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作者 | John Thomson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簡介1868-1872年之間,英國攝影師湯姆生帶著笨拙的相機和設備,闖蕩中國大江南北,用鏡頭記錄了自己在中國、香港 |
作者 | John Thomson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簡介1868-1872年之間,英國攝影師湯姆生帶著笨拙的相機和設備,闖蕩中國大江南北,用鏡頭記錄了自己在中國、香港 |
內容簡介 簡介 1868-1872年之間,英國攝影師湯姆生帶著笨拙的相機和設備,闖蕩中國大江南北,用鏡頭記錄了自己在中國、香港、臺灣各地的居遊生活。他挑戰當時中國人民對於鏡頭的排斥之心,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以濕版攝影技術替各地的人民、村落、建築及活動留下彌足珍貴的影像。 湯姆生的鏡頭下除了當時的顯赫人物、朝廷重臣如李鴻章、奕訢、瑞麟等人,更多的是販夫走卒、尋常百姓,他不僅以照片記錄所到之處的山水風光、所遇之人民樣貌,家庭聚會、消遣娛樂、商賈買賣等常民生活也是他拍攝的重點,他並以帶有溫度的文字,寫下當時所見的藝術、習俗及風土民情,精確傳達彼時的生活景象,帶領讀者一窺社會各階層的日常樣貌。湯姆生後來將這些照片與文字整理出版成書,即為《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原書於十九世紀出版時,湯姆生力求以照片搭配文字,帶給讀者最寫實的異地旅遊體驗,因此與出版社商議,採用當時最新、效果最優異的珂羅版印刷法呈現照片,再插入另行印製的文字,於 1873-1874 年間分為四冊出版。這套巨著如今罕有狀態良好又齊全的副本留存。此次譯本由影像專家麥可・葛雷掃描魏延年先生所藏完整套書配圖,搭配作家葉伶芳所譯文字,按照現代讀者習慣重整圖文,以一冊四部之方式,將原來的四冊大書合一出版,力求再度為讀者帶來最新穎又真實的古國文明風光。
各界推薦 齊聲讚譽 湯姆生是個滿懷熱情的地理學家、旅行者、攝影家。他是紀錄攝影的開拓者,他的攝影與文字敘事,直觀平易樸實細膩,尤其再現了十九世紀末的臺灣土地與人民。 ──張美陵(教師、藝術家、策展人) 湯姆生的人物作品並不純屬「自然」,這些擺拍卻意外地顯現了中國想要呈現的樣子。 ──謝金魚(歷史作家) 好評推薦 王秋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涂豐恩(「故事」網站創辦人) 張美陵(教師、藝術家、策展人) 陳建守(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游永福(文化工作者、《尋找湯姆生》作者)、黃明川(紀錄片導演、嘉義國際影展總監) 楊双子(作家) 劉克襄(作家) 蕭宇辰(「臺灣吧」、「故事StoryStudio」共同創辦人) 謝金魚(歷史作家)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 1837-1921)英國攝影家、地理學家、旅行家,是新聞攝影的先驅。1837 年生於蘇格蘭愛丁堡的菸草商家庭。完成基礎教育後,曾擔任光學儀器製造商學徒,期間熟悉了攝影技術,並同時進入夜校研讀,取得自然哲學、數學與化學三個學門的結業證書。1862 年赴新加坡與兄長會合,展開十年的遠東居遊生活。他與兄長經營經線儀、光學儀器與航海儀器生意,也開起自己的相館,為歐洲商人拍攝肖像,同時培養出拍攝在地人民與建築的興趣。他以新加坡為起點,到東南亞、南亞諸國旅行、攝影,足跡遍布現今的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越南、斯里蘭卡、印度等國,據信是最早拍下吳哥窟古蹟的攝影師。1866 年返英期間發表相關照片後,成為倫敦皇家民族學會與皇家地理學會會員,次年出版了其第一本作品《柬埔寨的古蹟》(The Antiquities of Cambodia),並再度返回亞洲。1868 年落腳於香港,並於皇后大道上開設了工作室,接下來四年期間以攝影記錄了許多中國各地的人物影像、風土民情、建築樣貌。1871 年於廈門與長老會派駐臺灣的傳教士馬雅各醫師相遇,受馬雅各描述的福爾摩沙吸引,與之渡海由打狗港進入臺灣西南部,前往山區踏查,拍攝下許多臺灣早期自然風貌、平埔族聚落生活場景,也造訪了臺灣府與打狗城。1872 年返回英國,定居於倫敦布里克斯頓(Brixton)。返英後開始出版其遠東影像作品以及文字紀錄,也與記者合作拍攝倫敦人的街頭生活。出版作品有一系列書籍,亦有散見於報刊雜誌的單篇圖文。篇幅共有四大冊的《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為一代表作。《十載遊記》為他統整遠東所見所聞的集大成之作,網路與書曾於 2019 年出版中譯本。1881 年受維多利亞女王指派為皇家攝影師。1886 年起擔任皇家地理學會攝影顧問。1910 年退休後搬回愛丁堡,仍持續發表攝影相關文章。1921 年逝世。其於旅居東亞所攝六百多幅濕版攝影玻璃版底片,在身後由威爾康圖書館(Wellcome Library)收藏。葉伶芳畢業於東吳大學政治系、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曾任聯合報系駐莫斯科記者、《台灣日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英文《台北時報》(Taipei Times)採訪主任。著有長篇小說《鴛鴦渡水》、《三八女人心》、《潮騷的秘密信箱》及兩性評論文集《馬賽克女郎》等書。
