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探索 | 誠品線上

新刑法探索

作者 張麗卿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新刑法探索:本書與時俱進,探索社會發展中,刑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舉凡犯罪論、刑罰論與各個犯罪類型的議題。本書的內容有些較為平實,有些則相對繁複,但都值得探討。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與時俱進,探索社會發展中,刑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舉凡犯罪論、刑罰論與各個犯罪類型的議題。本書的內容有些較為平實,有些則相對繁複,但都值得探討。較為平實的討論,有助於學子思考國家考試作答;較為繁複的研析,則有助於研究者的研讀。本次改版,針對2016年沒收新制而作相關的修正與補充,使內容更能與時代接軌,方便讀者閱覽。本書的若干文章已對實務判決或立法方向發生影響,諸如衛爾康大火的廢弛職務致釀災害,酒醉駕車罪、以及食品安全的相關問題等,均屬值得一再詳讀的作品。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麗卿臺灣桃園市人現 職國立高雄大學特聘教授財經法律系教授東海大學法律系合聘教授台灣刑事法學會理事長法務部刑法研究修正小組委員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委員經 歷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檢察官評鑑委員會委員考選部司法官特考、律師特考、高普考試等之典試、出題、閱卷及口試委員學 歷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著 作 食品安全的最後防線-刑事制裁醫療人權與刑法正義交通刑法新刑法探索法律與文學-文學視野中的法律正義司法精神醫學─刑事法學與精神醫學之整合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驗證刑訴改革脈動刑事訴訟制度與刑事證據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壹篇犯罪論第一章廢弛職務致釀災害的客觀歸責壹、前言貳、廢弛職務致釀災害的構成要件一、故意廢弛職務二、釀成災害三、因果關係參、結論第二章責任能力與精神障礙壹、前言貳、責任能力之基礎參、影響責任能力之生理要素一、病理之精神障礙二、深度之意識障礙三、心智薄弱四、其他嚴重之精神反常肆、影響責任能力之心理要素伍、限制責任能力之爭議陸、責任能力之立法方式一、生物學之立法方式二、心理學之立法方式三、混合之立法方式柒、與責任能力相關之刑法修正評估一、責任能力之立法二、原因自由行為之明文化三、監護處分四、配合第十九條修正之分則規定捌、結語第三章原因自由行為壹、前言貳、原因自由行為之意義參、原因自由行為之沿革肆、原因自由行為之種類一、故意的原因自由行為二、過失的原因自由行為三、新法修正伍、原因自由行為之可罰性基礎一、例外說(習慣法上的例外)二、前置說(構成要件說)陸、原因自由行為與酗酒駕車行為柒、原因自由行為與麻醉狀態下之違法行為捌、結論與建議第四章刑事責任相關之立法修正評估壹、前言貳、不純正不作為犯規定一、舊法規定及修正理由二、新法規定及適用參、禁止錯誤之處理一、舊法規定及修正理由二、新法規定及適用三、能否避免錯誤之判斷肆、與責任能力相關之修正一、第十九條規定二、第十九條第三項原因自由行為明文化三、第八十七條監護處分四、配合第十九條之分則修正伍、結語附件:相關判例可否再行引用第五章期待可能性在刑法的運用壹、期待可能性的法理貳、期待可能性的起源及適用範圍一、起源二、適用範圍參、期待可能性的學說發展與判斷標準一