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的內在世界: 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 心靈如何回應 | 誠品線上

The Inner World of Trauma: Archetypal Defenses of the Personal Spirit

作者 Donald Kalsched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創傷的內在世界: 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 心靈如何回應:在過去這幾年來,本書是我看過關於榮格分析和精神分析實務中,最傑出和最重要的貢獻之一。--瑞士榮格學院馬力歐•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在過去這幾年來,本書是我看過關於榮格分析和精神分析實務中,最傑出和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瑞士榮格學院馬力歐‧傑可比(Mario Jacoby, C. G. Jung Institute, Switzerland)當擊潰人生的事件徹底毀去外在意義,什麼型態的潛意識幻想能給個案提供內在意義? 當這神奇的救命機制保住了精神的存活,我們能從中讀出心靈的什麼訊息? 作者卡爾謝博士從個案的夢境發現:當心靈遭遇重擊,意識無法知道個體經驗到了什麼時,唯有夢境可以給予具體的象徵,表現出受創後的解離活動,將碎裂的片段整合在一個戲劇化的故事中,個體因此找到了可以抒發、述說的管道。然而心靈一旦受創,傷害便成為進行式,在內在世界持續肆虐。原本是為了保護個案而現形的幻想和夢境,此時搖身一變為迫害者,彷彿要將他們緊緊鎖在永無出口的內在世界…… 為什麼?卡爾謝在書中列舉許多案例及其重要夢境,引證榮格等學者與創傷相關的論點,解析自我照護系統反覆循環的特性和豐富的神話色彩,以及它是如何既保護又迫害地在受創心靈的內在世界運作。 卡爾謝深信,榮格對受創心靈的內在世界的深刻見解,對當代心理分析格外重要,另方面也提出理論上的修正。透過深度探索自性的原始防禦機制、夢想和童話的神祕語言及象徵,將榮格觀點和當代客體關係理論連結起來、交互驗證,並抽絲剝繭童話故事和傳說的脈絡,讓讀者看見神話和民間傳說的角色形象,是如何成為創傷個案接受治療時的明燈,拯救個案精神免於毀滅一途。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精神科醫師、作家/王浩威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唐納‧卡爾謝(Donald Kalsched)美國新墨西哥州私人執業的精神分析師,紐約榮格學院(C. G. Jung Institute)研究員,跨區域榮格分析協會(Inter-Regional Society of Jungian Analysts)的資深分析師與督導。 卡爾謝博士原本專攻精神醫學和宗教學,其後對榮格分析心理學產生興趣,並成為分析心理學分析師。1986年,他開始領導深度心理學學院( Institute for Depth Psychology),在此透過講座和研討會,展開對童年創傷領域的研究與講學,探索精神分析中的創傷模式及其與榮格思想的關係,並撰成《創傷的內在世界: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心靈如何回應》(The Inner World of Trauma: archetypal defenses of the personal spirit, 1996)一書。1996年,卡爾謝博士加入紐約威徹斯特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培訓研究所(Westchester Institute for Training in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在職期間推出他的另一本著作《創傷與靈魂:人類發展與停頓的心理與靈性途徑》(Trauma and the Soul: A Psycho-Spiritual Approach to Human Development and its Interruption, 2003),旨在探討心理治療工作的神祕面向。 卡爾謝博士經常於美國國內與國際巡迴講學,專注於對早期創傷和分離理論的跨學科興趣,及其在許多文化的神話和宗教圖像中的神話與詩意表現。卡爾謝博士的官方網站:https: www.donaldkalsched.com 洪素珍/審閱者英國杜倫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諮商博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戲劇治療證照,現任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國際分析心理學分析師(IAAP)。專長領域為戲劇治療、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沙遊治療、創傷治療、性侵害及家庭暴力心理治療、客體關係取向兒童心理治療與父母諮詢。■譯者簡介彭玲嫻(負責謝詞、緒論、第一、二、三、五章、第二部緒論、第七、八、九章翻譯。第四、六、十章校訂及部分改寫)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諾丁罕大學英語研究、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肄業,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光華畫報雜誌》(今外交部《台灣光華雜誌》)英文編輯、《解讀時代》雜誌主筆、多家影視公司編譯,譯有《盲目》、《大地三部曲》等書。康琇喬(負責第四章翻譯)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心理師,榮格分析師(IAAP)。