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少年: 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 | 誠品線上

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

作者 Marie-Louise von Franz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永恆少年: 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分析膾炙人口的法國作品《小王子》與神祕德國作品《無空間王國》當中的「永恆少年」問題。◎深入解讀「永恆少年」男子的心理與人生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分析膾炙人口的法國作品《小王子》與神祕德國作品《無空間王國》當中的「永恆少年」問題。◎深入解讀「永恆少年」男子的心理與人生困境,並提出建議。◎附《小王子》的原書插圖,結合文本與圖像分析,展現榮格派分析技巧的多樣面貌。他是滿懷夢想、灑脫不拘還是媽寶、渣男、假文青?「成長的微妙之處,就在於放棄特定的假象,卻不變得憤世嫉俗。」--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的故事膾炙人口,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一生卻謎霧重重。他熱愛飛行、也以此為寫作主題,但從他的作品與畫作中,榮格派童話分析大師馮‧法蘭茲看見了不尋常的議題… 拉丁文 puer aeternus,意指永恆少年,典出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osis)。他是古希臘神祕儀式的孩童神,是神聖的少年,也是一個被母親的疼愛所深深包覆而無法完成個體化歷程、長大成熟的孩子。對永恆少年原型產生認同的男性往往充滿魅力,滿腦創意,無時無刻不在追尋夢想;儘管早已成年,心態卻仍彷彿青少年,充滿活力但無法腳踏實地生活。他們在情感上無法進入穩定關係,在生活中則總夢想更好的未來,無法認真對待眼前的每一天。無論是一再換工作,或一再換伴侶,與現實格格不入使他們沮喪,也令旁人為他們遺憾。 本書由著名的榮格承繼者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博士 1959-1960 年在蘇黎世榮格學院的冬季講座精編而成,她相信永恆少年現象將日益普遍,這背後更隱含靈性問題。書中將透過另一部德國作品《無空間王國》(Das Reich ohne Raum)論及此靈性問題與納粹政權的關係。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精神科醫師、作家/王浩威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院畢業、IAAP 榮格分析師/呂旭亞IAAP榮格分析師/洪素珍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IAAP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蔡怡佳「從個人層面而言,這本書可說是拯救了我的人生,在我遭逢人生困境之時,它引領我張開眼去看個人心理。」--多倫多榮格分析師、《榮格人格類型》作者/達瑞爾‧夏普「馮‧法蘭茲提醒我們,在故事的心靈背後的永恆少年原型,隱藏著人類亙古以來的神祕母題。看似浪漫的故事情節裡,其實充滿死亡、母親情結、拒絕平凡、抗議人生等議題。從古老的神話傳奇,一直到故事情節,到創作者,甚至是所有的讀者,都被神祕的原型牽引著,一起在同一條脈絡中迷惘、耽溺。」--IAAP榮格分析師/洪素珍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博士(Marie-Louise von Franz)是公認最傑出的榮格承繼者,更是童話心理解讀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人物。