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 | 誠品線上

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

作者 蔡明璋/ 王振寰/ 蔡瑞明/ 林端/ 林津如/ 李丁讚/ 李玉瑛/ 廖咸浩/ 呂建德/ 林崇熙
出版社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本書嘗試使用「帝國邊緣」來捕捉台灣現代性的特質,乃是因為現代性在台灣的濫觴與開展,自始即與台灣所處的帝國統治邊緣位置有關。各種曾經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嘗試使用「帝國邊緣」來捕捉台灣現代性的特質,乃是因為現代性在台灣的濫觴與開展,自始即與台灣所處的帝國統治邊緣位置有關。各種曾經或正在滲透、決定台灣現代性走向與過程的力量體系,是討論台灣現代性不能忽視的條件,而其對照出來的邊緣處境與在地化發展,正是本書要探究的焦點。 現代性作為一種時代表徵,背後交織著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叢結運作。由於現代性牽涉的時程和範圍甚廣,議題包羅萬象,要剖析這些眾多、複雜的面貌,需要集體的努力。因此,本書邀集13位跨領域學者,就其研究專長分工寫作,多採社會學的視角,進行歷史性的分析和反省。這本中文世界遲來卻仍具及時意義的專書,將發揮刺激思考的作用,引領讀者對台灣現代性做出深刻反思與細細品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蔡明璋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社會學博士,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曾任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台灣社會學刊》、《研究台灣》主編,美國加州大學與日本東京大學訪問教授。出版專書《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灣全志卷九社會志--社會階層篇》(與王宏仁合著)。目前研究興趣是比較東亞的全球化。王振寰1998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東亞研究,發表多項重要中英文期刊論文與書籍。現今主要的研究為東亞國家的產業創新,以及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蔡瑞明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康乃爾大學社會學博士。主要研究興趣為社會階層與流動、教育社會學、與研究方法,近年來參與歐盟FP科研架構計畫,探討全球化與社會不平等的議題。曾擔任《臺灣社會學刊》主編(2008-2010)。林端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德國海德堡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教授、北京大學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社會理論學報》主編。學術專長為:社會學理論、法律社會學、宗教社會學、儒家倫理研究。林津如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博士論文以百年來四個世代的職業婦女為例來討論家庭父權的變遷。專長於性別研究、台灣家庭研究與移民研究,論文發表於國內外知名期刊: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Sexualities、《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等。李丁讚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學士班教授兼主任,主要的研究領域是「民主政治與公民社會」,最近嘗試從「民主」與「共產」的接合,思考對「災難社會」的重建。李玉瑛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婦女研究博士,現任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消費文化,視覺文化與性別研究。目前的研究主題是消費與物質文化、探討台灣玉器的收藏與消費、性別與知識權力的關係。廖咸浩美國史丹福大學文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台大外文系主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華盛頓大學客座教授,《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等刊物主編。現任台大外文系教授、台大主任秘書。論著包括《愛與解構》、《美麗新世紀》等書。呂建德德國Bielefeld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台灣社會福利學會秘書長(2008-2010)。研究專長為福利國家理論、健康保險政策、比較政治經濟學與政治社會學。林崇熙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研究興趣為科技與社會、文化資產、博物館、拼裝車、檳榔。■編者簡介黃金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德國埃爾朗根大學訪問學者(2010)。研究興趣為社會學理論、近現代中國的文化與政治、身體社會史、戰爭與現代性等。著有《歷史、身體、國家》(2001,2006)、《政體與身體》(2005)、《戰爭、身體、現代性》(2009)等書及相關論文。 汪宏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在文化社會學、歷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社會理論等,尤致力於民族主義、民族國家與全球化之制度分析。除了台灣的國族問題外,近年來將觸角延伸至中國與日本,探討東亞現代性當中的情感與價值觀問題。 黃崇憲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社會學博士。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近年以生活政治與美學經濟、浪漫愛的系譜學考察、台灣社會學發展史等為講學研究重點。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 第1章 導論:帝國邊緣的反思(黃金麟、汪宏倫) 第2章 「現代性」的多義性/多重向度(黃崇憲) 第3章 台灣與世界:「接」與「結」的歷史(蔡明璋) 第4章 現代國家的興起:從殖民、威權到民主體制的國家機器(王振寰) 第5章 從開港到加入WTO:當代台灣資本主義的歷史與結構轉型(黃崇憲) 第6章 國家化的教育與現代性(蔡瑞明) 第7章 性代性、法律與台灣社會(林端) 第8章 公民權與公民身體(黃金麟) 第9章 追尋與徘徊:百年台灣家庭與親密關係之變遷(林津如) 第10章 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李丁讚) 第11章 消費文化與現代性(李玉瑛) 第12章 斜眼觀天別有天:文學現代性在台灣(廖咸浩) 第13章 台灣福利國家與現代性(呂建德) 第14章 科技、風險與現代性(林崇熙) 第15章 台灣的「後現代狀況」(汪宏倫)

