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作者 | Brene Brown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脆弱的力量:TED最受歡迎講者,《休士頓女性雜誌》指名最具影響力女性歐普拉、CNN、AB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指定專訪布芮尼.布朗博士(BrenéBrown |
作者 | Brene Brown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脆弱的力量:TED最受歡迎講者,《休士頓女性雜誌》指名最具影響力女性歐普拉、CNN、AB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指定專訪布芮尼.布朗博士(BrenéBrown |
內容簡介 TED最受歡迎講者,《休士頓女性雜誌》指名最具影響力女性 歐普拉、CNN、AB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指定專訪!布芮尼.布朗博士(Brené Brown Ph. D.)創造千萬共鳴的全球暢銷著作! ‧《商業週刊》1348期書摘介紹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0月號作者越洋專訪 ‧TED演講全球點閱率前五大,超過千萬人次觀看 ‧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超過18週 ‧全球熱銷26國版權 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 生涯遭逢瓶頸、創新可能失敗,令你不敢冒險突破舒適圈嗎? 社會瀰漫批判,教育缺乏對話,人際充滿比較,讓你更加冷漠自保嗎? 明知全心投入不保證會有所回報,所以你從不給自己一次機會嗎? 成功者勇於追求不確定的冒險與夢想,內心必定承受不為人知的不安與脆弱 這本書點醒我們:「掙扎,才有希望;讓我們脆弱的,也讓我們偉大!」 在脆弱的時刻,我們找到自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是世界知名情感與同理心專家布芮尼.布朗博士的全球暢銷著作。本書強調「脆弱」是人的本質,是所有創造力和情感的核心,也是人性最強大的力量。展現脆弱真實的一面,真誠面對自己很害怕的部分,反而一再提升我們人際、情感、求學、職場和教養的能量。 「脆弱」,是面對冒險和不確定時,產生的深刻恐懼和不安全感。當我們因為害怕脆弱、害怕丟臉、害怕失敗而退縮,我們也犧牲自信參與世界的機會,同時放棄自己得天獨厚的才能。 「脆弱」不是軟弱,不是輸的感覺,更不是毫無保留──沒有走過脆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勇敢。當我們願意在生命每個當下直視脆弱,同時也撬開了自信、喜樂、創造力與一切可能性。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展現脆弱,別讓自己成為最大的批評者。站出去,讓大家都看見真正的你!《脆弱的力量》將讓你以嶄新的視野看待生命,幫助你每一天克服瓶頸,自我不再受限。 本書能夠全面扭轉你的人生: ──如果我們想重新點燃生命的熱情和使命感,就必須學習如何擁抱脆弱 ──既然無法逃避脆弱,我們又該如何因應? ──展現脆弱的力量之前,如何先克服自卑? ──脆弱如何化解感情、家庭與校園中的困境? ──如何運用脆弱激發職場中的領導力?釋放創造力? ──在鼓吹強勢的文化中,如何教養下一代脆弱的力量?
各界推薦 ◎勇奪2013年「美好人生書獎」◎《讓天賦自由》肯‧羅賓森,《過得還不錯的一年》葛瑞琴‧魯賓聯袂強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布芮尼.布朗 (Brene Brown Ph. D.)知名學者、暢銷書作家,是認證的社工師(LMSW),也是休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的研究教授。她花了十二年時間研究人類心靈的脆弱、勇氣、價值感以及自卑感。研究結果被歐普拉、CNN、AB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廣泛報導。2008年,她成為休士頓酗酒與藥物防治學會的行為健康常駐學者。她的文章經常出現在《Self》雜誌、《ELLE 雜誌》、《REAL SIMPLE雜誌》、《Prevention女性健康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Mind雜誌》以及美國許多報紙上。她也是美國各地廣播節目時常邀請的對象,並被《休士頓女性雜誌》指名為「2009年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布芮尼.布朗2010年在TEDxHouston的演說:「脆弱的力量」(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是TED網站上最受歡迎的演講之一,已超過一千萬人次觀看,並引起廣大的迴響。布芮尼的著作都是暢銷書,除了《脆弱的力量》這本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外,她還著有《不完美的禮物》(2013,心靈工坊)及《讓自己更好》I Thought It Was Just Me (but it isn't)(書名暫定,2014年,馬可孛羅出版)。布芮尼目前與丈夫及兩個孩子定居德州休士頓。網站:www.brenebrown.comFacebook:www.facebook.com brenebrown?fref=tsTwitter:www.twitter.com BreneBrown洪慧芳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產品目錄 前言何謂脆弱的力量簡介我的競技場冒險第一章 永遠不夠:檢討「永不知足」的文化1從脆弱的角度,解析那些自以為是的人2永不知足:問題出在「永遠不夠」3永不知足的原因第二章 破解脆弱的迷思1迷思一:「脆弱等於軟弱。」