她擅長於文學、語言學、拉丁文、希臘文以及古代歷史,並於 1933 年 18 歲時遇見榮格後,即追隨他直到他 1961 年逝世。期間她不僅將跟隨榮格所學習到的概念與方法運用於童話分析中,並也為人作心理分析,累計分析了 65,000 個夢。 除此之外,她一生致力於發展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成立「蘇黎世榮格學院」,並四處講學不輟,常受邀到各地授課,內容結集成書,涉及童話、夢、神話學、煉金術、積極想像、共時性等主題,有多達 20 餘本作品,著作常以大量實際經驗與案例,佐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講述,現已出中文版的作品有《永恆少年:以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公主變成貓: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童話中的女性: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榮格心理治療》(皆由心靈工坊出版)。■譯者簡介徐碧貞臺灣諮商心理師暨美國加州臨床心理師(PSY29148)。曾任高中輔導教師,獲取加州整合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臨床心理學博士、紐約巿復旦大學(Fordham University)諮商心理學碩士及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士。目前於舊金山榮格學院「國際分析心理學人計劃」接受榮格分析訓練,同時於加州奧克蘭亞健社(Asian Health Services)擔任臨床心理師暨臨床督導。譯有《永恆少年:以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我的榮格人生路:一位心理分析師的生命敘說》(皆由心靈工坊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從黑暗漣漪到終極光明:一條永恆少年的不歸之路◎洪素珍致謝詞:第三版編輯說明:第一部 《小王子》--安東尼.聖修伯里第一章: 永恆少年原型永恆少年的特徵工作就對了安東尼.聖修伯里感傷與殘酷《小王子》被蛇吞掉的象畫出綿羊的考驗第二章: 箱子裡的綿羊孩童神的雙面性缺陷的自性?成長與幻滅綿羊的象徵創作與療癒第三章: 如果拒絕成長,成長就會殺了你悲劇的虛弱性過度生長的猴麵包樹成雙的星球:截然相反的命運「總有一天」與無聊感玫瑰與阿尼瑪的雙面性第四章: 情感的價值帶著星星的屬性而誕生初會地球蛇的象徵與死亡誘惑統計學對靈魂的毒害獨一無二的馴服第五章: 死亡劣勢功能的魔力我,無力動彈負傷與療癒遭遺忘的口套第六章: 一個年輕人的經歷(上)第一封信中的夢雙重性、依附與死亡女孩與夢永恆少年的中年危機第七章: 一個年輕人的經歷(中)下方的星星欠缺情感,沒有踏實的活過為生命做出選擇大地與骷髏第八章: 一個年輕人的經歷(下)失去羽翼,落入死亡亞麻油布地板被動罪惡感智性主義之害被閹割的尊嚴與勇氣第二部 《無空間王國》--布魯諾.高茨第九章: 對新王國的期盼梅爾希奧馮.斯比德與佛孤單的孩子與無意識虛弱的愛洛斯理解自己的投射父子衝突第十章: 權力欲失序的宴會愛與權力陷入惡魔遊戲知識與權力第十一章: 對立面的意義馮.斯比德與他的分身缺乏連結與罪惡感狼與蘑菇第十二章: 廢墟上的華麗建築在變遷中連結內在真誠的信仰日耳曼文化與東方文化的關連屎疾鎮之亂再次物極必反最後一幕附錄一: 參考書目附錄二: 延伸閱讀附錄三: 中英譯詞對照表附錄四: 英中譯詞對照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永恆少年: 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
作者 / Marie-Louise von Franz