商品規格

書名 / 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
作者 / 蔡明璋 王振寰 蔡瑞明 林端 林津如 李丁讚 李玉瑛 廖咸浩 呂建德 林崇熙
簡介 / 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本書嘗試使用「帝國邊緣」來捕捉台灣現代性的特質,乃是因為現代性在台灣的濫觴與開展,自始即與台灣所處的帝國統治邊緣位置有關。各種曾經或
出版社 /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525384
ISBN10 / 9866525384
EAN / 9789866525384
誠品26碼 / 2680544121003
頁數 / 56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

這本書的出版,除了反映集體智慧的結晶,同時也見證了一段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機緣。自1991年起,教育部顧問室開始推動「人文社會科學中程教育改進計畫」,第四期(2003-2006)以「現代性」、「多元文化」、「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為主題,推動跨校合作計畫,鼓勵大學教師組成跨校、跨學科的整合型教學計畫,以促進學術社群交流、活絡這三大課題之教學與研究。本書編者之一汪宏倫當時應李孝悌顧問之邀,擔任「現代性計畫辦公室」主持人。在此期間,計畫辦公室補助了多項跨校合作計畫與重點資料中心,其中黃金麟、黃崇憲兩位編者也在此計畫支持下,協同東海大學社會系與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的幾位同仁,以兩年為期開授了一系列現代性專題課程。2006年,課程系列結束,隨後現代性計畫辦公室也完成階段性任務而告一段落,但三位編者覺得有必要為這段期間的努力留下一點成果,因此邀集了另外10位學者,分別針對現代性在台灣的開出與在地化發展,依各自專長領域撰寫專文。經過一次的工作坊會議以及初稿修訂後,我們終於在歲月的流逝中,收齊了所有篇章。說這是一本費盡催稿之力才完成編輯的專書,並不為過。身為編輯,我們很高興在經過多年馬拉松式的努力後,能將這些成果呈現給讀者,一覽現代性在台灣的曲折發展。

在構思和討論專書的寫作時,我們將這本書的讀者,定位在所有對現代性課題有興趣的學生、學者和一般閱讀大眾。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做為大學相關課程的用書,以此啟發學生對台灣現代性的鑽研興趣,也能做為學者和大眾討論台灣歷史和現代性開展的專業用書。由於現代性涉及的面向甚廣,時程亦長,而且也交錯著西方現代性和殖民現代性對台灣的影響,要由一位學者單獨執筆做完整的討論,有其實際困難。由13位學者執筆,勢必也會涉及到篇章聯繫和個人寫作風格不同的問題。在召開工作坊、提供寫作大綱和編輯的過程中,我們都意識到想法和成果間可能出現的落差,為此,我們做了不少編輯上的努力,希望減少篇章間可能產生內容重疊或斷裂的問題。由於現代性涉及的領域、面向與時程不盡相同,20世紀的在地現代性發展雖然是我們的重心,但回溯的作業會讓一些篇章觸及荷據、明鄭或清領時期現代性在台灣開出的歷程。長時程的觀察和探究,是本書著重的視野,我們希望這些篇章都實現這份期待。

