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消融與萌生: 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 | 誠品線上

政治的消融與萌生: 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

作者 林開世/ 洪世謙/ 容邵武/ 莊雅仲/ 陳舜伶/ 黃應貴/ 鄭瑋寧
出版社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政治的消融與萌生: 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種標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種標榜市場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新自由主義形式的統治形態已經儼然成為全球最具主導性的趨勢。「政治」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由官僚系統與專家學者所構成的管理階層來經營治理的場域;政治上的異議,被化約為技術性的問題,可以透過談判與溝通尋求政策上的解決。 然而,在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出現的抗爭、結盟、動亂、佔領活動,提醒我們「政治」沒有消失、也沒有被馴化,而是以更為複雜的模式與尺度在發生。本書一方面對各種國家與權力理論進行反省與批判;另一方面分別利用美國資訊業、台灣新竹科學城、香港新界的宗教儀式與宗族、魯凱人的情緒政治等個案來說明政治的形式如何繼續在當代轉化與萌生,重新去定義生命與生活的內容。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林開世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興趣有文化與權力的比較、人類學理論、歷史與意識型態的生產、國家形成。研究的領域是漢人社會文化、複雜社會與比較殖民主義。著有〈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等論文多篇。洪世謙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當代法國哲學、政治哲學、全球化研究、解構主義、馬克思主義。主要關注議題為「去政治與再政治」、「倫理主體、他者與暴力」、「全球民主與正義」、「去疆界與跨國移動」。近期學術論文為〈內在的例外:作為類屬程序的政治主體〉、〈疆界民主化——解構哲學式的思考〉、〈可能——不可能的基進倫理—政治〉。容邵武現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重點聚焦在法律人類學、政治人類學、文化政治。首先,針對「鄉鎮調解委員會」研究,將政治、法律的脈絡關連到文化要素的複雜結合裡,寫成〈文化、法律與策略:鄉鎮調解過程的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007)。進而將法律人類學的成果擴大成為「公共人類學」提供對公共議題的見解,在《文化研究學刊》刊出〈死刑戰爭:法律人類學的中介〉(2012)。同時,田野主題從一開始圍繞著921大地震所帶來的創傷、記憶,寫成〈災難的永恆回歸:記憶政治與災難反覆的探討〉(台灣人類學刊,2011),以及“Never Again”: Narratives of Suffering and Memory of the 9 21 Earthquake in Taiwan(台灣人類學刊,2009);到稍後強調快樂、希望的社區營造〈文化親密性與社區營造: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013),以及Landscapes and governance: Practicing citizenshi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village in Taiwan(Citizenship Studies, 2016),一直到最近對日常倫理的探索。同時,近年來也在香港田野工作,觀察到一部分香港民主奮鬥時所帶來的創傷,以及在政治挫折中強調希望的重要,目前朝著英文專書努力,書名為Together We Can Make a World: Doing Politics and Living Ethics in Hong Kong(暫定)。莊雅仲美國杜克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目前是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著有Democracy on Trial: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Postauthoritarian Taiwan(2013)和《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2014),在本書系之一《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裡發表〈厝邊隔壁、巷弄生活與住居倫理〉(2016)一文,與Arif Dirlik、廖炳惠合編Taiwan: The Land Colonialisms Made期刊專號(Boundary 2, 2018)。最近關注新竹縣市都會化過程的在地衝擊,尤其是新竹科學城想像與實現牽涉到的空間、土地與生態問題。陳舜伶哈佛大學法學博士(2013),科學、科技與社會博士第二專長領域學程修畢。目前為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研究所助研究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原住民族權利與自治,爾後因緣際會踏入自由軟體、自由文化、公民科學等領域,研究興趣轉向網際網路協作社群的自治,包含社群內部的治理機制,以及有利於促成此等網際網域自治社群的技術與法律條件,如使用者隱私、言論自由、平台角色與責任等。黃應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等書。鄭瑋寧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長期關注魯凱人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專長為人觀及性別與親屬,工作與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近年研究視角觸及情感、存有、美學以及知識本體論等課題。著有《關係的心:資本主義過程中的魯凱人觀、情感與家的社群性》(2019),以及與黃應貴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2017)。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導論一 政治已經逝去?還是到處都是政治? 林開世 導論二 新自由主義國家下的政治、權力與新知識的浮現 黃應貴 第一章 新自由主義與國家:對當前幾種理論取向的評估 林開世 第二章 新自由主義下的治理技術:主體形構及抵抗 洪世謙 第三章 網路與國家監控:資訊服務中介者的角色、功能與作為 陳舜玲 第四章 新疆界: 科學城的誕生與重組 莊雅仲 第五章 鄉民或公民: 當代香港新界治理性的個案研究 容紹武 第六章 「權力」、情緒與分歧的未來:當代魯凱人的政治社群性 鄭瑋寧 作者簡介

