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運動
作者 | 梁莉姿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日常運動:傷口被聲嘶力竭的吶喊蓋過,挾回日常,假裝如此依然很好般繼續生活。並隨戛然冷寂的潮散消去焦點,漸次潰爛,我們變得憂傷且憤怒。台北文學獎年金入圍、台積電文 |
作者 | 梁莉姿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日常運動:傷口被聲嘶力竭的吶喊蓋過,挾回日常,假裝如此依然很好般繼續生活。並隨戛然冷寂的潮散消去焦點,漸次潰爛,我們變得憂傷且憤怒。台北文學獎年金入圍、台積電文 |
內容簡介 傷口被聲嘶力竭的吶喊蓋過,挾回日常,假裝如此依然很好般繼續生活。 並隨戛然冷寂的潮散消去焦點,漸次潰爛,我們變得憂傷且憤怒。 台北文學獎年金入圍、台積電文學賞得主 梁莉姿 小說集 《日常運動》十篇小說描繪出二〇一九年期間,香港集體的精神底蘊。以運動進行與反挫後的時空,書寫一整個世代的靈魂樣貌,希望、失望與絕望。 在追求民主自由的路上,投入者或旁觀者,必曾蒙受的傷害。 不獨是肉身對抗暴力留下的痕跡,亦非壓逼下的創痛,是同行者間,幽微曖昧的衝突與矛盾,漸積存成個體的憤怒、失望、罪疚、無力感,滲入個人日常。 由此,在激昂的口號下,仍須扣問,每個背景、身分、階級、性別迥異的個體,是如何於運動中被抹消與犧牲。 在國家武裝暴力後噤聲,恐怖瀰漫的氛圍。 是香港,也是臺灣。 是在傷痛、自我懷疑,行經絕望過後。 仍探尋路向。
各界推薦 日常與運動緊緊扭絞在一起,無法區隔、分離,成為這個世代香港青年的生活現實與生存狀態。 這是在巨大的暴力與剝奪之後的殘存現實,既熾熱又荒蕪。 — 楊翠 這部由十個短篇串連成的作品,正如一面面鏡,畫上了這座城市的輪廓,照見的不是政權之殘虐或權力之虛妄,卻是「我們」在一場接近革命邊緣的民眾運動中所經驗的種種傷害、遺憾與內部矛盾。 — 李智良 對作者自己而言,格外艱難的提問:面對眼前他者的苦痛,究竟,有沒有那種合於道義的旁觀? 也許,不一定總要自期以距離;說不定,就此果敢伸手,夕拾新晨猶在的花瓣,也可以是對文學的信。— 童偉格 這本小說記存了香港抗爭者的精神動盪。沒有任何一種怯懦是簡單的,沒有任何一刻的勇武是絕對的。讓每一分「道理」都陷入自我懷疑,是人性的豐收,小說的豐收。— 作家 胡淑雯 《日常運動》指向運動化為日常的過程,然而對比色彩鮮明的運動,日常的過渡卻充滿困惑與曖昧。戰爭發生了、城市陷落了、傷害完成了、身處其中的人卻仍無法理解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莉姿的書寫因而成為一種倫理行動。小說以近乎戀物的方式,鋪張地動用每個特寫和全景,一一紀錄每個騷動的症狀與矛盾。似乎是深怕掉落了任何一個像素, 這個運動未來就也沒有被破譯的可能。《日常運動》所展現的貪婪和困惑,或許也是倖存者們最難以跨越的,日常的夢魘。 — 小說家 鄧觀傑 每當「日常」二字出現,總引人想:你身處其中,不僅該思考如何閃躲那一顆催淚 彈,也得考慮該用甚麼心情咬下那一塊甜美多汁的漢堡。運動並非電玩,你按下存檔、關機就能抽離—生活看似不變,實則不再如常。 圍繞於香港脫離英屬時期到近年反送中場景,眾多人物內心活動爆發,近乎錯亂,卻又都頗有道理。是在抗爭,卻也在拯救自我混沌。「我沉默,我挺你,但我沉默」的不安持續擺盪; 性別議題編織其中,男性說教藏在一些角色身上,透過不同女性的觀看,暴露眼中所見荒謬。層疊交錯精準的日常象徵符號,是莉姿極出色的筆法,將其中的愛與憂傷,譜寫得繚繞而悠長。—珂拉琪樂團 家權 甚麼是日常?生活的舞台?時間的堆疊?