產品目錄 導言 自序 第一部 恭親王 香港 香港港口 一頂香港的轎子 一位中國學童 一位中國女孩 一位香港畫家 香港的鐘樓 香港的海旁 船家女 一名廣州船婦與小孩 樂師 廣州戎克船 香港天后宮 化緣的僧侶 香港的街道 在飯館吸食鴉片 在家裡來一口鴉片煙 晚餐過後的家庭聚會 為功名苦讀 梳妝打扮 四個勞力階級的頭像 海口,海南島的新通商口岸 兩廣總督瑞麟 韃靼士兵 廣州仕女 婢女 新娘和新郎 廣州 廣州的舊商館 廣州的英國領事館 廣州的當鋪 廣州海幢寺 華林寺羅漢堂 華林寺住持 廣州的揀茶葉葉 廣州的藥鋪街 踩製香片與珠茶 茶葉秤重以便出口 廣州的茶廠 廣州外商的試茶間 廣州士紳 鑑識假錢 繅絲 澳門 福爾摩沙島的山間隘口 第二部 福爾摩沙木柵的竹子 福爾摩沙的原住民 平埔族的住所 平埔族的類型 台灣府附近的鄉間小徑 汕頭 中國南方的佛塔 潮州府廣濟橋 男性頭像,漢人與蒙古人 中國婦女的髮型 中國優伶 鼓浪嶼 廈門港 廈門婦女 中國婦女的小腳 福州造船廠 福州租界 永福寺 鼓山寺的住持與僧人 老式戎克船 福州租界一隅 梯田 牌樓 福州苦力 福州馬快 乞丐 轎子 犁具 中國北方的矮種馬 中國的水果 茶樹 延平險灘 小型快船 第三部 浙江省的寧波 寧波天后宮 雪竇山 上海 一八七二年的上海外灘 上海獨輪車 紡紗 中國法庭與刑罰 枷刑,處罰微罪犯人的枷鎖 處罰極刑犯的站籠 普陀山上的觀音寺 揚子江 揚子江上的銀島 揚子江上的金島 南京兵工廠一景 南京 南京明孝陵 洋槍隊 九江租界 九江街頭群像 九江碼頭 勞動中的鋸木工 織帶機 漢口中國人聚落 漢口租界 黃鶴樓 從漢口到巫峽 第四部 中國的政府 李鴻章 芝罘外國租界 天津人 北京國子監入口 北京觀象台 北京觀象台的渾儀 北京大官官邸 中國婦女的髮型和頭飾 北京正陽門大街 北京鐘樓 北京鼓樓 北京義聚公絲綢店 活人墓 中國的醫者 北京的街頭娛樂與消遣 古玩商 中國古青銅器 中國古瓷器 滿族女子與滿族婚禮 北京孔廟裡的孔子牌位 李善蘭與他的門生 一座北京牌樓 北京的滿族喪禮 班禪喇嘛的清淨化城塔 北京的圜丘與天壇 滿族士兵 蒙古人 朝鮮人 圓明園 萬壽山的銅亭 明陵的石像生 長陵祾恩殿 北京的守衛 北京的駱駝 南口隘口 居庸關拱門上的古佛雕 中國長城
書名 / |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
---|---|
作者 / | John Thomson |
簡介 / |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簡介1868-1872年之間,英國攝影師湯姆生帶著笨拙的相機和設備,闖蕩中國大江南北,用鏡頭記錄了自己在中國、香港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899024 |
ISBN10 / | 9869899021 |
EAN / | 9789869899024 |
誠品26碼 / | 2681899193004 |
頁數 / | 632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紀實攝影先驅約翰.湯姆生經典代表作
四、五千哩的跋涉,兩百餘幅珍貴寫實影像
替動盪的年代,留下永恆的瞬間
自序 : 【自序】
本書的設計,是希望透過一系列有關中國及其子民的照片,以對中國各省所盛行的藝術、習俗及風土人情,傳達一個精確的印象。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相機成了我旅途上的忠實伙伴,多虧它為我的途中所見以及所接觸到的不同民族,留下忠實的影像。
凡熟悉中國人和他們根深蒂固的迷信,就會知道,要執行這個任務所牽涉到的困難和危險。有些地方,人們壓根沒見過白種人。識字階層則相信,世人應小心避開各種邪靈,其中最應極力迴避的,莫過於「蕃鬼」或「洋鬼子」。他們化為人形,出沒人間只圖己利。他們藉助神奇視力,得以透視天地間的隱秘財寶。我因而被冠上不祥風水師之名,我的相機也被視為巫術的法器。加上我用自然或超自然的方法所造就的非凡眼力,賦予我看穿岩石和山巒的能力,可以洞察當地人的靈魂,並以巫術製造出神奇的圖片,它同時會令相中人元氣大傷,並很快一命嗚呼。
由於攝影被視為必死的徵兆,我很難拍攝到孩童。在這個百善孝為先的國度,說來奇怪,子女竟然帶著他們年邁的父母,來到那神秘靜默、致人於死的相機之前。
對於人像攝影,我付給當事人的微薄小錢,或許可以幫他們買一口棺木。這份禮物會被人鄭重地搬運到老者的家中,等待老人西歸之日,讓為兒的用來光耀往生者的遺體。讀者不要以為我在說笑,在中國,用體面的喪禮來榮耀先人的觀念已經極端至此,以致父母認為孩子獻上一口清涼舒適的棺木,是表達孝心,也是人子所應為。
中國人的迷信,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讓我飽受猜疑。人們不只一次地朝我扔石頭,或是用其他各種粗暴的方式對待我。而且,愈是在那些大城市,對外國人的憎恨表現得愈是明顯。在很多鄉村地區,不管是與歐洲人有來往的地方官員,還是那些因與西方的交流而受益匪淺的普通民眾,都向我展示了他們的友好,給予我這個外國人最真誠的款待。試圖用照片來說明旅途見聞,是一項新奇的實驗。幾年前,這些照片既容易腐朽又難以複製。但如今這項技藝已進步許多,我們可以用相同的設備來複製多張,並用相同的材料印出來,像是木刻印刷或雕刻法的情況一樣。總之,我對這項任務樂觀以對,也希望我所採取的方式能夠讓其他旅人有所依循,因為這些照片所呈現的忠實影像,能夠讓讀者以最近的距離,來檢視相中的情景。
圖片所搭配的文字,可以為這些照片提供有趣而清晰的內容,而這些資訊的來源都非常可靠,有一些是我拍攝之時所取得,或是我旅居中國將近五年期間所做的筆記。
我盡可能依自然順序或旅途的先後來整理這些筆記與照片,我的足跡則粗估大約有四千到五千哩之譜。
