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社會工作 | 誠品線上

族群社會工作

作者 葉至誠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族群社會工作:以「族群相對論」的思維,著眼「多元族群」為經、「社會工作」為緯,構思建構助人專業於多元族群中的思路與作為。如何讓台灣的閩、客、外省、原住民、新住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以「族群相對論」的思維, 著眼「多元族群」為經、「社會工作」為緯, 構思建構助人專業於多元族群中的思路與作為。 如何讓台灣的閩、客、外省、原住民、新住民等五大族群得以共存共榮 以「族群相對論」的思維,著眼「多元族群」為經、「社會工作」為緯,構思建構助人專業於多元族群中的思路與作為。 天者,日月星之主也;地者,草木山川之主也;人者,夷狄禽獸之主也。主而暴之,不得其為主之道矣。是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韓愈〈原人〉 台灣面對多元族群,如何具備韓愈所標榜的作為主人之道,或如英國學者T. H. Marshall所倡議的公民權概念,正考驗著這居於「福爾摩莎」人的集體智慧和人文素養。在社會政策規劃時,必須及早加以重視,並發展出適切的積極措施。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葉至誠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畢業,現任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及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祕書長。著作有:《社會科學概論》、《蛻變的社會》、《社會學》、《職業社會學》、《社會福利服務》、《現代社會與公民素養》、《社會工作概論》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 出版心語序言第一章 概說壹、國際移民的社會觀察貳、多元族群的互動模式參、多元文化的專業服務肆、社會凝聚與族群參與第二章 新移民的現況與問題壹、背景陳述貳、問題現象參、相關措施肆、社會政策第三章 外籍配偶的社會政策壹、我國外籍配偶的概況貳、外籍配偶的照護作為參、外籍配偶的相應政策肆、社會工作的相應角色第四章 族群關係與人際互動壹、族群關係的意義貳、族群關係的類型參、族群間人際互動肆、多元文化的主張伍、多元族群的關係第五章 外籍配偶的家庭服務壹、外籍配偶家庭現況貳、外籍配偶家庭問題參、外籍配偶家庭服務肆、對政府政策的芻議第六章 多元文化與學校教育壹、影響多元族群教育的因素貳、我國多元文化教育的政策參、因應公民社會教育的策略肆、教師教學現場的具體作為第七章 多元族群的班級經營壹、多元文化的教育經營與實施貳、班級經營中的多元文化現象參、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與作為肆、班級中營造多元融合的策略第八章 外籍配偶的教育服務壹、外籍配偶教育的必要規劃貳、外籍配偶教育的實施現況參、外籍配偶教育課程之芻議肆、外籍配偶教育推展的借鑑第九章 多元族群與社會福利壹、多元族群面臨的挑戰貳、社會工作的服務方案參、族群階層與社群流動肆、共創共榮的族群社會第十章 新住民社區工作壹、精神倫理建設貳、經濟生產建設參、基礎工程建設肆、福利服務建設第十一章 全球化與多元族群壹、全球化與風險社會貳、全球化的族群福利參、全球化與社會包容肆、全球化與社會福利第十二章 全球化下的社會政策壹、全球化的興起與影響貳、全球化的內涵與面向參、族群認同的理論基礎肆、全球化下的族群政策第十三章 多元族群與公民社會壹、公民權的建立貳、多元文化主義參、多元文化主義派別肆、族群的互動與融合第十四章 族群社會工作的實踐新移民家庭健康照護及輔導學習計畫壹、緣起貳、規劃參、實施肆、成效第十五章 邁向多元包容的社會壹、福利對象與福利需求貳、弱勢群體的福利需求參、弱勢群體的福利服務肆、福利服務的輸送體系參考書目 第十三章 多元族群與公民社會壹、公民權的建立貳、多元文化主義參、多元文化主義派別肆、族群的互動與融合第十四章 族群社會工作的實踐壹、緣起貳、規劃參、實施肆、成效第十五章 邁向多元包容的社會壹、福利對象與福利需求貳、弱勢群體的福利需求參、弱勢群體的福利服務肆、福利服務的輸送體系

商品規格

書名 / 族群社會工作
作者 / 葉至誠
