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 誠品線上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作者 黃冠誠
出版社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捨得,是一種心境的選擇捨得不僅是生活中的哲學,也是為人處事的大智慧,更是一種境界。在「捨」與「得」之間,自古就滲透著人世間古老智慧:當你緊握雙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捨得,是一種心境的選擇 捨得不僅是生活中的哲學,也是為人處事的大智慧,更是一種境界。 在「捨」與「得」之間,自古就滲透著人世間古老智慧: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懂得捨棄,生活中魚和熊掌能兼得的時候很少,所以真正的智慧在於捨得。 在為人處世中要做到捨得並不難,關鍵是如何做到「該捨時捨,不該捨時不捨」,把握好了處世的這個度,你也就學會了為人處世的學問,掌握了打開人生成功之門的鑰匙。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對人生道裡有透徹研究之作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庸人自擾,人生何必太計較1.心胸開闊天地寬2.埋葬過去,開闢未來3.人生得失尋常事4.山不過來,我就過去5.轉個彎,生活依然美好 第二章 適時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1.將欲取之,必先予之2.理想,始於另一種放棄3.丟掉該放棄的4.放棄,傷感但美麗5.遠離欲望之火6.錯誤屬於以前,人生始於現在7.永遠不要放棄自己8.好漢要吃眼前虧 第三章 進退有數,把握取捨的藝術1.有德才有得2.與其抱怨,不如努力3.猶豫,留下永遠的遺憾4.換個角度看得失5.因小失大,得不償失6.有所為有所不為 第四章 捨得之道,為人處世的聖經1.好東西要捨得與別人分享2.吃虧也是一門學問3.面對誘惑,要學會拒絕4.不要背著別人的眼光上陣5.送人情不吝嗇,多為自己開條路6.當斷則斷,要做到黑臉無情7.能屈能伸謂之大丈夫 第五章 完美生活,捨得乃是引路人1.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2.患得患失,得不償失3.追求「完美」要不得4.快樂由自己選擇5.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6.會「忍」才會有「成」7.敢於冒險,抓住機遇 第六章 感悟捨得,品味人生1.贈人玫瑰,手有餘香2.執著,不是固執的代名詞

商品規格

書名 /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
作者 / 黃冠誠
簡介 / 有一種境界叫捨得:捨得,是一種心境的選擇捨得不僅是生活中的哲學,也是為人處事的大智慧,更是一種境界。在「捨」與「得」之間,自古就滲透著人世間古老智慧:當你緊握雙
出版社 /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152009
ISBN10 / 9866152006
EAN / 9789866152009
誠品26碼 / 2680529517005
頁數 / 2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庸人自擾,人生何必太計較
捨得,有得必有失,有捨必有得。其實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
人生短短幾十年,要做的事太多,沒有時間去計較一分一毫的得失,不用把自己的每一步都當成神聖的一步,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處於這種不計較的高貴心態之中,那麼人生就會更加絢麗多彩。

1.心胸開闊天地寬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王安石

從古到今,凡是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是胸懷大志、目光高遠、開放為懷、置區區小利而不顧的仁人志士,他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他們是真正懂得「取捨」之道的人。那些鼠肚雞腸,競小爭微,對蠅頭小利也耿耿於懷的人,很難出人頭地。所以,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想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就必須有大海一樣的胸懷。
有一副名聯說:「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懷一笑,笑世界可笑之人。」古人還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些話強調的都是為人處世要豁達大度,發生衝突時要懷抱開放之心態,寬以待人。
是的,一個人如果真正地擁有了比海洋和天空還要寬闊的胸懷,那他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會想得通,都會正確地去對待和處理。以寬宏大度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仁愛無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寬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寬以待人。