2迷思二:「我不展現脆弱。」3迷思三:脆弱就是毫無保留4迷思四:我們可以「一個人」第三章 瞭解與克服自卑(又稱「打怪練功」)1什麼是自卑,為什麼那麼難以啟齒?2分辨自卑、內疚、羞辱和尷尬等等情緒的不同3我懂了,自卑是壞事,所以該怎麼辦?4網與箱:男女的自卑有何差異5女性自卑的大網6男性的自卑體驗7別管幕後藏鏡人8發飆或冷戰9嚴以律己,也嚴以待人?10非關肥肉:男女、性愛和身體意象11話一出口,覆水難收12活回真實的自己第四章 防衛脆弱的武器1告訴自己「已經夠好了」2常見的脆弱防衛方法第一面防衛盾牌:打預防針——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學習感恩第二面防衛盾牌:完美主義——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欣賞自己的不完美第三面防衛盾牌:自我麻痺——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設定底線,尋求安心及修養心靈——關照與修養心靈3比較不常見的防衛盾牌其他防衛盾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重新定義成功,重新接納脆弱,並尋求支持——創傷與脆弱的力量其他防衛盾牌:盡情宣洩其他防衛盾牌:強力放送——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釐清意圖,設定底線,培養連結其他防衛盾牌:強迫注目——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質疑意圖其他防衛盾牌:迂迴蛇行——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在場,注意,前進其他防衛盾牌:憤世嫉俗、大肆批評、冷言冷語、殘酷無情——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戰戰兢兢、克服自卑、確實檢查第五章 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培養改變,消弭鴻溝1當策略遇上文化2想要,但做不到:產生抽離的分界第六章 破壞性投入:讓教育和職場重新人性化起來1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領導人要面對的挑戰2發現與克服自卑3自卑已經滲入文化的種種跡象4怪罪他人5粉飾太平的文化6透過意見反饋,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7站在同一邊8展現脆弱的勇氣第七章 全心投入的教養法:放膽去做孩子的榜樣1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如何教養子女?2瞭解與克服自卑3如何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支持孩子不如相互支持4如何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了解「融入」和「歸屬」的不同5展現脆弱的勇氣結語附錄
書名 / | 脆弱的力量 |
---|---|
作者 / | Brene Brown |
簡介 / | 脆弱的力量:TED最受歡迎講者,《休士頓女性雜誌》指名最具影響力女性歐普拉、CNN、AB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指定專訪布芮尼.布朗博士(BrenéBrown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9866319877 |
ISBN10 / | 9866319873 |
EAN / | 9789866319877 |
誠品26碼 / | 2680811204002 |
頁數 / | 32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5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第二章 破解脆弱的迷思
沒錯,當我們脆弱時,完全無所遁形。沒錯,沒把握帶來的不安全感,對我們來說猶如酷刑。沒錯,當我們展現脆弱的一面,是冒著很大的情感風險。但是冒險、克服不安、真情流露,絕對不是軟弱。
迷思一:「脆弱等於軟弱。」
「脆弱等於軟弱」的觀點是大家對脆弱最常抱持的迷思,也是最危險的迷思。當我們費盡心力迴避脆弱和過分情緒化的同時,對方卻無法或不想掩飾情緒,既忍不了又堅持不了,我們就會反過頭鄙視對方無能。我們不但不能去尊重與敬佩對方展現脆弱的勇氣,反而讓我們的恐懼和不安變成了一種批判。
脆弱無所謂好壞,不是我們所謂的黑暗情緒,也不一定是輕鬆、正面的經驗。脆弱是所有情緒和情感的核心。去感受,就是展現脆弱。認為脆弱就是軟弱,等於是把感受也視為軟弱。因為害怕代價太高而不去感受,等於主動放棄讓人生更有目的和意義的事情。
我們拒絕展現脆弱,往往是因為我們把脆弱和害怕、自卑、悲傷、難過、失望等黑暗情緒聯想在一起,我們不想討論那些情緒,即便它們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愛、工作,甚至領導的方式。多數人不解的是,我們渴望的情緒和經驗其實來自脆弱的感受。我是在研究十年後才瞭解到這點。脆弱是愛、歸屬感、喜悅、勇氣、同理心、創意的發源,也是希望、同理心、責任感和真實自我的起源。如果我們想要有明確的目的,或是更深刻、更有意義的靈性生活,脆弱是幫助我們達成的途徑。
我知道這可能令人難以相信,尤其當我們這輩子一直以為脆弱和軟弱是同義詞時,更是覺得難以置信,但那是千真萬確的。我給脆弱的定義是:一種不確定、沒把握,又冒險的感覺,同時也是一種情感衝擊。知道這個定義後,我們來想想「愛」這件事。每天醒來,我們愛著可能愛或不愛我們的人,我們無法確保我們愛的人的安全,他們可能留在我們生命中,或者一聲不響就離開;他們可能至死不渝地愛著我們,也可能轉身就背叛──這一切,都讓我們脆弱。愛,是不確定的,是無可計量的冒險,愛著一個人,讓我們的情感無所遁形。沒錯,那很可怕。沒錯,我們一旦毫無保留,就容易受傷,但你能想像自己終其一生沒有愛過,也未曾被愛的感覺嗎?