簡介 / 族群社會工作:以「族群相對論」的思維,著眼「多元族群」為經、「社會工作」為緯,構思建構助人專業於多元族群中的思路與作為。如何讓台灣的閩、客、外省、原住民、新住民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3262336
ISBN10 / 9863262331
EAN / 9789863262336
誠品26碼 / 2680861365005
頁數 / 255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6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言
台灣除了閩、客、外省及原住民四大族群,來台外籍配偶人數已近四十七萬人,在台工作的外籍勞工也達四十四萬人。多元族群,包含了「多元」及「族群」兩個概念,其中多元指的是尊重差異,讓各種不同的聲音、看法與價值觀得以展現,而多元文化則指抱持不同世界觀、操持不同的語言及擁有不同的生活風格等,都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多元族群中的分析焦點是擁有特定文化的群體。因此,族群社會工作的內涵便在理解各群體之不同的社會身分與主體位置,進而希望透過行動以改變社會的不公結構,讓各族群得以共存共榮。
二十世紀七○年代以來,在原住民及新住民爭取公民權利的倡議下,社會逐漸了解族群差異的存在及身分認同問題的重要性。加以全球化發展,多元族群逐漸興起,全球化帶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關係趨於密切。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社會呈現多元族群蓬勃的景象。社會工作必須由更寬廣的視野、角度來服務各種不同群體的需求,多元族群的價值與行為模式,是我們在判斷案主需求與資源分配,不可欠缺的前提。在社會工作發展過程中,「族群社會工作」,重視「落實尊重差異認同,提升改善以有助少數群體社會發展的環境架構」。「族群社會工作」領域的知識、技能和實施架構,必須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脈絡下,進行探索和積累,才可望得以達到適切和實用的功能。
多元族群社會是一個具備多元文化思維(Multiculturalism)的社會,不僅是一種教育哲學的思考,也同時兼具文化價值或行動策略,而族群社會工作則反映出多元文化社會對種族與文化的包容性,並反映在社會化機構中。由於歷史因素與社會發展,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在這個美麗之島,有著不同的族群、宗教、語言,發展出多元文化、多元族群。從族群社會工作的觀點強調我們對於各種不同的文化內涵,應給予肯定、尊重,甚至能相互欣賞和學習,方能把台灣建設成一個敦厚和諧的社會。台灣目前有多個種族族群:一、客家系族群,二、福佬系族群,三、原住民族群,四、大陸系族群,五、新住民族群;由於到台灣島上的時間先後有別,聚落生活差異;但大多屬於漢族。各個系統內又有不同的族群文化,如原住民有十三族之分,各族群文化又有區域性的不同,形成多元文化的風貌。(李明政,2003)
隨著全球化之後,將會因為族群、環境、社區的多樣性增加,產生更多元的文化,這種多元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助力。族群的多樣性可促成群體互動與共存,藉助多元族群形成一種合理的和諧態度以共同生活;因此文化差異的認知,可能對社會互動帶來積極的助益。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對於少數民族的保護及其發展,與整體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何發揮多元族群社會的優勢,建構平等發展、共存共榮的族群關係,關係著社會脈動。因此,融合社會中的族群關係,以達到扶助弱勢與和諧互利,是族群社會工作的核心議題。