簡介 / 永恆少年: 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分析膾炙人口的法國作品《小王子》與神祕德國作品《無空間王國》當中的「永恆少年」問題。◎深入解讀「永恆少年」男子的心理與人生困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71339
ISBN10 / 9863571334
EAN / 9789863571339
誠品26碼 / 2681683223009
頁數 / 46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分析膾炙人口的法國作品《小王子》與神祕德國作品《無空間王國》當中的「永恆少年」問題。
‧深入解讀「永恆少年」男子的心理與人生困境,並提出建議。
‧附《小王子》的原書插圖,結合文本與圖像分析,展現榮格派分析技巧的多樣面貌。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從黑暗漣漪到終極光明:一條永恆少年的不歸之路 / 洪素珍(IAAP 榮格分析師)
當我們將眼光投向未知,乍始之初,舉目所及,無非黑暗。繼而深入,黑不僅是黑,有流動、變化、升降起落……,森然羅列、隱隱成形,如一齣謎劇,說著我們似乎知曉,卻未能及時明瞭的故事。
當源自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理性傳統在近現代被簡化成為科學主義,其方法論甚至擴及人文領域,發展出所謂的社會科學,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此時人們對宇宙從敬畏而驕慢,唯「科學」至上,濫用奧卡姆剃刀原則,大膽恣意地操作機械因果論,有意無意地忽略人類的感性與靈性。在現實的世界裡,尊崇人性貪婪的能量,鼓勵自由競爭,藉人與人、群體與群體間的矛盾鬥爭,引爆積累財富的動能,促成啟蒙運動,人取代了神,自由、平等、博愛成為普世價值。然而這偉大神聖的歷史進程,卻開花結果成恐怖的法國大革命。支持啟蒙、試圖廢除農奴制度、對非天主教徒寬容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與其他七萬多個人的人頭,貴賤無別地在巴黎協和廣場被無情的理性思維刀切斧砍,毫不遲疑。
理性的非理性結果,引發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感性反動潮流,一方面以如《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的小說,對科學展示疑懼;另一方面則勇敢走進心靈暗處,由古老黑森林裡的精靈、巫師、騎士、王子、公主等浪漫傳奇的隱喻與線索裡,找尋歐洲日耳曼先祖狂野血液中的力量源頭。
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影響了精神醫學,醞釀出精神分析,在心理活動即為神經系統生化運作的理論基礎上,試圖再建立另一套新的解釋系統。於是,佛洛伊德將神話、夢境等「象徵」素材,都納為有效的科學數據進行研究歸納,認為它們都帶有心理活動傳達的象徵性訊息,可能是欲望或者心靈創傷的補償。針對人生的精神症狀、苦痛或者疑惑等進行化約、還原的分析(deduction),認為到底來說,都跟人類本能的性驅力脫離不了關係。這樣的新心理學模型,聯繫起理性與感性的人類心靈斷層,給世界帶來了震撼,雖不乏支持者,唯科學主義者卻難以欣然信服。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將黑暗心靈中的潛意識漣漪揚出意識層面,並於個人層次上還原了苦痛的原貌,讓人獲得現實感,回到「正常」生活。然而這就是人生的「答案」了嗎?對此,榮格並不滿意。他認為不僅於此,那些暗黑漣漪訴說的,可能比個人還古老,波動更深遠。千古以來,在每個人心中反覆宣講,希望人們繼續深入而「聽懂」,不僅於「知道」就好。那是人類獨有的靈性,涵括感性,但範圍卻更廣闊,不止於個人,且及於人類全體。古典榮格學派分析師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在《永恆少年》(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書中有個簡潔的例子,便說明了「聽懂」與「知道」的不同。
