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勳日文哲學著作集 | 誠品線上

洪耀勳日文哲學著作集

作者 洪耀勳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洪耀勳日文哲學著作集:洪耀勳(1903-1986)是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的代表之一。本書集結了他在日治時期的五篇論文、兩篇斷想,以日文、中文雙語對照的方式呈現。重構並確定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洪耀勳(1903-1986)是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的代表之一。本書集結了他在日治時期的五篇論文、兩篇斷想,以日文、中文雙語對照的方式呈現。重構並確定其哲學的構想與形態是選文的重點所在。 在這裡讀者可以看到洪耀勳對「個體性」、「生存交涉」與隨之而來的「絕對否定」、「無的辯證法」與「風土的詮釋學」的思考。這些論題雖然可以說是繼承了京都學派的討論,然而洪耀勳的立場是「真理論」(Aletheiologie)的,這是京都學派哲學所欠缺的部分。在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的創造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文宏譯者簡介黃文宏1998年德國弗萊堡(Freiburg i. Br.)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專長領域為現象學、詮釋學、近當代日本哲學、日治時期台灣哲學。近五年的經典譯注有《善的研究》(2019)、《身體論──東方的心身論與現代》(2018)、《現象學的觀念》(2017)、《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第二冊》(2016)。期刊論文有〈論曾天從「理念的真理認識的難題」〉(2020)、〈論曾天從「真理自體的純粹形相」〉(2020)、〈論謝林在其《自由論》中對觀念論與實在論的超越〉(2019)、〈論洪耀勳「真理論的絕對辯證法」的構想〉(2017)、〈西田幾多郎論善與宗教〉(2016)、〈論海德格《存在與時間》中的良知與罪責〉(2016)、〈從西田哲學來看現象學的「超越」問題〉(2016)。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日本語版目次 日本語版凡例 4 一、今日に於ける哲學の問題 62 二、悲劇の哲學──キェルケゴールとニイチエ 102 三、藝術と哲學(特にその歴史的社會との関係) 130 四、風土文化觀──臺灣風土との聯關に於て 154 五、存在と真理──ヌツビッゼの真理論の一考察 196 (一) 198 (二) 202 (三) 214 (四) 234 (五) 246 (六) 256 (七) 276 (八) 286 (九) 312 (十) 318 (十一) 330 (十二) 346 (十三) 352 六、断想二篇 378 断想:煙草と酒 380 断想:地下室の人間 388 原文初出一覧 398 中文版目次 中文版凡例 5 譯注者導讀 7 一、今日哲學的問題(1934) 63 二、悲劇的哲學──齊克果與尼采(1935) 103 三、藝術與哲學(特別是其與歷史的社會的關係)(1936) 131 四、風土文化觀──在與臺灣風土之間的關聯之下(1936) 155 五、存在與真理──努出比徹真理論的一個考察(1938) 197 第一章 199 第二章 203 第三章 215 第四章 235 第五章 247 第六章 257 第七章 277 第八章 287 第九章 313 第十章 319 第十一章 331 第十二章 347 第十三章 353 六、斷想兩篇(1934) 379 斷想:煙草與酒 381 斷想:地下室的人類 389 原文初出一覽 398

商品規格

書名 / 洪耀勳日文哲學著作集
作者 / 洪耀勳
簡介 / 洪耀勳日文哲學著作集:洪耀勳(1903-1986)是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的代表之一。本書集結了他在日治時期的五篇論文、兩篇斷想,以日文、中文雙語對照的方式呈現。重構並確定其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116865
ISBN10 / 9866116867
EAN / 9789866116865
誠品26碼 / 2681978454002
頁數 / 40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95:中 日對照
尺寸 / 17X23X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洪耀勳(1903-1986)是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的代表之一。本書集結了他在日治時期的五篇論文、兩篇斷想。