、學說發展二、判斷標準肆、期待可能性在實務的運用一、視為加重注意義務的要素二、視為一般用語的語詞三、視為阻卻罪責的事由四、無期待可能性宜適度援用伍、結語第六章台灣貪污犯罪實況與法律適用之疑難壹、前言貳、台灣貪污犯罪的現況與特質一、政府高層涉案二、貪污所得龐大三、刑事追訴無力四、隱密性與犯罪黑數高五、放射性與共犯結構化參、貪污治罪條例的立法特色一、過度強調一般預防的功能二、規範內容與刑法高度重疊三、立法上的特殊設計肆、貪污治罪條例法律適用上的疑難一、違反罪刑明確原則二、違反平等對待原則伍、貪污治罪條例應回歸刑法一、回歸刑法的必要性二、回歸刑法的修法建議陸、結語附表貪污治罪條例犯罪類型回歸刑法的修法建議第七章海峽兩岸有關毒奶事件的法律觀照壹、前言貳、毒奶事件的始末及判決參、毒奶事件的制裁規範一、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肆、台灣食品衛生安全的有關刑法規範一、製造販賣陳列妨害衛生物品罪二、舊食品衛生管理法第三十四條(現移列至第四十九條)三、競合伍、毒奶事件相應的台灣刑法規範一、製造與販賣毒物者二、對食物原料添加毒物的製造者三、使用有毒原料的食品製造業四、廢弛職務與玩忽職守陸、兩岸食品衛生安全相關立法的相互借鑑與省思一、規範結構的密度二、法律效果的程度三、兩岸相關立法的相互借鑑與省思柒、結語第八章妨害食品安全刑事責任之探討壹、前言貳、違反食品衛生安全之刑事制裁一、違反普通刑法之罪二、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罪參、違反食品安全論罪上的疑難一、證明故意犯罪的難題二、成立過失犯罪的檢驗三、因果關係的認定四、保證人地位的來源五、不法意識的有無肆、違反食品安全刑事判決之軌跡一、麥當勞炸油事件二、毒蠻牛事件三、甲醛菜脯案四、便當染菌案五、魚片中毒案六、塑化劑事件七、食用油造假事件伍、食品安全刑法立法的省思一、立法體例的選擇二、修法後的檢驗三、公務員責任規範的不足陸、結語第九章禁止營業誹謗之研究壹、前言貳、禁止營業誹謗之立法例一、美國二、日本三、德國四、小結參、公平法營業誹謗之禁止一、須為競爭之目的二、損害事業名譽之行為三、誹謗商品、服務或營業主管四、足以損害他人營業之信譽五、法律效果肆、刑法之誹謗罪一、誹謗罪二、妨害信用罪三、阻卻不罰之事由伍、比較公平法營業誹謗罪與刑法誹謗罪一、行為主體不同二、主觀目的不同三、誹謗內容不同四、法益保護不同陸、公平法營業誹謗罪與刑法誹謗罪之競合一、法條競合與想像競合不同二、公平法與刑法形成想像競合柒、個案評析一、最佳女主角瘦身美容(台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度自字第六四二號判決)二、皇冠租書比較表(板橋地方法院九十二年度自字第二三四號判決)三、大黑松小倆口牛軋糖(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三年度自字第一五號判決)四、倒店貨的音響喇叭(台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度易字第二八九三號判決)五、綜合評釋捌、結語附件:台灣各地方法院民國八十八年以後關於以公平法第二十二條結案判決之分析第十章護理站中的醫療暴力壹、前言一、要點二、分析貳、醫療法的修正背景參、甲掌摑乙成立傷害罪一、傷害的認定二、傷害的手段三、醫療法修正後的適用四、小結肆、甲掌摑乙成立加重公然侮辱罪一、侮辱的公然情狀二、侮辱的意涵三、醫療法修正後的適用四、小結伍、競合陸、醫療法修正後的法律適用一、醫療暴力改為非告訴乃論罪二、醫療暴力為具體危險犯三、醫療暴力罪與刑法相關罪形成想像競合柒、結論第貳篇刑罰論第一章連續犯的規定應否廢除壹、爭點所在貳、出於概括的犯意參、連續為數個同種之行為肆、犯同一之罪名伍、連續犯的處罰陸、結語柒、新法修正第二章台灣死刑存廢之現況與解決壹、前言貳、台灣死刑制度的現況參、死刑存廢之理論爭執一、死刑留存論二、死刑廢除論肆、溫和漸進逐步廢除死刑的政策一、死刑並不全