我將從英國殖民地香港說起。這裡一度被稱為歐洲人的墳場,然而今日香港以其維多利亞城金碧輝煌的公共建築、公園與花園、碼頭、工廠、電報機,及汽船隊伍,或可稱為東方文明新時代的誕生地。接著我將循珠江前往廣州,對外國人而言,該城比其他城市更富歷史趣味,因為這裡正是他們早期試圖在中國尋找一個立足點的基地。
接著我將前往福爾摩沙,一個有著熱帶繁茂景象與宏偉山勢的島嶼,早期葡萄牙水手稱它為「美麗之島」(Isla Formosa)一點也不為過。在台灣,熱蘭遮城的古碉堡遺址既奇特又有趣,國姓爺鄭成功就是從這個要塞驅逐了荷蘭人。他們有些人據稱向原住民尋求庇護,這些原住民如今還保有荷蘭人的文書,並延續著他們仁心的紅毛弟兄的行事作風。這個島嶼日趨重要,主要是開放港口所發展出來的貿易與日俱增,也因它是中國重要的煤礦場之一,而注定在未來扮演重要的角色。
越過海峽回到大陸,我會走訪汕頭與潮州府,兩地以優質蔗糖和稻米聞名,其氏族紛爭與村莊械鬥也讓人不禁想起蘇格蘭的封建時期。
然後我會北上廈門。這是外國人最早到訪的港口之一,一波波移民浪潮從這個福建省的港口湧向麻六甲海峽和美洲,這裡的人民也是最後屈服於滿清統治的一群。
福建境內的高山景觀隨處可見,閩江沿岸也不乏大山景致。靠著這條河流,每年七千萬磅的茶葉得以被運送到福州的市場。
再順著這條路線往北走,我接著會帶讀者到上海,它是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短短幾年,外國人的社區在吳淞江畔迅速建立,它占地如此遼闊,會讓訪客誤以為他一轉眼來到了英國的港口―那擁擠的船運、碼頭、倉庫、棧橋、堤岸、貴氣豪華的建築、街上人車喧囂、川流不息的光滑馬路,以及河岸邊那些展示外國人優雅品味的花園,都會令人有此錯覺。但只要走出社區,看到當地人擁擠不堪的住所,錯覺就會幻滅,彷彿它們被迫往後退,好讓路給這個較高尚的文明在它們中間築起的城市。離開上海,我會去寧波及雪竇山,這是上海人最喜歡的春遊勝地,這時剛好有萬紫千紅的杜鵑花、山景、大小瀑布;然後去揚子江,途中會拜訪一些通商口岸以及古都南京,並穿過揚子江上游峽谷的奇特景觀,一路遠達夔州府。最後的旅程會到芝罘、北河、天津和北京,城中那些非凡無比的古蹟、宮殿、寺廟、觀象台、這座龐大首都的不同種族、圓明園的遺址和明陵,也都會一併呈現給讀者。接著我會帶大家到南口隘口,然後在長城畫上休止符。
內文 : 【內文試閱】
從漢口到巫峽
在這趟旅途裡,我有幸與兩位美國男士同行。我們在漢口雇用兩艘本土船隻將我們送達宜昌。我們的中國通譯、廚子和中國僕人坐在較小的一艘;我們則坐在較大的一艘。事實證明這個安排很好,我們不會太擠,而且避開了中國式烹飪的不佳氣味;然而另一方面,由於兩艘船的速度不一,導致嚴重的延誤,而且他們那艘船的船員一點也不想盡力追趕。
下面三張圖片裡,圖152是我們的船員在吃早飯,圖153是我們船隻的船艙,圖154是我們的通譯張氏。
一八七一年一月二十日那天,升上英國和美國國旗,我們從漢口啟程遠征,但我們很快就降下那不必要的旗幟,然後撐篙通過在岸邊大排長龍的數千艘本土船隻,那過程極為冗長。
夜幕低垂時,我們在漢口上游十哩處的大軍山山腳下下錨,我們的船被隔成三個船艙,後面是王姓船長夫婦的住處,中間是我們的睡鋪,前面的裝有一個爐子,是用來做為客廳。我們渡過一個嚴寒的夜晚,因為風從每一個隙縫吹進我們的船艙。翌晨我們不得不在各個隙縫糊上紙張,以避免重蹈風寒之苦。不過我們的好眠隨後還是被王船長夫婦的激烈爭吵打斷了。王妻看起來是個烈性的女人和貨真價實的韃靼,她那比她年輕的丈夫想要繼續走,以便上岸採買的心願硬是被她否決了。
這些人你休想叫他們上床睡覺去,因為他們根本就把床揹在身上。他們的襖子塞了厚厚的棉,以至於白天看起來像只活枕頭。他們從來不換衣服,喔不,冬天結束之前不會換,接著就告別了那世上最親密的伙伴。船夫都是可憐人,九個人睡在大約五點五平方呎的貨艙。清晨傳自船艙的氣味令人不舒服,因為他們小心翼翼地緊挨在一起,又根據他們的財力和選擇抽著菸草或鴉片入睡。要叫這些可憐的傢伙早起可十分費勁。他們一個接一個爬出來面對寒冷的北風,接著是他們展現活力的時間;對於那些躲在他們滿是補靪的棉襖裡的眼中釘,他們絕不手軟,發現一律處死。抓完蝨子,他們通常會和王船長吵一頓,再不然就是和其他船員罵成一團。
而終於在七、八點的時候,所有的人手都要開始幹活,並且升錨,用一個製作簡單的絞盤把它拉起來。我們前進的時候,是順著微風而行,帆這時張開了,船夫們都蹲在甲板上享受吞雲吐霧的樂趣,擁抱清風徐來又無事一身輕的悠閒。揚子江這時約有一哩寬,河水的顏色深得跟巧克力似的,水岸很低,因為多次河水氾濫而留下一階階的痕跡。假如有人可以解讀的話,這些黏土牆有著黑暗又悲愴的歷史。到處都是從黏土裸露出來的突木碎片―那殘破的遺跡先前可能曾是一座家園,卻因久遠之前的一場洪水而化為斷瓦殘壁。
在中國船隻上的旅程十分緩慢,古老驛馬車的速度和它比起來,簡直就像閃電了。
河上旅行的前半段,我們深受嚴寒之苦,帶來的煤炭無法燃燒,而船上的逆行氣流又使得船艙濃煙彌漫。
這段航行頗為順利,我們十一點就抵達簰洲灣,這是目前為止揚子江最沉悶的部分,因為流川在這裡往西北轉了一個大約二十二哩的大彎,又幾乎繞回原點,一條半哩長的運河就可以把轉彎處的兩端連接起來。寒風在日落時分威力大減,我們在簰洲下錨過夜,這裡距下游的漢口四十六哩。我們翌晨早起,但直到七點才有辦法啟程,因為船長還在後面的船艙賴床,船夫則還窩在前面的貨艙一個緊挨一個。一場有趣的對話乃接踵而來,王船長提醒他的手下開始幹活的規矩,船夫們則回嘴說,船長理當以身作則。
第二天,我們穿過了一個英國海軍部地圖沒顯示的狹長沙嘴,翌晨我們看見了磐石礁,它佇立在距離左岸四分之一哩的河中。由於這個岩礁夏天淹沒於水中,輪船如果駛得太靠近岸邊極其危險。這個地方的河道約有兩哩寬,在這個流域的終點會轉進一條溪流,它是從洞庭湖的湖口流瀉而出。這附近的風景迷人,浩瀚河水的兩岸在我們到訪的季節表現出一種險峻而驚人的景致,而在霧氣瀰漫的遠處,我們可以看出是一排白色的帆,那是貿易戎克船的船隊,像是雲中的圖片,正航向遙遠的宇宙,而肉眼只能看見後面那一小部分的船隻。
