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 林月雲的三挑戰與解開裹腳布的女子運動競技
作者 | 金湘斌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 林月雲的三挑戰與解開裹腳布的女子運動競技:林月雲,1915年9月8日出生,臺灣彰化和美人,先後就讀彰化女子公學校(今彰化縣民生國小)、臺中 |
作者 | 金湘斌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 林月雲的三挑戰與解開裹腳布的女子運動競技:林月雲,1915年9月8日出生,臺灣彰化和美人,先後就讀彰化女子公學校(今彰化縣民生國小)、臺中 |
內容簡介 林月雲,1915年9月8日出生,臺灣彰化和美人,先後就讀彰化女子公學校(今彰化縣民生國小)、臺中州立彰化高等女學校(今國立彰化女中)、日本女子體育專門學校(今日本女子體育大學)。身為臺灣初代「女飛人」的她,於1931年9月的「第十二屆全島陸上競技大會」中,表現一鳴驚人,被膺選成為第一位代表臺灣參賽明治神宮體育大會的「正港」臺灣本土女子運動員,並以驚人的爆發力與絕佳的彈跳力揚名明治神宮體育大會、聲名大噪,更在日本內地舉辦的各賽事中,多次登上80公尺跨欄、三級跳遠、跳遠等項目的后座,甚至曾經一度突破當時的日本紀錄!1932、1936、1940年,林月雲三次參與奧運會選拔,雖然三次皆因各種原因功敗垂成,未能達成「光耀臺灣」的理想,只能收起釘鞋、裝備,轉身漸漸淡出熟悉的田徑跑道,但她的追求無疑已為日後臺灣女子運動員擘畫出努力的方向與目標,當然亦為日後挑戰參加奧運會樹立起標竿和典範的作用。 金湘斌被林月雲三度追逐奧運會夢想的過程所深深吸引,甚至因此解鎖了新的研究天地——「臺灣女子體育運動史」。在林月雲對奧運會選拔的三挑戰以外,本書附篇〈纏足到競技〉則梳理臺灣女性擺脫長久以來纏足對身體的束縛、參與運動競技的時代背景,深入淺出地呈現臺灣女子體育運動史;由此,讀者方能清楚瞭解林月雲代表臺灣名揚日本明治神宮體育大會和三度試圖挑戰登上奧運會舞台的不易。同時,本書亦收錄百餘張珍貴歷史相片,令人仿若穿越時空、親歷田徑場,目睹林月雲以及同時代運動員的颯爽英姿。
作者介紹 金湘斌金湘斌日本金澤大學人間社會環境研究科博士,專長領域:體育運動史學。目前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產品目錄 推薦序/許義雄 推薦序/紀政 引言 十三年前追尋林月雲田徑生涯的足跡 跨入日治時期臺灣女子體育運動史研究 林月雲,一段鍥而不捨三度追逐奧運會夢想的征途 【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林月雲的三挑戰】 代表臺灣揚名明治神宮體育大會 孕育臺灣初代女飛人的彰化 展現潛能:彰化女子公學校、彰化高等女學校期間的磨練 跳出臺灣:赴日崢嶸震驚體壇 鍥而不捨目標參加奧運會 破天荒地、角逐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 負笈東瀛、挑戰1936年柏林奧運會 東山再起、目標1940年東京奧運會 結語 【附篇:纏足到競技】 不自由的身體:受纏足、解纏足影響的臺灣女子體育 日本殖民者眼中的纏足 未明文規定的女子體育教學內容 女子體育全面必修制度的確立與異常狀態的矯正 對女子實施普通體操的正式確立 「足」的全面解放:天然足世代興起的臺灣女子體育 打造符合天然足世代的體育教科書 不喜愛運動vs.可運動的身體 臺灣女子田徑運動的濫觴 日本內地女子運動競技的初期發展 女子體育運動風潮:臺灣首次的「女子體育講習會」 狂倒纏足世代阿婆們:「第六屆全島陸上競技大會」女子選手的初登場 【附錄】 附錄一 林月雲生平略事一覽表 附錄二 林月雲田徑生涯參賽成績一覽表 附錄三 蕭織田徑生涯參賽成績一覽表 附錄四 臺灣體育協會主催各種女子陸上競技會紀錄一覽表(僅列臺灣籍女子運動員參賽成績) 附錄五 1930年代彰化高女相關照片 附錄六 1931年「第六屆明治神宮體育大會」相關照片 出版後記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書名 / | 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 林月雲的三挑戰與解開裹腳布的女子運動競技 |
---|---|
作者 / | 金湘斌 |
簡介 / | 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 林月雲的三挑戰與解開裹腳布的女子運動競技:林月雲,1915年9月8日出生,臺灣彰化和美人,先後就讀彰化女子公學校(今彰化縣民生國小)、臺中 |
出版社 /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ISBN13 / | 9789863269434 |