連芯(負責第六章翻譯)台北教育大學諮商與心理研究所、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所畢業,曾任文案、採訪編輯,目前是諮商心理師。譯有《佛洛伊德:幽微的心靈世界》、《瘋狂與存在:反精神醫學的傳奇名醫R.D. Laing》。魏宏晉負責第十章翻譯)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記者、編輯、大學通識課程講師。目前熱心投入榮格學派相關書籍的譯介工作。已出版的作品有《共時性》、《英雄之旅》等(共同翻譯)。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譯者簡介導讀:擴展與整合的心理創傷理論與自性的追尋 洪素珍致謝緒論第一部 從不同面向探究創傷的內在世界第 一 章 以魔鬼形象呈現的創傷內在世界榮格與解離臨床案例:持斧人Y太太與槍手瑪莉與食物原魔第 二 章 自我照護系統的更多臨床例證小女孩與天使樂娜與神仙教母古斯塔夫與他的天上父母凱伊與海豚珮翠莎與鬼孩子心身疾病與自我照護系統第 三 章 佛洛伊德與榮格有關創傷內在世界的對話賈內與內在原魔創傷與佛洛伊德發現精神現實誘惑理論榮格的情結理論與創傷住在月球上的女子創傷與潛意識幻想中的超個人元素榮格與佛洛伊德論心靈對痊癒的原魔阻抗佛洛伊德與潛意識的原魔防禦第 四 章 榮格對自我照護系統理論的貢獻榮格的創傷與阿特馬維圖榮格對創傷的成熟概念榮格與攻擊性的「心智」榮格的二元自我:光明與黑暗耶和華與自性的黑暗面第 五 章 榮格的其他貢獻艾瑞旭.諾伊曼與創傷的苦惱自我倫敦學派與原型防禦美國的榮格學者通俗版本第 六 章 有關自我照護系統的精神分析理論伯格勒與自我傷害的「原魔」奧迪耶與善/惡「神祇」費倫奇與扮演照顧者角色之自體的超個人智慧客體關係理論家第二部 童話與自性的兩階段具體化第 七 章 長髮公主與自我照護系統長髮公主故事第一段:被牆阻隔的兩個世界故事第二段:密封在泡泡裡的永恆少女故事第三段:解決解離的希望故事第四段:不再有牆阻隔的世界第 八 章 賽姬與她的原魔情人故事第一段:拯救作為原魔的愛洛斯原魔的保護與監禁作為獄卒的原魔原魔情人與幻想幻想作為對抗象徵的防禦個體化與現實的提醒故事第二段:臣服憤怒與對具體化的抗拒自願犧牲與具體化歡喜與人神關係第 九 章 費切爾的怪鳥與自性的黑暗面費切爾的怪鳥故事第一部:考驗健康自我發展中的愛與攻擊臨床案例自我照護系統轉化中的犧牲所具有的雙重性質故事第二部:轉化用象徵戰勝巫師第 十 章 龍王子與原魔透過犧牲與抉擇的轉化龍王子有後與無嗣的議題拒絕選擇自我照護系統的憂傷幻想世界克里斯德瓦與「黑太陽」有關聖祕性防禦用法的附記雙生龍王子蛇虺王子與國王,或者皇后/嬰孩二元組合牧羊人的女兒與森林老嫗作為自性的正向二元組合龍王子的盛怒與轉化慈悲的瞬間結語附錄一 延伸閱讀附錄二 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創傷的內在世界: 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 心靈如何回應
作者 / Donald Kalsched
簡介 / 創傷的內在世界: 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 心靈如何回應:在過去這幾年來,本書是我看過關於榮格分析和精神分析實務中,最傑出和最重要的貢獻之一。--瑞士榮格學院馬力歐•傑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71391
ISBN10 / 9863571393
EAN / 9789863571391
誠品26碼 / 2681694046000
頁數 / 40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以榮格觀點論述創傷治療最重要著作。
★翻轉心理界對創傷治療的觀點,造成解離、逃避的機制其實具有保護作用。
★卡爾謝博士系出榮格,以原型理論為核心,整合泛精神分析中的創傷理論、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結構出創新的自我照護系統論述,發展出嶄新的泛榮格心理學式的心靈理解地圖。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擴展與整合的心理創傷理論與自性的追尋 / 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卡爾謝博士在《創傷的內在世界: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心靈如何回應》中,整合佛洛伊德和榮格兩派的心理學創傷理論典範,擴展了精神分析針對人類受創心靈所提出的內在防衛運作機轉的面貌。他分別以案例分析及解讀童話的兩個實證與象徵脈絡,證成他稱之為「人類的原型防衛」的受創心靈防衛機制系統的保護性、破壞性,以及個人性與集體的原始性等。
本書結構分成三條軸線:
第一是創傷理論:作者先提醒讀者,理解創傷及其意義,需要開放的態度。如同佛洛伊德與榮格早期的對話中所揭示的,努力的目標首要就在於理解創傷後遺症在心靈所產生的影響及奧祕。
佛洛伊德曾隱喻性地使用「創傷」(trauma)的字眼,形象地比喻人類內在心靈就如同外在皮膚組織一樣,也會因意外而受損。
他認為心靈也具備皮膚或甲殼的包裹與功能,可以保護內在深處,其作用在於嚴選過於複雜的外來刺激,並維持內在的恆定運作。此功能若為創傷事件擊潰,會在個體潛意識留下痕跡,使防衛機制更為激烈與極端,造成心靈痛苦,甚至外溢到外在形成症狀。佛洛伊德在與約瑟夫.布魯爾(Josef Breuer)合著的《歇斯底里症研究》(Studien uber Hysterie)便指出,歇斯底里症(Hysterics)就是壓抑了那些強烈而痛苦的經驗,同時切斷這些痛苦經驗與情緒之間的連結,將這些情緒封存起來所造成的症狀。
以客體關係理論的觀點來看,創傷經驗會傷害一個人好的內在客體(保護與信任),讓壞的客體功能增強(冷漠與破壞),主體繼而產生負向與退化創傷經驗。這會影響到內在記憶結構的語意網絡模式運作,使當事者發展出恐懼結構,影響早期與他人的互動經驗。
個體遭遇外在世界帶來的創傷時,是否導致嚴重的心理症狀?一部分取決於創傷事件如何被解釋,另一部分視內在結構的本質與是否有恢復的可能性而定。