然違反人道二、大法官解釋死刑並非當然違憲三、以健全配套為前提的廢除死刑伍、結語第三章褫奪公權制度之研究壹、前言貳、褫奪公權的性質參、比較法上的觀察一、日本二、德國三、小結肆、褫奪公權的刑罰理由伍、我國執行褫奪公權制度的困境一、褫奪公權的內容不當擴張二、其他法規凌駕刑法規定的限制三、裁量褫奪的要件不夠明確四、有期褫奪的執行始點無法掌握五、從刑得否長於主刑迭有爭議六、剝奪職業權背離憲法精神陸、新刑法褫奪公權之修正與評析一、修正要點評釋二、比較理想的規範設計柒、結語第四章假釋制度之回顧與展望壹、前言貳、假釋制度的起源及沿革一、近代假釋制度之起源及沿革二、我國古代假釋制度之起源參、假釋制度的刑罰理論基礎一、假釋制度與應報理論的關係二、假釋制度與一般預防理論的關係三、假釋制度與特別預防理論的關係四、假釋制度與綜合理論的關係肆、實務執行假釋的實況及評估伍、假釋的要件一、沿革二、評述陸、假釋的撤銷一、沿革二、評述柒、假釋之效力一、沿革二、評述捌、執行刑之合併一、沿革二、評述玖、展望(代結語)第五章刑法時效制度之回顧與展望壹、前言貳、時效的沿革一、歐陸時效制度的沿革二、我國時效制度的沿革參、時效的學理根據一、痛苦代刑說二、改過遷善說三、證據消滅說四、秩序回復說五、怠於行使說六、小結肆、時效規定的體例一、實體法性質二、程序法性質三、混合法性質四、小結伍、追訴權時效的具體討論一、追訴權時效的意義二、追訴權時效的期間三、時效的起算四、追訴權時效的停止五、追訴權時效停止原因的消滅六、追訴權時效的法律效果七、追訴權時效在審判中與偵查中的情形陸、行刑權時效的具體討論一、行刑權時效的意義二、行刑權時效的期間三、行刑權時效的起算四、行刑權時效的停止五、行刑權時效的法律效果柒、結語與展望第參篇新修正刑法之要點與評析◎新修正刑法之要點與評析壹、前言貳、法例一、罪刑法定主義二、從舊從輕原則三、刑法上之名詞定義參、刑法總則之犯罪論部分一、禁止錯誤二、責任能力三、原因自由行為明文化四、未遂犯五、正犯與共犯肆、刑法總則之競合論部分一、牽連犯之刪除二、連續犯之刪除三、想像競合之量定宣告刑伍、刑法總則之刑罰論部分一、刑之部分二、累犯三、刑之酌科及加減四、緩刑五、假釋六、時效七、保安處分陸、刑法分則之部分一、常業犯之刪除二、犯罪構成要件之修正柒、結語第肆篇判解評析第一章故意或過失的指標判決──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台上字第四五○七號刑事判決評析壹、本案事實一、檢方起訴之犯罪事實二、被告抗辯貳、爭點參、判決理由一、具有不確定故意二、出於自由意思而為肆、評析一、相關實務意見二、故意與過失的基本涵義三、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的區別四、間接故意與有認識過失的分辨五、結語第二章客觀歸責理論對實務判斷因果關係的影響──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五九九二號判決壹、前言貳、最高法院的重大突破——跌傷致死案參、因果關係理論一、經驗上因果關係的有無二、歸責上因果關係的有無肆、客觀歸責理論對實務的影響一、實務運用客觀歸責理論的情形二、評析跌傷致死案伍、結語附表:台灣實務運用客觀歸責理論判斷因果關係的實況一、簡表二、詳表第三章心神喪失與精神鑑定──兼評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一年度更(二)字第七七八號判決壹、案例事實貳、裁判要旨參、判決評析一、心神喪失與罪責能力二、精神鑑定與法院判決的關係肆、建議一、專家參審的可行性二、修正刑法第十九條的規定三、開設「司法精神醫學」之課程第四章酒測○•九一毫克竟也無罪──評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九年度交上易字第二四六號判決壹、前言貳、台北永和酒駕案一、本案事實二、九十九年度交上易字第二四六號之判決理由三、本案爭點參、酒醉駕車罪是抽象危險犯的立法一、抽象危險犯的刑事政策功能