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追求: 從獸脂、蠟燭、鯨油、煤氣到輸電網, 點亮第一盞燈到人類輝煌文明的萬年演進史 | 誠品線上

Brilliant: The Evolution of Artificial Light

作者 Jane Brox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光明的追求: 從獸脂、蠟燭、鯨油、煤氣到輸電網, 點亮第一盞燈到人類輝煌文明的萬年演進史:★美國亞馬遜書店當月最佳選書★新英格蘭筆會獎項得主的科技史、文化史好評之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美國亞馬遜書店當月最佳選書 ★新英格蘭筆會獎項得主的科技史、文化史好評之作 ★本書出版後作者獲頒古根漢獎學金 ▌不只是科技發明的紀錄,更是一則偉大的人類寓言── 我們如何從拚命抵禦黑暗,發展到須在耀眼奪目的世界裡,尋找夜晚最後的蹤跡? 輝煌陣容•齊聲推薦 王偲宇|國立員林高中歷史科教師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陳雪玉|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 莊德仁|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光的實用性和美感、以照明改善生活、利用光為一天創造更多的工作時間…… 當我們追求光明,我們在追求什麼,真正追求到的又是什麼? ▌人類造出屬於自己的光──夜幕不再難以穿透;夜晚不再空寂;精神生活有了更多時間與空間可進退迴旋。 但我們的身體和心智是否真適應了沒有明暗分野、看不到星星的世界? 本書作者珍.布羅克斯用審視歷史的全新角度,講述人類與燈光交會的片刻: 從石器時代拉斯科洞窟壁畫旁的石燈說起,再談及蠟燭與其他燈具的緩慢演進,和周邊產業如捕鯨的興衰; 接著將焦點轉向煤氣燈的發明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作息,乃至衝擊全球生態; 更觀察到電力的發明(發現)如何把文明舞台打得愈加光亮,大大影響了世界發展。 讀者能重新認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造光的漫漫演進軌跡,同時對數百年前的科學家與企業家肅然起敬, 正因他們的發現與發明,才有現代便利的生活。而除了進步的生活科技,我們亦可從書中洞見更多值得關注的照明議題。 人類的「輝煌」歷史,有著漫長的軌跡…… ◆冰河期人類使用石燈,在拉斯科洞窟藉極微弱的光,完成人類史上著名的壁畫。 黑暗曾大為限制人的活動時間與範圍,卻也使我們踏上追逐光的旅程。 ◆燈具未普及化的年代,公用光源極為稀罕。中世紀為應付黑暗衍生出的治安問題, 城鎮夜晚實施宵禁、把民眾統統趕進屋。發展到後期, 各地市政機關開始架設路燈,毀燈被視為「反社會」,須受嚴刑懲罰。 ◆十八世紀,捕鯨業因鯨油成為蠟燭重要原料而日漸繁榮, 鯨業如何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光明?而指引這些捕鯨船方向的燈塔又如何演進? ◆煤氣燈問世,提供了比蠟燭更明亮的選擇,但也帶來新問題。 這項新科技的隱憂,包含爆炸疑慮、空氣汙染,以及室內用燈者健康問題等。 ◆愛迪生團隊逐步打造出更實用的燈:可照明十四小時的燈泡一問世,全美上下為之轟動。 隨著電力普及,愛迪生、特斯拉兩人傳奇的直流與交流電之爭也正式上演。 ◆二戰時期,政府與民眾是如何協力減少夜間光亮,避免前來空襲的戰機將攻擊目標看得太過清楚? ◆新時代來臨,再生能源興起,現有供電系統應怎樣變得更加智慧、靈活, 繼而擺脫傳統的集中式電網?LED及OLED這兩種新式照明,能否為我們帶來不同的燈光想像? 照明科技搭配電力網的進步,使人類社會生生不息,文明的璀璨也得以分享給更多人。 