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袾宏: 蓮池大師 | 誠品線上

雲棲袾宏: 蓮池大師

作者 釋空行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雲棲袾宏: 蓮池大師:大師一生歷經朝政腐敗、生死離別、病苦煎熬;於佛法中體悟一大事因緣,洞見無常,精進修行;復興雲棲道場,承擔晚明佛教振衰起敝之重責。嚴整寺院戒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大師一生歷經朝政腐敗、生死離別、病苦煎熬; 於佛法中體悟一大事因緣,洞見無常,精進修行; 復興雲棲道場,承擔晚明佛教振衰起敝之重責。 嚴整寺院戒律、精研華嚴思想,闡揚淨土之深密, 以「老實念佛」作為亂世之明燈、人心之膚慰。 民初高僧太虛法師因此盛讚其為「一代大師」、 「亦為淨土宗上下千古最圓純的一人」! 雲棲袾宏(西元1535~1615年),又稱蓮池大師,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大師在淨土的傳承中,有著非常獨特的地位,可說是近代念佛法門之濫觴。 蓮池大師「老實念佛」、「持名念佛」、「隨時念佛不輟」的倡導,深深地影響近代的淨土行者,亦具跨時代的影響。因此,大師的一生行誼與思想可供世人細細品味;不僅可以建立正確的知見,亦能於修行上直接獲得法益。無怪乎民初高僧太虛大師盛讚:「一代大師」、「亦為淨土宗上下千古最圓純的一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釋空行釋空行 佛光大學宗教所碩士畢。 深感佛法是闡明宇宙人生的真諦,眾生藉由聞思修契入真理,依高僧為典範,把佛理融入生命,洗滌內心的垢染,邁向覺悟的大道。 曾任職臺北市國稅局和臺大醫學院;擔任過勝樂金剛中心講師、紐西蘭金剛總持佛學會講師、紐西蘭Unitec College宗教師、臺北市護持大乘法脈僧團當家師、經續法林會長、釋迦牟尼佛中心會長、桃園少輔院及桃園女子戒治所監獄佈教師。 現任:臺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圓通佛學院講師;萬芳醫院、雙和醫院、亞東醫院臨床宗教師;臺北女子看守所監獄佈教師。 著有高僧傳系列之《蕅益智旭──地藏之孤臣》。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老實念佛」的蓮池大師 陳旺城 編撰者序 「淨土宗上下千古最圓純者」──蓮池大師 【示現】 第一章 誕生.出家 丙寅年(大師三十二歲),師訣湯曰:「恩愛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為計。」湯亦灑然曰:「君先往,吾徐行耳。」 出身望族 深悟無常 塵緣一筆勾 第二章 遊方.弘化 一瓦一椽,一粥一飯; 檀信脂膏,行人血汗; 爾戒不持,爾事不辦; 可懼可憂,可嗟可嘆! 視親如佛 參訪善士 駐錫雲棲 叢林再現 對士大夫的影響 文殊化參 第三章 明信因果 放生者,或增福祿,或延壽算,或免急難,或起沉?,或生天堂,或證道果,隨施獲報,皆有徵據。 戒殺放生 著書勸世 禳災祈福 湯氏圓頂 第四章 普勸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 太后問法 力弘淨土 編撰《禪關策進》 燙傷警策 撰〈西方發願文〉 孝義庵因緣 第五章 晚年弘化 善本當行,非徼福故;惡本不當作,非畏罪故。終日止惡,終日修善;外不見善惡相,內不見能止能修之心。 撰《自知錄》 護教衛法 第六章 圓寂 欲海橫流,三毒熾然,孰能遏狂瀾以清烈燄?自非應身大士,又何能醒顛暝而朗長夜? 預立遺囑 太素師圓寂 《竹窗隨筆》付梓 大師圓寂 後人追思 【影響】 壹.廣著群書 平實而易喻,直捷而盡理;如月照百川,清濁並映。能領之者,如飲甘露,無病不瘳!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竹窗隨筆》 《自知錄》 貳.思想與修持 若能一心念佛,諸惡不敢入,即戒也。……若一心念佛,心不異緣,即定也。……若觀佛聲,字字分明,亦觀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 戒律思想與修持 淨土思想與修持 華嚴宗思想與修持 「三教同源」思想 一代宗師 附錄 蓮池大師年譜 參考資料

