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的情緒對焦: 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 誠品線上

Peaceful Parent, Happy Kids: How to Stop Yelling and Start Connecting

作者 Laura Markham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 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透過「情緒對焦」拯救無數抓狂父母的育兒指南★美國亞馬遜書店「情緒與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透過「情緒對焦」拯救無數抓狂父母的育兒指南 ★美國亞馬遜書店「情緒與心理健康」、「解決家庭衝突類」暢銷書 父母提升自己的情緒智商 與孩子培養真誠甜蜜的感情 讓孩子感受到最好的你 就能培養出高EQ、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吼叫是我們家的遺傳,當媽有可能不吼? 每天專心陪孩子玩15分鐘,她就會更合作、更有禮、更獨立? 讓孩子守規矩的祕訣,竟是勇於「不管教」? 蘿拉博士根據大腦發展的最新研究與無數諮商經驗,提出她的核心教養觀:當父母療癒自己、練出高EQ而非僅發揮忍功、跟孩子培育親密感情,就能正面地影響孩子,根本不須威脅利誘,孩子自然擁有高EQ,變得自律又成熟。 本書特色 ⊙如何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三大核心概念: 1.自我調整:孩子都是有樣學樣。保持冷靜,能讓大人平和穩定地對待每個人,孩子也是一樣。本書提供具體步驟,讓你在全面發火連環爆時,三分鐘冷靜下來,以身作則。 2.培育連結:當孩子感受到與人連結、被人了解,就會感到安全。教養是否有效,仰賴你和孩子之間的連結。透過容易實踐的小練習,跟孩子培養出好感情。 3.教導而非控制:從情緒層面切入,不要求「即刻服從的控制」,而是有寬容空間的「教導」,才能教出懂得自律、有自信與韌性、擁有成熟人格的孩子。 ⊙做法具體有效:0-9歲孩童全教養 毕 狀況題 毕 行動指南,一本立即上手 詳列安撫寶寶的方法;如何處理學步兒耍脾氣;如何教導難帶的孩子;幫助孩子在四歲時發展出受挫容忍度、六歲時懂得手足相處之道、八歲時勇敢面對欺負他的人。 每章結尾提供「行動指南」,協助父母解決每天會遇到的挑戰,在演練中創造出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教養方式。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丘彥南/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何翩翩/親職教育專家,牧村文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余琬儒/魚丸醫師.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吳蕙名/親職講師.家庭教育講師.《暴走小孩·淡定父母》作者 孫明儀/社工師.美國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 黃乙白/諮商心理師.粉專「high媽心理師」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國內外讚譽推薦 「將平和帶入家庭,歇止心靈創傷循環、引領幸福成長的指南!」—丘彥南(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 「家長擔任親子雙人舞中的主導者,只要父母先穩定,自然會讓教養更省力。」—吳蕙名(親職講師,家庭教育講師,《暴走小孩‧淡定父母》作者)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這本理論與實務兼具的教養好書,告訴我們如何成為『能夠與自己平和相處、懂得和孩子情感連結』的父母,從而為孩子的幸福打下最堅實的基礎。」—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蘿拉博士從爸媽該如何安定自己的情緒,如何從療癒自己的過程中堅定不去傷害孩子的本心開始,再慢慢地談教養。她以同理療癒了我們,讓身為爸媽的我們願意去思考自己在教養裡那些影響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那些讓自己感覺糟糕的時刻……當我們勇敢檢視願意覺察後,我們才能走入與孩子更深刻地連結。」-孫明儀(社工師,美國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 「蘿拉博士因為有著專業的背景與扎實的現場工作經驗,因此提出的見解非常具有參考的價值,她所提供的例子也都相當貼近我們的生活……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她不只是在幫助孩子,更是在幫助家長們看見自己教養上的盲點,重新思索檢視教養的歷程,這樣有深度又實用的好書,值得推薦給每位曾因教養而困惑的大人!-何翩翩(親職教育專家,牧村文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蘿拉博士透過心理學的解釋,融入腦神經發展的觀點,幫助我理解孩子在拳打腳踢時隱藏在心中的受傷情緒……這些以往避之不及的『衝突』,逐漸成為我疏通孩子情緒,引導他們看清盲點的機會。學習到這本書中的新概念和方法後,我可以看到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在反應他的心理狀態。幫助孩子改善他的心理狀態,才是改善行為的治本做法。」-Silvie(媽媽,愛兒學創辦人) 「爸媽要讓孩子感受到最好的自己,就必須做一些內在的功課,解決內心的衝突,這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沒有什麼整理內在的動機,會比我們對孩子的愛要來得更為強大的了。蘿拉博士提供父母一整套策略,療癒自己的創傷,加深與真實自我的內在連結,也讓我們更容易打造心中想要的深刻親子連結……擁有快樂的童年永遠不嫌晚。」—傑克‧肯菲爾德(《父母的心靈雞湯》作者) 「蘿拉‧馬克罕博士提供許多建議,幫助爸媽打造更強健的親子關係。只要我們依循蘿拉博士獨特而真誠的建議,的確就能改變世界。」—佩姬‧奧馬拉,育兒雜誌及網站(Mothering.com)創辦人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可以改變你的教養人生。蘿拉博士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與親職教養分享許多嶄新且珍貴的看法。她告訴我們該如何以真誠滋養的方式付出愛與引導,也教父母如何在此過程中不至於精疲力竭。」—派蒂‧威普菲勒,手牽手教養網站(HandinHandParenting.org)創辦人 「蘿拉博士運用實例來教導,在同理父母之餘,提供了寶貴又實用的策略,與孩子建立安全而健康的親子依附關係。」—麗莎‧帕克與芭芭拉‧尼克森,依附教養國際協會(Attachment Parenting International)創辦人,《心之依附》(Attached at the Heart)作者 「蘿拉博士提出培育親子的連結與教導孩子而非控制,這兩個概念非常重要,讓為人父母的生活產生重大轉變。她還解釋為何父母須先自我調整,才能進而協助孩子調整,這也是一個嶄新的概念。讀完這本書,就可了解為什麼她稱自己的方法為『關鍵啟示教養法』。」—勞倫思‧J‧柯恩博士,《遊戲力》(Playful Parenting)作者 「蘿拉博士的書非常實用,容易操作,而且能根據需要自行變化調整。妳可以泡杯咖啡,找張舒服的椅子,準備接收一位和你同是家長的聰明朋友,給你的最佳建議。」—賈桂林‧葛林,「卓越教養秀」(The Great Parenting Show)主持人 「非常寶貴的資訊……蘿拉博士給爸媽鼓勵以及實際可行的建議,增強與孩子的連結,並照顧好自己。清楚地讓父母看到,他們今天所作所為,會深深影響明天的後果。語調溫和,不帶批判。對(經常)感到疲憊的父母來說,是非常友善的做法。」—麗莎‧桑柏利,關於寶寶網站(RegardingBaby.org) 「蘿拉博士充滿同理、智慧、常識、愛與理解的想法,這反映在其仔細考量過的話語、案例與建議上,成就了這本文筆優雅、容易閱讀又引人入勝的書籍。在有效管理憤怒的章節,她說:『傾聽自己的怒氣,而不隨之起舞』,我最喜歡的一句則是:『孩子的行為像個孩子,因為他就是個孩子』。這些話讓我們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教養的聖經。謝謝您,蘿拉博士。」—蘇珊‧奈森牧師,父母教育家與諮商師 「我們全家的動能都產生正向改變,我認為這大部分是蘿拉博士與關鍵啟示教養網站的功勞。我想如果稱讚您改變了世界,應該不會太過老套吧。」—珍妮佛‧安德森,泥濘的靴子網站(OurMuddyBoots.com) 「我四處搜尋各式各樣合理、容易、有效與可行的教養指南。想要找到不會讓我產生罪惡感,又能引起共鳴,讓我在最需要時能立即想起的方法。我在蘿拉博士這裡找到了。自從嘗試蘿拉博士的方法後,我和四歲女兒之間的關係改善了一千倍。她這種傳遞愛的教導方式,對我來說是革命性的作為。」—丹妮拉,兩歲與四歲女孩的母親 「照著蘿拉博士的建議去做,我兒子現在已經很少鬧脾氣了。她的建議真的有效,而且讓作爸媽的(以及孩子)過得更好。我不會假裝自己總是完美,但蘿拉博士幫助我學會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兒子。」—碧翠絲,兩歲男孩的母親 「蘿拉博士讓我改變自己,我從來沒想過能做到。她的文章告訴我,要先確實反省自己是怎樣的人,這對我反省自己做為父母的角色來說非常重要。」—金柏莉‧艾薇特‧普萊斯,單親教養網站(TheSingleCrunch.com) 「蘿拉博士,我告訴每位認識的人,甚至跟陌生人分享妳的平和育兒法。親子之間可以避免爆炸性的衝突,妳帶著我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與親子間的連結、成就溫馨時刻,以及爸媽跟孩子之間真實情緒的分享。謝謝您,為親子教養帶來這麼多知識與愛。」—凱莉‧B,兩個四歲以下男孩的母親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蘿拉‧馬克罕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知名親子教養專家、親子教練工作坊帶領人,經常受邀擔任研討會主題演講者,以讓參與者感受到溫暖的連結,並提供具有研究基礎的務實做法而受到大眾歡迎。身為支持親子關係的領導者,蘿拉博士經常接受重要媒體訪問,例如《真實簡單》雜誌(Real Simple)、《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以及福斯新聞(Fox News)等。她創辦了「關鍵啟示教養網站」(AhaParenting.com,網址https: www.ahaparenting.com ),數十萬名父母透過訂閱電子報,閱讀蘿拉博士免費提供的文章。登錄網站,從嬰兒階段到青少年時期,都可在此獲得合適的教養關鍵啟示,也可加入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 AhaParenting),或關注推特@DrLauraMarkham,追蹤最新的教養研究訊息。除本書外,蘿拉博士另著有《平和的父母,快樂的手足:如何停止爭吵,培育一生的朋友》(Peaceful Parent, Happy Siblings: How to Stop the Fighting and Raise Friends for Life,書名暫定,即將由心靈工坊出版),並在英語系國家擔任過無數家庭的親子教練,她的著作已經翻譯成十種語言。蘿拉博士希望透過支持父母,教養出快樂的孩子;家庭平和後,世界自然變得更好。她目前居住於紐約布魯克林,運用平和的教養方式培育出兩名快樂的青年,身為母親的她感到十分自豪。徐曉珮政治大學英語系、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畢。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工作語言為中英日,熱愛英美文學及日本動漫藝能。譯有奇幻小說《符印傳說》(角川出版)、飯島奈美《LIFE》系列、《123 人的家》(朱雀出版)、《女性能量療法》、《你的心就是宇宙》(心靈工坊出版)等書。E-mail: hikari1974@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國內外讚譽推薦 [中文版序ㄧ]走入與孩子更深刻地連結—孫明儀 [中文版序二]推薦給每位曾因教養而困惑的大人—何翩翩 [選書源起]一輩子的承諾—Silvie 推薦序—傑克‧坎菲爾德 導論:平和父母的祕訣 第一篇 自我調整 第一章 平和的父母養育出快樂的孩子 身為父母的首要責任 打破循環:療癒自己的傷口 如何管理怒氣 如何不對孩子吼叫 孩子崩潰時:自己如何保持冷靜 在教養孩子的同時也幫助自己成長 教養卓越孩子的十原則 第二篇 培育連結 第二章 對平和的父母與快樂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成分 為什麼連結是快樂教養的祕訣 孩子成長階段的親子連結 ●嬰兒時期(0-13個月):大腦神經連線●學步兒時期(13-36個月):建立安全依附●學齡前兒童(3-5歲):發展獨立性●小學生(6-9歲):青少年時期的基礎 親子連結的基礎 ●如何更深刻地與孩子連結●如何發現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須修復?●與難帶的孩子連結 行動指南 ●孩子的情緒銀行帳戶●「特別時間」為什麼這麼特別?●讓親子關係強化而親密的日常習慣●運用連結,早上把孩子送出門●運用連結,讓上床睡覺容易些●成為有效聆聽者的十種方法●我該怎麼讓孩子聽我說?!●如果孩子就是拒絕溝通●當父母和孩子都陷入負面情緒時 第三篇 教導而非控制 第三章 情緒教導:養育出能自我管理的孩子 為什麼需要情緒教導? 孩子成長階段的情緒智商 ●嬰兒時期(0-13個月):信任的基石●學步兒時期(13-36個月):無條件的愛●學齡前兒童(3-5歲):同理心●小學生(6-9歲):情緒自我覺察 情緒教導的基礎 ●孩子如何發展情緒智商●同理心,EQ的基礎●孩子的情緒背包●了解憤怒●滿足孩子最深層的需求●如何對難帶的孩子進行EQ指導 行動指南 ●培育孩子情緒智商的七個步驟●在孩子崩潰時進行情緒指導●建立安全感:如果孩子亂發脾氣但哭不出來●情緒智商遊戲:和孩子一起玩●補充資訊:手足衝突的腳本 第四章 養育出願意守規矩的孩子:勇於「不管教」 關於管教與懲罰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孩子成長階段的引導 ●嬰兒時期(0-13個月):以同理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學步兒時期(13-36個月):迴避權力爭奪●學齡前兒童(3-5歲):學習自我管理●小學生(6-9歲):發展正向習慣 以同理的方式設定界線:基礎原則 ●找出嚴格管教與寬容以待之間的有效打擊區●教養類型●應該打小孩嗎?●父母的吼叫,是另一種打小孩的方式嗎?●把暫時隔離法調整為互相陪伴●承擔後果的真相●正向教養對難帶的孩子有用嗎? 行動指南 ●如何以同理方式設限●如何幫助會測試界限的孩子●戒除後果承擔的教養方式:十二個有效的取代方案●如何在白熱化時介入●引導孩子自主使用三R原則:反映、修復、負責任,來修補裂痕●保養維護●如果孩子越線了?●補充資訊:腳本 第五章 養育出充滿喜悅與自尊的孩子:精熟教導 什麼是精熟教導? 隨著孩子成長的精熟能力 ●嬰兒時期(0-13個月):萌芽的科學家●學步兒時期(13-36個月):我要自己做—建立回應能力●學齡前兒童(3-5歲):透過解決問題自我精熟●小學生(6-9歲):探索的熱情 精熟的基礎 ●鼓勵達到精熟程度●孩子如何發展韌性●給予建設性回饋●如何避免直升機式教養●如果孩子無法自然發展達到精熟程度? 行動指南 ●創造一個不指責的家庭環境●發展責任心●發展判斷力●做功課不哭不鬧●信任孩子,以及順其自然 結語 致謝 延伸閱讀 附錄:中文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 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作者 / Laura Markham
簡介 /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 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透過「情緒對焦」拯救無數抓狂父母的育兒指南★美國亞馬遜書店「情緒與心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71872
ISBN10 / 9863571873
EAN / 9789863571872
誠品26碼 / 2681909673007
頁數 / 35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全美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透過「情緒對焦」拯救無數抓狂父母的育兒指南,繁體中文版隆重上市!
※親職教養專家孫明儀、何翩翩、《父母的心靈雞湯》作者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專序推薦。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導論]平和父母的祕訣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我們幾乎是被迫在時間的縫隙中教養子女,因為必須先應付工作、通勤與家務等責任。不僅如此,現今的文化侵蝕了親子之間的關係,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將他們從父母身邊搶走。