商品規格

書名 / 政治的消融與萌生: 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
作者 / 林開世 洪世謙 容邵武 莊雅仲 陳舜伶 黃應貴 鄭瑋寧
簡介 / 政治的消融與萌生: 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種標榜
出版社 /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47448
ISBN10 / 9869747442
EAN / 9789869747448
誠品26碼 / 2681827855004
頁數 / 40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本書主要依據「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計畫第六單元「新世紀的政治思維與治理」的活動成果而來。照慣例,這單元經過了近半年(2017.07.01-2018.01.13)的講論會活動,每次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個案,再由其他參與者提問、切磋。待所有參與者報告一輪之後,於2018年3月10日及11日兩天在清華人社院舉辦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的學者一同討論。接著,十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學術審查、修改等繁複過程,有些人或因個人因素而撤稿,有或因論文主題難以與本論文集的主題聚焦而被建議另投其他刊物,最後只通過了六篇論文。
本單元主要參與人員有來自人類學(四位)、政治學(三位)、政治思想(一位)、法律學(一位)、社會學(一位)等不同學科的學者,故確實是跨學科對話的盛會。筆者特別感謝這些參與學者,在討論過程中所提供的刺激與啟發。然就在修改、審查流程中,筆者於2018年七月底因心臟手術引起併發症而必須休養半年,致使審查延誤。所幸,本叢書的編輯委員會所有成員,分攤了原屬主編的各項工作,讓審查過程不致完全停擺。特別是本單元編輯委員會召集人李丁讚教授,以及林開世、張隆志與陳文德等委員,分別承擔了許多瑣碎工作。筆者在此表達誠摯謝意。
由於政治一直是筆者較不擅長的研究領域,因而邀請了熟悉政治領域的台大人類系林開世教授,共同來編輯此論文集。本來我們兩人打算合撰導讀,後來發現兩人在剖析問題的角度與見解有不小的歧異。這種情形在學術領域其實並不罕見,只是在書籍出版上是否適當,尚須考慮。幾經思考,我們決定何不採取開放的作法,讓兩篇導論並存,各抒己見?這種超越傳統的實驗或許會讓讀者疑惑,但若能催促讀者也開放思考,未嘗不是額外的驚喜與收穫?
最後,我必須感謝在論文集不同階段的所有參與者及幕後支持者的貢獻。他們是:沈清楷、吳文欽、吳齊殷、周迪生、周素卿、柯朝欽、夏傳位、陳文德、陳嘉銘、葉浩、黃兆年、童涵浦、萬毓澤等,在此僅致謝意。至於蔡英俊前院長及吳俊業前主任在位期間,不吝提供此單元相關活動所需經費及人力支援、研究群助理傅偉哲打理各項庶務,以及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及其他編輯在出版上的付出與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黃應貴 敬上

