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之鄉.煙囪之城: 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 | 誠品線上

福利之鄉.煙囪之城: 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

作者 陳瑞樺/ 楊淳卉/ 柯廷諭/ 陳震遠/ 盧敬文/ 羅景賢/ 何孟樺/ 魏揚/ 劉佳琪
出版社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福利之鄉.煙囪之城: 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從經濟、政治、科學、宗教的全方位角度描繪地方社會與石化巨頭的拉扯及協商歷時八年田野調查,剖析重工業發展的社會後果邀請公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經濟、政治、科學、宗教的全方位角度 描繪地方社會與石化巨頭的拉扯及協商 歷時八年田野調查,剖析重工業發展的社會後果 邀請公民思考,應採取何種行動,才能降低「犧牲體系」的損害? 麥寮的地理環境以「風頭水尾」著稱,在過去的生產條件下,農作不易,靑年人口也大量外流。當台塑決定將六輕設廠於麥寮時,鄉親們紛紛期盼麥寮能改頭換面。一九九四年,六輕正式動工,以塡海造陸的方式打造離島工業區,使麥寮原生的海岸線幾乎全被廠區取代。自此,大大小小的煙囪聳立,新的地景標誌誕生,讓麥寮成了一座「煙囪之城」。 原以為設廠帶來的繁榮,足以讓鄉親安身立命,但隨後的發展卻讓原本的期待破滅,二〇一〇年七月的兩場大火事故更引爆了麥寮人的憤怒。地方頭人串連起來,首次成功動員全鄉十二村的鄉民參與抗爭,在中央與地方政府一齊施壓關切之下,台塑終於同意提供制度性的補償,令全鄉居民每年都能從「敦親睦鄰」基金中獲得回饋。再加上石化業帶給地方政府的龐大稅收,讓鄉公所得以提供鄉民充足的福利,這又使麥寮獲得了另一個稱號:「福利之鄉」。 單一企業竟能對地方社會影響如此深遠,麥寮-六輕無疑是引人省思的案例。本書以「矛盾共生」的概念,剖析廠、鄉兩造之間的關係。一方面,六輕堪稱是當地最有力的行動者,它既以免費健檢、農漁輔導等回饋措施安撫民心,卻也挾著龐大資源,駁斥外界的污染指控。但另一方面,台塑也必須順應地方社會原先的運作邏輯,例如參與媽祖遶境、協助民眾解決交通及淸潔問題等等。當巨型廠區已徹底改變了鄉村形貌,居民也反過來要求企業負責,讓此一石化巨擘儼然扮演著如同地方政府的角色。 麥寮的案例亦讓公民從宏觀層次來思考,每當大型工廠要到一地設置,在地團體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監督企業,並展開協商?而從歷史的角度,我們則看到了資本主義治理手段的綿密演化,以及社區面對資本與國家力量進逼時如何自我保護。綜上所述,本書透過紮實的田野調查與量化研究,針對石化業衝擊的多方面向所進行之考察,有助於我們思辨能源政策,並嘗試摸索產業與社會共贏的模式。 本書特色 ◎切入視角全面,既細究資本力量對麥寮無孔不入的浸透,又同時彰顯地方社會的能動性。 ◎訪遍居民、政治頭人、六輕員工等各路行動者,提供平衡的觀點。人物刻畫立體,不讓敘事落入僵硬簡化的「加害者vs.受害者」二元框架。 ◎熱血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實踐,忠實刻畫鄉村居民的現實困境,兼具溫度與深度。 各界推薦 詹順貴(律師、前環保署副署長)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周桂田(臺灣大學國發所教授、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好評推薦 「我本來吃到八十歲,現在剩吃到七十歲……一些資源若給我,對國家有幫助,那也沒關係啊。你不能說沒有給我回饋,只叫我來犧牲,你要嗎?」(麥寮居民) 「我們一直在澄清說我們沒有污染,外面的人不相信啊,那我們就組成農業跟漁業的輔導團隊,正面地跟農漁民做溝通輔導。」(台塑人員) 「那是你養殖技術的問題,為什麼同一個地方養魚的人有的會死,有的不會死。」(漁民阿金) 「台塑到底是生意人,政府要做的是保護人民……所以六輕有問題嗎?只用肚臍想也知道有問題,不然他要花什麼錢,對不對?這很簡單的邏輯。」(受輔導漁民阿輝) 「我都跟台塑說,麥寮如果不是超越一個鄉鎮的城市,台塑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就沒有永續發展的機會,這就是重點……他們聽到覺得有道理,應該是說建設麥寮對地方有幫助。