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
作者 | Michael R. Leming/ George E. Dickinson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美國大學生死教育經典課程★生死議題課堂必讀書單★全球長銷30年權威之作★心理學、醫學、社會學家一致推薦【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深度講解生命盡 |
作者 | Michael R. Leming/ George E. Dickinson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美國大學生死教育經典課程★生死議題課堂必讀書單★全球長銷30年權威之作★心理學、醫學、社會學家一致推薦【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深度講解生命盡 |
內容簡介 ★美國大學生死教育經典課程 ★生死議題課堂必讀書單 ★全球長銷30年權威之作 ★心理學、醫學、社會學家一致推薦 【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 深度講解生命盡頭的關愛和恐懼,梳理了衰老、臨終與死亡的各個面向和發展歷程,不僅談及死亡和醫藥的局限,也說明了如何自主、快樂、擁有尊嚴地活到生命的終點。 廣泛涵蓋社會死亡學的諸多課題,具備學術性及實用性。以大量案例講述個人如何從社會層面和心理層面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從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哲學等多種角度論證,消除死亡焦慮與恐懼。 ▎死亡不是終結,而是轉折。生活會繼續,學習與生命同行。 死亡的象徵陳述了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象徵詮釋了死亡的真諦。生命的意義終究是人賦予的。──美國社會學家華納(William Lloyd Warner) 「死亡本身沒有好與壞,但人們卻用不同的價值定位不同的死亡。每種價值意義都有重要的行為後果。 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人害怕死亡,因為他們認為死亡是不幸的。我們往往認為死亡是入侵者,專門破壞我們的好事。所以,過去醫療界會努力推遲死亡時間,支持病人活下去。即使死亡已經無法避免,人們也會依靠機器,多活一天是一天。我們覺得死亡是應該想法設法避開的事,所以我們會認為,那些想死的人不是腦子有問題就是失去了理智。但是當大部分末期患者都接受了他們會死的事實後,死亡對他們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恩賜。這也許是因為人們會創造出價值等級,不同的價值有不同的意義。對於末期患者來說,尊嚴比在痛苦、屈辱、折磨中活著更有價值。所以,死亡對於已經接受現實的臨終患者來說其實是積極的。 丹尼爾‧戈曼的調查說明,患者面對死亡命運時會更堅定遵守他們心底的道德觀。他們會變得更遵循道德,對違反自己道德標準的人更嚴厲,對支持他們的人更友善。但思想開放的人對待和他們價值觀不同的人會變得更寬容。根據調查,這些發現在心理上影響了對死亡的恐懼,這種『好好生活』的文化和它的道德準則會讓人們不再害怕死亡。文化決定了想要幸福生活應該怎麼做,而如果一個人生活得幸福,他也不會在死亡時經歷太悲慘的事。」(摘自本書第五章)
各界推薦 目前市面上少見的,對於死亡的各種面向,討論得最細膩的一本書籍。這本書可說是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即便我是一個終日與死亡為伍的醫師,依然從書中學習到太多重要的歷史、現象和觀念。我相信,每一個希望認識死亡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收穫。──朱為民│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這本書整合醫學與社會心理的觀點,深入淺出地帶領我們瞭解臨終、死亡、與悲傷的議題。兩位作者使用知名的文學作品以及社會事件文本,生動地陳述教學經驗以及生活案例。這本書不僅推薦為生死議題課堂的輔助閱讀,也非常適合有興趣瞭解臨終與死亡文化的讀者。──王安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作者介紹 邁可.