試閱文字

內文 : 政治已經逝去?還是到處都是政治?
林開世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種標榜市場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等新自由主義形式的統治形態已經儼然成為全球最具主導性的趨勢。雖然在這些響亮的口號下,各地的政治實踐、經驗與意義可能截然不同,但學者們觀察到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傳統意義下的「政治」正在被打擊與替換,一種所謂的「後政治」(post-political)時代悄悄地降臨(Swyngedouw 2009, 2010)。後政治的意思當然不是指政治操作、鬥爭與衝突消失,而是指一種對當前這種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議會民主的政治模式、全球性的人權訴求所構成的理想模型,缺乏其他可能途徑的想像,讓「政治」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由官僚系統與專家學者所構成的管理階層來經營治理的場域。政治上的異議,被化約為技術性的問題,可以透過談判與溝通尋求政策上的解決。布朗(Wendy Brown)更進一步悲觀地認為,這套新自由主義的治理術,正在把人們從政治人(homo politicus)變為經濟人(homo economicus),經濟邏輯不斷地滲透到大眾的事物與生活方式之中,讓集體的公共性與社群性,持續地瓦解(Brown 2015)。
然而,矛盾的是這種概念思維的全球普及化,伴隨而來的並不是和諧、自制的社會秩序,而是持續不斷的抗爭與訴求,從阿拉伯之春、泰國的紅衫軍、香港的雨傘革命一波波要求民主的群眾運動;到東南亞移工在中東與北非難民在歐洲所發起的居留權與公民權抗議,一再再顯示政治能量與對抗的力量繼續在尋找新的突破點展現,世界各地的人們以新的方式在重新定義政治的範圍、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公民與非公民的界線、甚至人與非人的關係。過去的政治所熟悉的範圍、界線與分類,已經不太足夠讓我們去面對、理解這些現象的意義。我們亟需一些新的研究途徑與思維來發掘議題與重擬策略,本書就是一個邁向這個可能的一個嘗試。
到底在甚麼意義下,政治的範疇已經難以提供一個合宜的理解當代各種衝突與矛盾?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考察:首先,最明顯的一個指標,就是所謂新自由主義國家的退卻。現代國家原本是被視為一個具有絕對主權,相對自主的單位,能在公民社會之上提供一個調節各種不同利益與權力的高度,讓各階層的人都能產生某種程度的認同,這也是它的合法性的來源之一,所謂的政治往往就是指政府(或反對政府)運行的行動。然而在新自由主義的思維的衝擊下,國家的功能逐漸趨向成為維持經濟運行順暢、提升資本的獲利能力。也就是以一種企業體的經營理性來主導政府政策,造成服務資本流動與積累成為國家的首要任務。更有甚者,而為了調節日益加速流動的資本與貿易,需要建置國際性金融體系與貿易體制來管理國際間的各種人、物、資本與訊息的跨界,這當然就會帶來個別國家主權的衰弱,以及政治權力的各種自我限制。
於是,在新自由主義秩序下,人民感受到的國家,一方面越來越無能,越來越無法明確的解決問題,而是不斷的將問題提交給各種專家、官僚、企業來制定新的規則來管理事務;另一方面卻又因為資本、科技主導的市場所產生的強大的競爭壓力,讓勞工與薪資階層越來越喪失工作與生活型態的穩定性,國家與集體性社群的想像,反而成為更具認同意義的象徵,與尋求安全、保護的投射。這種對國家既疏遠又親密的挫折與焦慮,成為當代政治生活中,無法被化約的情緒面向,而且明顯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這也正是目前的政治理論那些形式理性模型與政策效果評估難以觸及與分析的領域。換句話說,一方面「政治」越來越喪失其重要性,被其他種類的統治技術與管理程序所置換,顯得相當無力;另一方面國家、社群與族群這些被物化(reification)的單位,卻取得更強烈的認同意義,情緒、情感成為「政治」領域中無法忽略的動態力量,而傳統意義下的政治議題,則越來越被掏空。
在第二個意義上,政治作為一個分析概念在新自由主義秩序中的限制,也暴露了從十八世紀以來,現代性所開展出來的世界觀:由自然與文化、物質與精神、政治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等等二元對立範疇所建立起來的科學知識與社會秩序已經難以對當代這種高度不穩定、高密度擠壓、多層次連結的人、物、事所形成的關係,作出有效的理解與評估。
像科學與技術研究取向,透過對行動者網絡(actor-networks)追蹤,指出科學理論的建立與科學事實的確認,其實是仰賴人與非人的物之間不確定、不穩定的合作而產生(Latour 2005)。「物」並不只是被動的材料或背景,而是具有能動性與不可預測性。這讓非人的物質與伴隨而來的技術與知識,成為政治上無法屏蔽的議題。專家、學者的欲求、科學知識的迴圈、物質的慣性與變性,都構成需要被檢視與對抗的因素。這挑戰了政治領域、行動者、權力概念的認定,也擴大了過去所理解的政治的意義。本書中,莊雅仲〈新疆界:科學城的誕生與重組〉這篇文章,就是以新竹科學城的空間重新規畫後所生長出來的都市地景為例,探討人與非人的能動者與創造力,如何超越人/非人、文化/自然的分界,讓新的政治觀、世界觀成為一種可以用行動實踐出來的可能。
長久以來自由主義式的民主政治,將政治生活定位在公共領域,對立於經濟利益與個人權益的私人領域,並且設定只有某些滿足理性程序產生的公民才有資格參與政治。換句話說,自由主義傳統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內在的、不對等的緊張關係,它對政治社群認定範圍,一直都是歷史的、不確定的結果。這種政治領域內在的不對等關係,雖然經過了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反種族主義的批判,自由主義的民主繼續還是以一種公民權、人權的普遍主義理想而存在。但是,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這種政治上的排斥與限制,持續以各種形式與名義被繁衍出來,如本書洪世謙一文中所指出的「剩餘者」範疇的出現,還有王愛華(Aihwa Ong)所提出的等級性的公民權(graduated citizenship)就是兩個最好的例證(Ong 2006)。這些政治排除與分化,往往以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所主張的,政治就是處理的朋友/敵人二元區別的事物,國家的存在以一種排他性主權為基礎,來合理化各種政策中,明目張膽或隱藏性的暴力(Schmitt 2008[1932])。在新自由主義的時代,我們發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理論,更讓我們有一套新的理論語言,來探討這種國家掌握死亡權力的主權,如何散佈、滲透到各種紀律與規訓的機制,構成人與社會關係,形成一種圍繞生命的政治。從死亡到生命,一種肯認國家主權作為設定政治範圍的傳統,繼續遺留在這種類型的討論,只是統治的模式變得更為多樣與細緻,也越來越難看見與察覺。換句話說,當傅柯的理論砍下主權的頭顱之後,我們面對的反而是越發散、無所不在的統治節點與主體位置,這種全體性的籠罩目光,讓研究者反而越無力。
然而,在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出現的抗爭、結盟、動亂、佔領活動,提醒我們「政治」沒有消失、也沒有被行政化、管理主義化,而是以更為複雜的模式與尺度在發生。本書中林開世〈新自由主義與國家:對當前幾種理論取向的評估〉一文,在回顧過不同的新自由主義的國家理論後,呼籲研究者還是回到民族誌研究現場開放性地理解政治是如何在在地的生活中被認識與實踐;在探討抽象的理論與冰冷的統治技術如何組合、聯結、相互支援或牴觸之後,具體的生命如何在不同的尺度與不同的聯結時刻,做出一件可能是模擬兩可卻又路徑依賴的決定。
新自由主義政治的理論建構,無法脫離資本主義與現代國家發展的歷史脈絡,在當代的情境,極右派政治的崛起、全球保護主義的抬頭、宗教激進主義的散播,就發生在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運作機制更細緻地、堅固地滲透到各國政府或企業的官僚系統與管理程序之時,我們急需知道,為何統治技術的綿密與規訓手法的改進,卻無法管控人們的重新締結生命世界的可能。無論是正面或負面、保守或進步的力量,都在透過新的科技與知識、多面向的認同與關懷、不同層級的聯結與拼湊,發展出新的政治聯盟與想像。但這些新的「政治」可能,需要研究者願意來到個人、甚至身體器官、基因的層次;情緒、情感與想像的世界;動植物、機器與人造物的組裝關係;才能體會與理解,這是資本主義與國家來到這個後人類世代帶給我們的挑戰。

