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人生管理學
作者 | 趙雪章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論語人生管理學:《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 |
作者 | 趙雪章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論語人生管理學:《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 |
內容簡介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本書不只是個人的修身箴言,更是一部以人為本的東方教育大綱,其中體現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已成為東方文明獨特的倫理模式,至今仍具有逾越時空的永恆價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趙雪章
產品目錄 總序《論語》及其對人生的指導價值第一章 仁愛之道仁愛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本質的東西。人與人相愛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標誌,是人際和諧、團結、協作的前提。仁愛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智慧。第二章 禮孝之教我們的民族是一個禮孝仁義的民族,「正心」、「修身」、「仁愛」、「正義」等內容幾千年為人們所追求;崇禮、廉潔、盡孝、行義、知恥等歷來為人們所傳道。為了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從我做起,做一個守禮知孝的人。第三章 詩樂之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常常會脫口而出:不會吟詩的民族是不懂得浪漫的民族,而不浪漫的民族是沒有活力的民族;書籍會給我們帶來不盡的智慧,詩歌會給我們帶來有品質的生活。第四章 立身之則古人說:「君子不可不修身。」又雲:「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立身修養是做人的修養要則,是一個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準則。做人做事都要有良好的品德,以德服人才能讓人心服口服。第五章 治學之方學乃聖人之術,不能濫竽充數,否則只能貽笑大方,治學者要謙虛和遜、儒雅睿智、目光平和而內斂。舉手投足間顯示智者的從容和學者的風範,要善於向身邊的任何事情學習,要適應時代的進步,此乃治學之方。第六章 入道之門入道在佛教中稱作入門修行,對我們普通人則是為了立業成就一番事業。世態萬千,古人教導我們做一個內聖外王的人,指出那才是成功之道。第七章 人和之要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現代語言來講,好的人脈關係將使你在工作、生活、事業發展中,佔據主動,左右逢源。所以,提高我們的素質,以我們的人格魅力吸引別人,和別人做朋友,由此建立起自己鞏固的關係網是明智之舉。第八章 知人之術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是善於識別人的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長,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惟盡知己之所短而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長而後能收人之長。」第九章 論世之觀人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要養成一種立身的原則:我們要把我空掉,放棄一些令人升起分別對待的價值觀,如此的處世之態,才能悠遊自在地與自然同在!第十章 治國之法古人云「修身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治國平天下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誠然,不可能人人成為治國的棟梁,但我們的事業同樣需要用治國之法去實施管理。古人的治國之法中無不滲透著管理的智慧。
書名 / | 論語人生管理學 |
---|---|
作者 / | 趙雪章 |
簡介 / | 論語人生管理學:《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 |
出版社 /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167334 |
ISBN10 / | 9863167339 |
EAN / | 9789863167334 |
誠品26碼 / | 2681751040002 |
頁數 / | 288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不只是個人的修身箴言,更是一部以人為本的東方教育大綱。
內文 : 仁愛之道
仁愛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本質的東西。人與人相愛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標誌,是人際和諧、團結、協作的前提。仁愛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智慧。
