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ay Of Being
作者 | Carl R. Rogers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存在之道: 人本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談關係、心靈與明日的世界:,只要能夠營造出真誠、肯定及理解的環境,無論個人或團體,都會由刻板轉為靈活,依賴轉為自主,抗拒轉為自 |
作者 | Carl R. Rogers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存在之道: 人本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談關係、心靈與明日的世界:,只要能夠營造出真誠、肯定及理解的環境,無論個人或團體,都會由刻板轉為靈活,依賴轉為自主,抗拒轉為自 |
內容簡介 只要能夠營造出真誠、肯定及理解的環境, 無論個人或團體, 都會由刻板轉為靈活,依賴轉為自主,抗拒轉為自我接納…… 體現人的實現傾向。 ──卡爾.羅傑斯 一九五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改變了心理治療的面貌,創始者之一的卡爾.羅傑斯無疑是最關鍵的角色。他所倡議的「真誠一致、無條件接納、同理心」是當今助人工作者執業的圭臬,「以人為本」(Person-Centered)的工作取向更可說是美國版的存在主義哲學。 人本心理學相信人內在自有成長、修復傷痛、實現自我的動能,這在今天看來毫不奇怪。然若回到羅傑斯的時代,他這「以人為本」的理念顯得極為基進,不僅交織著他生命的匱乏,更是經過不斷試驗、抗爭才得以成形、實踐的信念。在晚年文集《存在之道》裡,羅傑斯將這段歷程娓娓道來,他談孤獨、談關係、談同理心與心理治療,溫婉而犀利,使本書成為人本心理學最重要的文本。 事實上,羅傑斯說,「我有個深信不疑的信念:我所提倡的人際關係哲學,可以應用到所有與人有關的情境。」因此,他懷抱全人教育的大願,推動校園教學的革新;他也將以人為本的方法實踐於政治、種族與文化衝突之調解。他憂慮人們執迷於物質科學、囚困於僵化體制,也鼓吹擁抱感性、靈性與大自然。《存在之道》裡,羅傑斯滿滿哲思,關懷整個地球,探索著以人為本的明日世界。他跨越了理性邏輯的高牆,將「以人為本」的內涵聯結了東方神祕的宇宙合一。 一如羅傑斯說:「我相信我所發展出來的存在理念及方法將繼續好一段時間,因此如若我走到了生命終點,我的某些方面仍將以多種方式活著。」時至今日,我們會看見他所憂慮者仍在,但他所懷抱的理念更生意盎然地四處生根。哲人已遠,但他留在本書的睿智話語,於專業、於生活,仍指引著我們安身立命的存在之道。 感恩,自年輕至今心中的專業大師能在這樣的時刻以這本《存在之道》再度引領我走向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 ──曹中瑋/資深諮商心理師、臺北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書裡提到「我們有勇氣揚棄專業心態嗎?」是我年輕至今所參的「公案」,也是如今實踐生命教育的源頭。上世紀八○年代曾遠遠地望見這位老先生的身影,ㄧ念三千! ──楊蓓/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羅傑斯,誠摰、熱情、開放與無所畏懼——甚至有時會令人覺得不合時宜!而多年前他對美國心理學界的針貶,卻也鏡映著台灣心理學界的發展,值得我們深思。 ──李維倫/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 人文主義大師的經典作品,提醒我們要關注現象,也要看到存在經驗的路途,是行路也是生活。 ──翁士恆/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我的薩提爾啟蒙老師貝曼,授業於卡爾.羅傑斯,薩提爾模式的核心精神,也與羅傑斯很有關連,因此,我至今仍常翻閱他的文章,看他受訪的對話記錄,每次都有很深的學習與領略。 ──李崇建/薩提爾模式推手 我以為讀書至少有三種,第一種是學生時期為了成績、證照考試,大多是讀教科書;第二種是純粹放鬆、消遣、娛樂,大多是小說、雜誌、漫畫;第三種是年長之後開始接案、督導、教學,為了增加新知、提升專業素養,尋找理論或研究作為支撐。一直到我開始認真讀卡爾羅傑斯的《成為一個人》,我發現了第四種讀書,是為了認識自己、跟自己連結。 這種讀書不死記,不腦殘、也不燒腦,因為羅傑斯的文字向來自帶溫度與清香,他說深度傾聽會「聽到了深埋在表面下、不為人知之處所發出的深沉吶喊」,簡單的文字自然地把我的眼光往深處看到自己、想要跟自己「深層共鳴」。 羅傑斯強調同理且不帶評斷的傾聽,在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傾聽與被傾聽的雙方都備感欣慰而隨之成長,因為心敞開來了,情感交流傳遞,改變自然發生。 心敞開來,就如本書第四章所說,不只是變老,而是不停地好奇、學習、改變、成長!一直都在體驗中的羅傑斯相信「自己死時依然年輕」。 ──黃素菲/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書名中譯用了個可以合理譯為「道」的字(way),一點也不是巧合,因為羅傑斯相當偏愛中國哲學中的《老子》一書。 在名著《成為一個人》之中,羅傑斯已經顯露出與東方自然哲學親和的徵象。到了晚年出版此書時,更令人清楚看出:他以人為本的取向,本質上乃是一種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後的結晶。孜孜不息的羅傑斯,到了年逾古稀,仍然辛勤於推展人本理念。但他已經逐漸離開胼手胝足的科學驗證工作,而戮力於哲學式的探索。他是個存在主義者?現象學家?或是個東方神祕主義者?本書輯錄的十五個篇章將可讓讀者在其中尋得一些答案。 ──宋文里/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摘自《成為一個人》﹝左岸,20013﹞) 深受啟發,感動推薦── 李維倫 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 李崇建 薩提爾模式推手 呂嘉惠 心理師、性諮商師 宋文里 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紀金慶 臺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翁士恆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張達人 天主教仁慈醫院院長 張凱理 台齡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馮喬蘭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素菲 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曹中瑋 資深諮商心理師、臺北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楊 蓓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 謝文宜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關永中 前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卡爾.