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法學 | 誠品線上

醫事法學

作者 王岳/主編; 王麗莎/劉蘭秋/趙西巨/岳遠雷/陳紹輝/吳畏/楊彤丹/劉炫麟/馬輝/鄧虹/蔡維生/達慶東/顧嬋媛/祝彬/馮磊/喻小勇/張雪/冉曄/石悅/王自力/宋科/李志遠/徐青松/周洪柱/劉瑞爽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醫事法學:本書在傳統醫事法教材基礎上,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為主要教學方法。在絕大多數篇章最後一節會針對該章主題選擇一兩個醫事法領域的焦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在傳統醫事法教材基礎上,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為主要教學方法。在絕大多數篇章最後一節會針對該章主題選擇一兩個醫事法領域的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研討,並於章末安排「情景測試與思考」、「課後閱讀資料」和「案例教學參考視聽資料」等提供讀者思考。期望教師與醫學生們能透過基於問題的自學、討論等主動學習法律的方式,將學習與社會熱點、難點的醫事法問題、難題掛鉤,讓學生們投入醫學相關問題情景中,鼓勵學生們自主探究,激發和支持他們的自由思維、質疑精神和辯論意識,從而加強對各章內容的學習、理解和思考。此外,亦於各章首頁增加了與該章內容相關的「法諺」內容。在以判例法為中心的英國法律中,法諺起到如法律規範般被遵守的作用,法諺云:「沒有法律就依照法律格言。」法諺在英美法系國家受到與普通法同等的對待。希望藉由這些經典的法諺哲語,可啟發學生們的反思與冥想。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王 岳(主編)現 職.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學 歷.中國醫科大學醫學學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專長領域.醫事法.醫學人文教育.醫患關係專書著作.瘋癲與法律.醫療糾紛案例評析.電影敘事中的醫學人文王岳.王麗莎.劉蘭秋.趙西巨.岳遠雷.陳紹輝.吳畏.楊彤丹.劉炫麟.馬輝.鄧虹.蔡維生.達慶東.顧嬋媛.祝彬.馮磊.喻小勇.張雪.冉曄.石悅 .王自力.宋科.李志遠.徐青松.周洪柱.劉瑞爽.謝青松.趙敏.王璐.唐義紅.沈曙銘.楊健.蘇玉菊.劉長秋.睢素利(按文章發表順序排列)王 岳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王麗莎 北京中醫藥大學劉蘭秋 首都醫科大學趙西巨 山東中醫藥大學岳遠雷 湖北中醫藥大學陳紹輝 江西中醫藥大學吳 畏 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楊彤丹 上海政法學院劉炫麟 中國政法大學馬 輝 首都醫科大學鄧 虹 昆明醫科大學蔡維生 濰坊醫學院達慶東 復旦大學顧嬋媛 天津醫科大學祝 彬 南京醫科大學馮 磊 重慶醫科大學喻小勇 南京中醫藥大學張 雪 哈爾濱醫科大學冉 曄 北京中醫藥大學石 悅 大連醫科大學王自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宋 科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李志遠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徐青松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周洪柱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劉瑞爽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謝青松 廣西醫科大學趙 敏 湖北中醫藥大學王 璐 湖南醫藥學院唐義紅 西南醫科大學沈曙銘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楊 健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蘇玉菊 海南醫學院劉長秋 上海社會科學院睢素利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主編序 作者簡介 法規簡稱 第一篇 醫事法緒論 第一章 醫事法概論/王 岳 第一節 醫事法的概念/3 第二節 醫事法的淵源/11 第三節 醫事法學的概念/17 第二章 醫療行為與醫療法律關係/王麗莎 第一節 醫療行為/25 第二節 醫療法律關係/29 第三節 「路邊諮詢」是否建立了醫療法律關係?