【原文】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懷仁義,小人心懷財利。」
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人生智慧
關於君子與小人,孔子認為其分別的關鍵在於有了仁德便為君子,否則便是小人。
在孔子看來,義與利是君子與小人的分水嶺,君子的本質是為人間大義而生存,而小人則為各種各樣的利益所驅使。
對此,應該從兩方面而言,一方面,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得財富,這是君子所不為的。窮困和下賤,這是人人所厭惡的,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躲避它,也不是君子所為。
關鍵是無論獲取錢財和地位,還是逃避窮困和下賤,都要有仁德之心。手段正當,而不能違背做人的道德。
從另一方面看,人生是離不開經濟基礎的,社會的發展把君子和小人完全以義和利來區別,容易把義與利對立起來,這種觀念並不利於商品社會的發展。
春秋時代,晉國有個大臣屠岸賈,本是晉靈公的寵臣。
靈公被趙家的人刺殺後,景公即位,升屠岸賈為大司寇,他要為靈公報仇,陰謀發動一次政變,奪趙氏之權,滅其族。
趙盾部將韓厥趕緊把這一消息告訴了趙盾的兒子趙朔。
後來,在韓厥的保護之下,趙朔懷有身孕的妻子即景公的姐姐,躲入宮中,倖免其難。不久生下男孩。
屠岸賈得知這一消息,到處搜緝小男孩,妄圖斬草除根。 趙盾生前一位忠實的門客,名叫公孫杵臼,在當日趙府被圍的時候,便約同門客程嬰一起殉難,程嬰說道:「趙夫人懷了孕,若生下男孩,我還得把他好好地撫養大;如果是女孩子,到時候再死也不遲。」公孫杵臼非常贊同程嬰的見解。後來聽說公主生的是女孩時,公孫杵臼大哭起來:「天呀!你真的要滅絕趙家嗎?」程嬰卻勸他說:「未必可信,我先去打聽一下!」
於是,千方百計與公主取得聯繫,按當初約定,男孩為武,女孩為文。公主給他一張紙,上面只寫了一個「武」字。這時,二人方知公主所生是個男孩。等到屠岸賈搜宮一無所獲時,二人又商議救嬰兒趙武之事。
程嬰對公孫杵臼說:「這次他們雖未搜出,以後必定還會再搜!那可怎麼辦呢?必須想想辦法,把孩子偷出宮來,藏在遠方才保安全。」
公孫杵臼想了許久,問程嬰:「保全孤兒和以死報恩,哪一件事更困難呢?」
程嬰說:「當然是以死報恩容易,保全孤兒卻很難了。」
「那好極了,兄為其難,弟為其易,趙氏上代對你很好,那你就該勉為其難,擔當起保全孤兒的責任吧!」
「此話何意?有何計策?」
「只要能找到一個最近出世的嬰兒,冒充是趙氏的孤兒,由我抱往首陽山躲起來,你就去告密,屠賊搜到了假的,就不會再受威脅了。」
「那就再巧不過了,」程嬰說,「我的妻子也剛生下了一個男孩,和孤兒的生日相近,可以代替。但是,你犯了藏孤之罪,必定處斬,那……」說到這裏,程嬰的眼淚禁不住簌簌地落下來。
公孫杵臼生氣了,說:「哭什麼?這是件大事,也是好事。你立即去抱兒子過來,然後去找韓厥將軍,把孤兒設法安置好!」
程嬰收淚回家,在半夜裏,悄悄地把自己的兒子交給公孫杵臼帶往首陽山去,隨即前往面見韓厥,給他看看掌上的「武」字,又把公孫杵臼的計劃告訴了他。
韓厥大喜,便對程嬰說:「恰巧趙夫人有病,叫我去請一個信實的醫生,你只要能把屠賊騙到首陽山去,我就會設法把孤兒弄出來。」
計策安排妥當,程嬰就往屠岸賈處去告發:「只因自己和公孫杵臼是趙家門客,受趙夫人委託,秘密帶走趙氏孤兒,逃匿深山,恐日後事露,全家遭斬,因而,先行前來報告,可保全家性命,且可得到千金賞賜。」
「孤兒現在什麼地方?」屠岸賈問。
程嬰視左右退出,然後悄悄地告訴他:「現藏匿在首陽山深處,務必要迅速行動,否則將逃往秦國去了,還要大夫親往,別人多與趙氏有交情,信賴不得!」
聽罷所言,屠岸賈大喜,親自率領三千甲兵,程嬰帶路,直奔首陽山去,山路崎嶇,陰暗幽僻,好一會兒才見有一茅屋。
程嬰說:「在這裏。」說罷敲門,公孫杵臼出迎,一見情形,回身便走。程嬰高聲喝道:「不要跑,屠大人已經知道了,特地親自來取,快把孤兒獻出來吧!」
士兵把公孫杵臼捆綁起來,去見屠岸賈。屠問:「孤兒安在?」
公孫杵臼氣憤憤地說:「沒有!」屠岸賈不理會,下令:「搜!」搜到壁室裏,見鎖著,就沖進去,裏邊很暗,只聽見有小孩子的哭聲,抱起來,見用棉繡裹著。
公孫杵臼一見,想要撲過去搶,卻被士兵們揪住。他就指著程嬰大罵:「程嬰,你真是混蛋,我和你同受趙氏之托,藏匿孤兒,想不到,你是個小人,居然出賣我,貪圖千金之賞,忍心斷絕了趙氏的血脈,你真是良心喪盡……」把程嬰罵得狗血噴頭,滿面羞愧。
「你死到臨頭還不知悔?」屠岸賈說,「快把他殺了!」
「嚓」地一聲,公孫杵臼已倒在了地下,身首異處。
屠岸賈接過孤兒,往地上一摔,罵道:「你趙家也有今日!」
孤兒變成肉餅之後,屠岸賈得意忘形地收兵回京。
當屠岸賈往首陽山搜孤的時候,城裏的檢查也就鬆懈了。
韓厥乘機托心腹之人扮成醫生,入宮給趙夫人治病,在藥箱上貼一個「武」字,趙夫人會意,診脈完畢,乃將孩子暗放在藥箱內,帶出宮去。韓厥即藏於密室,僱心腹乳母餵養。
後來程嬰將趙氏孤兒接回,既不領取千金之賞,又不願做屠岸賈的官差,拋棄家庭,背負著千百萬人的唾罵,養育趙武,教他學習,曆盡千辛萬苦。
十五年過後,趙武長大了。
景公要恢復趙氏的聲譽,韓厥趁機把冤情經過說出來,景公大怒,特許趙武雪冤,於是屠岸賈全家又被趙武殺盡。
程嬰在公孫杵臼捨身幫助下,巧妙地用自己的兒子換取了趙氏孤兒的性命,迷惑了屠岸賈,保護了幼主。
程嬰與公孫杵臼的義舉後來得到景公的嘉獎,也被廣泛傳頌,成為一段佳話。
孔子眼中的君子是那些胸懷天下大事,關注整個社會,而疏遠物質利益的雅士,而小人則是目光短淺,關注切身利益和個人得失的俗人。應該說,孔子的這種思想對以後中國的士階層的形成及思想特徵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