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36種表情 | 誠品線上

城市的36種表情

作者 楊子葆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城市的36種表情:'波特萊爾說:「城市面貌變得比人心還快。」城市樣貌怎麼變?如何觀察?旅人的眼睛最新鮮,透過城市觀察家楊子葆的嶄新目光,36種面向,36個發現城市趣味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波特萊爾說:「城市面貌變得比人心還快。」 城市樣貌怎麼變?如何觀察? 旅人的眼睛最新鮮,透過城市觀察家楊子葆的嶄新目光, 36種面向,36個發現城市趣味的新角度 城市原來要這樣看! 紅酒名家楊子葆這次不談酒,他教我們城市要這樣觀察才有味: 葡式碎石路是葡萄牙人的鄉愁,為什麼? 城市之橋各有什麼看點?舊金山灣的金門大橋很上鏡、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嘆息橋命名和囚犯的嘆息有關? 巴黎墓園的故事多,拉雪茲神父公墓受矚目的原因是因為巴爾札克助了一臂之力。 每座城市,各有各的樣貌與脾氣。從一盞路燈、一片路牌、一塊人行道鋪面、乃至於紅綠燈、公共座椅、公車候車站等「城市家具」,可透露出這個城市的個性、整體城市流動的氛圍,是樂觀是拘謹是保守……不需透過言說,帶著旅人的新鮮眼光,發掘不同城市的獨特臉孔。 楊子葆,城市觀察者。因過往工作因緣旅居、行走世界,對於異國的城市風景自有一番體會。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旅行的實用書,卻有著帶你看懂讓城市活起來更有趣的「城市家具」新視角。 ◎大家習以為常、鼓勵消費的櫥窗,怎麼來的? 發源地正是醞釀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倫敦。 ◎你生活的城市是什麼顏色? 舊金山的九曲花街、高雄地鐵站的彩繪玻璃裝飾,讓旅人的眼睛很忙。 ◎營造城市印象高手在巴黎,人家怎麼做的? 墨綠色鑄鐵式書報攤、海報柱、公共廁所、公共座椅、街燈等十九世紀風格的城市家具,構成我們熟知的巴黎印象,推手就是法王拿破崙三世。 ◎塞納河是「世界上唯一徜徉在兩排書架之間的河流」 巴黎市政府如何保護他們的傳統?靠行政立法。 ◎消防栓除了防災功能外,還洩漏了這個城市的個性和歷史。你想過嗎? 巴黎的消防栓很時尚、西非奴隸島上的消防栓精美雅致,卻藏著一段血淚黑歷史。 《城市的36種表情》,蒐羅了楊子葆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城市家具」的深刻觀察,從地鐵、消防栓、地下鐵座椅、時鐘、書報攤、街頭藝人、城市色彩、城市雕塑、露台、店招……信手拈來就是有知識、有文化、有觀點的趣味文章,讀來有味,妙趣橫生,展讀本書就開始一場絕妙的紙上旅程。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實踐大學建築系及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李清志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楊子葆一九六三年生於花蓮,法國國立橋樑與道路學院( ENPC )交通工程博士,曾經擔任巴黎公共運輸局(RATP)研發工程師。返臺後歷任新竹市副市長、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中華民國駐法國代表、外交部政務次長、輔仁大學客座教授等職。現為中華航空公司副總經理。著有《看不見的巴黎》、《捷運公共藝術拼圖》、《世界經典捷運建築》、《街道家具與城市美學》、《葡萄酒文化密碼》、《葡萄酒文化想像》、《微醺之後,味蕾之間》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輯一 城市容顏第一部 生活在城市01 口渴,請喝這水02 給市民一張座椅03 地下鐵候車之座04 催促著城市的時鐘05 為你點一盞燈06 服務超過百年的電話亭07 淡出的城市書香第二部 免於狼狽08 從垃圾桶看城市09 公廁,羅馬皇帝照顧子民的設計10 旅途中的消防栓第三部 城市掠影11 城市招幌牌匾12 巴黎櫥窗13 歐洲海報柱第四部 城市交通14 庫里奇巴之路15 城市公車站16 「地鐵」與「城鐵」17 流動的城市地景第五部 城市雅趣18 城市雕塑:人物篇19 城市雕塑:動物篇20 巴黎的現代雕塑 e輯二 城市個性第六部 城市風景21 葡式碎石路22 楊牧的巴黎屋頂23 拜訪巴黎墓園24 城市露台25 城市之門26 城市之窗第七部 城市丘壑27 城市之河28 城市之橋29 城市的天空30 城市之塔31 城市博物館第八部 文化片羽32 城市美國化33 金字塔、馬拉松與閒逛—我的台北地標聯想34 發現城市的色彩35 城市街頭藝人36 看不見的城市

商品規格

書名 / 城市的36種表情
作者 / 楊子葆
簡介 / 城市的36種表情:'波特萊爾說:「城市面貌變得比人心還快。」城市樣貌怎麼變?如何觀察?旅人的眼睛最新鮮,透過城市觀察家楊子葆的嶄新目光,36種面向,36個發現城市趣味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5722791
ISBN10 / 9865722798
EAN / 9789865722791
誠品26碼 / 2681264236008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