イタリア好きの好きなイタリア
作者 | 松本浩明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義大利, 不只有披薩: 深入慢半拍的義式生活哲學:義大利麵和披薩,一定要從揉麵糰開始?電車延誤很正常?字典裡沒有加班?一般義大利人的餐桌是什麼模樣?走進美味與慢活共 |
作者 | 松本浩明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義大利, 不只有披薩: 深入慢半拍的義式生活哲學:義大利麵和披薩,一定要從揉麵糰開始?電車延誤很正常?字典裡沒有加班?一般義大利人的餐桌是什麼模樣?走進美味與慢活共 |
內容簡介 義大利麵和披薩,一定要從揉麵糰開始? 電車延誤很正常?字典裡沒有加班? 一般義大利人的餐桌是什麼模樣? 走進美味與慢活共存的義大利日常 開車慢、吃飯慢、工作慢, 義大利人就是散慢? 不不不,義大人表示:這就是慢活!因為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拆開華麗包裝,看見義大利人的餐桌日常 ──媽媽的食譜傳承數代,是所有義大利人不能忘懷的味道 ──餐桌上的時間對義大利人來說超重要,一餐吃三小時以上正常正常 ──不起眼的一餐,卻有令人驚豔的美味,祕訣就在掌廚者美妙的生活模式當中 ▍義大利鄉村與城市的在地體會 ──搭著誤點的電車(誤點也很正常),探訪此生必去、義大利最美的村莊 ──薩丁尼亞島的赤腳祭典前夜,廣場上人群聚集,氛圍就像走入童話王國 ──跟著義大利帥氣職人,在普利亞的海邊抓螃蟹、釣章魚 ──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特色的起司,用來製作佛卡夏、披薩還有義大利麵 ──要塞和時鐘台,充滿中世紀風情的紅瓦小鎮(布里西蓋拉),被譽為義大利最美小鎮 ▍義大利不只有披薩,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特色美食佛卡夏,夾入新鮮的史特拉奇諾起司烘烤而成 ──以為是台灣名產的牛軋糖,沒想到在薩丁尼亞島也有 ──大量辣椒填入豬肉熟成,成為道地的辣香腸,沾點蕃茄醬品嘗,是卡拉布里亞的味道 ──多馬起司製作的奶油玉米糊,是馬爾戈里高山地區最適合補給能量的食物 跟著獨立雜誌總編,來一趟深度行旅,書中不會有羅馬競技場、比薩斜塔、威尼斯等著名觀光景點,取而代之的,是義大利小鎮的真實風貌,還有義大利人有趣的民族特性。
作者介紹 松本浩明?著松本浩明 MATSUMOTO.HIROAKI╱1965年出生於神奈川縣橫濱市。曾任職於廣告公司、出版社,並於2006年創立PSSG株式會社。2010年3月推出免費雜誌《我愛義大利》創刊號,每年發行4次。以義大利為主題,排除觀光地區,僅介紹如何品嚐在當地生根的美食,以及認識本地居民的旅行方式。萬田康文萬田康文 MANDA.YASUHUMI╱1975年出生於奈良縣。2001年畢業於東京綜合攝影專門學校。主要為雜誌、書籍等,拍攝旅行及料理之題材。另外,除了拍攝與發表「個人資訊的視覺、回憶」之外,另以「Monday Books」名義經營少量發行的自主製作出版物。2010年起,於台東區駒形開設攝影工作室兼攝影棚「水獺」。蔡麗蓉蔡麗蓉 曾任日系大型化妝品公司商品企劃、國內知名企業日文管理師,翻譯過上百本漫畫以及數十本實用生活類書籍。email: tsai.lijung@msa.hinet.net
產品目錄 第一章 利古里亞 受人深愛的雷科佛卡夏 第二章 翁布利亞 這才叫作真正的莊園式旅館 第三章 薩丁尼亞島 深山裡的牛軋糖與赤腳祭典 第四章 卡拉布里亞 庶民家庭的餐桌 第五章 艾米利亞.羅馬涅 義大利最美的村莊 第六章 皮埃蒙特 肉食者的貪欲與誠實 第七章 馬爾凱 愛心滿滿的奶油培根義大利麵 第八章 普利亞╱瓦萊.達奧斯塔╱坎佩尼亞 不得不愛的三個義大利男子 專欄 讓你更愛義大利 区佛爾馬就所造就的風景 参義大利電車之旅 哑天然淡菜
書名 / | 義大利, 不只有披薩: 深入慢半拍的義式生活哲學 |
---|---|
作者 / | 松本浩明 |
簡介 / | 義大利, 不只有披薩: 深入慢半拍的義式生活哲學:義大利麵和披薩,一定要從揉麵糰開始?電車延誤很正常?字典裡沒有加班?一般義大利人的餐桌是什麼模樣?走進美味與慢活共 |
出版社 /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2590720 |
ISBN10 / | 9862590726 |
EAN / | 9789862590720 |
誠品26碼 / | 2681900393003 |
頁數 / | 22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90.8 |
最佳賣點 : 義大利麵和披薩,一定要從揉麵糰開始?
