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 誠品線上

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作者 吳忻怡/ 曾意晶/ 莊雪屏/ 陳谷萍/ 柯凱珮/ 羅於陵/ 柳慧燕/ 柯林斯/ 張茂桂/ 高有智
出版社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本書分成三個主軸:「想像眷村」、「眷村生活的多樣性」以及「變遷中的家園」,再加上不可或缺的三篇附錄。  在第一部分「想像眷村」中,吳忻怡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分成三個主軸:「想像眷村」、「眷村生活的多樣性」以及「變遷中的家園」,再加上不可或缺的三篇附錄。 在第一部分「想像眷村」中,吳忻怡從「書寫文本」的角度討論眷村文學。「眷村文學」這個名詞曾零星出現在各別文章,但學術界與文學批評界卻缺乏較為統一的定義或內涵。吳忻怡嘗試從作者背景、文章意圖、文本脈絡等三個面向,一一檢視其定義為「眷村文學」的適切性。 莊雪屏則指出,眷村相關報導的比例,每到選舉往往大幅成長,記者用公式化的「類型化說故事」方法,蒐集新聞事件、評論並建構一個所欲達成的結構和內容,以深植在記者與編輯心中的劇本「建構」出所謂的「眷村意象」,使報導落入可以預測的刻板情節。於是,眷村新聞的操作方式也就愈益老調重彈,眷村「挺藍」、「老夫少妻」等刻版化印象,於焉產生。 另一方面,陳谷萍描述隨婚姻展開跨族群生活與建構生活網絡的女性,是如何從另一種角度建構眷村的集體記憶,從相異的生活背景到集體生活,日漸發展出一套屬於女人之間的溝通模式,透過女性的共通母職經驗與特殊經濟互助關係,使眷村婦女間的情誼得以超越原生的族群身分,並形塑眷村內特殊的人際網絡。 在第二部分「眷村生活的多樣性」中,柯凱珮以大陳新村為例,說明還有一種眷村外的「村」。從軍眷制度面來說,它們不算「眷村」,但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卻和「眷村」形成有意義的類比與對照。大陳人與一般人所認知的壟斷台灣多數政治社會資源的外省菁英,以及受到國防部補助的眷村居民,有著相當差異。大陳人今天在台灣的成就,絕大部分得靠自己的努力與「拚命」才能獲得。 在第三部分「變遷中的家園」中,羅於陵描述「家園」的解體與重構:眷舍「私有化」,不僅代表眷村的空間形式與意象產生巨大變革,也使原本分布在都市中央的塊狀、水平地景形式,在短時間內被「毀滅式」地改造。原本靜態且封閉的眷村社區結構趨向複雜化,甚至也改變老眷村人及一般社會大眾心目中的眷村印象,而且是永遠地改變。而柳慧燕則以四四南村的遷建(建成國宅的眷村標準範例)為例,說明「眷村」不只屬於眷村居民,自興建到改建,他們的生活空間與內涵都受政治與社會的強力干涉。 在「附錄」中,柯林斯(筆名)介紹「眷村」源流,從國家政策發展的角度,對眷村的興建、財務來源、命名與分布等,清楚記錄「眷村」如何經過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切入「台灣社會」,成為台灣社會發展不可忽略的現場。張茂桂則透過「族群學者」與「眷村子弟」的雙重觀點,在客觀立場外,感性地道來眷村一二事。該文最重要的觀點,是從國際政治的架構中分析「眷村」意涵:因國際政治與軍事對抗的緣故,必須冷漠牽動大量人口的遷移,但夾雜其間的卻是真實生命情感的出入,這是受到大歷史影響的具體生命過程。而高有智則採訪幾位眷村文化保存工作者,從北到南、從台灣本島到離島,只要曾有眷村的地方,就有他們付出耕耘的行跡;這些人來自不同領域、身處不同角落,藉由各種方式,試圖喚起台灣社會對眷村文化保存運動的重視,台灣社會方能得知,原來不只「外省人」關心眷村族群,也有河洛人、客家人,甚至還有外國人;這也打破了族群藩籬,如同眷村向來也不是單純的「外省人」家庭。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翰璧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領域為東南亞客家、多元文化、族群經濟。吳忻怡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主要研究興趣為文化社會學、藝術社會學、族群關係與認同。好奇身分認同的社會模塑,做了一些眷村文學的研究。關心文化生產的社會過程,寫了有關雲門舞集與台灣社會變遷的博士論文。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台大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曾意晶曾任明道、曙光、竹中國文教師,現為全職媽媽。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莊雪屏TVBS電視台新聞部中部中心資深記者暨副組長,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畢業。資深政治線記者,曾主跑立法院、外交及兩岸新聞等。陳谷萍現於個人設計工作室擔任室內設計工作。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畢業。柯凱珮國立花蓮教育學院(現為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現為國小教師。羅於陵現任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發展管理與規劃博士、台大城鄉發展研究所碩士。柳慧燕現任柳慧燕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柯林斯筆名。輔仁大學研究所畢業,著有多本眷村相關著作,現從事文史工作。張茂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博士(1984),曾任清大、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東吳大學兼任講座教授,《台灣社會學》主編,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2008~2009)。編著:《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國家政策,1989)、《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業 強,1993)、《兩岸社會運動分析》(新自然,2003)、《國家與認同》(群學,2010)等。高有智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記者,畢業於台大新聞研究所、台大動物系,曾獲社會光明面新聞獎、學學文獎、卓越新聞獎與吳舜文新聞獎,合著有《陪你一起慢慢走》、《我的小革命: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與《我的小革命:顛覆主流》等書。李侑叡出生於雲林古坑的她,讀幼稚園時便喜四處遊走左鄰右舍間,並不忘在誇讚叔叔爺爺們泡一手好茶的同時,藉機展示自己「每日一畫」的成果。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後,現為自由工作者,專長手繪插畫,堅信藝術與美食是她到地球出差、旅行兼考察不可或缺的最佳良伴。部落格http: blog.yam.com rei2010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叢書總序——張茂桂 序言 「一二三,到台灣」: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張翰璧 第一部分 想像眷村 昨日的喧嘩:眷村文學與眷村——吳忻怡 記憶與遺忘: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文學創作裡的「眷村」——曾意晶 眷村意象:新聞的再現與社會建構——莊雪屏 第二部分 眷村生活的多樣性 跨族群的姊妹情誼:文化接觸下的眷村婦女生活網絡——陳谷萍 大陳村文化:形成、生活經驗與集體記憶——柯凱珮 第三部分 變遷中的家園 眷村:空間意義的賦與和再界定——羅於陵 想我眷村的朋友們:一個台灣囝仔的眷村探險記——柳慧燕 第四部分 附錄 「一二三、到台灣」:「眷村」的興建與改建——何鳳飛 想像台灣眷村一、二——張茂桂 眷村文化保存工作者群像——高有智

商品規格

書名 / 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作者 / 吳忻怡 曾意晶 莊雪屏 陳谷萍 柯凱珮 羅於陵 柳慧燕 柯林斯 張茂桂 高有智
簡介 / 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本書分成三個主軸:「想像眷村」、「眷村生活的多樣性」以及「變遷中的家園」,再加上不可或缺的三篇附錄。  在第一部分「想像眷村」中,吳忻怡從
出版社 /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525445
ISBN10 / 9866525449
EAN / 9789866525445
誠品26碼 / 2680597631009
頁數 / 38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