過了洞庭湖,揚子江就被當地人稱之為「大江」,即使這個季節的水位是四季中最低的,一艘吃水六呎的輪船要上溯到兩河交會處也沒多大問題。任何一個對於行駛河流有豐富經驗的人,要找出河道及淺水處應無困難,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在於夏季期間,當兩岸都淹沒於河中,看不出什麼方位指標。在許多漫長又困難的地帶,夏季期間沒有任何樹木或地標可供辨識,以致擱淺在黏稠土岸上面的風險極大,除非有一系列浮標做為指引。
所有的淺灘都由鬆軟的沖積沉澱物構成,而我相信,一旦揚子江上游開放輪船行駛,基於淺灘和河道經常變動,有必要經常針對這條河流進行各項研究調查。這樣的調查如果只是在低水位的季節做過一次,做為翌年航行的依據,將只會造成重大災難而已。
我們的航行中,有一天是下雪的,由於無風,船夫們只好在桅杆綁上一條竹索,在岸上拉縴前行。之後有幾天,例行的航行與拉縴,和周遭的景物一樣單調無聊。
水面安靜無波又浩瀚無邊,兩岸的平原與水平面一般高低,完全找不到任何有趣的東西可以劃開這連成一體的線條。終於在二十七日,我們在一個鄉下的小村莊上岸,它的寧靜氣息十分優美,萬物似乎都冬眠了。這個村莊沿著河堤的頂端延伸,後有瘦骨嶙峋的樹木,滿覆白雪的枝椏在陰鬱的天空下傲然挺立。有坡度的河岸也鋪上一層白雪,用蘆葦所生的火堆在門內發出赤焰,在牡蠣殼窗戶裡閃爍。
村人沒有任何動靜,地面上的覆冰沒有任何遭到腳印破壞的痕跡,只有在一小塊水平的土地上,冬季作物的葉子成排聳立,在雪白的地上形成一幅淡綠色的圖案。
這樣說難免有點失禮,我發現我們的張通譯作用不大,因為我們的團隊沒人能夠完全聽懂他的方言,我反而發現我那位說廣東方言和流利馬來語的海南僕人用處大些。不過他對那些船夫倒是有點影響力,畢竟看在他的文才的分上,船夫們對他頗為看重。他在當地官員面前送往迎來擔任司儀算是稱職,他也總是詳細記錄議事內容。他自認是我們的保護者,當我們向那些官員呈遞相關文件時,看著他向那些官員打點獻殷勤,確實挺令人滿意。他向那些官員介紹我們的同時,也不忘強調我們所帶的洋酒和雪茄―他之前曾經努力熟悉的東西。
我在圖154裡面將他介紹給讀者,在此之前,他才在昏暗的船艙低聲唸了一整篇古文。左邊的人物是船夫,一位寧波僕人則從船艙看出來。他們的特徵都忠實呈現於圖中,他們的工作繁多,而且多數時間都全神貫注。我拍攝這張照片時,船隻正航行於江心。
我們接著停泊在上車灣,這是個小鎮,我們在這裡買到了上等煤炭。此時大約是中午,船夫們正和他們的船長上岸去了,而且毫無回頭上船的意思,雖然此時正有一陣逆流而上的輕風徐徐吹拂。因此四點的時候,我們有兩個人上岸去尋找不見人影的老王,並於近處的酒肆發現正在飲酒作樂的他。由於一大群人已經向我們團團圍過來,我們不敢冒險進城。外國人在這裡相當罕見,我的朋友向一位老人家買了一大堆糕點,分給人群裡的小孩,弄得大家很樂。那老人家看起來好像是裹著一條古老的被褥,而且用灰塵把被褥的表面上了一層防水的釉彩。
我們的張秘書說他得了重感冒,並差了一個船夫上岸去替他買酒。看他差遣人的方式真是受教了。他在船艙裡已經仔細算過錢包裡的錢,然後步出船艙,用著完全信任的神情把錢拿給一位船夫說:「我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錢,需要多少就拿,把找的錢放回來就好。」事實上裡面有大約六便士。
二十九日那天,兩名湖南海關的官員前來拜訪我們;我們同時也注意到岸上有兩艘裝載棉花的戎克船,它們擱淺在一個水流速度明顯為五節的地方。翌日我們發現岸上零星點綴著松枝和黍莖做成的草房,讓我想起在洞庭湖下方看到的松木筏草屋,其終點站是漢口,只是漏了在適當的地方加以介紹。這些木筏體型極大,而且在甲板上運載一個小村莊的情事也並不罕見。這些村莊會在漢口拖上岸,那些木頭就堆起來賣。
三十一日大約午時,我們在石首縣通過了一個危險的沙渚,它從城鎮對面的低窪沙土當中竄出。我們在這裡買了兩條魚,一條像鮭魚,而另一條布雷基斯頓船長先前曾經描述過。牠寬大無齒的嘴上有一柄長刺,據稱是用來將牠的鰭狀獵物從爛泥裡逐出,它的大嘴此時就適時擔任陷阱的功能。牠的全長,從尖刺的頂端到魚尾的盡頭,是四呎兩吋,光是那柄尖刺就有十四吋長。魚肚是白色,魚尾和鰭是白色和紅色,魚背和魚頭是暗藍灰色。石首縣的商業地位不高,曾是太平天國的據點,因為太平軍的蹂躪,局部呈現殘破景象。自從離開漢口以來,這是我們所看見的第一個山勢明顯的山區。
二月二日下午一時,我們抵達知名的商業集散地沙市,大約位在漢口上游三百哩處。這裡的河面有一哩半寬,河道完全暢通無阻。城鎮位於左岸,是揚子江最佳
河段之一,而且這裡有足夠的水深可供下游的內河輪船在很靠岸的地方下錨。有一個適合外僑居留的地點是在右岸的山丘上,它位於沙市的對面,這裡不受河水氾濫之苦,也不會與當地人口混雜。另外也有一個位置較低的地點,它位於沙市的下游,這裡也許更具貿易優勢。
這裡很難買到煤炭,雖然我們知道湖南的此處擁有大量煤藏。在沙市上游幾哩處的長陽縣確實會看到不少礦區,那裡的煤炭品質很好,但迄今需求一直不振。宜昌上游峽谷裡的巴東縣和巫山縣也開採煤礦,但除非它們被製成燃料(在這裡他們把煤炭鑄成模子狀),否則此地的需求還是不大。
我們現在正通過揚子江上游的山區,而在遠處,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布雷基斯頓所說的「七門山」(Mountains of the Seven Gate)的模糊輪廓,它的高度從河床算起約三千呎。這裡的河面約有四到五哩寬,河底硬而多卵石,也有多處危險的淺灘。
天快黑了,我們建議船夫下錨,但他們堅持續行,而終於在江心擱淺了。他們費了半小時的工夫才讓船脫困,而她又漂回原點,但最終還是下錨了。王船長提醒我們在這裡要保持高度警戒,因為我們正身處一個盜匪猖狂的地帶。我們因而整夜輪值守夜,我是第一個上場值班的人,我趁著這個時間寫信,左輪手槍則放在手邊。有一次,我以為聽到了什麼耳語,又有一隻手在窗口,我抓起手槍,決心為了保命誓死一搏。我聽到船夫們在前艙睡成一團的沉重鼻息,他們渾然不知一場流血悲劇下一秒鐘將接踵而至。然後船艙裡起了一股聲響,終於我的同伴前來輪班才讓我鬆了一口氣。原來是他,讓我如此無端惶恐。
