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ly Observed Infants
作者 | Lisa Miller/ Margaret Rustin/ Michael Rustin/ Judy Shuttleworth/ Judy Shuttleworth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嬰兒觀察: 分析取向的心智發展解析:嬰兒觀察經典著作,全球長銷三十年自1948年起,世界馳名的精神分析重鎮英國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Clinic)即採用「嬰兒觀察」來訓 |
作者 | Lisa Miller/ Margaret Rustin/ Michael Rustin/ Judy Shuttleworth/ Judy Shuttleworth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嬰兒觀察: 分析取向的心智發展解析:嬰兒觀察經典著作,全球長銷三十年自1948年起,世界馳名的精神分析重鎮英國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Clinic)即採用「嬰兒觀察」來訓 |
內容簡介 嬰兒觀察經典著作,全球長銷三十年 自1948年起,世界馳名的精神分析重鎮英國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 Clinic)即採用「嬰兒觀察」來訓練兒童心理治療師。觀察期間,受訓者必須每週一次,持續兩年觀察同一個嬰兒的發展,並且每週參加小組研討,與同儕及督導共同思考其觀察內容。 本書是嬰兒觀察的經典著作,也是精神分析訓練的入門手冊。全書共分二大部,第一部從學術角度闡述嬰兒觀察的相關理論與研究,以及採用精神分析式觀察法的優點與可能限制;第二部進入實作歷程,收錄八篇嬰兒觀察報告。觀察者使用一般日常用語生動描繪嬰兒的情緒生活、階段發展、與家中其他成員的互動,以及觀察當下觀察者自身的情緒反應,篇篇細膩深刻,是瞭解嬰兒早年生命的第一手資料。 此一嬰兒觀察法奠基於佛洛伊德、克萊恩、溫尼考特及其他兒童分析師與心理治療師的先驅研究,強調從直接觀察中學習。讀者可從本書的觀察報告中體會一般家庭在迎接新生兒時會面臨的景況、最原始的情緒經驗,以及觀察者的觀察與反思歷程。
各界推薦 觀察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周仁宇 | 精神分析師、兒童精神科醫師、人類學博士 林玉華 |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林怡青 | 伯特利身心診所醫師 許欣偉 | 向陽身心診所醫師 許宗蔚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作者介紹 麗莎‧米勒、瑪格麗特‧羅斯汀、麥克‧羅斯汀...等編者群麗莎‧米勒(Lisa Miller)首席兒童心理治療師(Principal Child Psychotherapist)。瑪格麗特‧羅斯汀(Margaret Rustin)塔維斯托克診所前主任(Former Chair of the Tavistock Clinic)、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名譽顧問、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準會員(Associate of British Psychoanalytic Society)。麥克‧羅斯汀(Michael Rustin)英國東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社會科學院院長,同時也在塔維斯托克診所授課。茱蒂‧沙托沃斯(Judy Shuttleworth)恩菲爾德兒童輔導診所(Enfield Child Guidance Clinic)的資深兒童心理治療師,也是塔維斯托克診所家庭與兒童部門(Department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客座督導。貢獻者群瑪莉.巴克(Mary Barker)、蘇珊.庫森(Susan Coulson)、瑞奇.艾曼紐(Ricky Emmanuel)、楚蒂.克洛伯(Trudy Klauber)、珍妮.瑪迦納(Jeanne Magagna)、安.帕爾(Anne Parr)、艾曼紐拉.昆吉麗塔(Emanuela Quagliata)及嘉布利亞.史帕諾(Gabriella Spanò)。八位觀察員皆於塔維斯托克診所取得兒童青少年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資格,其中前六位於英國全國健保(NHS)合作醫院及兒童諮商診所服務,後兩位則於義大利執業。樊雪梅樊雪梅旅英十五年,受訓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學會(BPAS)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兒童與成人精神分析師(2013)、英國倫敦塔維斯托克診所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2008)及兒童心理治療博士。曾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安娜·佛洛伊德中心教授精神分析理論與嬰兒觀察課程。著有《佛洛伊德也會說錯話:精神分析英倫隨筆》,譯著《夜未眠》、《僵局與詮釋》等,目前從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療以及相關的教學和督導。