羅傑斯美國心理學家。於芝加哥學習心理學課程,並在1931年取得博士學位。他分別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學(1940)、芝加哥大學(1945)及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1957)任教及實習。而後畢生一直在拉荷亞(La Jolla)做研究,同時繼續心理治療、演講、寫作等工作。羅傑斯是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的指標人物,他和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開創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運動,首創「非指導性」(Nondirective)治療,後又稱「以案主為本」(Client-Centered)的治療、晚年改稱為「以人為本」(Person-Centered)的治療,強調人具備恢復心理健康、實現自己的能力。羅傑斯於1956年獲頒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1961年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1972年獲頒美國心理學會傑出專業貢獻獎。在2002年西肯塔基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中,羅傑斯名列「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第六位;「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治療師」第二位,僅次於佛洛伊德。在2007年美國心理治療專業雜誌《心理治療圈內人》(Psychotherapy Networker)發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師」問卷調查,羅傑斯名列榜首。卡爾.羅傑斯著作繁多,較重要的有《以案主為本的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卡爾.羅傑斯論人的力量》(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以及本書《存在之道》(A Way of Being)。鄧伯宸【譯者】鄧伯宸,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輯、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獲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現專事譯作。近年譯作有《黑暗時代群像》、《無界之疆》(立緒)、《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戀愛中的人:榮格觀點的愛情心理學》、《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與存在的意義》(心靈工坊)等。
產品目錄 目錄 【導讀】卡爾.羅傑斯:於專業、於生命都一路相逢的引路人/曹中瑋 【原序】聽一個不懈的鬥士娓娓訴說/歐文.亞隆 【自序】願你踏上存在的旅程 壹. 我的經驗與觀點 第一章 溝通的體驗 第二章 我的人際關係哲學及其發展 第三章 回顧:四十六個寒暑 第四章 變老,還是成長 第五章 現實只有「一個」嗎? 貳. 以人為本取向的觀點 第六章 以人為本取向的功能 第七章 同理心:一種未受充分理解的存在之道 第八章 愛倫.韋斯特:孤獨 第九章 建立以人為本的社群:對未來的啟示 第十章 六個短篇 第十一章 心理衛生專業的新挑戰 參. 教育的過程及其未來 第十二章 學習可以兼顧思想與感情嗎? 第十三章 越過分水嶺:現在的位置 第十四章 大型團體中的學習及其對未來的意義 肆. 展望未來:一個以人為本的腳本 第十五章 明日的世界,明日的人 附錄一‧卡爾.羅傑斯著作年表 附錄二‧參考文獻與出處 附錄三‧延伸閱讀
書名 / | 存在之道: 人本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談關係、心靈與明日的世界 |
---|---|
作者 / | Carl R. Rogers |
簡介 / | 存在之道: 人本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談關係、心靈與明日的世界:,只要能夠營造出真誠、肯定及理解的環境,無論個人或團體,都會由刻板轉為靈活,依賴轉為自主,抗拒轉為自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572770 |
ISBN10 / | 9863572772 |
EAN / | 9789863572770 |
誠品26碼 / | 2682329207001 |
頁數 / | 392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X3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
聽一個不懈的鬥士娓娓訴說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存在心理治療師,暢銷作家
初任教職,卡爾‧羅傑斯與一群心理學系學生擠在一塊,當時,他約三十八、九歲的年紀。錄音帶剛問世不久,學生們津津有味地聽著一場心理治療晤談的錄音,只見他不時停下來,重複回放治療的片段,指出晤談不妥的地方,或詳細說明案主在什麼時候有了重大進展。
那是羅傑斯出現在《存在之道》中的一幀身影,當然,他還有許多其他的形象,例如在另一個場景,那已是他又長了二十歲之後的事。
在一場關於愛倫.韋斯特(Ellen West)的學術研討會上。愛倫.韋斯特,一個廣受多方探討的病人,自殺身亡已經數十年;然而羅傑斯談起她,討論的深度與感情強度,令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彷彿兩人極為熟識,而她的服毒自殺不過是昨天的事情一般。他不僅為她的虛擲生命感到悲痛,也對她的醫生及精神科醫師表示憤怒,譴責他們的精確診斷毫無人味又充滿偏見,只是把她當成一個物件。他問,他們怎麼能這樣?他們難道不知道把一個人視為物件,治療注定失敗?要是他們把她當作一個人,拋開成見,將心比心,體驗她的境遇,體驗她的世界,或許能夠消除她那致命的孤獨。
還有另一個形象,是十五年之後,卡爾‧羅傑斯七十歲,應邀至美國心理學會擔任榮譽講座。聽眾好整以暇就坐,等著看一個德高望重的七旬老翁細數陳年舊事。令人意外地,羅傑斯以一連串的挑戰,著實給了他們一記當頭棒喝,他強烈要求學校的心理諮商教師們不要再自我滿足,別再拿過時脫節的教育糟蹋學生;而必須改變體系,投身設計一套教育,解放學生的好奇心,強化學習的樂趣。接著他抨擊專業心態的故步自封,並批判只為了取得資格與證照,不計一切的努力,根本不值得,因為徒然擁有資格證照,卻和黑牌密醫無甚區別,這樣的貨色大有人在,反而將許多具有天賦的治療師拒於門外。美國心理學會僵化的官僚體制已經封凍了業界,窒息了創意。整場講演下來,無一人瞌睡。
