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失控: 為什麼人們會忍不住做壞事? 法律管不住的人性密碼 | 誠品線上

The Behavioral Code: The Hidden Ways the Law Makes Us Better...or Worse

作者 Benjamin van Rooij/ Adam Fine
出版社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行為失控: 為什麼人們會忍不住做壞事? 法律管不住的人性密碼:從小到大,我們總是習慣「棒子與紅蘿蔔」的獎懲機制,而這套賞罰分明的規則也體現在法律上,規範著我們的生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權威法學專家X社會行為學家傾力執筆,一本為「懷疑時代」而生的扛鼎之作! 入圍2022年法律研究及犯罪學類專業與學術卓越獎、美國律師協會銀法槌獎! 2022年9月誠品選書 許多犯人出獄之後很快再犯,「懲罰」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嗎? 很多人相信「亂世要用重典」,但就算輕罪重罰,嚇阻作用也只有2%? 「買車票抽大獎」比起「高額罰款」,更能遏止逃票的行為? 不用罰錢,只要用惱人的「警報聲」就能讓人們乖乖繫上安全帶? 新冠肺炎肆虐,想要防疫成功,政府要先了解人們的「行為密碼」?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習慣「棒子與紅蘿蔔」的獎懲機制,而這套賞罰分明的規則也體現在法律上,規範著我們的生活。但為什麼人人都知道犯法要付出代價,酒駕肇事仍舊頻繁、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毒品犯罪防不勝防? 研究顯示,一旦法條的設計違背人類的認知與行為模式,不僅難以有效遏止犯罪,還可能導致治安惡化。因為比起理性思考,人類更傾向透過「直覺」來理解法律。無所不在的宣傳海報、洗腦口號,比起客觀和邏輯,更容易深入人的潛意識,從本質上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惟有從犯罪的「動機」出發,並著重「行為」本身,才能真正防微杜漸、解決問題。 《行為失控》結合法學專業與行為科學分析,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6個有效途徑,以及3個改變人們行為模式的改革方向,對執法過當、貪瀆、竊盜、販毒、性侵、殺人等犯罪議題進行思辨,不論你是否相信法律,這本書都能幫助我們洞悉人性本質,保護自己,並打造更理想的社會。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哲學雞蛋糕腦闆】朱家安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李建良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系主任兼所長】馬躍中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許政賢 強力推薦! 好評推薦: 《行為失控》容易理解、符合時宜又引人入勝,探索了和懲罰相關的大量文獻,並且提供改革刑事司法系統的藍圖。――厄溫.切米林斯基(Erwin Chemerinsky),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學院院長 本書內容出色又易懂,文筆優美又令人信服,將會帶動長久以來所需要的運動……目前的體系極不公正,本書指出該如何改進的清楚方向。――羅倫斯.萊西格(Lawrence Lessig),哈佛法律學院羅伊富爾曼法律與領導力教授 一部具有重大意涵的傑作,包括整個社會的成功及失能,甚至到我們本身的日常行為。――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行為》作者 無論是配戴口罩、配合警方要求或接受選舉結果的議題,啟發人們遵守法規的能力,對我們本身、任何其他人及社會的生存能力來說都至為重要……這本書寫得很吸引人、很及時,也很有說服力。――湯姆.泰勒(Tom Tyler),耶魯大學麥克林傅萊明法律及心理學教授 凡魯吉及范恩挑戰我們接受全新思維的心態,以科學方法及實徵證據考驗我們的理論及直覺。――陳輝(Hui Chen),美國司法部前法令遵循顧問專家 關於行為科學對我們的法律理解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傑出又迫切的提醒。――羅伯特.西歐狄尼(Robert B. Cialdini),《影響力及說服》(Influence and Persuasion)作者 透過令人耳目一新的驚人分析,《行為失控》具有潛力能引導政策制定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通過根據人類行為而制定的最合理法律。――麥克斯.貝瑟曼(Max H. Bazerman),《更好的,不完美及盲點》(Better, Not Perfect and Blind Spot)作者 假如你夢想能有一個由行為科學組成的法律系統,這本書能讓我們朝夢想成真跨進一步。