心胸開闊,煩惱自然少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之中,都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工作那麼努力,老闆卻給我那麼少的獎金;我為她付出了那麼多,她怎麼就不知道回報我一點呢;小王昨天說的那句話,是針對我的嗎?我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他嗎……諸如此類的話,也許我們也曾經說過。
其實我們不是煩惱太多,而是胸懷不夠開闊。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抱怨自己過得不好,不如別人幸福,因此,他們總是處於一種不開心的狀態。其實,世界上幸福的人,不是擁有的太多,而是計較的很少。敞開你的胸懷,你會發現,原來世界這麼的美好!
一個人只有包容才能不斷壯大,才能吐故納新,生生不息。關於人的胸懷,有這麼一個故事:在印度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大師,在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弟子經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不是抱怨別人對他不好,就是抱怨飯菜不合口味。
哲學大師為了開導這個鼠肚雞腸、心胸狹窄的弟子,就叫他到市場中去買鹽。鹽買回之後,大師吩咐這個每天都不快活的弟子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下去。
「味道如何?」大師問。這位弟子皺著眉頭說:「鹹得發苦。」大師又叫他抓一把放在缸中,再叫他嚐嚐味道,弟子說:「有一點點鹹。」大師又吩咐他把剩下的鹽都撒進附近的湖裏,然後又叫他去嚐,這位弟子捧了一口湖水嚐了嚐,大師問道:「什麼味道?」「好像一點鹹味也沒有。」弟子答道。
哲學大師趁機教導這位弟子說:「一個人生活中的不快和痛苦,就像這鹽的鹹味。我們所能感覺和體驗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裏,所以,當你處於痛苦時,請開闊你的胸懷。」
是的,你的胸懷就是你生活中的容器。當你感覺命運對你不公的時候,當你慨歎世態炎涼的時候,當你對生活感到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你工作中感到煩惱不順的時候,你就要放開自己的胸懷。在寬廣的胸懷裏,一切不快和痛苦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在寬廣的胸懷裏,你將會活得快樂,過得幸福。

讓他三尺又何妨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放開胸懷,學會寬容,你就會贏得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贏得別人的尊重。寬廣的胸懷,如一條清澈的河,能平息、化解人們心頭的火;寬廣的胸懷,就像柔和的風,能吹走人們心頭浮動的陰雲;寬廣的胸懷,更像萬里晴空中的陽光,能融化封凍在心裏的那條誤會的冰河。
在安徽的桐城有個「六尺巷」,遠近聞名。據《桐城縣誌略》記載:大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一次家人修建房子,因地基與鄰居發生爭執,家人為此修書信告知張英,想通過他在朝中做官這一特權,得到地方官員的庇護,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按其吩咐,主動讓地三尺,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名為「六尺巷」。兩家禮讓之舉也被傳為美談。
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為利益爭吵不休,可能導致無路可行,巷寬僅六尺,心路之寬卻無可量計。但是,現實生活中,多數人會為了一點小事而互相謾罵,甚至反目成仇、對簿公堂。如果他們對對方能多一點寬容,就不會針尖對麥芒,「干戈」也將化為「玉帛」,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相處。
人們常說:「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只有心胸寬廣,才會寬容別人;也只有寬廣的胸懷,才能接納和容忍別人。當你和別人發生矛盾時,你不妨對自己說:「讓他三尺又何妨?」
容量大則福大,以寬大的胸懷包容對方,往往是後福無窮。能真正懂得禮讓的人,人生的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廣。

智慧品人生
你的胸懷越廣,包容的東西就越多,那麼你獲得的也就越多。留一步路寬,讓一份人前,學會「釋懷」方見天地寬。

第二章 適時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
古人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適當的時機放棄,不一定會失掉幸福,相反會成就完美──經過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絕對的完美,但我們可以追求經過放棄的完美。希望和美好會在放棄中重生滋長,在我們放棄美麗的時候,或許能重新獲得幸福,因為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1.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徐特立

給予和索取,人生不變的經典論證話題,永遠達不到平衡的兩個端點,人是貪婪自私的,註定這個論題永遠沒結果。
對於每個人來說,索取永遠要比給予少得多,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無辜的給予了太多,索取了太少,心理的天平永遠達不到平衡點,爭吵的根源永遠是這個永恆的話題。也許每個人的索取對於自己來說都是正當的權利,也許對方的給予永遠不及自己給予的多,於是這個話題還在繼續。
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總是在不斷地索取,向自己的父母、向大自然索取。他們已經習慣了索取,他們總希望別人為自己做些什麼,認為別人為自己所做的就是理所當然的,從而造就了自私的本性,總是想讓別人給予,從未想過要付出點什麼,這種索取與給予的不平衡必然會導致自己一無所有。
「只有付出才有回報。」這句話是人人都知道的。有的人會說:「付出也不一定有回報。」但如果不付出,就更不大可能有回報。其實人生就像是一本零存整取的存摺,你投入、給予的越多,索取、擁有的將會更多。