這些場面,以及《存在之道》讓我們聯想起的其他許多相似的場景中,卡爾.羅傑斯處處為他人成長所做的努力顯而易見。説到羅傑斯的方法,他自己喜歡用「以人為本」(person-centered)的概念來涵蓋。打從職業生涯的發端,羅傑斯帶領行為偏差的弱勢兒童,歷經十二年的時間,關心並尊重案主的經驗世界,就是羅傑斯最高的工作信條。以這一信條為中心,他開始構思自己的治療理念,亦即治療的方向要靠案主自己才能找到──只有案主才知道痛在哪裡,哪些感受有待發掘,哪些問題才是關鍵。三十五歲時他寫了一本教科書,專論問題兒童的治療,引起學術界的廣泛注意,並因此受聘為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
在那裡他率先開了一門有關諮商的課程(請注意,時為一九三○年代末期,就我們所知,臨床心理學根本都還不存在),沒隔多久,他的治療理念具體成形,他又寫了一本教科書:《諮商與心理治療》(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但是出版商沒有興趣。他們告訴他,他們只出版與現行學科及領域相關的著作!不過到了最後,這本《諮商與心理治療》與羅洛.梅的《諮商的藝術》(The Art of Counseling),在臨床心理學的誕生上卻扮演了重要角色,開啟了未來人本主義取向的治療方法。
卡爾‧羅傑斯也是個奮戰不懈的鬥士,無役不與──與阻止心理學家治療病人的藥學界及精神病學界,打的是疆土戰;與否定以選擇、意志及決心為核心的史金納(B. F. Skinner)等化約論者的激烈辯證,打的是理念戰;與把他「以案主為本」的方法視為過分簡化及反智的精神分析學派,打的是程序戰。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羅傑斯治療方法的正確性有如天經地義,可說不證自明,更何況還有數十年來的治療研究加以背書,當年卻要打那些激烈戰鬥,實在令人難以理解,搞不懂他們是所為何來。今天,一如羅傑斯生涯早年所持的觀點,任何有經驗的治療師都同意,治療的關鍵無他,治療關係而已。當然,最重要的是治療師對病人真誠以待──治療師越是一個真正的人,卸除自我保護或職業面具及角色,病人也就越會積極回應,做出建設性的改變。當然,治療師接納病人,必須不懷成見,是無條件的,同時,治療師定要以同理心(Empathy)進入案主的私人世界。
然而,所有這些羅傑斯要求業界注意的觀念,過去卻被視為旁門左道。他的主要武器雖是客觀證據,在運用實證研究闡明心理治療過程及結果的背後,卻是他的創意在推動一切。有關治療師與案主關係的關鍵要素──同理心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真誠(genuineness),以及無條件的正向對待(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在社會科學家的眼裡,他所做的研究至今仍為典範,優雅而又實用。
在羅洛‧梅的大力聲援下,羅傑斯傾其一生建立並大力促成人本主義取向的心理治療。兩人的治療目的與方法基本上雖然一致(而且兩人都是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出身),其信念來源卻不同:卡爾‧羅傑斯得之於實證研究;而羅洛‧梅則源自於對文學、哲學及神話的探討。
有人說羅傑斯的治療方法太過於簡化,他生涯之中也因此飽受攻擊,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業界許多人都當作笑話,說在這樣的治療中,治療師只不過是在重覆案主最後的幾句話罷了;然而瞭解羅傑斯的人──包括觀察過他與病人晤談的人,或用心讀過他的著作的人──都瞭解他的療法絕非簡化,也絕不是畫地自限。
嚴格來說,羅傑斯的治療始終都是由下往上,而不是由上往下,換句話說,他的治療工作是從直接觀察出發,包括對他自己及別人的觀察,提出低階但可以檢驗的假設(羅傑斯與精神分析之間的主要的差別正在於此,後者是以高階推論建構未經驗證的理論,再據此擬訂及調整治療步驟),而且在生涯早期就達成了幾項根本性的假設,後來都成為他的工作基石。
對人類來說,選擇有其現實的重要性與意義,這一點他深信不疑。對於人類的醒悟與改變,他相信身體力行的力量要比思考理解來得更大;他相信,人的內在具有實現傾向(actualizing tendency),亦即一種追求成長及完善的天性。他常說,所有的有機生命都具有一種人格形塑衝動(formative impulse),抗衡內在的混亂力量。他的實現傾向論使他躋身少數人文思想家行列,如尼采、齊克果、戈德斯坦(Kurt Goldstein)、馬斯洛(Abraham Maslow)及凱倫‧霍尼(karen Horney ),他們都相信,每個人的內在都具有強大的潛力,促成自我瞭解及人格改變。因此,尼采有關人類完整論的第一個「金句」就是「成為你自己」;而凱倫‧霍尼,一個特立獨行的精神分析學家,則相信「一如橡子必將長成橡樹,小孩也將成長為一個成人」。所以,從這個觀點出發的治療,講求的不是建構、重建、調整或塑造,而是催化,是移除成長障礙,協助釋放本然具有的能力。
以人為本療法對人格改變的效果如此巨大,以至於羅傑斯認為,這種方法沒有理由僅侷限於心理問題上,他想方設法將這種效果運用到許多非臨床領域。數十年來,積極投身教育事業,大聲疾呼教育在認知學習之外,也要包含情意領域的學習;教師要關注的是全人,要建立一個接納、真誠及以同理心理解的學習環境;要用人本導向的方法訓練教師及管理人員,要培養學生的自尊心,釋放學生天生的好奇心。
會心團體(encounter groups)有的時候被定位為「正常人的團體治療」,足跨治療與教育之間那條微妙的界線,也曾經被人不怎麼尊重地說成是介於「收縮腦部與擴展心志」之間。一九六○年代,羅傑斯已經明白深入性團體治療的體驗具有巨大的改變潛力,於是一頭栽入會心團體運動,為帶領人的技巧帶來了重大貢獻。他反對強制與操控的帶領人風格,強調如同以人為本取向的療法在個人諮商中的必要,在團體經驗中也同樣不可或缺。身為帶領人,必須同時是參與者及帶領人,以身作則才能夠營造一個助益的環境。而對於他自己的處方及他的團體公約,羅傑斯謹守不逾,展現了驚人的誠實:一如在他的個人治療中,他不僅揭露自己的私人煩惱,甚至連他對其他成員的看法也毫不保留地揭露──就此而言,他相信他們也可以帶領別人走向建設性的自省。
對小團體固然如此,對大團體也一樣。到了七五高齡,羅傑斯還在社群中帶領多達數百人的團體。他相信以人為本取向的團體可以成為化解人類衝突的工具,無論是處理國家、或國際的紛爭。他決心對跨文化及種族的緊張發揮影響,過去十年來,他風塵僕僕到處旅行。在南非,他舉辦黑人與白人的溝通團體;在巴西(當時尚為專制獨裁),跟大批聽眾談個人自由與自我實現;為十七個中美洲國家高級官員,舉辦為期四天的衝突解決研習營;然後去到蘇聯,示範以案主為本的諮商,場場爆滿。由於他為國際獻身所做的努力影響廣泛,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存在之道》以羅傑斯的溝通觀點開展,就他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精確且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情與思想。對任何敬畏、說服與操控的想法,他都避之唯恐不及,如此說來,寫這篇推薦文倒顯得多餘了;推薦之唯物,儘管值得寫的不多,卻也不會有人嫌少的。一如讀者將讀到的,羅傑斯娓娓訴說自我──格外清晰優雅。
自序 : 【自序】
願你踏上存在的旅程
對於自己人生及工作的變化,有時候我不免感到驚訝。這本書就包括過去十年──大概七十至八十歲之間──發生的改變。書中結合了多樣題材,都是近幾年寫的,有些發表在各種期刊上,有些則從未發表過。在介紹本書內容之前,且容我回顧一下幾個有關自己變化的里程碑。
一九四一年,我寫了一本書,談的是諮商與心理治療,次年出版。當時我注意到,無論在思考或工作上,自己所用的方法十分不同於其他諮商師,該書完全聚焦於助人者與受助者之間的口頭互動,其間並無任何明顯的建議或暗示。