但還是有些父母不需經歷千辛萬苦,就能教養出優秀的子女。這些父母感覺上很安穩地認同自己做為父母的身分,孩子的發展也健康茁壯。他們有什麼祕訣?究竟是什麼讓他們的孩子長成卓越傑出的青少年與大人?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些祕訣,並運用在自己孩子身上,那會怎麼樣?
可以的。這些父母的確擁有祕訣。事實上,他們的思考模式完全不同於一般。他們對孩子的說話方式不一般,對自己的說話方式也不一般。他們是從一種全新的角度來看待教養這整件事。也許可以說,這些父母得到了天啟。某個關鍵時刻改變了他們教養孩子的方式。這樣的改變會全面地影響我們看待與回應自己孩子的方法。在此可以濃縮成三大核心概念。聽來艱澀,但對每一位父母來說,其實都易學可行。

Box ------------------------------
三大核心概念

1.自我調整
大多數的父母會認為,只要小孩「乖」,我們就能保持身為父母的理智。事實上,管理自身的情緒與行為,才能讓我們成為平和的父母。總之,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孩子,也無法控制人生如何出牌,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教養並不是關於我們的孩子做了什麼,而是關於我們如何回應。老實說,所謂的教養,大部分並不是發生在父母與子女之間,而是作用在父母自身。當風暴形成時,父母的反應可以平撫狀況,也可能引發大海嘯。保持足夠的平靜,有條理地應對所有幼稚的行為,以及背後翻滾的情緒,如果在我們被惹怒時,用反映取代反應,就會發現自己失去了平衡,知道該重新導回正軌。內在的成長是最困難的工作,但可以讓我們不會產生無謂的憂慮,成為穩定平和的父母。

這裡的關鍵啟示在於,如果成人平和穩定,對小孩產生的影響,會比大吼大叫來得有效。我們對於自身情緒的掌控,也就是保持冷靜的能力,讓我們能夠以平和、有禮與負責的態度,來對待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包括小朋友。這樣被對待的孩子,也就能夠發展出穩定、有禮與負責的情緒。本書第一篇會教導一些方法,讓你在被孩子全面惹惱連環爆時,還能控管自己的情緒。