我也跟他們說,那應該是企業裡面的成本……麥寮鄉這個鄉讓你們在這裡創造那麼大的經濟產值,應該大家要互相幫忙。」(麥寮前鄉長許忠富) ■ 很明顯的,這不只是麥寮的問題,更是整個臺灣的共同問題。我們的工業/科技如何與社會共存?矛盾如何調節,社會如何永續?這是大哉問,本書透過麥寮的案例,為我們提供一個可以繼續分析的概念架構,深具啟發之意義。——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 相較於國營的中油與台糖自建宿舍區形成一個「公司城」(company town),本案例凸顯了壟斷性的私營大企業無法自創「新市鎮」而必須與既存的社區周旋。……本書凸顯了整體運作邏輯中的衝突與矛盾,但又必須與衝突矛盾共生的局面。這與過往凸顯社區的平順與穩定的運作不相同。——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 針對六輕的研究相當多,但鮮少有如此全面性的調查,從生計經濟、地方政治、宗教組織、公共衛生等各個面向,來剖析資本龐大的工業體如何在原以農漁業為主的地方社會生根蔓衍,進而造成居民在談論自身受害經驗時的無奈與失語。「矛盾共生」是本書的關鍵概念,不只說明了麥寮人面對六輕時的兩難處境,也精準刻繪了生命在工業無所不在的人類世紀元中,普遍而複雜的受苦經驗與生存之道。——呂欣怡(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透過深入的田野調查與訪談,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師生組成的雲林麥寮訪調隊,自2013年至2020年間先後出隊八次,梳理麥寮人如何與龐大的石化巨獸共存,台塑六輕又如何透過提供農業安定基金、農漁輔導計畫、免費健檢,乃至與地方宮廟、地方選舉與政治互用,打造福利之鄉,消弭煙囪下的抗爭。本書是青年社會學子的熱血之作,深刻掌握地方社會與六輕的矛盾共生關係,值得讀者細細閱讀。——邱花妹(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本書透過不同主題,生動地呈現在一個風頭水尾之地,政治菁英、企業、居民、學者…等不同性質的利害關係人,如何環繞著一連串的工安事件,在「污染與發展」這幅權威性的舊地圖之外探索新的道路,對於如何超越發展主義霸權及其批判,具有重要啟發。——許甘霖(麥寮子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以前所謂「風頭水尾」的麥寮鄉,現設有台塑六輕——全台灣最大的石化工業區。此外,台塑亦位居世界第六大石化產業。麥寮和巨大企業台塑相互形成了「矛盾共生」的緊密關係。一方面工業區所延伸諸多災難,如大爆炸和嚴重的空氣、海和土地污染。另一方面,台塑的繳稅與它的「敦親睦鄰」、「回饋」和「福利」等措施如長庚醫院,反成有毒的搖錢樹。從牡蠣養池、媽祖遶境、民意代表的「紅包」、人口變遷,以及道路車禍議題等敘事, 我們可以閱讀陳瑞樺的研究小組花了十年貼近田野、細緻分析麥寮和台塑六輕的愛恨交織。——彭保羅(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 共存共榮只能是想像嗎?麥寮與六輕產生的矛盾情緒來自經濟發展與生活權的拉扯,再來是利益的分配。每當利益當頭,被忽視的就是弱勢民意,這是最令人心疼的事,成為民意代表的三年,我理解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踐踏民主,可強行衝撞卻會挑起地方未知的恐懼,因此如何「共存」?就是得有更多確實的討論,以及「參詳tsham−siâng」。這本書的出版,無疑是思考這些問題的一個引導。——廖郁賢(雲林縣議員) ■ 感謝清華麥寮訪調團,把社會學關懷化作具體的知識行動, 他們的田野考察引領讀者從多個面向瞭解在地,生動地描繪出麥寮與六輕矛盾的共生關係。——劉仲恩(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本書立體地勾勒出麥寮和六輕間的矛盾關係,解釋在地人與之衝突、協商、妥協甚或轉而依賴的多重原因,也凸顯出污染爭議中科學、經濟與地方政治的複雜交織,發人深省。——簡妤儒(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瑞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合聘副教授。研究旨趣在探討現代過程所帶動的社群關係變貌,考察社群、空間、文化三者的辯證關係,核心關懷在探索擁有不同歷史際遇、生命經驗、文化背景的人群如何共同生活。