ISBN10 / | 9863269433 |
EAN / | 9789863269434 |
誠品26碼 / | 2682049167005 |
頁數 / | 23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1.2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31 |
推薦序 : 〈推薦序〉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許義雄
今年五月,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臺灣肆虐延燒,疫情嚴峻,確診或死亡人數逐日攀升,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管制階段,人心惶惶,生活作息,備受考驗。這時,接到摯友湘斌教授大作:《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林月雲的三挑戰與解開裹腳布的女子運動競技》乙書。當下,想到湘斌真夠認真,學校已柔性封閉,停課不停學,甚囂塵上,或採遠距視訊,補足實際教學者有之;或以彈性考核,線上互動者有之,師生手忙腳亂,不難想見,應變策略,各顯神通,難求一致,而湘斌仍能從容不迫,氣定神閒,出版專書,體現「戰時如平時」的穩健,值得敬佩。
本書是湘斌任教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以後的第三本專業著作。三兩年內,能陸續出版專書,不只產量驚人,內容豐富,品質尤佳,除展現湘斌為學功力深厚,執著踏實,自我精進不懈,當為同儕肯定外,本書的適時問世,頗具下列重要意義:
第一,13年漫長歲月的積累,成品彌足珍貴。林月雲的再現,湘斌費盡苦心,從起心動念撰述開始,到著手廣泛蒐集相關資料,四處奔波訪談,歷經13年,沒有相當的堅持,超強的毅力,無以克竟全功。相信,湘斌近年來熱心臺灣體育運動史的研究,累積的研究能量,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第二,運用科技,還原現實場景,值得推崇。歷史的限制,在於時間一去不復返,歷史之無法避免後設建構,實有其不得不然的困境。本書除實體文物呈現外,透過文物修復與老照片著色,使再現歷史更貼近現場,不只增加閱讀興趣,更具臨場感,增添不少歷史的生命力。
第三,追尋臺灣女子身體文化的發展軌跡,功不可沒。多年來,湘斌致力探索日治時期臺灣女子身體文化議題,有目共睹。從女子纏足到身體解放,從學校女子體育課程的開設,到女子競技運動的參與,甚至臺灣女子運動水準得有機會與日本國內的選手相抗衡,並大放異彩,展現臺灣環境的特殊性,更顯露臺灣女子運動才華的優越性,值得重視與開發。
第四,得到文教基金會的支持,協助出版,值得喝采。湘斌於2020年,曾以臺灣政商名人「陳啟川」為對象,出版《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陳啟川的初挑戰》,獲得肯定。本次專書出版經費,「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基於認同臺灣田徑運動文史的重要性,慨然應允贊助,意義非凡。
總之,本書起承轉合,結構嚴謹,從引言到結論,論述皆有所本,除林月雲生前故事外,將珍藏的成績紀錄、獎牌、獎狀及現場畫面等文物資料,一一披露,最後並附有林月雲年表,藉能深入瞭解其人其事,生動感人,是值得閱讀的好書。付梓前夕,先睹為快,略綴數語,藉申賀意,是為序。
自序 : 〈推薦序〉
文/財團法人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紀政
某年某月某日的晚上,我被邀請到國父紀念館去觀賞由雲門舞集林懷民總監所執導的《薪傳》。其實這已經我是第N次欣賞這齣戲了,我還曾經因為要看表演而前往香港,事實上,這齣舞臺劇就是編得那麼好,那麼令人感動,完全將先人渡海到臺灣的精神,透過舞蹈演出展露得如此真切。
我記得坐在第一排的是懷民父母親,我前去打招呼時,曾經擔任過交通部長,也曾經連任兩次嘉義縣長的林金生先生,對著我說:「我們家最適合從政的是林懷民,但他對舞蹈的執著更是瘋狂」。
當時坐在我後面的是李永萍女士,她在馬英九市長時代,曾擔任過臺北市副市長,也擔任過立法委員及臺北市文化局長,而坐在我右手邊的是李永萍的母親,突然間,她問我:「你認識林月雲嗎?」我回答:「當然認識,而且她真是偉大,她是我的標竿。」結果李母說:「林月雲是我的阿姨。」哇,真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李永萍要稱呼林月雲老師「姨婆」耶!