2.培育連結
當孩子感受到與人連結、被人了解,就會增長茁壯。教養是否有效,端賴你和孩子之間的連結。沒有連結,我們對孩子就不具影響力(「我小孩不聽話!」),而教養就成了一項讓人精疲力竭又無人感謝的工作。孩子必須感受到自己與父母之間深刻的連結,不然他們無法完全安心,大腦也不能好好控制情緒並聽從父母的教導。因此,重視親子關係,可以讓孩子不只更開心,也更容易教養。準備好要聽關鍵啟示了嗎?這種讓人心融化的愛的連結,就是讓親子教養重獲歡樂的祕訣。本書的第二篇會讓我們了解到如何加強自己與孩子的連結,讓親子關係更為甜蜜融洽。

3.教導而非控制
小朋友和大人一樣,會反抗權力與控制。幸運的是,只要孩子能夠尊重父母,感覺到與父母的連結,我們就能夠影響他們。透過教導而不是要求即刻服從的控制,便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行為,並發展出成熟的人格。關心孩子的父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對於自己孩子的形塑,都可能造成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他們會「從情緒層面去教導」,讓孩子的情緒智商得以發展,因為情緒智商是感情控管與智慧抉擇的重要關鍵。這些父母會帶著同理心去約束孩子,而非一味懲罰──包括最輕微的隔離與後果承擔,來教導孩子自律,而不只是強迫孩子服從。他們擁有堅定的核心價值,對於互相尊重的關係或家庭時間不會妥協,但也不會斤斤計較、吹毛求疵。這樣的關係才能造就比較平和的父母與比較快樂的孩子。這裡的關鍵啟示在於,採用教導的方式,事實上會比所謂的傳統教養來得有效,因為前者懷抱遠程目標,希望養育出快樂負責的成人,而後者設定的是中程目標,想要製造出自我約束、聽話合作的孩子。本書的第三篇會告訴你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這樣的孩子。
------------------------------

本書與其他教養書籍不同之處

大部分的教養書籍著重於改變孩子的行為。沒錯,本書會教你如何支持你的孩子表現出真實的自我。但我們會從三大核心概念的角度出發:自我調整、培育連結,與教導而非控制。這三大概念縱貫全書,也分別是本書第一篇、第二篇和第三篇的主軸。父母必須先學會掌控自己的觸發點與情緒,才能有效教導並與孩子連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不斷運用一些提示讓自我能調節穩定,回到平衡的狀態,避免對孩子造成干涉。因為連結是平和教養的核心,本書會一直強調與孩子保持深刻的連結,不管是在早上要把孩子快點弄出門,或是阻止他們欺負手足。
第三篇,也是本書篇幅最長的部分:教導而非控制,才是著重在孩子的部分。但不是教你怎麼用懲罰或賄賂去控制與操控孩子的行為,而是提供一個按部就班的藍圖,來教導孩子如何支持自己,同時在短程與遠程發展上,造就一個更有自信、韌性、自律,而且具有情緒智商的人。重點會放在父母與孩子的日常互動,包括了三個層面,每個層面都會用單獨的一章來完整解說。以下是各章簡介:

●情緒教導。孩子的大腦就和他們的身體一樣,都還處於成長階段。因此大腦的理智中心還沒有學會調整強烈的情緒起伏。不管我們是否覺察到這點,父母其實隨時都在給予孩子關於感受的訊息,像是告知潛伏的危險,或只是單純出於人性反應。本書會提供實際可行的技巧來教導孩子,如何將自己的情緒以及行為管理得更好。

●愛的指引。在這個廣大而複雜的世界中,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引。不幸的是,我們自身的童年經驗與所處文化,都告訴父母要用懲罰、強迫與控制來引導。本書摒棄威脅(數「一、二、三」)與操控,直接探討孩子行為的根源,也就是行為背後的情緒。本書會幫助父母表達出這些感覺,同時培養孩子的情緒智商,讓孩子能夠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進而管理自己的行為。這也是自律的第一步。如果你在尋找更為正面的教導方式,想要讓孩子自己願意守規矩,可以讀讀這個章節。

●支持鼓勵。好奇是孩子的本性,但我們太常去破壞他們學習的興趣。累積了本書前面的內容,包括連結、情緒教導與正面指引,最後一章則提供一些技巧來保護孩子好奇的本性,支持孩子萌芽的熱情,並鼓勵孩子發展在人生中獲得成功所需的自信與韌性。

本書在處理這些面向時,都是以三大核心概念來轉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每個互動。我們會在每一章中分別介紹一些實質上具體可行的方法,告訴你如何在孩子的各個發展階段中進行三大核心概念的日常運用。從閱讀發展階段的過程中,會讓我們更具體地了解到,為什麼我們安撫寶寶的方法,還有怎麼處理學步兒耍脾氣,能夠幫助他在四歲時發展出受挫容忍度,六歲時懂得手足相處之道,或是八歲時勇敢面對欺負他的孩子。雖然本書只講到孩子九歲,但你會學習到如何避免帶出一個會在十二歲氣沖沖跑出家門,或是在十五歲嘗試毒品的孩子。每一章的結尾都會提供一份行動指南,這些具體的方法與計畫能夠幫助你解決教養子女每天會遇見的挑戰。希望大家能夠去實驗、演練,並修改成適合自己家庭的方式。

每一章都會運用相同的三大核心概念,幫助你在身為父母的角色上獲得更多平和、自信與喜樂。這不容易,但你會得到回報。隨著吼叫越來越少,連結越來越多,孩子會變得一天比一天更合作。不過更重要的是,你會看到孩子的成長,成為一個快樂、自信與自律的人。好消息是,這種教養方式其實比較輕鬆。吼叫、威脅與懲罰會毀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平和的父母覺得保持平靜與耐心要容易多了。為什麼?因為這種教養方式創造出更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比較願意守規矩,父母也更享受和孩子在一起。平和的父母的確有辦法讓教養充滿樂趣。

你可以成為更平和的父母

擁有充滿愛與同理、聽不到尖叫與批判的家庭氣氛,不僅對我的孩子是一份禮物,也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我不只在身為父母的層面上跨越了一大步,身為人的層面也有相同的成長。非常感謝蘿拉‧馬克罕博士,照亮了我的生命。
--珍妮佛,四個孩子的母親,分別是15歲、12歲、9歲和6歲

本書集結了我與成千上萬名父母的工作,這些案例來自關鍵啟示教養網站與私人課程。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臨床心理學家,專長是兒童發展與教養。我每天都在思考該如何幫助孩子成長,和父母一起工作,幫助他們養育出快樂、情緒健康、自律的孩子。
認識的父母越多,就越肯定所有的父母都是盡己所能地為孩子付出。但大部分父母沒有得到需要的資訊,不知道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好好長大成人。事實上,這些父母會聽到許多適得其反,甚至毀滅性的建議,最後讓教養變得困頓掙扎:

「如果不讓寶寶哭,他怎麼學得會自我安撫?」
「要常常讚美孩子,告訴他:『你是個好孩子!』」
「喔,她生氣了・・・快!分散她的注意力!」
「孩子在超級市場鬧脾氣,最好的解決方法是:跟孩子說你要回家了,然後就走掉。相信我,他會跟在你背後的。」
「她只是在操控你!」
我接下來會說明,現在很多常見的子女教養方法,會在親子之間產生不必要的角力與緊張。我們聽到的是要控制孩子的行為,但怎麼做?強迫只有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有效,而如果不去回應導致行為發生背後的需求與情緒,問題只會越來越糟。在此同時,我們又不知不覺地破壞了希望自己孩子擁有的健康情緒發展;更有甚者,還可能會讓我們對孩子的同理心一點一滴流逝,因為我們沒有依循自己的本能,也就是對於孩子的需求自然回應,反而硬起心腸來。一次又一次,我聽到父母希望他們在孩子剛出生時就知道本書內容的三大概念。《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可以幫助你打造特別的親子關係,並且在過程中養育出情緒健康、快樂自律的人。

擁抱偉大的愛

不管你是想參考科學研究來決定自己的教養方式,或是思考如何處理某個困難挑戰,又或是正氣得要扯自己的頭髮,這本書都很適合你。沒有人可以無時無刻保持完全的平和,不然我們早就開悟了。每一次你選擇用更多的同理心對待自己與孩子,就是往內在平靜與喜樂更進了一步。

在閱讀本書時,記得只要往正確的方向有那麼一點點進展,就要為自己加分。所有的改變都是一次一小步。人生就是時間一點一滴慢慢地累積,每個時刻都給予我們改變方向的新機會。即使我們只是對今天發生的某幾件事改變自己的反應,都會發現自己其實正朝著新的方向前進。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會看見新的風景。

我們都希望教養出能夠與自己親近、充滿孺慕之情的孩子,在我們走後帶著我們遺留下來的愛繼續前行。我們都希望孩子成年後能夠善用我們賦予他們的根基和羽翼,回顧童年時充滿了父母帶來的愛與歡笑,感覺到自己的美好,感覺到任何願望都可能實現。孩子童年的每一天,我們都是為了這樣的未來在努力。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但是有許多擁抱著偉大的愛在生活的家庭。本書是獻給想要創造這種家庭的你。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中文版序一]走入與孩子更深刻地連結