聯絡方式:chenjh@mx.nthu.edu.tw楊淳卉曾是誤闖社會學的學徒,在書海中獲得樂趣,在田野中反思自己;目前為新聞工作者,專寫不討人喜歡的事物,但期許自己不放棄對社會的體察,以及對人的關懷。柯廷諭清大社會所碩士班畢,目前和一隻三花貓住在雲林。陳震遠清華大學化學系學士、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現為環團社畜一枚,在理解環境治理基本邏輯的同時,致力於追求每天睡好吃飽的普世價值。感謝在麥寮遇到的每一個人,這段田野經驗帶給我的感受與成長,遠比文字所能說明的更加豐富。也希望本書能讓更多人關心、理解麥寮,成為促使公民社會重新思考石化產業轉型與地方發展的小小助力。聯絡方式:chenyuan@gcaa.org.tw盧敬文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家庭醫學暨安寧緩和專科醫師。關注偏鄉醫療、勞動與環境健康議題,社會評論散見於《報導者》等網路媒體。曾任職嘉義基督教醫院、嘉基工會會員代表,現為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理事,服務於台中市龍井區衛生所。聯絡方式:frlucienlu@gmail.com羅景賢2015年畢業於清大社會所。在研究所期間,有幸與瑞樺老師及同學們共組麥寮訪調團,在寒暑假一起走入麥寮,觀察、訪調、研究與生活,把六輕與麥寮的互動記錄下來。謝謝麥寮所有協助過清大社會所的人們,也希望這本書誕生,能夠觸動更多人投入,挖掘出更多臺灣在經濟發展的路上,那些被遺忘及忽略的真實故事。何孟樺在雲林山線長大,卻到大學才知道雲林所有鄉鎮,研究興趣為台灣政治及台灣民主化,畢業論文改寫出版為《狂飆一夢:台灣民主化與沒有歷史的人》。畢業後也從事相關工作。曾任民進黨發言人、青年部主任,目前也嘗試走到選舉第一線,參選市議員。在麥寮田野期間,受到許多鄉親的熱烈款待,各式的海產、溫暖的笑容、毫不介意的拜訪與打擾,使我們訪談順利進行,也謝謝我的高中老同學提供的協助,讓我多一層關係進入在地。希望我的書寫能把麥寮鄉親的故事給更多人知道。魏揚1988年生,大學就讀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碩士階段分別於清大社會學研究所與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就讀,目前為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大學與研究所時期積極參與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目前在博士班課業之外,亦任職於「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擔任研究員,推動能源轉型、氣候行動。劉佳琪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在新竹學社會學,在麥寮學習做田野。清華大學麥寮訪調團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生發起的訪調團隊。2013年至2020年間的寒暑假,訪調團八次前往雲林麥寮,進行為期一至二週的田野考察,並在回校後舉辦寫作工作坊,將訪調所得轉化為報導及論文。本書是麥寮訪調團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 做為清華社會所的教研計畫,麥寮訪調的目的如下:(1)師生共同進行訪調及討論,以實作方式學習田野調查及社會分析的技藝,鍛鍊進行社會研究及社會報導的能力。(2)以總體、系統、動態的觀念,研究麥寮鄉不同面向的社會生活,回到社會生活中考察社會爭議,瞭解六輕工業區與麥寮地方社會的關係。(3)以地方誌及研究論文等形式,將訪調及研究所得與麥寮居民、社會大眾及學術社群共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從三輕到六輕:臺灣資本主義的治理軌跡/李丁讚 推薦序 社區自我保護的辯證/謝國雄 導言 地方社會與石化工業區的共生之路——麥寮訪調的故事/陳瑞樺 第一章 麥寮與六輕:雙母體的矛盾共生/陳瑞樺 第二章 鄉親如何動起來?六輕圍廠抗爭的行動邏輯/楊淳卉 第三章 麥寮養殖漁業的歷史變遷/柯廷諭 第四章 網絡建構與意義協商:台塑農漁業輔導計畫中的知識轉譯/陳震遠 第五章 醫療、身體與污染感知:從流病研究到免費健檢/盧敬文 第六章 成為麥寮人:二十年間的人口成長因素分析(1991~2013)/羅景賢 第七章 派系與六輕:麥寮地方政治初探/何孟樺 第八章 宗教與在地:從拱範宮之轉型,看麥寮現代化的困境與反挫/魏揚 第九章 道路:地方社會與工業區的調解場域/劉佳琪 註釋