電車延誤很正常?字典裡沒有加班?
一般義大利人的餐桌是什麼模樣?
走進美味與慢活共存的義大利日常
自序 : 二○○六年一月,我辭掉了工作十三年的出版社。
我一直認為,像我這種自私又任性的個性,實在無法勝任上班族的角色,所以等到時機成熟,便辭去工作。
但我對於未來靠什麼而活,如何養家活口,根本沒有一個具體的計畫。
只是想試試前無來者的創舉,秉持著這種標新立異的精神,想將自己的聲音表達出來,僅此而已。
總之,我後來創立了一人公司。
這家公司要做些什麼,表達什麼訴求,我毫無頭緒,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
受惠於工作伙伴介紹,我接到了編輯與廣告的工作,才不致於窮困潦倒。
但是,在我腦中經常被幾個名詞給牽絆著。我試著利用這些名詞思考推敲,結果,最後出現的名詞就是「義大利」。
我非常喜歡義大利。
我想用屬於自己的語言,將義大利介紹給大家。
我將範圍縮小在媒體上,認為透過免費雜誌將理念推廣至全世界,會是最恰當的方式。因為自離開公司後,我推出過數本免費雜誌,回響熱烈,令人念念不忘。
免費雜誌會這麼吸引我,主要是因為透過不同的作法,就能免於綁手綁腳的困境。
與一般雜誌相較之下,本身得靠廣告支撐才得以發行的免費雜誌,規定與限制其實更多。不過我自己卻不自覺地,將「FREE」這個名詞,用「自由編輯」的意思來作另一番詮釋。
上班族時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出版業界不景氣的情形十分嚴峻,所以,編輯認為有趣而得以發行的雜誌,愈來愈少見。
既然要以免費雜誌的型態推出,再加上是一人公司,受限的部分應該不多。我便順著這股「感覺很有趣」的初期衝動,製作《我愛義大利》這本雜誌。廣告方面,只要贊助商認為這是本好看的雜誌,自然會給予我協助。
當然,我也會感到不安。
如果讓真正熱愛義大利的人看過這本雜誌,就會發現我熱愛義大利的程度尚屬幼稚園等級,前往義大利旅行的次數也不足掛齒。一個人的旅行只去過幾次,其餘頂多是因為某些原因,為了公司的工作前去出差。
像我這個樣子,能夠寫出什麼內容,來滿足熱愛義大利的人呢?還有,廣告會找上門嗎?