/32 第三章 患者的權利與義務/劉蘭秋、王 岳 第一節 概 述/37 第二節 患者的權利/43 第三節 患者的義務/57 第四節 醫師該如何看待「醫鬧」現象?/60 第四章 醫師的權利與義務/趟西巨 第一節 醫師的權利/67 第二節 醫師的義務/69 第三節 醫師為患者保密的法律邊界在哪裡?/76 第五章 知情同意與醫療違法阻卻事由/岳遠雷、王 岳 第一節 知情同意/81 第二節 無因管理/94 第三節 職務行為/95 第四節 醫師究竟應當告知患者哪些資訊?/96 第五節 意識不清患者近親屬之意見明顯不利於患者,醫師該怎麼辦?/101 第六節 面對耶和華見證人拒絕輸血,醫師該怎麼辦?/112 第六章 醫療過失的認定/陳紹輝 第一節 醫療過失/119 第二節 醫療過失的認定/122 第三節 如何理解《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規定的「當時醫療水準」?/131 第四節 醫師可以主張醫療過失免責的事由有哪些?/138 第七章 患者安全與醫療過失防範/吳 畏 第一節 概 述/147 第二節 常見的醫療過失原因/150 第三節 患者安全的基本原則及分析方法/153 第八章 公共健康相關法律問題/楊彤丹 第一節 概 述/161 第二節 公共健康法/165 第三節 如何看待限制經濟自由與公共健康的關係?/170 第九章 醫療職業管理/劉炫麟 第一節 醫師管理法律制度/175 第二節 醫療機構管理法律制度/180 第三節 醫師多點執業管理法律制度/181 第四節 鄉村醫師執業與法律風險化解/184 第二篇 醫療損害的法律責任與救濟 第十章 醫療事故與醫療損害/馬 輝 第一節 醫療事故/193 第二節 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置/195 第三節 醫療損害/197 第四節 究竟還該不該繼續保留醫療事故這一概念?/201 第十一章 醫療技術鑑定/鄧 虹 第一節 醫療事故技術鑑定/208 第二節 醫療損害司法鑑定/210 第三節 從「鑑定結論」到「鑑定意見」意味著什麼?/212 第十二章 醫事民事責任/蔡維生 第一節 概 述/219 第二節 醫療損害的民事責任/221 第三節 醫療損害賠償/225 第十三章 醫事行政責任/達慶東 第一節 概 述/231 第二節 醫事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235 第三節 醫事行政責任形式/238 第十四章 醫事刑事責任/顧嬋媛 第一節 概 述/245 第二節 醫療行業相關罪名解析/250 第三節 醫務人員收受「紅包」的罪與非罪之探討/266 第十五章 醫療損害與醫療事故的救濟途徑/祝 彬 第一節 醫療損害的救濟途徑/273 第二節 醫療損害的司法救濟途徑/275 第三節 醫療事故的行政救濟途徑/283 第四節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替代性解決機制/284 第十六章 醫院暴力現狀、成因與治理/馮 磊 第一節 中國與域外的醫院暴力/289 第二節 醫院暴力成因/291 第三節 醫院暴力的預防與治理/294 第四節 針對醫院暴力設置的「黑名單」合法嗎?/297 第三篇 臨床相關法律問題總論 第十七章 藥品相關法律問題/喻小勇 第一節 藥品管理法律制度/303 第二節 藥品不良反應相關法律問題/304 第三節 醫師是否可以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307 第四節 醫師面對患者詢問代購印度仿製藥該如何處置?/311 第十八章 醫療器械相關法律問題/張 雪 第一節 醫療器械管理法律制度/317 第二節 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相關法律問題/322 第三節 誰是植入類醫療器械致人損害的賠償主體?/325 第四節 誰要對患者發生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承擔責任?/327 第十九章 中醫藥相關法律問題/冉 曄 第一節 中醫藥管理法律制度/331 第二節 中藥的標準化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336 第三節 中醫醫師處方權的法律問題/340 第二十章 臨床試驗相關法律問題/石 悅 第一節 概 述/345 第二節 臨床試驗中的法律問題/346 第三節 該如何保護臨床試驗中受試者的權利?/350 第二十一章 輸血相關法律問題/王自力 第一節 概 述/359 第二節 血液管理法律制度/361 第三節 無過錯輸血感染的患者究竟該不該獲得賠償?/368 第四節 臨時應急採血到底是否合法?/376 第二十二章 臨床診斷相關法律問題/宋 科、李志遠 第一節 實證醫學與診斷/384 第二節 臨床誤診/385 第三節 不親自檢查患者做出的醫學診斷是否合法?