十年之後,一九五一年,此一觀點在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書籍中再度呈現,並更為充分、更為篤定,人們透過這本書認識到,這些治療原則也可以應用到其他領域。書中有其他人執筆的篇章,或借鑑他人經驗的部分,探討的都是團體治療、團體的帶領及管理,以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應用的領域大為擴張。
我與同事所做的工作不斷衍生發展,我卻遲遲才面對,連我自己都無法相信。一九六一年我寫了一本書,書名為:「一個心理治療師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全書核心雖然是個人工作,不同的篇章其實都是在處理不斷擴大的應用領域。幸運的是,出版商對這個書名沒有好感,並修改了其中一章的標題,建議把書名定為《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我接受了這個建議。我一直以為,這書是為心理治療師寫的,但卻驚訝地發現,它竟是寫給人看的,各式各樣的人──護理師、家庭主婦、上班族、神父、牧師、教師、年輕人──所有的人。如今,全世界已有數百萬人閱讀過這書的英文版及眾多翻譯版本,其所造成的影響改變了我原本狹隘的觀點,即以為只有治療師才會感興趣,這不僅開闊了我的想法,也拓廣我的人生。從此我相信,自己所有關於探討治療師與案主關係的作品,對婚姻、家庭、學校、政府及文化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也都同樣有效。
談到這裡,現在我要回到這本書,談談它講了些什麼。一開始,我集結了五篇文章,都屬於非常個人化的,包括我自己對關係的體驗、我自己隨著年齡增長的感受、我的思想緣起、我對自己生涯的看法,以及我自己對「真實」的看法。不可避免的,這些東西不僅是我寫的,而且都是在寫我自己,是否能夠觸動你及你的經驗,則是我不敢預言的了。
在這一部分,乃至整本書中,在我處理「he-she」、「him-her」的問題上,有些文章多少有些過時了。多虧了女兒及其他女性主義傾向的朋友,我對語言上的兩性不平等越來越敏感。我以為,也相信,自己對於女性是平等對待的,晚近幾年來清楚意識到,在一般性的陳述上都只用男性代名詞其實也是一種歧視。但我寧願維持這些文章的原貌,在遣詞用字上不刻意提升到自己今天的標準,因為這看來實在有點不誠實。書中有些地方談到越戰,那場(在我看來)在極其愚蠢、非人性且毀滅性的戰爭,對美國與越南來説都是要命的悲劇,我不諱言,也都過時了。
本書的第二特部分,主要談的是我的專業思想與活動。這些思想與活動應用的廣度,從我在專門術語上的改變就看得出來,譬如原來「以案主為本的治療」變成了「以人為本導向」。換句話說,我不再是只談心理治療,而是談一個觀點,一個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存在的心態,適用於任何情況──個人的、團體的、社群的──其目標則是成長。其中兩篇文章寫於過去一年,其他的則更早,將它們放在一起卻具體呈現了我今天的工作與思想。我特別喜歡其中包括六個短篇的章節,那是我從中深刻學習的經驗快照。
第三部分談的是教育,一個我覺得大有可為的應用領域。我向教育機構提出了一些挑戰,並對未來幾年我們可能面臨的問題提出幾個想法。我擔心的是,有鑒於現行教育環境的保守,以及預算的縮減與短視,我的觀點太不正統,可能不會受到歡迎。這一部分所談的都是關於學習的長遠計畫。
在最後一部分中,面對科學思想無可預知的進展,以及許多新發展所造成的文化巨變,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推想我們的世界會以何種方式轉變成什麼樣子;另一方面,我也就什麼樣的人能夠在這個改變的世界中生活下去,提出了看法。
書中有些篇章以前曾經以不同的形式發表過。第四章〈變老,還是成長〉、第九章〈建立以人為本的社群:對未來的啟示〉,及第十五章〈明日的世界,明日的人〉則是首次發表。
綜合各章所言,全書的主題乃是我所追求的一條存在之道──在許多國家、許多行業、各色各樣人生旅途中,一條能夠讓人愉快、充實的存在之道。至於對你是否有用,只有你自己能夠判斷,但是我歡迎你,踏上這趟存在的旅程。
導讀 : 【導讀】
卡爾.羅傑斯:於專業、於生命都一路相逢的引路人(節錄)
曹中瑋/資深諮商心理師
一個偉大的理論觀點,必是歷久彌新、永垂不朽的,永遠對後學者有深遠的影響。卡爾.羅傑斯正是偉大觀點的創發者,而我也是其中一位受感召的人。
卡爾.羅傑斯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並創立以人為本的治療學派(Person-Centered Therapy,台灣多譯為「個人中心」學派,編按:也可譯為「以人為中心」)。在此書中,羅傑斯說他更想改用「以人為本取向」(Person-Centered Approach)來表達自己的理念:「我不再是只談心理治療,而是談一個觀點,一個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存在的心態,適用於任何情況──個人的、團體的、社群的──其目標則為成長。」
我個人認為,羅傑斯這生前最後一本重要著作,即在闡述這種以人為主的理念,是如何應用於各個層面──婚姻、家庭、學校、政府、文化與國家──的關係處理,勾勒了目前的論述、實踐成果與未來願景。於本文,我將就本書的重要主題分享我自己的體會。
獨立的個體及對人之向善潛能的相信
前一陣子,有位跟我學習完形諮商十多年,目前也在大學教授諮商理論課程的學生問我,怎麼覺得個人中心學派和完形諮商學派很是相近?我愣了一下,想了想,覺得應該不是兩者相似,而是「我」,在某種程度是站在以人為本取向的基礎上學習完形諮商的,才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讀了這本《存在之道》,我更加確定自己「個人諮商理論」的發展,的確深受卡爾.羅傑斯影響,特別是我的人性觀和對心理師在諮商中的定位──站在當事人的左或右旁,略為後方一小步,為他點亮一盞燈,陪他前行──更是有著羅傑斯的影子。
羅傑斯的「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指的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該被允許能真實地做自己,理解與接納人人皆不相同,與此同時,羅傑斯也堅信「每個人的內在自有豐富的資源,供其理解自己,改變自我認知、心態及自主行為。不過,前提是你要提供一個有利於心理狀態的環境,這些資源才會啟動。」而我對人性的觀點也是如此:「我對生命有很高的崇敬,更深信人類生來就具有無限潛能。不過,這可以因應人生各種挑戰的能力,是以種子的形式存在的。它需要在有充分水分和豐厚養分的環境下,才能向上成長茁壯,長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美麗景致。對人類而言,那些水分和養分就是關懷與愛。」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羅傑斯認提到的東方態度:「我對這個人的欣賞,一如我欣賞落日。如果我們能夠順其自然,人之美,猶如落日之美。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能夠欣賞晚霞,或許正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它──我認為這是一種東方的態度;也是我最歡喜的一種。」在我看來,「東方」的態度若也包含中華文化,大師可能有點誤會。大師對「東方」的印象也許是諸如老莊思想之類的觀點,崇尚無為而治,講求順其自然。但對一般人而言,此一信念多半表現在對天地和大自然臣服,或天人合一的態度上。然而如果是對待人,尤其是父母、師長對待子女、學生,往往掌控性很高,更不易把他們視為獨立的個體,讓他們順性發展。這種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文化差異,羅傑斯在本書第九章略有提及,而這也提醒身在「東方」的我們,要領略與實踐羅傑斯的信念,我們比起西方人可能還有更多的關卡要突破。