商品規格

書名 / 雲棲袾宏: 蓮池大師
作者 / 釋空行
簡介 / 雲棲袾宏: 蓮池大師:大師一生歷經朝政腐敗、生死離別、病苦煎熬;於佛法中體悟一大事因緣,洞見無常,精進修行;復興雲棲道場,承擔晚明佛教振衰起敝之重責。嚴整寺院戒律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868389
ISBN10 / 986986838X
EAN / 9789869868389
誠品26碼 / 2681879102002
頁數 / 400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34.2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結合大愛電視臺【高僧傳】節目一起推廣。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老實念佛」的蓮池大師
◎陳旺城(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本書的主角蓮池大師(雲棲袾宏)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圓寂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蓮池大師被世人尊稱為晚明佛教的復興者、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中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以及中國華嚴宗第二十二代祖師。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土後,逐漸發展成八個宗派。八派中的禪宗自唐代以後即一枝獨秀,到明代發展至極盛,甚至出現狂禪、口頭禪等偏差風氣。
面對佛門的頹風,大師憑著自身之博學與慧根,以有力的論述,調和了淨土與禪宗的差異。甚至對於佛教以外的宗教與思維,大師仗其兼容並蓄的特殊天賦,建立起以佛教為根本、同時又能兼攝各宗各教的主體論,並提倡以經教為解門、以淨土為行門的「雲棲派」,亦影響後來中國佛教的發展。
關於大師提倡「禪淨不二」的論點,他在《淨土疑辨》中提到:「淨土之教,專一心而嚮往,歷三界以橫超,誠哉末法之要津也。」又說:「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曉得此意,禪宗淨土,殊途同歸。」至於禪宗與律、教之間的關係,大師認為:「參禪者,借口教外別傳,不知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而悟是邪解也」、「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由上可知,禪、淨、律、教諸宗,回歸本源之性,並無分歧。
大師亦主張「念佛」一法涵蓋八萬四千法門:
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專持者,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該百行,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恆沙微塵一切行門,攝無不盡。
如此以念佛一法含攝諸法的觀點,深深啟迪後世佛教的發展,諸如蕅益大師、印光大師,乃至近代的廣欽老和尚,皆是同樣的觀點。
除了佛教本身,明末四大師皆主張三教(儒、道、釋)合一。蓮池大師云:「有聰明人,以禪宗與儒典和會,此不惟慧解圓融,亦引進諸淺識者,不復以儒謗釋,其意固甚美矣。雖然,據麤言細語,皆第一義,則誠然誠然;若按文析理,窮深極微,則翻成戲論,已入門者又不可不知也。」對大師而言,禪宗與儒典本就可以完美融會的。
大師雖主張諸法殊途同歸,然行門上仍主張「持名念佛」、「老實念佛」。大師圓寂前,仍交代「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大師雖博通三藏,但其一生落實「老實念佛」,亦影響後世,啟迪了近代佛教的樣貌。
本書的另一個特色為,對於大師所流傳下來之著作予以廣泛摘錄引用,讀者可以藉此更清楚地理解大師知見的依據,甚至一窺其間心境的轉變──
大師一生在各個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天命」。在三十五歲前,致力於弘揚戒律。中年時期,一方面深入經藏,為後世辨明佛陀正法而持續筆耕;另一方面,在實修部分則聚焦在淨土法門。到了晚年,大師尤致力於教導弟子「老實念佛」,求生極樂淨土。
空行法師是我在佛光大學宗教所的學生。法師自幼品學兼優,小學畢業獲得縣長獎,國中畢業獲得智育獎;就讀大專時,即通過普考;畢業之際又通過高考。曾服務於國稅局及臺大醫學院,表現優異,深得主管讚賞。由於他在求學期間即研讀佛教的經論,遨遊於浩瀚的佛理,自得其樂。在懇求父母同意後,正當年輕有為之際,毅然放下公職,全心投入佛門的修行,並且解行並重。
法師出家後,曾擔任臺北和臺中道場的負責人,也曾應邀到紐西蘭道場擔任中文佛學老師及大專院校的宗教師。他在研究所時,治學嚴謹、課業優異,為人平易近人、個性隨和。此外,他多年來在醫院擔任臨床宗教師及監獄弘法,並在佛學院授課,貢獻所能,服務社會。身為其師,我倍感榮幸。
最近欣聞法師應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邀請撰寫蓮池大師的傳記,並邀我作序推薦。我個人閱讀此書後,除了加深對蓮池大師的認識,也得到不少獲益與法喜。在此,我很樂意以這篇短文作為簡介,並且推薦本書給讀者諸君。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