想公開我們的藝術創作、寫作、攝影或想法,但不確定會不會有人接納或欣賞──那種感覺也是脆弱。想讓自己沉浸在生命的喜樂中,即使我們知道那喜樂註定是短暫的,即使全世界都告訴我們樂極會生悲──那更是一種極端的脆弱。
問題是,就像前面說的,我們開始把感受視為軟弱,那是很危險的。除了憤怒以外(那是次要的情感,我們的社會價值觀接受人們以憤怒來掩飾許多較為痛苦的情緒),我們開始無法忍受情緒,連帶也無法忍受脆弱。
當我們發現自己把感受和失敗混為一談,讓情感和負債混淆不清,就難怪我們會把脆弱視作軟弱。如果我們想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必要情感,重新點燃熱情和使命感,就必須學習如何擁有與投入自我的脆弱,如何感受從脆弱中所衍生的情感。對有些人來說,那是新的學習;對另一些人來說,那是重新學習。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從研究中學到,最好的起始點是定義、認識與瞭解脆弱。
為了讓脆弱的定義產生共鳴,我通常會請大家用「脆弱是……?」來造句。以下是一些人的回答:
提出不受歡迎的意見
挺身為自己辯解
開口求別人幫忙
勇敢說「不」
創業
替我三十七歲、乳癌末期的太太決定遺囑
向太太求歡
向先生求歡
當兒子告訴我他很想當上樂團的首席,我鼓勵他,就算我明知可能無法達成
鼓起勇氣打電話給剛經歷喪子之痛的朋友
決定送母親去療養院
離婚後的第一次約會
先說出「我愛你」,但不知道對方是否也一樣愛我
宣傳自己的新書或藝術創作
得到升遷,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勝任
被革職
陷入愛情
嘗試新鮮事
帶新交往的男朋友回家見爸媽
流產三次之後再次懷孕
等待癌症切片檢查的結果
主動關心經歷離婚之痛的兒子
在大庭廣眾下運動,尤其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身材又不好的時候
承認自己害怕
連續失敗之後再次接受挑戰
告訴執行長我們下個月發不出薪水
資遣員工
推出產品卻毫無迴響
別人批評或亂傳八卦的時候,站出來為自己和朋友辯護
擔負責任
請求原諒
相信自己的信念
這些聽起來像軟弱嗎?站出來支持身陷困境的人是軟弱嗎?擔負責任是軟弱嗎?連續失敗後再次接受挑戰是軟弱嗎?不,脆弱聽起來像真理,感覺像勇氣。真理與勇氣不見得讓人心安,但絕對不是軟弱。
沒錯,當我們脆弱時,完全無所遁形。沒錯,沒把握帶來的不安全感,對我們來說猶如酷刑。沒錯,當我們展現脆弱的一面,是冒著很大的情感風險。但是冒險、克服不安、真情流露,絕對不是軟弱。
當我們的問題是「脆弱,是什麼感覺?」,答案也一樣強而有力:
是摘下所有面具和設防之後,希望真正的自我不會太令人失望
是不再忍氣吞聲
是勇氣和恐懼的交界
就像走到高空繩索的中間,進退兩難
手心出汗,心跳飛快
可怕但興奮的感覺,滿懷恐懼的同時也充滿希望
就像精神病患脫掉束縛衣一樣
是豁出去,冒險一搏
是對最害怕的事情跨出第一步
像把自己全押上了
感覺難堪又恐佈,但又覺得好像重新活了一遍
如鯁在喉,好像心有千千結
好像雲霄飛車到最頂點要往下衝的那個恐怖時刻
是自由和解放
每次的感覺都像恐懼
隨著驚慌、焦慮、恐懼和歇斯底里,接著感覺自由、驕傲、驚喜,然後又有點恐慌
好像在敵人面前自曝其短
嚇得半死卻又非做不可
當我覺得自己需要先下手為強的時候,我知道那就是脆弱的感覺
感覺像自由落體
感覺像聽到槍聲和確定自己是否中彈之間的時間
是放手、放棄掌控
在大家的回應中,最常出現的回答是:感覺自己赤裸裸的,像是一絲不掛。
脆弱,就像在台上一絲不掛,而且希望自己獲得的是掌聲,而不是哄堂大笑
就像大家都全副武裝,只有你一絲不掛
感覺像個裸體的惡夢:你趕去機場,卻發現自己一絲不掛