商品規格

書名 / 福利之鄉.煙囪之城: 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
作者 / 陳瑞樺 楊淳卉 柯廷諭 陳震遠 盧敬文 羅景賢 何孟樺 魏揚 劉佳琪
簡介 / 福利之鄉.煙囪之城: 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從經濟、政治、科學、宗教的全方位角度描繪地方社會與石化巨頭的拉扯及協商歷時八年田野調查,剖析重工業發展的社會後果邀請公
出版社 /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947770
ISBN10 / 9869947778
EAN / 9789869947770
誠品26碼 / 2682172095008
頁數 / 48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9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

從三輕到六輕:臺灣資本主義的治理軌跡

  1998年台塑六輕開始在麥寮營運,2010年7月發生重大的公安事件,在地方菁英的領導下,麥寮與台塑建立了「制度性回饋制度」,構成一種「雙母體矛盾共生」,工業資本與地方社會因此展現了新的關係。從臺灣資本主義發展的軌跡來看,這是資本治理的細緻化與深刻化。我們可以從三輕、五輕、到六輕的發展歷程看出這個治理軌跡的演變。
  
  中油三輕於1976年在高雄林園建立,屬於國家十大建設的一環,當時並無反對事件發生。但建立後污染頻傳,中油都以小額基金補助社區活動,換取居民的支持。1988年「林園事件」爆發巨大的污染,中油最後以13.5億元補償附近居民。2005年三輕準備擴廠時,引發嚴重的「反三輕擴廠」運動,中油最後透過對政治人物的遊說/收買,以23億元「回饋金」為代價,換取三輕可以順利擴廠。反對運動也因此瓦解。

  1987年,中油提出在高雄後勁建立五輕後,馬上引發強大的「反五輕運動」。反對者秉持「不溝通、不妥協、不協調」的精神,不准五輕設廠。但是,政府透過動員警力、情治單位、司法手段強力打壓社區抗爭,反對力量因此逐漸被瓦解。最後,中油答應給社區15億元的回饋基金,並於25年後停止運轉。1990年五輕宣布動工。

  2010年台塑六輕的工安事件就很不一樣了。大火發生後,地方頭人在拱範宮發誓,絕不私下與台塑訂立密約,並以社區集體的名義與台塑談判,建立所謂的「制度性回饋」。這個新的制度與過去個別的工程補助不一樣,而是以麥寮,以及鄰近地區為對象,進行對整個社區的整體規劃、改善與提升,包括醫療、健康檢查、各種福利補助。更具重要意義的,是台塑後續主動推出的「農漁業輔導計畫」,這項計畫通過長期輔導,不斷地擴大服務,甚至生根,最具有污染掩飾效果,治理威力最強大。

  以上是臺灣石化業的發展軌跡。1990年之前,從三輕到五輕的設置,基本上都是以國家的力量,甚至是國家暴力為主軸,再配合資方的金錢補助來籠絡地方居民。2000年代三輕擴廠時,國家層級的力量不見了,資本以籠絡地方層次政治人物為主要手段,並以「回饋金」的形式買通地方。2010年代的麥寮與台塑,雙方的運作都變得更為純熟。地方政治人物不再扮演買辦,但資方的治理手段因此更細緻,雙方都希望創造社區與工業處於互利的共生狀態中。

  但是,這種共生是矛盾的。台塑以「科學」來管理麥寮的農漁業,提升農漁業的產量與品質,進而向農民證明,之前生產的問題是農法的錯誤,而不是污染所造成。人與環境的污染問題變成個別農友的農法問題。健檢的問題也一樣,地方民眾的健康問題被歸因到與污染無關的因素,並透過服藥、治療來改善,人與環境的污染問題變成個人的健康管理問題。

  麥寮是「煙囪之城」,污染一定是存在的。但是,透過各種福利措施,麥寮人的生產更好、健康也獲得妥善的照護,各種急難救助或獎學金更隨時提供,拉攏與鄉民的感情,雙方構成「矛盾的共生體」。彼此共生,但又充滿矛盾。這種共生體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很明顯的,這不只是麥寮的問題,更是整個臺灣的共同問題。我們的工業/科技如何與社會共存?矛盾如何調節,社會如何永續?這是大哉問,本書透過麥寮的案例,為我們提供一個可以繼續分析的概念架構,深具啟發之意義。

  其實,陳瑞樺教授對於這個問題已經約略地提出了兩種發展的可能性。一方面,在這個共生結構中,六輕似乎已經越來越佔據支配性的位置,成為地方社會的新母體。他說:

  「台塑集團經由對於地方社會各種生活面向的介入,將自己編織進麥寮地方社會的運作架構中,並且透過對麥寮鄉人、地、水、土各種資訊的掌握,讓自己變成麥寮地方社會運作的資訊母體(the Matrix)。」

  可是,另一方面,陳瑞樺也提到,近年來麥寮也興起了「文化麥寮」、「生態麥寮」等各種文化運動,「自從六輕來了」等社運團體也曾進駐麥寮。這些新型態的社會/文化運動能對目前的發展邏輯提出不同路線的論述與挑戰嗎?尤其,在六輕這個「資訊新母體」逐漸強化穩固之際,這種新的文化運動對逐漸產生的新母體會有什麼樣的撞擊?彼此會產生怎樣折衝、妥協、與調整?麥寮的案例提供我們看見未來的窗口。
  