就廣義的客體關係理論而言,由於個體喪失了對預測外在世界可能性,以及認知客體(不論是內在還是外在的客體)具保護功能的信心,個體會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早期對壞客體的力量與殘酷的恐懼,瞬間陷入一種原始的妄想狀態。更嚴重的是,隨之而來的焦慮感,外在事件開始不斷地「印證」內心世界的恐懼與幻想,「認為」好客體無法提供保護、避免悲劇,更真切地感受到死亡與個人毀滅的迫近。這樣的惡性內在邏輯,令外在事件於內在產生效應,創傷因之真實地形成。如此一來,抵抗焦慮的既存防衛機制不僅遭擊潰,更確認了內心深處的焦慮。
客體關係的理論告訴我們,從個體對好客體提供保護的能力喪失信心的那一刻起,其人格就已發生長遠而不可磨滅的影響。團體動力研究的先驅者——英國精神分析師比昂(Wilfred Ruprecht Bion)舉例說過,對嬰兒而言,飢餓的痛苦並非「餵養客體」的缺席,而是攻擊性客體的出現,意思就是,個體對內在客體的良善與力量的信任感遭到破壞,而內在壞客體的惡意與力量卻不斷增強,造成惡性的後果。
在分析心理學中,榮格使用情結的說法來描述創傷。透過字詞聯想的實證測驗,他甚至發現在個人和家庭之外,人類還有集體的創傷,而情結並非總是佛洛伊德學派所歸咎的性慾可完整解釋,情結有很多,包括自卑、權力、父母,或者圍繞某些特定愧疚行為等等的情結。榮格的嫡傳弟子紐曼(Erich Neumann)形容,正常的母嬰關係為「二元整體」(dual unity),嬰孩出生後到滿一歲時為「後子宮胚胎期」,孩子的心靈在媽媽之中全然「神祕參與」(participation mystique),尚未分離為另一個人。在此階段中,榮格所稱的人格最高中心及整體的「自性」(Self),同時駐留於孩子身體中和在母親中兩處。慢慢地,隨著與現實接觸的增加,母親承載的自性會漸漸併入孩子的內在,部分地終止和母親的神祕參與,並建立「自我-自性」(ego-Self)軸,作為孩子心靈內部兩極的連結,確保自我的正常成長。如果創傷干擾了原初關係,神聖情感將負向群集成「恐怖母親」和一個負向的悲傷自我(distressego)來印記悲傷或毀滅,干擾了原初關係,其主要特徵就是核心的愧疚感。不被愛的孩子感覺自己是奇怪的、有病的、很糟糕和被責備的,而且這個「壞的、骯髒的」的孩子會伴有一個代表暴力超我的、與自性混淆不清的原魔陽剛精神(daimonic masculine spirit),不斷地攻擊永不能達成其要求的「壞」孩子。
作者在書中整合了精神分析及分析心理學對人類心理創傷的理解,均指出原初關係受創對發展的傷害。
第二個軸線是作者稱為自我保護機制的防衛機制。防衛是自我的一種功能,通常存在潛意識當中,動力十足且變化無窮,不過精神分析理論認為,防衛在正常而適應良好的狀況外,處於病態與固定人格中,也可能變得僵化和固著的病態。不同防衛方式與不同的心理狀態有關,如歇斯底里病態使用退化、強迫性精神官能症使用隔離和抵銷的防衛機制。而防衛與發展層次有關,有些防衛被視為原始的,有些則是成熟的。克萊恩(Melanie Klein)認為,防衛不是在必要時才出現的短暫心理歷程,而是一種心理結構,融合形成一個僵化、無彈性的系統。它們與全能的、控制的內在客體有關。
而從正常、成熟的防衛到病態的防衛,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依克萊恩的解釋,防衛可分為:(1)不成熟或原始防衛;(2)精神官能式的防衛;與(3)成熟的防衛。使用原始防衛本身並非一定是病態,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遭遇巨大壓力時,也會出現這些防衛機制。所謂的適應不良指的是持續使用這些原始的分裂(splitting)防衛機制,令內在世界無法整合而呈現碎裂的狀態。
分裂是嬰兒時期心智活動的一種原始現象,客體可被分裂成「好客體」與「壞客體」,兩者相互衝突,個體為了在心靈中整合二者,可能會發展成邊緣性人格違常或精神疾患,這兩種個案內在分裂情況嚴重,可能導致知覺扭曲、思考能力減退及客體表徵的殘缺不全。
本書作者也梳理早期在法國的夏科(Jean-Martin Charcot)和賈內(Pierre Janet)認為遭受創傷的病人必須以解離分裂自己的一部分,形成次級人格保護自己,他稱此人格為「原魔」(Daimons),以人格化的形式存在心靈進行運作。
此外書中還列舉了史坦(Leopold Stein)的「身體免疫系統」說法、佛登(Michael Fordham)「自性的防禦」, 以及希爾曼(James Hillman)的「原型心理學」等概念,綜合解釋了原型防衛系統如何細膩地同時對個體的自性進行自我保護,卻又同時摧毀自性的發展。史坦認為,原型防衛有如人體的自體免疫系統,適當的免疫反應取決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準確地識別非我元素,具有攻擊並殺死它們的能力。在心靈自性的防衛中,當部分人格被誤認為非我元素時,就會產生像自體免疫疾病的自我毀滅。佛登則認為,當有害刺激產生時(例如母親不滿足嬰兒的願望),自性的原型運作會跟嬰兒一樣,以自閉跟退縮保護自己,但有害刺激消失後,防衛的自閉和退縮卻依然存在。佛登注意到,如果給一個嬰兒一個致病性的有害刺激,防衛系統可能會開始持續性的過度反應。可能藉由投射性認同與部分自我混合,使一種自體免疫反應開始發生,而這正是當有害刺激已不存在時防衛仍持續發生的原因。當這種情況產生,內心世界幾乎無法發展。在自我變得僵固後,其後關乎成熟的發展性壓力將導致發展全面瓦解(disintegration),而不只是較不能整合(deintegration)而已。防衛系統的強勢主導使暴力和敵意積累,而切斷了任何本來可能發生的與客體能量與情感上的溝通。在希爾曼的部分,則是從無意識心靈中浮現的最古老的圖像不是單個圖像,像大地之母(the Great Mother),而是串聯、成雙,成對、兩極,或者交會的,如母/子、受害者/加害者、智慧老人/永恆少年等二元的對立,矛盾又互補的結合。因此,有夠好母親的照料,較不會造成原型分裂。若分裂成真,而且由恨意所主導,如「好」孩子對上「壞」媽媽時,一定會造成原型分裂的創傷。
第三個軸線則是作者運用個案的解析,尤其是個案的夢,以及童話與神話的分析,協助讀者理解無意識中運作的原型防衛的自我照護系統。