討論脆弱時,看一下vulnerable這個字的定義和字源很有幫助。根據韋氏字典,vulnerability這個字是源自於拉丁字vulnerare,意指「傷害」。vulnerability的定義包括「可能受傷」和「易受攻擊或傷害」。韋氏字典定義weakness是「無法承受攻擊或傷害」。光是從語言學家的角度來看,兩者顯然是非常不同的概念,我們可以說軟弱往往是源自於缺乏脆弱,當我們不知道自己哪裡有多脆弱時,就更容易受傷。
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提出很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承認脆弱的重要。從健康心理的領域來看,承認脆弱(亦即承認我們面對的風險)大幅提升了我們維持某種健康習慣的機率。為了讓病患乖乖地遵照醫囑,必須讓他們先承認脆弱。有趣的是,重點不在於實際的脆弱程度,而是我們面對某種病症或威脅時,所承認的脆弱程度。
在社會心理學的領域,研究影響力與說服力的人員專門研究大家受廣告與行銷的影響程度,他們做了一連串有關脆弱的研究,結果發現,覺得自己不容易被欺騙性廣告影響的參試者,反而最容易被騙。研究人員的解釋說明了一切:「以為自己絲毫不受影響,並非有效的防禦之道,那反而破壞了真正保護我們的反應。」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讓我最焦慮的經驗,莫過於前言提過那場在長灘舉行的TED演講。我必須在一群極其成功又抱著高度期待的專業人士面前,做十八分鐘的演講,並錄影起來。那已經夠令人緊張了,而且我還是整場大會最後壓軸的演講者。在那之前,我自己在台下聽了三天,有些演講是我聽過最特別、最振奮人心的演說。
每聽完一場演講,我在台下的身子又縮得更低了。我發現,如果我的演講要有效果,就不能模仿別人,我必須和觀眾產生共鳴。我急切地想找一場演講當成模仿的樣版,但是和我最有共鳴的演講都沒有特定的模式,他們就只是真情流露而已。這表示我必須展現真實的自我,必須展現脆弱,敞開心胸。我需要脫稿演出,正眼看著觀眾,和大家裸裎相見。喔,天啊……我討厭那種一絲不掛的感覺。我常做一絲不掛的惡夢。
最後輪到我上場時,我走上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觀眾席裡的幾個人目光交流。我請舞台總監把觀眾席的燈光打亮一點,讓我可以看到觀眾,我需要感受到共鳴。把現場觀眾當成個人看待,而不是「觀眾」,那提醒我一點:令我害怕的挑戰(那種一絲不掛的感覺),其實其他人也一樣害怕。我想,那也是為什麼同理心的傳達無須言語――你只需要直視對方的雙眼,看到他們眼中反射出自己全力以赴的樣子就夠了。
我演講時,問觀眾兩個問題,那兩個問題正好突顯出脆弱的定義有許多矛盾。首先我問:「你們之中有多少人覺得脆弱就是軟弱,所以難以接受脆弱?」現場很多人舉手。接著我問:「當你看到台上的人展現脆弱時,你們有多人覺得那很勇敢?」現場還是有很多舉手。
我們喜歡看到別人展現真實和坦白,但我們卻害怕別人看到我們的真實與坦白。我們擔心真實的我不夠好,擔心我們提供的東西太陽春、太粗略,無法令人印象深刻。我怕走上那舞台,讓觀眾看到我在家裡真實的樣子,因為現場觀眾都是太重要、太成功的知名人士,而真實的我則太混亂、太不完美、太不按牌理出牌了。
那種內心掙扎的根本核心是:
我想體會對方的脆弱,但我自己不想展現脆弱。
脆弱是感覺到對方的強勢,而自己卻是弱勢的一方。
對方的脆弱吸引我,但我的脆弱則令自己反感。
我走上台時,把思緒集中在我先生史蒂夫(在觀眾席裡)、德州家鄉的姊妹、以及從TEDActive看現場直播的一些朋友上。我也從TED意外學到的經驗中汲取勇氣――一個有關失敗的啟示。那三天我和史蒂夫在會場上遇到很多人,他們大多很開誠布公地談論失敗,每次有人談到他們的工作或熱情時,不免都會提到兩三次失敗的創業或發明經驗。我聽了他們的分享,深受感動與啟發。