雷明美國明尼蘇達州聖歐勒夫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名譽教授,聖歐勒夫學院社會研究中心創始人,明尼蘇達州臨終關懷聯盟和諾斯菲爾德鎮愛滋病防治中心的前董事會成員,並曾擔任臨終關懷教育者、志工和心理輔導師。著有許多社會死亡學和家庭問題的文章,曾開設並教授死亡和臨終相關課程超過三十五年。喬治‧狄金森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老人學博士後、肯塔基醫學院死亡學博士後、康乃狄克大學醫學社會學博士後。在眾多專業期刊上發表過九十餘篇作品,教授死亡和臨終課程將近四十年,作為一名臨終關懷教育者一直活躍在第一線。二○○三年和二○○八年兩度獲得南卡羅萊納州政府頒發的傑出教授獎,並於二○○九獲得由死亡教育與諮詢協會頒發的年度死亡關懷教育者獎。二○○二年在查理斯頓學院獲頒傑出教師學者獎項,二○○八年榮獲傑出研究成果獎。王安琪 審訂現為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研究領域為醫療社會學、性別社會學、STS、教育社會學。博士論文主題為善終社會意義的變遷,以及醫療科技對臨終與死亡社會組織的影響。朱為民 審訂一九八三年生,台中市人。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現任台中榮總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康善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二○一六TEDxTaipei 講者。亦是「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粉絲團版主。著有《預約。好好告別》、《人生的最後期末考》。 期許自己成為病人和照顧者生命中可倚靠的支柱,多元關注台灣高齡化及善終議題。在安寧病房服務以及照顧老年人的經驗當中,陪伴過許多病人及家屬走過生命的幽谷,也看過許多悲歡離合。相信每一個生命故事的背後,都會對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啟發,因此用心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
產品目錄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死亡教育:理解瀕死,死亡與喪親之痛 當前人們對死亡和臨終話題的興趣 人們對於死亡話題的興趣為何持續增加? 死亡之謎 恐怖主義 倫理問題 通俗文化 死亡教育 死亡學課程 死亡學出版物 死亡率統計資料 死亡病因學與預期壽命 死亡率的性別差異 瀕死與死亡的研究方法 生物學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 哲學研究方法 人類學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 結構功能主義 衝突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 符號互動理論 第二章 在美國的死亡體驗 定義死亡 國際定義 美國的定義 瀕死與死亡的含義 觀眾的含義 情境的含義 死亡──一種失去的關係 創造並改變死亡相關的含義 美國人的死亡經歷 死亡的活躍(1600-1830) 死亡的淡化(1830-1945) 死亡的復興(1945至今) 當代人的死亡觀 死亡,拒絕還是接受? 你懼怕死亡嗎? 死亡恐懼的含義 死亡恐懼,性別與年齡 通過宗教來緩和死亡焦慮 冥想自己的死亡 第三章 與死亡一起成長/變老 童年 兒童如何認識死亡 個人經驗 大眾媒體 宗教 兒童對死亡的理解 從出生到三歲 三歲至五歲 六歲至十二歲 向孩子解釋死亡和瀕死 請對孩子誠實和坦率 避免委婉語 表達真情實感 青春期 身分危機與死亡焦慮 媒體影響 瞭解儀式 討論死亡話題 成年時期 青年期 中年期 恐慌與拒絕 反思與接受 個人成長 老年期 實現圓滿 淡化死亡恐懼 覓一處安息之所 第四章 洞察死亡與來世的生活 超越死亡的視角 觀點的多樣性 跨文化觀點 案例研究:美洲原住民的神聖世界 對死亡的宗教解讀 猶太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印度教 佛教 對死亡的世俗解讀 象徵性永生 瀕死體驗 如何定義瀕死體驗 對瀕死體驗的解釋 第五章 死亡的過程 