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情歌, 我們聽的其實是……: 從認知心理學出發, 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 誠品線上

聽情歌, 我們聽的其實是……: 從認知心理學出發, 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作者 蔡振家/ 陳容姍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聽情歌, 我們聽的其實是……: 從認知心理學出發, 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張惠妹〈聽海〉、陳奕迅〈K歌之王〉、梁靜茹〈崇拜〉〈會呼吸的痛〉、曹格〈背叛〉、孫燕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聽海〉、〈K歌之王〉、〈會呼吸的痛〉、〈背叛〉、〈我不難過〉、〈給我一個理由忘記〉…… 為什麼這些經典歌曲,比誰都懂我們的心? 臺大音樂所副教授蔡振家,打破科學與藝術間的藩籬, 找出華語抒情歌曲能夠感動人心、傳唱不已的祕密! 經典抒情歌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它們在KTV裡名列必點金曲,一到副歌,大家總忍不住齊聲歡唱,而當我們靜下心來,獨自聆聽抒情歌曲時,總會想起甜蜜往事,或是心碎的舊時戀情。不論這些抒情歌曲讓人心暖或傷懷,音樂中總有一種莫名的力量,使我們感動、共鳴,進而得到心靈療癒與成長。到底抒情歌曲的魔力從何而來?讓我們感動的心理機制是什麼?華語情歌有怎樣的歷史脈絡?蔚為主流的「主副歌形式」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 ◎聽情歌時,你可能沒想過…… 宋代詞人柳永,為何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影響深遠的詞曲創作者? 在古典戲曲與歐洲歌劇中,竟然可以發現「主副歌形式」的蹤跡! 為什麼「主副歌形式」能夠跨越不同時空、地域、文化、語言,成為主流曲式? 歌曲中的「五大編曲元素」,跟身體感受有什麼關係? 副歌讓人渴望、讓人迷戀,其效果就像巧克力、炸雞、可樂一樣! 抒情歌曲會活化腦中高階的「心理自我」,促進心靈成長! 歌曲中的第三次副歌,為什麼讓歌曲結構具有「英雄旅程」的特質? 寫歌詞的時候應該如何使用譬喻?主歌跟副歌裡面的譬喻技法有何差別? MV如何讓陳奕迅的粵語歌曲〈一絲不掛〉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本書結合心理學、語言學、文學、音樂學、美學、歷史,分析多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佐以腦科學的實驗結果,試圖找出華語抒情歌曲感動人心的原因。此外,本書也希望打破藝術的雅俗界線,打破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高牆,讓我們重新思考歌曲與自我的關係,更提示了臺灣音樂教育改革的可能方向。 不論你是單純的愛樂人、詞曲創作者、音樂產業人士,還是相關領域的學生或教育者,本書將帶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理解華語抒情歌曲。在這些經典歌曲中,我們其實可以聽見更多……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音樂創作人/柯智豪廣播人、作家/馬世芳文化評論家/張鐵志作家、主持人/陳樂融音樂製作人/黃韻玲流行音樂研究者、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簡妙如「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歌曲,無論是民歌還是現代流行歌曲,它們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記憶連結。通過不同的形式,或低吟或獨唱或合唱出來,但它們的靈魂,卻搭乘共有的情結等待人去發現。為什麼有的人聽情歌會落淚?為什麼再平凡通俗的句子看完也能感同身受?看完此書,藉由心理角度,你會更懂情,更懂歌。」--作詞人/方文山「這本關於華語抒情歌曲的專書,終於正視流行歌曲的廣大影響力,不但可定位為一本非常有可讀性的科普書籍,也可視為兼具深度與廣度、理性與感性的學術探索。這本書的跨學科特色也正符合流行音樂所需要的跨學科才能,完備地全面關照抒情流行歌曲的本質。同時,這本書對於『情感』在人類聆聽流行歌曲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流淌穿梭於各個篇章之間。」--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作家/江文瑜「如果你喜歡這些抒情金曲,翻閲本書讓你更廣博也深入地搞懂自己的喜歡從何而來、又將朝哪而去。反之,如果你厭倦甚或嫌惡這些流行K歌,這本書更邀請你,找到一個新的聆聽角度,不只進行耳朵的和解,更是對差異賞悦的理解。」--社會學者、作家/李明璁「這樣一本跨領域、不同研究法所處理的人類存有核心的『情感倫理』,不僅可以讓我們深度傾聽抒情歌曲,更是本土心理學研究典範的另一種風格專書。本書的論點與研究成果也醞釀出音樂治療、傾聽療癒的可能,值得反覆思索與來回閱聽。音樂作為一種語言,言為心聲,音聲相隨,打開書,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的傾聽、閱讀,聽見自己,找到自身的療癒之路。」--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林耀盛「不同世代創造的歌曲透過旋律吟唱出字字句句的情感與思想,百花齊放的形式與風格迎來今日豐厚的樂音日常。