/386 第二十三章 急救與轉診相關法律問題/徐青松 第一節 概 述/393 第二節 轉診的法律問題/398 第三節 遺棄流浪女案究竟應如何定性?/401 第二十四章 住院管理相關法律問題/周洪柱 第一節 概 述/405 第二節 住院管理相關法律問題/414 第二十五章 屍體與驗屍相關法律問題/劉瑞爽 第一節 概 述/425 第二節 緊急情況下,醫師摘取屍體眼角膜是否構成緊急避險?/430 第三節 醫方是否有義務告知死者近親屬驗屍相關規定?/433 第二十六章 醫療文書相關法律問題/謝青松 第一節 概 述/439 第二節 醫療文書法律制度/442 第三節 病歷的所有權究竟屬於誰?/446 第四節 醫院使用的電子病歷是否合法?/449 第二十七章 互聯網醫療相關法律問題/趙 敏 第一節 概 述/455 第二節 互聯網醫療法律制度/457 第三節 互聯網醫療法律關係是怎樣的?/464 第四篇 臨床相關法律問題分論 第二十八章 放射診療相關法律問題/王 璐 第一節 概 述/471 第二節 放射診療與醫療過錯/476 第三節 放射診療致人身損害為什麼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480 第二十九章 腫瘤相關法律問題 劉瑞爽 第一節 法律規定的「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如何界定?/483 第二節 對腫瘤患者的善意謊言違背醫師的誠實義務嗎?/488 第三十章 器官移植相關法律問題 唐義紅 第一節 概 述/495 第二節 器官移植法律制度/496 第三節 交叉器官移植是否合法?/501 第四節 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成為屍體器官捐獻主體?/505 第三十一章 口腔醫學相關法律問題/沈曙銘 第一節 口腔醫學法律制度/511 第二節 口腔醫療糾紛引發的法律問題探討/515 第三十二章 醫學體檢相關法律問題/張 雪 第一節 醫學體檢與醫療過錯/523 第二節 體檢結果提交用人單位構成侵犯隱私權嗎?/526 第三十三章 醫學美容相關法律問題/張 雪 第一節 概 述/531 第二節 醫學美容契約屬於手段債務還是結果債務?/535 第三十四章 傳染病相關法律問題/楊 健 第一節 傳染病管理法律制度/539 第二節 案例分析/550 第三十五章 母嬰保健相關法律問題/蘇玉菊 第一節 母嬰保健法律制度/555 第二節 胎兒權利該如何保護?/562 第三十六章 精神衛生相關法律問題/王 岳 第一節 概 述/571 第二節 精神衛生法律制度/576 第三節 上網成癮是一種疾病嗎?/583 第三十七章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相關法律問題/劉長秋 第一節 概 述/589 第二節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法律制度/592 第三節 非商業目的的代孕行為該不該合法化?/599 第三十八章 腦死亡相關法律問題/睢素利 第一節 概 述/605 第二節 腦死亡概念與判斷標準/607 第三節 中國腦死亡立法現狀與展望/609 第三十九章 安樂死和安寧療護相關法律問題/睢素利 第一節 概 述/619 第二節 安樂死的國外立法情況/623 第三節 中國安樂死研究與立法/626 第四節 預先醫療決定和發展安寧療護/627 第四十章 基因技術相關法律問題/劉長秋 第一節 概 述/635 第二節 基因技術法律制度/637 第三節 複製人是否應該被法律所允許?/648 第四節 人類在基因上擁有權利嗎?/652

商品規格

書名 / 醫事法學
作者 / 王岳 主編; 王麗莎 劉蘭秋 趙西巨 岳遠雷 陳紹輝 吳畏 楊彤丹 劉炫麟 馬輝 鄧虹 蔡維生 達慶東 顧嬋媛 祝彬 馮磊 喻小勇 張雪 冉曄 石悅 王自力 宋科 李志遠 徐青松 周洪柱 劉瑞爽
簡介 / 醫事法學:本書在傳統醫事法教材基礎上,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為主要教學方法。在絕大多數篇章最後一節會針對該章主題選擇一兩個醫事法領域的焦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113209
ISBN10 / 9575113209
EAN / 9789575113209
誠品26碼 / 2681941009000
頁數 / 680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3.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在傳統醫事法教材基礎上,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為主要教學方法。在絕大多數篇章最後一節會針對該章主題選擇一兩個醫事法領域的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研討,並於章末安排「情景測試與思考」、「課後閱讀資料」和「案例教學參考視聽資料」等提供讀者思考。