本書的完成,除了要感謝13位作者的努力外,也要特別感謝教育部顧問室的經費贊助、以及諸位主事者與計畫工作人員的支持努力,使得這本專書不僅成為現代性教學計畫的接棒者,也為台灣現代性的討論重啟新的空間,並留下記錄。一本專書的誕生,需要不同人的心力灌注,從理念的提出、寫作群的組合、稿件的催生、編委會的審查校訂,到專書的編輯出版,皆是如此。在書稿將要付梓之際,我們也要感謝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戴春涵先生,對於本書的編輯貢獻。群學出版社和劉鈐佑總編輯的協助出版,也是本書得以面世的重要條件,我們在此表示深切感謝!我們期盼這本書能為台灣「走向現代」的過程,留下一些分析與描繪,不足之處,還請來者繼續填充和努力。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
2010年5月

==

導論:帝國邊緣的反思
/黃金麟、汪宏倫

We are all just prisoners here, of our own device.
The Eagles, "Hotel California"


1. 重訪現代性
在數位化的時代,人們碰到事情時總忍不住想上網「孤狗」一下。隨意鍵入「現代性」或「modernity」作為關鍵字,至少可以搜尋出數百萬至上千萬的結果。我們會發現討論現代性的書籍、論文、網頁或課程等,多得不勝枚舉。往好處看,現代性是個重要的題目,無論哪個知識領域都需要談論它;往壞處看,「現代性」似乎又是個被「談爛了」的議題。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我們還需要重拾這個老掉牙的題目?在重啟現代性的議題時,我們無可避免要回答這樣的質疑:在現今台灣社會,為什麼要談現代性?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也許有人會先質疑:「現代性指的是什麼?」關於現代性的多重概念與解析,編者之一的黃崇憲在第二章中已經有所討論,這裡將不再重複申論。這篇導論只想回答:為什麼要關切現代性?我們又將如何切入現代性?我們不妨從幾年前一場題為「重訪現代性」的座談會,來開始回答這些問題。
2004年五月,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先導型計畫辦公室」,在台中東海大學舉辦一場座談會。會議邀請朱元鴻、廖炳惠、錢永祥、黃克武等四位學者,針對「重訪現代性」的主題進行座談。四位學者分別來自社會學、文學、哲學與歷史學等領域,他們的發言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幫助我們思考「如何」與「為何」要在台灣探討現代性的問題。
朱元鴻提出「四重現代性」作為框架,討論現代性的四種層次:表徵的、價值規範的、當下意義的、以及潮流的。簡要地說,表徵的層次,意指現代性背後指涉的政治與歷史現實;價值規範的層次,是指對啟蒙理性與進步解放的追尋;當下意義的層次,是對眼前所處情境進行反思;而潮流的層次,則是對「不斷超前」(例如時尚與流行)的追求。相較於「四重現代性」,廖炳惠扣連台灣的具體脈絡,談「四種現代性的情境」。首先,另類的現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y),指的是「台灣的被殖民的經驗,以及嚮往祖國的經驗,發現到一種非中、非日的台灣的現代的另類經驗」。第二,單一的現代性(singular modernity)則是「由夢想的祖國重新組構出來的」,「試圖回到大傳統中,將現代性定位為附屬於主流或者是某一個都會文化傳承下的啟蒙活動」。