――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逆思維》作者以及TED Podcast《工作生活》(Work Life)主持人 引人入勝地一窺法律密碼,包括我們如何提供食物到減少傷害等,如何引導我們生活的每個面向……如果你希望讓社會成為一個更安全的地方,就應該閱讀這本書。――伊莉莎白.羅福特斯(Elizabeth F. Loftus),心理科學學會前主席 本書詳列各種塑造人類及組織行為的法律及密碼,應該成為任何法令遵循圖書館的基本藏書。――《法令遵循週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班哲明.凡魯吉法律及社會學教授,阿姆斯特丹法律學院研究主任、爾灣加州大學法律全球教授。他的學術成就曾被《紐約時報》、《國會山報》、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及《赫芬頓郵報》等知名媒體廣泛報導,並獲得歐洲研究協會頒發的200萬歐元補助金。亞當.范恩心理社會行為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犯罪學及刑事司法學系以及法律和行為科學學系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成果屢獲專業肯定,並得到美國司法部及美國心理學基金會願景補助金贊助。作品逾四十部,常見於頂尖的心理學、法律、發展心理學、公共政策、犯罪學及刑事司法期刊。簡秀如專職譯者,譯有《平地而起》、《創新無懼》、《過去式》、《上流社會》、《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那年夏天的謊言》、《第55號被害人》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兩個密碼的故事 第二章 懲罰的錯覺 第三章 棍子、胡蘿蔔和大象 第四章 道德面向 第五章 公民服從 第六章 從眾而行 第七章 賦予改變力量 第八章 恐怖分子的減速丘 第九章 不費吹灰之力打敗系統 第十章 行為法理學 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行為失控: 為什麼人們會忍不住做壞事? 法律管不住的人性密碼
作者 / Benjamin van Rooij Adam Fine
簡介 / 行為失控: 為什麼人們會忍不住做壞事? 法律管不住的人性密碼:從小到大,我們總是習慣「棒子與紅蘿蔔」的獎懲機制,而這套賞罰分明的規則也體現在法律上,規範著我們的生活
出版社 /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181119
ISBN10 / 6267181111
EAN / 9786267181119
誠品26碼 / 2682235083003
頁數 / 36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兩個密碼的故事

想像你可以吞下一顆藥丸,一顆紅色藥丸,小小的,就像在《駭客任務》裡,莫菲斯拿給尼歐的那種,這顆藥丸保證讓你看到世界的真實樣貌。
在今天以前,你每天早上會關掉鬧鐘,換衣服,泡咖啡,然後上車,開車去上班。然而今天早上,在你走出家門之前,你服用那顆紅色藥丸。你喝點水把它吞下去。起初,一切毫無變化。不過當你在美好的加州陽光下,從你家的車道倒車出來時,忽然間,你看見的每件事物都開始浮現小號字體的文字片段。在對街的速限標誌底下,你看到上面浮現出「駕駛人開車行駛於高速公路時,車速不該超過第22349或22356節所規定之限速」。
那段文字接著寫道:「駕駛人開車行駛於高速公路之速度,不該超過時速六十五哩。」你揉了揉眼睛,然後專心再看一次:「駕駛人開車行駛於高速公路時,均應視天氣、能見度、交通流量,以及公路之路面及寬度,不該超出合理車速,並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危及他人或財物之安全。」
你注意到這些文字的每一段末尾,都附上微小的字體,標註來源出處:加州車輛法規。
當藥丸的作用開始增強,你開始注意到四下都浮現出這種小號文字,眼到之處都是規則、規則,以及更多的規則,這些滾動的細微片段文字布滿了你的車。有些規則說明你必須擁有駕照才能開車,有些是關於手持裝置的使用,以及在這種影響之下駕駛的規則。你已經知道這些規定的要點,不過現在你在周遭看到的細節數量萬分驚人。
你發現一些文字是關於某些你好像知道不該做,但是從來不確定是真的不合法的事。有一行文字說明不准把「任何瓶罐、垃圾、玻璃、釘子、廢料、紙張、電線、任何可能對公路上的交通造成損害之物,或是任何一種嘈雜、噁心或令人不快的事物」扔出車窗外。所以呢,把蘋果核從車窗扔到樹叢裡會犯法嗎?你猜想這要看人們是否把它視為「任何一種令人不快的事物」,或者它是否會構成廢料,無論那是什麼定義。(「廢料」是指內臟、腐爛的獸肉,或者就是通稱的垃圾。)
坐在車內令人大感吃不消,於是你靠路邊停車,下了車,倚著引擎蓋。不過一堆文字聚集在車頭燈周圍。你讀取了幾條。有些陳述明顯的事實:「機車除外之機動車輛應該至少配備兩盞車頭燈,在車輛前方兩側至少各有一盞。」這很合理。不過其他的文字提供一些你從沒聽過的細節:「車頭燈及任何車頭燈裝置之光源應位於不超過五十四吋也不少於二十二吋的高度。」另一條說明:「任何機動車輛可以在不少於十六吋也不超過四十二吋之高度,在車頭裝設兩盞駕駛輔助燈。」它繼續說明:「駕駛燈是專為補強車頭燈之遠光燈所設計,不能以近光燈照明。」這表示你不能同時使用駕駛燈及車頭燈嗎?這其中的差別在哪裡?