馮.法蘭茲有個幻想成為作家,卻全然不採取實際行動的年輕個案,遠從美國來找她進行分析;另一位與之同行、帶著類似茫然遠赴歐洲的朋友,求助的對象則是佛洛伊德學派分析師。一段時間後,分析暫告一個段落。馮.法蘭茲的個案覺得毫無得到療癒,但堅信自己會成為作家;而接受佛洛伊德學派分析的朋友則認為自己完全獲得釋放,脫離了母親情結的控制,充滿能量地準備回歸生活、投入人生的戰場。
對榮格與佛洛伊德學派的精神分析手法熟悉者明白,兩位年輕人對分析反應不同的關鍵在於:一個處理的是集體無意識裡的古老原型,另者則針對個人潛意識中的情結。這也可說是兩個學派對人類心靈理解、或者設定處理範疇不同所致。榮格認為無意識發出的痛苦訊號是具有能量的,把症狀還原到個人經驗的終極背後,一定還有其他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榮格學派想看的是黑暗中的實相,所以在臨床上採取的是有別於化約、還原的合成或建構法(Synthetic or Constructive method);而佛洛伊德學派則理解「症狀」之意義,讓黑暗湖面激起的情結漣漪恢復平靜,幫助人們平安重返人生。所以,個人潛意識僅為集體的部分展現,榮格心理學更關注集體無意識,至要之處在於原型理論。原型是心靈的重要主宰,急於表現、不容妥協,症狀僅為警訊,無法「處理」,只能整合。
「永恆少年」是榮格理論中重要、常見的原型,表現為孩童、青少年的理想化樣貌,青春不老、活力十足、精靈古怪、放蕩不羈,讓人又愛又恨;創意無限、敢愛敢恨、勇往直前、歷險挑釁,叫人既妒且懼。馮.法蘭茲所長者為童話分析,永恆少年正是她最關注的題材之一。本書中她以法國小說《小王子》(The LittlePrince)與德國小說《無空間王國》(Das Reich ohne Raum)為分析文本,詳細說明永恆少年的來龍去脈,就此原型的詮釋而言,幾乎就是古典榮格學派的經典。
《小王子》與《無空間王國》,前者流傳全球,已成經典;後者在德文世界外較鮮為所知,但經馮.法蘭茲介紹分析後,讀者也莫不心有戚戚。這兩部作品能引發共鳴,部分因文筆結構、情節意感效果奇佳,閱者心湖莫不泛起共感的漣漪。大多數人嚮往那些單純的友誼、悲傷、失落、神祕以及愛戀,一方面憐惜自己的心靈也擁有那些美好,但亦傷感終究已經喪失或者未能值遇那些美好,雖嚮往之,卻無以為之。
不過若只是「心有所感」,那還只佇留在個人潛意識被喚起漣漪之處而已。馮.法蘭茲提醒我們,在故事的心靈背後的永恆少年原型,隱藏著人類亙古以來的神祕母題。看似浪漫的故事情節裡,其實充滿死亡、母親情結、拒絕平凡、抗議人生等議題。從古老的神話傳奇,一直到故事情節,到創作者,甚至是所有的讀者,都被神祕的原型牽引著,一起在同一條脈絡中迷惘、耽溺。因此我們同時愛上了小王子,他從廣袤的外星而來,死在神祕的沙漠裡;甚至作者聖‧修伯里本身還駕機高昇飛揚,親身實踐永恆少年,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代替我們年輕、追尋、惆悵,然後神祕死亡。而無空間王國裡的三個探求魔法世界的年輕人,雖然個別付出不同的死亡代價,但終究「永入光明,你那白色形貌召喚著。一波波的浪潮,我們永遠都不老。」這是他們共同的選擇,永恆少年的宿命。
永恆的少年,美麗的死亡代價,兩部傳奇作品,經馮.法蘭茲的詮釋,令已開卷者不忍片刻釋手。

試閱文字

內文 : 1-5 被蛇吞掉的象
我們不能忘記在聖修伯里的成長過程中,當時的環境氛圍是相當具有幻滅感及憤世嫉俗的,他時常周旋的所謂重要生活無非就是與人談論橋牌及錢財之類的事物。因此,某方面來說他有充分的理由反抗這一切,並抓緊他內在藝術及整體的人生觀。同時,也對於這樣的成人生活感到厭倦、憎恨,並帶著革命使命與之作對。我們可以相當清楚的看見,他以隱微但又中肯的方式嘲笑成人的生活。
但是在此同時,他並不知道如何將自己拉出童年世界,又不至落入對成人生活唯一價值的幻滅。如果你將這一點與圖畫的象徵意義相結合,就顯得更糟糕,因為大蟒蛇顯然是吞噬性母性的意象,更深入的解讀則是無意識的吞噬面向,這讓生命有份窒息感,也抑止了人類的發展。當個體被無意識所擊敗時,將個體緊緊抓住的正是那帶有侵吞或是退行本質的無意識面向,也就是那種回頭看的傾向。你甚至可以說,大蟒蛇表現出朝向死亡的一種拉力。