我在舞台邊等候上場時,深呼吸,背誦我的脆弱祈禱文:請給我勇氣,站出去,讓大家都看見真正的我。接著,在主持人介紹我之前,我想到書桌上的書鎮上寫著:「如果你知道你不會失敗,你會做什麼?」我把那個問題拋到腦後,挪出空間放新的問題。我走上台時,低聲默唸:「就算會失敗,還有什麼是值得去做的?」
坦白講,我真的不太記得那天我說了什麼,但是我講完時,嚴重的脆弱感又再次浮現了。冒那種險值得嗎?當然值得。我對我的研究充滿熱情,深信我從研究參與者身上學到的東西。我相信誠實地討論脆弱和自卑可以改變世界。我在TED的兩次演講都有缺點,都不完美,但我依舊站上競技場,全力以赴。「站出去」的意願改變了我們,讓我們每次都變得更勇敢一些。我也不確定大家是如何衡量演講的成敗,但我講完時,知道即使我搞砸了或受到批評,那樣做都是值得的。
李歐納・科恩(Leonard Cohen)在〈哈利路亞〉(Hallelujah)一曲中寫道:「愛,不是一場勝利的遊行,愛是冷酷的,是破碎的哈利路亞。」愛是一種脆弱的形式,如果你把那句歌詞裡的愛替換成脆弱,歌詞也一樣真切。從鼓起勇氣關心遭逢劇變的朋友,到自己創業;從感到害怕到體驗解放,脆弱都是一種對生命的放膽挑戰。那就像是生命在問你:「你要全梭了嗎?你能夠把自己的脆弱看得跟別人的脆弱一樣重要嗎?」回答「是」並不是軟弱,而是莫大的勇氣,是放膽展現脆弱的力量。放膽的結果往往不是勝利的遊行,而是靜謐的自由,還夾雜著一點奮鬥的疲憊。
迷思二:「我不展現脆弱。」
「小時候的我們心想,等到長大,我們就不會再感到脆弱了。但是成長本身就是接納脆弱的過程,活著,就是脆弱的。」──麥德琳.蘭歌(Madeleine L’Engle)
你剛剛看到的定義和例子,讓第二個迷思破解起來容易多了。我不知道聽過多少人對我說:「妳講的議題很有趣,但是我不展現脆弱。」之後他們往往會以性別或專業為由附帶說明,「我是工程師,我們討厭脆弱的東西」、「我是律師,我們專門粉碎脆弱」、「男人不展現脆弱」。相信我,我懂,我不是男人,也不是工程師或律師,但我自己也說過同樣的話上百遍了。可惜,你無法選擇逃避脆弱,我們無法排除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確定性、冒險或情感衝擊。人生本來就是脆弱的。
回頭看前面有關脆弱的例子,那些是來自生活的挑戰、人際關係的挑戰、情感連結的挑戰。即使我們選擇不和人有任何關係,切斷一切聯繫以求自保,我們依舊活著,脆弱的感受還是會出現。當我們抱持「我不展現脆弱」的信念時,自問以下的問題很有幫助。如果我們真的不知道答案,可以勇敢地問我們親近的人,他們可能會有答案(即便是我們不想聽的答案):
1. 「當我覺得自己情緒化時,我會怎麼做?」
2. 「當我感到非常不安又沒把握時,我會有什麼行為?」
3. 「我在情感上冒險的意願有多高?」
在我做這個研究以前,我的老實回答是:
1. 害怕,生氣,批判,控制,追求完美,試圖確定狀況。
2. 害怕,生氣,批判,控制,追求完美,試圖確定狀況。
3. 在工作上中,如果可以訴諸批評、批判、責怪別人或者自卑等情緒,我不會用真實情感去冒險。而對我愛的人冒這種情感風險時,我總是擔心會有壞事發生。(這種行為非常掃興,我們將在「情感防衛機制」那章深入探討)。
回答這些問題很有幫助,因為你可以從我的回答中看出,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展現自己的脆弱,脆弱都會找上我們。當我們假裝自己能夠迴避脆弱,我們的行為往往和我們對自身的期待背道而馳。我們勢必會體驗到脆弱,那由不得我們選擇,我們唯一能選擇的是,當我們面對不確定、冒險和情感衝擊時要如何因應。我非常喜歡匆促樂團(Rush),這裡引用他們的歌曲〈自由意志〉(Freewill)似乎再貼切不過了:「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迷思三:脆弱就是毫無保留