這些規則都不曾出現在你的駕照考試裡。不過現在這些規則出現了,你明白還有一大堆非常特定的法律規則。誰知道車燈會有這麼詳細的規則呢?這些只是一顆神奇的紅色藥丸所揭露的一些片段。加州車輛法規就有超過一千頁的內容,列出關於操作駕駛車輛的各種密密麻麻的規則。這些只是和駕駛車輛相關的適用州立法規,還不包括指導製造及銷售車輛的州立及聯邦法則及規範。一顆神奇的藥丸能顯示關於汽車生產侵權責任、汽車廢氣排放、車輛安全標準、機動車輛工廠員工職業健康及安全標準,以及競爭規則等數量驚人的法規,更別提應用於汽車生產與銷售方面,成千上萬頁的美國稅務密碼。
這顆紅色藥丸揭露了法律及法規無所不在。在你的目光所及之處,都會看見難以計數的法規。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密碼的世界裡,我是指法律密碼,來引導我們的日常生活。這種密碼處處可見,無論我們是在工作、看電視、栽種食物、端菜上桌、運動、建造房屋等,或是我們約會、陷入愛河、上網,甚至是睡覺時。
法律密碼和人性一樣歷史悠久。我們在古老的宗教文字中,例如《聖經》及《可蘭經》,可以清楚看到那些密碼。原本每個人都知道那些密碼,那是社群的規則,例如《漢摩拉比法典》、刻在周朝銅鼎上的法規,還有《十誡》。這些是團體的習俗或城市的法規。不過在法律系統及社會益發成長及複雜之際,法律密碼本身也不斷增長。每次有了新風險或新問題,人們便要求新的規則,於是更多的法律及規範便受到採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看到密碼的片段。每次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之後,我們便得知關於攻擊性武器、撞火槍托及背景調查的各種槍枝法。在伯尼.馬多夫(Bernie Madoff)的重大龐氏騙局之後,我們得知詐欺法及證券法。在美國發生鴉片類藥物危機,普度製藥與強生集團的訴訟案達成歷史性和解之後,我們得知了侵權行為法及產品責任。
然而,在這一切之中,一般人只了解到我們周遭完整法律密碼的微小元素。它的規模及複雜性讓我們根本無法領會它的全貌。就算是訓練有素的律師也無法把完整的密碼視為真實的存在。律師本身必須進行長時間研究,鑽研法律規則及判例法的數據庫。即便如此,全貌依然模糊不清。因為法律系統已經變得如此廣大複雜,我們無法看見在某種程度上塑造我們生活中各個面向,錯綜複雜的法規網絡。

擁有如此龐大的法律規則系統來引導我們的日常生活,或許似乎頗荒謬。不過大部分的規則都有存在的理由:它們是要來防止我們受到傷害,確保安全。
我們來細想一下美國如何使用法律、規則及規範,回應它在二十世紀遭遇到的某些最重大的挑戰。在一九六○及一九七○年代,美國有三分之二的湖泊、河流及海岸受到嚴重汙染,以至於垂釣及游泳都變得不安全了。結果國會於一九七二年正式通過淨水法案(Clean Water Act)。這項新法基本上是要遏止水汙染,讓大家能在水路安全地垂釣及玩樂。或者回到一九三○年代。在經濟大蕭條之後,美國國會頒布格拉斯—史蒂格法(Glass-Steagall Act),將高風險投資銀行業務及普通商業銀行業務劃分開來。它創造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保護人民免於為銀行存款投保,協助維護國內銀行業務系統的整體穩定度。
