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勞動法與企業實務之對話 | 誠品線上

當前勞動法與企業實務之對話

作者 侯岳宏/ 蘇文生/ 洪瑩容/ 初泓陞/ 郭玲惠/ 葛百鈴/ 林佳和/ 蔡菘萍/ 陳建文/ 黃朝琮/ 邱羽凡/ 李柏毅/ 張義德/ 張哲熙/ 傅柏翔/ 李瑞敏/ 陳一/ 陳業鑫/ 周兆昱/ 魏妁瑩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當前勞動法與企業實務之對話:隨著勞動事件法之通過,勞動法相關爭議在實務上之運作以及在法院之訴訟樣貌,預計將出現重大的變化。勞動事件之調解程序以及相關爭議的舉證責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隨著勞動事件法之通過,勞動法相關爭議在實務上之運作以及在法院之訴訟樣貌,預計將出現重大的變化。勞動事件之調解程序以及相關爭議的舉證責任變化,將使勞資爭議的處理從提前在調解階段就必須引入勞動法理論以及法院針對相類似案件之判斷基準,甚至在勞資爭議尚未出現之前,實務企業之人資法務在制定相關勞資政策時,就有需要提前以勞動法理和法院之標準來制定相關制度,以避免後續出現相關訴訟時,遭遇到不利。對於實務企業和勞動法學者律師等專業人士來說,如何在這波改革中,做好準備以因應法律施行後預期出現的各種挑戰,應屬近年首要之務。 本書擬針對當前之特定重要議題,邀集學者、律師和企業人資法務進行焦點對話,同時結合理論、司法實務、以及企業實務之真實挑戰與樣貌。透過即時的法律和判決基準整理,和實務進行直接的對談,檢視現行法理論或者是法院判斷標準,在實際運作上遭遇何種挑戰,有無實施上的困難,以及相關的建議。 希望可以透過本書,促進學界、法院和企業勞資實務之對話和溝通,並且達到互相了解、精進之效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 主編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乃係為了因應現代社會勞工權益之發展,以及對於勞動相關法令之需求,而基於專業發展與學術分工之考量於2007年由郭玲惠教授所創設並擔任中心主任,後由侯岳宏教授接任,推廣中心事務以及學術出版事宜。 本中心以研究發展勞動法及相關法學為宗旨,冀能營造優良的學術環境與品質,提供對勞動法研究有興趣之校內外專家學者及師生交流平台,目前中心主任為傅柏翔助理教授。本中心於2016年底中心組織調整前,中心成員由本院專兼任教師及校外對於勞動法研究有興趣之專家學者共同組成,目前則以本院專任教師為主。成員有:郭玲惠教授、侯岳宏教授、曾淑瑜教授、姜炳俊副教授、林慶郎助理教授、傅柏翔助理教授。侯岳宏.蘇文生.洪瑩容.初泓陞.郭玲惠.葛百鈴.林佳和.蔡菘萍.陳建文.黃朝琮.邱羽凡.李柏毅.張義德.張哲熙.傅柏翔.李瑞敏.陳一.陳業鑫.周兆昱.魏妁瑩侯岳宏日本一橋大學法學博士,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蘇文生政治大學法學碩士,華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洪瑩容德國Passau大學法學博士,中興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初泓陞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恆旭森隆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郭玲惠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葛百鈴政治大學法學碩士,明理法律事務所律師林佳和臺灣大學法學博士、德國布萊梅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蔡菘萍臺北大學法學碩士,勝綸法律事務所律師陳建文政治大學法學博士,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黃朝琮美國賓州大學法學碩士,宏鑑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級實務教師邱羽凡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李柏毅政治大學法律系勞社法組碩士、博士班,勝綸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張義德政治大學法學博士,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張哲熙東吳大學中國大陸法律碩士,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協理、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會議勞方代表培訓講師傅柏翔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臺北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李瑞敏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畢業,明理法律事務所律師陳 一日本東京大學法學碩士、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課程結業,日本金澤大學法科大學院客座教授。曾任日本金澤大學法學部專任教授、副學部長。陳業鑫政治大學法學碩士,業鑫法律事務所所長周兆昱日本大阪大學法學博士,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魏妁瑩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院長序/杜怡靜 編者序/郭玲惠 主任導讀序/傅柏翔 【當前之工時管理制度】 ‧主題一 加班費請求議題 加班費請求制度─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23號民事判決/侯岳宏/3 加班費請求制度─法院當前主流見解與判斷基準/蘇文生/15 ‧主題二 工時紀錄管理制度議題 工時紀錄管理制度和其效力─以出勤紀錄於訴訟法上之意義為中心/洪瑩容/31 工時紀錄管理制度和其效力─法院當前主流見解與判斷基準/初泓陞/45 【當前之薪酬制度】 ‧主題三 工資與激勵性給付議題 工資與激勵性給付之界線─理論與關鍵案例/郭玲惠/63 工資與激勵性給付之界線─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勞上更(二)字第2號判決/葛百鈴/79 ‧主題四 統包式報酬之運用議題 統包式報酬之合法運用界線─觀察體系與加班為中心之實務解題/林佳和/91 統包式報酬之合法運用界線:法院當前之主流見解與判斷 ─以新北地方法院106年勞訴字第121號民事判決為例/蔡菘萍/107 【當前之人事制度】 ‧主題五 解僱最後手段性議題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的理論介紹與關鍵案例討論/陳建文/119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法院當前之主流見解與判斷標準/黃朝琮/141 ‧主題六 懲戒解僱運用議題 懲戒解僱之運用與界線─兼論勞動事件法第49條之適用/邱羽凡/153 懲戒解僱之運用與界線:法院當前之主流見解與判斷標準─以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為中心/李柏毅/169 【當前之公司內部規章和協調制度之同意、效力】 ‧主題七 勞資會議運作議題 勞資會議制度運作─理論與關鍵案例/張義德/183 勞資會議制度運作:法定同意權行使之優先順序與決議之效力 ─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判字第472號判決/張哲熙/197 ‧主題八 工作規則不利益變更議題 工作規則之法理和不利益變更之規定─理論與關鍵案例/傅柏翔/209 工作規則制度運作─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勞上字第49號判決/李瑞敏/221 【當前企業績效考評和輪調制度】 ‧主題九 績效評估制度運用議題 企業績效評估制度運用和勞基法之界線─理論與關鍵案例/陳一/241 績效改善計畫與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5款之關聯─評臺灣高等法院104年重勞上字第14號判決/陳業鑫/253 ‧主題十 調職制度運用議題 調職制度之運用爭議:理論與關鍵案例─高雄地方法院108年度勞簡上字第17號判決評析/周兆昱/267 懲戒性調職─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3年度簡上字第154號行政判決/魏妁瑩/279