二月四日,通過了一處岩石地帶,我們看見當地人以水獺抓魚。這些看起來很溫馴的動物是用長繩繫在船隻上,只要飼主輕輕推一下,牠們總是很快下潛,抓到魚就浮上來,慷慨地把獵物交給那些漁夫。河北省和湖南省這個區域沿岸的村莊和城鎮有一種富足的氣氛,與下游那些地區形成明顯的對比,從居民的外觀與農地的耕種狀況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這裡的狗兒品種也迥異於我在其他地方所看到的。牠們的毛短,耳朵長而尖,像福爾摩沙南部的獵狗。
二月五日我們看到了宜昌塔。右岸山峰的險峻懸崖由高而低,峰峰相連穿過雲層。
我們在頭頂一千兩百呎高的岩石頂上發現了一座寺廟,它俯視前面一片六百呎深的懸崖。也許,人們盡其所能地將這座寺廟蓋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我們在宜昌目睹了一場水師檢閱,這支帝國艦隊大約有十二艘船,像是圖155裡面所出現的,但我反而對這奇異景色印象深刻,因為在這些弱小的戰船後面,宜昌深藍的山脈傲然聳立,從四面八方把我們團團圍住,像個圓形露天劇場。船隻停泊成兩排,每一艘都因五顏六色的旗幟和長幡而鮮麗無比。他們的實砲射擊成果不佳,發砲極不規則,有些砲好像一點也不想發射似的。甚至在模擬戰鬥結束後,我們在夜裡還能聽見斷斷續續的砲響。我們參觀了其中一艘戰船,其間我們注意到,擺放笨重來福槍的槍架竟然放置在很顯眼的地方,以便讓敵人望之喪膽。
宜昌在河的左岸沿著一個河灣以新月的形狀綿延開來,並被一條運河分割成兩半。
有一半盤踞在高地,另一半地勢較低,後者包含一個廣大的郊區,這個低窪處曾在一八七○年曾遭受一場嚴重的氾濫之災,但隨後已重建。
宜昌有兩、三個閒置的地點適合做為外僑租界。此處也有各種數量豐沛的建材可以取捨,至於上溯到宜昌的汽船航運方面,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吃水淺的小船要抵達這裡毫無困難,即便是在水最淺的時候也如此。而在夏季期間,那些正行駛於長江下游的輪船所可能遭遇的障礙,並不會比行駛於漢口到上海之間那些已然克服的障礙還大。
我們將漢口雇用的船隻留在宜昌,以便等待我們從峽谷區回來。我們另雇一艘合適的快船載我們去四川的夔州府,我們的新船有二十四名看起來清瘦結實的船夫,
他們對於航行峽谷所面臨的危險、微薄的工資,以及吃重的工作,早已習以為常。
我們於二月七日離開這個內陸港口,幾小時後就通過了宜昌峽的入口,它在宜昌
上游十四哩處。這些岩石隘道蔚為奇觀,和我們來時航行數百哩所看到的廣大平
原簡直是天壤之別。山的高度從五百到兩千五百呎不等,且長江流經一處狹窄的裂縫,有些地方不會超過一百碼。水道無處不是深邃且清澈,卻籠罩在兩岸的巨崖絕壁下而陰鬰不開,且有時因低空罩頂而色調暗沉。高聳的峭壁上散布幾許簡陋的漁夫草寮,成了此處唯一的人跡。
幾哩之後我們看到一些比較好的房舍,四周還有小片果園。居民靠著販賣果園裡的產品給過路船隻維生。在這些較文明的屋舍之後,接著是一種最原始型態的住所―洞穴茅屋,前面以竹子做為擋板,並搭配相同的材質做為入口(見圖156)。
這些小屋都位於突崖下方無法抵達的地點,被煙燻污的內部讓我想起古老時代,我們的祖先在蘇格蘭威姆斯灣(Wemyss Bay)遮風蔽雨的穴居。在這種荒無人煙的地帶,中國人最能展現其節儉與勤奮的超群本領。有些刻苦耐勞的當地人捕魚維生,有些則是在鄰近的露天採石場營生。無論在哪裡,只要有可能,哪怕是岩石表面的一層薄土,都會被刮起來種菜,細心照料使之長大成熟,這可謂是點石成飯。此處用以建築的石材產量豐富,它們也被拿來做為下方河岸的堤防。同時,我極感興趣地注意到,透過水流在岩石上的運動,那些柔弱易動的微粒是如何被沖刷掉,而形成一些奇形怪狀的圓柱來支撐上頭的巨大岩塊。
二月八日的一場降雪使得山峰登時白了頭,但在峽谷裡下的卻是提神的冰雹,我們過夜地點附近的果園也出現了李花的明亮顏色。這裡的水深超過十噚(約十八點三公尺)。這是大年初一的夜晚,船夫們告訴我,他們打算在右岸黃陵廟的村莊消磨一個下午。這個小村莊四周松樹圍繞,背倚一座兩千呎高的大山。我們有些船員前去向神明獻上牲禮,稍後的傍晚時分,大家要我出面調解一場衝突。小張抗議說,船夫們發酒瘋破壞他寶貴的名譽;不過我很快發現,我們這位可敬的通譯也不是那麼無辜,因為他連站都站不穩哩。船夫整夜喝酒、賭博、抽鴉片、喧鬧,時不時放鞭炮。翌晨,船家宰殺一隻公雞獻牲給河神,又在河上灑了一些酒。
奠酒過後,他自己大口大口地啜飲杯中物,使得船夫們一旁乾嚥,直到瓶中的酒水所剩不多,船家才把酒瓶賞給那些船夫。
我們在村莊上游兩、三哩處遇到第一個險灘;而在這裡的一個小村莊,我們以假日的價碼雇用更多人力,耗費不少時間拉縴上行。他們在桅頂綁上一條堅實的竹製繩索拖拉上行,另一條綁在艙面的繩索則是牢牢地固定在險灘上面的岩石,以防萬一拖繩斷裂或跑掉,船隻還可以穩住。這裡的水流速度大約是七節,這個相當危險的激流只有一個河道,四周、頂上和河底都有鋸齒狀的岩石,而這些河底的釘狀岩也只有在這個季節才會露出水面。
我從布雷基斯頓船長與郇和先生的敘述裡得知,當水面上升時,這個地點完全沒有險灘,也不會面對什麼特別的危險。總之,透過審慎的調查弄清楚這些岩石的確切位置,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因為在它們淹沒於水中的季節裡,汽船很容易被河底的岩石所穿刺。水淺的季節裡,很多岩石可以輕易炸掉,而在峽谷區的其他不同河段,也可比照這樣的方式處理。這條河流通常是在每年二月水深最淺,七、八月的氾濫期水位最高,此時在峽谷區,水位比最淺時足足高出七十呎,水道最窄之處,水位自然上升最多。