每當我們的社會面臨傷害或風險時,我們會持續研發融入法律密碼的規則。至於何謂損害及風險、它們的肇因,或者最佳的立法回應為何,並非總是能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贊同。然而,在擁有足夠的共識及政治支持之餘,我們最終能得到新的法律規則來對付我們的社會、市場及環境所面對的風險。
法律當然有其必要性。少了有效的法律規則,我們便無法保護我們的資產免於遭竊;我們的小生意會遭到大型獨占企業及不公平的借貸機構併吞;我們的環境甚至會變得更惡化,氣候更加暖化;我們的食物大部分都無法安全食用;我們的公立學校會關閉,因為政府再也無法徵收稅收了;我們的老闆會盡可能任意折磨我們。
法律密碼讓現代社會有存在的可能。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很少去思考法律密碼實際上如何運作。一旦明白法律密碼真實存在,我們便看見一個專為設計來保護我們安全的龐大規則系統。當然了,不是所有法律規則的成立目的都相同,歷史上也有清楚的案例,從納粹德國到美國的快克古柯鹼量刑失衡,顯示法律規則站在非正義的那一方,造成更多傷害。當然了,要讓法律順利運作,法律本身必須正當合理。雖然法律密碼傾向於改善我們的生活,只有在人們遵守這些規則,而且這些密碼確實能改變行為時,才會發揮作用。

洛杉磯及橘郡的四○五號州際公路速限為每小時六十五英里。這個地區如果沒有嚴重的交通阻塞時,基本上每個人起碼會開到時速七十英里。加州的駕駛們知道這些規則。每一條路都有標誌提醒他們速限是多少。他們可能知道超速的罰款及懲罰,萬一被逮到太多次,甚至可能會吊銷駕照。然而開在四○五號州際公路上的大多數駕駛只要一有機會,還是會加速行駛。
我們看到太多法律密碼無法改變行為的例子。在一九二○年代的禁酒令時期,美國領導人制定法律,甚至修訂憲法以杜絕飲酒。然而,在改變美國人的喝酒習慣方面,它徹底失敗了。這條法律留給人們的印象是造成黑市,孕育了組織犯罪。它不僅失敗,實際上製造了更多的犯罪。
在毒品戰爭時,歷史重演了。美國立法者制定前所未有的嚴厲法律,禁止使用、製造及販售娛樂性藥物(除了大麻最近變更的規則)。自從一九七一年以來,執法機關在毒品戰爭中打了一場又一場的仗。然而,美國藥物濫用依然猖獗。雖然法律禁止海洛因,並且嚴厲懲罰涉毒者,鴉片類藥物的盛行卻如火如荼地展開,每年因此送命的美國人,超過在整個越戰時期死在戰場上的人數。
法律也遭遇改變公司行為的難題。媒體幾乎每週都會揭露一家大公司的重大違法事蹟。大家回想一下各種揭露的真相,包括臉書如何試圖壓制並攻擊它的批評者、福斯汽車的廢氣排放醜聞,或是富國銀行的重大詐欺事件。想想美國銀行在二十九起案件中遭罰超過五百六十億美元,然而儘管懲罰不斷,它還是持續犯法,由於違反職業安全法,每週有超過一百名美國人死於職場。事實上,每年死於職場的美國人,遠超過二○○三到二○○七年間,在伊拉克遇難的人數。
每天的新聞充斥著法律密碼如何無法保護我們安全的例子。法律禁止警察射殺手無寸鐵的百姓,然而每個月不斷出現他們這麼做的瘋傳影片。法律禁止體育界使用表現增強藥物,但是不斷有奧運選手在藥檢呈現陽性,甚至是那些身穿「我不使用禁藥」運動衫的選手也是如此。法律嚴禁性侵及性騷擾,不過從好萊塢到國會,從教會到甚至是我們的法院,幾乎每天都會有性侵加害者曝光。
我們的法律密碼顯然並非總是有效。從壞處想,它無法改變傷害性行為,也並未提供它承諾我們會得到的保護。當那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所有的只是一個充滿書寫規則的龐大系統,無法多做什麼來保護我們的生命、社會、市場及環境安全。因此,重點問題,也就是本書致力回答的那個問題,就在於:法律為何無法改進人類的行為?

