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解密 卷一-卷六 (6冊合售)
作者 | 沈邑穎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經絡解密 卷一-卷六 (6冊合售):1.寬廣綿長的時空觀點,清晰開闊的思路,透過臨床經驗的具體印證,將肉眼看不見的經絡比擬詮釋。2.經絡保留了人類數百萬年演化的痕跡,這項 |
作者 | 沈邑穎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經絡解密 卷一-卷六 (6冊合售):1.寬廣綿長的時空觀點,清晰開闊的思路,透過臨床經驗的具體印證,將肉眼看不見的經絡比擬詮釋。2.經絡保留了人類數百萬年演化的痕跡,這項 |
內容簡介 1.寬廣綿長的時空觀點,清晰開闊的思路,透過臨床經驗的具體印證,將肉眼看不見的經絡比擬詮釋。 2.經絡保留了人類數百萬年演化的痕跡,這項史無前例的發現將在本套書完整收錄。 3.以淺顯易懂、圖文並陳,以及獨特的「經絡解密」及「中醫師不傳之祕」細微探究,深入淺出分享經絡在人體深藏的祕密。 4.貼近現代人的生活經驗和需求,易於按圖索驥善加運用,從中掌握照護身體的秘訣和其中蘊涵的古老智慧。 經絡是人體小宇宙的祕徑,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在中醫的臨床運用上,卻是真真實實的存在,讓中醫師得以此診斷、治療了各種疾病。沈邑穎醫師是古典針灸派傳人,專長研究中醫的經絡系統,2012年她出版了《醫道精要》介紹古典針灸理論,2016年又完成《中醫護好心》一書,是以經絡概念引導大眾如何預防心臟疾病,在新書活動時,許多讀者熱切地表達想要深入了解經絡,因此決定撰寫兼具知識性、實用性及趣味性的中醫科普書──《經絡解密套書》。 人體經絡系統,不是被中醫發明出來的,而是本來就存在的,它被中醫發現而加以運用。經絡深藏在人體之內,至今雖然無法以現代的科學儀器檢測出來,但我們並不能否定經絡的存在,沈醫師透過臨床和典籍研究中發現,經絡保留了人類數百萬年演化的痕跡和記憶,這本書不只是學習中醫的醫師們應該要一窺究竟,一般讀者也可透過這秘徑的探索,來認識自己的身體。 《經絡解密套書》是第一套彙整中醫學、生物演化理論、臨床診療經驗,引領讀者揭開經絡神秘面紗的著作。全套目前包含《卷一:開啟人體奧秘的第一道金鑰――經絡啟航+肺經》、《卷二:強健體魄、延續生命的關鍵──大腸經+胃經》、《卷三:充滿幸福甜滋味的大地之母──脾經》、《卷四:維繫身心平衡運行的君主之官:心經》、《卷五:雙太陽健美組合 人體背景最雄厚的護衛官 小腸經+膀胱經》、《卷六:腎經+奇經八脈 解開腎經先天之本與奇經八脈的身世之謎》。 透過這套書的介紹,見證中醫的博大精深和神奇療效背後的秘密,了解中醫為何能歷經千年來的時空變化而不退,還能因應現代的各種疾病與時俱進,在在印證中醫不是一門老醫學,而是一套活的醫學。
作者介紹 沈邑穎 醫師․師承「古典針灸派」大家周左宇老師․「經絡磐石醫療教育團隊」執行長․《醫道精要》、《中醫護好心》、《經絡解密》系列書作者․任職台北慈濟醫院,曾任關山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台灣針灸四大派「古典針灸派」傳人,以《黃帝內經》為依歸,專長於中醫經絡研究與臨床應用,並結合現代醫學與跨領域學科研究,展現中醫成為「經典醫學」的價值。秉持周左宇老師「救人之事,不必保密」理念,以傳承中醫和發揚經絡為終身職志。歷年來講授諸多中醫課程,包括「經絡學苑」、「十二經絡」系列課程、「經絡十四講」、以經絡分析張仲景經方的「解構經方」,以及「搶救心臟」實務課程、「經絡解密實戰」線上課等。期能引導年輕醫師進入中醫經絡之門,體會經絡的精要與奧秘。已出版的中醫書籍有《古典經絡針灸大家:周左宇醫道精要》、《中醫護好心》、《經絡解密》系列等書。2012年創立「經絡磐石醫療教育團隊」,強調以《黃帝內經》的整體觀為核心,著重身心合療的全人醫療,臨證時掌握疾病的結構特色和連動關係,標本兼治,簡捷有效。沈醫師深信,面對地球未來生存環境的驟然變化,若中醫師能透過精確理解與掌握臟腑經絡動態,靈活運用針灸等診斷治療技能,依舊能全面守護病人健康。