圖150前面所看見的鼓,它的聲音可以蓋過險灘的水流聲和縴夫的嘶吼聲,激勵出他們最大的量能。此時五十名縴夫肩上吊掛著拖索上的竹環,一吋吋地匍匐前進,手腳牢牢地在兩岸的岩石生根似的,直到他們把船拖到上游水流順暢的地方。
我們於二月九日下午通過的牛肝(馬肺)峽呈現一種前所未見的雄偉景象,這裡的群山超過三千呎高,而一千呎高的峭壁則從江水的盡頭垂直升起(見圖157)。
這裡的許多岩石都有一種奇怪的豎直孔洞,它們明顯都是由沙子自然穿鑿而成。
軟岩凹處裡的小硬卵石在微粒水沙的助力下,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穿透了這些深邃的垂直孔洞,而水在岩石表面的摩擦終於使得這些隧道般的孔洞能夠透進光線。
第二道險灘出現在三斗坪,我們在這裡看到兩處船難,連同我們離開宜昌之後所看到的,一共是九艘本地船隻遇難。在這些粉碎了的船隻之中,有一個很老的船家住在一個以圓桿和蓆子做成的船艙之中,他已經在那裡等了一星期。他看來處境悲慘,我們主動提供援助,但他示意我們走開。翌晨我們上溯至一個小急流(見圖158),就在最大的險灘米倉峽的下方。由於青灘的急流將是汽船航行最大的障礙,它因而成了我的兩個感光板(圖159與圖160)的主題。
在第一張裡,我們可以總覽這個通道的入口,以及青灘這個村莊的位置。急流就在村莊的下方,在這個點的上面可以看見我們的小船正在航行;那艘載著兩個人的小船,是其中一艘隨侍在這個急流下面的救生艇。中國的生意人習慣在這個險灘的下方卸貨,以陸上交通運送至上游水流順暢的地方,再將貨物裝船。他們採取這個預防性的措施,並非因為水道太淺,而是在船隻上溯或下行險灘的時候,用以減輕船隻的重量。
圖158是一幀險灘的快照,是從上方的村莊拍攝。我可以說,這是一張在最不堪的處境下所拍得的照片,因為那些村人從沒見過如此不需任何畫筆來製造影像的邪
術,於是對我發動攻擊。我趕緊躲回船上,差點遭到一枝櫓槳的襲擊。小張企圖
對群眾說理,卻徒勞無功。我們低調地拍下照片,吞忍村人叫罵火速逃逸。我的兩名同伴自始至終都待在河流另一邊的船上準備溯河而上。有些村民無疑聽過坊間的謠言,說類似像我這樣的神秘影像是利用中國小孩的眼睛所做成。
這個險灘是揚子江上游最雄偉的景觀之一。河流行經隘口時,水面平順,突然之間它就像拋光的玻璃滾筒般彎曲而下,降落了八或十呎,然後向上捲曲成一個壯麗的泡沬頂峰,並以滾滾之姿向下奔流。在這個季節裡,各式各樣的暗礁增添了拍攝這道激流的危險性。在前進的路上,我們說服小張來船上和我們一道,然而當船隻上下俯衝並因木材受力而吱嘎不已時,他因過度驚慌而暈船不適。
青灘的村民都靠著這個急流維生。有一些是舵手,其他的則是縴夫,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失事船隻可以幫助他們過活。我們在這裡雇用五十名縴夫,幫我們把船拉到上游。這個急流的水流速度估計約為八節,但我看不出何以布雷基斯頓船長所提及的汽船無法在這裡行駛,在揚子江的任何一處急流,蒸氣動力可以將船隻推升上去,也可以讓它在快速而危險的陡降處減速慢行。假如揚子江開放輪船行駛以及對外貿易,大膽的科學技術必然隨時可以完成這個規劃好的目標。
我們在湖北的小鎮歸州過夜,它建在河流左岸懸崖下的斜坡地。鎮民是靠什麼過活著實費解,因為看不到耕地,沒有船隻,也沒有任何一種生意的跡象;我們碰到的唯一人物是個孤單的乞丐,他也急著要離開歸州。巴東附近有幾座煤礦,而在發現礦床的岩石裡,石灰岩層在江邊形成垂直的牆面。煤從礦坑口沿著岩石表面所切割的溝槽,滑落到水邊附近的貯存處。圖161所呈現的就是其中一個煤礦入口的影像。
礦坑通常是斜斜地凹陷到岩石裡頭,但距離很短,而且只挖到某些地方就放棄了,而那些地方才是我們的礦工要開始起挖的地方。他們不挖垂直礦井,其礦坑也不需要通風設備。那些礦工(有一些在圖162裡有入鏡)從早上七點做到下午四點,平均一天賺三百文錢,每人每週工資約七先令。他們用一盞小油燈固定在頭上,類似我們的礦工在戴維安全燈發明之前所用的。其他村民也在礦場工作,有的是煤礦揹工,他們將簍子綁在背上,如圖163所示,這類工作一天可掙兩百文錢。
年紀小的孩子則製作煤炭,這種煤炭是將煤和水混合而成,用的是這裡品質較差的煤,然後以模子鑄型,再於陽光下晒乾,這個程序顯示於圖164,圖165是準備輸出的煤炭。每一塊重一又三分之一磅,在礦坑口一噸賣大約五先令。中國人製作煤炭的方法仍然極不完善,不過他們用煤炭還是用得很節儉,即使是在這個煤礦可以大量取得的省分。
范里屈荷芬男爵(Baron von Richthofen)已經向我們保證,湖北和湖南有豐富的煤
藏,四川的礦田也十分遼闊。他更進一步指出,以目前的消費量而言,光是往南
一點的沙市就足以供應全球數千年,然而在先前提及的一些地方,中國人堆積木
頭和黍莖做為冬天生火之用的情事也並不罕見,而數不清的煤礦就躺在腳底下。
這些廣大的煤田將為中國未來的輝煌建構基礎,這時就應該引進蒸氣來協助發展它的內陸礦產資源。
我們於十八日早晨進入的巫峽超過二十哩長,這裡的河流水波不興,而我們在入口所看到的景致,也許是我們所見過的這類風景裡面最美麗的。群山巍峨聳立之姿令人眼花撩亂,此一流域盡頭最遠處的山峰像一顆切割過的藍寶石,它的雪線在陽光中閃耀,宛如寶石切面閃爍的光芒。其他的絕壁和斷崖的顏色則逐漸暗沉,直到它延伸至前景岩石輪廓清晰的光線與暗影(見圖166)。
駐紮在湖北與四川邊境的一艘砲艇上的官員警告我們小心海盜,他們有充分理由提出如是告誡。當晚大約十時,峽谷區陷入極端的黑暗,我們被一艘並排船隻上的船員的私語聲弄醒。我們向他們招呼示意,卻沒有得到回應,於是我們朝著聲音所來的方向對空開火,我們的鳴槍竟得到另一個方向的閃光與槍聲的回應。事情過後,我們整晚守夜。直到兩點,我們又醒來盤查悄悄潛入我們地盤的另一艘船的船夫。這是第二次我們被迫鳴槍,而來福槍打在岩石的劇烈砲聲足以遏止暗處宵小的進一步蠢動。那些夜半騷擾之徒必定十分熟悉這個峽谷的地形,因為即使是白天,這裡還是有些暗,夜半則是漆黑一片,以致沒有商船敢冒險駛離岩石包圍的停泊地。