從金湘斌教授所著的《日本時代臺灣運動員的奧運夢:林月雲的三挑戰與解開裹腳布的女子運動競技》這本書,才知道從前纏足的婦女有多可憐,想著想著,我外婆的影子出現了,她也是小時候被纏足,長大了再被解放的婦女,但我們這些後代子孫還可以看到她被纏足留下的遺痕。
我認識林月雲老師時,她在彰化商職任教,那時她是省運會好幾項紀錄的保持者。對於這位大前輩,我除了尊敬,還是尊敬,萬萬沒有想到她竟然是李永萍的姨婆。
透過金教授的書,我覺得我才是真正深入認識林月雲老師這位大前輩。林老師三度追尋奧運夢想,她那鍥而不捨的精神,更是令我感佩不已,從本書中的描述得知,林老師這三次追逐奧運之夢,很可惜每次都擦身而過,留下終身遺憾。
可能是巧合吧!林月雲老師三度追逐奧運之夢,而我竟然也剛好參加了三屆的奧運會─1960年羅馬奧運、1964年東京奧運和1968年墨西哥奧運。儘管林老師奧運之夢未能如願,但她在日本女子體育專門學校時打敗日本女選手的偉大成就,以及所展現之運動員精神,絕對值得永誌臺灣的體育運動史。
內文 : 〈跳出臺灣:赴日崢嶸震驚體壇〉(節選)
1931年對臺灣女子體育運動界而言,是至為重要關鍵的一年。因為,在這年當中林月雲將擊敗眾多好手,成為第一位代表臺灣參加日本明治神宮體育大會的「正港」臺灣本土女子運動員,並且還一舉奪得全日本女子三級跳遠第二名。自此之後,陸陸續續才有臺灣籍女子運動員赴海外參加運動競賽的光榮事蹟表現。
1931年9月26-27日,「第十二屆全島陸上競技大會兼明治神宮預選賽」於臺北帝國大學(以下簡稱臺北帝大)舉行。賽前《臺灣日日新報》特派記者針對即將舉行的各項比賽進行分析,在女子100公尺方面焦點放在前年冠軍「內村貞(臺北第一高女)」、新秀「新井敟子(臺北第一高女)」,以及橫山文子(臺北州立基隆高等女學校,以下簡稱基隆高女)、池田芳子(基隆高女)等擁有13秒實力的女將上;三級跳遠則是提及末岡俊子(高雄州立高雄高等女學校,以下簡稱高雄高女)、宮川千代子(基隆高女)等人有機會挑戰橋本靜子所保持11公尺16的日本紀錄。最後,僅在文末提到南部專攻短距離之彰化高女,其陣中的林月雲此次將嘗試挑戰100公尺和三級跳遠,另期待臺南州立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以下簡稱臺南第一高女)、臺南州立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以下簡稱臺南第二高女)、高雄高女、彰化高女等陣營中黑馬的出現,一舉登上后座成為新女王。由此見得,在當年度勿論林月雲的實力,就連彰化高女整體的戰力都被低估了。
然而,在經過首日激烈的競爭過後,大會第一日共有女子80公尺跨欄、男子400公尺、男子400公尺接力、女子400公尺接力、女子擲鉛球、女子擲鐵餅、女子跳遠、女子三級跳遠八項臺灣新紀錄被締造,女性選手的活躍還被視為全面性的突破。而且也誠如特派記者的期待,彰化高女扮演了黑馬的角色,並有林月雲、蕭織、廖貴雲、張娥、簡膾等多位優秀選手的竄出,其中林月雲除包辦100公尺的亞軍外,在三級跳遠項目中更是異軍突起,以10公尺46的佳績擊退眾多在臺日籍女子運動好手,並刷新由鶴田靜枝所保持10公尺33的臺灣紀錄。對於本次大會林月雲的競賽過程,《臺灣日日新報》刊載如下:
女子百米決勝 一、新井(北一)13秒4 二、林(彰化)三、橫山(基隆) 四、高(北二)
起跑出發極強的新井完全壓制林月雲,並流暢地保持與林月雲之間的領先優勢,獲得優勝。而內村已無法壓抑後起之秀,僅有新井死守孤壘。不僅橫山與高妹有顯著進步,另可想而知林月雲將來必成大器。