-孫明儀(社工師,美國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

過去十幾年的服務裡,我每天聽爸媽說也聽孩子說,常看到為了經濟或是為實現自我的爸媽,選擇將「育兒」委託出去,或是希望好好教養出孩子卻不確定自己何時需介入或鬆手的爸媽。

孩子們則在被爸媽排滿的忙碌生活中感覺孤單一個人長大;或在爸媽的過多介入下感覺被控制而憤怒排拒。越來越多時候跟家人出外用餐時,會看到其他桌的家庭,各自滑著各自的手機,連三歲孩子也不例外。雖然身體是聚在一起的,卻彷彿看到一座座的孤島,讓我感覺有些悲哀,多麼希望即使是忙碌,家還是可以充滿日常的分享,有彼此安慰,有一起歡喜,在衝突後有歉意,也會有彼此體貼的情感流動在其中。

因此,很高興蘿拉博士這本《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在大家的期盼中降臨了,因為貫穿這本書的正是「親子情感的連結」,蘿拉博士透過鼓勵爸媽檢視自己,著重情感連結,運用正向教養來幫助爸媽們從日常互動中培養溫暖的親子關係,這正是現代爸媽們所需要的!在不同章節隨手捻來都讓我們如獲至寶,細細咀嚼。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這本書安排的章節順序,蘿拉博士從爸媽該如何安定自己的情緒,如何從療癒自己的過程中堅定不去傷害孩子的本心開始,再慢慢地談教養。彷彿藉由這樣書寫的順序,她傳達了心理層面的理解與療癒-她理解爸媽們在教養中挫折的可能來源;她以同理療癒了我們,讓身為爸媽的我們願意去思考自己在教養裡那些影響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那些讓自己感覺糟糕的時刻。

於是,當我們勇敢檢視願意覺察後,我們才能走入與孩子更深刻地連結。我們才能明白我們如何面對孩子生活上帶來的挑戰,會成為孩子理解自己被愛的方式。蘿拉博士溫暖的文字幫助我們明白工作一天,與孩子分離後修復連結的重要性,像是如果孩子一整天在托嬰中心都順利,但看到我們就情緒崩潰的情況,其實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承接他們壓抑了一整天的寶寶自我(想依賴爸媽)。願意覺察與處理身為爸媽經驗到的辛苦與挫折,願意理解孩子,即使不順利,還是願意努力持續地去承接孩子的情緒。那樣與孩子「情感地同在」,讓孩子可以從爸媽的眼神中,以及爸媽跟他們互動的一舉一動裡感知到自己是個值得關注的孩子。

我最喜歡這本書的部分在於蘿拉博士並不用唱高調的方式來鼓吹她的論點,在不同的章節裡,她舉了許多日常的例子,從嬰兒期開始以不同年齡階段的實例來幫助爸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可能在表達些什麼,來討論幫助爸媽們理解溫柔的引導與正向的帶養要如何發生,甚至是教養挑戰發生時,爸媽可以承接或回應的說法是什麼。

在某個章節,她結語著「永遠都是愛的課題,愛絕對不會失敗。」我要以每天身為媽媽在親子關係裡的體會說:這個愛的課題,並不是單向,只有爸媽給予孩子的。即使現在我們是為了教養孩子讀著這本書,讀完書後的嘗試調整與每天的互動裡,我們同樣被自己的給予和孩子的回應影響著,那些強大的循環感受牽引著我們累積出自己的幸福感,感受到付出的值得與愛。不管我們帶著什麼樣的過去走入孩子的生命,我深深覺得這本溫柔的書可以幫助我們,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幸福爸媽!

[中文版序二]推薦給每位曾因教養而困惑的大人

-何翩翩(親職教育專家,牧村文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閱讀《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一書實在是挺特別的經驗,因為書中所提到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教養觀念,感覺我們應該都懂,也都有在執行,但仔細閱讀卻發現作者羅拉博士以她多年專業又真實的現場工作經驗,挑戰了不少我們既定的觀念,清楚的點明了其中許多看似微小卻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結果的差異,其中最讓我省思的是「暫時隔離法」和「承擔後果」這兩個方式。

「暫時隔離法」當然是比體罰恐嚇來的好,但蘿拉博士也點出了一些執行時要很小心的部分,在進行的時候孩子是感到孤獨、被遺棄的嗎?會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壞?會不會引發孩子權力爭奪的動機,或因為爸媽與他沒有連結,反而削弱了我們對他的同理心呢?總結這些問題,最重要的關鍵還是要回到我們有沒有和孩子的情感做連結,有沒有運用真正的同理心去讀懂他的需要呢?

因此作者建議的是「互相陪伴」,她說「在互相陪伴時,我們將孩子的『不當』行為視為對父母的呼救。我們進入狀況,重新連結,協助孩子面對驅使他做出這種行為的情緒或需求。」這真是很挑戰大人的一個任務,在孩子失控起番時,如果我們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並給予孩子真正的陪伴、尊重,但又沒有亂了教養的界限,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快樂自信的孩子啊!

而「承擔後果」的部分作者要我們小心的是不要掉入了另一種懲罰,這真是很重要的提醒,如何拿捏之間的分寸,不讓孩子開始產生防衛或是引發被忽略的感受,是我們在執行承擔後果時要非常注意的,我很喜歡她舉的例子,當孩子忘記帶便當時,你是怎麼回應的?

回應A:「寶貝,不想你挨餓,我當然會幫你送便當去學校。不過麻煩明天要記得帶喔。」
回應B:「我沒辦法放下手邊事務,幫你送便當。希望這次的忘記能讓你學到教訓。」
回應C:「好,我會幫你送去,但這絕對是最後一次。我看要不是你的頭長在你脖子上,搞不好你也會忘記帶。不要以為每次我都能丟下手邊工作幫你解決問題。」

老實說,這三種我都有過類似的回應,看了作者的分析,才發現自己可能並沒有用最好的方式在回應孩子,作者提到回應D才是比較建議的說法。

回應D:「寶貝,你忘記帶便當我也很難過,但我今天沒辦法幫你送。希望你不會挨餓,等你放學回家我會幫你準備點心。」如此一來孩子不會感受到被處罰或責備,但也真實的體驗了該有的後果,真是挺不錯的教養提醒啊!

書中關於管教這件事,作者也有許多的著墨,情感的連結如同我們所知的,絕對是教養中最重要的不二法門,但無條件的愛卻是不簡單的事,在我們與孩子的應對中,有多少時刻不小心陷入有條件的愛中呢?像是告訴孩子「你好乖,要好好念書喔!」、「你有幫忙整理家裡,所以我晚點帶你出去玩」,這些似是而非的話語,很可能無形間傳遞給孩子,我必須要做些什麼才是有價值的,我必須要聽話,爸媽才會愛我,說我是個乖小孩,本書中有許多澄清與實例分享,讓我們可以進行反思並開始實作執行。

蘿拉博士因為有著專業的背景與扎實的現場工作經驗,因此提出的見解非常具有參考的價值,她所提供的例子也都相當貼近我們的生活,我在閱讀時還會不小心唸出來想試看看它的效果與感受,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她不只是在幫助孩子,更是在幫助家長們看見自己教養上的盲點,重新思索檢視教養的歷程,這樣有深度又實用的好書,值得推薦給每位曾因教養而困惑的大人!

[選書源起]一輩子的承諾

-Silvie(媽媽,愛兒學創辦人)

還記得孩子剛進入我們生命時那份感動嗎?三公斤左右的重量卻是一輩子的承諾。

「我會盡全力來保護你的健康快樂。」

接下來孩子的一顰一笑牽動著我們的心,那亮晶晶的眼睛看著我們時注入的全然信任,讓我們嚐到為人父母的美好。孩子還不會說話走動的時候,我們想像這段關係會永遠如此甜蜜無痕。

直到孩子兩歲、三歲、四歲。與我們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卻更無法了解對方的想法,每件小事都有可能成為崩潰的觸發點。身心俱疲的我們似乎用盡所有方法,就是沒有辦法讓孩子聽我們的話。

理智斷線時我們只想讓哭鬧停下來,不要繼續刺激我們因疲憊而脆弱的神經,而忽略那雙哭泣的眼睛中流露信任被破壞時的痛苦。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關係開始變質,我們漸漸把傷害當作常態,稱其為教養。

每個小孩都會走過練習控制情緒,遵守生活規則,處理人際關係這些學習階段。在這些必經過程中還做不到完美的時候,被處罰時接受到的訊息是什麼?全宇宙我最愛的爸媽想要讓我的身體疼痛,自尊受辱,我一定是壞孩子,要照他們的意思才會被愛。

才來到世界不到幾年的小小孩,真的需要有這樣受傷的經驗嗎?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法!我們都願意為了孩子擋子彈了,一定也可以為了他們學習如何不生氣,不處罰!