二、酒醉駕車罪是抽象危險犯三、本判決理由違背抽象危險犯的法理肆、酒醉駕車罪的刑事證明一、酒測值為移送法辦的依據二、酒測值是判斷是否成罪的主要標準三、禁止反證推翻「絕對不能安全駕駛情狀」伍、結論第五章酗酒駕車在交通往來中的抽象危險──評台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度北簡字第一四八四號判決壹、案例事實貳、裁判要旨一、從罪刑法定原則言二、從刑事證據法則言參、判決評析一、本罪為抽象危險犯二、本罪為繼續犯三、關於「不能安全駕駛」的故意與過失肆、結語第六章強盜罪與詐欺罪的難題──評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八五二號判決壹、案例事實貳、判決要旨參、判決評析一、強盜罪的不法所有意圖二、機器不能陷於錯誤肆、結語第伍篇實例講座第一章都是瓦斯外洩惹的禍──誤想防衛【實例】壹、前言貳、降低風險的行為參、推測的承諾肆、假象避難一、二階論二、三階論伍、結語第二章恐怖硫酸案──精神障礙犯罪者之犯罪【實例】壹、爭點貳、責任能力之修正一、舊法規定及修正理由二、新法規定及適用參、連續犯與接續犯肆、重傷之定義伍、結語第三章禍從天降──原因自由行為【實例】壹、前言貳、原因自由行為一、原因自由行為的種類二、原因自由行為的可罰性基礎參、麻醉狀態下的違法行為肆、原因自由行為與麻醉狀態下違法行為的區別伍、結語第四章情急的賢妻良母──無期待可能性【實例】壹、爭點貳、無期待可能性的法理與起源參、無期待可能性的適用範圍肆、結語第五章原住民打獵──無法避免的禁止錯誤【實例】壹、前言貳、禁止錯誤之意義與種類一、直接禁止錯誤二、間接禁止錯誤參、舊法規定及修正理由肆、新法規定及適用一、符合刑事責任法理二、涵蓋消極的違法性錯誤三、「舊法」過渡至「新法」適用上之不同結果伍、能否避免錯誤之判斷一、無法避免的禁止錯誤二、可以避免的禁止錯誤陸、結語第六章樂極生悲──過失的不純正不作為犯【實例】壹、前言貳、構成要件該當性一、構成要件結果之實現二、不為期待的行為(未為避免結果發生之行為)三、作為的可能性(防止結果發生的事實可能性)四、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五、保證人地位六、不作為必須與作為等價七、客觀注意義務的違反與客觀預見可能性參、違法性與罪責肆、結語第七章愛得過深──不能犯或自始不能發生結果之準中止犯【實例】壹、前言貳、未遂行為的法律效果與選擇一、未遂行為的法律效果二、未遂法律效果的選擇參、乙未裝妥炸彈非不能犯一、不能未遂二、有無危險的判斷三、小結肆、乙阻擋甲車應成立準中止犯一、中止犯或準中止犯二、準中止犯的盡力防果行為三、小結伍、結語第八章夜行大盜──牽連轉想像與連續轉包括【實例】壹、前言貳、牽連犯廢除後之法律適用參、新型態之包括一罪一、接續犯二、集合犯肆、結語一、甲構成刑法第三二一條第一項之加重竊盜罪二、甲前後十次加重竊盜的行為,應可認為屬於包括一罪第九章故意曝光大峽谷底片──毀損罪【實例】壹、前言貳、可能成立毀損罪一、客觀構成要件二、主觀構成要件三、小結參、可能構成背信罪一、客觀構成要件二、主觀構成要件三、小結肆、結語名詞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新刑法探索
作者 / 張麗卿
簡介 / 新刑法探索:本書與時俱進,探索社會發展中,刑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舉凡犯罪論、刑罰論與各個犯罪類型的議題。本書的內容有些較為平實,有些則相對繁複,但都值得探討。較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559970
ISBN10 / 9862559977
EAN / 9789862559970
誠品26碼 / 2681543505009
頁數 / 648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