死亡的意義 時間意義:處理預後情況 空間意義:隔離與限制 規範與角色意義:患者應有的行為表現 價值意義:重評生命與死亡的價值 客觀和主觀意義:接受自己臨終的現實 與生者的分離 庫伯勒羅斯的死亡五部曲 社會情境意義:對環境的定義 與臨終之人接觸 醫護人員 醫生的社會化 覺察脈絡 親朋好友 與瀕死家庭成員相處的壓力 幫助孩子面對即將去世的父母 有尊嚴的死去 瀕死的孩子 與瀕死的孩子相處 幫助孩子應對死亡 瀕死孩子的父母 瀕死孩子的兄弟姐妹 第六章 與瀕死共處 對疾病的理解和應對 身體機能衰退 喪失心智能力 死於癌症與心臟病 癌症 心臟病 治療方案 對治療方案及症狀的評估 藥物的副作用 疼痛與病症管理 疼痛管理 脫水處理 器官移植 緩和醫療 安寧運動 安寧團隊 患者家屬 安寧服務的費用 公眾態度 安寧專案的評估 第七章 醫療保健體系 應對死亡的醫療模式 死亡視為醫療場域中的偏差 標籤理論 偏差招致懲罰 醫療環境中死亡的正常化 科技社會中的死亡 瀕死之人所處的環境 醫院 家 養老院 安寧療護病房 醫療護理學校的臨終教育 醫學院校的大體解剖 培養對社會和心理需求的敏感度 培養溝通技巧 臨終開銷 第八章 生物醫學問題與安樂死 倫理行為 什麼是倫理行為 生物倫理學家 屍體在醫學研究與訓練中的使用 器官移植 安樂死 生命神聖與生命品質之爭 生命的神聖性 生命的品質 死亡的權利 消極安樂死 常規與非常規方法 營養與補水 實施心肺復甦(CPR)和不實施心肺復甦(DNR)的比較 積極安樂死 支援積極安樂死的組織 滑坡論證 醫生協助死亡 第九章 自殺與其他突發性、非自然、創傷性死亡 對自殺態度的轉變 自殺的汙名 定義自殺行為 和自殺有關的社會因素 年齡、性別、地區和婚姻狀況因素 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 對於自殺的理論觀點 涂爾幹的理論 衝突理論 擬劇化的觀點 存在主義觀點 心理學觀點 生命週期中的自殺 兒童自殺 青少年自殺 自殺的危險信號 解讀青少年自殺行為 大學生與自殺 成年人自殺 老年人自殺 自殺的原因 自殺模仿與媒體 理性自殺 其他突發性、非自然、創傷性死亡 他殺 意外死亡 第十章 各種喪葬儀式 理解喪葬儀式 葬禮:通過儀式 結構功能解釋 哀悼行為 美國哀悼行為的變化 哀悼行為的性別差異 死亡的風俗 死亡前的規範 遺體處理 清潔、梳化、著裝 遺體防腐 最終的處置 土葬 火葬 案例研究:生活在平原的美洲原住民的殯葬習俗 社會地位對於喪葬行為與儀式的影響 主要宗教組織的死亡儀式 猶太習俗 基督教 印度教 佛教 伊斯蘭教 第十一章 喪葬業 為遺體服務的業務 轉型中的美國殯葬業 清教徒的葬禮 維多利亞時代的葬禮 現代美式葬禮:滿足喪親者的需求 美國喪葬儀式服務 教育與許可 殯葬禮儀師之職 喪葬開銷 計價體系 葬禮的替代方案 喪葬行業的新趨勢 預備善終:殯葬計畫中的「新」趨勢 善後:未來的業務在如今的顧客中開始出 網路上的喪葬服務 安葬業務 美國墓地的變化 清教徒的墓地 城市園林公墓 鄉村公墓 草坪公園式墓園 安撫哀悼者的墓園服務 墓地的死亡標識 今天的墓地 政府公墓 非營利性墓地 營利性墓地 第十二章 法律方面的問題 死亡原因的分析 死亡證明 驗屍 驗屍員和醫學檢驗員 預立指示 生前遺囑 預立醫療代理人 人壽保險 人壽保險保障 人壽保險投資 財產處置 無遺囑者及其遺產繼承 長期醫療保險 遺囑 親筆遺囑 遺囑認證 地產稅和遺產稅 省錢、省時、保護隱私:生前信託與傾注遺囑 生前信託比遺囑更好嗎? 傾注遺囑:填補漏洞環節 第十三章 應對喪親之痛 喪親之痛 悲痛有其過程 正常悲痛與非正常悲痛 悲痛的幾個階段 震驚否認 慌亂不安 反應無常 內疚自責 失落孤獨 悲痛減輕 自我恢復 被剝奪的悲傷 哀悼的四個目的 接受失去親人的事實 經歷切膚之痛 擔任新的社會角色 重新投入新的關係之中 幫助經受喪親之痛的人 應對暴力死亡 突發事故 災難 從海嘯和颱風創傷中恢復 謀殺 大規模屠殺 戰爭 第十四章 一生中可能經歷的悲痛 父母經受失子之痛 失去胎兒或幼兒 胎兒死亡 圍產期死亡 嬰兒猝死綜合症 失去小孩子 失去成年子女 孩童和青少年經受喪親之痛 失去父母 失去兄弟姐妹 失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成年人經受喪親之痛 失去配偶 失去父母 失去寵物 二十一世紀的臨終、死亡和喪慟
書名 / |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
---|---|
作者 / | Michael R. Leming George E. Dickinson |