還是一場運動的演化…… 香港發生過一場將日常改變的運動。由變成日常到退出日常,經歷運動的人今天怎樣?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活還(成)害(怎)怕(樣)外(的)頭(人)嗎(了)?」 《日常運動》推前游移,敘述他們運動前的日常和因何進發到那場運動。我彷彿也從中看見了自己。— 香港電影《少年》導演 任俠 早慧的梁莉姿,寫小說多年,香港年輕作家。文字青春而鋒利,絕望但不沉鬱,對現實始終保持著敏銳感知和批判。城巿住著不同的人,而每個人心裡都住著自己的城巿。 《日常運動》即是城巿和人,各自浴火而尚未抵達重生之時,都褪去了一層皮而寫出來的作品。— 香港小說家 韓麗珠
作者介紹 梁莉姿梁莉姿生於一九九五年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寫詩、散文及小說,著有小說集《住在安全島上的人》、《明媚如是》及詩集《雜音標本》。曾獲文學獎多項,包括中文文學創作獎、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等,以及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文學藝術),另參與新加坡作家節。作品散見《字花》、《虛詞.無形》等。二〇二一年獲第二十三屆「臺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入圍及第六屆台積電文學賞。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研究所(創作組)。願想繼續書寫香港。
產品目錄 推薦序:在落滿霉粉的城市,撥尋一隙光 /楊 翠 推薦序:分岔的風景/李智良 導 讀:夏至冬的徐行:讀《日常運動》 /童偉格 輯一、運動日常 新城市 V煞列車 Life During Wartime 阿妹 皮肉版圖 輯二、日常 熊貓 輯三、日常運動 最後一課 外面 Be Water Be a girlfriend 跋、我們沒有結局
書名 / | 日常運動 |
---|---|
作者 / | 梁莉姿 |
簡介 / | 日常運動:傷口被聲嘶力竭的吶喊蓋過,挾回日常,假裝如此依然很好般繼續生活。並隨戛然冷寂的潮散消去焦點,漸次潰爛,我們變得憂傷且憤怒。台北文學獎年金入圍、台積電文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141728 |
ISBN10 / | 6263141727 |
EAN / | 9786263141728 |
誠品26碼 / | 2682178039006 |
頁數 / | 40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2.6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在落滿霉粉的城市,撥尋一隙光
楊 翠
日常與運動,或者說日常生活與抵抗運動,幾乎是極度違和的兩種狀態。
日常,是平凡生活,日復一日,像火車軌道,在幾個固定時間,幾處定點空間,遭遇熟悉的人,做相同的事。靠著重複的時間線與熟悉的空間感,我們得以安頓自己,雖然有時無趣,但讓人安心。偶爾,小小出軌一下,到一兩處陌生地方,感受一點點時間繞行、空間探秘與新鮮遭遇的趣味。
但抵抗運動不是在日常裡的出軌、繞行,或是新鮮遭遇,抵抗運動是非日常,而且是少數人的非日常,是偶爾才出現的社會景觀。大多數人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即使遭遇了這個景觀,也會選擇默然以對,繞路而行,甚至咒罵他人的非日常干擾了他的生活日常。