…………

本書的六篇文章,前兩篇林開世與洪世謙的文章是屬於理論的論辯,它們的關心都是:如同傅柯在他一系列有關新自由主義的診斷中所揭示的,在建立現代政治秩序以為的絕對理性與絕對主權都被知識與技術分解與滲透後,為何我們會面對一個更為擴散、無力、無奈的理論狀態?批判的政治經濟或結構主義的理論視角,能否繼續提供我們理解當代出現的爆發式、情緒性的政治現象一個穩定的架構?洪世謙提出幾種回歸生命、超越傅柯理論的哲學立場做為可能的新出路;林開世一文則是期待研究者繼續跟在地人學習,讓結構視野萌生於在地,而不是由上而下來俯覽在地的位置。
接下來的四篇文章,則是提供經驗個案,來探討在當代的新自由主義下的國家治理,不同的治理效應如何介入、再現、組裝新的主體位置;而被組裝而成的複合體,有如何生長出新的連結與關係,創造出不同以往的政治想像與情緒。陳舜伶有關網路治理的討論,指出來在當今民主政體的框架下,個人面對國家的監控,除了人權與民權條文的法律保障外,網路企業也意外地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盟友,雖然他們的動機也許無法與商業利益考量脫鉤,但是在新自由主義去管制化的政策擴散中,不同的推動者想要實現的生活世界往往是不同,而且也產生不同的政治效應。莊雅仲則發現在新自由主義的空間在結構過程下,新竹科學城所生成、炒作的居住空間,在資本、居民、作物、土地等等的互相擠壓、滲透與糾纏之後,一些新的生活願景、新的生活想像、沒有預期的政治議題、另類的政治聯盟油然而生。
容邵武有關香港新界地區的打醮儀式與宗族管理與鄭瑋寧對當代魯凱人的情緒政治的研究,是兩個在民族誌層次對新自由主義治理效應提出反思的兩個精彩個案。這兩個個案雖然切入的理論角度與處理的議題不同,但是我們可以清楚的見識到任何談論國家治理與政經脈絡對在地影響的研究,都還是必須放在在地人的歷史經驗與文化範疇的概念中才能有深入的理解。新界的例證看到的是表面上看到的傳統的文化復振與宗族財務,實際上卻是一個殖民遺緒配合新自由主義國家治理所共構而成的特殊權利,以公民權的自主管理面貌出現。而當代魯凱人展現的企業精神與政治順從,並不是簡單的統治技術與民主程序滲透的結果,而是過去人觀、階序與交換關係,複雜的多重轉折與變化而呈現的情緒、權力過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