試閱文字

自序 : 主編序

  一直以來,醫療行業堪比一個獨立王國,自己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法律很少介入醫療行業事務,法官也自然都很尊敬醫師。醫師等醫務人員都是尊重藝術、科學,擁有重要技能的專業人員。一般來說,公眾十分信任這一學科,醫師對患者也如希波克拉底所要求,懷著對老師般的尊重,這就自然意味著醫務人員不是昂貴和具有潛在破壞性的訴訟對象。所以法官也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允許醫師們設置自己的行業標準,進行集體專業評估,只要標準能被同伴廣泛接受。這樣的方式也許不能使標準置於很高的水準上,可能僅僅是可以容忍的最低程度。而這樣的觀念,就意味著患者很難去證明醫師的過失責任,更為可怕的是,醫療行業缺乏不斷改進和完善自我的動力。事實表明,這種醫療行業高度自治的態度並不總是制定非常高的行業標準,而相反可能僅僅是一個基本的,不符合國家衛生政策意圖,即對患者最大利益的標準。2017年,印度醫學協會(In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IMA)表示,75%醫師在其職業生涯中會遭受身體或言語暴力。這個統計數字和2014年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中59.79%醫師遭受身體或言語暴力,可謂出奇相似。這顯然不是巧合,而是社會發展的規律。無論哪個國家,伴隨著社會進步和國民受教育水準的提高,員警社會必然演化為公民社會,國民權利意識的覺醒成為所有進步社會共同的特質。這就必然會對傳統醫療行業文化產生質疑、挑戰甚至於反抗。例如,標誌著美國近代文化演進的三大人權運動,即婦女權益保護運動(例如討論墮胎合法化問題)、少數族群權益保護運動(例如美國黑人反歧視運動)和患者權益保護運動中,有兩個都是和醫學界密切相關的,可見一斑。
  改革開放40載,中國社會取得了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同時我們也要關注、思考那些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長久以來,醫師以「視病如親」的心態懸壺濟世,而患者也常以「華佗再世」、「仁心仁術」的感恩心情回報,醫患關係極為融洽。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往的醫患關係已經發生變化,更有甚者,醫患雙方反目成仇,對簿公堂。之所以醫患關係產生變化,絕非因為作為醫療服務物件的患者在生物屬性方面發生了什麼,而是其社會屬性發生了巨大的變動,最典型的標誌便是患者權利意識的覺醒和膨脹。這就要求作為未來醫師的高等醫學院校學生必須清晰地洞察這一變化,並感悟醫乃「仁術」,更是「人術」。
  醫學與法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科、專業,這就必然導致精通醫學者難以精通法學,反之亦同。但是這兩種專業都是對「人」的研究,因此必然發生密切聯繫。特別是隨著法律的不斷健全,社會個體權利意識的不斷增強,與醫療行為相關的法律問題必然成為社會公眾和醫學界人士共同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作為一名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醫務人員,必須在濟世救人與法律責任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必須對醫療法律關係中諸多基本概念重新認識。然而,我國傳統的醫學教育往往忽視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的培養,使得醫務人員無法適應社會發展對醫務人員的更高需要。