我常接到一種問題,內容是關於我們「毫無保留」的文化。「我們是不是展現太多脆弱了?不會有『過度分享』的問題嗎?」大家問完這些問題後,免不了會舉演藝圈文化為例。「某個電影明星在推特(Twitter)上發文說她先生意圖自殺,真人實境秀的電視明星跟大家分享自己及孩子生活的私密細節,這不會太誇張嗎?」
脆弱是以相互關係為基礎,需要設限與信任,而不是過度分享,不是一股腦兒地傾吐,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和盤托出,也不是名人世界那種社交媒體式的資訊大放送。脆弱是和有資格聆聽的人分享感受和經驗。脆弱和敞開胸懷是互相的,是培養信賴過程中重要的部分。
我們每次冒險去分享自我以前,不見得都有保障,但是初識某人時,我們總不會對他掏心掏肺,總不會脫口就說:「嗨,我叫布芮尼,我跟你說我內心最黑暗的掙扎是………」那不叫脆弱,而是自暴自棄或舔傷取暖,甚至只是在尋求關注,而不是脆弱。為什麼?恰當、有限度的分享,是指和我們已經培養深厚關係的人分享,他們能和我們一起分擔壓力。這樣相互尊重地展現脆弱,可增加彼此的連結、信任和投入。
毫無設限的脆弱會導致疏離與不信任,事實上,我們會在第四章談到,「盡情宣洩」或無限揭露其實是我們迴避示弱的方式。「揭露太多」更不是「太脆弱」的問題,當我們從勇敢示弱變成利用脆弱來因應未滿足的需求、嘩眾取寵,或動不動就做出令人震懾的行為時,脆弱已經失去意義。
脆弱不是把秘密全部攤出來和大家分享。為了更有效地破解這個迷思,我們來看看「信任」這個議題。
當我和團體談到脆弱的重要時,大家總是會問到信任之必要:
「我怎麼知道誰值得信賴,可以讓我放心展現脆弱的一面?」
「我只有在確定對方不會反過來攻擊的時候,才可能展現我的脆弱。」
「你怎麼判斷誰是支持你的?」
「如何和人培養信任?」
幸好我們可以從資料中找到答案,可惜的是,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我們需要信任,才能展現脆弱;我們也需要脆弱,才能培養信任。
沒有任何信任測試、評分系統、安全信號可以告訴我們,站出去展現自己是安全的。研究的參與者描述信任是個緩慢培養的過程,是長時間層層累積的。在我家,我們把信任稱為「彈珠罐」。
我女兒艾倫念國小三年級時,遇到人生的第一次背叛。在很多小學裡,升上三年級是一大轉變,他們不再和低年級生玩在一起,而是開始和中、高年級的學生相處。某天下課,艾倫私下向班上一位朋友透露稍早之前遇到的糗事。午餐時,班上女生都知道她的秘密了,讓她相當難堪。那是一次重要的教訓,也是痛苦的教訓,因為在那之前,她從來沒想過有人會背叛她。
她回到家,哭著告訴我,她以後再也不告訴任何人任何事了,她覺得很受傷。我聽她訴說時,為她感到難過。更糟的是,艾倫告訴我,回教室後,班上一些女同學還在笑她,老師見狀只好把她們分開,並從罐子裡拿出一些彈珠。
艾倫的老師有一個很大的透明罐,她和學生都稱之為「彈珠罐」,她在罐子旁邊擺了一袋彩色的彈珠,當全班一起做出正確的選擇時,她就會把幾顆彈珠放進罐子裡。當班上同學調皮搗蛋,不守規矩或不聽話時,老師就從罐子裡拿出一些彈珠。當罐子裡裝滿彈珠時,全班就可以開一場慶祝派對。
我雖然很想把艾倫擁入懷裡,輕聲對她說:「不要再跟那些女生講任何事情是對的!這樣一來她們就不會再傷害我們妳了。」但我把恐懼和憤怒先擱在一旁,開始思考如何跟她談論信任和連結。當我思索該用什麼正確方式傳達我對信任的經驗,以及我從研究中學到哪些信任的知識時,我心想,啊,彈珠罐,這例子剛剛好!