試閱文字

內文 : 譯者後記
翻譯原本是了解異文化的第一步,在臺灣要了解自身的哲學,翻譯反而是第一步。而單單翻譯還不足夠,在洪耀勳的時代,日本已有自身的哲學,不僅沿著這個方向來吸收西洋哲學,也沿著這個方向與西洋哲學進行對決,而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的哲學教育所不熟悉的,如何重建那個世界是困難的。
就這一點來看,哲學界不能理解前人的貢獻,是時代的限制。再者或許有些人對「臺灣哲學」一詞的使用比較保留,然而自身哲學的解明,應該是任何哲學研究者的最終目標,學者都有這個自覺,只是各自的著手點不同。哲學就其自身來說,都是「永恆的」,但是我們卻是歷史社會的存在,所以即便是「永恆哲學」(philosophia perennis),也必須在一個具體的歷史社會中表現自身,永恆哲學與臺灣哲學並不衝突,後者反而毋寧是其構成要件。然而要了解「臺灣」這個獨特的表現方式,除非學者也能無中生有,否則看看前輩學者的成就是有幫助的,至於各個研究者要以誰為師,原本就是學者各自的判斷,哲學在臺灣是容許多重意義的。而就筆者個人看來,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家,在這裡確實發現了一個新的領域,也留下了思考的痕跡與線索,卻因語言的隔閡而受到埋沒。這次能將它譯出來,除了還給人家一個公道之外,背後更深的動機或許應該是自我理解的要求。
知道洪耀勳這個人,是在碩士生的時候,那個時候中央哲學所剛成立,藏書不多,還需要常常往臺北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面,在臺大圖書館看到〈存在與真理〉這一篇論文,也只是知道有人在日治時期就寫過哲學論文而已,有新奇的感覺,但沒有特別關心這件事。後來在德國弗萊堡大學,遇見莊立臣,閑聊中談到這件事,才從他那裡第一次看到這篇論文。以前的學生,大概都以為只要印了文章,就等於讀過了,於是也跟著影印了一份,現行翻譯的底本,就是當初從立臣兄那裡影印來的。但是其實它就一直擱著,跟著我幾次搬家、回臺灣再到新竹,只在搬家的時候會看一眼,想丟但還是留了下來。直到2013-2014 年在美國進修的時候,從網路上知道,洪子偉教授組織了一個臺灣哲學的會議,很興奮,於是回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拿出來翻譯。
但是這份工作遠比想像中來得辛苦,不了解的地方很多,背景不熟悉、也不能肯定洪耀勳思想的重要性。或許是德國教育的影響,筆者對哲學的學習,傾向於跟隨著哲學家來思考,能處理範圍相對狹窄,而且往往只鎖定在已被承認的哲學家的著作上,因為哲學都是哲學家的哲學,不是邏輯論辯的法庭,而是思想(Denken)本身。思想都是困難與沉重的(schwer),它是我們最深的自我的表達。這樣的學習往往是跟隨著這個哲學家的思考,在詮釋中一齊開拓這個領域。雖然如此,但是哲學仍然有自身的邏輯,不屬於任何哲學家,把握這個哲學思索的軌跡才是重點、也是困難所在,因為在哲學上沒有民族主義,洪耀勳是不是值得花這麼多時間去研究,對我來說其實才是最大的難題,只能說一剛開始是基於情感,但是哲學無法單靠情感支撐,努力了一段時間,也在子偉兄的會議上做過報告,還是不太能把握這種哲學的形態,只知道文字很難理解、滲雜著德文式的表達、思想的創造性很難區辨出來,要明確地做出一個判斷很難。在這個問題上,筆者困擾過一段時間,內心掙扎的時候,就反反覆覆告訴自己,當初怎麼面對胡塞爾的,就應該怎麼樣來面對洪耀勳。這個問題直到閱讀了曾天從的《真理原理論》才慢慢確定下來,終於下定決心將這個翻譯結束。也由於論文的難度,在實際翻譯的時候,也讓筆者體會到,翻譯其實跟作者一樣,可以在文字秩序、結構的安排上突顯某些東西,而這一點,在愈了解這個思想的時候,就愈能夠自由地這麼做。再加上清華大學出版社答應用雙語出版,能附上原文,自己就有更多的動力將解釋置於其中。哲學思考是自由的,然而日文能力卻是粗淺且機械性的,雙語版的可能讓前者得以釋放。就翻譯上來看,這牽涉到原文構造的破壞,已經是理解與詮釋的問題了。而筆者對於真理論的想法,接觸的時間很短、理解也淺薄。這一次清華哲學所申請博士班,想說總不能老是讀別人的東西,於是迫使自己儘速完成,老實說有點辛苦,也無法期待自己
能在短期內做到更好,於是就將它出版了。
不過往好處看,這個工作完成了,有確切的文字可以討論反省。對我個人來說,有著很多新的體會,受到很多人的幫忙。洪耀勳的兒媳陳明玉老師提供本書翻譯權,是第一個要感謝的人。洪子偉教授推動臺灣哲學的研究,讓筆者有動機將塵封已久的論文拿出來,也是要特別感謝的,要不然依筆者的性格,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而翻譯偏偏是一個地方不過,就沒完沒了的事,有些困難的句子,筆者是從林暉鈞的譯本中,獲得再次的認證的。
此外還要感謝在世新大學通識中心任教的高君和教授,高教授在臺大圖書館工作過,筆者洪耀勳的文本資料都是從他那裡得來,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或許也會有同樣的衝勁,但年長後只想讓人家給你傳便便,沒有高教授的幫助,第一步的工作根本跨不出去。文本的初譯請在日本讀書的科技部助理傅培剛幫忙,培剛的譯筆相當可靠,也幫筆者解決了許多文法上的困難,同在日本讀書邱奕菲也在文字的缺漏上提供了想法。再者一樣要特別感謝筆者的科技部助理二鄉美帆,譯文中的每個字句都與她討論過,意見不同的地方,也試過用各種可能性硬拗過,二鄉總是有著專業的堅持,在不退讓的地方沒有退讓。也要感謝清華出版社的王小梅、劉立葳編輯,兩位在編輯的工作上,提供了許多想法與細心的校對。最後一樣要感謝的是自己的父母、婷琪與久晏,沒有他(她)們的支持,這個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