簡介 / |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美國大學生死教育經典課程★生死議題課堂必讀書單★全球長銷30年權威之作★心理學、醫學、社會學家一致推薦【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深度講解生命盡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9282352 |
ISBN10 / | 9579282358 |
EAN / | 9789579282352 |
誠品26碼 / | 2681799100003 |
頁數 / | 64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思考死亡,是為了活得更好!
今天會是最後一天嗎?我們隨時準備好了嗎?
我們做了所有想做的事情了嗎?
我們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了嗎?
自序 : 【前言】
我們為什麼要寫一本關於死亡的書?
上世紀七○年代初,明尼蘇達州聖彼得的古斯塔夫阿道弗斯學院(Gustavus Adolphus College)舉辦了以「生命末期」為題的諾貝爾大會。會後,喬治‧狄金森教授的文化人類學學生著手撰寫各文化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的學期論文。與此同時,一名迪金森教過的醫學院三年級學生恰好來拜訪他。迪金森教授問起醫學院的死亡與臨終課程,這位學生有點困惑,聳聳肩說他們沒有開這方面的課。難道沒有人想過醫學院應該開設臨終和死亡的課程嗎?學生們的學期論文以及這位醫學院學生的到訪,引起了迪金森教授研究與教導死亡臨終課程的興趣。
此後不久,迪金森教授的前同事兼朋友邁可‧雷明和他聯絡。雷明教授寫過研究癌症末期病人的博士論文,他想邀請迪金森合著一本關於臨終、死亡和喪慟的書。他們都在教授死亡和臨終課程,但是當時可供參考學習的資料極少,很難找到適合學生閱讀的材料。因此,寫作本書的初衷是上世紀八○年代缺乏課堂教學資料,以及學生對於死亡學的興趣和熱情。
第一版問世距今三十多年,我們希望第八版一如既往,內容詳盡,兼具理論與實務,簡明易讀,充滿人文主義關懷,跨越多種文化、多個學科,包含社會死亡學跨領域的主要研究焦點。實際上自第一版問世以來,臨終議題發生了許多改變。與上世紀八○年代相比,人們對於臨終、死亡和喪慟的話題不再諱莫如深。儘管「死亡學」一詞尚未家喻戶曉,但已更為人所知。今日,校園槍擊事件頻傳,恐怖攻擊在世界各地發生,臨終已然成為一個「流行」的議題。此外,隨著二十一世紀環保觀念轉變,遺體處理方式也有所改變。具體而言,本書包含以下主題:
一、讓讀者關注臨終、死亡和喪慟的話題。
二、幫助讀者調適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的亡故。
三、協助讀者檢視對於死亡的感受和反應。
四、讓讀者瞭解不同文化群體的喪葬習俗。
讀者將在書中獲得必要知識,從社會層面去理解及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我們教了四十多年死亡學,學生選修這門課的出發點除了學術理由,更有私人原因。不是每個人都會遭遇離婚或家暴,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親友離世,希望這本書能協助各位應對臨終和死亡。雖然親友離世的痛苦不會像流感一樣「痊癒」,仍應學習接受深愛之人已經離開、再也不在身旁的事實。每當學生在郵件或電話中分享自己因本書受益,或是讀完書後成為其他家庭成員的堅強後盾,總讓我們備感欣慰。
這本書集結八十年的教學及研究內容,廣泛涵蓋社會死亡學的諸多課題,以大量案例說明個人如何從社會和心理層面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具備學術性及實用性。儘管本書最初是寫給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護理學、社會工作、肌動學、宗教學、老人學、健康科學、家庭研究、公共衛生、哲學和教育學的大學生,但它同樣適用於醫學、護理學、殯葬學、社會工作、兒童醫療、個人與教牧諮商等專業課程。
我們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感謝分享相關經歷的學生,這些寶貴的經歷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希望讀者感恩生命,從理性和情感上理解臨終、死亡和喪慟的社會心理學過程。這本書看似討論臨終和死亡,實則闡述的是生活和生命。