第三,多元現代性(multiple modernity)是「漂泊在另一個文化社會中,透過失土或在異地的經驗,激發出來的抗衡傳統及多元文化論述底下的資源」。從「漢人來台之前的南島文化以及西拉雅族文化,乃至經歷過西班牙、荷蘭的侵略和片面殖民、日本的統治、國民黨的來台,在多元的殖民文化底下,臺灣進一步吸收來自美國的新殖民文化和日本的技術與通俗文化……的現代性」。第四,壓抑性的現代性(repressive modernity),指的是「國家機器對於異議分子採取官檢和種種蔑視人權的方式,來壓抑其國民,以種族隔離或政治迫害的方式,讓其他的族群無法以比較公平的方式,去發展倖存之道(art of survival)。從日治時代以至蔣介石率領其部隊和文官來台,形成國民黨政權,從四○年代末期的二二八事變,至五○年代的白色恐怖,一直到現在的新台灣人論述,都是某種形式地以官方語言和正統歷史,來形成一種壓抑性的現代性」。
相較於前面的「四重」與「四種」陳述,隨後發言的哲學家與歷史學家對於現代性的討論進路,則顯得較為集中。錢永祥認為,現代性是一種「提供理據的方式、證明的方式、評價的方式」,因此他強調的是現代性的批判潛能。錢永祥把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視為現代哲學的開端,韋伯的「除魅」(disenchantment)概念,則為我們說明現代性的條件──人們不再仰賴上帝、神祇與外在權威來提供理據;人們只能依靠自身。現代人不斷地往後退一步追問主體的意識與行動,這樣界定出來的現代性是一種反思性或反身性(reflexivity)。最後發言的黃克武則是把「現代」拉回歷史的時間軸線,從「現代化」與「現代性」作為歷史學的主題,反省過去一元性的視野,和以西方為中心的觀察角度的限制與不足。四位引言人的發言,協助我們從不同角度,勾勒在台灣談現代性的幾種可能進路與樣貌。他們的發言,也提供了「為何」與「如何」思考現代性的線索。
首先,參照錢永祥與朱元鴻的提法,把現代性理解為對變動不居的當下的反思、不斷超前的追求、以及提供批判潛能的理據,那麼,為何要談現代性的問題,答案已經明顯了:現代性是一個不退流行的行當,是個不斷站在勢頭前端的探問,與永無休止的追尋。當我們開始對所處的當下進行反思時,現代性已經體現在我們自身了。當然,讀者大可反駁:「對當下進行反思」豈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人早已做過相同的事情,莫非古人身上也體現現代性?這牽涉到現代性的其他向度,包括具體的歷史脈絡與客觀條件,此點將在下文討論。我們在此僅要指出:古代(傳統)「反思當下」與現代「反思當下」的關鍵不同,在於現代人乃是以自身為理據,在「除魅」的狀態下進行反思。由於失卻一個外在的阿基米德支點,人們的反思槓桿無法抬起當下的自己,使得這個「反思當下」的自我觀照任務,注定只能是不完全的,也只能是自我矛盾或弔詭的(參見Luhmann 1995b)。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第二現代」的提出,也看到「後現代」的反撲。但無論是第二現代還是後現代,都難以跳出現代性的如來佛掌心。他們充其量只是現代性的變貌與變奏(「第二」與「後」都必然要以「現代」作為前提,才可能存在),也是自我弔詭的必然。