女子三段跳(三級跳遠)決勝 一、林(彰化)10公尺46(臺灣新紀錄)二、末岡(南一) 三、宮川(KRK) 四、菅(南一)
林月雲、末岡、宮川形成拉鋸戰,最後由彈跳力較強的林月雲以創紀錄之姿態獲得優勝。末岡10公尺32、宮川10公尺30、菅10公尺20,鶴田則是因狀況不佳而落選。
在本次大會中最令人震驚的是,莫過於林月雲三級跳遠的成績,比她二年前參加「第十屆全島陸上競技大會」的表現足足進步了1公尺12之遠,一舉躍升為歷年臺灣女子三級跳遠第二傑,僅次於諏訪代美的10公尺73非正式臺灣紀錄。
隨後,《臺灣日日新報》在9月28日公布代表臺灣參加明治神宮體育大會田徑成員名單。當然,林月雲也正因她優異的表現,順利獲選成為「第六屆明治神宮體育大會」臺灣女子100公尺與三級跳遠代表選手,首開「正港」臺灣女子運動員跨海征戰之先例。
在準備前往日本內地參賽之前,由於基隆體育協會逕自向全日本陸上競技聯盟(以下簡稱日本陸聯)推薦臺北第一高女內村貞參加100公尺及800公尺賽事獲得同意下,因此臺灣陸上競技界旋即又發表將以高松芳子、山口美知、林月雲、熊谷保銳、末岡俊子,以及內村貞等人為中心,組編成女子200公尺接力與400公尺接力團隊準備出賽。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次代表隊女子選手較多於男子選手的關係,故引起些許人士對此結果甚感不滿,逼著本次臺灣田徑代表選手團總教練菊池文雄親上火線解釋說明,本次銓衡委員會是依照選手成績,且在比較臺灣與日本內地之結果後,得出女子選手較具有優勢,反之男子選手近來則是表現不佳,最後表示相當期待本次的參加選手,並提出應有超越內地一流選手之自信等的期望。
至10月16日,終於到了北上準備出發的日子,同日下午1點,林月雲在彰化高女明倫堂參加由同校學生舉辦之盛大的必勝祈禱送別會後,旋即在菊地教喻的陪同下由彰化車站出發至臺北,踏上前往遠征明治神宮體育大會的旅途。
1931年11月1、2日,「第六屆明治神宮體育大會」於東京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舉行,林月雲參加了100公尺與三級跳遠兩項個人競賽,100公尺雖然表現不甚理想,僅止於第二輪,但在三級跳遠項目中的絕佳表現,則是讓她在眾多日籍選手的臺灣代表團中脫穎而出。
在大會首日,林月雲就以創下臺灣新紀錄10公尺96的成績,榮獲第二名,震驚日本體壇,其獲得佳績之消息立即用特電傳回臺灣,甚至還以「女子三級跳遠林月雲接近日本紀錄」為標題,大大地刊載在《臺灣日日新報》上,讓臺灣民眾周知這令人振奮的賽事結果,報導內容大致如下:
林月雲所締造10公尺96之紀錄,已對橋本靜子所保持11公尺16的日本紀錄形成威脅,勿論獲得的是第一名、或是第二名,都比不上此佳績。
而當日的比賽過程若從「第六屆明治神宮體育大會三級跳遠成績紀錄表(如表一)」觀之,更是顯得緊張刺激。林月雲自第一次試跳起就處於領先地位,第二次試跳時更是以10公尺96刷新個人最佳,並創下臺灣新紀錄。然眼看冠軍即將到手,出乎意料地在比賽進入至第六次試跳時,竟慘遭本次大會冠軍甲本智惠子以11公尺03的成績逆轉。那麼,當日比賽的詳細情況又是如何?據本次擔任臺灣田徑代表隊總教練菊池文雄在回臺後,接受記者採訪的回憶指出:
林月雲在第二次試跳時,即跳出10公尺96的成績,其他幾次的試跳也都有10公尺50-60的水準。在甲本最後一次試跳前確實見到林月雲的優勝,而各報社之寫真班的鏡頭也旋即開始展開總攻擊。就在此時,甲本卻在最後一跳跳出11米03,逆轉賽果。而甲本所跳之11米03,乃是臀部著地之紀錄,離腳約有將近20公分。運命啊!