被吞掉的動物是大象,因此我們需要先看一看牠的象徵意涵。直到古典時代晚期之前,歐洲國家對大象都不甚知悉,在那之前並沒有太多的神話素材是關於大象的。然而,在古典時代晚期之後,大象開始展現極大的重要性。當亞歷山大大帝前往印度時,他首次看見大象,在那之後大象被帶入歐洲。羅馬人在那之後將大象當作現代戰場上的坦克一般來使用。如果我們閱讀一些對於大象的著述,可以發現有極大量的神話幻想是繞著大象而轉。據說:「牠們是非常貞節的,一生只交配一次,同時有著非常神祕的交配方式以生產年輕一代,因此」根據中古世紀的報導顯示:「牠們帶有婚姻貞節的寓意。就如同獨角獸,大象也喜愛處子,同時也只能由處子及處女所馴服,這一點指出了基督化身的母題。」據說大象代表著不能被征服的堅忍力,同時也是基督的意象。

古代認為大象極具雄心,如果牠們沒有得到應得的尊榮,會因為失望而死,因為牠們的榮譽感極高。蛇喜愛啜飲大象的冷血;牠們會偷偷鑽入大象腳底並噬飲大象的鮮血,而突然間大象就會倒地不起,這就是為什麼舉凡大象看見蛇,牠都會猛然上前一腳踩下。在中世紀時代,大象代表慷慨之人,但是也帶有不穩定及情緒化的特徵,因為據說大象是慷慨的、聰明的,因此牠是沉默寡言的,但是一旦牠落入盛怒情緒,感官娛樂沒能將之安撫下來,唯有音樂能讓牠心滿意足。

前面這段話是我從一本有趣的書中所摘錄的,書名是《象徵性的博學多聞者》(Polyhistor Symbolicus),由耶穌會的神父尼古拉斯.柯西紐斯(Nikolaus Caussinus)所作,書裡提供了關於大象的有趣故事,他一方面總結古代的俚語所言,同時還加上一些中世紀幻想。「大象時常沐浴,」他持續說到:「同時用花朵來為自己增添香氛,因此牠們代表淨化、貞潔及對上帝的虔敬崇拜。」這一點顯示歐洲人所經歷的是等同於當非洲人第一次遇見大象時的情況:他們將英雄的原型(archetype)投射在大象身上。在非洲,當人得到獅子的封號時,會被認為是極具尊榮的一件事,但是個人所能得到的最高尊榮卻是大象的封號,這被認為是遠遠超過獅子的封號,獅子所代表的是酋長類型的勇者意象,而大象則是巫師的原型,牠同樣帶有勇氣,但是除此之外還帶有智慧及祕密的知識。因此,在非洲社群的階層中,大象代表著得到個體化(individuation)的人格。
而奇特的是,歐洲人也主動在大象身上投射出相同的特質,同時將之視為神聖英雄的意象,也就是基督的意象,牠有著傑出的品德,除了情緒化及傾向於暴怒兩點之外。這是讓人感到訝異的,但是那兩點正是聖修伯里的兩項顯著特質,因此可以說完全就是他個人特質的圖像。他本身是隱微、貞潔的—某種程度上是對感覺的敏銳性——相當具有雄心壯志,同時也敏感於一切會影響到個人榮譽的事物。他持續的找尋心中所想的信仰——他並不敬拜上帝,因為他並沒有找到上帝——但是他總是在追尋中。他是慷慨、聰明以及沉默寡言的,但也是易怒的,而且有落入恐怖暴怒情緒的傾向。
因此,在那張大象的圖像中,就帶有讓人感到訝異的自我描繪,而我們也可以從中看見,原型的模式透過單純個人的方式而得到說明,兩者沒有太大的差異。大象是成人英雄的典範幻想,而這個典範幻想——亦即他靈魂中自己想要變成的樣貌的意象——被吞噬母親(devouring mother)所吞回,這第一張圖顯示了整個悲劇。我們常會見到兒時的夢境預示出二十或三十年之後的內在命運。第一張圖畫顯示出聖修伯里有著英雄的面向,相當鮮活且被激發,但這個面向從來都沒有真的被經歷,卻是被無意識的退行傾向所吞回。正如同我們所知道的後續發展,他是被死亡所吞回。
吞噬母親的神話自然也應該連結上他真實的母親,但是因為她仍在人世,顯然的,我不太願意對她做太多的評論。我最近在一份報紙上看見她的照片,顯示出無論她帶有怎樣的特質,她都是個相當強而有力的角色。她是個高大壯碩的女人,報紙上的文章提到她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對於各式活動都感興趣,親身嘗試素描、繪畫及寫作,是個生動且充滿活力的人,儘管如今年歲已大,仍然是相當強健。顯而易見的,要一個敏感的男孩從這樣的母親影響中抽身,必然是相當困難的。據說她總是預期兒子的死亡,有許多回她以為兒子已經死了,還很戲劇化的穿戴著大片的黑紗,就像是法國女人成為寡婦時會喜歡穿著的樣子,但是後來相當失望的必須再一次將黑紗脫下,因為兒子根本還沒死。因此,我們所謂的死亡母親的原型模式就在她的心靈中鮮活上演。在我們的社會層級中,死亡母親的原型並不被公開承認,但是當我遇到下述的經驗當下,我感到震驚不已。