孩子的行為,其實反應了內在的心理狀態

我注意到蘿拉・馬克罕博士的文章,因為她總是引用最新科學研究來解釋一些孩子常見的難搞行為,例如為一點小事生氣大哭,或是整天沒見都好好的,卻在媽媽一出現就崩潰等等。蘿拉博士透過心理學的解釋,融入腦神經發展的觀點,幫助我理解孩子在拳打腳踢時隱藏在心中的受傷情緒。我的兩個孩子個性南轅北轍,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與他們建立連結。蘿拉博士以經驗累積出許多能幫助我實踐正向教養的實在工具,我漸漸熟悉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處理與孩子相處上會遇到的各種衝突。而這些以往避之不及的「衝突」,逐漸成為我疏通孩子情緒,引導他們看清盲點的機會。必須去面對孩子強烈的情緒時,手上沒有合適的工具的話,其實是讓人感到心力極度疲憊的事。但是我發現,學習到這本書中的新概念和方法後,我可以看到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在反應他的心理狀態。(他如果心裡感覺糟透了,也絕對無法表現的跟天使一樣。)幫助孩子改善他的心理狀態,才是改善行為的治本做法。

有一次,我跟四歲半的兒子結束在我們的微型菜園的工作後,要進到家門口之前,兒子突然把大門從我身後大力關上,門撞上我的腳跟,磨破了皮。我大叫一聲,一個踉蹌,放下手上的東西,手叉腰生氣地大叫他的名字,心裡想著跟他說過多少次玩門很危險。然後猛然地提醒自己保持冷靜,深呼吸,問我自己:「你覺得這麼愛你的兒子會故意要傷害你嗎?」

他站在我面前的時候,是一個很生氣的表情,眼神兇狠但稚氣可愛,還帶有一股委屈。讓我回想到小時候,被權威的大人不聽理由直接處罰時那種感覺。我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我剛才大叫一聲是因為我的腳很痛。我很生氣地大叫你的名字因為我很痛的時候生氣了,但是我提醒自己你不是故意的,我馬上就不氣了。對不起我太兇了。」眼神不兇了,但是委屈增加了。

我接著問:「可以抱抱嗎?」他想了一下接受了,抱完以後我問他:「你剛剛為什麼要用力的把門關起來?」
他一副理所當然的口吻說:「因為你剛剛說院子蚊子很多,我怕你被咬到所以我把門很快關起來嘛。」接著馬上說:「媽咪你的腳還很痛嗎?對不起。」
當我們放慢腳步,帶著好奇心來跟我們的孩子對話,才能窺視到他們單純美好的心靈。

處理衝突前先對焦,看清楚情緒的來龍去脈

蘿拉博士在這本書裡提到很多實用的方法,爸媽首要的工作是讓自己情緒緩和下來,不要在氣頭上處理與孩子的衝突。我們冷靜下來後才能夠看見孩子面對的困境,也才能了解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那樣的情緒。這是處理孩子不遵守規矩的最大重點,畢竟脫序行為反應的幾乎都是受傷的情緒。爸媽理解為什麼孩子的行為讓自己生氣,到能夠看到孩子情緒崩潰的原因,這個過程像是調整了一些視角,頓時讓雙方的情緒從一團抽象的壓力到能夠對焦,一看清楚情緒的來龍去脈。當我們理解孩子的情緒如何產生,對孩子的愛很自然的能讓我們同理,也知道如何提供孩子需要的幫助。

教養的原意就是教導養育,我們的工作是教導孩子,是以身作則讓孩子學習我們處理事情的方法,而非要孩子因為害怕而服從。練習與孩子的情緒對焦,教養就會變得簡單多了!因為孩子的行為反應著他的情緒,而情緒則是反應孩子對人生經驗的感受。當我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了解他的情緒就能了解他所面臨的困境,帶領他一起解決。絕大部分小孩的哭鬧都事出有因,只是沒有辦法敘述的清楚,不管是哪種負面情緒反應出來的幾乎都是哭泣與生氣。按照這本書的建議,能夠培養情緒對焦的能力,讓孩子感到被理解,不需訴諸哭鬧來發洩。情緒被安撫下來的孩子,才能好好理解,讓你的教導指引他朝對的方向。

帶養孩子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當我們習慣見招拆招的同時,常會忘了想起我們的孩子是個有深度、想法和見地的獨立個體。我們的工作是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求,提供空間和養分,讓他能夠綻放出最美麗的自己。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卻也是最重要的,而爸媽最大的收穫,是在這個養育的過程中和孩子深深的彼此了解,和那些真情流露時雙方感受到的溫暖。這種親情留下來的印記會永遠刻在孩子心上,賦予他愛的能力,讓這種珍貴的親子關係延續下去。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某天早上,隔壁鄰居大衛教我很重要的一課。我看到他在教他七歲的兒子凱利,怎麼用瓦斯除草機修剪草坪。他示範如何從草坪的另一頭把除草機推回來。大衛的太太珍走過來問他一件事。大衛轉頭過去回答,而凱利就直接把除草機推進草坪旁邊的花床,挖出一條大約六十公分寬的小路,完全把花鏟平!

大衛一看到慘狀,就崩潰了,因為他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將這些花床栽種成備受鄰居稱羨的樣子。這時他講話的聲音越來越大,幾乎要對可憐的凱利暴怒起來。珍快步走過去,按著大衛的肩膀說:「大衛,拜託要記得……我們養的是孩子,不是花!」

四十幾年來,我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激勵幾十萬名想在專業或個人方面有所成就的人,讓他們知道自己擁有能力。而對大部分人來說,人生中最具挑戰性的目標之一,就是養育出貼心、熱情又有成就的孩子,並在孩子的成長階段,能夠享受真誠、親密而愉快的親子關係。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每天在我的工作坊裡,會看到許多成人努力地想要療癒並克服童年創傷的限制。這些人的父母很糟糕嗎?其實並不。就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他們的父母是好人,只不過受限於自己的成長背景,常常忘記自己是在養小孩,而不是養花。或者他們從來沒學習到如何成為好父母。

我所教導訓練的父母,經常用盡辦法想打破惡性循環,幫助他們與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嶄新的親子互動關係,但即便我們有這麼強烈的意圖,卻不一定能療癒舊有傷痕。我們希望成為卓越又平和的父母,可是向前衝的文化氛圍與充滿壓力的時刻,卻讓我們很難達成目標。有時候我們會困在自己的情緒與壓力之中,只要孩子犯了一點點小錯,就忍不住大為光火。即便我們可以在發怒的當下,反覆唸誦該怎樣才能成為更好的爸媽:「我要多點耐心、給自己少一點的壓力、不要吼叫、給孩子更多鼓勵與支持……」但幾乎所有的家長到最後都會發現,要達成這些目標,其實比想像的還要困難。

成功的父母似乎擁有某些祕訣。他們平和冷靜,與孩子以及自己的內在智慧有更深刻的連結。他們不只更有耐心,和孩子在一起時,也更專注和愉快。也正因如此,孩子自然比較守規矩,所以爸媽自己也比較沒必要咬緊牙關提醒自己有耐心。如果孩子不小心剷掉院子裡的花,這樣的父母會記得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教養孩子,而不是花園有多漂亮、多吸引人。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這本書告訴我們成功教養的祕訣。只要爸媽深入閱讀任何一章完整、實用又具啟發性的內容,就可以看到蘿拉‧馬克罕博士告訴我們,可以如何滋養自己的心靈,讓孩子感受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疲憊的爸媽。「平和的爸媽可以養育出快樂的孩子」提醒了我們這個深奧但常被忽略的真實。

我認識的爸媽其實都沒什麼時間讀書。然而,本書最棒的地方就是:蘿拉博士提供了行動指南,字字珠璣的智慧,只要花一點點時間就可以讀完,不管睡前、車上等待,或是想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好重新面對孩子的時刻。本書提供步驟仔細的藍圖,例如「孩子崩潰時:爸媽自己要如何保持冷靜」,以及「運用親子連結讓哄孩子上床睡覺變得容易些」,都能讓我們在與孩子角力的當下,迅速吸收消化並運用。

當然,這樣的角力不一定局限於父母與孩子之間。角力只是父母心中糾結醞釀後的呈現。爸媽要讓孩子感受到最好的自己,就必須做一些內在的功課,解決內心的衝突,這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沒有什麼整理內在的動機,會比我們對孩子的愛要來得更為強大的了。蘿拉博士提供父母一整套策略,療癒自己的創傷,加深與真實自我的內在連結,也讓我們更容易打造心中想要的深刻親子連結。的確,就像蘿拉博士提醒我們的一樣,擁有快樂的童年永遠不嫌晚。
你可以把蘿拉‧馬克罕博士的書放在床頭,這就像讓天使降落在自己的肩膀,在爸媽耳邊呢喃著實用的祕訣。這是每一位爸爸媽媽都需要知道的祕密,好讓自己成為更平和、更有效的父母,最後自己也能夠更快樂。

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
《父母的心靈雞湯》與《母親的心靈雞湯》共同作者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平和的父母養育出快樂的孩子