  除了理論上的意涵之外,本書在方法論上也值得注意。這是一本由清華社會所師生經過長期的田野之後所逐漸累積而成的集體研究。從2013年成立「麥寮訪調團」開始,陳瑞樺帶領社會所的研究生前往麥寮,進行為期一至兩週的田野訪調,至2020年為止共8次。出發前舉辦「行前工作坊」,田野回來之後又有「寫作工作坊」,2013年開始,訪調團製作了「麥寮關鍵詞」,讓每一次的討論更為聚焦。2014年首度將訪調成果在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發表,2019年將後續訪調成果在臺灣社會學會年會發表。這些長期的努力,匯集了整個所師生的人力,才慢慢累積而成的集體研究,是研究方法上的新示範。

  麥寮的未來,要看台塑、地方運動團體、以及政治人物的互動與表現才能決定,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與研究。小小的麥寮,卻同時讓我們看見資本、國家與公民社會三種力量在這裡角力,也映見了臺灣資本主義越來越細密的發展軌跡。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試閱文字

內文 : 導言 地方社會與石化工業區的共生之路——麥寮訪調的故事
2010年7月,六輕工業區烯烴一廠、煉製二廠相繼發生大火,燃起麥寮民眾的怒氣,爆發成激烈的圍廠抗爭。
彼時,隔著濁水溪與麥寮相望的彰化縣大城鄉以及與其相鄰的芳苑鄉,正因為國光石化(八輕)設廠計畫而在支持方與反對方之間形成對立態勢。反對方結合了環境運動者、文藝界人士,用牛車在潮間帶的蚵架間拉出反國光石化運動的聯合戰線,促成馬英九總統於2011年4月22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政府不支持國光石化在彰化興建。
反國光石化運動告一段落,當時就讀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吳沛憶繼續在大城鄉及芳苑鄉進行碩士論文的田野調查,探問「發展主義霸權為什麼會退讓?」。訪調過程中的人事交流讓沛憶進一步關注六輕對鄰近鄉鎮的影響,種下了麥寮訪調的種子。
2012年秋,清大社會所迎接新一批剛入學的新生,在他們就讀大學期間,台灣發生了苗栗竹南大埔怪手毀田所激發的反土地徵收運動(2010),新農運與反國光石化運動相結合,形成了「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沛憶提議舉辦麥寮訪調營隊,獲得這群學弟妹的支持,濁水溪北岸結成的種子,在新竹風城冒出了芽。入冬,當時就讀碩一的羅景賢到我研究室,邀請我寒假與同學們一同前往麥寮,在田野現場指導同學進行田野訪調,並討論訪談中所獲得的訊息及遭遇的問題。
二、麥寮訪調團的工作方法與研究歷程
寒假的七天訪調,並沒有辦法讓我們對「麥寮因為六輕設立產生了什麼改變?」提出深刻的回答,但仍讓我們對於「麥寮人如何在六輕旁邊生活?」有了初步的認識。返校後,訪調團在學期間舉辦了五次工作坊,首先讓隊員就自己整理的訪談逐字稿歸納出關鍵詞,由此彙整出一組我們認為能夠呈現出麥寮與六輕關係的事物或概念,再由每位團員各自認領關鍵詞作為書寫主題。「麥寮關鍵詞」成為訪調團員練習轉換訪調所得的寫作訓練,也是訪調團共同的書寫任務。
[……]返校後,大家繼續討論、修改論文,三月中交出稿件,隨後就爆發了三一八學運佔領立法院行動。那年的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在交通大學客家學院舉辦,竹北和臺北相隔七十餘公里,空間隔開了立法院沸騰的情緒,然而許多團員心中仍然感受到從運動現場傳來的呼聲。麥寮訪調團的兩個論文組分別安排在22日早上及23日下午,報告結束後,魏揚搭車回臺北,當日晚上,抗爭群眾佔領行政院,魏揚因緣際會成為「總指揮」。4月10日,學生撤出立法院議場,太陽花學運告一段落。兩個月後,暑假到來,那年夏天訪調團並沒有出隊,但麥寮的朋友們不時會談論著在電視螢幕上看到先前來訪調的清華學生。
「太陽花學運」讓麥寮訪調暫時中止,但麥寮人的生活並不稍停。在麥寮每日重新展開的社會生活中,發生了兩件與太陽花有關的事情。第一,曾經在2009年代表許派參選鄉長、並在2010年六輕工安事件中帶領民眾抗爭的許忠富,轉而在2014年代表民進黨競選鄉長,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許多人認為許忠富及民進黨的勝選,得助於太陽花學運的效應。第二,在麥寮通往六輕工業區的道路旁,眾多的檳榔攤中出現了「太陽花」的招牌,招牌上的女性胴體關鍵部位蓋著一朵向日葵。聽見麥寮的朋友們告訴我們三一八效應,看見六輕聯外道路旁的太陽花檳榔店招,那都是後來再次訪調的事了。[……]
第四次麥寮訪調在2015年暑假舉行,這次是由李丁讚老師主持的主軸增能整合型計畫「化學毒害的社會管制」提供經費,這項計畫由清華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向研發處申請,我負責的「雲林麥寮環境與社會變遷」列為子計畫三。這次訪調除了羅景賢、盧敬文、魏揚、何孟樺、郭軒瑋、黃郁芬、劉佳琪、柯廷諭等八名老隊員,還加入了李佳穎、張婧雯、許月苓、鄭萃文、呂昀濃、張瑛傑,以及當時就讀化學系的陳震遠等七名新隊員。就隊員組成而言,這是麥寮訪調的第二期。
李佳穎的舅舅許振家先生在麥寮從事溫室農業及養鴨,但我們認識阿家兄並不是因為佳穎,而是郁芬於2014年寒假採訪阿家兄時,他告知姪子即將就讀清大社會所,由此我們在佳穎還沒入學就先知道了這個人。由於訪調團需要具備化學背景的隊員,我請化學系凌永健老師推薦適合人選,凌老師來信告知:「前些天到我實驗室參加會議之化學系大三生陳震遠,符合你的要求。可以找他談談。」那年,震遠正修讀由我授課的古典社會學理論和當代社會學理論。於是陳震遠加入了訪調團,與從長庚醫學系畢業的盧敬文兩人共同成為訪調團中協助大家理解化學知識的隊員。
那年,訪調團繼續深化對養殖漁業、設施農業、畜牧業的認識,探討花生與西瓜等特定作物的生產狀況,拜訪了社區組織及環境運動團體,了解外籍移工的生活,也開始感受和理解2014年年底地方選舉後的鄉政及地方政治新局。
三、麥寮訪調團的研究定位
(五)本研究的定位:以地方社會及在地民眾為本位的研究視角
六輕不只影響環境和健康,並且對麥寮的經濟活動、人口組成、聚落樣態、政治運作、施政方向、文化創新、生活心態等各方各面都帶來重大改變。關於六輕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層面造成什麼影響,既有研究雖然各自提出不同的貢獻,但少有以地方社會為場域,就社會生活進行考察,並且能夠呈現在地觀點的質性研究,這正是清華大學麥寮訪調團希望能有所貢獻的地方。
對於麥寮而言,六輕是巨大的存在,對社會生活中各方各面產生了或顯或隱的影響因素。我們研究的母題,是六輕對麥寮社會生活的不同層面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整體而言,麥寮訪調團所做的是以地方社會為對象的社區研究。
社區研究的旨趣,在呈現地方上的人如何生活,人們如何在既定的自然及社會條件中行動,由此說明社會生活中結構與能動的關係,進而探究在此關係中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及行動邏輯。如果沒有對居民生活的理解,那麼地方社會和社區居民的主體性、能動性的宣稱就會成為空談;如果沒有關係性的視角,那麼對於麥寮和六輕關係的討論,就只能落入「受害者vs加害者」的僵固理解模式中。我們希望呈現的,並不是麥寮如何因六輕而受害,而是在石化工業區所形成的利益、問題及風險交織的結構條件下,麥寮與六輕在地理相鄰、人事相連的情境中如何互動,台塑和麥寮的不同行動者,如何各自基於其價值信念及利益需求,以對方為取向,調整了自己的行動和作為。