給予是為了更好的得到
富蘭克林有一句話:「如果你想交一個朋友,就請幫他一個忙。」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你想得到一樣東西,你就要付出為得到這樣東西的東西。
在春秋時期,晉國當權貴族智伯倚仗權勢向魏桓子強行索要土地。魏桓子的謀士獻計,同意給土地,這樣智伯就會更加貪婪,會再向其他貴族要地,貴族們就會聯合對付他。後來智伯被貴族聯合打敗了,魏桓子也得到了更多的土地。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追求利益時犯了鼠目寸光的錯誤。他們看見的只是金錢,從來沒有看到財富;只看見自己的利益,看不到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利;他們只看見眼前的蠅頭小利,看不見遠方取之不盡的「寶藏」。我們都曾被表面上的利益蒙蔽雙眼,在獲得真正財富的路上迷失方向,驀然回首時才懂得了給予的意義,其實給予是最好的得到的方法。

智慧品人生
西方人信奉「施比受更有福」,而中國自古推崇「只管耕耘不問收穫」的老黃牛精神。《道德經》言:「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西方人相信:「凡你所施予別人的,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我們想有所「取」,必先有所「予」,有時給予也會帶來收穫,而一味保留可能會落得一無所有的下場。當我們學著付出所追求的東西時,我們同時也在促成編排一齣優雅生動、活力十足的舞蹈,它構成了永恆的生命的旋律。所以,請別再吝嗇手中的種子,因為你如果能將它們播撒,就能讓世界上每個角落都綻放出幸福的花朵。

第三章 進退有數,把握取捨的藝術
人生也罷,功業也罷,進退之道全在捨得之間。
人生智慧的藝術在於捨與得。人生在世,功敗垂成,皆在取捨之間,喜怒哀樂,煩惱困擾,多由「捨」與「得」之間的艱難抉擇而生。在「捨」與「得」之間,自古就滲透著人世間古老智慧: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懂得捨棄,生活中魚和熊掌能兼得的時候很少,所以真正的智慧在於捨得。聰明的人明白有捨必有得,不會強調得到全部,而是在經過認真考慮之後,捨棄不適合的,獲取適合的。

1.有德才有得
小德小得,大德大得。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老子

據有關專家研究,在很早以前,人們就非常重視「德」與「得」。「德」是以「得」的面目體現出來的,「德」與「得」是相輔相成、息息相關的。在人的一生中,「德」的修練,就是「得」的修練。在生活中,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
正如著名的「思想之王」伏爾泰所說的:「造就政治家的,絕不是超凡出眾的洞察力,而是他們的品格。」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是相對而言的,好的品德是最可靠的事業資本。因此,良好的德性,不僅能使事業有所得,而且,還能得到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和完美的未來。