爾今無論是原創或取樣、即興或混搭,如同植物嫁接般繁殖突變、修復新生,情歌被包裹著的技術思維在本書有眾多橫切面的觀察,展延出層次豐富的學問於其中。」--資深樂評人、廣播DJ/袁永興「本書別出心裁地運用實驗、測量、分析讓我們『看』到聲音,進而剖析華語抒情歌所涉及的心路歷程、解說華語抒情歌帶給聽眾的人文意涵及心靈成長,讓大家看到聽情歌真的有安慰及療癒之可能。透過此書,讀者將能『聽見自己』,從個人喜歡的歌曲來更了解自己的內心。」--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葉丙成「史上最強芭樂歌分析,沒有之一。從歷史到樂理、從文學到腦科學,這本由論文延伸而成的書內容豐富到會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發作,但也會讓像我這樣的追求新知者狂喜。看完保證對華語流行音樂徹底改觀!見山不是山、見芭樂都不芭樂了!本書最佳使用方式:打開 YouTube,邊讀邊學、邊聽邊練歌,然後帶去 KTV 邊點歌再讀一遍!」--PanSci泛科學總編輯/鄭國威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念大學時不務正業,主修愛樂社、歌仔戲社,因而在臺大物理系延畢一年,之後轉換跑道,先後取得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德國柏林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學位。近年在臺大開設「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等通識課,著有《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音樂認知心理學》,研究興趣為:生物音樂學、神經美學、情感科學、音樂聲學、戲曲。個人的部落格命名為「彈塗魚之舞」,期許自己在藝術、科學、教育的潮間帶,繼續匍匐前進,奮力跳tone。陳容姍臺大音樂學研究所碩士,學術論文發表於《藝術學報》、《應用心理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以及Musicae Scientiae等期刊。現職為音樂教師,致力推廣當代音樂,喜愛將跨領域的音樂文化融合於創作與教學中。研究與教學興趣為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以及音樂教育。在音樂班與音樂系學習鋼琴、小提琴、理論作曲,再嘗試玩樂團、研究抒情歌曲、學習電音節奏。喜歡觀察各式各樣的人類與音樂活動,著迷於混血品種的表演藝術,相信音樂能拯救世界。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情以為歌/方文山(作詞人)推薦序 一本遲來的華語抒情歌曲專書/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作家)推薦序 言為心聲,音聲相隨/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推薦序 傷心的我們為什麼要聽慢歌?/簡妙如(流行音樂研究者、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序 從〈聽海〉到〈崇拜〉第一章 我們為什麼愛聽情歌?華語抒情歌曲的前世今生從晉朝、宋朝到現代,看華語情歌與抒情傳統的脈絡唱片工業:商品化、強制化、標準化話說回來,抒情歌曲的特質是什麼?第二章 為什麼要有主、副歌?曲式如何影響我們的聆聽經驗主副歌形式的美學與美典副歌的傳播與流行一首歌的模樣:歌曲的段落結構為什麼要學習曲式?異曲同工,眾妙之門:主副歌形式在歷史上的各種面貌第三章 情歌的口與舌-歌詞華語愛情歌曲的分類明知故問:問答型男女有別:決定型若有所悟:點評型情景交融:外內型穿越時空:今昔型各類型的綜合運用抒情歌曲與「自我」的對話第四章 主歌與副歌的音樂特質音樂的畫布:拍節與音階的重要性旋律:音程、字音、節奏、輪廓五大編曲元素與編曲藍圖副歌前的音樂提示第五章 扣人心弦的瞬間從主歌到副歌的轉折:聆聽實驗副歌活化腦中的酬賞系統基模的轉換能強化愉悅五首完整歌曲的聆聽實驗〈聽海〉的結構與情緒〈崇拜〉的結構與情緒歌曲唱腔與段落第六章 從宣洩悲傷到心靈成長子曰「詩可以怨」:抒情歌曲的心靈療效聽歌時「開低走高的手指溫度」代表了什麼?C段、第三段副歌、尾聲從結構到品味:主副歌形式的心理模型第七章 歌曲格式塔:語言、譬喻、意象和影像如何形塑歌曲、擴展感動力主副歌形式中的語言轉換抒情歌曲中的譬喻技法意象的流變、音樂的點染影像重新詮釋歌曲:以陳奕迅〈一絲不掛〉MV為例第八章 結語:我們的歌、自己的歌音樂2.1版:將「音樂心理學」納入教育之中重新思考歌曲與自我的關係致謝附錄:音程與和弦參考文獻本書歌詞授權資料一覽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聽情歌, 我們聽的其實是……: 從認知心理學出發, 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作者 / 蔡振家 陳容姍
簡介 / 聽情歌, 我們聽的其實是……: 從認知心理學出發, 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張惠妹〈聽海〉、陳奕迅〈K歌之王〉、梁靜茹〈崇拜〉〈會呼吸的痛〉、曹格〈背叛〉、孫燕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2356210
ISBN10 / 9862356219
EAN / 9789862356210
誠品26碼 / 2681494523008
頁數 / 30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