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湯姆生: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作者 | 游永福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尋找湯姆生: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 |
作者 | 游永福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尋找湯姆生: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 |
內容簡介 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年4月,他又進行第二次亞洲旅行,從香港出發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造訪廣州、福州、廈門、汕頭、潮州、台灣等地,拍攝了大量照片。 1871年4月1日,湯姆生跟隨馬雅各從廈門搭乘輪船來到臺灣,4月2日兩人在打狗(高雄)上岸,然後到臺灣府城(台南)、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他從不同的角度為台灣寫歷史,臺灣的面貌因此變得清晰了。湯姆生記錄了平埔原住民的生活細節,留下一張張涵蓋地景、風景、維生、產業、植物、動物、房屋、服飾與人物等樣貌的照片。 在湯姆生踏上台灣這座島嶼130年後,本書作者發現了他心目中的「徐霞客」。湯姆生不僅為台灣寫下遊記,還留有珍貴的照片。自2001年起,他開始統整家鄉甲仙的史料,歷經十多年的研究與踏查,整理湯姆生現存59張南臺灣的照片,並根據當時湯姆生的行程,從打狗到木柵,依序編寫和現地比對。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他希望藉由《尋找湯姆生》的書寫,建構出臺灣第一條「線性文化遺產」的路徑。 本書特色: ◎全書收錄近250張珍貴圖片,圖文並茂。 ◎作者近二十年深度研究,根據湯姆生1871年南臺灣的行程,從打狗到臺灣府城、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為止,依序編寫,並將現在與150年前的影像對照比對,輔以現地豐富的文化、產業與生態資源,建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線性文化遺產」內涵。 ◎全書編排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
各界推薦 推薦人: 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林志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張蒼松|攝影家、策展人 張美陵|攝影藝術家、教師、策展人 黃明川|電影導演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劉克襄|作家 謝佩霓|藝評家、策展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十八歲時開始寫詩,差點成為詩人的游永福,以質樸(如同湯姆生描述他在南臺灣山林間所遇到的人的感覺一樣),又如壯碩的山林一般的開闊心胸,在沒有補助的情況下,獨力又細膩地完成這本大作,在這紛擾喧囂的時代,特別映照出一股清流與書香。對照起部分西方學者,總是以他者之眼或東方主義來理解或質疑湯姆生拍照的動機以及他所拍攝的東方圖像,在閱讀這本書之後,或許應該說,湯姆生的知音晚了140年才出現吧! ──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讀者閱讀游先生的新書以及書中的豐富圖像時,不但能夠知道湯姆生1871年取景地點在哪裡,還會看到同個地點的現在面貌,知曉湯姆生路徑中每個地帶的植物、食物與特產,並能了解南臺灣平埔族群1870年代的房屋、武器、衣服等器物是如何構成的,等等。……欣賞十九世紀英國攝影家的風景照片與人像時,必須記得湯姆生是依靠英國帝國主義在臺灣擴展的機制(包括英國長老教會的協助、英國海軍部的海洋測量等)以及當地的臺灣嚮導與村落居民的協助等,才能夠取得這些圖像。游永福先生的新書也有助我們認清這個事實。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湯姆生於十九世紀晚期,提倡革新寫實主義攝影。著眼編輯異國文化和生活細節為發想的圖誌,以攝影家的毅力航向南臺灣,踏查甲仙四社平埔族及其自然風土。