  縱觀先進國家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無論是衡量醫師告知內容的標準,還是判斷醫師注意義務的標準,都呈現出從傳統醫學主導的立場向司法主導的立場轉變。儘管法官仍不願輕易挑戰臨床標準和常規,但是他們似乎更願意挑戰個案中的醫師,期待行業的觀點可以更加靠近司法審查的立場。我國目前的臨床情況,非常類似於30年前的英國,醫師太不重視、尊重患者自主權的現象在臨床實踐和醫學研究中十分常見。患者有權自己做出決定的想法往往淹沒在醫療行業氾濫的家長主義中。而今英國的主流口號已經不再是「醫師最懂你」。「醫患夥伴關係」是現今英國政府喜歡的口號,為了確保患者最大利益,普遍接受的原則是:醫師應當協商而不是獨斷。這種倫理觀點的轉變,最顯著地體現在當前的行業性和法律性規範中,即要求從有決定能力的患者那裡獲取知情同意。行業性規範正如英國醫學總會(General Medical Council)聲稱的:「成功的醫患關係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要建立信任,就必須尊重患者的自主權——由他們來決定是否進行一項醫學干預……必須以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向他們提供充分的資訊,使他們能夠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醫療決定。」
  作為醫學院校的法律教員,我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素養」不是知識,所以無法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素養」不是能力,所以無法鍛煉。我越來越感覺到「人文社會科學素養」是一種感悟,是一種心靈深處的共鳴,是一種內心世界與人文社會科學精神趨同的價值觀與思維模式。醫學院中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應當就是讓學生在老師的授課過程中,逐步去感悟和最終形成這種價值觀和思維模式。我經常提醒自己,醫學院中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絕不是讓孩子們今後成為哲學家、倫理學家、社會學家或法學家,因為,價值觀和思維模式才是一名醫師必備的素質,也是一名醫師達到「永不被告」的關鍵。我也經常提醒自己,儘管自己是從事法學教育的,但更重要的不是讓學生熟記法律條款,而是必須讓學生能夠感悟到法律條款背後所彰顯出的人文關懷。因為對今天猶如驚弓之鳥的醫學生,我非常擔心他們被醫學界目前頗為主流的價值觀和高深莫測的法律知識引入歧途。西醫產生於西方文化、西方文明、西方的社會土壤。西方人長期受到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薰陶,歷經法治思潮的洗禮,希冀正義和追求自由的願望較東方人強烈,也由於西方自由傳統觀念濃厚,文化開放性程度較高,正義的傳統內涵更加豐富、多樣。東方人長期處在封建專制文化的環境下,人們的自由、正義觀相對貧乏一些,較少從法治層面理解正義的內涵。所以,我們要給醫學生補課,補上以人為本、以患者權利為中心的一課。
  首先,應當讓醫學生知道醫師與患者的利益是統一的。因為今天的醫師明天也會成為患者,今天我們用什麼樣的規則、態度對待患者,明天迎接我們父母、子女和本人的同行就會遵循怎樣的規則和態度。其次,應當讓醫學生明白醫患法律關係維繫的基石是信任,可以說信任對於醫師就像「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如果你肯多花些時間去安慰患者、聆聽患者、幫助患者,你就一定會得到他的信任,醫患之間的關係也就融洽了。第三,應當讓醫學生瞭解患者的權利,因為如果說人的生物屬性體現於每一個細胞,則人的社會屬性就體現於每一項權利。只要你尊重了患者的每一項權利,你的職業風險就小。第四,應當讓醫學生瞭解職業者的注意義務,瞭解為什麼美國人稱之為「duty of care」。因為職業者經過訓練就要比患者在臨床安全方面更有「預見力」,而預見到「風險」之後,職業者經過訓練就要懂得,我必須首先「告知」患者,其次我要比他更有辦法,立即採取措施避免「風險」的發生,或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只要你做到這些,你的職業就是安全的。
  本版教材繼續沿襲了第2版的教學方法——「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也稱作問題式學習),在一些章的最後一節針對本章主題選擇一兩個熱點、焦點問題進行研討,並在章末安排有「情景測試與思考」、「課後閱讀資料」和「案例教學參考視聽資料」。希望教師與醫學生們透過基於問題的自學、討論等主動學習的方式,將學習與社會熱點、難點的醫事法問題、難題掛鉤,讓學生們投入問題情景中,鼓勵學生們自主探究,激發和支持他們的自由思維、質疑精神和辯論意識,從而加強對各章內容的學習、複習和思考。另外,我們還在每章首頁增加了與本章內容相關「法諺」的內容。在以判例法為中心的英國法律中,法諺起到像法律規範那樣被遵守的作用,法諺云:「沒有法律就依照法律格言。」法諺在英美法系國家受到與普通法同等的對待。希望用這些經典的法諺哲語能啟發學生反思與冥想。

王 岳
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0年12月1日於北京大學醫學部逸夫樓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