然而,梁莉姿的《日常運動》中,日常與運動緊緊扭絞在一起,無法區隔分離,成為這個世代香港青年的生活現實與生存狀態。
這是在巨大的暴力與剝奪之後的殘存現實,既熾熱又荒蕪。
陳黎有一首短詩〈二月〉,描寫二二八事件後的家園裂變與日常變調,很打動我。詩中以清晨、黃昏、春天、秋天、日曆、鞋子、黑髮、腳步聲、洗臉水等日常性元素,描繪家園的尋常生活景觀,而以一再重複的「失蹤」,顯影家園日常如何一點一滴被抹除,成為深痛刻骨的失落。
沒錯,日常是無趣的,然而,如果連如此無趣的日常都被剝奪了,那麼,整個生活也幾乎不復存在了。
我經常在想,家園與日常,對人們而言究竟是什麼。家園,我們視為一處光色溫潤的所在,是生命安頓的場所,然而,也正是這個家園,總是成為強權奪取的客體。當家園被權力者侵入並附體,家園不再是安居所,家園的日常就會扭曲劣化,變成一場場惡夢,生活其間的人們,只能被惡夢吞噬入腹,殘喘、掙扎。
或者,被迫把自己也融入惡夢一景,日久成為自然,失卻原初家園的記憶,失去主體自身。
2019年6月到11月,香港城市經歷了一場巨大的剝奪。國家一聲令下,一整座城市與島嶼,所有的日常,一夕覆滅,國家暴行成為城市的新日常。這就是韓麗珠《黑日》中的「黑日」意象,也是梁莉姿《日常運動》中的時空場景。
當想像中的兩極在現實中碰撞,共時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才覺悟到,所謂的日常,從來都不是處在天使的國度,我們的日常,原來一直都在老大哥的凝視看管之下,是它決定是否讓你呼吸,也是它可以瞬間剝奪所有空氣。
從基進的意義來看,梁莉姿《日常運動》中,日常與運動纏結絞扭的狀態,正是一種挺身奮起,與剝奪對抗的進行式。不是日常時空被運動時空覆蓋,而是家園早已裂變,日常早就失落,為了奪回家園,重寫日常,青年挺身,投入抵抗運動中。
梁莉姿所要扣問的,不是國家暴力本身,因為這是不問自明的,她要寫的,是在國家暴力四面八方環伺之下,投身運動的這群人、這些家庭、這個世代的精神紋理。
梁莉姿出生於1995年,是九○後香港作家中既犀利又溫柔的一隻筆。梁莉姿與她的世代,幾乎是同時有著熾熱青春與蒼老靈魂的世代。很年少,就彷彿歷盡滄桑。她是接受黨國教化摧眠的世代,然而,尚未體驗風和日麗的家園景致,國家暴力就撲身襲來;她曾經置身運動現場,一起在激奮與熾熱中吶喊,但也深刻見證了運動中的失落與迷惘。
梁莉姿就這樣馱負著整個世代的集體創傷、社會恐懼、身份迷思,從一大片黑霧森林中穿行跋涉而來,她想描繪的,是2019年香港城市的感覺結構,也是這個世代集體的靈魂底蘊。
她的犀利與溫柔,就是來自於這種熾熱與滄桑的高度反差,也來自於她的處身其間,更來自於她的抽身其外。她從整座落滿霉粉與硝煙的城市中跋涉而來,要找到一個抽離的書寫位置,我相信,於她,這是最艱難的一件事。
但如果沒有找到這個既近又遠、既內又外、既中心又邊緣的位置,她就無法帶我們看見香港這座城市一整個世代的靈魂樣態,她無法帶我們看見國家暴力如何侵蝕,霉粉如何紛落,以及一個世代的希望、失望,甚至絕望,還有在絕望廢墟中,那幽微而堅定的一線光。
如果她無法帶我們看見真正黑暗的底色,我們就無法指認光的意義。
《日常運動》分成「運動日常」、「日常」、「日常運動」三輯,合計10部短篇小說。結構上,各篇可以獨立閱讀,也可以串成一部長篇來讀。熊貓洪奕這個角色全書貫串,可以視為主角,但書中人物都是相互關聯的,前一個故事的配角,在下一個故事成為主角,而人物關係則是一點一點洩露拼織,以有點懸念的方式,從虛線變成實像,圖像逐漸清晰。
《日常運動》的結構,類似於組曲,但更像故事長卷,一個構圖是一個故事,整幅長卷也是一個故事,故事與故事之間有咬合感,既獨立又交織,你可以從頭看到尾,也可以從其中任選一部,單獨來看。《日常運動》的這種敘事結構,非常巧妙地呼應了「一座城市一群人的日常與運動」這個主題。