書名 / | 經絡解密 卷一-卷六 (6冊合售) |
---|---|
作者 / | 沈邑穎 |
簡介 / | 經絡解密 卷一-卷六 (6冊合售):1.寬廣綿長的時空觀點,清晰開闊的思路,透過臨床經驗的具體印證,將肉眼看不見的經絡比擬詮釋。2.經絡保留了人類數百萬年演化的痕跡,這項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
ISBN10 / | |
EAN / | 9991110825021 |
誠品26碼 / | 2682235666008 |
頁數 / | 1934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1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自序】
含藏時間與空間秘密的中醫學
自古以來,中醫理論因為文字古奧精簡,內容博大精深,通常是讀書人或儒醫方能一探究竟,一般人很難理解。這種情況到了近代更加嚴重,由於西方醫學的快速發展,已成為醫界主流,若以西方現階段的科學邏輯來理解中醫,那只會使得傳統的中醫理論更加難懂,外加被貼上「不科學」的標籤。
但中醫真的那麼難理解嗎?
以個人淺見,中醫醫學難以理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它涵括的內容太多太廣,以天地為空間,含括人體,而不侷限於人體;以透析人類演化的時間為縱軸,而非單一的人身生死為起滅。因此古人常說,一位優秀的醫者或士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這裡所強調的正是中醫學最大的特色,呼應大宇宙的全人身心小宇宙觀,若能以此學習態度來認識中醫、理解中醫,那必定會被其博大精深所震懾,若是受限於分科、分部位的西方實證醫學思考,那就容易讀不通了。
雖然現代學校教育中也都有相關的天文、地理、歷史、生物和文學等課程,規劃上也算善盡培養現代的知識分子,但實際面卻是讓學習知識流於應付考試,而非造就知識的融會貫通。現今醫師的養成,也是由學校教育而來,大家多是學院裡的頂尖優秀人才,兼具中醫、西醫的豐富學識,但我也發現很少有醫師能跨足其他知識學科,將看似非中醫的知識與智慧應用於中醫理論的思考,一窺經典的真正奧秘。我個人雖非中醫正規教育出身,身處在同樣的中醫大環境下,過去的思考也多在中醫領域,在探索中醫的過程中,當然也遇到一些難解之謎,直到十年前,開始教授經絡系列課程才有所改變。
我講課向來不希望同學死背,而是理解它的脈絡思考,這樣在臨床上遇到病人與疾病時,才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記得當時備課之際,要說明中醫所謂的「合谷太衝開四關」概念時,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解說位於手背第一與第二指間虎口位置的合谷穴,與位於足背第一與第二趾間的太衝穴,兩穴如何通力合作來開四關。
想著想著,腦中突然閃過四肢並用爬樹的猿猴,牠們的手跟腳長得很像,大指(趾)與其他四指(趾)分開,都有「虎口」的型態,能利於四肢同時握住樹幹爬樹覓食。但人類的腳卻已進化為五趾並排,並且形成人類特有的「足弓」,腳掌左右窄,前後長的堅固拱形結構,適合長距離的直立行走。
如果我們將合谷及太衝兩穴放回到猿猴的身體,就會看到這兩個穴位恰好在相對的位置,也就是說,由於猿猴的手與腳都有「虎口」,合谷與太衝兩穴都位於「虎口」處,這也是抓握時可以如鉗子般施力緊握的部位,讓身體可以在樹叢中靈巧的活動、追逐、覓食、求偶、逃生等,這些都是野外叢林生活必備的生存能力,因此這兩個部位一定具有非凡的能力。
當時思考著,中國古代醫家所記錄的合谷與太衝穴,有沒有可能就是源自於過去那兩個曾經位於手與足的相對位置?如果是,合谷與太衝當然具有開四關的最佳條件!