儘管如此,依舊讓我如此執著於義大利的原因,全是因為一個難忘的回憶。
當年我還是個上班族,某回出差義大利的時候,認識了一位攝影記者篠利幸先生。篠先生出版過幾本義大利相關書籍,在與義大利有關的活動圈中,是個名聲響亮的人士。
看到篠先生在義大利攝影的模樣,大大改變了我對義大利的印象。
我與篠先生兩個人在西西利島旅行兼採訪時,發生了一件事。
當時,我們身在因電影《真愛伴我行》而聞名的錫拉庫薩。
那天正值盛夏,陽光刺眼,氣溫也很高。不過在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形成的陰影,形成了海風的通道,既涼爽又舒適。
我們在錫拉庫薩這座城市的小巷子裡,偶遇了當地居民與住在附近的家人,一同享用午餐的場景。拿起相機對著他們,問了一句:「可以讓我們拍張照片嗎?」「可以、可以!」對方還向我們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篠先生與這群人一邊聊著天,同時拍下了數張照片。
拍攝完畢後,「雖然食物所剩不多了,不過要不要來喝杯葡萄酒啊?」他們說完,便把玻璃杯遞了過來。
擅長義大利語的篠先生,慢慢地與一伙人打成一片,大概是為了歡迎篠先生,不知不覺間,他們將家裡所有的料理以及葡萄酒全端了出來,儼然如場小型宴會一般。
心情愉快的篠先生,從容不迫地唱起義大利民謠,突然間,一旁的大嬸出聲制止。「我唱得比較好聽!」一說完,開始用完全不同於說話聲音的美妙歌喉唱起歌來。篠先生也不甘勢弱大聲唱歌。我只能笑著看熱鬧,但其實在當下,感動與興奮之情是無可比擬的,內心十分震撼。
在司空見慣的小巷子裡,在平凡無奇的時空下,透過這種方式認識朋友。不禁令我重新省思,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而且能夠滿足這種旅行,充滿許多可能性的,唯有義大利。
同時,義大利對我而言,不再只是個欣賞遺跡、名勝、美術品,還有上餐廳品嘗美食,甚至於購買名牌與各式優質產品的地方。義大利,讓我想在旅行時,認識住在鄉村平凡城市裡的人們,感受當地的氣氛。
會持續出版《我愛義大利》這本免費雜誌的原因,正是因為想要重溫我與篠先生,在西西利島旅行時的興奮與感動。另外還想透過《我愛義大利》,將這種興奮與感動傳達出去。
《我愛義大利》所介紹的景點,都不是在日本眾所皆知的觀光地區,也不是米其林幾星的餐廳。
而是住在當地的人們,以及他們所熱愛的風景、飲食、生活,還有支撐這一切的人們。這當中令我深受感動的部分,後來則被編輯成雜誌的主要內容。
透過《我愛義大利》的採訪,讓我領悟到一件事,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要好好地享受生活。每回在義大利的地方都市或鄉下,邂逅內心豐盈的人,都會覺得他們很會享受人生。為孕育自己的土地感到驕傲,深愛著家人與親友,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而生活著。雖然並非事事順心如意,但是守護著這樣的生活,不也等同於在享受人生嗎?
義大利人給人的這種感覺,我想是值得學習的一種快樂生活技巧。
來往義大利與日本期間,也見識到義大利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面。尤其目前正值歐洲經濟衰退之際,經濟面的問題十分嚴重。南北也有很大的落差。
縱使如此,每次到訪時,義大利總是會展露出全新的魅力,所以《我愛義大利》怎麼能不繼續做下去?
這本書的原稿,大部分都是在翁布利亞政區,阿美利亞的「聖.克利斯多佛莊園式旅館」完成的。第二章也曾寫道,這家旅館的老闆朱利歐.馬奇尼,與篠先生一樣,都是促成我發行《我愛義大利》創刊號的關鍵人物之一。所以待在這間旅館時,就會讓我很想寫些東西。
在朱利歐、出色的環境、美味健康餐點的推波助瀾下,希望原稿可以寫得更為優秀。
內文 : 第一章 利古里亞
受人深愛的雷科佛卡夏
夾入新鮮的史特拉奇諾起士烘烤而成的雷科名產,薄片佛卡夏。
酥酥脆脆又滑順濃郁的口感,令人愛不釋口。
上餐廳吃佛卡夏
來到利古里亞,不可不提的,就是早晨餐桌上一定會出現的佛卡夏。對於利古利(利古里亞人)而言,佛卡夏這種食物非常特別。
不熟悉義大利菜的人,應該都曾耳聞過佛卡夏,這是一種稍厚且鬆軟的義大利麵包,有些上頭還會撒上橄欖或蕃茄乾等配料。在義大利,利古利吃佛卡夏的頻率尤其頻繁。
「不過,雷科的佛卡夏與眾不同。」
三詠女士嘴裡雖然這麼說著,卻並未向我說明雷科的佛卡夏到底長成什麼模樣,大概是想保留我嘗鮮的期待感吧?