或者可以說,這種既獨立又交織的結構,就是小說中人們生命情境的隱喻,也是一座城市、一個時代的隱喻。在這個黑暗時代,在這座被國家暴力接管的城市,每一個人都彼此纏結,但又深切感到孤獨荒寒。
《日常運動》是寫香港青年的運動進行式,但不是描寫運動的慷慨激昂,不是描準運動者在運動現場的英勇與氣魄,而是將鏡頭拉遠,從一座城市,從運動的側面寫運動,從日常的側面寫日常,這是本書最獨特的地方。
它揭露了日常與運動的灰階地帶,這可能會讓許多人失望,因為它指認了我們都隱然知道,但大多數時候刻意忽略的那些運動中最幽微、曖昧、矛盾、衝突的存在。但是,如果運動與日常已然如此糾葛纏結,浪漫化的文學書寫並不會提供真正的救贖,唯有直面灰階,直面矛盾,直面內心的質疑、猶疑、茫惑,才可能在最黑暗的底色中,找到一線光隙。
大多數時候,面對黑暗比面對灰階容易得多,面對國家暴力比面對自身的內心幽微與同志矛盾容易得多。然而我們必須承認,灰階、幽微、矛盾,含藏了更多真實,不曾面對這些真實,我們永遠無法抵達美麗新世界。
因此,在我看來,《日常運動》中最犀利的地方,是日常與運動的相互詰問。梁莉姿一面以運動詰問日常的扭曲變調荒謬,一面又以日常詰問運動,這場運動將會帶領我們抵達什麼地方?能是一處清風麗景的新日常嗎?還是終將陷入無止境的纏結。
日常與運動的相互詰問,清楚揭露了一個困局。當日常是日常,運動是運動時,主體可以透過生命時間與生活場域的交替,尋求呼吸換氣;當你投身運動時,彷彿為蒼白無力的日常點燃希望,當你回返日常生活時,又可以充電蓄能,等待下一場戰役。然而,當國家暴力逼使人民的日常與運動緊緊絞織在一起,日常不再是運動的後台,也無法成為換氣的窗口,《日常運動》中,那些孤獨、荒蕪、鬱苦的靈魂,連自己都分不清,這些痛苦究竟是緣於日常的蒼白或是運動的磨蝕。
日常與運動的相互詰問,它的意義不在於最終答案,而在於主體的自我思辨。主體在理想、行動、奮起、困挫、失落、幻滅,還有在親人、愛人、運動夥伴之間的彼此傷害與相互舔撫中,直面自身。
那是他,也是你與我。小說中,每個人的生命都在掙扎,都有破洞。或者無法忍受母親對待運動的虛矯,或者長期擱淺在母親的生活掌控中,或者對於自己能在街頭衝鋒陷陣,卻無法在日常工作場域中對抗體制而感到分裂痛苦,或者對於殉身者與被捕者傷痛自責,對於撤離者的離去失望憤怒,或者經歷從中國到香港的身份認同迷惘。
更有為在亂世裡荒蕪而熾熱的愛情而心痛。紛亂時代,沒有人能以你想要的方式來愛你。小說裡有這麼一段話,很精彩:「這世界瘋了。所有人的痛苦和憤怒,它們無法被校準成統一絕對的瞄頭向仇恨對象發射,遂成黴菌,粉粉落落,繁殖,飄飛,無定向,濡濕霉爛,滲鑽所有人的鼻腔。」
誰都不能真正撫慰誰,暗夜裡每個人都只有自己。但是,在寫出這座城市的黑霉底色之後,梁莉姿卻拋出這麼一句話,做為全書結語:「樹縫有光,天要亮了。」
明日天光,在這座霉粉持續紛落的城市,一個個行動主體仍然會從威權廢墟中爬起,繼續奪回被竊取的家園,重寫被偷換的日常。
因為,光,不是意義本身,追光的行動,才是意義所在。失蹤的日曆終將不復重返,但每一張行動者的新日曆,每一次薛西佛斯的行旅,都會在城市銘刻下來。
內文 : 〈皮肉版圖〉
寧安鎖上美容院店門,向保安員打完招呼,推小商場玻璃門而出。剛脫下口罩,便在跟前的大道遇見小教授。
他大概不知道自己很易認,只有黑色口罩,沒戴帽子,身形壯碩高頎,穿黑色T恤,胸口印著黃圓的蝙蝠俠標誌。許是故意,T恤比身軀顯然小一號,讓矯健的胸腹更貼身突現。她知道他多愛裝作不經意地展示她無甚興趣的肌肉,像缺愛的小男孩只能炫耀已玩得殘破的名貴遙控車。