精神分析向來重視夢、神話以及童話等素材,榮格學派更是看重它們的象徵意涵,認為那是原型在集體無意識不同層次上的重要表現。夢、神話與童話匯集於原型,對被意識心智潛抑或者忽略之處加以補償。原型的終極表現為自性的神話,是宗教的基礎,以卡爾謝博士的說法,那便是「人與神的關係」。
先以夢的分析為例。
就佛洛伊德學派的想法而言,夢是通往潛意識的大道,個人的渴望與焦慮會在夢中呈現,而不為個人意識所接受的慾望與攻擊,也會以偽裝及象徵的形式出現在夢中。(節錄)

試閱文字

自序 : 【緒論】
本書討論的是我在精神分析個案的夢中、幻想中,以及人際間的艱難努力中所窺見的創傷內在世界。我將焦點置於創傷的「內在世界」,是希望舉例說明當心靈遭遇生命中難以招架的事件時,內在是如何反應的。例如,當外在世界的生活變得難以忍受,內在世界會如何呢?對於心靈內在的「客體意象」(object-images),夢境透露了些什麼?這些「內在客體」如何彌補與「外在客體」相處時經歷的災難性經驗?當擊潰人生的事件徹底毀去了外在的意義時,什麼型態的潛意識幻想能給創傷個案提供內在的意義?最後,當創傷的毀滅性打擊可能摧毀人的精神時,神奇的救命防禦機制保住了精神的存活,這些內在意象與幻想結構告訴了我們有關這些防禦機制的什麼訊息?在以下的篇章中,我將試圖回答許多問題,以上所提的是其中的一些。
在以下所有的論述中,我將以「創傷」一詞來表達所有對孩童造成心靈上無可承受的痛楚或焦慮的經驗。所謂「無可承受」的經驗,指的是佛洛伊德稱之為「刺激防護屏障」(protective shield against stimuli),常見防禦手法也無法招架的經驗。這種程度的創傷種類繁多,從當今文獻中引人注目的嚴重且令人震驚的兒虐經驗,到部分兒童發展中依賴需求未獲滿足而效應逐漸增長,乃至具毀滅性的「累積性創傷」,後者還包括了溫尼考特(Winnicott)稱之為「原始苦痛」(primitive agonies)的嬰兒期較嚴重剝奪之類「無可想像」的經驗,不一而足。這類創傷的特點在於科胡特所稱的「解體焦慮」(disintegration anxiety),這是由統整一貫的自體面臨解體威脅所引起的一種無以名之的恐懼。
經歷這種焦慮會使人格面臨灰飛煙滅、人格精神面臨消失殆盡的威脅,這樣的情況是必須不計一切代價避免的,而由於這類的創傷往往發生在統整一致的自我(及其防禦機轉)尚未成形的嬰兒早期,因此便有第二線的防禦工事開始發揮作用,以防止個體經驗到「無可想像」的經驗。我的研究重點將會定焦在這些防禦工事,以及潛意識幻想對這些防禦工事的演繹發揮。以心理分析的術語來說,這些防禦機能有「原始」(primitive)防禦或「解離」(dissociative)防禦等多種不同名稱,其中包括例如分裂、投射性認同、理想化或妖魔化、恍惚狀態、多重身分認同轉換、去人格化、精神麻木等等。精神分析學說長久以來都明白,這些原始防禦不僅僅是嚴重精神疾病的特徵,一旦發揮作用之後,也是造成嚴重精神疾病的原因。然而這些防禦卻也為心被創傷擊碎的人保住了生命,當代的文獻反而鮮少將這「功勞」歸功於這些防禦機能。而儘管人人都同意,這些防禦機能在個案較後期的生活中多麼地適應不良,卻少有作者承認這些防禦具有神奇的本質——具有足以救命的精巧複雜,或具有原型的本質和意義。
我們向榮格及夢境尋求這方面的洞見,但我們所汲取洞見的對象不是榮格學說的傳統詮釋,也不是現今許多臨床心理師所理解在這些對話中,兩人都努力要理解創傷後遺症中心靈所產生的「神話創作」幻想意象。在這一段多產的時期,以及在兩人不幸決裂及其後各自的理論具體化之前,雙方都對心靈的奧祕懷抱著實驗性的開放—我們若是要理解創傷及其意義,便必須設法重新尋回這種開放性。我們在第三章追溯兩人的對話,一路直至兩人決裂之處,我們發現兩人之所以分道揚鑣,在於對創傷相關的夢境與幻想中「邪魔」且「怪誕」的意象理解不同。
當我們研究創傷對心靈的衝擊時,若是一方面著眼於製造創傷的外在事件,同時也關注於因應外在創傷而產生的夢境或其他油然而生的幻想產物,便會發現「創傷內在世界」由驚人的神話創作意象所組成,而這些意象令佛洛伊德或是榮格都大感興奮。但對現今的許多臨床心理師而言—包括筆者在內——無論是佛洛伊德或是榮格,對這些意象的詮釋都不是完全地令人滿意。由於這個緣故,以下的篇章會對與創傷相關的幻想提出一套新的詮釋,這套詮釋融合了佛洛伊德與榮格理論的元素。這套「新」理論大量仰賴個案生活中某個創傷時刻過後立即得來的夢境。在臨床情境下詳細檢視這類夢境後,導引出我們的主要假說,即與創傷相關的古老防禦會人格化,化身為原魔原型的意象。換句話說,與創傷相關的夢中意象代表著心靈對自己古老防禦操作的自我描繪。
在稍後提及的臨床素材中,我們將在當代個案的夢境中看見這類意象的例證,這些個案都曾在人生中與創傷的破壞性衝擊搏鬥。
我們將看到夢境如何在創傷修通過程中的某個關鍵時刻,自然而然呈現出心靈在防止人格精神遭到殲滅時所運用的「二線防禦」的形象。夢境對心靈自己的防禦措施所做的這些「自我描繪」,實是藉由象徵來襄助療癒過程。在此之前,個人經驗的情感與片段無法表現給意識知道,夢境給予了這些情感與片段具體的象徵。夢境竟有能力藉由這樣的方法,來表現心靈的解離活動,並將心靈分裂的碎片整合在一個戲劇化的故事中,這是心理生活的一種奇蹟,只是我們或許太將這種奇蹟等閒視之。當夢境做這樣的事時,人們往往視之為耳邊風,而我們深層心理學的研究者則努力試圖傾聽。
夢境所揭露, 以及近來的臨床研究所顯示的, 是當創傷打擊一個孩子發展中的心靈時,意識發生了裂解,這時不同的「碎片」(榮格稱之為「碎片心靈」﹝splinter-psyches﹞或情結﹝complexes﹞)會根據特定的古老且典型(即原型〔譯按:「古老」(archaic) 及「典型」(typical) 二字結合即為「原型」(archetypal)一字〕)的模式進行自我組織,最常見的模式是由擬人化的「生物」形成二元體或對立偶(syzygies)。自我的一部分往往會退行到嬰兒時期,而另一部分則會前行,也就是說成長過快,以致早熟地適應外在世界,往往是以「假我」(false self)來適應(溫泥考特,1960a)。人格中前行的部分便照顧退行的部分。許多信奉不同理論派別的臨床學者都各自獨立地發現了這種二元結構,這個事實也間接支持了這個結構概念的原型基礎。我們在第五章和第六章將更詳細地探討這些臨床學家的作品。