上世紀七○年代,美國《Life》雜誌將湯姆生定義為國際上「六十八位偉大的攝影家」。「開發生命情境的極致」是詩人的特質,十八歲開始發表新詩的游永福,反芻敏感、纖細與想像力,行吟湯姆生的步履鴻爪,省視故人疼惜過的每一吋大地,游永福誠摯地描繪了這條古道的骨架與神采,呼應湯姆生對母土的愛。 ──張蒼松,攝影家、策展人 游永福是高雄甲仙、杉林、六龜地區的文史專家,長期研究1871年湯姆生的南臺灣之旅,致力於推動建立「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從當今聯合國的「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找不到臺灣這個島嶼有任何「世界遺產」。《尋找湯姆生》這本書,不但意圖將湯姆生的南臺灣路線,推動成為臺灣的文化遺產,也希冀從湯姆生的攝影檔案,發現與追憶大武壠族的生活歷史文化。 ──張美陵,攝影藝術家、教師、策展人 從約翰湯姆生所留下最早的旅行攝影影像,到游永福窮畢生之力挖掘出故鄉歷史縱深,並共造社區情感,臺灣走過顛跛的殖民歷史與認同vs.族群的翻攪。本書的地方誌與地方心回應了整個臺灣,及亞洲十六世紀末以降的變動史觀。 ──黃明川,電影導演
作者介紹 游永福1953年出生於高雄縣甲仙鄉山內埔山區。十八歲開始寫詩,長年致力於閩南語教學,並挖掘故鄉甲仙的文史產業,以及湯姆生攝影之研究與旅遊報導。2012年規劃和導覽「甲仙尋奇:甲仙文化體驗之旅」活動,完成「甲仙樟腦芋筍梅好客新天地:甲仙區客家文史產業調查研究計畫」;2015策劃「就是要看見臺灣之美: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臺灣線性文化遺產特展」。著有:《花邊剪刀》(詩集,2000)、《一路領仙:甲仙鄉登山健行導覽》(2003)、《甲仙文史記事:為式微的平埔文化開出一條活路》(2006,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文獻書刊與推廣文獻研究」獎勵)、《走讀甲仙》(2007)、《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2019)等。個人網頁:《日照甲仙埔》,FB社群網頁: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
產品目錄 寫在出版之前/林志明 推薦序/費德廉 推薦序/王雅倫 自序 第一章 湯姆生南臺灣旅行地圖、報導文章與照片 湯姆生的南臺灣旅行地圖/湯姆生的報導文章/湯姆生的攝影方法與臺灣照片統計 第二章 好戲就從打狗開演 打狗港景觀/打狗潟湖與打狗海邊/打狗近郊風光 第三章 臺灣府城掠影 荷蘭人的熱蘭遮城/臺灣府城與近郊/客家聚落與影像 第四章 馬雅各醫生的教區 拔馬禮拜堂/木柵禮拜堂/東行路徑與「柑仔林」聚落 第五章 浪舞南仔仙溪 馬雅各醫生的願望/瓠仔寮,和善的好聚落/甲仙埔,狂野活力的迎賓晚會 第六章 迷人的荖濃溪與歸程 荖濃風情畫/六龜里驚奇/歸程:返回木柵 後記 附錄 1871年湯姆生南臺灣照片目錄 湯姆生與馬雅各年表 參考書目 註釋
書名 / | 尋找湯姆生: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
---|---|
作者 / | 游永福 |
簡介 / | 尋找湯姆生: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080433 |
ISBN10 / | 9865080435 |
EAN / | 9789865080433 |
誠品26碼 / | 2681818125000 |
頁數 / | 27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6X19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台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到亞洲,有官員、牧師、軍人、商人、探險家……。在這股熱潮中,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開始了亞洲漫遊。
內文 : 第四章 馬雅各醫生的願望
在湯姆生的旅行地圖中,一行人離開柑仔林禮拜堂往東偏南,深入更東的內山地界。在內山繞了一圈之後,來與回的交會點都是標示為「He-soa」,即「火山」。這與《臺灣堡圖》北往瓠仔寮與甲仙埔,西返山杉林、柑仔林與木柵,都必須經過火山的路徑相當吻合。關於「山杉林」,湯姆生在地圖上也明確標示了「Soa-sam-na」地名,位置是在路徑下方,與在路徑上方的《臺灣堡圖》實況有所誤差。從木柵過來,這一往返內山地界必經的山杉林,湯姆生是來了又回,卻未留下任何文字記錄,真是令人納悶──生態作家劉克襄也曾關注這個議題。