商品規格

書名 / 當前勞動法與企業實務之對話
作者 / 侯岳宏 蘇文生 洪瑩容 初泓陞 郭玲惠 葛百鈴 林佳和 蔡菘萍 陳建文 黃朝琮 邱羽凡 李柏毅 張義德 張哲熙 傅柏翔 李瑞敏 陳一 陳業鑫 周兆昱 魏妁瑩
簡介 / 當前勞動法與企業實務之對話:隨著勞動事件法之通過,勞動法相關爭議在實務上之運作以及在法院之訴訟樣貌,預計將出現重大的變化。勞動事件之調解程序以及相關爭議的舉證責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115630
ISBN10 / 9575115635
EAN / 9789575115630
誠品26碼 / 2682092033005
頁數 / 312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4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擬針對當前之特定重要議題,邀集學者、律師和企業人資法務進行焦點對話,同時結合理論、司法實務、以及企業實務之真實挑戰與樣貌。透過即時的法律和判決基準整理,和實務進行直接的對談,檢視現行法理論或者是法院判斷標準,在實際運作上遭遇何種挑戰,有無實施上的困難,以及相關的建議。

試閱文字

自序 : 編者群序

  本年度的論壇以當前之重要爭議為主軸,並希望透過勞動法學理、司法實務與人資法務之三方對話交流,呈現出勞動法令於事業單位中實際運作之面貌。爰此,本次論壇邀集學者、律師專家和企業人資法務進行四場次的焦點對話,每一議題首先由學者就爭議勞動法理論基礎研析,另由律師整理目前法院關於該議題之判斷基準,以及其專業建議,最後再會同人資法務以座談方式交叉對話,勾勒出結合理論、司法實務、以及企業實務之真實挑戰與樣貌。

  本書之最大特色為透過即時彙整現行法律及其司法實務發展,與其餘事業單位中的實際運作,進行直接之對話,檢視現行法理論與司法裁判之判斷標準於實際運作上遭遇何種挑戰,有無實施上的困難,以及相關的建議。其可以透過本年度的論壇,促進學界、司法實務工作者和企業勞資實務之對話和溝通,以對於勞動法規之實現,有深入淺出而具有應用價值之貢獻。

  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近年積極投入理論與實務結合之研究,期學術理論能深廣度兼具,法律制度為法基石,司法裁判與企業實務為實踐,即時針對當前重要議題,提出完整之論述和解決方案。勞動法年度論壇,已舉辦近十年,今年更進一步搭建多方對話交流之平臺,期對於勞動法學之發展,有一定之貢獻。本書為勞動法中心2020年之「當前勞動法理、法院判準和法務人資實務之交錯」論壇之研討成果,亦為中心所出版之第九本勞動法學叢書。

  再次衷心感謝參與本書籍編寫之學者群、律師和專家群,參加與談的人資和法務專家,以及每場次共同參與之各界先進,同時感謝協辦的元照出版公司、臺灣勞動法學會、台灣法學會,也感謝勞動法研究中心之所有老師,中心助理碩士班林秉澤同學、李政霖同學之投入。期盼此系列叢書,對於勞動法教育及企業實務運作有所助益,並希望勞動法研究中心未來仍能努力不懈,繼續推進、深化並編著更多的勞動法學相關叢書。