接著,記者又採訪林月雲提到:「林小姐你的第一步(指三級跳遠第一步)總是有點近,這次如何?」林月雲回答:「確實僅4公尺出頭,導致第二步約只有3公尺左右。這次在臺灣出發前,因腳傷導致有點腫脹,不過在練習時,曾有超越11公尺的成績出現。」從上述對話觀之,不僅可窺知本次林月雲帶傷上陣外,其在三級跳遠的技術上,似乎尚未成熟,故仍有持續進步的可能性。基於此,《臺灣日日新報》又另刊載對林月雲三級跳遠技術的評析與對未來的期許,內容如下:
以10公尺96獲得三級跳遠第二名的本島代表彰化高女林月雲,今後進步的關鍵在於短跑是否能突破13秒,若能突破日本紀錄指日可待。現階段,期待月雲小姐能針對三級跳遠的第一步進行鑽研,並得出有利第二步與第三步連接之好跳法,甚至能藉此延伸與增加跳躍距離,此為競爭之轉機。
雖說,林月雲本次沒能一舉榮登明治神宮體育大會三級跳遠項目的后座,但是她傑出的表現與優異的天賦,已然引發臺灣田徑界對她後續發展的關心,甚至滿心期待、賦予她以打破日本三級跳遠紀錄為目標的責任。
榮歸故里後,令林月雲在運動生涯中感到最興奮的一件事情為,彰化高女校長親自率領全體師生,至彰化車站前列隊歡迎歸來,除為她戴上花環外,甚至還安排人力三輪車風光地沿彰化市區遊行答謝鄉親們的支持。另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赴日本內地遠征的過程,「首位企圖挑戰參加奧運會的臺灣籍運動員」─陳啟川先生也親自到場為林月雲加油打氣,並為臺灣代表隊拍攝不少紀錄照片,當然林月雲也沒讓大家失望,而且她的優秀表現不僅引起日本田徑界對她的注目,之後她更獲得當初提拔人見絹枝的日本女子體專校長二階堂女士的賞識與力邀前往日本內地留學,進一步開啟日後追求挑戰參加奧運會的夢想道路。
〈「足」的全面解放:天然足世代興起的臺灣女子體育〉(節選)
1915年4月15日,臺灣總督府有鑑於斷髮運動與解纏足運動在臺灣已經形成一股全面性的風潮,遂決定以公權力的方式通令各廳長將禁止纏足與解纏足事項附加於保甲規約中。令人驚訝的是,不出三個月,臺灣人女子全體解纏足率迅速提升至34.9%,天然足率則達41.29%。不過,在1915年天然足人數激增與纏足人數驟減,以及一舉破除纏足舊慣的同時,仍有超過約半數的女子有著纏足的經驗,且亦有高達47萬6千多解纏足者出現於臺灣社會之中。
就學校部分,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則是於1914年之際對外宣稱,該校110餘名學生已無纏足。但事實上,在1915-1916年間多少還是有纏足者新生至該校就學。1917年5月時,該校又對外表示今年已無纏足之入學新生,而殖民教育當局甚至以此現象,宣揚初等教育的顯著進步。然而,在檢視《臺灣總督府學校生徒及兒童身體檢查統計書》過後可知,截至1917年4月時,公學校的天然足為77.69%、纏足率為0.74%、解纏足率為21.57%;附屬女學校的天然足為60.34%、纏足率為0%、解纏足率為39.66%。
此外,在《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中,雖提及附屬女學校解纏足者的足已獲得解放,但大部分人的腳仍與纏足者類似。若再進一步對照該校的入學身體檢查書,至1920年度刪除「纏足」項目,以及遲至1927年度才完全取消對「足」區別檢查的做法,無非都是點出禁止纏足後校園中解纏足者尚存的問題,當然其癥結也誠如Dorothy Ko所言:纏足的終結既非一刀兩斷,亦不是從「纏到解」的直線進程,也不會一夕翻轉;而曾經被改造的雙足也不可能完全恢復成天然,這是一道不可逆的身體工程。