第二章 鄉親如何動起來?六輕圍廠抗爭的行動邏輯
第二次工安事件發生後六日(7月31日),時任行政院長吳敦義率內閣相關閣員,與台塑七人小組、縣長蘇治芬及時任麥寮鄉鄉長林松利等人針對工安事件進行溝通,自救會也準備多項訴求向吳敦義陳情。會議進行不過約一小時,蘇治芬便離席並表示「我不要背書」。晚間,吳敦義與自救會成員出面向現場民眾說明會議的五點共識,但並未對五期擴廠計畫表態。這五點共識包括:(1)命令台塑六輕煉製二廠停工檢查,查明釀災原因;(2)農漁畜產損失應合理賠償;(3)鄉公所要求台塑提供台西鄉、麥寮鄉鄉民免費健檢;(4)下月6日辦理火災原因鑑定;(5)台塑一周內提出災害原因初步調查報告,官方共同推薦專家學者審查、探究原因,並研擬具體可行對策。比起會議共識,麥寮自救會的訴求更為激進,不僅提出六輕全面停工,更要求停止六輕五期擴廠的開發計畫。等到吳敦義離開後,自救會成員林富田表示無法接受五點共識,強調「麥寮不要回饋,只要生命!」
現場搭設帳棚進行抗議直到8月1日才暫告結束,這段時期的抗爭,主要是以在六輕管理部前靜坐為主。據主要組織者鄉代表陳志賢回憶,從7月25日直到8月1日期間,麥寮鄉民大多對抗爭抱持觀望態度,他們能夠動員的鄉民人數一天比一天少,還必須每天去拜託鄉民來現場支援。陳志賢如此描述圍廠抗爭前期的動員情況:
那時候〔參加抗爭的鄉民〕很少,都是村長、代表去拜託,「來捧場一下,湊人數,好心一點!」我都早上的時候騎摩托車到我庄裡,看到阿伯、阿嬸就拜託:「今天喔!田裡不要去,和我來海邊那邊兩小時就好,來幫忙走兩小時,你就站在那邊拍手就好,拜託!」是這樣叫,每一個村民代表大家分配一下,一個叫幾個,都是這樣⋯⋯我們去叫的時候還有人問今天多少,我說一個便當。「啊沒錢喔?」我說沒有。「以前都有!」「我不是在拿好處放口袋,是要拿好處給你們」。但是他們聽不下去,叫不到人。
(二)何以2010年的工安事件抗爭可以成功動員?
1. 更具體的污染感知
工安事件爆發前,六輕的排放物造成何等程度的污染尚未如此明確、肯定;相比之下,2010年7月工廠兩度失火後,民眾對污染的感知產生了巨大變化──六輕這個被抗議的對象,這次顯然與污染有具體關連──這就是污染感知得以轉化為抗爭動能的主要原因。
一位麥寮後安村村民回憶,工安意外發生那幾天,白天廠區黑煙瀰漫,不曾停歇,晚間火光四射,令人覺得毛骨悚然,整個村莊也瀰漫著刺鼻的味道。在第一次工安事件發生當天下了一場大雨,隔日,部分養殖漁民發現魚塭出現大量魚苗翻肚死亡的情形,整個沿海村落也充滿刺鼻的氣味,讓漁民認為六輕工安事件就是肇因,然而台塑卻表示「並無客觀科學證據證明該次火災對附近養殖魚塭造成損害,開發單位建議本專案小組審查會議不宜做出『對附近養殖魚塭造成不良影響,及依環評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要求開發單位提出因應對策』」,不僅反駁漁民的質疑,也試圖讓五期擴廠計畫不會因此事件而受到影響。但對漁民和麥寮鄉民來說,污染感知卻十分鮮明確切,他們認為這次絕對與六輕有關,六輕不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也有危害人體健康的疑慮。