我當時需要去某地見某人,我去拜訪的屋主有個永恆少年兒子,這兒子幾乎都被母親所吞掉了。屋主是單純的一家人,他們經營麵包店,兒子則完全都不工作,成天只是穿上騎馬裝到處閒晃,是個典型的風流公子哥唐璜一族,相當貴氣同時每四、五天就換一個新女人,不過這些都只是我從閒話八卦中聽到的。這個年輕人有次帶著女友前去蘇黎世湖玩水,經典的劇碼出現——如同歌德會用的描述方式——他邊將她抓住的同時,自己就邊沉入水中,最後倆倆都沉入水裡。女孩子最後被救起,但是當他被救出水面時早已斷氣。這是我在報紙上看到的消息,但是當我再度回到這個屋子時,正好遇到那個母親,她當時是個寡婦,我對她至上哀悼之意,對她說當我聽到這個可怕的意外時,是何等的難過。她邀請我進入屋內,並帶我到起居室內坐下,起居室裡擺放著她兒子死時的巨幅照片,四周都是花朵,擺設的就像是英雄的墳墓。對此她表示:「看看他!他死亡當時的面容是何等的俊美。」我對此表示同意,接著她微笑說:「是這樣的,我寧願像這樣擁有他,也不願意將他送給另一個女人。」

3-4 「總有一天」與無聊感
在我的第一場演講中,我談到精神官能症所帶來的暫時性人生問題,也就是人們活在有一天(尚未,但是有一天)能夠的期待中,這常被連上救世主的情結。瑞士分析師瑞尼.瑪拉末(René Malamud)曾經給我一份人本主義哲學家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的論文,他在文章中詳細談到這個問題。僅擷取一小部分內容如下,他說:

如果某人相信時間,那麼此人就沒有突然改變的可能性,他會持續不斷的期待當「時候到了」一切就會沒事了。假設某人沒能解決衝突,就會期待「時候到了」衝突就會自己解決,完全不需要做出決定。你常會看見那樣的狀況,特別是從個人的自我成就這一點來相信時間。人們會自我安慰,不僅僅是因為沒有真的做些什麼,也是因為沒有為必須做的事情做準備,因為有太多的時間,因此就沒必要匆促進行。我們可以從一個非常有天賦的作家的案例中得到這個機制的說明:這個作家想要寫一本書,認為那會成為世界文學界最重要的一本書,但是他除了對於想寫的內容有些想法,以及幻想這本書會帶來的影響,和告訴朋友們自己還沒有完全完成這本書之外,就什麼也沒再多做。實際的情況是,他連一個句子都還沒有寫出,連一個字都還沒寫下;但是,據他所言,他已經在這件事上投入了七年之久。當這類的人們越是年長後,越會緊抓住有一天他們會完成的幻想。當某些人到達一定的年紀,通常是在四十歲出頭,會乍然清醒,開始使用自身的力量,或者會出現像是精神官能症的崩潰,出於「假若沒有那個讓人感到安慰的時間假象時,就無法活著」這個事實。

這段話鮮明的描寫出我試圖要表達的內容。很久以前,英國的分析心理學家貝恩斯在他關於暫時性人生的論文中就寫過這一點,正如我先前所提到的。
《小王子》書中接下來的部分,我會詳細的閱讀。

喔!小王子!我就這麼一點一滴地開始了解你那悲傷的私密小生活……長久以來,你從觀看日落的安靜愉悅中找到唯一的娛樂。
我在第四天的早晨得知這些新的細節,當時你這麼告訴我:
「我很喜歡日落。我們一起去看日落吧。」
「不過我們還要等等,」我說。
「等等?等什麼?」
「等日落。我們必須要等到時候到了。」
起初,你似乎顯得非常驚訝。而接著你自己笑了笑。你對我說:
「我總以為自己還在家!」
是的。每個人都知道在美國的中午時分,太陽就在法國落下。
如果你可以在一分鐘之內飛到法國,你就能看到日落,直接從中午時分進入日落。可惜,法國太遠了。但是,在你的小小星球上,我的小王子,你只要將椅子挪個幾步,就可以隨你喜愛的看白晝或是暮色落下……
「有一天,」你對我這麼說:「我看了四十四次的日落!」
在那之後,你又說:
「你知道的⋯⋯當一個人很悲傷很悲傷的時候,就會喜愛日落……」
「所以你當時很悲傷嗎?」我問:「在四十四次日落那天?」
但是小王子沒有回答。

馮‧法蘭茲:你會如何解讀這部分?