這樣的回答也許還無法讓人完全滿意。正如黃克武提醒我們的,現在談「現代性」似乎是個顯學,但人們會不會重蹈上個世紀五、六○年代「現代化理論」的覆轍,過了幾十年之後才驀然發現「覺今是而昨非」?我們的答案是一個有條件的「不會」(a conditional "no")。和現代化理論不同的是,現代性並不是一個目的論的進程,也不是強調工具理性的價值取向。現代性是一種存有的狀態與意識,也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課題。除非這個世界被重新迷魅化(re-enchanted),人們停止對當下處境進行反思、批判與追尋,否則,現代性(包含「後現代」在內)會是不斷自我繁衍、增生、持續和演繹的過程。如果現代性是間歇不斷對當下進行反思的過程,那麼現代性這個主題將不會過時,也難以逃脫。
從現在的眼光來回顧,現代化理論在20世紀中後期的一度盛行,其實與19世紀,人們對科技、理性與進步的信仰一樣,反映的是當時的人對「反思當下」的集體努力,儘管這個努力,從後見之明來看是問題重重。然而,我們今日所以能夠享有「後見之明」的批判餘裕,是因為我們比當時的人多了一個時間支點,未來世代在看待我們對現代性的討論時,也多了類似支點。也許,過了數十乃至百年後,「現代性」這個詞彙會與「後現代」、「第二現代」一樣,不再流行,但反思當下的問題意識本身無疑還是現代的──除非那時的人類世界已經被重新迷魅化,找到一個新的、外於歷史時間的支點,那又另當別論。
現代性不僅蘊含時間的座標,同時也蘊含空間的座標。朱元鴻在座談會上,提出一個值得深省的問題:在歐美學界的討論裡,好像很少聽到所謂的「英國現代性」、「美國現代性」或「法國現代性」的說法。但在台灣談現代性,似乎經常要加上不同的形容詞,如「另類現代性」、「多元現代性」或「東亞現代性」等,彷彿現代性不能只是現代性,還必須加上某些修飾才能成立。究竟現代性是一還是多,是普遍還是特殊?這是一個學界聚訟不休的議題。事實上,這些「限定修飾」的提法,本身即隱含現代性的另一層弔詭:越是要否認現代性的單一普遍性,越是證成現代性的單一普遍與無遠弗屆。1990年代以降,英美學界出版不少以「現代性」為題的專書與論文集。例如,在英國,有「文化研究大師」之稱的Stuart Hall與其空中大學同僚,編纂了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Hall et al. 1995);美國新一代歷史社會學者Julia Adams等人則編輯了Remaking Modernity一書(Adams et al. 2005)。兩本書的出版相隔十年,橫跨大西洋兩岸,但都鎖定「現代性」,邀集各方碩彥就不同面向進行探討。這兩本著作說明「現代性」這個主題歷久不衰,也凸顯西方學界對現代性的普遍預設。對他們來說,現代性就是現代性,不證自明,沒有「英國現代性」或「美國現代性」的問題。但在台灣,情形卻非如此。如同廖炳惠「四種現代性模式」提示的,現代性必然要扣連到具體的歷史脈絡與客觀條件來討論。當前台灣的處境,提供我們什麼樣的思考現代性的條件?從外部脈絡來看,這是一個網路通訊無遠弗屆的「全球化」年代,冷戰雖然已經結束,但東亞的去冷戰才要開始(陳光興2006);無論我們把後冷戰的時代稱為「歷史的終結」(Fukuyama 1992)、「民族國家的終焉」(Ohmae 1995)、還是「文明衝突的開始」(Huntington 1996),台灣在帝國夾縫中求生存的處境仍然不變。全球資本主義忽晴忽雨,風暴不斷,而倏然崛起的中國,更令許多人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就內部來說,台灣作為一個「現代社會」,大概很少人會質疑,但現代社會表徵背後的諸般力量與制度──如資本主義、現代國家、公民社會、公共領域、消費文化等──究竟是如何交織形成的,則仍缺少全面觀照。要把這些內外交錯的問題叢結理個清楚,還是必須回到現代性這個本源來探究。台灣的現代性如何形成?有何特性?經過什麼樣的歷程與流變?這些都是必須釐清的問題。