德得相依
「德」作為一種精神境界,理性追求,作為參與者眾,涉及面寬,沒有止期的培修過程,內涵豐富,但並不玄秘,有時還十分簡單明瞭,簡單得像把尺子,明白得像面鏡子,隨時可以用來對照自己,檢測所有人。
而尺子和鏡子就是「得」字。用「得」能測出人品,照透心靈,判明其人「德」與否,鑒定「君子」真與偽。自己得而重德,則名垂青史。「德」予人民越多,「得」對己便越無奢求。所以「得」並非金錢名利,而是人心所向!相反,如果一個人棄德而貪得,那麼,必將墮落為一個失敗的人。
比如樂得其所,非分莫取,為理想為他人,應得既得都能「捨」就是「德」,反之,見利忘義,貪得無厭,得隴望蜀,欲壑難填,不惜以身試法,鋌而走險,卻偏又要裝作謙謙君子,何「德」之有?
古往今來,「德」與「得」都是如影隨形的。在「貪」得之後,緊隨的便是缺「德」。在歷史的長河中,因「德」而名垂青史者不乏其人,因「得」而身敗名裂者同樣是史不絕書。
比如,得到非分的公款吃喝玩樂,便缺少了做公僕的德操;得到他人的賄賂,便缺少了當權者的德政……但是貪圖這樣不義之財的人,最終毀滅的還是自己。此類現象絕不少見。這些人每「得」一次,就向葬送自己的墳墓進一步,輕則吃牢飯,重則丟腦袋,無不是自絕於人民。
有德才有得。做人以德為本,善始善終,總會有善的回報。如果再用這份得去築造德,將暫短的有形之得,融於身內長久之德,德將伴隨著人的本性,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產生變化,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將展現出不同層次的「得」來,用於家庭生活,用於工作和事業,用於造福人類。這時,一個人既具有為社會和他人作貢獻的優秀品德,又得到了回報,何樂而不為呢?擁有這種德行,不用尋「得」,得自然會來。正如孔子說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古語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何以得人心,恐怕就非「德」莫屬了。在古代,立德就是做聖人,創制垂法,博施濟眾。隨著時代的發展,德就是常懷愛心,積善積德,爭做一個從內在涵養到外在風範的高尚典範。
總之,只有立德於未來,只有善始善終的人,才會得到「善」的獎賞。正如古人所云:「積德之家,必有餘得;如不積德,必有餘殃」。

智慧品人生
德者,得也。古往今來均是如此。
品德決定著一個人能站在多高的頒獎台;決定著一個人的一生有多亮的心靈電流;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成敗的心靈力量。良好的品德是我們每個人人生大廈最堅實的基石。作為21世紀的開拓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品德,因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立業、奮發有為的前提。

第四章 捨得之道,為人處世的聖經
捨得,捨得,捨就是得,小捨有小得,大捨則大得,不捨則不得。捨與得,為人處世的大道理。
「捨得之道」是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哲學一致推舉的為人處世之道。它的智慧就在於辦事知難易,當退則退,不計較得失,在一顆寬厚之心裏夾雜隨機應變的智慧與謀略。在為人處世中要做到捨得並不難,關鍵是如何做到「該捨時捨,不該捨時不捨」,把握好了處世的這個度,你也就學會了為人處世的學問。

1.好東西要捨得與別人分享
談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愛因斯坦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時無刻不在與他人共同分享著。分享太陽溫暖的光芒,分享星星閃爍的光輝,分享鮮花芬芳的味道,分享四季的變化和秋天的果實,分享音樂的悠揚和山河的壯美,分享理想的浪漫和現實的豐富……要分享及能分享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與人分享,不僅能豐富你的人生,還會讓你向世界打開一道道門、一扇扇窗。當你主動把自己的東西與人分享時,就會讓陽光灑滿每個人的心靈。

獨樂不如眾樂
在一個村莊裏,一個果農經過長時間地研究,培植了一種皮薄、肉厚、汁甜而少蟲害的新果子,為此吸引了不少果販前來購買,這為他增加了不少收入。村裏的人們看到他的新品種賣得很好,就想借他的種子也來種,可被果農拒絕了。
果農想: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大家都種這種果子,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意,那肯定不合算。到了第二年,果農發現自己果子的品質大不如往年,很多人都不再買他的果子,果農查找了所有的種植環節,但都找不到原因,只好去諮詢專家。
專家到他的果園調查後對果農說:「你種植的環節都沒有問題,但如果你想讓果子達到原來的品質,就必須在附近地區都種這種產品。」
果農迷惑地看著專家,專家又說:「由於附近種的是果子的舊品種,只有你的是改良品種,在開花授粉時,新品種和舊品種一雜交,你的果子自然就變質了。」
果農聽了恍然大悟,於是把自己的新品種分發給鄉鄰,大家都有了好收成,不僅自己獲得了財富,也幫助別人獲得了財富,個個都喜笑顏開。
人們常說:「予人玫瑰,手留餘香。」早在幾千年前,孟子問梁惠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梁惠王答:「不若與人。」孟子又問:「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梁惠王答:「不若與眾。」
很多人在小時候,如果有好玩的玩具或是一本好看的漫畫書,都會迫不及待地拿出來,與周圍的小朋友們共同分享,但長大後大家卻忘了「獨樂不如眾樂」的道理。
與人分享快樂,會讓更多的人快樂,你的快樂會加倍;與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會讓更多的人成功,你的成功會加倍;分享一項科學發明,會蓬勃一個行業;分享一種新銳的思想,會增加一代人的智慧;分享如同三月的陽光,冬月的炭火,能溫暖人的心房,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何樂而不為呢?

