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我: 卻顧所來徑 | 誠品線上

我非我: 卻顧所來徑

作者 林淑貞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我非我: 卻顧所來徑:曾榮獲台灣師範大學人文研究獎、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獎的作者林淑貞,以直抒胸臆的文字,記錄了在中興大學擔任行政三年之所遇所見,所思所感。  全書共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曾榮獲台灣師範大學人文研究獎、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獎的作者林淑貞,以直抒胸臆的文字,記錄了在中興大學擔任行政三年之所遇所見,所思所感。 全書共分為五輯:〈浮漚過影〉,藉由各種會議,記述教育體制內外的討論與思維;〈雪泥鴻爪〉,書寫行政事件之感思;〈人間情緣〉,描寫與學生、教師等交接往來的過程;〈心情記事〉,銘記作者在執掌過程中的心情流轉;〈雜筆流文〉,以文章為主,展望學界美好的未來。通篇可見其豐厚的文學底蘊外,亦給教育界帶來具有意義的經驗傳承記錄,其用心良苦,令人敬佩。「林博士是魯迅所說的一二才士,不僅是學者,也是作家,這在當今的學術界中,並不多見。--雲科大學漢學研究所教授兼典藏中心主任/蔡輝振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淑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現職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中興中文系主任、中央研究院訪問學人、台灣中文學會常務監事、教育部十二年國民教育國語文領綱副召集人、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研究以文學、美學為進路。著有學術專書:《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詩話的別響與新調:晚清林昌彝詩論抉微》、《詩話論風格》、《台灣文學》(合著)、《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自序【輯一 浮漚過影】人間道場到職公文系統人文大樓初驗尚方寶劍與員額小組員額小組會議張羅系務會議定錨課程之議第一次系務會議中文系定錨課程設計活化課程實務課程與校長對話與校長有約打造一個有傳統的系所文學夢校慶與系友大會一趕四學術沼澤地看的角度自家人的立場大學國文閱卷忙碌的一天責任、熱誠與承擔十二年國教大會牛馬走【輯二 雪泥鴻爪】職務甲章頭銜治事與治人助教的電話身在福中須惜福立場與對話頂尖大學切換模式深知身在情長在中國唐代學會的承接學術團隊與社會服務珠算檢定無尤無悔青海大昆崙之約的忙碌當我們同在一起新加坡視訊今夜燈海傳承與顛覆無垢胡椒鹽簡單的幸福【輯三 人間情緣】看見青春:校園巡禮的創意交換生相見歡回首向來蕭瑟處碩博生迎新會世代的流轉走過從前逝水流年青春無敵:為瓊儀加油打氣深情不悔博士生有法與無法研究生的心情社會邊緣人事件紅孩兒事件憂悒的歲月驚聞會面悼:魏徹德死生情切人間情緣魏徹德餘思擺盪在新生說明會與追思會的交叉口學霸素昧平生問世間情是何物情與理村長選舉流逝的生命生命的轉彎生命線的邊緣龜兔賽跑長風破浪會有時花落春猶在:悼念一代儒者江乾益教授【輯四 心情記事】我非我交接數蘋果的滋味九轉大還丹那一個是真實的我矛盾的擁抱無事一身輕陷落減法人生庸庸碌碌與勞勞草草乾眼症紅樓夢中夢他鄉故知應制文章隱形人的自白隱身的詩人我在做什麼呢忙碌 ,是生命中無可迴避的圖像歲時匆匆跳接的生活模式躲避球追趕睡神晨光中的微吟捨小敘【輯五 雜筆流文】青春不留白青春,真好:新生手冊序言新鮮人的展望學習之旅:研究所新生致詞生命的學問:給研究生的建議中文學門之課程規劃與未來發展食品工廠落成題詞唐代學者羅聯添閱讀詩歌:白萩研討會閉幕詞《水.思維》序:題王美玥畫展在流光之河裡回眸後記 回首闌珊處跋 閱讀與書寫,是一件幸福的事

商品規格

書名 / 我非我: 卻顧所來徑
作者 / 林淑貞
簡介 / 我非我: 卻顧所來徑:曾榮獲台灣師範大學人文研究獎、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獎的作者林淑貞,以直抒胸臆的文字,記錄了在中興大學擔任行政三年之所遇所見,所思所感。  全書共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3265023
ISBN10 / 9863265020
EAN / 9789863265023
誠品26碼 / 2681538108000
頁數 / 39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輯三〈深情不悔〉】(節錄)

開闢鴻濛,誰為情種?是的,我們都是情種,故而會陷落在情感的旋渦之中,理智永遠幫不了忙的。奈何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輯三〈人間情緣〉】(節錄)

想著人世間的情緣,有人是情長緣短,有人是有情無緣,有人有緣而有情可以廝守到老,更有人是無情而有緣者,相憎相怨一輩子,這些情與緣交識出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也交織出愛恨情仇,走不過情關者,以此自縛;闖蕩情海者,有人載浮載沉,有人泅溺而無悔無尤,到底是誰編寫出這一齣齣難解的愛情戲劇?是誰能從糾葛中坦然出走?抑是永世沉淪不得超生?


【輯三〈生命線的邊緣〉】(節錄)

走在生命線的邊緣,我們常常要呵護這群像幼苗一樣的孩子,希望他們成長、茁壯,更希望他們有勇氣接受生命中的任何挑戰,不是動不動就用死亡來威脅他人,或是牴觸法規制度。因為踏出校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師長一樣具有包容心,可以讓他們用違規方式來進行訴求,或達成目的。


【輯三〈生命的轉彎〉】

花容月貌的學生與我對面而坐,我們談論文,牡丹亭的故事,大家皆著墨杜麗娘,但是她覺得柳夢梅的生命特質,很值得研究,於是,我們很快樂地暢談敘寫的內容架構。

這個論述,其實是表層的,最重要的是透過論述他人來成就自我。

她悠悠地敘說自己罹病的過程,全家陷入莫名的哀感之中。曾經,怨恨為何上天選擇她,向她開這個玩笑;曾經怨懟上天,為何在她青春年少的身上種下這種病根。在開刀與不開刀的邊緣拉鋸,開刀沒有預期成效;不開刀膿水又會浸潤體內。遍尋名醫,中醫西醫兼治,終於問到一位醫生,讓她暫緩開刀,觀察二年。原以為走到生命的死胡同了,這個醫生讓她燃起生命的火花,她快樂地,告訴自己,好好享受並珍惜這二年時光,為了減緩病痛,每週中醫診療,並且吃西藥緩和病痛。

對面而坐,青春美麗的她,讓人看不見曾在生命幽谷裡徘徊的憂傷,反而有一股堅定卓絕的毅力,只讓人看見她的美麗與認真。她說,她必須學會與病痛共處的經驗,既然這是一種事實,就讓自己調整心態,珍惜當下,享受當下,充分地愛惜每一寸光陰,每一回陽光。

每個生命皆在承受不圓滿,不美麗。杜麗娘追求愛情,出生入死,終能獲得甜美的果實。柳夢梅,必須承當與努力,才能獲得如花美眷。在人世間流轉的我們,也在體驗每個不圓滿的況味,才能讓生命更入味,更有深度。


【輯四〈紅樓夢中夢〉】(節錄)

站在人生的某一個峰頂,窺見自己,也不過是紅塵俗世中的一員,熙來攘往,芸芸眾生,亦復為紅塵中的一員的我們,僅能向死而生,向著喜歡的物件告別與不捨。如是,捨得,成為生命中沈重的課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