從那時起,我開始收集演化資料,陸續發現許多與中醫相對應的奧秘之處。
例如我從臨床診治病人經驗,觀察到人體的疤痕組織對於身體功能會產生持續的影響,無論當事人是否記得這個疤痕的發生時間或疤痕的存在,但身體並沒有遺忘,而是牢牢的鎖上了這道傷痕的印記,於是疤痕也就理所當然的對人體的機能產生了影響。
從這個經驗以及後續的觀察,發現身體的記憶力遠遠超過人類意識的記憶力,譬如很少人記得自己在胚胎時期或是小嬰兒時期的情況,但是身體會記得,因為人體結構很像樹木的年輪,會記錄生命每一個階段的經歷。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現代考古學家已經證實,人類的演化是經過好幾個大階段的改變,我們可以說是升級版的魚類,乍聽之下大概很難接受,但這說法的重點是強調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有經過魚類階段,而且某些魚類特徵還保留在我們身體裡面。例如人類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液體的袋狀空間「羊膜腔」,腔中的液體就是羊水。羊水可以提供浮力,讓胚胎自由活動、緩和衝擊等等,可說是維持胚胎成長及守護生命很重要的結構。若羊水過少,可能造成胎兒發育受限,胎兒宮內窘迫,甚者造成胎兒畸形與新生兒窒息,羊水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國外還有媽媽在水中順利分娩,也有實驗將新生兒放到水中,小嬰兒卻能輕鬆熟練的在水裡擺動四肢,不會嗆到水,可見現代人類早期的生命仍舊生活在水中,跟魚類一樣,所以能在水中悠遊自在。
面對人類的演化歷程,我也開始推想,傳統中醫對於人體臟腑和經絡的見解,不僅是現在這個時間空間條件下的人體,還包含更早以前的人類形體,甚至還可以將時間再推向早期的演化階段。因此就嘗試逆著演化的時間線往回推,越推越驚訝,發現許多早期生物的特徵,竟然已經被記錄在中醫理論之中。難怪以現代人的眼光和侷限的知識,無法理解宏觀與天地對話,微觀將時間與空間濃縮在人體之內的中醫理論!
由此體會,中醫學並沒有「發明」人體的理論,而是「發現」人類從單細胞生物演化的歷程還深藏在我們的身體裡面,中國古代的賢者將這些發現記錄下來。他們同時還發現,生存在天與地之間的人類,也與天地宇宙規律相對應,體現在人體的臟腑和經絡之中,因此就匯聚了這些觀察和臨床的驗證,整理、歸納、建構成一個可以傳承給後代醫者的醫學理論。下圖示中醫對於人體的觀察。
若以軸線來看,人類演化是一個以時間性為主的橫向水平軸,天方地圓的宇宙是一個以空間性為主的上下垂直軸,而人類就位在這兩個水平與垂直軸之間,人體也就包含了這些訊息。就東西方醫學所觀察的人體來說,西方醫學以當下這個時間空間的人體為主,中醫則以歷經四十億年演化和天地關係的人體為主。這也是為何東西方醫學都是面對同一個人體,但思考邏輯會差異那麼大的原因之一。
我也從上述中醫理論的特質中,發現中醫理論可以從古代應用至現代,仍非常有療效,且能歷久彌新的部分原因。
以生命的演化歷程來看,最早生命的出現大約在四十億年以前,而人類的誕生大約在兩百萬年前。有科學家將地球的生命以24小時做比喻,人類誕生的時間點在這個時鐘的23:58:43,僅佔1秒多一點點的時間,以此比例,可以看出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出現的時間很晚也很短。
依照這樣的理論與考古發現,從最早的單細胞生物演化至今,大約歷經了四十億年,最後兩百萬年才出現具有現代人類的身體結構。這些億年、百萬年的時間單位,聽起來是難以想像的巨大,尤其對我們這些只有百年身的生命經驗來說更是抽象,但我相信我們的身體是保留了這演化的記憶。就像有植物學家研究森林中的大樹,也已經證實大樹的細胞是存有演化記憶的。
生命演化的歷程,換個角度,發揮想像力來濃縮時間比例試想,從一顆小小的受精卵開始分裂,一直到胚胎的成長,都在母體的子宮羊水之中孕育,受孕十月後胎兒成熟呱呱落地,而後歷經嬰兒期「七坐、八爬、一歲站」的時間才學會自立,這必經的「新生兒誕生」過程,彷彿重演了一場生命演化大秀。
所以,只要能掌握人類演化的概念與方向,就能超越時間與空間,窺見人體的奧秘,找到治療身體疾病的關鍵。我想,這也是中醫學能歷經千年而不衰的關鍵之一吧!