人與人的互動溝通
然而不論如何,所有的實踐都從人和人的溝通開始。
在羅傑斯的方法裡,「傾聽」──深度傾聽,帶著創意、積極、用心、精確、同理且不帶評斷的傾聽,是人際關係裡最重要的能力。還有另一個溝通的基礎:真心、真誠,心口一致,即一種「我心感我受,我口説我心,三者一體」的狀態。羅傑斯描繪道,「那一刻,我是整合的,是完整的,是一體的。」
我認為,我們不只傾要聽他人,還必須願意傾聽自己。聆聽身體的訊息、心裡的感受、內在的渴望與呼喚,然後用心回應它們。這不但是自我整合、自我和好的必要條件,而且一般來說,能真心面對自己的內在狀態,才能真正分辨人我,用清明的心去傾聽他人。
令我訝異的是,即使是羅傑斯,也坦誠表示自己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無法做到傾聽內在並對自己欣賞與關懷,甚至不假思索地排斥別人對他的正向稱讚,因此感覺不到被愛。他也是經過很久的努力,才慢慢地能夠再次真心接納或感受別人的關心和欣賞,並覺得溫暖及充實,「……由於不再害怕正向感情的施與受,我變得更能夠欣賞別人。」
我們可以細細地閱讀第一章有關溝通的論述。這樣的聆聽雖然不容易,但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盼望著能被聽懂、接納和陪伴,也願意用心聽懂他人,如此創造人與人美好的連結。
治療中三個必要及充分條件
我在大學讀輔導系時,在學習上崇尚羅傑斯的理論,私下閱讀則熱愛存在主義,並試著將存在主義治療和以人為本的學派結合。沒想到我那自以為的嘗試,竟在本書中得到呼應:「一九五七年,我已經發展出一套嚴謹的治療理論及治療關係理論,提出〈人格改變的必要及充分條件〉(Rogers,1957)……我驚訝的發現,這甚至是本土品牌的存在主義哲學。」原來羅傑斯早就認為其理論是美國版的存在主義哲學了。可見當時我學藝不精,沒能融會貫通理解到其精髓。
也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有了本書在第六章詳述治療中的三個必要及充分的條件。當年的我認識到,這不但是必要條件,而且要足夠「充分」,也就是說,只要能做到這三點,心理治療工作即可有效順利進行。只是,這讓當時是新手的我覺得那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以致我雖對以人為本取向仰之彌高,卻「是猶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孔子家語‧儒行解》)
這三個必要及充分的條如下。第一個要素是真誠,真實,或一致性。但在這條件裡,羅傑斯強調「『透明』一詞最能說明這種狀態:治療師要讓自己對案主透明;案主可以在治療關係中徹底瞭解治療師;案主感覺得到治療師沒有隱瞞。」對此,我覺得有必要說說我個人的理解。我相信,這樣的透明一致是限縮在治療關係中的,治療師在治療室外的私人生活,還是要謹慎保留。而所謂徹底瞭解治療師,應該強調治療師在治療過程雖帶有專業角色,同時更需要也是位真實的人,並使個案能完全領會治療師在治療中給予案主的所有回應。
第二個重要態度是接納,關心,或肯定,也就是「無條件的正向關懷」。第三個要件是同理心的理解。對同理心這個條件,羅傑斯更另闢第七章詳細討論。他進一步強調同理心在所有的人與人的關係裡,都該是個核心的態度。而要能有好的同理能力,不只是把自己的觀點與價值都放到一邊,不帶任何成見地進入別人的世界,也是真正站到對方的位置,用對方的角度去看對方所見,以及感同身受對方的心情。
不過,在羅傑斯《成為一個人》書中說:「同理心的理解,是治療者能準確而同感地瞭解受輔者的世界,宛如那是自己的世界。」而歐文.亞隆則在《生命的禮物》書中提及同理心:「要從病人的窗戶往外看,試著去看病人所看到的世界。」我想,「宛如」以及「從病人的窗戶往外看」都意味著:治療師還是必須保有自己,只是在同理的那個當下,把自我暫時放到了一邊。所以羅傑斯才會說,「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定然對自己有著充分的自信,知道自己面對他人光怪陸離的世界,也不致迷失,仍能來去自如,輕鬆回到自己的世界。」
同時,「治療師自身整合得越佳,所展現的同理心便越高。」因此,我強調心理師要先接納、整合自己,建立充分的自信,並擁有良好清晰而彈性的個人自我或心理界限,才可能在心理諮商中做到好的同理。而整合、自信和界限這三者,其實是交互影響及相輔相成的。
閱讀至此我終於明白,當年感覺個人中心學派在實務上不易運用,表面上以為是這個學派沒有具體、明確的步驟和獨特的諮商技術,使菜鳥的我難以使上手。其實重點在於,那時的我不要說擁有自信,根本不喜歡自己,不接納自己,也沒能建立夠好的人我界限,自然無法對案主真正地無條件接納與關懷,也做不到有品質的同理理解。
現實?多元現實
羅傑斯深切期盼能建立一個以多元現實為基礎的群體或社會。因為他相信:「我唯一能夠認知的現實,是我當下所察覺及感受到的世界;你唯一可能認知的現實,是你當下所察覺及感受到的世界。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所有這些察覺到的現實各不相同。『現實世界』之多,一如世間之人!」
羅傑斯在其第五章專章討論「現實」(真實)是什麼、是否只有一個的議題。社會心理學家勒溫(Kurt Lewin)所建構的場地論(Field Theory)和羅傑斯的現象場(phenomenal field)觀點相近。所謂場地論,是認為「個人主觀知覺到、注意到的外在人、事、物,才真實存在著;人們想像出來的東西,即使不是客觀存在,對當事人而言也是真實存在的,如鬼。換句話說,只有個人知覺到的『外在』,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層,成為影響我們的外在環境。」
而現象場也就是我們的主觀世界,包括我們所有的經驗(個體天生帶有的氣質和外在環境交互作用所生成的),我們也以它作為瞭解世界的基礎,主觀的詮釋外在各種刺激的意義。因此,每個人都是相當獨特的。「基於每個人的獨一無二,以致不論是誰都是非常珍貴而值得尊重的。換句話說,不論這個人的行為表現如何,只要「存在」,就具有無限的價值和尊貴,再也找不到與其相似的另一個人。」
我想,羅傑斯特別討論這一點,說的是這世上只有屬於個人主觀的現實/真實,我們必須接受社會中每個人都是觀點各異(不只觀點,根本面對的所謂真實也不相同),允許人人都可以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尊重和接納每個人的差異性,而社會要能如此運作,必然需要人人具備此種態度,並帶著足夠的耐性以及充分且夠好的溝通,以達到在差異中共存。於是,「我們能夠將這些各自不同的現實看成是人類史上最可貴的學習資源;坦然無懼地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如此一來,人類關心別人的天性,就不再會是『我關心你,因為你和我一樣』,而會是『我看重你,珍惜你,因為你和我不同』。」
這真是個美好的宏願──創造一個尊重個體又願意合作、無衝突的大同世界。也許,我們可先將此理想用於心理諮商中,實踐於全體人類世界實在很是艱難,特別是如重視他人取向、家族為重的華人文化,離得更遙遠了呢!