編者代表
郭玲惠

主任導讀序

  整體勞資關係之實務運作,是由許多不同參與者從不同角度一起構成。這其中之關鍵角色除了勞工與雇主之外,尚有學者、律師、行政機關、法院、企業人資法務、領域中之相關專業人士等等,各自扮演不同之角色,從自己的專業來解讀以及運用法律,並形塑出勞動法令最終在實際社會中運作之樣貌。因此,勞動法會發生直接、間接影響力的場域,除了法院判決之外,尚有數量龐大、且未進入法院的日常人資法務運作案件。後者之案件數量,以及對勞動法之使用頻率,參與其中之專業人士種類,和需參酌之複雜勞資需求調和,實不容小覷,值得進一步延伸了解。因此,本次之勞動法研究中心論壇,即以此為主軸,誠摯邀請學者、律師、人資、法務等專家一同參與,尋求「書本上的勞動法」、「法院判決下的勞動法」和「真實企業運作下的勞動法」的交會火花。

  為達到前述目的,本年度之論壇將當前最常見之重要實務運作議題,區分為工時、薪酬、人事、內部制度和績效評估五大類,其下再各自精選兩個關鍵次主題,作為本次學者專家聚焦之重點,以及本年度出書之核心內容。希望透過學者、律師、人資法務界對同一議題之討論和對談,能夠呈現出關鍵議題之真實面貌。

  本次論壇感謝(依場次次序)劉志鵬律師、焦興鎧老師、邱駿彥老師、鄭津津老師、王能君老師蒞臨擔任主持人,讓議題聚焦並充分對話;感謝參與寫作之學者專家(依報告次序)侯岳宏老師、蘇文生律師、洪瑩容老師、初泓陞律師、郭玲惠老師、葛百鈴律師、林佳和老師、蔡菘萍律師、陳建文老師、黃朝琮律師、邱羽凡老師、李柏毅律師、張義德老師、張哲熙協理、李瑞敏律師、陳一老師、陳業鑫律師、周兆昱老師、魏妁瑩律師等等辛勞的提供文稿,並且提出精闢之見解;感謝參與與談之人資法務專家(依場次次序,以專家名義與會因此不列職稱)張家瑜女士、吳虹儀女士、曹新南先生、張峻豪先生、呂岳霖先生、劉素吟女士、鄔佩君女士,提供實務之經驗和角度,讓討論的議題更加貼近真實運作,也促進各方的理解與交流。其中亦特別感謝曹新南先生與吳虹儀女士,在籌備期間針對議題之設定提供許多建議。

  最後感謝勞動法研究中心歷任主任郭玲惠老師、侯岳宏老師和中心成員老師全程的指導跟大力支持,以及助理們辛勞的協助。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主任
傅柏翔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院長序

  當代勞動法令之特色,在於其不但是勞動條件的基本標準之外,同時也是勞資關係中的一個重要衡平角色。法令條文無法窮盡所有的爭議類型,但是勞資之間可以透過勞動法理的解釋、法院相關判決之法理、以及企業實務中人資法務的運作,找到勞資雙贏的可能路徑,運用相關制度的紅線、以及潛在風險的蛛絲馬跡。因此,不僅僅是在發生爭議時才有必要探討法律、法院跟實務的交錯界線,甚至在勞資爭議尚未出現之前,雙方就有需要提前以勞動法理和法院之標準來制定相關制度,以避免後續出現相關訴訟時,遭遇到不利。有鑑於此,本年度的論壇和中心出版書籍以「當前勞動法與企業實務之對話」為主題,針對當前之特定重要議題,邀集學者、律師和企業人資法務進行焦點對話,透過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及演講,希望能夠提供運用勞動法令相關實務人士以及關注議題的大眾、師生,一個探索當前爭議議題之交流契機。

  本書「當前勞動法與企業實務之對話」之出版,首應感謝中心歷任主任郭玲惠教授、侯岳宏教授、傅柏翔助理教授以及中心的成員從規劃、論壇到成冊出書之全力投入和費心。其次,亦感謝台灣法學會社會法勞工法委員會、臺灣勞動法學會,以及元照出版公司在活動期間與出版事宜之大力協助,使本書得以順利付梓。最後,台灣法學會彭雅珍祕書、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林秉澤同學與李政霖同學於活動辦理及出版作業階段提供諸多協助,在此並予致謝。

  此乃是勞動法中心目前所出版之第九本勞動法學叢書,衷心期盼此系列叢書,能持續的為勞動法及實務運作注入新的能量,使勞動法領域更加茁壯繁盛,也期許勞動法中心未來仍能努力不懈,編著更多質量俱佳之勞動法學叢書。

國立臺北大學法學院院長
杜怡靜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