在這套書中寫下的不只是我研究中醫的思路與臨床經驗,也期望與各位讀者分享,雖然中醫典籍的文字精要深奧,但它所記述的內容,卻是涵蓋天地,亙古貫今,穿越時空的,這樣的內涵多麼地浩瀚精妙呀!這也是前人高度的智慧與邏輯歸納,所留下的真正寶藏。
所以中醫學不只是一個早熟而且完備的醫學體系,在經歷了時間、空間、環境、社會的變遷後,還能與時並進,為現代人解決病苦,絕對足以堪稱為「經典醫學」。而其中的經絡系統,又是這經典中的秘藏,或許有人以看不見來懷疑經絡的存在,但我卻從臨床診治上,真實的感受並體察到經絡的存在,與其在人體中所扮演的重要功能。所以在《經絡解密》系列書中,我將人體十二經絡分為八冊依序書寫,期待不只讓大家認識經絡,還要深入經絡系統,為人體解密。
內文 : 【內文試閱】
中醫的人體經絡理論
經絡系統是演化生命體的維生連結系統
人類從單細胞生物演化而來,逐漸發展成身體內在的器官及身體外在的肢體,身體持續增大,生理需求也跟著增加,就像個新興城市,當人口變多地域就會擴大,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交通等需求增加,此時就須開始建設房屋及道路,架設水電瓦斯供應管道,成立市場、學校等連結系統,以供應民生所需。人體也是一樣,有著越來越多、分工越精細的組織器官,以及活動頻繁的四肢軀幹,彼此之間都需要一個類似城市的連結系統,以輸送養分和傳送訊息,如此才能讓複雜的人體同舟共濟,共同完成生命活動。
中醫發現這個精妙的人體連結系統,因為有著如紡織物的網絡狀態,就稱之為「經絡系統」,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系統。經絡系統既是一個維生系統,因此也存在於所有的生物體內,不只動物有經絡,甚至植物也有經絡。台灣有位蕭貴文先生以針灸原理,在果樹的樹幹找出穴位扎針,成功為果樹提前十天到一個半月開花,成為首位也是唯一的植物針灸中醫師。蕭先生運用中醫理論的看診原理,發明「木本植物之生長促進與開花時序之調整方法」獲得了專利權,也證實了植物也有經絡。
為何用對穴位,就能產生這麼神奇的療效?
穴位位在經絡系統上,是經脈裡面的氣血輸注到體表的部位。我們可用鐵路來說明穴位的特性。鐵路沿線經過大大小小的城鎮,鐵路局會依人口多寡及交通運輸重要性來設置停靠站,人口眾多的城市,例如台北,台中,高雄等,車站腹地大停靠的車輛多;人口數比較少的城市,例如我工作所在的台東縣關山鎮,車站腹地小有些快車便不停靠,所以能選擇的班次就比西部大城市少很多。大的車站人潮多、收益高,當然會有較多的建設和影響力。
穴位就是經絡列車的停靠站,每條經絡都跟鐵道沿線一樣,滿佈著大大小小的穴位,它們的功能主要來自所屬的經絡系統。
穴位依據所在位置及特性不同,所聚集的氣血多寡也不同。若以同樣一根針來刺激穴位,選擇氣血聚集較多的穴位,其治療效果比較好,影響力也比較大,當然經濟效益也高。因此古代醫家在每條經絡上,特別標註臨床診治有特效的穴位。這些特定穴位數與經絡長度正相關,如手經比較短,從11穴到22穴;足經比較長,從14穴到67穴。右圖為肺經,左臂上的圓點就是肺經的穴位。
肺大胃覺醒專線
肺經經脈在胸腹部路線我們稱為「肺大胃覺醒專線」,體現出生命「開始」的特色。肺經作為首發經絡,但起點不在肺,而是起於中焦,連結相表裡的大腸,穩固好表裡關係之後,再從中焦循著胃的上口抵達本條經脈所屬的肺臟,再連結到肺系,就是肺與喉嚨相聯繫的部位。這條路線有兩項功能,一是與肺有關的呼吸功能,二是與中焦腸胃有關的食物消化吸收和運送功能。
依據所經過的臟腑跟肺臟的特色所形成的「肺大胃覺醒專線」,與人體蓄勢待發、準備甦醒有關。
「肺大胃覺醒專線」可以分為三部分工作:
1.肺臟本身的工作,接受來自肝經運送來已經淨化的營氣。
2.中焦胃把從食物吸收的精微物質轉化為營氣和衛氣。營氣傳送給肺,轉變為新鮮血液。衛氣則由肺經與膀胱經管理。兩個不同來源的營氣匯集到肺,質與量都得到提升之後,肺以五臟六腑之長的身份,將氣血輸送全身,五臟六腑皆以受氣。一切就緒,人體就準備要甦醒了。
3.大腸將胃送來的食物糟粕中,有用的水份再吸收,中醫稱蒸津液,沒用的水分就輸送到膀胱排出體外,中醫稱濟泌別汁。
這就是「肺大胃覺醒專線」的重要任務,也是人體很重要的新陳代謝。
解密:經絡團隊分工有序
我們也可以從經絡團隊的概念來帶大家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經絡路線!