我們站在一整班的法律系學生面前,把一小本《美國憲法》放在講臺上。我們要他們說明這是什麼。
幾位學生說:「那是憲法。」
「不對,」我們說,「再看仔細點。」
「我們的基本權利。」另一位學生試著說。不對,再看一下。
「是法律。」另一位學生說。
不對,不算是。「你們真正看到了什麼?精確地說,它是什麼呢?」
「一套基本的法律規則。」「我們的核心社會結構。」
不對,還有別的說法嗎?回答此起彼落,直到終於有一名學生說出我們期待的答案。
「這是一疊紙張。」
答對了:印刷了文字的紙。到頭來,這就是法律密碼的意義,或者起碼它向來是如此,直到我們研發出數位法律資料庫,把它變成了由零和一所呈現的文字。我們一旦看清了法律密碼的真正意義,它無法改變行為的事實,似乎也就不那麼令人感到意外了。只是寫下一段文字,那些立法者不知為何便冀望能改變真實的日常行為。然而,無論是印刷或數位形態,文字如何能影響我們的行為呢?書本裡的法律如何能變成行動的法律呢?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要了解這一疊紙本規則如何能塑造行為,我們必須改變觀點。與其吞下一顆神奇藥丸而看見規則,我們真正要做的是,看清人們對這些規則的回應方式。這使得我們看到一種非常不同的密碼,某種行為機制密碼:行為密碼。
想想安全帶,每當你上了車,你就會繫上安全帶。你並未真正察覺到這個動作,這不算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你也並未真正去思考要求你這麼做的特定法律。事實並非總是如此。幾十年以來,絕大多數的駕駛人及車輛乘客並未使用安全帶。
一九六八年,美國法律要求所有的車輛都要有安全帶。然而到了一九八○年代,只有百分之十的美國人會使用安全帶。法律改變了這點。一九八四年,紐約成了第一個要求駕駛人繫安全帶的州。不久後,除了「不自由毋寧死」的新罕布夏州之外,所有的州都起而仿效,全國使用安全帶的比率從百分之十驟升到百分之五十,足足增加了百分之四百。光是採用法律要求使用安全帶,對人們駕駛安全習慣便產生重大的影響。
然而,有半數的美國人依然不繫安全帶。為了因應這種情況,各州開始策劃強制執行活動,設計朗朗上口的標語,例如「繫上它或吃罰單」。不想繫安全帶的人遭到警告,假如不配合這項新法的話,可能面臨罰鍰。罰款金額很低,大多數根本不到一百美元,尤其是和超速罰單相比,那類罰單基本上要高出許多。當局同時也播放公共服務宣導,顯示未繫安全帶的逼真撞擊測試假人,用來警告不繫安全帶可能會帶來的可怕後果。汽車製造商也安裝安全帶警示警報器,提醒(或者其實是要惹惱)我們繫好安全帶。綜合這些做法,現在有大約百分之九十的美國駕駛人及汽車乘客會繫安全帶,而且大部分都是自動繫上。
現在讓我們來設法分辨,這裡有哪些行為機制起了作用。最前面兩種很容易被忽略。事實就是,採用新法規大大地改變了行為。從行為的觀點來看,這意味著兩件事。首先,人們得知新法規為何,以及它們要求哪種行為。然而事情經常並非如此。許多法律密碼依然不為人知,因此大部分都不曾產生效力。其次,單靠改變規則,人們便會開始改變行為。他們照做,儘管尚未出現明確的強制推動,因此他們對這個事實做出回應,只因為那是法律。於是,某種對法律的責任感及法律系統的正當性,在這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幾種其他的行為機制也發揮了作用。透過制定罰款,法律使得人們害怕不繫安全帶的後果。然而,有趣的是罰款金額相當低,比超速罰單低得多了,而超速的罰款似乎不起作用。不知為何,這些低額罰款觸發了預期的行為反應。
接著是透過公共訊息活動進行勸說,說服人們繫安全帶對他們有好處。這些活動的目的是把繫安全帶的決定,從外在動機(「我不想挨罰」)轉變為內在動機(「這是為我自己好,所以我才不會受傷」)。
接下來是警示警報聲。這些討人厭的警報聲為那些還沒繫上安全帶的人,打造出一種實質的障礙。這在責任感之上添加了行為層面,對懲罰的恐懼,以及內在動機。假如那些全都不起作用,警示聲會迫使人們投降。實際上,這些警示聲會使得不繫安全帶駕駛變得非常困難,或者至少非常惱人。
當越來越多人開始繫好安全帶,使用安全帶變得比不使用更尋常了。這種行為在社會上變得更持續,因為人們開始受到他人影響。最後繫安全帶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了。這種行為變得如此深入內化,以至於它不再是一種決定。我們幾乎不會注意到自己正自動地遵守法律。
就這樣:這就是成功結合法律及行為密碼的範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我們如何為複雜的世界制定正確的規則?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