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累積,每個族群都有其文化特點。隨著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間的衝擊是無可避免的,不論是在目前新住民人數遽增的台灣,甚至世界各國,多元文化素養已是社會工作的重要課題。英國學者Lynch(1983)認為族群社會工作的目標,在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建立一個友善與尊重的社會,而不是一個衝突、歧視的生活。「族群社會工作」作為助人專業的一項領域,已是社會的發展趨勢。台灣是個移民社會,歷史長河,不同族群的人,先後到來,灌溉出這塊島嶼豐富與旺盛的生命力。但因族群、國籍、地域造成的偏見與歧視,卻從未消失過。族群社會工作的理念,在於肯定人的價值,重視個人潛能的發展,使每個人不但能珍惜自己族群的文化,也能欣賞並尊重各族群文化與世界不同的族群。這種多元族群的社會觀主要是承認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而這些差異都應該獲得肯定與尊重。原住民、早住民、現住民、新住民間有族群文化差異,這些並無礙於立基社會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族群社會工作須以多元文化的觀點,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傳統價值,求取社會和諧共存的目標,使新住民能肯定自我,使新住民能安身立命,讓台灣的社會、文化更加多元,永遠生生不息。
「族群社會工作」在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跨國人口流動現象,對社會工作者在實踐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過程可能的影響,進而反思社會工作人員在實務工作過程應有的態度、立場與角色。本書以英國學者T. H. Marshall所提出的公民權概念,檢視我國多元族群現象與作為,進而思索社會工作所期望建構的生活共同體社會,以實踐社會公義(social justice),期能裨益未來新住民的政策與相關措施的發展內涵與趨勢。爰此,於所服務的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於一○一年國慶日揭牌成立「新住民家政教育推廣中心」,以服務社區中新住民,落實 中山先生所倡議的「五族共和」的族群融合。有鑑於新住民子弟就學比例的增加,著手成立「新住民資源教室」,以期建構族群和諧的友善校園。就此專業領域的倡議和借鑑,乃蒐集相關資料撰述《族群社會工作》。誠如,社會工作著眼的為社會實踐,期望能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專業探討、關懷與行動,有助導引並提升我國族群社會工作的實務運作,使「多元族群友善社會」具體的體現。感謝秀威數位出版公司及實踐大學出版組的玉成,方能完成這本著作。知識分子常以「金石之業」、「擲地有聲」,以形容對論著的期許,本書距離該目標不知凡幾,唯因忝列杏壇,雖自忖所學有限,腹笥甚儉,然常以先進師長的著作等身,為效尤的典範,乃不辭揣陋,敝帚呈現,尚祈教育先進及諸讀者不吝賜正。


葉 至 誠 謹序

第一章 概說

前言
觀諸許多國家是由多元族群共同組成,但常常會以單一民族的思考方式來制定整體社會制度,獨尊主流文化,形成文化霸權,忽視甚至打壓族群間個別的特色、語言和習俗。然而,分析美國於經濟、軍事、科技能獨步全球,與該國建國以來積極朝向:爭取優秀人才、廣納全球智慧、活絡市場經濟,是促成富強的重要推力;開放的美國,能吸引到世界上最卓越的人士赴美定居——這是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跨領域的意見領袖、最新的科技進展,多集中在美國的原因。體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宏旨。
「族群社會工作」強調族群關係的和諧發展,族群關係係指在民族群體之間的相互關係,包括:平等的溝通、互相的尊重和共同的學習等關係,族群社會工作重視多元文化能力的技能、知識與價值,以及服務不同的個案人口群。「族群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在各族群間的專業服務,以多元文化能力對社會各族群提供助益,在服務案主時,所提供的增權、賦能以及服務、評估、介入時,能符合並考量案主的價值與文化上的差異,以便有效提供助人的專業服務。

壹、國際移民的社會觀察
當台灣社會逐步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這些新住民的影響力正逐漸地凸顯出來,也衍生許多家庭、婚姻、社會、文化及教育等的新氣象。學者Banks(1989)提出:多元族群的教育目標在於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種族、民族與宗教團體發展出正向、積極的態度,協助學生免於成為歧視的對象,幫助學生具備可以成功學習的能力並產生信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不但認識自己的文化、特質,也要讓學生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質與觀點,進而能夠使彼此之間相互了解,互相接納、尊重。