俗語說:養育孩子是世界上最艱難的工作。但為什麼會這麼困難?每次我問臺下觀眾這個問題,父母們通常會說出兩個理由:一、因為風險很高;二、因為沒有明確的答案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才對。
其中一個答案是對的,另一個答案則不怎麼對。風險當然很高。但我們的確知道很多方式可以養育出快樂、負責、貼心、自律又情緒健康的孩子。許多深具價值的研究都在探討這最重要的課題,而且研究結果非常合情合理,相信各位父母知道了一定很開心。許多研究均指出,用溫暖、尊重的同理態度,回應個別孩子獨特的需求,限制範圍但全心支持,有計畫、有結構地教導孩子的情緒,便能造就卓越的孩子。合情合理,但很困難。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困難的部分在於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觸發點,才能在某些時候實現這種理想的狀況。
儘管不同的孩子會帶來不同的挑戰,如果想要成功地教養孩子,父母也必須對自己下功夫。觸發親子之間權力爭奪的憤怒與焦慮,並非由孩子引起,而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恐懼與懷疑。自身的童年經驗,自身的早期創傷,不管是大是小,都構成我們人格的一部分。不僅如此,這些部分會在我們煩躁時接管一切。因此,如果心中升起了憤怒或恐懼,就要知道這幾乎總是某件小時候發生的壞事造成我們的反應。孩子總是有辦法觸發我們童年時經歷過的不快樂。想維持身為父母的平和理智,唯一的方法就是隨時注意不要讓過去的感受引發新的問題。
事實上,我們最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就必須回到自己的內在工作。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快樂的人,人際順遂、戀愛亨通。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我們也希望教養出可以管控自己行為的孩子,不只是因為這樣比較好相處,也因為這是身為父母的責任。我們同樣知道如何教養出這樣的孩子。在我們穩定自己情緒的同時,孩子也學習到如何穩定他們的情緒,進而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當然前提是親子之間的連結要夠強,讓他們願意這麼做。
最後,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成功。不見得是達到現在社會所謂的成就,獲得現代社會肯定的回報,而是能夠持續不斷地探索、磨練、發揮他們獨特的天賦。我們也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做到這點。絕大部分的狀況是要控制父母自身的焦慮,讓孩子能夠發自內心地自由去探索,培養出自信與韌性。
有些孩子天生脾氣就比較差。面對這樣的孩子,身為父母的內在工作就更加重要。但不管孩子的本性如何,父母回應孩子的方式會形塑他的人格與能力,對他的人生造成絕大的影響。孩子會讓我們歡喜又痛苦,驚嘆又惱怒。真的,你的孩子會在意外的情況下讓你獲得成長。如果能夠覺察到自己被激怒,在動手之前讓自己回復平衡狀態,如果能夠安撫自己的焦慮,如果能夠反思自己的過往經驗並與之和解,就能夠教養出在各個方面都能成功、愉悅而情緒健康的孩子。而你就變成了平和的父母,養育出快樂的孩子。

身為父母的首要責任

正念:讓情緒浮現而過,但不隨之起舞。
--科學醫藥記者班尼迪克‧凱利(Benedict Carey)

正念:不要打人巴掌。
--知名靜心導師雪倫‧薩爾斯貝(Sharon Salzberg),引用自一名11歲孩子

你的孩子的確就是會像個孩子一樣,還在學習的過程中,他的優先順序與你不同,也無法控管自己的情緒或行為。幼稚的行為絕對會不時出現,惹得你大發雷霆。問題在於這時候我們也開始變得像個孩子一樣。如果希望孩子從中學習怎麼做的話,有人必須表現得像個成年人!如果,我們能夠保持正念,也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讓情緒過去而不隨之起舞,這樣就是在導正自己的情緒管理,而孩子則可以透過我們的行為從中學習。
航空公司告訴我們,遇到緊急狀況時,要先幫自己戴上氧氣面罩,這是有理由的。小孩拉不到那些面罩,想要正確使用也可能需要人幫忙。如果我們自己先倒了,孩子救不了我們,也無法自救。所以即使我們願意犧牲自己拯救孩子,先戴上面罩是我們的責任。
孩子也無法自己控管憤怒的情緒。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從煩亂的嫉妒中走出來,所以忍不住想痛揍妹妹。他們需要我們的協助,處理父母可能不愛自己的恐懼,因為他們有時候就是表現得不夠好。孩子知道如果自己夠好,就不會想打妹妹,或是偷吃糖果,或是賴在地上尖叫。但他們就是沒辦法,不管多努力嘗試都沒用。(這就像大人也會忍不住多吃一塊蛋糕。)
就和戴氧氣面罩的狀況一樣,協助孩子處理情緒是你的工作,這樣他的行為也會因此改善。不幸的是,如果你的壓力過大、精疲力竭,或是彈盡援絕,就會像在飛機上昏倒一樣,無法給予孩子任何具有建設性的協助。
這就是為什麼教養的第一要務,是對自身的內在狀態保持正念。正念的相反就是「發脾氣」。別搞錯我的意思,正念不代表你不能感到生氣。保持正念,是去覺察自己的感覺,但不隨之起舞。憤怒是在任何關係裡都會產生的情緒,但是放任自己生氣,不管是用言語或行為,都會讓我們的教養打折扣。
情緒的用處,就像儀表板上的指示燈一樣。如果看到車子的儀表板閃了紅燈,我們不會裝作沒看到,或是扯掉紅燈的電線,對吧?我們會檢查這個訊號,然後進行處理,譬如開去保養廠換機油。人類情緒的挑戰,在於我們常常在產生感覺時不知道怎麼處理,通常會本能地用以下三種方法回應所有「負面」的情緒(也就是心理層面閃了一整天的紅燈):戰鬥、逃跑、僵住不動。
這三種策略可以應用在大部分的緊急狀態。但教養,雖然會有恐懼的狀況,通常不會是緊急狀態。在教養與日常生活中,多半時候對於煩躁情緒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去反映,而不是反應。換言之,在被激怒時,先停下來。
我們一定會有被戰鬥或逃跑荷爾蒙綁架的時候,但如果能訓練自己覺察到什麼時候就要爆炸,便有機會讓自己回到穩定的狀態。內在的平和會讓我們的行為充滿智慧與愛。
但如果就是做不到呢?要是孩子的行為讓我們快要瘋掉,所有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都不管用時,該怎麼辦?

打破循環:療癒自己的傷口

如果無法反思與反映,就常常會重蹈覆轍……研究清楚地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去處理並理解這些經驗,孩子和我們之間的依附關係,會受到我們童年經驗的影響。
--精神醫學臨床教授丹尼爾‧席格(Dan Siegel)

知名心理學家溫尼考特(D.W. Winnicott)對於父母與孩子進行了許多精準的觀察。我最喜歡的一項是:孩子不需要父母完美無缺。父母須做的只是避免傷害孩子,並給予父母原本就應該做到的「一般的付出」。
不幸的是,事情不像聽起來那麼容易。首先,付出沒有什麼所謂的一般。父母認知到的付出,是半夜兩點抱著一個不停尖叫的中耳炎寶寶,在家裡來來回回走來走去。付出是在工作了一整天後,勉強自己到廚房幫孩子準備晚餐,但心裡真正的希望是縮在沙發上放空。付出是在寒冷的夜裡脫下外套,蓋到在車子後座熟睡的孩子身上。這種一般的付出其實是一種濃烈的愛,讓人類歷史上所有的父母義無反顧地橫擋在危險與孩子之間,不管面對的是掉下來的玻璃,還是攻打過來的敵軍。
但即使我們表達了付出的意願,將孩子擺在第一,要成為「夠好」的父母依舊不容易。即使是為了子女犧牲奉獻的父母,也常常在不經意之中傷害或烙印了孩子。這其中包含了深愛子女,願意在必要時候悲壯地捨棄一切、自我犧牲的父母。為什麼我們的意圖與行為之間有著鴻溝?原因在於,雖然我們絕對不會有意識地傷害孩子,但就像所有的人際關係一樣,大多數的教養行為是出於我們的意識覺察之外。
真相是,我們所有人實際上都受過童年創傷,如果不去療癒處理,這些傷口會阻礙我們用內心真正希望的方式去教養孩子。如果小時候曾經在某方面受過傷害,這個部分會讓你在成為父母之後變成悲傷的源頭,然後同樣去傷害你的孩子。
我們可以想到各式各樣的例子:無意識地將自己父親批判子女的那一套,用在自己兒子身上的爸爸;因為忍受不了孩子對自己生氣,而無法對子女行為設限的媽媽,最後教養出自我中心、毫無耐性的小孩;懷疑自己無法對寶寶產生興趣(愛孩子),而過度投入於長時間工作的父母。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重點就是有意識地去檢查自己的傷疤,有些可能還好,有些比較嚴重,這樣才不會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造成新的傷口。
好消息是,父母這個身分給了我們一張地圖去找到這些疤痕,也給了我們機會去深入挖掘並療癒自己。孩子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指出我們受傷的地方,引發我們的恐懼與憤怒。孩子比任何偉大的靜心導師或治療師都厲害,讓我們擁有最佳成長與療癒的機會。許多父母會說愛孩子轉化了他們:讓他們變得更有耐心、更具同理心,也更無私。我們對於形塑自己早期心理發展的課題總是特別敏感,但在療癒這些舊傷之後,我們的行為就不再受這些創傷影響,同時發現這些疤痕會提醒我們、鼓勵我們,讓我們變成更好的父母。
那麼,該如何療癒自己的童年創傷,變成你想讓孩子擁有的那種父母呢?