而與此同時,我們也益發依賴科技、離不開彼此、破壞更多生態環境。 爬梳歷史之餘,作者邀請讀者一同省思:光亮總是愈多愈好嗎?若能保留些許黑暗,社會是否會有更多的可能?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 人類世界的演化史,也可說是人類發現火光、發明各種照明器具的演進史。 臉譜書房所出版的《光明的追求:從獸脂、蠟燭、鯨油、煤氣到輸電網,點亮第一盞燈到人類輝煌文明的萬年演進史》一書, 便是試圖將這光亮的演進歷程介紹給大眾認識。燈火的發明與使用改變了人類生活, 黑夜中的光亮讓人類克服日落而息的限制,更豐富了夜晚的生活, 也是讓人類文明更進化、更璀璨的過程。本書透過四大段落、廿一章的主題來詳述這段過往, 作者善用各種例子來鋪陳全書,內容淺顯易讀,十分適合中學生做為課外閱讀、培養閱讀素養的好素材,確實值得推薦。 ──王偲宇/國立員林高中歷史科教師 世界有了光以後,真的就完全不一樣了。小時候晚上回家,遠遠的看見家門口昏黃的燈光,心裡就充滿溫暖。 如今處處充斥著多采多姿的各式光源,象徵我們的世界已經完全改頭換面。 然而,為了提供燈光所需的電力,卻大量耗竭了我們埋藏數億年的化石燃料, 也破壞了我們地球的環境。我們還是需要各種照明的燈光,但是卻需要改變提供燈光的電力來源── 要從化石燃料轉換為無碳的再生能源。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無可旁貸的重責大任。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聖經·創世紀》提到:「上帝創造天地,當時世界處於陰暗混沌,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自此之後光明與黑暗就分隔了。」這段話標示著光明是上帝的創造物,目地是遠離黑暗。 古希臘神話中,也記載著普羅米修斯偷竊阿波羅的火給世間的人類, 好讓人類出離黑暗的懲罰,享受文明的生活。從古至今,燈火就象徵著文明與進步。 本書作者聰慧地描述人類與燈火間抗拒與迎接的複雜辯證歷程,這類有趣的文化史寫法,值得推薦。 ──莊德仁/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珍.布羅克斯曾入圍美國國家書評人獎決選,也獲得新英格蘭筆會(L.L. Winship PEN New England Award)的獎項肯定。作者因本書獲得古根漢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目前居住在美國緬因州。其他前作包括《清空土地》(Clearing Land,暫譯)、《五千個這樣的日子》(Five Thousand Days Like This One,暫譯)、《別無他處》(Here and Nowhere Else,暫譯)。田菡臺中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社會學碩士。文字工作者,撰寫評論,也作翻譯、編劇。翻譯建議歡迎email:wallys.h.t@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從太空看到的夜晚地球 第一部 第 一 章 拉斯科壁畫:第一盞燈 第 二 章 暗巷時代 第 三 章 海上燈籠 第 四 章 煤氣燈 第 五 章 臻至完美之焰 第二部 第 六 章 電力生活 第 七 章 白熾 第 八 章 難以承受之光:白城的故事 第 九 章 尼加拉大瀑布:長距離之光 第三部 第 十 章 新世紀,最後的火焰 第十一章 閃閃發光的東西 第十二章 獨自在黑暗之中 第十三章 農村電氣化 第十四章 冷光 第十五章 戰爭時期昔日黑夜的回歸 第十六章 拉斯科洞窟的發現 第四部 第十七章 一九六五年大停電 第十八章 想像下一種電網 第十九章 任光擺布 第二十章 少即是多 第二十一章 一瞬之光,未來之光 後 記 重訪拉斯科