十四日那天,當我們沿著一個小險灘上行,我們不得不砍斷一條竹索,因為船隻被一陣突來的強風捲到漩渦裡,船身即將傾斜。鬆脫了縴繩的拉力之後,船身很快扶正,並從險灘盤旋而下,直到她在事故地點下方半哩遠的右岸安頓下來。河寛眼下將我們和我們的人馬阻隔開來。最後我們用很高昂的價碼雇了一艘小船,極其困難地將我們的人馬全部渡了過來。
我們於三點左右抵達四川的巫山縣,我們在這裡停腳歇息,這裡距上海超過一千兩百哩。我們原本打算要通過前往夔州府的短短隘口,但我們被一場沙塵暴困住,以致我們的船隻無法前進。巫山峽有好些洞穴,我們聽說其中一個是監獄。這個用作監獄的山洞據稱是在上方的高處,面對著懸崖。要到這個山洞,只能經由懸在岩石上的鍊子才能抵達。在另一個洞穴,幾乎同樣難以到達,我們發現一位年邁的隱士,他只靠草本植物和打坐隻身在那裡度過好些年。
我極不情願地在此打住這個話題,往後的旅途插曲就不說了,主要是擔心讀者對我的敘述感到厭煩。
導讀 : 【導讀】
導論:約翰.湯姆生的中國與臺灣行
針對湯姆生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三年攝影應用棉膠濕版法之觀察,兼論《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運用的珂羅版印刷法
──麥可.葛雷(Michael Gray)
「旅行者常常認為,任何人都會攝影,所以這門藝術只要一個下午便能學會,且只有在絕對必要時才需要加以研究。多年來,我不斷嘗試修正這種錯誤觀念,卻徒勞無功。我個人已涉獵這門藝術超過二十五年,仍持續埋頭苦幹,努力追趕科技的腳步;然而,攝影技術進展飛快,我盡力邁步,只能勉強跟上。」──約翰.湯姆生〈攝影與探險〉(一八九一年)約翰.湯姆生一邊遊歷中國和台灣,一邊攝影,留下不少棉膠濕版負片,這些收藏極為珍貴無價。這些負片後來被應用在他出版的《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又譯《中國人與中國影像》)中;這本著作極具影響力,讓西方讀者認識了中國高度發展的文化。湯姆生是個活力充沛、意志堅定的人,才華滿溢又富創新思維;在遠東的十年光陰,使他滿載具有高度美學和專業素質的影像重返歐洲。
玻璃版攝影:棉膠濕版法要運用棉膠版攝影法,攝影師須將含有碘化鉀的火棉膠跟酒精、乙醚混合溶解成溶液後,倒在玻璃版的正中央,晃動之,使黏稠的乳白液體均勻分布在版面,凝結但不乾燥。緊接著,將玻璃版迅速浸入硝酸銀洗浴,經由所謂的複分解過程,在纖維素膜內形成一層感光的碘化銀。所有的操作步驟(包括顯影)都必須在感光玻璃版仍濕潤時完成。如湯姆生這般水準的攝影師,會運用各種顯影劑,根據曝光當下的狀況以及希望負片呈現的反差程度來謹慎挑選、調整每種顯影劑的配方。
此時,在盡可能不耽誤的情況下,將潮濕的感光版插入暗片中,放置在相機背部,曝光五到三十秒。隨後,攝影師立刻回到暗房帳篷,將玻璃版感光面朝上放入含有硫酸亞鐵或鄰苯三酚顯影溶液的馬來樹膠盤。待影像細節完全顯現後,攝影師會先清洗玻璃版,去除殘留的顯影劑,並以強烈的氰化鉀溶液定影,接著再次洗去所有殘劑。一旦回到一間設備齊全的暗房時,湯姆生便會揀選、準備、運用各式各樣的減薄、加厚及化學反應技巧,把眾多負片影像昇華成一件件卓越的作品。
從某些方面來說,比起世界上第一種在紙上生成正負像的卡羅法,棉膠版法帶來的問題其實更多,尤其是在偏遠地區操作時。首先,紙張非常輕盈,容易攜帶,玻璃版則是笨重又脆弱。其次,棉膠濕版法要求操作者在曝光當下準備/裹覆玻璃版,並且要馬上顯影,因此他必須將化學原料和暗房帳篷帶在身邊,也必須找到乾淨的水清洗玻璃版。
湯姆生在偏遠地區時,極難取得攝影過程所需的基本材料。檢視他拍攝負片所使用的大量玻璃版,就能看出他經常重新切割、使用已經用過的玻璃版。攝影過程對人體很不健康,回想起在自己設計打造的暗房帳篷工作時的光景,他這麼提醒:「即使把帳篷搭在涼爽的樹蔭下,竭盡所能讓室內通風,工作了十分鐘後,快速揮發的化學物質依然會使空氣充滿毒性,尤其是如果從裹覆火棉膠到氰化鉀定影的每一個步驟都在室內完成。」他接著又說:「在這樣充滿化學物質的帳篷內工作一整天後,我覺得自己都可以被用來裹覆玻璃版或印出影像了。」
準備玻璃版負片時,湯姆生建議使用約略等量的酒精和乙醚;液態棉膠層尚未浸入硝酸銀時,酒精可以在棉膠層達到凝膠點前減緩其揮發速率。這樣一來,操作者不僅能迅速完成所有的必要步驟,又不需要匆忙倉促。在極為炎熱潮濕的條件下,他建議:「如非必要,切勿在篷內多停留一秒。可在戶外裹覆棉膠層,接著在使用硫酸亞鐵銨完成顯影並將玻璃版清洗過後,在戶外使用氰化鉀定影,接著就可以風乾、收好負片,有空時再重新顯影。」
高溫高濕不是唯一的問題。他曾提到在芝罘發生的一件事:「成功拍好一張照片後,我到隔壁的小屋找一瓶水,想清洗負片,但是當我將玻璃版從暗房帳篷拿出來,把水倒在上面時,水馬上就在玻璃版的表面凍結成冰,邊緣凝成小冰柱。阿洪(湯姆生的助理)站在幾乎及膝的雪中,把臉埋在大衣袖子裡,至於水瓶,已經凍成一大塊冰了。雖然遭遇種種困難,我們終究仍得以在一戶友善人家歇息,在炭火堆上解凍玻璃版,再以熱水清洗。拍攝負片時,幾乎是沒有辦法控制反差的。因此,攝影師在後續的顯影、穩定和重新顯影階段,必須好好操控。挑選、運用單一或綜合的顯影或加厚劑,是濕版攝影師必備的技能。湯姆生在一八六六年為《英國攝影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撰寫了一系列有關攝影過程和工序的文章,文字清楚簡潔,資訊豐富,點出他獨特的攝影技巧。
一九○七年,湯姆生憶道:「棉膠濕版法這旅伴……在任何冒險旅程都最要求化學與技術精準,每當我行經森林和熱帶叢林時,其缺點就變得顯而易見。」然而,他也大肆稱讚這個方法,說:「我得點出它一個獨特的強項,那就是玻璃版得當場曝光、顯影、完成,所以在拆除帳篷前,便能立判成敗。」此法的主要特點是:「棉膠濕版負片可顯現非常極致精微的細節,呈現絕佳的漸層與印刷品質,是目前已知的所有技法都無法超越的。」直至今日,幾乎沒有人會提出異議,而這也是棉膠濕版法之所以能夠一直延續到一九六○年代中期的原因。