●有意識地教養。如果我們多加留意,就會發現孩子會在什麼時候惹怒我們。不是說孩子的行為不像個孩子,他們永遠都是孩子。在這樣的年齡是正常的。但對某些父母來說很困擾的狀況,另一些父母則是可以用冷靜、溫暖和幽默的態度應對,讓孩子想要守規矩。我們被「激怒」的時候,就是被某些需要療癒的事情絆倒了。真的。只要孩子激怒了你,就是在提醒你看看自己小時候那個沒有處理完畢的課題。

●打破循環,啟動內在的暫停鍵。你不須在孩子身上重演歷史,就算已經走錯了路,現在就停下來。深呼吸,按下暫停鍵,告訴自己除非現在選擇走另一條路,不然就會發生糟糕的狀況。閉上嘴巴,就算話已經講了一半。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你正在形塑良好的怒氣管理機制。真的發起脾氣來,才要覺得不好意思。

●了解情緒如何運作。憤怒這個訊息,是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事情行不通。問題在於憤怒也是一種對自己沒有幫助的生理狀態,會讓我們無法找出最好的解決方式。當陷入讓我們「生氣」的化學反應時,就會做出與說出一些平常絕對不會想做與說的事。身體和情緒處於戰鬥或逃跑模式下,孩子就會看起來像敵人。吸口氣,等自己冷靜下來,再去做決定或動作。

●對自己的「故事」按下重置鍵。如果你的童年很痛苦,其實無法改變。但是可以改變童年讓我們背負著的東西,也就是「故事」。透過反映與感受那種痛苦,還有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就能做到。如果你的父親拋棄了家庭,而你因此認為自己不夠好,那麼現在應該要修正這種想法,從成人的角度去理解,你已經做得夠多,父親的離開不是因為你的緣故。如果你的母親打了你,而你因此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那麼比較正確的解讀應該是,其實你的母親非常害怕,所以打了世界上最善良、最可愛的孩子。你和其他小孩一樣,用自己僅知的方式尋求愛與注意。接受並重新書寫自己的故事可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我們可以從中獲得解放。這也是唯一的方法,讓你成為希望孩子獲得的平和父母。

●紓壓。在我們精疲力竭時,會更無法變成我們想要成為的父母。培養一些習慣,幫助自己紓壓:固定的運動、瑜伽、熱水澡、靜心冥想。找不到時間嗎?全家一起做吧。放音樂一起跳舞,出去散步。週五晚上唸故事給孩子聽,讓他們早早上床,換來一個安靜放鬆的晚上,好好補眠。將放慢速度擺在第一順位,就可以找出時間來。

●在處理舊課題時尋求支持。每一位父母都需要支持,並得到機會聊聊自己艱難的教養工作。有時候我們可以輕鬆地和朋友或親人吐露。有時候較為正式的「傾聽夥伴」關係會成為我們的救生筏,像是威普菲勒(Patty Wipfler)創辦的「手牽手教養」(Hand in Hand Parenting),就提供了家長互相傾聽支持的機會。你也許會想加入某個教養支持團體或社群。如果覺得卡住了,尋求諮商師的協助,讓自己的生活能夠較為平順快樂地繼續向前。求助並不可恥;傷害了孩子的身體或心理因而失職才可恥。如果覺得自己需要協助,不要遲疑,現在就說出來。

沒有完美的父母,因為人類本來就不完美。不管我們怎麼修復自己,總是會有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的時候。但只要有所覺察,按下內在的暫停按鈕,處理自己的壓力,就會變得較為平和。這樣也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快樂。
溫尼考特說得對,孩子不須我們完美無缺。他們需要的是願意成長修復的父母,並在心腸想要硬起來時,懂得開放柔軟下來。


第四章 養育出願意守規矩的孩子:勇於「不管教」
應該打小孩嗎?

我深愛我的母親,但也很怕她。一直到她兩年前過世(我現在四十幾歲),我都還怕自己說錯話,或是「惹麻煩」,我害怕她的程度就跟愛她的程度一樣多。我發誓要讓孩子尊重但不怕我,我想我成功了,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的鼓勵,提醒要我們全心全意地愛孩子,不要用恐懼與擔心教養。
--亞蘭娜,兩個孩子的母親

我聽過很多成人說,他們很難原諒爸媽說:「我是為你好才打你」。但是在美國,許多父母還是會體罰小孩。二○○七年的調查發現,仍有85%的青少年說,他們曾經在人生的某些時候,被父母打或揍。
如果你的父母是以打罵來管教孩子,也許你就會說服自己向他們的行為妥協,甚至認為「不受教」的孩子只能用這種方法處理。我常聽到有人說:「小時候我常被打,但長大以後我也活得好好的啊。」或「小時候被打,是我活該。」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成千上百份研究報告顯示,童年遭受的肢體懲罰,與成人的負面行為相關,即使成人認為體罰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並不大。小孩只要被打過幾次,成年後出現憂鬱症狀的可能性就越高。顯而易見的是,大部分所謂「被打也活得好好的」的那群人,如果以前沒有被打,應該會活得更健康。我想在現今文化中,焦慮跟憂鬱變得如此廣泛,,是因為有許多人是在父母的體罰下長大的。

Box ------------------------------
關於體罰的研究

學者格沙霍夫(Elizabeth Gershoff)博士統計六十年來對體罰的研究,在2002年提出的綜合分析研究,至今仍被視為該領域最先進的觀點。這項綜合研究發現,體罰唯一的正面結果,就是當下的順服;也就是說,孩子被打之後會馬上停下不當行為。
然而,不幸的是,體罰無法內化守規矩這件事;也就是長期來看,體罰事實上比較容易讓孩子繼續從事不當行為。更糟的是,體罰與其他九種負面結果相關,包括攻擊、犯罪、心理健康問題、親子關係問題等比例提高,以及因父母體罰失控而造成家庭暴力問題。
2012年的一份報告探討二十年來的研究,並證實格沙霍夫的發現,遭受體罰的孩子大腦皮質層較薄,更容易產生沮喪、焦慮、濫用藥物和攻擊暴力的傾向。不斷有研究顯示體罰會降低智商,同時增加暴躁、挑釁、霸凌、手足衝突、成人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家庭婚姻暴力等狀況。沒有任何研究指出遭受體罰的孩子行為會改善,或長大後在情緒上和一般人一樣健康。你也許很會驚訝,因為聽過某些研究顯示體罰具有正面的效果。媒體新聞喜歡製造對立矛盾,因為吵熱話題才有可看性,但關於體罰議題的每一項經過科學證實(也就是通過通同儕評閱並符合發表的科學標準)的研究,結論都是體罰會傷害孩子的心理,造成更糟的行為。
-------------------------

父母的吼叫,是另一種打小孩的方式嗎?

既然你選擇閱讀本書,也許會想避免體罰,使用更正面的管教方式。但吼小孩呢?多數父母都會吼小孩。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們認為這是正常會發生的現象,就像感冒一樣。但吼叫之後,我們通常會後悔,希望自己沒有造成任何傷害。或者會為自己的吼叫找藉口:不這樣,孩子怎會注意聽我們講話?感覺起來又沒怎樣……孩子就是勉強聽聽,還翻白眼。
我們會說服自己,孩子知道父母愛他們,即使爸媽會對他大吼大叫。這通常沒錯,但認為吼叫對孩子沒有傷害性,這並不正確。
想像你的丈夫或妻子發起脾氣時對你吼叫;想像他的體型比你大三倍,非常具有威脅性;想像你完全依賴這個人提供你食物、住所、安全與保護;想像他是唯一提供愛、自信與外界資訊的來源,而且你沒有別的地方可去。現在集合這些感覺,並放大一千倍,這就是孩子在你對他發脾氣時,內心的感受。
如果孩子似乎不怕你的怒火,這表示他遇過太多次,並發展出防衛的方法,同時也把你隔絕在外。我們越常生氣,孩子的防衛就越強,也就變得越來越不在乎。不管在任何年齡,憤怒會將孩子從我們身邊推走。實際上,等到孩子十歲後,他們絕對會發展出一種「態度」,讓你們在他的青春期階段,只能用互吼的方式溝通。吼叫所造成的不幸後果,是孩子變得沒那麼想取悅你,而且向同儕團體與外面更廣大的世界與文化靠攏。
值得開心的是,你不必用吼叫的方式教小孩。當你改變方法,就會發現孩子也同樣在改變,然後你也不會覺得自己一直在對小孩大聲叫罵。運用本書的三大概念:自我調整、培育關係,與教養而非控制,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充滿正念,能夠在失去控制前好好地處理孩子的狀況。如何停止吼叫的步驟,請參見本書第一章。

如果孩子越線了?