社會工作對滿足社會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政策作為一種社會、經濟及政治制度的安排,強調社會政策的價值,面對國際移民於專業服務上能充分認知相關理論,以建構合宜的作為:
一、推拉理論(Push and Pull Theory)
「推拉理論」的概念主要源自於英國學者拉文斯坦(E. G. Ravenstein)所提出的「遷移法則(the laws of migration)」,強調遷移行為是由於遷移者對客觀環境的認識,加上主觀的感受和判斷所形成的決策行為。一個地區對遷移者而言,則同時存在著吸引某些人的拉力、排斥某些人的推力,也有些因素對某些人而言無關緊要,其存在影響著遷移者的遷移決策。人口的遷移主要取決於兩地的推力與拉力效果,當一地區的推力大於拉力時,會導致居民遷移的現象,當一地區的拉力大於推力時,則會吸引居民的遷入。移民研究多以「推拉理論」詮釋國際移民現象,強調國際間所得的差異造成移民現象。遷移的過程可分成原居住地社會經濟因素、中間阻礙因素,及目的地社會經濟因素。遷移行為則是由於遷移者對客觀環境的認識,加上主觀的感受和判斷所形成的決策行為。台灣外籍配偶現象與歐美盛行多年的「郵購新娘」相當類似,而將之定義為「商品化跨國婚姻」,吸引境外人士移入的吸引力,例如經濟的發展、宜人的氣候、較佳的環境、充足的就業、較佳的設施、子女教育的機會、社會的安定、政治的穩定等因素,可能成為吸引人口移入的誘因。每一次的遷移行為都會影響到下一次的遷移決定。因為遷移會造成移民在原居地與遷移地間面臨一定程度的衝擊(impact)。在原居地,移民匯回來的錢讓他(她)的家人及親戚增加了收入,由此也刺激了其他家庭送出了更多的移民。「外籍新娘」是一種女性特殊的移民形式,女性在父權結構背景下原本就難以透過教育或工作改善自我社經地位,和先進國家的男性通婚對於第三世界女性而言,被認定為向上流動的主要出路。同時,移民本身也會成為遷移文化的一部分,因為具有遷移的環境與文化,會比別人有更多的遷移機會。東南亞邊陲國家,由於國際資本引進,農村經濟落後,造成邊陲國家的女性因男性經濟力衰落而將婚姻對象轉向核心及半邊陲男性,再加上婚姻仲介推波助瀾下,促成了外籍新娘現象。
二、網絡理論(Network Theory)
「網絡理論」認為,移民(migrants)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interpersonal ties),強調為一組連接著一組個體(人、團體、事、物)的社會關係;也就是說現在移民、先前移民和尚未移民三者在原居地與遷移地之間的血緣、朋友和社群的關係。在網絡分析上,這些個體即節點(node),這些關係用連接著點的線來代表,即社會網絡。這關係讓他們在國際遷移時降低了遷移成本和風險,也增加了他們期望回流的可能性,使得遷移數增加。社會網絡所指的是社會關係,而非社會關係所連接的個體。社會網絡的出現即是由直接或是間接的方式來結合一群人,而進一步形成特定的人群關係,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鄰居關係等。網絡的關係就像移民本身的社會成本(social capital),例如,移民可透過這關係獲得海外工作的機會,而且在社會網絡的幫助下,會更加有意願的進行遷移。網絡理論從移民人際網絡關係著手,強調移民先驅者會刺激並帶領後來的跟隨者,並且透過網絡的運作,提供新移民者支持,以降低其移民至未知社會之種種風險;此種網絡運作強化並持續移民行為,社會網絡為一套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而藉此接觸個人能維持某種社會認同並且獲得精神上的支持、物質上的支援與服務,或取得並建立新的社會接觸之相關消息,此遷移流並非隨意流動的,其主要流向是由邊緣地區向核心地區流動。外籍新娘係透過親戚朋友介紹而婚配,因此移民網絡的運作的確在新移民中扮演重要角色,亦參雜著商業利益及情感層面的運作。在遷移地,移民所從事的職業類別可能被貼上所謂的「移民專屬」標籤,這情形亦會增強(reinforces)移民不斷進入如此的工作。社會網絡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所形成的社會關係,個人所認定互有親密關係的人形成社會網絡的結構,其結構可解釋個人的社會行為。在認知到移民網絡的運作對於新移民者的生活有重大影響,在提供相關社會服務時,應更細緻思考如何與網絡進行連結,避免封閉的網絡成為新移民者生活適應的障礙。