推薦序 : 【推薦序】
我們的一生,跟著死亡一起成長
我接到父親的死訊的時候,正在開車。
二○一七年冬天,八十五歲的父親因為肺炎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兩週過去,本來以為治療得差不多了,正回家著手準備各項出院準備。沒想到,死亡冷不防地,貼近了父親。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我跟母親推開病房的門,窗簾是拉起來的,父親靜靜地躺在床上,像是睡著了一樣。房間的角落,外籍看護瑟縮著身體,輕輕地啜泣,好像怕被什麼人聽到。
媽媽撫摸著爸爸的臉,我握著父親的手,冰冷的。即便我的職業讓我目睹數百次的死亡,可是當一個昨天還對著你說話、對著你笑的親人,突然進入永久的沉寂時,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思考,我還是不知道要如何過日子。我只想知道,如何能回到過去的時光。
「回不去了」,也許就是死亡千萬年來想要告訴我們的真相。
〆
我是一個老年醫學和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每天都在治療老年人和末期的病人。「面對」死亡,幾乎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面對」,不僅是面對自己的病人死去,也要協助家人面對他們的親人逝去,陪伴他們走過哀傷的幽谷。有時,我們還要面對一起工作的同仁,彼此互相打氣,因為每天都經歷著高壓力的情緒與悲傷。「面對」死亡所帶來的人世間各種變化,是這份工作中最重要的功課之一。
但是我們也發現,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人教我們什麼是「死亡」,如何面對「死亡」。正如同這本書的第三章所說,我們的一生幾乎是跟著死亡一起成長:小時候,我們一開始經歷的,是電視、電影、卡通人物的死亡;再長大一點,我們可能會經歷寵物的死亡;再長大一點,我們會經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去世。對某些和祖父母一輩非常親暱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分離是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打擊。但這樣的打擊並不是最沉重的,等我們成家立業之後,父母的死亡總是會讓人生中的那個段落變得黑白無光。最後,我們老了,不得不接受,另一半的離開。最終,是自己的告別。
即便死亡如影隨形伴著我們的人生,我們卻很難──不,應該是說我們不想──去理解死亡是什麼。因為它太黑暗、太沉重、太不吉利、太令人無法嚥下。因此,我們不聽,我們不說,我們甚至不想看。這樣不願面對的結果,便是在下一次與死亡接觸時,所受的傷更痛。
令人慶幸的是,最近幾年,談論老化、安寧醫療與死亡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彷彿在告訴我們,現在開始瞭解還來得及。而《凝視死亡的公開課》這本書,是我認為目前市面上少見的,對於死亡的各種面向,討論得最細膩的一本書籍。這本書可說是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我自己在審訂的過程中,每每讀到精彩的地方,掩卷思考,欲罷不能。即便我是一個終日與死亡為伍的醫師,我依然從書中學習到太多重要的歷史、現象和觀念。我相信,每一個希望認識死亡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收穫。
〆
父親離開我們兩年了。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並沒有離開,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活在我的每一個想法、念頭和行動之中。正如同世界上某些文化看待死亡的方式一般,死亡並非結束,而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
瞭解死亡,我們才懂得更好地活著。
誠摯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朱為民│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