孤獨
這本書第八章討論了一個悲劇的個案──愛倫.韋斯特,對我的衝擊與啟發最大。一方面是在篇章裡,深刻而真切地體會到羅傑斯對自己的相信,對即便同樣是治療界的大師之工作,直接提出不同的見解。且對那治療過程的失誤,感到痛心和憤怒。當然,他有充分的理由評論這個個案工作,尤其個案最後選擇以自殺了結自己的生命。羅傑斯說,「讀這件悲慘的個案令我憤怒,但也令我鼓舞。憤怒的是,這樁悲劇糟蹋了一個活生生的人;鼓舞的是,我覺得我們在這些年中已經學到了很多,如果愛倫.韋斯特今天來找的是我,或我認識的治療師,她一定會得到幫助。」
那句「如果來找的是我……」,讓我就如親眼看到他那堅定的眼神和讓人信任的表情,聽到他在告訴我:「別怕!你要相信自己,帶著內在的力量無懼地說出你內心真實的見解和感受。」
羅傑斯其實是很溫和親切的人,又提出尊重、關懷接納和同理三個關係中的核心條件。但在他的專業生涯中,之前有與精神病學界重量級人物以及與行為主義學派史金納的論辯,在美國心理學界相當轟動,也影響至深,連他本人都說,那是兩場「戰鬥」。他這種總是為理想勇於宣揚與認真實踐的精神很是令我崇敬。
第八章另一部分對我的衝擊,來自羅傑斯對人之所以感到孤獨的核心因素之論述,「第一個是,人與自己、與他的有機生命感受疏離……其內在感受在體驗中所感知的是一個意義,意識自我牢牢抓住的卻是另一個意義……」
以下我用文中個案發生的關鍵事件來闡述此點:個案二十歲時,愛上位外國男子並與之訂婚,但因父親反對,她未做抗爭就順服了父親,離開所愛之人。個案內在感受到自己愛上這男子,但父親認為這男子並不適合她,她只是一時迷惑,根本沒有愛對方。個案否定了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判斷,認同了父親所說,也擔心如果不這樣,會失去父親的愛,而誤以為自己的感受就如父親所說。
也就是說,當我們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覺和情緒,而只遵從重要他人及社會文化「規範」我們該有什麼感覺和情緒,長久下來,我們就逐漸和自己疏離。尤其,若我們其實體會得到自己的感受,但害怕若以自己的感受來行事,將無法得到父母和身邊他人的肯定與愛,內在的掙扎與矛盾將更折磨人,心很容易因此生病。說到這裡,讀者是否覺得在我們的社會環境中,多數人都有這樣的困境呀!
羅傑斯認為,「孤獨的另一個因素,是缺乏能夠與人溝通自己真實體驗的關係,也就是無法在關係中溝通真實的自我。」我認為這因素和前一個因素很是類似──不確定、不相信自己的感覺,自然不敢也無法在關係中溝通真實的自己。因此,解決人類孤獨的議題,唯有先改善個人和自己的關係;若要幫助人們達到自我和好的目標,則必是先聽懂他、接納他和包容他,讓他能「成為他自己」。
全人教育的大願
羅傑斯對當時美國教育的狀況很是憂慮。他認為教學過於偏重「脖子以上的教育」,以知識傳授為重,忽略情感面的教育。且各級教育行政機構過於重視齊一的規範──「國訂課程、強迫就學、終身教授、上課時數、分數、學位」等,使教育僵化而空洞。
相對於以人為本的教育,羅傑斯也描述相對之傳統教育的樣貌──基本上以教師為中心傳授知識,學生多為被動接收,管教上雖取消體罰,但是仍維持以權威和製造壓力、恐懼的方式為重,給新老師的忠告往往是「第一天就要把學生給壓住」,同時,完全忽略全人教育。
以曾經在師資培育機構教書的我而言,讀來很是慚愧。台灣的教育確實也在進步,更呼籲實踐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但我認為某種程度上還是偏向作者所描述的傳統教育樣貌。
我覺得根源在於我們對人性未能真正的相信。雖然「我們自幼學習儒家孔孟的人性本善論述,似乎相信人性本善、向上成長等信念;但反觀我們整體社會的制度卻是以防弊為主軸設計的,沒那麼相信人們能自動守法守紀。我們生活中也存在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太相信人的氛圍。父母、老師更是如此,認為如果不督促孩子和學生,他們就不可能自動自發」,也總覺得孩子們不懂事,必須提供他們更多的規範和指導。不要說「孩子」,連滿十八歲的青年人,仍有很多人認為他們不夠成熟,無法做出好的選擇和判斷,而反對選舉人自二十歲降為十八歲。
羅傑斯在書中第十二章,寫下「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該有的九個要件,以及若能落實實踐,那將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教育環境。最讓我感動與心嚮往的三點是:「學生的好奇心、天生的求知欲得到滋養和強化,進而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不論學生與教師都能在此肯定自我、培養自信及自尊,發現自我內在價值的美好;惡性競爭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互敬及互助。」
因此,本書十二、十三和十四章內容可以作為教育政策擬定很重要的參考。而我相當認同作者認為真正成功施行的關鍵在教師身上,須重視師資養成教育的內涵,這也可供國內師資培育機構深思。當然,更期盼可以引發更多人關心與討論我們文化中對人性的矛盾觀點。
(節錄,全文未完)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二章 我的人際關係哲學發展(節錄)
先從童年談起。生長於一個嚴格的正統基督教家庭,我對待他人的價值觀深受父母的影響。我是否真的相信這些道理,我不敢說;但我知道,我都是依照著這些價值觀處事。對待我們那個大家庭以外的人們,依我看,我們的心態大致如下:「外面人們的行為都有問題,我們家族是不贊同的。許多人日常進行打牌、看電影、抽菸、跳舞、喝酒等活動,其中有些行為甚至令人難以啟齒,或許他們不知道還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忍受他們,但是必須避免和他們有任何密切交流,在家裡過自己的生活。『不要和他們混在一塊,要有個區隔。』照聖經說的話去做就對了。」
我清楚記得,整個小學期間,這種傲慢的無意識分別心正是我的行為特徵。沒錯,我連一個要好的朋友都沒有。成群同齡的男孩和女孩在我家後街騎單車,但是我從未去過他們家,他們也從沒來過我家。
至於和家裡其他人的關係,我和幾個弟弟相處得極好,但妒忌二哥;雖然和大哥年歲差距太大,講不上什麼話,他卻是我十分崇拜的對象。知道父母親愛我,我卻從不跟他們講自己內心的感受及想法,因為我心裡明白,那只會招來指責,暴露缺失。自己的想法、白日夢及心裡的感受,我全都放在心裡。
總而言之,今天我所談論親近交流的人際關係,在那段童年歲月中是完全不存在的。對家人以外的人,我的態度疏離與冷漠,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我在同一所小學念了七年,從那以後,到念完研究所,我待在同一間學校的時間都不超過兩年,無疑地,這對我也造成了影響。