三詠女士住在義大利,是位廚師,丈夫朱塞佩出身於利古里亞,從事葡萄酒出口生意。我委託他們二位,擔任《我愛義大利》利古里亞特集採訪的導覽一職。
雷科這座城市,位在熱諾瓦往東行,海岸線南端的位置。
這裡擁有獨特的佛卡夏文化,據說也開設了許多店家。雖然三詠女士沒有向我介紹當地的佛卡夏到底是什麼模樣,不過從她言談之中,能感覺出雷科的佛卡夏別具一格。
順道一提,當天晚餐所造訪的店家,其實是一間餐廳。既然名為餐廳,應該就是印象中的模樣,到底什麼餐廳能賣佛卡夏賣出名號?佛卡夏真的可以成為餐廳的招牌菜色嗎?我心中不斷冒出問號來。因為我一直認為,佛卡夏的地位等同於麵包,屬於輕食類的角色。
到了店裡一看,問號更是有增無減。
那家店是從一八六○年,開始營業至今的老字號餐廳「維都林1860」。
寬敞的店內掛著十字架,擺設好餐具的桌子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木製格子狀的天花版上,裝設著釋放出淡橘色光芒的燈具,將店裡的氣氛詮釋得十分高雅,是一家上得了檯面的餐廳。這裡最自豪一道料理,居然是佛卡夏,這下讓我更摸不著頭緒了。
由於時間尚早,客人還不多,當下並沒有客人在享用佛卡夏,這讓我更滿心期待接下來的體驗。
當天菜色也委由店家安排。
一開始大量的開胃菜被端上桌,佔據了整面大圓桌。種類豐富,令人食指大動。
過了一會兒,一大片類似披薩的食物被送到桌上。而且直徑居然有八十公分,大概足夠六~八人享用!
原來,這就是雷科的佛卡夏(別名起士佛卡夏)呀!
的確完全不同於過去我所認識的佛卡夏,這個類似披薩般的薄片,著實令人大開眼界。但又不同於披薩,上頭並沒有融化的起士,而是將起士夾在薄皮之間烘烤而成。四處都看得到焦脆的餅皮,外型膨鬆。想像著入口時的口感,令人期待不已。
接下來,表演要正式開始了。
放在配膳車上的佛卡夏,在經驗豐富的侍者手中,熟練地完美分切完畢。
沒有一絲多餘的動作,悅目且帥氣。
為什麼這位侍者可以這麼有魅力呢?
在義大利傳統的餐廳,侍者會一直待在同一家店裡服務,即使老闆換人,侍者還是同一人。客人有熟悉的侍者在旁服務,就會感到很放心,甚至會將自己當天的餐點全交由侍者打點。而且,侍者有時比廚師更受人信賴。
因為有這麼一位深知自己喜好的侍者在店裡,所以會光臨同一家餐廳。這種店家,與流不流行一點關係也沒有。
侍者會如此有魅力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對於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還有充滿自信的原故。而我所遇到的這位侍者也不例外。
侍者俐落的手腳,以及華麗的動作,令我一時間看到入迷。
回過神後,分切完畢,盛放在白色餐盤上的佛卡夏已擺在眼前,還看得見融化的起士從切口處流了出來。我刀叉並用,迫不及待地送進嘴裡。
「好好吃!」臉上不由得綻放笑容。跟大家說聲抱歉,除此之外,我真的想不出其他方式來形容。
這家「維都林」的雷科佛卡夏,融化在口中,成為支配味覺、口感、溫度、香氣與快樂的主角。
這種味道前所未見。夾在熱呼呼又酥脆餅皮裡融化的起士,十分濃郁,帶著些許酸味。聽說這種起士稱為史特拉奇諾(stracchino)起士。我對這種起士十分好奇,還要了一塊帶回家,直接吃也相當美味。
為了兼顧採訪,我要求參觀在廚房製作的情形。薄薄的麵皮抹上史特拉奇諾起士,撒上大量橄欖油,上頭再蓋上另一片薄麵皮,然後再撒上橄欖油。
蓋在上頭的麵皮出乎意料地粗糙,而且多少有些破損,但是並無影響。不對,或許這樣反而更好。烘烤完成後,破損處會變得焦脆,使融化的起士露出臉來,看起來更加挑逗食欲。
我們一群人歡聲起舞地吃著,面帶笑容看著我們大快朵頤的老闆──強巴第斯第先生,則給人內斂的感覺。
他沈穩地解說佛卡夏,聊著店裡的故事,當然也沒忘記招呼其他客人。沒想到,佛卡夏會給人充滿快樂且強烈的印象。
回日本之後,我開始挑選照片,一看到強巴第斯第先生的照片,發現他的存在感實在非常凸出。