這一燒,讓麥寮鄉民深切感受到六輕居然存在這麼大的風險,他們通常以「六輕爆炸」來指稱工安事件。根據鄉民回憶,連距離六輕有好一段距離的麥豐村,都可以聞到六輕大火燒出來的「有毒」臭味。第一次工安事件後,台塑仍執意進行五期擴廠,還繼續在麥寮鄉舉辦擴廠說明會,沒想到不久又發生第二次工安事件,更加劇鄉民對六輕的不滿,從而讓鄉民將受到污染威脅的認知,轉化為參與抗爭的動能。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鄉民如何設想自身與六輕之間的關係,更是促成大規模抗爭的關鍵。
2. 全體式的制度性補償
十幾年前,當時說要蓋長庚也沒蓋。我出來發宣傳單說要圍廠抗爭,儘管這是他們既定的政策,但我就是推手,要他們做快一點。好像這頭牛不走,你得拿藤條打呀打呀叫他們做事,長庚醫院就是這樣催生出來的。
王永慶那時候來,答應說要建一個長庚護校,在我們這裡,醫院有設了,[但]老人院什麼東西,沒有啊。為什麼沒做,因為你沒有地給我蓋。就這樣!就可以?你當初來一大堆你要回饋地方,開了那麼多支票履行了嗎?
某帶領抗爭的鄉代表
圍廠抗爭之所以能夠成功動員麥寮鄉民另一項重要因素,在於帶領抗爭的地方頭人以「爭取擴及麥寮全鄉的制度性補償」作為動員鄉民參與抗爭的誘因。鄉民回憶起當時動員的情況,地方頭人以廣播車、電視廣告告訴鄉民「這次大家都有好處拿!」有位雷厝村的大姊回憶道:「聽說這次可以爭取到東西才去,幾乎全村的人都去了!」;另一位施厝的大哥也說:「當時帶頭的人向大家宣告說這次有籌碼和台塑談,大家才去。」離六輕較遠的幾個村莊都有頭人出資租遊覽車數台接送村民至圍廠抗爭現場,如橋頭村的在圍廠抗爭當日出動了十多台遊覽車。制度性補償訴求之所以能達到動員的效果,反應了麥寮鄉民長期以來認為六輕對地方的回饋不足,也反應了鄉民認為六輕一直沒有扮演好「鄰居」的角色,六輕作為一個「好厝邊」,卻做不到「互相」。曾有麥寮某國小主任論及對制度性補償訴求的看法:「為什麼談到錢?……因為我就是犧牲一些東西,你要讓我覺得我值得,反正你也給我相對的福利讓我在這邊,就算讓我死我也要死得高興……不是說它(六輕)完全不好,只要它做好環保,回饋地方就可以了。」麥寮人說的「好處」,其意義乃是「回饋」與「補償」,而非在台塑身上挖取油水,也不是讓六輕能夠以金錢換取持續污染的正當性,更不意味著麥寮人只要利益而不顧死活。麥寮人對回饋與補償的堅持,道出了他們多年來與六輕為鄰的委屈。對麥寮鄉民來說,六輕在麥寮設廠賺取大把的金錢,稅金大多繳給中央與縣政府,但所造成的污染、工安與風險,卻得由麥寮鄉民承擔,而台塑對工安事件的處理態度更加深了鄉民的不滿。除此之外,台塑對於建設公共設施的承諾也大多跳票,沒有學校、沒有安養中心,連長庚醫院,也是經過一番波折才讓台塑願意點頭動工。
這次地方菁英之所以能夠提出制度性補償訴求來動員鄉民,更倚靠許多前提。首先,台塑在前二次公害糾紛協調會議皆強調只願意付出4.5億元賠償金,且對象僅限於麥寮鄉與台西鄉的農漁畜牧業者,而非全體麥寮鄉民,使麥寮鄉民對六輕不滿情緒升高。第二,工安事件引起雲林縣政府與中央政府極大的關注與積極介入,工安事件不再被視為個案,在中央與縣府以及全台社會的注視之下,使得台塑必須回應縣政府以及麥寮鄉民所提出的訴求,由此提供了地方政治菁英提出制度性補償的有利條件,而不再僅限於提出個案式的訴求。因為制度性補償擴及全麥寮鄉鄉民,原先鄉民對頭人私下拿好處的疑慮已不再是動員的阻礙。第三,即便工安事件初期雲林縣政府就介入協商,但縣府因可能違法而不願為自救會所提出的公害慰問金背書,更加強化與鞏固了麥寮鄉地方政治菁英作為地方抗爭、以及制度性補償訴求的唯一代言人之角色,讓地方頭人得以繼續主導爾後擴及全鄉的大型抗爭。