商品規格

書名 / 光明的追求: 從獸脂、蠟燭、鯨油、煤氣到輸電網, 點亮第一盞燈到人類輝煌文明的萬年演進史
作者 / Jane Brox
簡介 / 光明的追求: 從獸脂、蠟燭、鯨油、煤氣到輸電網, 點亮第一盞燈到人類輝煌文明的萬年演進史:★美國亞馬遜書店當月最佳選書★新英格蘭筆會獎項得主的科技史、文化史好評之作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2358351
ISBN10 / 9862358351
EAN / 9789862358351
誠品26碼 / 2681871861006
頁數 / 32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美國亞馬遜書店當月最佳選書



★新英格蘭筆會獎項得主的科技史、文化史好評之作



★本書出版後作者獲頒古根漢獎學金

試閱文字

內文 : 家中的日常對話可能包括各種與電力有關的事物,但在一九○六年H.G.威爾斯站著觀賞尼加拉瀑布當時,使用電力的範圍仍侷限於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在這些地區,電力也幾乎只供應企業、製造商和富裕的屋主使用。即使如此,城市居民也已經習慣了公共場所的電燈,而雖然多數人在家中使用的照明仍非白熾燈,但那時的光源比起過去都更便宜、效率更佳。比方說,煤氣在一八六五年以每一千立方呎二點五美元的價格出售;到了十九世紀末,每一千立方呎只要價約一點五美元(編按:一千立方呎約為二十八立方公尺)。而煤油在一八六五年以每加侖五十五分的價格出售;到了一八九五年,降至每加侖十三分(編按:一加侖約為三點八公升)。然而,商業製造的牛羊油脂蠟燭(在十九世紀後期很少使用)價格反而回升,十九世紀早期可以用每磅二十分的價格購買;但到了一八七五年,每磅要價二十五分(編按:一磅約為四百五十公克)。
  因此,二十世紀初大多數美國家庭比過去更加明亮。在一八○○年代的美國,房子會在晚上點亮五燭光三個小時,共計每年五千五百燭光小時(candle-hours),這樣的花費為二十美元—那時許多家庭還認為用這麼多的光很奢侈。但在十九世紀中葉,每年二十美元可以購買八千七百燭光小時;到了一八九○年,則可以買到七萬三千燭光小時。至於到了一九○○年,同樣每年花二十美元(不包括電力),時人可以每晚點亮一百五十四燭光的亮度五小時,相當於用同樣的花費,一年就擁有二十八萬燭光小時。礦工曾得用腐爛的魚或磷光照亮手邊工作;蕾絲藝匠曾利用水來放大火光,以完成精細工作──這些新時代的光對他們來說想必難以想像。
  但請大家不要忘記,光源的便利性和亮度的快速成長僅限於工業化國家。全世界有數百萬人對電、煤氣燈甚至煤油一無所知,無論實質上或意義上來看,這些人的光照自古以來就沒有什麼變化。傳統光源重要性最得以彰顯的地方大概要屬愛斯基摩人和因紐特人所居住的高緯度地帶了。他們的村莊四散在冰天雪地,牧群規模遠大於人群,好幾個月都過著日光稀少的日子。理查德.尼爾森(Richard Nelson)這樣描述阿拉斯加內陸的科育空族(Koyukon):

他們用裝有燈芯的淺碗燃燒熊油,或一個接一個地燃燒劈開的長木棍,以照亮房屋。但熊油很稀少,而手持的長木棍用起來並不方便,所以在隆冬時節,住家內常在暮光消失後陷入黑暗。面對黑暗中漫長的清醒時光,人們會爬進他們溫暖的床鋪,聽著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傳說……這些故事要特別留給深秋和前半冬季,白晝變長後,說故事反而成為禁忌。所以說故事的人會形容自己是用一個接著一個故事來縮短冬天也就不奇怪了:「我以為冬天才剛剛開始,但現在我已經把它的一部分『消化』掉了。」
  
  對於住在格陵蘭島、加拿大和阿拉斯加最北端沿海村莊的人來說,深冬時唯一的自然光來自星星、月亮和極光,唯一的淡水水源則被封在冰雪之中,石燈對於格陵蘭島因紐特人的生存至關重要──「東格陵蘭人喚大熊座為『pisildlat』, 意思是燈腳或是放置燈的凳子」。過了林線以北,只有偶爾才會有浮木可用來燒火,人們幾乎完全用海豹油來當燃料,海豹油比馴鹿或其他陸地動物的脂肪燃燒效果更好。女人們小心翼翼用象牙勺刮擦海豹皮,從屍體上收集到最後一滴的油脂,她們也保存了從燈的邊緣滴下來的油。石燈是用皂石雕刻的,燈具確切尺寸和形狀因村莊而異,但長度通常是一到二呎,為邊緣偏厚的橢圓形狀,而上面覆蓋著乾苔蘚、柳絮或泥炭做成的燈芯,用兩手搓上一些油脂後,燈芯會成為一條細線。可將油倒入燈以補充更多燃料,供燈芯燃燒。有時,他們會懸掛一塊鯨脂在燈碗上,熔化時能替燈添加更多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