從中學開始,有點意識到想要找同伴的渴望,只是要滿足這種渴望卻有著兩重障礙:首先是上面提到過的父母的心態;其次是環境因素。念了三所中學,每一所都不足兩年,都是以長途火車通學,以致社交關係無法扎根,也從未參加過放學後或晚上的學生活動。同學中不乏我看重和欣賞的,我也可能受到有些同學的關心和喜歡──部分原因或許是我的功課好;但沒有時間培養友誼,和他們從未有過密切的互動。高中時我唯一參與過的活動,是一次高年級的聚餐。
如此這般,在重要的青少年時期,我沒有知心的朋友,有的都只是膚淺的接觸。曾有兩個學期,碰到通情達理的老師,我在英文作文中還真的表達過一些內在感受;在家裡,和第二個弟弟感情極好,只是年齡相差五歲,我們無法深交。那時候,無論在什麼人際關係中,我更加意識到自己只是個局外人,是個旁觀者。在我看來,我之所以對收集和飼養大型夜蛾有強烈的科學興趣,無疑地,多少是為補償在親密分享上的缺乏;這時候我才瞭解,自己是個獨來獨往的獨行客,在人的世界裡,我竟無一席之地。社交上我一無所有,有的只是表面的接觸。那段時期,我滿腦子的奇思異想,若有人給我診斷,或許會被視為精神分裂(思覺失調),幸運的是,我從沒和心理學家打過交道。
進了大學,第一次打破這種孤獨生涯。我念的是威斯康辛大學農學院,在基督教青年會很快就和一群學員打成一片,儘管共同的興趣很狹窄,以此為起點,我們發展成一個自主的持續性團體,舉辦各種活動。在其中,我第一次瞭解所謂的同志、甚至朋友是什麼;我們探討有關道德及倫理的看法與理念,進行了熱情、開心且充滿樂趣的討論,甚至把個人問題拿出來分享,特別是以一對一的方式。兩年下來,這個團體對我意義重大,直至我轉到文理學院主修歷史,才和他們斷了聯繫。
在我看來,這個時期可以看作是我專業生涯的第一次摸索。我擔任一個兒童營隊的領隊,完全樂在其中。説到我的工作,無非就是舉辦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遠足、野餐、游泳等。記憶所及,對那些小男生,我既不鼓勵也不曾談過任何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問題;如果對象是同輩,很明顯地我已經開始意識到交流的可能性,但與這些十二歲的小蘿蔔頭溝通,卻是想都不曾想過。
暑假時,我也在一個弱勢少年營隊擔任輔導員,與另外八位輔導員帶領一百名男孩。我們兼差打工摘櫻桃,加上事後的體育活動,讓我有了可以做點事情的想法。記得在那裡,我首度嘗試了一次大有問題的「幫助」關係,宿舍裡有些物品及金錢不見了,證據指向一個男孩,於是我和幾個輔導員將他單獨帶出來,要叫他承認是他幹的。當時「洗腦」一詞還沒發明,但我們做的就是那一套。我們哄騙,說理,說服,我們軟硬兼施,有人還為他禱告,然而他就是抵死不認,讓我們大失所望。回想起這尷尬的一幕,當時我已經有了一種助人的想法:要讓別人承認錯誤,使他迷途知返。
然而,不管怎麼說,我變得比較社會化。開始與女孩子約會,戰戰兢兢的,一點把握都沒有,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開始。我發覺自己跟年齡大些的女孩比較有話說,因此,儘管還是新鮮人,卻約會了幾個高年級生。我也開始和海倫交往,她後來成為我的妻子,這才漸漸開始了深度溝通,談希望,談理想,談目標,並發現人與人之間其實是可以分享內心的想法與夢想。這是一段逐漸成長的經歷。
大學兩年之後,我們兩地分隔,仍繼續戀愛,經常聯繫,又過了兩年,我們結婚。回想這段時日,發現這是我第一次和他人建立真正關心、接納和分享的關係,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婚姻生活的頭兩年,我們都學到了重要的一課。出於偶然,但也是機會,我們都懂得了一個道理:人際關係中看起來不太可能分享的東西──內心的困擾和不滿,分享起來才是最有意義的。這事說起來還真難,充滿風險而且可怕,我們反覆學習了許多許多次。對我來說,這都是有助於成長的經驗,受用無窮。
同時,在紐約協和神學院念研究所時,我們一同修了幾門課,另一方面又各自有所追求──她走上藝術家的路,直到成為一個全職母親;我則繼續我的研究。儘管我越來越偏離宗教方面的學業,但對我走上人際關係這條路,卻也有兩次值得一提的經驗。其一是一項由學生自行組織、管理、沒有教師帶領的研討會,我們共同負責自己想要談的主題及進行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們開始交換自己的疑慮及工作上碰到的問題。我們成為一個相互信任的團體,討論重大的問題,達成諒解,改變了我們許多人的人生。另一個經驗是古溫.華森(Goodwin Watson)教授開的一門課「與年輕人共事」,華森教授生前任職國家訓練實驗室,是一位傑出活躍的培訓教師,也是教育界先進的領導人。學習這堂課程,讓我第一次清楚認知,與人密切互動是可以當成一份工作的,於是我放棄了原本的宗教學程,轉學到哥倫比亞師範學院,在那兒古溫.華森成為我的論文指導教授,我開始學習臨床心理學。透過威廉.赫德.凱爾派翠克(William Heard Kilpatrick),我也開始接受約翰.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
這時候,我已經嘗試朝向理解的人際關係邁進,學到的東西對我後來發展非常重要。我懂得了與人深度交流是可行的,是有收穫的;在密切關係中,「無法」(”cannot”)分享的種種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意義的分享。我發現,在有關人的理解上,團體可以扮演一個值得信賴的角色;我甚至開始相信,身為學校單位的主管,可以信任學生帶領他們成長;我還發現,我們可以幫助遭遇問題的人,只是其中巧妙各有不同。
在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的訓練中,如何與前來求助的人建立聯繫,我學過兩種主要的方式。在師範學院,運用的方法是測驗、評量、診斷晤談及誘導,方法雖然不帶感情,卻充滿了莉塔.霍林伍思(Leta Hollingworth)博士個人人格特質所散發出來的溫暖,她教導我們身教更重於言教。後來,到新成立的兒童輔導院(Institute for Child Guidance)實習,碰到的卻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環境,在那樣一個由精神分析學派當家的地方,我對個人的瞭解更加深入。在那裡我發現,要瞭解一個人,一定要透過詳盡的個人歷史──人格動力學可以上溯至祖父母、父母、叔舅姑姨,最後才是「病人」,可能包括出生時的陣痛、斷奶的情形、依賴的程度、手足的關係等等,資料甚至可能超過七十五頁;另外還有各種詳盡的測試,包括新傳入的羅夏克墨漬測驗(Rorschach test),最後,還要對孩子進行多次晤談,才決定使用哪一種治療。不過,結果幾乎是千篇一律:孩子接受精神科醫師的精神分析治療,母親也一樣,由社工人員做精神分析,偶爾也請心理學家輔導兒童。不論如何,當時我進行了自己的第一個治療個案,先從個人輔導開始,然後是越來越多的個人晤談,我親身體驗了觀察一個人行為改變的興奮感。至於改變是我的熱誠所致,還是得力於我的技巧,我就說不上來了。
回想起來,我明白,我之所以熱中訪談及治療,部分原因要歸諸於自己早年的孤獨。在這裡,能夠真正與人親近填補了我內心的渴望;治療晤談也提供了機會,直接親近一個人,免除了漸進深入認識的漫長與痛苦。