人格中退行的部分在夢中往往呈現為一個脆弱、年輕、天真無辜(常為女性),且始終羞恥地躲藏著的兒童自體或動物自體。這個部分偶爾會以某種特殊動物的形象出現,例如某種心愛的寵物、貓咪、小狗或小鳥。但無論化身為什麼樣特定的形象,這個完整自體「天真無邪」的殘餘部分似乎代表著個體不朽的人格精神——古埃及人將這人格精神稱為「巴靈」(Ba-soul);在煉金術中,則是轉化過程中那位有翅膀的帶動生命力的神靈,也就是赫密士/墨丘利(Hermes/Mercurius)。這位神靈始終是個謎,是自我性(selfhood)的一種精髓,其奧義永遠令人捉摸不透,它是人格中不朽的精髓,溫泥考特稱之為「真我」(True Self),而榮格在尋索有什麼構想概念能夠彰顯這個精髓的超個人來源時,稱之為「自性」。人格的這個內在核心受到侵犯是無可想像的事。當其他的防禦手法都失敗時,原型防禦會竭盡一切可能力量來保護自性,甚至不惜殺死這個人格精神所居住的宿主人格(亦即自殺)。
這時人格中前行的部分,在夢境中由一個強有力的巨大生物代表,這個生物可能是仁慈的,也可能是惡毒的,保護或迫害著它脆弱的搭檔,有時則將這位搭檔囚禁在內部。有時當這個仁慈或惡毒的生物表現其保護性樣態時,會以天使或特殊馬匹或海豚之類神奇野生動物的形貌出現,但這個「照護性」角色更常呈現出令夢中自我恐懼的邪魔樣貌。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臨床素材中,我們將探討一些案例。在這些案例中,這個角色呈現為揮舞斧頭的可怕人物、帶槍的殺手、瘋狂的醫生、具威脅性的「雲」、誘惑人的「食物魔」,或是魔鬼本人。有時這個折磨人的內在惡毒人物會換上另一種面貌,表現出較仁慈的面向,呈現為一個具有雙重特性的角色,集保護者與迫害者於一身,第二章中便可以看到這樣的案例。
自體的「前行和退行」部分所呈現的「神話化」意象,組成了我所稱的心靈的原型自我照護系統。這個「系統」之所以呈現為原型,是由於它既古老又具有心靈自我保存措施的典型特色,也因為它比正常的自我防禦(ego-defenses)發展得早,也較為原始。
由於這類的防禦措施似乎是由人格中比自我更深層的中心所「統整調度」,因此有人將這種防禦稱為「自性的防禦」(defenses of the Self,史坦)。我們會發現這個理論名稱十分合適,因為這名稱彰顯了聖祕的特色—也就是這個「神話創作」結構令人敬畏的特色—同時也由於這個自我照護系統中的惡毒人物呈現出了榮格所稱矛盾自性黑暗面一個咄咄逼人的形象。榮格認為自性是潛意識心靈中具有監管和整頓作用的中心成分,但我們在探討夢境、移情及神話中的前述意象時,會發現在嚴重創傷的情況下,榮格的原始概念需要修正。
自我照護系統所發揮的自我監管功能及內在外在間的中介功能,在正常情況下,是由個體功能正常的自我來運作的。問題就是出在這裡。一旦建立起了創傷防禦,與外在世界的所有聯繫都會遭到自我照護系統的「篩檢」。原本要用來抵禦進一步創傷的防禦措施成為防止自體在世界中做任何情不自禁輕率表達的抗力。個體安然存活,卻無法過創造性的生活,因此必須要接受心理治療。
然而早年創傷個案的心理治療,無論對個案或是對治療師而言都不容易。創傷個案的自我照護系統在治療中所產生的阻抗名聲如雷貫耳。早在一九二○年,佛洛伊德就發現部分個案內在有一股抗拒改變的「邪魔」力量,使得一般的分析工作無法進行,這令佛洛伊德頗為震驚。他對這種「強迫性重複」(repetition compulsion)極感悲觀,悲觀到將其源頭歸諸於所有生命共有的一種追求死亡的本能。此後,與創傷或受虐個案工作的臨床工作者都輕易辨識出佛洛伊德所拐彎抹角提到的「原魔」人物或「原魔」力量。費爾本(Fairbairn)將這個人物稱為「內在破壞者」(Internal Saboteur),岡崔普(Guntrip)描述其為攻擊「原慾自我」(libidinal ego)的「反原慾自我」(anti-libidinal ego)。克萊恩(Melanie Klein)述說兒童幻想有個殘酷、會攻擊人的「壞乳房」(bad breast),榮格談到「負向阿尼姆斯」(negative Animus),較晚近的則有賽費爾德(Jeffrey Seinfeld),他曾撰文談到一個內在結構,名稱很簡單,就叫「壞客體」(Bad Object)。
當代的心理分析作者多傾向於將這個攻擊性的人物視為創傷中真實加害者被內化的版本,這個內化的加害者「占據」了創傷個案的內在世界。但這個通俗化的觀點僅對了一半。可怕的內在人物往往比任何的外在加害者更嗜虐且殘酷,這顯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在內在世界被創傷所啟動的心理因素,是個存在於心靈內部的原型創傷動能。
無論這個人物的殘暴行徑有多麼駭人,這位矛盾照護者的功能似乎都在於保護人格精神受創的殘存部分,並且維持這個殘存部分與現實的隔離。我們若能想像其內部的基本論點,這個矛盾照護者的運作類似於一種內在的「猶太保衛聯盟」(大屠殺之後,這個團體的口號是「再也別發生了!」)我們那暴虐的照護者說:「這孩子受創的人格精神再也別這樣受苦了!這人格精神在面對殘酷的現實時,再也不要如此無助了⋯⋯在這種事發生之前,我要把人格精神打散成片片段段(解離),或是把它密封起來,用幻想來安慰它(思覺失調的退縮),或是用致醉物質(intoxicating substances)來麻痺它,或是對它加以迫害摧殘,使它不再對這個世界的生活抱持希望(憂鬱)⋯⋯我會用這樣的辦法來保住這個被過早截斷的童年僅存的部分,保住它太早吃苦也吃太多苦的天真!」
儘管這個保護者兼迫害者原本一片好意,這些原型防禦機轉中卻隱隱潛伏著悲劇。此處我們面臨了受創個體的問題關鍵,同時也面臨了試圖出手相助的心理治療師自己的問題關鍵。之所以有悲劇滋生,是由於這位保護者兼迫害者不受教。原始防禦機轉不會在孩子的成長中增進對現實危險的認識,它以創傷發生當時的覺察層次,在意識的魔幻層次運作。生活中每一個新的契機都被誤認為是再次受傷的危險威脅,因此遭到攻擊。古老防禦便如此成為了反生命(anti-life)的力量,佛洛伊德視之為死亡本能的一部分,也是很可以理解的。
這些透過探索內在世界而得到的發現,有助於我們解釋有關創傷的文獻中最令人不安的兩項發現,第一項是,受創的心靈會自我傷害。外在的侵害停止時,創傷並非就此停止了,而是力道不減地在創傷個案的內在世界中持續肆虐,這些個案的夢境經常被迫害性的內在人物纏擾。第二項發現是一個看似有違常理的事實,即心理創傷的受害者會不斷置身於再度受創的生命情境中。無論個案多麼渴望改變、多麼努力設法改善生活或人際關係,某種比自我的力量更強大的東西卻不斷地扯後腿,阻撓進步、毀滅希望,彷彿迫害性的內在世界在外在找到了對應的鏡子,不斷「重演」自己搬石頭砸腳的戲碼——幾乎就像是個體被某種邪惡的力量附身,或是遭到了某種厄運追逐。