實際操作
約翰.湯姆生當然受了所處時代和西方教育的影響,但是他這個人同時也極為複雜。他操控棉膠濕版法的老練手法,清楚顯現出他對中國文化和民族的觀察與認識。他對中國社會擁有學術方面的興趣,使他能夠獲得模特兒的信任。許多複雜的社會標準都使中國人忌諱人類形體的再現。例如,湯姆生曾描述過:「如果可以避免,中國人不會願意被拍到側臉或甚至四分之三側臉的照片,因為其肖像一定要展現出兩個眼睛和兩個耳朵,且圓臉必須跟滿月一樣完美。整個身體也必須遵守同樣謹慎的對稱感,臉部也必須盡可能不帶任何陰影。倘若真有陰影,也得左右相等。他們說,陰影不該存在。」威爾康醫學史協會所藏的湯姆生正式人物肖像中,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尊重這些文化考量。他既富有同理心,也很會發揮創意。拜訪柬埔寨時,他拍攝國王,國王首先「……穿著當地的王袍,第二次則是法國陸軍元帥的制服。在拍攝後者時,我記得靴子方面有點問題,因此最後國王陛下向廚師借了一雙來穿。」
然而,有些時候他會決定不拍攝任何照片:「我曾遇過許多懼怕迷信的不幸之人跪倒在地,懇求我不要用致命的鏡頭拍出跟他們神似的影像。這種事在不久的過去也曾發生在我們的國家,人們相信照片是魔鬼的作為。」
我要提及的最後一張照片,再次凸顯攝影師必須將當地的敏感議題列入考量的重要性,否則攝影對象可能會把無心之舉視為邪惡的行徑:「有天早上,我在日出前便起床,想要拍攝一座跨河的古橋。我左思右想,認為這次這麼早起,應該不會遇到城裡的大批群眾。沒想到,橋上竟然有個市集……我才剛現身,拍了一張照片,一群大吼大叫的民眾便衝過來,跑向站在小船附近岸上的我。在各種投擲而來的物品之中,我趕緊解開相機,相機裡面還有未顯影的照片,把設備夾在腋下,然後一邊舉著尖尖的三角鐵架向迅速靠近的凶神惡煞揮舞,一邊退後踩進河水,匆匆忙忙爬上小船。我弄丟了相機的蓋子,明亮的鏡片也潑到河川的泥濘。然而,最後出來的照片很不錯,我也得以誇耀自己使用了三腳架拍攝這座橋梁。」這種經歷很少見。湯姆生對於中國人的敏感議題似乎隨著時間變得愈發了解、尊重。他留給我們的中國社會影像十分人道且充滿同理心。
湯姆生的作品試圖處理一個非常龐大的主題:中國及其人民。他知道,如此重要的作品會需要同等程度的攝影技術。他的性情和性格正好能幫助他通過層層阻礙,完成有時看起來幾乎是不可能掌握的攝影過程。他清楚地回憶攝影現場的操作流程,憑著個人經驗使文字具權威性,並流露出對於這門「黑暗藝術」的敬意與情感。
湯姆生的中國攝影作品散布、傳播得很廣,有時候運用了各種印刷方式(石版、凸版、雕版),因此不是那麼易於辨識。製圖者和版畫師一直到十九世紀末都還會轉譯、詮釋他的影像。例如,在巴黎國家圖書館的地理學會藏品中,就有一系列寄給地理學家雷克呂斯(Élisée Reclus)的湯姆生攝影作品及註釋,是他著作的出版起源。
約翰.湯姆生四冊巨著《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的印刷歷程
「試圖用照片來說明旅途見聞,是一項新奇的實驗。幾年前,這些照片既容易腐朽又難以複製。但如今這項技藝已進步許多,我們可以用相同的設備來複製多張,並用相同的材料印出來,像是木刻印刷或雕刻法的情況一樣。總之,我對這項任務樂觀以對,也希望我所採取的方式能夠讓其他旅人有所依循,因為這些照片所呈現的忠實影像,能夠讓讀者以最近的距離,來檢視相中的情景。」(取自《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第一冊自序內容)一八五五年,法國攝影師柏德范(Alphonse Poitevin)獲得珂羅版印刷法的英國專利。此印刷法是根據重鉻酸膠質的感光特性發展而來,屬於平版印刷,也就是印刷與非印刷區域之間沒有物理性的區別,但暴露在紫外線之下的膠質層會硬化、呈現網狀,能吸收油墨,而相對應的「負片」區塊則具保水力,因此無法印上油墨。
湯姆生便是運用這種具開創性的新式照片複印技術來印刷、重製他的作品。跟桑普森洛與瑪斯登出版社(Sampson Low, Marston and Company)商討之後,他指示影印公司(Autotype Company)以新近改良的珂羅版印刷法印製「兩百一十八張人物與風景攝影照片」,再插入由奇司威克印刷社(Chiswick Press)印出的描述性文字對照。我們不清楚這份出版品的印刷量,只知今天世界上僅剩不到四十份完整、狀態良好的副本。魏延年(René Viénet)先生所藏之全四冊叢書,不僅保存狀態極為良好,並且顯示主體部分在最早的印刷階段就已進行裝幀。
仔細檢視威爾康基金會所收藏的湯姆生負片與玻璃中間正片,可以證實他在這四冊著作的印刷與製作過程中,確實扮演非常重要的密切監督角色,是過往的攝影師沒有做到的。此點特別值得注意:他對攝影過程和複印藝術兩者的結合具備很深的了解,在當時是無人可比、前所未有的。
先前,湯姆生已經出版過《柬埔寨的古蹟》(The Antiquities of Cambodia)和《福州與閩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這兩部重量級著作,同樣是以自己的攝影作品做為插圖。前者附有十六張蛋清印刷圖片,後者則有八十張碳版印刷圖片,全都是來自原始的玻璃版負片。珂羅版比先前這兩種方法還要好的原因是,它可以提升出版品的印刷量,遠遠超出當初的市場所能負荷的程度。
仔細檢視一張珂羅版,就能看出這種印刷法的細密網狀特色。這是為了精準複製漸層色調所必須運用的結構,可以印出最深的陰影和最亮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