我叫艾倫把友誼想成彈珠罐,每次有人挺妳、對妳好、聲援妳,或珍惜妳分享的祕密時,就把彈珠放入罐子中。有人對妳不好、對你沒禮貌或洩露妳的秘密時,就把彈珠拿出來。當我問艾倫覺得這個方式有沒有道理時,她開心地點頭說:「我有彈珠朋友!我有彈珠朋友!」
我問她是誰時,她提到四位永遠可以信賴的朋友,她們知道她的秘密,從來不會洩漏出去,她們也告訴她一些自己的秘密。她說:「即使比較受歡迎的同學找她們同桌,她們還是會叫我跟她們坐在一起。」
那是一次很棒的母女交流。我問她,那些朋友是如何變成彈珠朋友的,她想了一下,回應道:「我不確定耶,妳的彈珠朋友又是怎麼來的?」我們各自想了一下,接著開始說出我們各自的答案,她的某些回答如下:
他們會幫我保密。
他們也會跟我講秘密。
他們記得我的生日!
他們知道我的爺爺和奶奶是誰。
有什麼好玩的,他們一定會找我加入。
他們知道我為什麼難過,會問我原因。
我生病請假時,他們會請媽媽打電話來問我怎麼了。
至於我的答案呢?一模一樣(只不過我不是選爺爺奶奶,而是選我母親狄安和繼父大衛)。我母親去參加艾倫或查理的學校活動時,我只要聽到朋友說:「嗨,狄安!很高興又見面了!」我總是會很開心,心想:「她記得我媽的名字,她是真的在乎,是有心記下來的。」
信任就像彈珠一樣,是逐一累積的。
培養信任的一開始,需要先投注心血,此時就會出現雞生蛋、蛋生雞的兩難問題。老師並沒有說:「等我確定全班能一起做出正確選擇時,我才買罐子和彈珠。」那個罐子從第一天上課就已經存在了。事實上,第一天上課結束時,玻璃罐裡已經放了一層彈珠。小孩也不會說:「我們才不相信老師會把彈珠放進罐子裡,所以我們不要一起做出正確選擇。」他們照著老師的規定,積極參與彈珠罐的概念。
在談論人際關係的領域裡,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是我最喜歡的學者之一。他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婚姻關係研究家,在培養人際關係方面有開創性的研究,廣受好評。他的著作《信任的科學》(The Science of Trust: Emotional Attunement for Couples)是一本見解獨到又睿智的好書,深刻剖析信任,探討信任的培養。高特曼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至善網〉網站上發表一篇文章(www. greatergood.berkeley.edu),探討如何和伴侶培養信賴的關係,他的方式和我在研究中發現的一樣,也和我與艾倫說的彈珠罐一樣:
我從研究中發現,信任培養在微妙的片刻,我稱之為「滑門」契機,是以電影《雙面情人》(Sliding Doors)(編按:電影名稱描述了女主角海倫在趕上列車與錯過列車,兩種命運出現截然不同的發展)命名。你和另一半的互動中,可能出現「一拍即合」或「置之不理」的關鍵交錯。
我舉自己的例子來說明,某個晚上,我真的很想看完某一本推理小說,我知道兇手是誰,但我很想確定我是不是猜對了。那晚,我把小說放在床邊,走向浴室。
我經過鏡子時,從鏡中瞥見妻子的臉,她看起來心事重重,梳著頭髮。當時就是滑門契機。
這時我可以選擇溜出浴室,心想,「今晚我不想過問她的煩惱,我想把我的小說看完。」但是既然我專門研究夫妻關係,我決定走進浴室,別開她的梳子,問道:「親愛的,妳怎麼了?」她告訴我她為什麼難過。
那個時刻就是在培養信任,我在一旁關心她,和她產生共鳴,而不是只在乎自己要什麼。我們發現這些時刻就是培養信任的關鍵時刻。
單一時刻也許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如果你一再選擇置之不理,信任就會慢慢地瓦解。
