,相對於原作,可以濃縮(從多到少),也可以擴增(自少至多),而這也是為何我在第七輯收錄的十首截句舊作都超過四行的緣故。
  當然,我這樣對於截句的看法,白靈等人必然不能苟同。截句來自中國古代近體詩中的絕句,截句即絕句,通行的體製就是四句以內的短詩,也因此自2016年起兩岸詩壇風行的截句,定規的行數率以四行為上限,甚至有主張不需標題者――視為來不及起名字的短詩。不僅如此,有人還進一步主張,截句就是四行(以內)短詩的易名,非關有無「截取」之實,以致截句不必是「截詩」。有鑑於此,白靈約稿的截句就是以四行為限,不能越雷池一步――對這位有「台灣截句教皇」之稱的白靈(實是我送他的戲稱),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正因如此,原先第七輯我將之命名為「外輯」,係出於所收舊作如上所述皆超過四行,不合主流體製。但後來我又從這些「長截句」中再生四行以內截句,讓原先擬定的外輯終於定稿為第七輯。
  前述我曾說過,對於截句我有些「不同意見」,這異議並非出於我反對的立場――我自己早先對於此類創作便已經「玩」得不亦樂乎,我這所謂「玩」是說這種手法的確像是一種遊戲(game),裡面還包含引用、拼湊、集句等手段,擴大來說,它是一種互文性(intertextuality)遊戲,而我經過第三部詩集《戲擬詩》的創作與實驗,已經對是類寫作方式頗有心得――或許這是我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這本截句創作的另一個原因。我對於截句創作有所保留的是,作為一個詩的次文類,不論截句能否「截詩」,它都不會也不應是值得大張旗鼓提倡的文類。截詩之截句,自有其奧妙之處,但和不截詩的截句一樣,均屬靈光一閃的短詩,雖亦有其發人深省處,但也就那麼「一點」,而這「一點」卻缺乏後續再去經營的功夫(所以沒訂題目者更易為之,對於讀者而言這其實有些不負責任),要成為「大作」,難矣!譬如題目是〈夏〉,一行詩兩個字「蟬聲」或者「蛙鳴」;又或是更高深一點的題目〈生活〉,一行詩一個字「網」――那也不過靈光一閃,如此而已!
  話雖如此,到了21世紀的台灣詩壇,還能興起如此的詩潮,炒出這樣的議題,讓作為一個次文類的截句躍身為主角,自有其文學史的意義;而我這本截句詩集興許還有推波助瀾之功。從另外的角度看,如此的創作方式顯示的是,迄今後現代紀元尚未至謝幕時候……所以對於這本詩集的出版,我還要偷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截句詩系第二輯總序】「截句」/李瑞騰

  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之初,我曾經寫過一本《水晶簾捲──絕句精華賞析》,挑選的絕句有七十餘首,注釋加賞析,前面並有一篇導言〈四行的內心世界〉,談絕句的基本構成:形象性、音樂性、意象性;論其四行的內心世界:感性的美之觀照、知性的批評行為。
  三十餘年後,讀著臺灣詩學季刊社力推的「截句」,不免想起昔日閱讀和注析絕句的往事;重讀那篇導言,覺得二者在詩藝內涵上實有相通之處。但今之「截句」,非古之「截句」(截律之半),而是用其名的一種現代新文類。
  探討「截句」作為一種文類的名與實,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就其生成而言,「截句」從一首較長的詩中截取數句,通常是四行以內;後來詩人創作「截句」,寫成四行以內,其表現美學正如古之絕句。這等於說,今之「截句」有二種:一是「截」的,二是創作的。但不管如何,二者的篇幅皆短小,即四行以內,句絕而意不絕。
  說來也是一件大事,去年臺灣詩學季刊社總共出版了13本個人截句詩集,並有一本新加坡卡夫的《截句選讀》、一本白靈編的《臺灣詩學截句選300首》;今年也將出版23本,有幾本華文地區的截句選,如《新華截句選》、《馬華截句選》、《菲華截句選》、《越華截句選》、《緬華截句選》等,另外有卡夫的《截句選讀二》、香港青年學者余境熹的《截句誤讀》、白靈又編了《魚跳:2018臉書截句300首》等,截句影響的版圖比前一年又拓展了不少。
  同時,我們將在今年年底與東吳大學中文系合辦「現代截句詩學研討會」,深化此一文類。如同古之絕句,截句語近而情遙,極適合今天的網路新媒體,我們相信會有更多人投身到這個園地來耕耘。

試閱文字

內文 : 〈音樂〉

夜陷落在最深之際
背著神祕的月光
翻閱時看不清躍動過的五線譜
 
像妳們被吻別的軀體,婆娑

_________________

〈夢與詩〉

夢是隱身術
詩是顯影劑

不敢入夢的
都來入詩

_________________

〈銀閣寺〉

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輕敲
像喋喋不休的細雨

原來是德布西輕手輕腳
流連在餘光微溫的銀閣寺

_________________
 
〈卡布奇諾〉

狄瑾蓀一行令人低迴的
詩句 濕濕地
在周末晚起的一杯
加糖的卡布奇諾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夢囈〉

是睡中不經意間
很簡短的 說溜了嘴的
 
像地上碎碎的
碎碎的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