2. 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浮現與流變
作為一種時代表徵,現代性背後交織著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叢結運作。要剖析這些眾多、複雜的面貌,需要集體的努力。本書的作者大多具有社會學的訓練背景,會關注這些問題,也是學科的特性使然。相較於其他學科,社會學作為一門反思性學科,本身就是現代性的產物。它因現代性而生,也針對現代性而起,甚至整個學科的問題意識本身即是現代性自身。由於現代性的議題包羅萬象,我們也邀請了幾位非社會學背景的學者參與寫作,希望這個安排能使我們的集體探究更為周延。
相較於現代性在西方的開出與傳散,台灣的現代性有何特別之處?它和西方現代性的發展有何牽連或並行的關連,是我們希望透過這本專書回答的問題。我們嘗試使用「帝國邊緣」來捕捉台灣現代性的特質,乃是因為現代性在台灣的濫觴與開展,自始即與台灣所處的帝國統治邊緣位置有關。這裡的帝國不必然指涉單一特定的政治體系,而是指由某一個或多個霸權力量所分段主導的政治與經濟秩序和意識形態叢結。它可以是大航海時期的殖民主義、傳統封建秩序下的中華帝國、19世紀末期崛起於東亞的大日本帝國、冷戰時期的美蘇陣營,甚或後冷戰時期逐漸浮現的美中強權。這些曾經,或正在滲透、決定台灣現代性走向與過程的力量體系,是討論台灣現代性不能忽視的條件,其對照出來的邊緣處境與在地化發展,是我們在意並要探究的焦點。帝國只是做為一個相對的權力他者,這些帝國的歷史與相對差異,不是本書要著墨的對象。邊緣位置激盪與塑造的文明進程,才是我們興趣探討的課題。
由於現代性牽涉的時程和範圍甚廣,不是一兩位學者能就所學處理的課題,因此,我們邀請了13位學者,就其研究專長進行分工寫作。本書的撰寫,多採社會學的視角,進行歷史性的分析和反省。理論性的陳述和對現代性的概念詮釋,將緊扣台灣的歷史發展脈絡來呈現,以避免「離事而言理」的陳述。篇章部分,我們將以十四章的內容,呈現現代性在台灣的開出與演變。除了把台灣的現代性發展放到全球化的脈絡來觀看外,也特別側重在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和軍事情勢變化,怎樣造成現代性在台灣的特殊形構。這是一個綿綿不絕的歷史延續。歷時發展的過程中,不乏各種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勢力的介入,造成的變更、矛盾或創新,也成為下一波歷史發展的養成條件。這不是單一歷史因素決定的結果。帝國的統治和殖民政策的執行,雖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歷史的複雜度和偶發的情境,並不由統治者單獨決定。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關鍵力量或主導因素型塑台灣現代性的發展,是我們希望點出的事實。
在討論台灣現代性的萌芽與發展時,很難畫出整齊的起點。因為不同的面向涉及不同的時程與進度,這裡頭沒有同步進行的擘劃,也沒有持續一貫的目的做為發展的方向。殖民現代性的出現,雖然是台灣現代性開出的重要構成條件,但日治之前的帝國統治與海外貿易,也是討論台灣現代性不能切割的緣起。多元並進、時程不一的發展,是其特色,也是本書要鋪陳的脈絡與軸線。由於起點的不一,我們將盡量在各章中,維持現代性浮現的歷史過程與其後續的歷史變化。避免單一化現代性的複雜歷史進度,是作者們的共識,也是比較符合歷史現實的作法。本書各章將依實際歷史,將荷據、明鄭、清領或日治時期的現代性,置入討論範圍,做為考察台灣現代性的必要內容,然後再延續到對國民黨政府時期的分析和討論。我們將從全球化的發展做為開始,討論現代性各個面向在台灣的出現和演變。這些關鍵面向有:國家體制的建立,資本主義的影響,國家化教育的限制,法律的繼受與實踐,公民身體與公民權的建立,家庭與親密關係的變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的發展,消費社會的生成,文學與現代性的糾纏,科技與風險的關連,和後現代狀況在台灣的出現等。我們期待這些課題討論能形成拋磚引玉的效果,提供後來者一個探討台灣現代性的跳板。在具體刻畫現代性的在地風貌外,本書也特別就現代性的多義性和多重向度,進行專章討論。概念的釐清,將有助於我們以清晰的語言和特定的視角,掌握、分析現代性的多變樣貌。以下謹就各章的內容做大要介紹,現代性造就的風華與痕跡,請讀者在篇章中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