當我們以彈珠罐的比喻來思考背叛,多數人會想到自己信任的人做的事實在太過分了,讓人忍不住想抓起罐子,把彈珠倒光。你想到最椎心泣血的背叛經驗是什麼?他和我最要好的朋友上床;她謊稱金錢的去向;他選擇別人,而沒有選擇我,還是有人利用我的脆弱來攻擊我(那種情緒背叛往往讓我們想把整個罐子摔在地上,不止是倒出彈珠而已)。這些當然都是很可怕的背叛,不過有一種更隱約的背叛,對信任的破壞力一樣強烈。
事實上,這種背叛通常發生在其他背叛之前,那是一種情感抽離的背叛,不再關切,放任彼此連結中斷,不願再為關係付出時間和心力。「背叛」兩字讓人聯想到欺騙、說謊、信任瓦解、不為我們挺身辯解、不選我們而選擇別人──這些行為的確是背叛,但背叛卻不止於這些形式。如果要我選最常出現在我研究中、對信任關係最有害的背叛形式,我覺得是抽離。
當我們愛的人或有深刻關連的人不再關心、注意、花心思為關係付出時,信任就開始流失,傷痛開始滲入。抽離引發我們的自卑和最大的恐懼――恐懼被拋棄、懷疑自我價值、害怕自己不再有魅力。這種暗中的背叛之所以比謊言或外遇之類的背叛更加危險,是因為我們無法確切指出傷痛的來源,找不到導火線,沒有明顯的裂痕,可能令人瘋狂失措。
我們可能對情感抽離的另一半說:「你好像已經不在乎了。」,但是在毫無「證據」下,對方可能回應:「我每天下午六點就下班回到家,晚上送孩子上床睡覺,假日帶小孩去看少棒,妳還要我做什麼?」或者在工作上,我們可能會心想:「為什麼我得不到任何評價?告訴我你喜歡我的作品啊!或告訴我很爛啊!說點什麼都好,只要讓我知道你還記得我在這裡工作!」
面對孩子,行動往往勝於一切空談,當我們不再詢問他們每天過得如何,問他們最喜歡什麼歌,關心他們的朋友,藉此參與他們的生活時,孩子便會感到痛苦和恐懼(而不是鬆一口氣,儘管青少年可能如此表現)。當我們不再花心思和他們相處時,他們無法表達對我們抽離的感受,只好以搗蛋的方式表示,他們心想:「起碼可以讓他們注意到我。」
一如信任,多數的背叛也是像彈珠一樣逐一累積。事實上,前述的明顯背叛或「大型」背叛,比較可能發生在連續的情感抽離及緩慢的信任流失之後。我從研究及個人經驗中學到的「信任」,可以歸納出以下重點:
信任是勇於展現脆弱的產物,是日積月累,與日俱增,需要花心思關注和全心投入。信任不是一種表態,而是逐漸累積。
迷思四:我們可以一個人
我們的文化相當推崇獨立自主,諷刺的是,即使在培養關係上,大家還是覺得凡事都可以自己來。我瞭解當中的魅力所在,我自己的DNA裡也有頑強的個人主義成分。事實上,我最愛的分手自強歌,是白蛇合唱團(Whitesnake)的〈Here I Go Again〉。如果你是某個年紀的人,我打賭你一定曾經搖下車窗,不畏一切地大唱:「我再次獨自啟程……彷彿孤獨的流浪漢,生來就要一個人走……」如果白蛇合唱團不是你喜歡的曲風,任何類型裡都有歌頌獨立的曲子。然而,在現實中,踽踽而行的感覺可能悲慘又沮喪,但我們佩服其中所傳達的堅強意境,我們的文化推崇這種獨立自主的感覺。
雖然我也喜歡獨自走上夢想街頭的概念,但脆弱之旅不是我們可以獨自上路的旅程,我們需要支持,需要有人讓我們嘗試新的自我而且不做批判。當我們在競技場上被擊垮時(如果我們勇敢冒險,那就可能發生),我們需要有人拉我們一把。在我研究的過程中,受訪者都很清楚他們需要支持、鼓勵,當他們重新展現脆弱與情感時,有時也需要專業的協助。
最佳賣點 : TED最受歡迎講者,《休士頓女性雜誌》指名最具影響力女性
歐普拉、CNN、AB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指定專訪
布芮尼.布朗博士(Brené Brown Ph. D.)創造千萬共鳴的全球暢銷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