在本書的第一章,我們要用三個臨床案例及數場重要的夢境,來舉例說明早期創傷中自性的邪惡面,藉此給這些初步的概念奠定根基。第二章則列舉更多案例,顯示自我照護系統除了邪惡面外,亦有自我撫慰的面向,藉此將我們的整體概念呈現得更為明晰。第三章中,我們將回溯佛洛伊德與榮格對創傷內在世界最初的探討,並證實榮格早在一九一○年便已獨立「發現」具雙重特性的防禦架構,只不過他並未給這架構冠上如此的名稱。第四章中,我們將彙整榮格的看法中與創傷相關的論點,從他個人孩提時期的創傷談起,並論及這些早年創傷如何影響了他後來的學說。第五章評論及批判其他對創傷臨床理論有所貢獻的榮格學派人士。第六章概述精神分析理論家,主要焦點著重於其所提出架構與我們所談的創傷防禦類似的學者。
讀完第一部,讀者對於二元防禦架構在內在世界如何運作,應有了來自種種不同理論觀點的清晰概念,也知曉其反覆循環的普遍特性。我們在第一部中談到此防禦架構的神話創作特色,因此自性的這些原始防禦作用經常出現於神話素材中也不足為奇,本書第二部的目的即在於彰顯這個事實。在第二部的篇章中,我們將詮釋數則童話以及一則短短的神話,即愛洛斯(Eros)與賽姬(Psyche)的故事(第八章),來示範自我照護系統的人格化意象如何出現於神話素材中。不熟悉榮格取向的讀者會認為,在這樣一本心理學著作中對民間傳說及神話賦予這麼多的關注有些奇怪,但我們不能忘記,榮格曾再三指出,在心理學把心靈視作科學研究的對象之前,心靈是「存在於」神話之中的。我們讓讀者注意到臨床心理分析的發現與古老宗教概念間的平行關係,藉此證實當代個案(及試圖幫助他們的人)心理掙扎運作的層次,是深入到了人類靈魂的象徵現象層次,遠比近來心理分析界對創傷或「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rder)的討論所願意承認的更深層。理解這樣的平行關係並不能幫助到所有人,但有部分人士會受惠,而對這些人士而言,如此「同步」檢視心理與宗教現象,相當於為他們所受的苦楚找到了較深層的意義,而找到深層意義本身便可能具有療癒效用。我們這個學科之所以稱為「深層心理學」並非偶然,然而心理學要能夠深層,可以說是必須保持著對人類精神生命的關注,而對精神的浮沉起落(包括其黑暗的展現)記錄最齊全的莫過於宗教、神話及民間傳說中龐大的象徵系統。我們可以說,心理學和宗教就是這麼對人類內在的動態有了共同的關注。(節錄)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二部 童話與自性的兩階段具體化
不久前,一位年輕的男性個案在晤談中,痛苦地道出他對交往中的年輕女子瑪麗似乎宿命且無可自拔的愛。他一再試圖藉由與其他女子發展關係,來逃避對她的感覺,以及感覺中隱含的承諾,然而每回結束這些萍水相逢的性愛關係時,他都比原本更空虛,更對唯一穩定交往的女子瑪麗充滿渴望。她對他究竟是具有何種吸引力呢?他納悶。為什麼與她的感情感覺很「深」,和其他女子的戀情卻感覺很「淺」?突然之間,他的雙眼淚水盈眶,非常令人動容地說:「你知道是怎麼回事,當我和她在一起時,我感覺到的是人生的潛力,這感覺比其他的感覺都更深!所有其他時候不可能發生的事,和她在一起都變成可能了——這就是她和其他人的不同。當我和她在一起時,我感受到我的人生的潛力!」我告訴他,對於戀愛,我無法想像比他更好的形容了。
感受到人生的潛力——與一個深愛的人分享——這是某類型的個案(一般稱為「思覺失調」個案)無法容許自己在真實世界中體驗到的事。之所以無法容許,恰恰是由於他們對於體驗人生潛力的初萌芽渴望在孩提時候遭到了創傷性的挫折。由重要他人所中介的與世界的連結斷裂了,希望也破滅了。「潛力」(potential)這個詞是具有連結作用的詞彙之一。這個英文字有兩個拉丁字根:potis 意味隱藏的力量,posse 意味能夠;「可能」(possible)這個字也是由此字根而來。《美國傳統英語字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因此將potential(潛力)這個字定義為「有助於成長、發展或誕生的內在固有能力」。某種「內在固有」的東西,某種「內在的力量」,跨越了界線,成了真,在世上真實實現了。
溫尼考特協助我們理解,當嬰兒的自發示意(spontaneous gesture)與母親的中介反應之間存在夠好的「契合」或是顯著的搭配,這個將潛力現實化的過程便會在兒童的個體生活中發生。在最佳的促長環境中,真我的示意動作與世界建立了連結,愛開始流入生命之中,兒童便成了真實的自己。假使最初的情境製造了創傷,個體為了讓發展過程重回正軌,會留存有揮之不去的客體渴求(objec—hunger)。過渡歷程對於人格精神的出現具有絕對的必要性,過渡歷程在早年發生斷裂的創傷,如果能在心理分析移情中獲得修補,這種客體渴求偶爾也能在移情中獲得滿足。

人與神之間的過渡歷程
儘管溫尼考特用以描述創傷的意象十分精準,但純粹的人格主義心理學(personalistic sychology)在面對創傷時,沒有掌握到人格精神「誕生」的真正奧祕。之所以無法全盤掌握,是由於人格主義心理學沒有將超個人的元素納入考量,或是將超個人元素解讀為嬰兒的全能,而忽略了人類經驗中聖祕感所占的首要位置。
從榮格心理學的觀點而論,人類發展中發生於潛力與現實間界線的神奇歷程,必須在原型歷程的背景下加以檢視,也就是說,要在神話的背景下檢視。神話以及世上所有偉大的宗教都僅關注一個根本問題,即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以及面對人的苦難時,該如何維繫人神關係。超驗世界具有賦予生命的神聖能量,凡俗世界受著時間、空間、歷史與常規所囿限,這兩個世界之間的連結要如何維繫,又要透過何種動能來維繫?我們來自何方?我們的存在有沒有超越日常生活的意義?神可曾在歷史中示現過?這些問題都具有連結的作用,提醒了我們religion(宗教)一字包含了re 及ligeo 兩個涵義,re(重複)指re—fl ection(reflection,沉思之意),ligeo 即ligament(韌帶)或connection(關聯)之意,兩相結合即為reconnection(重建關聯)。若說神話故事的宗旨是探討這個關聯,自然似是而非,因為當這些故事被述說之時,故事本身即為連結,象徵本身便是我們與存在之奧祕之間的橋樑或連結。但話又說回來,在象徵本身的意象之內,又進一步刻畫了這個連結。