是故,從入學身體檢查書廢除對「足」實施檢查的例子中,可窺知當時的日本殖民政府並非不清楚要澈底革除纏足可能需要歷經十多年的過渡期,只是在宣揚成功破除臺灣社會纏足慣習、彰顯近代新式教育推行解纏足的成效,以及為鼓吹近代文明美好幻影的背後,都盡量避談解纏足者尚存於校園的問題。不過,在此應該深思的是,或許解纏足者不會影響多數課程的進行,但對主要以透過身體進行教育的體育而言,多少仍難逃其影響力。有趣的是,正當臺灣女子身體掙脫纏足枷鎖之際,恰好也趕上日本內地女子體育熱潮,為殖民地臺灣學校女子體育構築出新的面貌。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此時局快速變化的當中,臺灣總督府即在1914年12月15日決定從不同於日本內地之「臺灣的氣候環境」與「學校學生身體的發育狀態」兩個觀點,開始著手制訂符合臺灣情況之第一部府定體操教科書,在歷經一年半的研究調查後,將結果於1916年7月20日彙整為〈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報告書〉。此報告書在「顧慮諸點」中對纏足一事明確提及:「漸次廢減,無須顧慮此事」。換句話說,此時的殖民教育當局已無顧忌纏足對女子體育的影響,然在此報告書的內容,依舊可發現臺日女學生在實施程度標準上的落差,畢竟1917年時仍有二成多的臺灣女學生為解纏足者。這樣的情形,據曾任臺南女子公學校教師岡部松五郎回憶:1916年左右,約有一半的女學生為天然足者,剩下的一半則是纏足與解纏足者,當時不論是實施體操或是遊戲,皆幾近滑稽之狀態,而父母對於開運動會乙事更是持大反對態度,擔心女學童會因此跌倒或受重傷,故特地前來觀看孩童參加運動會的情況,然在觀賞氣氛愉快、秩序整然的運動會過後,所有擔憂皆瞬間消失,並拍手叫好沉浸於其中。由此可見,仍有不少學校女子體育發展受限於纏足/解纏足者的多寡,故存有實施程度的落差,當然也反映出處於青黃不接過渡時期的實態。
不過,雖仍未達在臺日本人女學生的實施程度標準,但比起日治初期纏足、解纏足、天然足共存於校園中,不知該如何實施體操科的尷尬處境而言,顯然已有大幅度的改善,且在1916年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的校園當中,已能見到「合同體操」、「瑞典體操」、「遊戲」等體育運動順利的實施。隔年,該校又指出:「終於甚少見到纏足者,關於學校體育方面,在以往甚是需要努力,而所謂的體育之事究竟如何實施為好,已然超越現代人的想像。」綜上所述,女子體育雖在引進臺灣之初深受纏足慣習糾葛,但歷經纏足/解纏足女學生大幅度降低,以及學校體育困苦的經營後,已有逐漸朝教學正常化發展的跡象,這無疑是體現臺灣女子體育運動蛻變的過程。
總體而言,1916年〈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報告書〉的編纂與提出,除反映時局氛圍的變遷外,更可謂是宣告日本殖民政府為臺灣學校女子體育預先籌劃天然足世代到來的實施方向。
最佳賣點 : ★臺灣初代「女飛人」林月雲的田徑生涯與三次參與奧運會選拔的征途全紀錄,臺灣女子運動員的標竿與典範!
★收錄專文〈纏足到競技〉,梳理臺灣女性擺脫纏足,從「不能運動」到「可運動」甚至是「喜愛運動」的身體,進而參與運動競技的時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