三、抗爭之後
抗爭落幕後,六輕終於懂得對症下藥,它們開始在麥寮地方社會福利的工作投入相當多的資源,除了抗爭所爭取來的七千二、免費健檢,以及學校免費校車與午餐之外,六輕還投入一筆資金在慰老金、低收入,以及學生課後輔導的工作上。據六輕涉外組某專員的說法,2014年1月在麥寮成立的雲林家扶中心麥寮工作站,最初是由六輕所策劃,也是由六輕出資;另外,農業安定基金更在麥寮農業的轉型扮演重要的角色。
套句鄉民談起六輕常說的話:「哪個工廠不污染?」六輕在事後除了付出制度性的回饋機制爭取認同外,更致力於消除可感知污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六輕在工安事件發生時承諾將會更新廠區內所有的公共管線,確保不會再有類似的意外發生。鄉民表示現在六輕變得比較「乾淨」了,並且在公共管線更新工程完工後,六輕管理部還邀請各村村長及鄰長進入廠區內參觀六輕自豪的工程成果。
工安事件後,六輕對地方政治菁英的交陪也花費更多的心思,六輕設廠之後,就是由管理部涉外組的公關們負責該項工作,台西、麥寮各有一位涉外組高級專員作為總負責人。除了上至鄉長,下至村長的交陪之外,他們還負責協助麥寮的社會福利等工作。根據某村長描述以及筆者的觀察,麥寮鄉涉外組總負責人常會來找村長聊天、請吃飯、喝酒,了解地方的需要或是鄉民提出來的要求,再回去上報給高層。但他們並無法當場做出承諾,上報六輕高層也未必都能夠獲得協助。自2013年開始,六輕管理部負責地方交陪涉外事務的行政層級從專員一下升級為副理。根據某村村長表示,原先的涉外組負責人不是六輕決策群,就算地方有什麼需要六輕幫忙的,他們也僅能上報。但自從管理部的副理加入與地方頭人交陪的工作,這位副理能夠當場決定是否允諾地方上的需求,而不需花費上報的時間。村長認為一位副理願意走入地方「很有誠意」,可以感受到六輕真的有想要為地方服務。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從經濟、政治、科學、宗教的全方位角度
描繪地方社會與石化巨頭的拉扯及協商

歷時八年田野調查,剖析重工業發展的社會後果
邀請公民思考,應採取何種行動,才能降低「犧牲體系」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