許多例子浮上心頭,但只需取用其中一兩個,便能將這個論點清晰闡明。在狄蜜特(Demeter)與貝瑟芬妮的神話故事中,狄蜜特與起初名叫歌萊(Kore,意為少女)的女兒在野外摘採水仙花時,冥王黑帝斯乘著馬車從地底升起,擄走了年輕的姑娘,將她帶到他的地底王國。我們將這個地底王國詮釋為以幽冥晦暗形式呈現的潛意識或聖祕世界。這個意象呈現了一個令人揪心的分裂,與創傷過後人格的分裂相似。原型防禦接手掌控,將受創自體的殘餘部分拖進潛意識歷程的黑暗中,這個歷程由凶惡卻又具啟蒙力量的黑帝斯本人監督。這時,代表著人類生活各種豐饒可能性的狄蜜特在全宇宙四處遊蕩,尋找女兒,卻遍尋不著。最後,依舊為了歌萊而傷心絕望的狄蜜特退隱到她位於艾列夫西斯(Eleusis)的神殿,為人類籌畫了殘酷而悽慘的一年——若不能與女兒重逢,她將不允許大地結出果實,也不允許任何作物生長。在這事引發的危機之中,宙斯派遣荷米斯到黑帝斯的國度,獲得黑帝斯允諾釋放他那現在名叫貝瑟芬妮的皇后,但在將妻子送回人間之前,黑暗之王引誘妻子吃下幾顆石榴子。石榴是象徵婚姻的水果,吃下石榴的效果便是使夫妻的結合——也就是夫妻間的連結——牢不可破。這樁婚姻的結果意味著兩個世界——內在(神聖)與外在(凡人)的世界——永恆結縭。貝瑟芬妮因此同時隸屬於兩個世界,藉由在地底世界生活半年,在地面世界生活半年,她成為人界與神界之間的「韌帶」,平衡恢復了,兩個世界間斷裂的創傷癒合了。
另一個例子來自《舊約聖經》:耶和華對人類的放肆行為大為震怒,忍不住要摧毀世界。但他務求他所創造的世界中有一部分得以保全,那個部分便是挪亞。他並將所有種類的動物一對一對託付給挪亞。我們若將這段故事中的耶和華看作是費爾本所稱的反原慾自我,對於創傷的內在世界發生了什麼事便有了頗為精準的圖像——除了不計一切代價保存密封的生命核心外,其餘一切盡皆滅絕,這時的問題是:「在自體失落的心,以及那些既切斷自體的心與世界的連結、又把這心保存住,以待日後所需的所有攻擊性的超個人能量之間,有沒有可能建立起連結呢?」根據〈創世紀〉的記載,這裡所提供的「連結」是個誓約,這誓約是世間最美的景象之一,也就是彩虹橋,這誓約象徵上帝與人類永不再分離:
神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做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看見,就要紀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創世紀第九章,第十二∼十六節:和合本
基督教用以象徵這個神與人之間神奇連結的符號是弔詭的「神人一體」——「道成肉身」,道化身為血肉。神話裡處處的意象都在重複同一主題,某種永恆的東西進入時間並永恆改變了時間。一年中最黑暗的時光誕生了光的孩子,或是沙漠中出現了水流,或是一個樹叢燃燒卻沒有燒毀⋯⋯這種種原慾的象徵都述說著某種來自另一個較偉大世界的東西,奇蹟似地穿透入這個世界,在隱藏於每個個體生命核心中未實現的精神潛力,與存在於世俗歷史中這個地方、這個時間、這個軀體的生命間建立連結。
如同神話中的狀態,在健康的人格中,我們也看見個體朝自我能量與自性能量間的平衡奮鬥,自性的能量注入並充斥了自我,卻不將之淹沒,也不為之提供滿足感的替代物。原慾可以在自我/自性間轉移,並可投注於興趣、承諾及愛的關係等事項中。然而如我們所見,在創傷中,情況便不同了。原慾對「世俗生命」的所有投注都遭到自我照護系統的抗拒,以避免更進一步的破壞。自尊的產生原該來自凡俗世界中具體化的滿足感,聖祕世界的能量卻成為了自尊的替代品,超個人元素的出現純粹是為了有助於防禦。

心理學所提出的發展問題
假使創傷終止了所有的過渡歷程,也因此終止所有的宗教經驗,此時的問題便在於如何重新啟動這些歷程。根本的問題可能應該如此表達:「超個人聖祕經驗應透過正常發展的何種歷程,來與世俗現實建立辯證關係,才能使生活變得有意義、精神飽滿且生氣蓬勃?」或是「童年時的神奇世界要如何保存至成人期?」若稍稍改變措詞,我們可以這樣問:「我們該如何過個有象徵性的人生?」
這個問題有許多理論上的變異,但唯有榮格深入穿透到其靈性層面。榮格會這麼問:「我們如何在自我與自性(心靈中的上帝形象)之間持續保持辯證關係,才不致於與自性太過疏離,也不會
太過認同?」榮格對這個問題的部分回答之一,是心靈的「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在超越功能中,心靈兩極之間的張力導引出了介於生命奧祕與自我掙扎間的象徵,一個「具有生命的第三物」(living third thing)。但榮格並未對「超越功能」的人際歷程層面多加著墨,對於創傷在破壞超越功能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也不夠強調。
自體心理學家(self-psychologists,見科胡特,1971,1977)對這個問題的措詞則有所不同,他們會這麼問:「嬰兒最初古老誇大且全能的自體,其脆弱自尊完全仰賴能提供鏡映的『他人』,並且具有裂解成碎片的傾向,要如何逐漸轉化為具有穩固自尊調節、現實期待與真誠理想的自主、一致的自體呢?」科胡特的答案是,有個中間時期叫作「自客體」階段(“self-object” stage)——其中包括了自客體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在這個階段會發生「與此階段相符的」幻滅,古老誇大的結構會蛻變為內在心靈結構,但與在投射中帶有這些意象的自客體並沒有切斷聯繫。客體關係理論家則會以稍稍不同的措詞來問這個相同的問題,他們可能會這麼問:「原本未分化的母嬰統合體(一元體﹝oneness﹞)如何轉變為自體/客體分離的經驗(二元體﹝twoness﹞),好讓真實象徵能力的悖論得以實現(三元體﹝threeness﹞)?」(見奧格登﹝Ogden﹞,1986:214)溫尼考特的答案是,要有個「夠好」的母親,將「潛在空間」或是「過渡空間」(transitional space)護持得夠久,使嬰兒的主觀世界能與現實的客觀世界相互滲透。在最理想的照護之下,兒童的現實經驗會在全能的範圍內發生,於是兒童便能逐漸放棄全能感。