納悶的事,暫且放在一旁,先回到湯姆生接下來敘述的這一段內容:
「終於翻過第一座山頭後,我們看到一群水牛,在這片荒蕪的旱地中央,有個老人住在簡陋的小屋裡,他好意地接待我們,還欣然與我們分享他裝在竹筒裡的水;他顯然很高興我們到來,希望我們能留下來抽根菸和聊聊天。後來我們再次出發去爬另一座山──或者應該說是越過深崖,爬過泥土與板岩的斷層。絕壁深處散發出一股惡臭,岩壁反射陽光,產生一種令人無法忍受的熾熱,這使得我頭暈目眩,在爬上山頂之前差點兒跌了下來。馬雅各醫生也認為,這是他最累的一次旅行。」
這段旅行報導提到,在下午一點左右離開柑仔林禮拜堂之後,湯姆生一行人面對的竟是「炎熱的陽光」、「荒蕪的旱地」、「深崖」、「泥土與板岩的斷層」、「絕壁深處散發出一股惡臭」與「岩壁反射陽光,產生一種令人無法忍受的熾熱,這使得我頭暈目眩,在爬上山頂之前差點兒跌了下來」等等惡劣狀況,連「馬雅各醫生也認為,這是他最累的一次旅行。」而湯姆生「在這片荒蕪的旱地中央,有個老人住在簡陋的小屋裡……欣然與我們分享他裝在竹筒裡的水」之描述,讓我們知道這一地帶連飲用水都不方便,遑論其他用水。接著,湯姆生還寫道:
「一到山頂,我們就撲倒在岩縫灌木的稀疏樹蔭下,這使得一群蜈蚣從樹根和石頭下面的巢穴跑了出來,這些蜈蚣大約有一根指頭那麼長,身體是深巧克力色,足部則是鮮黃色。被這些蜈蚣螫到是很可怕的,但是我們實在累得無法移動以躲開牠們,還好這些蜈蚣自己先避開了我們。不只一次,我像是感覺到這些生物爬到了我的背上,後來才發現那只是一道道冷汗滴下來罷了。
在山脊的另一頭,一道陡直的斜坡將我們引往下一個歇腳處,據說那裡有條小溪,河床的確是在那裡,但是河水早就乾涸了。我們在這裡吃早餐時,一樁意外把我們的困境推向了頂點:有個挑夫不小心折斷了一株綠色植物的莖,這株植物就以散發出腐敗的惡臭作為報復。我們在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現這惱人氣味的來源,但是對平埔族群的鼻子而言,這種氣味似乎是種奢侈品,他們將此植物稱為「雞屎藤」。中國人一定很喜歡這種植物,因為光是它的氣味就足以肥沃整個地區。」
一行人接著又面對「灌木的稀疏樹蔭」,植被不豐,難怪「酷熱」不已。而且遭遇「一群蜈蚣從樹根和石頭下面的巢穴跑了出來」,「被這些蜈蚣螫到是很可怕的,但是我們實在累得無法移動以躲開牠們」。湯姆生接著寫道:「還好這些蜈蚣自己先避開了我們。」但在與蜈蚣對峙的過程,卻「不只一次,我像是感覺到這些生物爬到了我的背上,後來才發現那只是一道道冷汗滴下來罷了」,令人心有餘悸。
接下來,湯姆生一行人來到「山脊的另一頭」斜坡下的「下一個歇腳處」,這歇腳處是「有條小溪,河床的確是在那裡,但是河水早就乾涸了」。根據湯姆生這幾段行程的敘述,對應《臺灣堡圖》的地形狀況,這條小溪應是位於「山杉林」西側,南仔仙溪右岸南北走向第二條支流「竹仔坑」的右支流。
當湯姆生一行人在河床歇腳休息之際,報導文字出現了「我們在這裡吃早餐」如此突兀的句子,著實令人嚇了一跳。離開柑仔林禮拜堂,在下午一點左右的豔陽天下,竟然會「吃早餐」。林金源在《風中之葉》同樣也有「當大夥兒在用早餐時」的類似譯文。
為了解開迷團,筆者重新檢視湯姆生的原文,的確是「Here, while at breakfast」。為何湯姆生會在午後時分使用「breakfast」這個字眼?經翻查字典,才知「fast」是齋戒或禁食之意,「break」則是停止或中斷之意,兩者連結起來即「開齋」或「停止禁食」。由於「開齋」或「停止禁食」都是在一天的早上為之,所以詞義又轉化為「進食早餐」或簡化為「早餐」。
那麼,湯姆生又為何在下午時光使用「breakfast」這個字?這是有原因的,喜歡爬山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習慣,行走時不吃東西,以免嗆到或影響氣息的運轉,直到休息時,才會喝點水或吃點食物。「停止禁食」,更明確地説,就是「開始進食」。
譯文另外出現「有個挑夫不小心折斷了一株綠色植物的莖,這株植物就以散發出腐敗的惡臭作為報復」的描述,接下來是「他們將此植物稱為『雞屎藤』」。關於此一植物,劉克襄判斷「應該是常見的雞屎藤」。然而,這種疑似「雞屎藤」的植物,在湯姆生的原文裡記載為「foul
dirt'shrub」。「shrub」指的是灌木類植物,並非雞屎藤之類的藤本植物。
所以,依莊溪《認識植物》裡「臺灣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地均可發現」與「帶有強烈之異味,輕碰枝葉,即撲鼻而來,令人退避三舍」之說明,還有在野地裡該類植物出現頻率很高的現象來看,該植物應該是枝葉會發出獨特異味的「臭煙仔」,即「山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