小教授在隊伍中悠悠行進,背囊掛著V煞面具。遊行中常有人領叫口號,先叫一句,眾人便接下句,如神父領禱,集中,虔誠,堅定,甚或狂熱。當刻小教授成為該隊段中,領叫一方:「光復香港!」、「沒有暴徒!」、「解散警隊!」,每句重複三次,增強氣勢,再作轉換。聲線洪亮,甚至勉強蓋過前隊段喊著的「Fight for Freedom!」,並似乎在此起彼落的應喚中獲得滿足,喊叫時更使勁,需得斜斜拉下口罩。同時身體因激動與緊繃而微微顫抖,她再清楚不過,一如他們做愛時,他脆弱的晃縮。
寧安沒過去與他相認,也沒有加入隊伍。她穿著下班後換好的米色洋裝,附近商舖早早拉閘關門,行人道上人影稀疏,只有她煢煢立著,在尚未被年輕人撬除的鐵欄間,與黑幕般的人群抽隔開。
從其側身與蒙蓋的面龐凝睇,仍可掂估出大多是十多至二十多歲的年輕學生,鼓足幹勁,一往無前。寧安突然覺得自己真得老了。
她把口罩丟進垃圾筒,低頭往回家的車站走去,只想趕快洗澡換裝——畢竟,今天是遊行的日子。
到家時已近四時,女兒如常不在,客廳地板有一個殘皺口罩,一隻手套,幾根用過又被剪破的索帶,歪歪散落大門,如《糖果屋》中兄妹遺下的麵包碎屑一樣顯拙。有人走得極為匆匆,出門時顧不得丟三落四。寧安逐一執拾,洗個臉後打開電視。
那天多區皆有事件發生,螢幕按時轉換,時而港島,時而九龍,時而新界。不知女兒到了哪區,她並未過問,畢竟寧悅早前發來的訊息是:「今天到同學家做功課,會晚點回家。」寧安沒戳破小小謊言,但同時受困於此善意的網裡——自從打掃家居,意外發現小妮子背包內的防毒面罩後,每個「到同學家做功課」的周末或遲歸的晚上,寧安均坐立難安。
猜不透哪次是街頭,哪次確實是功課。
有時在無望的煎熬中,做好三菜一湯,待寧悅回家後二人若無其事共進晚飯,如尋常母女;有時也會在這種過分憂懼的費勁中分外疲累。譬如這天,一大清早開始工作,人漸睏倦。半小時後鏡頭尚停留在示威者於各處與警方對峙,畫面無聲,如電器舖內陳列的展示片段一樣重重複複,催眠一樣,遂躺於沙發睡了。
浴室傳來的沖水聲教她惺忪醒來。飯桌上有兩碗過橋米線,配一客尖椒皮蛋。寧安心稍舒寬,慰喜吃起來,是母女倆都喜歡的麻辣湯底。一轉頭卻見遠處墨綠色背包沾上一片沉色的漬。
暗褐,乾透。不知是食物醬汁抑或其他,她未有細想。
電話在檯面震動,寧安瞥了一眼,把皮蛋送進口,一用勁嚙中椒頭,辣得滿臉漲紅,連連咳嗽。
水聲止了,寧悅邊抹頭髮邊替母親倒水。很快把女兒從頭到腳打量一遍,確認沒有傷口——至少看起來沒有,寧安靜靜把水喝完。
二人吃米線時很靜,她本想唸女兒應先吹乾頭髮,吃飯時不該滑手機,會消化不良。然寧悅基本上沒怎麼吃過,邊握筷子邊打手機,眼神急切,毛巾從頸間掉到地上也不察覺。收拾餐桌時,另一碗米線尚剩下大半,寧安捨不得丟掉,放進冰箱。洗完碗,拿出風筒,替女兒吹頭髮。從前她留長及背,打理得宜,亮麗如烏鴉羽毛;近月剪短及頸,少有塗揉護髮品,摸起來硬而扎手。
跟前的女孩,曾孕於其體內,小如肉瘤般親密存在。彷彿恍神剎那,已與之對坐,進食相同食物,卻拒絕與自己分享任何想法。髮未乾透,寧悅坐不下去,甩甩頭,跑進房間開電腦,不忘關門。
幼幼的髮像沾油的繩,一下子自掌間嗖忽抽走,彷彿到了很遠的地方。
寧安翻出近半小時前訊息,終於回覆:「現在才有空,還想見面嗎?」
他們剛進房,小教授已從後環抱住她,輕拂後頸長髮,靠近鼻端,索吸其幼滑肌膚,淺淺呼出氣,教她敏感得張起疙瘩。他說,他想她,想念著她。寧安無法分辨這是情話還是真話,無法思考,畢竟他的舌尖已掂上耳朵,微濕舐弄耳廓。最怕他這樣。全身抖過一陣顫慄。就在將要轉身熱切吻他時,她忽然從他的臉龐、身體、臂間,聞到一股淺淡卻刺鼻的氣味,像她喜歡吃的過橋米線,小辣的難受,不太嗆人,但喉間總會癢癢,像那墨綠色背包發出的味道。
寧安非常恐懼,她不要知道氣味的來源。
最佳賣點 : 傷口被聲嘶力竭的吶喊蓋過,挾回日常,假裝如此依然很好般繼續生活。
並隨戛然冷寂的潮散消去焦點,漸次潰爛,我們變得憂傷且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