三、需求理論(Need Theory)
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人類需求層次」(Hierarchy of Needs)理論:人是一種追求完全需求的動物,需求是人性的表現,不同人在不同時間、地點會有不同的需求;不同需求具有不同高低的層級;先滿足較低級再朝向高級的需求。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以需求自然會有變異。這種人生的生涯抉擇就是因個人的「需求」而轉變。這是一個理智的生涯選擇。在社會環境也普遍的存在某些共同的需求,例如在二十世紀五○年代的台灣對「生理和安全」需求較為殷切。而現代的台灣社會則更重視「安全、自尊、自我實現」的需求,甚至逐步強化社會福利制度,就是對於更高的「靈性需求」越來越看重。從婚姻移民輸入國的「生產需求」觀點切入,由於經濟發展,造成就業結構改變,形成「離農」現象,農村凋零情況嚴重,農村男女出外工作情況普遍,使男子難以覓得結婚對象,社會面臨嚴重「再生產危機」,而引入發展較緩慢國家的外籍新娘便是其解決之道,台灣外籍新娘現象事實上也是解決再生產危機的選擇。另外,只要一有國際移民產生,私人的組織或公益的機構,便盡量的滿足一心希望進入富裕國家(限制發給簽證)的移民要求。因此,在已發展國家中較低層的工作較少人願意從事,勞工需求不足,所以吸引了許多來自發展中國家移民遷移至此並投入此類的工作。遷移並不只表示人們的離開,也是家庭收入來源多樣化的一種方法。在已發展國家,由於私人保險市場及政府的相關政策,家庭收入的風險降至最小。但由於這些處理風險的制度或機制,對一些窮苦家庭而言是不夠完美,因此激發了他們進行遷移以分散風險。同時,在社會保險較弱的地方,家庭成員會到外地工作並將所賺的錢匯回家中,增加家庭抵擋風險的能力。在沒有失業救濟金、社會福利、貸款、甚至連投資都無法有保障的地方,從移民匯回家中的金錢,將是維持家庭經濟保持較佳狀態的重要來源。學者實證的研究發現:嫁至台灣的外籍新娘避孕率僅30%;遠遠低於越南本國婦女的百分之65.4%的避孕率,證諸「外籍新娘」嫁來台後一個重要的社會目的即是為夫家進行再生產。(王宏仁,2003)
台灣除了閩、客、外省及原住民四大族群,來台外籍配偶人數已近四十七萬人,在台工作的外籍勞工也達四十四萬人。如同學者米勒(Miller, 2000)所陳:族群是用來整合社群內部多元認同的一種建構,成為一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而族群認同是一群具相同處境人所共有的主觀意識。針對族群議題的關切,逐漸受到實務工作上的重視。從二十世紀八○年代起,例如「族群敏感實務」(ethnic sensitive practice)、文化覺知(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社會工作(cross cultural SW)、文化能力實務(cultural competent practice)紛紛提出。多元族群強調的是對於族群差異的尊重、相互承認彼此的文化認同。認同與接納是一項漫長的過程,誠如朱理(Tully, 2000)強調:
第一,每個族群都有多重認同,彼此之間有可能重疊、也有可能相互競爭;
第二,認同之間往往有優先順序,因此,必須不斷地經過詮釋、以及承認;
第三,認同是需要經由自我認定,並且要透過與他者進行討論、以及協商。
台灣社會自九○年代開始出現「外籍配偶」的名詞,並成為台灣社會備受到關注的一個新興議題,這些來自低度發展國家的婦女,自一九九四年來急遽增加,至二○一三年總人數已達四十七萬人之多,其中外籍配偶(含歸化取得我國國籍者)十五萬餘人占32.76%,大陸與港澳地區配偶三十二萬人占67.23%(內政部統計處,2013.2)。這些有著與台灣社會不同語言、生活習慣、風俗民情的外籍人士,與台灣新郎結為連理,定居下來成為台灣人的一分子,也在台灣的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多元族群,包含了「多元」及「族群」兩個概念,其中多元指的是尊重差異,讓各種不同的聲音、看法與價值觀得以展現,而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及主張,因族群差異而有不同世界觀、操持不同的語言及擁有不同的生活風格等,多元文化的內涵便在理解各族群之不同的社會身分,進而透過倡議、行動以改變社會的歧視、壓迫環境,讓各族群得以共存、共榮、共建。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