身為老店的老闆,生活寬裕,但不僅如此而已,還從他身上感受到凡事都無法動搖他的沈著冷靜。
能夠堅持守護著那種佛卡夏的味道,讓餐廳一直深受當地居民的熱愛,我想正是因為他的言行舉止,總是一貫沈著冷靜的原故。
翻開《我愛義大利》創刊號利古里亞特集封面,就能看見這家老店現在的主人。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雜誌內容如何展開我立刻有了靈感。他並不是用來裝飾封面的人物,而是在該地區採訪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所以才能佔據這個位置。這本創刊號,甚至於應該說《我愛義大利》第一張最關鍵的照片,就是他的照片。
雷科的寶藏
好想再見強巴第斯第先生一面,好想再品嘗雷科的佛卡夏。時隔利古里亞採訪之旅一年半後,二○一一年八月,我再次造訪了雷科,並在「維都林」與他再次重逢了。
正巧時值中午,他穿了一身綠色的POLO衫。比起切次見面的時候,給人更輕鬆的感覺。
他似乎還記得我,非常盛情地迎接我。
採訪結束後,據說幾名手持《我愛義大利》的日本人到訪過這裡,他開心地談起這件事。一面將《我愛義大利》拿給看似常來光顧的客人看,一邊向大家介紹我,甚至帶我認識他的夫人與孩子。
再度回味佛卡夏的感動,還是與一年半前那時一模一樣。
在「維都林」結束用餐後,強巴第斯第先生說要為我稍微介紹這個城市。我們的第一站,是他伯父所經營的佛卡夏麵包店。
彼此自我介紹閒聊一下,接著當場享用油炸好的雷科佛卡夏。這也是一次新奇地邂逅。
回想起來,我第一次造訪「維都林」,是在二月的寒冷冬夜。對於雷科城市的景色完全一無所知,只是吃了雷科的佛卡夏,覺得美味得不得了,然後便直接回國了。以為這樣便心滿意足。
然而,這次多虧有了他的介紹,讓我稍微了解了這座城市的模樣。
雷科有片小小的海岸,據說夏季就會成為鄰近地區居民的避暑勝地。在強烈陽光照射之下,當地的老爹們會將桌子搬到海邊,一頭栽進紙牌遊戲裡,沙灘上則聚集了許多年輕人,或是攜家帶眷的家庭,大夥開心地玩樂著。
規模不算太大的沙灘充斥著溫馨的氣氛,讓人心情也和緩下來。
不過,我在雷科最難忘的,還是有強巴第斯第先生存在的風景。
他在店裡自然親切服務的模樣,在街角與當地居民打成一片聊天的樣子,那種淡然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永遠也忘不了。
透過《我愛義大利》,我想傳達給大家的,就是人們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努力生活的模樣。這一點,也在與強巴第斯第先生認識之後,使我有了深切的感觸。
雷科有一個傳說。中世紀雷科這座城市受到薩拉森人(中世紀的伊斯蘭教徒)攻擊時,人們開始往內陸地區避難。在這樣的避難生活之下,造就了這種雷科佛卡夏。這個傳說一直流傳至今,所以對於雷科的居民而言,或許是種擁有特殊情感的食物。強巴第斯第先生珍惜著這些歷史與回憶,持續守護著雷科的寶藏。
告別之際,他說:「期待很快再相見!」然後握了我的手。下次,我打算花多一點時間與他相處,聽他聊聊地方上引以為傲的一些故事。
利古里亞政區
人口╱161萬人 面積╱5,420km2
位在皮埃蒙特政區南方,屬於東西狹長的弓狀地區。政區省府熱諾瓦,為義大利交易量最大的貿易港口。
延續自法國的美麗海岸地區利維耶拉,是個相當聞名的觀光勝地,此地位於義大利地區,由義大利利維耶拉的五漁村延伸至韋內雷港的國家公園,已被登錄為世界遺產。
雖然位於北義大利,但是因為北部的高山可以阻擋冷空氣,再加上面向利古里亞海,因此一年到頭皆是溫帶地中海性氣候。
雖然面積狹窄,平原土地少,但是善用山坡地種植葡萄與橄欖,即使收獲量稀少,依舊生產出優質的葡萄酒與橄欖油。
尤其是使用了塔佳斯卡品種的橄欖油,香氣十足,不帶腥味,所以十分適合用來搭配海鮮與蔬菜料理。這種頂級冷壓初榨橄欖油,也是利古里亞名產羅勒醬汁,「義式青醬」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