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 (第10版) | 誠品線上

Personality

作者 Jerry M. Burger
出版社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人格心理學 (第10版):本書內容除序論及研究方法的介紹之外,共包含六種人格取向,分別是心理分析取向(含新佛洛伊德學派)、特質取向、生物取向、人本取向、行為/社會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除序論及研究方法的介紹之外,共包含六種人格取向,分別是心理分析取向(含新佛洛伊德學派)、特質取向、生物取向、人本取向、行為/ 社會學習取向及認知取向。每一種人格取向以兩章為一個單元,理論概念的闡述為先,而後輔助以實徵研究的驗證。 各章專欄概述主要理論家的生平, 「新聞心聞」專欄則是配合重大爭議的新聞事件,從中尋找人格心理學的相關素材。本版新增「評量自己的人格」專欄,提供專業學術論文當中的人格評量工具。 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一方面吸收經典人格理論的精髓,又能夠藉由日常生活的經驗,印證理論的預測。對於有志學術研究,或者預備進入實務界的年輕學子來說,本書都是研讀人格心理學的最佳幫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Jerry M. BurgerJerry M. Burger Jerry M. Burger 是 Santa Clara 大學教授。他曾發表一百多篇期刊論文及專書章節,並出版《控制欲望:人格、社會及臨床觀點》(Desire for Control: Personality, Soci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和《返家:重新連結童年》(Returning Home: Reconnecting with Our Childhoods)兩本書。他曾擔任《人格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以及《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等多個學術期刊之編輯委員,也曾是《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之「人格歷程與個別差異」篇(Personality Processe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的副主編。他餘暇時喜歡跑步、閱讀和寫作, 你可以經由電子郵件jburger@scu.edu 提出有關本書的評論。危芷芬危芷芬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碩士、學士現職: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經歷: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博士後研究員 私立中原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1章 何謂人格? 第2章 人格研究的方法 第3章 心理分析取向:Freud 的理論、應用與衡鑑 第4章 佛洛伊德取向:相關研究 第5章 心理分析取向:新佛洛伊德理論、應用與衡鑑 第6章 新佛洛伊德理論:相關研究 第7章 特質取向:理論、應用與衡鑑 第8章 特質取向:相關研究 第9章 生物取向:理論、應用與衡鑑 第10章 生物取向:相關研究 第11章 人本取向:理論、應用與衡鑑 第12章 人本取向:相關研究 第13章 行為/社會學習取向:理論、應用與衡鑑 第14章 行為/社會學習取向:相關研究 第15章 認知取向:理論、應用與衡鑑 第16章 認知取向: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請至洪葉文化網站(www.hungyeh.com.tw)搜尋本書下載

商品規格

書名 / 人格心理學 (第10版)
作者 / Jerry M. Burger
簡介 / 人格心理學 (第10版):本書內容除序論及研究方法的介紹之外,共包含六種人格取向,分別是心理分析取向(含新佛洛伊德學派)、特質取向、生物取向、人本取向、行為/社會學
出版社 /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282987
ISBN10 / 9579282986
EAN / 9789579282987
誠品26碼 / 2682098915008
頁數 / 464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8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680

試閱文字

自序 : 譯序
許多人對心理學的第一印象來自Freud、Rogers、Watson 或Bandura 等大師,因此人格心理學應該是一般大眾最容易接觸的入門領域。無論讀者原本只是抱著好奇心,或者對於瞭解人性有著迫切的渴望,在這本人格心理學當中,都能夠找到某種解答。
本書內容除序論及研究方法的介紹之外,共包含六種人格取向,分別是心理分析取向(含新佛洛伊德學派)、特質取向、生物取向、人本取向、行為/社會學習取向及認知取向。每一種人格取向以兩章為一個單元,理論概念的闡述為先,而後輔助以實徵研究的驗證。理論的架構仍舊維持理論家最初的構想,然而實徵研究的主題卻能與時俱進,與現代社會的潮流同步。舉例來說,第8 章探討樂觀與悲觀的個別差異,是目前正向心理學研究的熱門主題;第12 章分析寂寞與獨處,可以做為面對疫情時,調適身心的重要參考。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一方面吸收經典人格理論的精髓,又能夠藉由日常生活的經驗,印證理論的預測。對於有志學術研究,或者預備進入實務界的年輕學子來說,本書都是研讀人格心理學的最佳幫手。
人格心理學家本身的個人史,常與其理論、研究相互呼應。作者以專欄方式概述主要理論家的生平,亦有助於讀者瞭解其思想淵源。而「新聞心聞」專欄則是配合重大爭議的新聞事件,從中尋找人格心理學的相關素材,讀者可藉此理解學術研究如何應用於政策,並且展讀運用科學知識輔助決策的具體實例。本版新增「評量自己的人格」專欄,作者由專業學術論文當中擷取人格的評量工具,協助讀者瞭解自我。
人格心理學的多樣化面貌,以及對心理治療與諮商的重要影響。始終是吸引心理學界與一般社會大眾的重要理由。期盼讀者入寶山切勿空手而回,深入人心、領略人性。

致謝:本書第15、16 章由本人負責修改前版翻譯內容,特別感謝前版譯者林宗鴻老師所挹注的努力與貢獻,謹此致謝。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內容除序論及研究方法的介紹之外,共包含六種人格取向,分別是心理分析取向(含新佛洛伊德學派)、特質取向、生物取向、人本取向、行為/ 社會學習取向及認知取向。每一種人格取向以兩章為一個單元,理論概念的闡述為先,而後輔助以實徵研究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