讀者可能也注意到了,這些理論都對我們所疑惑神與人的世界如何交織的問題提出了「解答」,這些解答中都包含某種以trans— 譯註為字首的具連結意味的字眼。榮格談到的是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對立的兩端若保持著張力,心靈便會產生出一種象徵,既是兩個對立端的綜合體,同時又是超越兩端的另一種東西。對溫尼考特而言,在過渡空間生活夠久,「真我」便會以創造性姿態出現,真我是個自然而發的自體,熱愛悖論與幽默,透過享受文化(象徵)生活來超越它自己。對科胡特而言,語意矛盾的「自客體」階段中,誇大的自體與理想化的他人結合,逐漸導引到心靈結構的蛻變性(transmuting)內化,也從而建立現實的理想(包括宗教理想)。此外我們還見到另一個以trans- 為字首的字——transference(移情)。移情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所討論到的兩個世界在移情這個「空間」中,無可避免地圍繞著分析師的意象混合交融(分析師的人性終究必須被發現,真實與想像的元素間才有希望摸索出關係來)。

童話裡的過渡歷程
於是,一般神話所關注、深層心理學的「神話」尤其關注的過渡歷程,在童話中同樣是個重要議題,也就不是太令人意外的事了。這同樣是一、兩個例子便能說明。在灰姑娘故事中,一方面有個充滿魅力、魔法、奇蹟與奧祕的世界,由有著王子、馬車、音樂等東西的絢麗舞會世界所代表,另一方面,則有個尋常平實的世界,那是灰姑娘終日與煤灰為伍的凡俗世界。這兩個世界被徹底分隔開了,因此太過凡俗的灰姑娘毫無管道可進入「魔幻」世界,而尊貴的王子也毫無管道可接觸到人類的苦難及苦難的轉化潛力。提供王子一個橋樑,好讓他得以找到他所愛上的那位美麗少女,而將兩個世界在「過渡現實」中加以連結的,就是一隻玻璃鞋!玻璃鞋既世俗平凡(是隻鞋子),又晶瑩剔透且具備「皇家」氣息。在這個過渡客體的幫助下,代表超個人現實的皇室王子與代表紅塵俗世的平民公主連結起來了,於是故事結束,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裡所謂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意謂兩個世界找到了一個過渡連結,保障兩個世界從此難分難解地交織合併。創傷的效果被超越了。
在後面的幾個童話故事中,我們也能找到類似的例子。每一個童話故事都有悲慘或天真的人類世界,與由超個人力量所代表的另一個世界形成對比,這些超個人力量通常透過一個中間物帶入故事之中,諸如會施咒的女巫或巫師之類,總之是個搗蛋鬼。這些中介的靈體在故事中「自我」的經驗感受中通常是「邪惡」的,但我們會看到,邪惡不邪惡往往不是那樣輕易可以分辨。故事中天真或受創的男女主角通常被故事中超個人實體的「邪惡」面所蠱惑(bewitched),接著故事的奮鬥目標便聚焦於如何將男主角或女主角自蠱惑中解救出來,將這個不幸的狀態扭轉成我們所稱的「迷醉」狀態(enchantment),童話故事在「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生活」中完結時,意思便是進入了迷醉狀態。
回到我們的問題,對於人神的分裂,童話所給予的答案是跌宕動人的故事,故事往往起始自天真或貧瘠不孕的苦難,經過魔法蠱惑以及與黑暗力量的搏鬥,達到了自我的轉化,聖祕的正向面匯聚,最後進入「迷醉」狀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在這個過程中,「原魔」(無論是天使或是魔鬼)在看似放諸四海皆準的兩階段歷程中,是關鍵性的動因。

童話故事中分裂的兩階段癒合
以下童話故事中刻畫的兩階段歷程,描繪了人神分裂的癒合。人與神的分裂,也就是自我與自性的分裂,是過渡歷程中發生創傷性斷裂所必然導致的後果。偶爾故事中也描繪了最初的創傷,但多數故事所陳述需要加以療癒的最初狀況僅是未言明的創傷之後的不孕生活。在第一階段中,巫師出現在一個不孕生活的場景中,或是巫婆引誘一名男子走進一個花園,或是瓶子裡跳出一個精靈,諸如此類。故事的男主角或女主角遭到這個超個人人物施咒,因而困在塔中,或被引誘進入森林中的小屋,或被帶進一個魔法房間中。在這些「轉化性的房間」中,受創的自我遭到原始矛盾自性的負向面所「蠱惑」。這個階段與精神分析所稱的「亂倫認同」(incestuous identification),以及煉金術所稱的「小融合」(lesser coniunctio)相對應,「小融合」指的是還沒有充分分化、因此仍高度不穩定的兩種物質的融合(見艾丁哲,1985:211)。
「小融合」的危險主要在於容易成癮。這個階段若是拖得太長,便會表現出巴林特(Michael Balint, 1979)所稱的「惡性退行」。「惡性退行」是相對於「良性退行」,「良行退行」或也可說是有助於創造的退行。第一階段對於其後的一切似乎是必要的——或者至少對於受創的自我而言是——但歷程有可能在此階段停滯不前,而若是停滯不前,聖祕性便轉變為負向且具破壞性,這就是佛洛伊德對宗教如此懷疑的原因。佛洛伊德視宗教為一種防禦性幻想,用以逃避現實生活之嚴苛。在第一階段停滯不前的狀況經常發生,而如我們所見,當心靈受了創傷,對小融合成癮是常見的結果,並且是個時時存在的危險。我們可以說,這個最初的「蠱惑」是個二元一體(twoness in oneness)的階段,但並沒有達到三元體,還沒有「增強力量」而成為象徵歷程或辯證歷程。
要達到三元體的階段,有必要激烈地犧牲「小融合」的幸福與忘我。愛洛斯與賽姬(Eros and Psyche)的神話(第八章)中,當賽姬違背原魔愛人的囑咐,堅持要「看看」他,誤將熱油滴在愛洛斯身上時,便是這樣的狀況。在第九章中,我們將看見費切爾的怪鳥(Fitcher’s Bird)故事中,第三個女兒先保護並隔離好了自己的脆弱,才走進她那取人性命的丈夫的謀殺室,因此打破了丈夫的魔法。第七章中,長髮公主(Rupunzel)違反了與照顧她的女巫所訂的約定,女巫於是剪去她的頭髮,將她扔出塔外。第十章中,龍王子不斷吃掉自己的妻子,直到遇見一個比他更強悍、不計較他的醜陋而依然願意愛他的妻子,才不再吃人。這些破除魔咒的激烈歷程導致神一般的自我認同遭到犧牲,而人格精神返回了身體。這個危險的歷程所招致的後果可能是破壞性的,也可能帶來救贖。若是成功,便能脫離小的融合,達到大的融合,也就是脫離神祕參與,進入真實的生活(迷醉)以及真實的關係。原魔於是轉化成為天使,或者,用前幾章的說法,是原初矛盾的自性原本作為求生存自性 ,是個防禦性角色,如今自這個角色中解放出來,並且立定其指導功能,成為個體化的內在原則。若是不成功,自我便不能自拔地認同於自性的邪魔能量(蠱惑),最後終被其負向面所吞噬。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