在總論中也介紹過,肺為相傅之官,為五臟六腑之長及華蓋,也是最嬌嫩的臟腑,五色屬於白色,所以肺很像三國時代的諸葛孔明先生,坐在白色的車上,戴著葛巾,手持白色的羽毛扇,規劃戰略,指揮戰局,但他可不會親自下去作戰。
肺也是如此。心為君主之官,肺為相傅之官,若以夫妻關係來看,心是家族中的大老爺,肺是養尊處優的少奶奶,負責每天為大老爺丈夫規劃菜單,料理廚房,準備美食佳餚的工作。
從「經絡團隊」的關係來看,肺經為第一組經絡團隊「備餐團隊」的班長,當黎明到來時,它不是自己出手做事,而是先從中焦這個人體廚房開始,透過內線電話喚醒相表裡的大腸,再連結胃一起暖身。大腸與胃這兩條手足陽明經不僅勤快無比(陽明為兩陽合明,是陽氣最旺、活動力強的組別),還是面部主要的經絡,分布到與促進食慾「色香味俱全」的五官:與視覺有關的眼睛,與嗅覺有關的鼻子,與味覺有關的口唇,還有咀嚼食物的牙齒等,讓它們準備這一天的進食任務。
寫到這裡,想到以前媽媽常念我「手不動三寶」,我還反問她說:「什麼是三寶?」媽媽沒想到懶人還敢回嘴,一時竟說不全三寶是什麼。感謝網路大神,列出了好幾種說法,我覺得煎匙、掃把及繡花針最符合媽媽的說法。煎匙代表煮飯作菜,掃把代表打掃清潔,繡花針指縫紉修補的女紅,幾乎含括了女性的家務事。想當然耳,三寶這些家務事,肺一定如諸葛先生一般,召喚勤快的胃腸和其他臟腑一同來承擔工作!
可是,這條經絡是肺經耶!事情都是胃腸在做,那肺能做什麼呢?
好問題!
屬於白色的肺為嬌臟,又主皮毛,是五臟六腑之中最重視外在形象,當胃腸在廚房忙著準備開伙之際,肺這位少奶奶就在閨房裡(胸腔)好整以暇的梳洗,將自己打扮得美麗清爽。想想我們早上起床時,常是一臉睡相,頻打呵欠,口中有著異味,喉嚨還卡著一口痰……,完全不符合肺清爽的形象,所以我們會先進到浴室,上廁所,吐出痰,擤鼻涕,洗把臉,刷刷牙,梳妝上粉……,把自己整理得乾淨整齊有精神,才會走出房門開始一天的活動。肺也是如此,喜歡乾淨、重視外表的肺,是不允許自己蓬頭垢面出來見客的。打扮妥當的肺深吸一口氣,抬頭挺胸,以清晰的嗓音、優雅的手指,指揮大夥為大老爺開始備膳的工作。
肺經旺於寅時,也就是平旦的黎明時分啟動「肺大胃覺醒專線」,是我們每一天全新的開始,不僅符合經脈循行,也符合肺臟的特色。肺為嬌臟,不喜歡乾燥,所以起床時喝一杯溫水,不僅可以潤肺,還可以溫柔的喚醒胃腸,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預作準備。
最佳賣點 : 第一套深入淺出的經絡全書。
人人都能自學的經絡之藥 家家都該必備的養生寶典
肺經、大腸經、胃經、心經、脾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奇經八脈
台灣針灸四大派「古典針灸派」傳人 沈邑穎醫師重點作品一次收藏!
以《黃帝內經》為依歸,結合現代醫學與跨領域學科研究,
展現中醫成為「經典醫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