懂得與人分享,才懂得人生真諦
當你擁有六顆蘋果的時候,你會獨自把它們吃掉,還是願意把其中的五顆與他人分享呢?如果你獨自享用,你也就只能吃這六顆蘋果而已,如果你與他人分享,看似你現在吃虧,實際上你卻能得到他人的友情,當他們有東西時,也自會與你分享,你就可能得到另外五種不同的水果,嚐到五種不同的味道,這樣還吃虧嗎?
懂得與人分享是一種大智慧。古人早已懂得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道理,學會分享並不意味著自己失去什麼,相反會收穫友情、知識,也收穫了快樂。正如培根說的:「一份憂愁與人分享之後,你將得到1/2憂愁,一份快樂與人分享,你將得到雙倍的快樂。」與人分享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放大自己快樂的過程。
有一位年輕的編輯,很有才華,他寫的文章很受讀者的喜歡,與同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剛進雜誌社的第一年他就得了大獎。但他慢慢地發現,社裏的同事,不管是上司還是前輩,總會有意無意地針對他,他為此非常苦惱。
他找到一位前輩,想從他那裏得到答案。原來,這位年輕人的作品之所以能獲獎,雖然他的貢獻最大,但也有很多同事的參與和幫助,在他獲獎後,除了上級機關頒發的獎金之外,上司也給了他一個紅包,還在公司裏當眾表揚了他。但他卻沒有感謝上司和同事的幫助,而是將所有的功勞歸於自己,獨享榮譽。人們可能不會在乎分你多少獎金,他們在乎的是你不該貪天下之功為己有,不懂得與人分享。
人們常說:「把一個人的幸福給多人分享,就變成了多個幸福。」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總是班上的第二名,而第一名總是被一個叫柏濟的同學占著。
一次,柏濟由於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諾貝爾的朋友高興地對他說:「柏濟生病了,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但諾貝爾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他將自己做的筆記寄給因病沒來上學的柏濟。到了期末考試,柏濟的成績還是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
諾貝爾長大之後,成為了一位卓越的化學家,因發明火藥成為巨富。他死後把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並設立了著名的「諾貝爾獎」。也正是由於他懂得把自己的成功與世人分享,不僅使他創造了偉大的事業,也使後人對他永遠懷念與追思。
懂得分享的人必有豁達的心胸、坦誠的態度和高深的智慧和策略,只有那些虛偽奸詐的人才不會分享,因為對利益的索取使他鼠目寸光;謹小慎微的人不懂得分享,對世界的疑慮和恐懼淹沒了他的好奇;狂妄自負的人不屑於分享,愚蠢的優越感蒙蔽了他的雙眼……當我們樂意和他人分享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和快樂時,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收穫更大的喜悅和滿足。只有真正懂得與人分享的人,才懂得人生的真諦。

智慧品人生
人生可說是千姿百態、五彩繽紛。每個人都走著不同的人生路,有的曲曲折折,充滿是是非非,也有的一路暢通無阻,充滿鮮花掌聲。但無論是怎樣的人生,生活在這個世上,沒有人能不去分享,分享自己的,分享他人的。
也正是有了分享,後人才能繞過路上的坑坑窪窪,跳過路上的各種陷阱,並踩在先驅者的肩膀上,更快地登上成功的巔峰。一個蘋果與一個梨的交換還是一個水果,但你可能會獲得一份友誼;一種思想與一種思想的交換就是兩種思想,這為你的成功加重了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