學員:那是否是對於他自身早年死亡的預演?
馮‧法蘭茲:是的,可以這麼說——以那象徵性的四十四天。那是對他自身死亡的預感,此外,還有什麼?那是個不時想到死亡的浪漫方式,這在早期少年階段是常見的。但是這一點會如何連上其餘的問題?
學員:欠缺實際性。事物持續向後退;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看日落。
馮‧法蘭茲:是的,那是自我中心主義(egotism)的形式,是自戀主義(narcissism)的形式,而那也是當人們的生命不再流動以及當時間不被填滿時,自然會落入的心境,因為當你投入內在或外在的冒險時,你沒有時間看日落。然而,日落可能是忙碌的一天之後,所得到的一個寧靜美好片刻。假若日落讓你感到悲傷,那是因為在日落之前並沒有足夠的冒險。同樣的,我認為那和少年悲劇是有關的。人們,特別是當他們還年輕時,相當可能會受到無聊折磨。我記得自己在十四到十八歲那幾年常常感到無聊,在那之後就從來沒有這種感覺。表面上,那是因為個體必須要在學校裡待很長的時間而不能做喜歡的事。一旦我能夠做我喜歡做的事情,無聊的感覺就消失了。但是,相較於那樣的狀況,此處的無聊感顯得更加深刻。我曾經看過那樣的狀況,那是在年輕人間常見的精神官能症,但奇怪的是,這在他們年紀增長之後就會漸漸減輕。這與他們無法去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反倒總要去做不想做的事有關。因此,他們不覺得自己是在過生活,無聊感不過就是當個體不能活在生活中的主觀感受。事實上,並沒有真的無聊感。在大學裡,我仍然需要遵循無聊的課程,但是那時的我學會苦中作樂。如果你夠有創意,知道如何將自己置於現實中,你就能避開無聊感。我們將自身的自發幻想放入現實中,那麼無聊感就永遠消失了。接下來的人生就可以是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充滿刺激的或是相反的,但是絕對不會是無聊的。
因此,無聊感就是生命被阻擋的症狀,是個體不知道該如何將個人的內在投入現實中。如果我們知道要如何玩耍,無聊感就消失了。但是,有些孩子及成人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同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帶出內在資源。在年少期,這不會是太過負面的症狀,因為某方面而言那是此時期的一部分,因為他們仍然無法實現自我。
一般年輕人所受的苦,部分主要來自於,就內在而言,他們已經是相當具有效能及理解力的成年人,但是從外在而言,他們並沒有得到使用這些能力的機會。他們被社會所抑制,造成的結果就是感到無聊。我曾經在學校裡教書,主要對象是十四歲到十八歲之間的學生。常見的許多問題來自於其實他們不僅可以做出理性的判斷,而且內在也是豐富而具有理解力的,但是在外在的情境中,無論是在家中或是學校,他們都被以孩童的方式對待,得不到任何的機會。自然而然的,接下來就是生命受到阻滯,造成了想要與一切作對的無聊抗拒,一種帶著壞心情的貧乏作為。一般來說,如果我們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任務以及更多的責任,讓他們成功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那麼一切就會重回正軌。他們是被人為的困在低於他們所屬的層次,以致浮現出沉悶無聊感。
因此我們說:「正因為你感到無聊,也正因為你是懶惰的,你必須做兩倍的工作,但這些都是好差事。」那會終結無聊感!我們都知道,在十六到二十歲之間,自殺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在那之後就比較少見了。那個年紀的人常會有種奇怪的憂愁傷感,他們會感覺自己像是老人一樣。他們的臉上會出現彷彿自己知悉人生的表情,同時也覺得自己非常非常老,既然如此,與他人嬉戲玩樂或與女孩、男孩的玩樂有什麼樂趣可言,他們退縮到爺爺奶奶們的人生態度。這不過只是個症狀,意謂著他們還沒找到生命泉源的線索,因此以這樣的方式載浮載沉。而在這樣的年紀,對於那些與眾不同的少年來說,要找出他們人生的可能性會是更加困難的,於是生命就受到阻滯。顯然的,書中這個悲傷且不時看日出的孩子也有著相同的處境。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