我不明白為什麼越線不能懲罰……如果孩子真的越線了怎麼辦?昨天我的三歲孩子因為生氣所以丟書,書丟到爸爸的眼睛,劃破了他的皮膚,老天啊!我把孩子帶出房間,告訴他絕對不可以再犯,然後罰他到角落反省。這樣做是對?是錯?
--潔美‧琳恩,三歲和五歲男孩的母親

這真的太令爸媽頭大了!大部分三歲孩子都會丟東西,卻不知道這樣究竟有多危險。
問題在於罰孩子獨自一人到角落反省,並無法協助他處理讓他一開始選擇丟書的情緒。攻擊的背後幾乎都可以看到恐懼,每個幼兒都有著我們無法想像的恐懼。充滿恐懼的三歲幼兒,可能會被某件事激怒,因此丟出任何剛好在手邊的東西,這是很正常的行為,不過孩子之後也會知道很危險,而且我們也會告訴他不可以拿東西丟人,絕對不可以。孩子現在(自然是在傷了爸爸之後)知道被東西丟到會痛,他需要的是父母幫他處理那些讓他想丟東西的情緒。
我很好奇這三歲的幼兒被罰到角落反省後,心裡在想什麼。如果我是他,大概會很擔心爸爸,覺得自己是個會做出可怕傷害的壞孩子,控制不了自己。因為很壞所以被罰,沒有辦法和爸爸和好。我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力大無窮,因為我傷害了無敵的爸爸。這個想法真是嚇人!為了推開無限的羞恥與恐懼(就像一般人處理不舒服感覺的方式),所以我生氣。我也可能坐在這裡自我安慰,告訴自己為什麼我沒犯錯。
如你所見,孤立孩子無法協助他學習處理「越線」的情緒。他很害怕,無法正確思考,所以也不會得出有邏輯的結論。也許孩子會依照我們的指示,在暫時隔離法後道歉,但下次他也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衝動攻擊。又或者,他不會再對爸爸發洩,但開始在別的方面鬧脾氣,例如打弟弟、在家裡四處撒尿,或常常做惡夢。
如果換個做法,當下我們馬上一起照顧受傷的爸爸,這樣能讓孩子清楚知道這傷害事件很嚴重,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很可能將重心放在爸爸身上,就足以轉移孩子原本的憤怒,而去關心爸爸。「喔老天!爸爸受傷了。寶貝,去拿毛巾來,一起幫忙爸爸。」我們可以邀請孩子,讓他一起來解決問題。他造成了傷害,但告訴他,自己並不是可怕的怪物。讓他學習以後即使越線也能勇敢面對,並原諒自己。一切都是從我們原諒孩子開始。
這樣爸媽是不是太容易原諒孩子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孩子無法同時覺得自己很壞,又表現得很好。他的確越線了,跨出愛的家庭關係之外。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接納他,把他帶回家庭溫暖的懷抱,而不是推開他,讓他覺得自己很壞。如果沒有重新連結,我們沒接納孩子,任何的「管教」都只會讓他覺得自己很壞。
安頓好受傷的大人後,我們藉深呼吸排解自己的怒氣。提醒自己,要預防傷害事件再度發生,就要協助孩子處理情緒,而不是懲罰他。
我們來到孩子身邊,溫和但嚴肅地注視他的雙眼,說:「書不是拿來丟的,爸爸真的受傷了,對不對?」孩子聽到這話,可能馬上哭出來,釋放心中紛亂的情緒。孩子哭泣時,我們抱著他,等到冷靜下來,可以說:「你好生氣,所以丟書,但這樣爸爸就受傷了,好痛!好可怕!爸爸會好起來,但我們不可以對著人丟東西。」
等到孩子完全平靜,再問問他可以做些什麼讓爸爸感覺好些。給孩子補償的機會,讓他自己決定成為一個好孩子,成為能夠控制脾氣,不傷害他人的孩子。如果我們罰他到角落反省,極有可能無法促成孩子這樣的轉變,他會像個犯人一樣被隔絕在那裡,硬起脾氣來反抗。現在我們協助他處理緊急狀況,孩子的內心會敞開,他感受到父母的善意與堅定的期待,希望他成為能幫忙的人,而不是造成傷害。孩子能夠安心地告訴我們憤怒背後的恐懼,只要把這些感覺表達出來,情緒便會消散,不再驅使他做出不當行為。
孩子從中學會什麼?

●丟東西可能會讓人受到嚴重傷害。
●下次我希望自己可以把情緒控制得更好,不要再發生受傷事件。
●只要不隨情緒起舞鬧脾氣,擁有感覺不會造成緊急狀況。
●爸媽了解我擁有的強烈感覺,我相信他們會協助我。
●我有可能讓別人受到嚴重傷害,因此我絕對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
●我可以讓事情好轉,修復裂痕,在做錯事情時進行修正。

也許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會感覺自己越線之後就失去連結,失去父母的愛,而是感受到父母無條件地愛他,不會放棄他。他知道自己其實是個好孩子,希望把事情「做對」,不會不信任自己。這樣的信念能夠強化他的自信,相信自己是好孩子,讓自己更符合父母的信任與期待。
因為無條件的愛帶來療癒的奇蹟,界限因此消失,只有愛留存。


第五章 精熟教導

如何避免直升機式教養

為什麼大人什麼事都要搶去做?
--五歲的幼兒園生

什麼是直升機父母?這種爸媽會在你頭頂盤旋,甚至做得比你還多。
說真的,沒有人想當直升機父母,但教養是世界上最困難的工作,所以大部分爸媽有時會深陷其中走不出來。我們都希望能回應孩子的需求,所以有時這會是個困難的決定,矛盾的是,爸媽好心過度的幫忙,其實破壞了孩子健全的發展。
如果有能夠遵循的行動綱領,讓我們知道哪些是合適的教養,哪些是直升機父母的行為,是不是很棒呢?其實是有的。幾十年研究的累積,讓我們知道孩子要怎樣才能長成快樂、堅韌、自信的大人。事實上,我們對孩子的關愛並不是造就直升機父母的原因,問題在於父母自身的恐懼。以下提供幾個方法,可以幫助即使已經成為直升機的父母免於掉入最常見的焦慮陷阱:

過度保護
孩子在公園爬上攀爬架時,在旁邊不斷焦慮碎唸,也許會讓你覺得比較好過,但這樣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只須確定孩子能注意安全,然後在旁邊看著他,呼吸、微笑、讚美:「哇,爬好高啊!」如果孩子摔下來,你還來得及接住他。也就是說,還是要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過度反應
只要一擔起心來,我們通常會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這會讓焦慮更加升級,但不見得能夠給予孩子所需。因此,我們的第一個動作一定是覺察,並平穩自身情緒,然後才會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們陪他演練如何與棒球教練溝通,而不是父母自己打電話給教練。

過度控制
不會有人想當個比自己兒子更熱衷於贏球的爸爸,也不會有人想當個恨不得代替女兒上台表演的媽媽。這樣也太可悲了。但多數父母還是可能在沒那麼嚴重的狀況下,產生過度控制孩子的心態,常常是從如廁訓練開始,一直延續到大學。你自己曾有想幫幼兒園的孩子重新扣好衣服鈕釦的衝動嗎?你有沒有曾經支持你的六歲的兒子發展踢足球的興趣,卻反對讓他畫畫,只因為你覺得他畫的東西很幼稚?又或者,你會願意讓你九歲的孩子停掉鋼琴課嗎?這究竟是誰的人生呢?

過度計畫
沒有規畫任何活動的空白時間,讓孩子有機會去想像、發明與創造。如果對孩子規畫太多活動,或是讓他們使用太多3C娛樂,孩子就沒有時間去傾聽自己內心萌發的各種想法,例如:研究路邊的甲蟲、用黏土捏一隻怪獸,或是和鄰居玩伴一起拍一段影片。這些來自內心的呼喚會讓我們產生熱情,想讓生命更有意義。只要好好探索自己內在的世界,這樣的熱情甚至在童年就可能發生。

過度嚴厲
身為家長,你可能會想要孩子讀哈佛。但在情感層面上會付出怎樣的代價?孩子是透過主動探索與遊戲來學習,這是一輩子創意與快樂的基石。孩子如果四歲就識字,也許你會感到很驕傲;但研究顯示,與以課業為中心的幼兒園相較,以遊戲為中心的學齡前教學,會讓孩子日後在知識學習方面更扎實、更優秀。同樣地,如果爸媽硬逼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成績全部要拿優,以提高他上大學的機率,事實上這更可能會消磨掉他這一生的快樂。如果孩子因此感覺到丟臉或不夠好,那麼父母就造成了實質的傷害。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