完成了紐約的學業,拜新訓練之賜,我已熟知如何專業地對待一個人。儘管師範學院與臨床心理學研究所之間差別頗大,兩者的幫助卻使我得到了相同的處理方式——「收集大量有關這個人的資料:他的歷史、他的智力、他的特長、他的人格。綜合這些資料,針對他現在行為的肇因、他可以用得上的個人與社會資源,及他未來的預後情況,做出詳盡的診斷,並盡力以簡單的話語對相關單位、他的父母及孩子自己(如果他能夠理解的話)做出說明,然後提出可行建議,付諸實施;若他改變了行為,就再反覆接觸加以強化。整個過程中,完全保持客觀、專業,除非個人的感情有助於關係的和諧,不然自己絕不涉入。」
現在這聽起來簡直就難以置信,但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因為我還記得,自己當時曾經對一位精神科醫師(不是精神分析師)表示輕蔑不屑,就只因為他對待問題兒童的態度。他喜歡他們,甚至帶他們回家。他顯然不懂得保持專業的重要。
當我到了紐約羅徹斯特(Rochester),任職於兒童研究所(Child Study Department),一個專為不良少年,及家庭環境惡劣、由社福機構監護的孩子們所設置的輔導診所,我對自己信心滿滿,我記得(如今想起來仍痛心不已)我告訴家長教師會及社區團體,我們的診所有點像是汽車修理廠:你們帶來問題,由專家加以診斷,並為你們提出矯正的忠告。
然而,我的信心漸漸潰散。一直待在同個地方,我不得不接受現實,自己的忠告及建議並不是全都有效。許多受我輔導的孩子都安置在中途之家,就在隔壁,我天天都看得到。令我吃驚的是,有的時候,前一天還和一個男孩做過特別「成功」的晤談,跟他說明他行為失常的種種原因,第二天他卻拒絕見我!我必須讓他回心轉意,找出問題出在哪裡。我開始了體驗學習。
當時,獨立的羅徹斯特輔導中心(Rochester Guidance Center)剛成立,取代了原來的兒童研究所,我擔任主任,由醫師轉診過來的案子越來越多,但無論是孩子或家長,我們都沒有管理的權力,若要有所幫助,就必須建立關係。
當時有幾件事情顯著地改變了我的做法,這裡就談一下記憶中最鮮活的一個故事。一位聰明的母親帶她行為嚴重失常的孩子來診所,我跟母親談孩子的過往,另一位心理師則為孩子做測驗。經過討論,我們確定問題出在母親對兒子的拒絕。這個問題由我和母親來處理,另一位心理師則帶孩子做遊戲治療。一次又一次的晤談(經驗的累積,現今我的態度已更加溫和柔緩),我試圖幫助母親認清她拒絕的對待模式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但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大約經過十幾次晤談,我告訴她,我們都努力過了,但沒有結果,或許應該停下來,她同意了。當她要離開房間時,回過身來問道:「你們這裡做成人諮商嗎?」我感到困惑,回答說我們有的時候會做。她馬上返回到座位上,開始傾訴自己與丈夫之間積重難返的問題,說她極度需要幫助。這下子可把我難倒了,她所説的跟我從她那兒整理的個人歷史全不相干,我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大部分時間就只是聽。最後,經過更多次晤談,由於她整個人變得更真實也更自在,不僅她的婚姻關係改善,她兒子的問題行為也消解了。我這裡迫不及待要説的是,許多年以後,直到兒子念了大學且表現良好,她仍繼續和我保持偶爾的聯繫。這樣的案主她是第一個。
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課。我一切隨她,不隨自己;我就只是聽,不急著把自己的診斷意見推給她。我們更像是私人關係,一點都不「專業」,然而結果卻說明了一切。大約就在那個時間,我參加了奧圖.蘭克(Otto Rank)為期兩天的小型研討會,發現他的治療(而非他的理論)所強調的正是我自己開始領會到的一些東西,覺得很受啟發,也很受鼓舞。當時我雇用的一名社工,自費城社會工作學院(Philadelphia School of Social Work)畢業,她學的正是蘭克的「關係治療」(relationship therapy),從她那裡我也學到了不少。因此,我的觀點改變得越來越多。我在《問題兒童的臨床治療》(Clinical Treatment of Problem Child, 1937-1938)一書中詳細交代了這個轉變,儘管全書大部分談的是診斷與規範,但是我在其中花了很長的篇幅專論關係治療。
一九四○年到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研究生聰明好學,跟他們提出我的臨床觀點,自己也受益匪淺。同時,我也瞭解到,在諮商與治療上,自己講的一些東西都是新的,或許稱得上是創見,並寫了一本這方面的書。隨著記錄治療晤談的夢想得以實現,使我可把注意力放到晤談中不同反應所產生的效果上,進而使技巧——即所謂的非指導性技巧(nondirective technique)成為強調的重點。
然而,這種對案主的信賴,及對案主自我探索並解決自身問題能力的信任,也讓我另有發現,我既然信任案主,為什麼無法相信學生?這樣的態度對有問題的個人既然是好的,為什麼對有問題的工作團隊卻行不通?我發現,自己所進行的不僅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而且是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哲學與人際關係哲學。
其中有些議題,我在俄亥俄州大學時就已經得到解答,等有機會到芝加哥大學開辦新的諮商中心,可以自行決定政策及挑選團隊時,我便著手制定並落實處理人際關係的新方法。同樣地,這也可以總結如下:
* 我相信,只要能提供一個真誠理解的環境,建立一種親近而持續的關係,每個人都能探索並理解自我及自身的問題,並且解決這些困難。
* 我放手以同樣的信任對待自己的工作團隊,致力建立一個環境,使每個人把整個團體的目標當成自己的責任,團體也為每位成員負責。我獲得授權,我也將這個權力完全下放給團體。
* 我以實驗的態度信任學生及班級群組,讓他們選擇自己的方向,並由他們評定自己的進步。
於我來說,芝加哥是一段重大的學習之旅,不僅有充足的機會檢驗自己上述的假說,並將我們早年所開展的治療假說進一步付諸實證檢驗。到了一九五七年,我已經發展出一套嚴謹的治療理論及治療關係理論,提出〈人格改變的必要及充分條件〉(Rogers,1957),談的全都是個人的心態,而非專業訓練。儘管這篇論文相當大膽,但是提出了可檢驗的假說,並在接下來的十五年間引發了相當多的研究,總體上都獲得了證實。在這個時期,出於學生的鼓勵,我認識了馬丁.布伯(Martin Buber),先是著作,後來才是本人,並結識索倫.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我的新方法得到了極大的支持,我驚訝的發現,這甚至是本土品牌的存在主義哲學。
最佳賣點 : ★人本主義心理學最重要的文本,見證當今助人工作的典範源流!
★人本心理學創立者晚年的睿智話語,溫婉犀利,預測未來。
★從科學、實務與靈性見證人內心的成長動能,指出全人類的存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