產品目錄 目次 推薦序一:嬰兒觀察與心理治療師態度的養成 林玉華 推薦序二:為中文版第一次出版作序 瑪格麗特‧羅斯汀 前言 緒論 第一部 理論與方法 第一章 面對原始焦慮 第二章 精神分析理論與嬰兒發展 第三章 嬰兒觀察法之省思 第二部 觀察 第四章 艾瑞克 第五章 孿生姊妹:凱茜和蘇珊 第六章 安德魯 第七章 蘿莎 第八章 哈利 第九章 史提文 第十章 奧利佛 第十一章 傑佛瑞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英文索引
書名 / | 嬰兒觀察: 分析取向的心智發展解析 |
---|---|
作者 / | Lisa Miller Margaret Rustin Michael Rustin Judy Shuttleworth Judy Shuttleworth |
簡介 / | 嬰兒觀察: 分析取向的心智發展解析:嬰兒觀察經典著作,全球長銷三十年自1948年起,世界馳名的精神分析重鎮英國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Clinic)即採用「嬰兒觀察」來訓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572336 |
ISBN10 / | 9863572330 |
EAN / | 9789863572336 |
誠品26碼 / | 2682121580005 |
頁數 / | 336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5X1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
【推薦序一】嬰兒觀察與心理治療師態度的養成
埃斯特‧比克(Esther Bick)於1948年率先在倫敦塔維斯托克(Tavistock)中心推出「嬰兒觀察」做為兒童心理治療師的訓練課程之一。1960年倫敦精神分析學院(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跟進,「嬰兒觀察」成為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重要基礎訓練之一。至今此專業訓練已廣及世界六大洲。筆者於2000年從英國倫敦塔維斯托克受訓回國之後開始將嬰兒觀察介紹給華人臨床工作者,近幾年來陸續從塔維斯托克中心完成訓練的樊雪梅(本書譯者)、魏秀年、甄家明、陳煥昭和翁欣凱也積極在台海兩岸推動嬰兒觀察的訓練。
為何嬰兒觀察在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訓練中扮演如此舉足輕重的角色?三十年來筆者在精神分析這塊土地耕耘,深感心理治療師態度養成之重要。佛洛伊德(Freud 1912)當論及精神分析技巧時,建議從事精神分析的醫師們在聆聽個案時,勿將注意力放在任何特定事項上,而是要以…「『均等懸浮的注意力』面對所聽到的一切……」(p. 111-112)。比昂(Bion 1967)以「負極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描繪分析師在診療室中將欲求理解與治療目標拋諸腦後,並跟「不解」(puzzling)共處的心智狀態。晚期布利頓(Britton 1989)也論及分析師在診療室作為一位參與者同時是觀察者所需要的伊底帕斯三角空間。以上論點可說含攝了精神分析臨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設置」(setting),以及「設置」所揭櫫的心理治療師的態度。然而「均等懸浮的注意力」如何達成?如何跟模糊的情境共處而不被自己的慾望所左右?提供觀察和思考能力的三角空間又要如何獲得?除了透過個人分析或「自我分析的淨化」(Freud 1912),心理治療師的態度,作為心理治療最重要的設置之一,要如何養成?嬰兒觀察可否作為養成心理治療師態度之契機?
嬰兒在育嬰室的尖叫、哀號;孩童在遊戲室的咆哮,以及個案在診療室透過分裂與投射試圖操弄內在難忍(無法消化)的情緒,見證了一個嬰兒的成長以及診療室的劇場中,投射-認同(projective-identification)的必要。如同照顧者在育嬰室被迫內攝嬰兒內在的崩解,治療師在遊戲室或診療室也必須經驗轟炸式的情緒投射。嬰兒觀察如何協助心理治療師學習在診療室面對此種狂亂不安之情緒時,仍能參與其中並同時觀看和思考自己的情緒反應。
本書闡述嬰兒觀察以一種臨在、不主動介入和專注的態度在「參與觀察」中保持思考(Rustin,第一章)。觀察員學習將進入一個陌生家庭的不確定感留在心中;當被暴露在強烈的情緒中,面對不熟悉的混淆和強烈的嬰兒式情緒生活時,讓經驗的衝擊直接浮現,同時觀看自己被誘發的情緒反應(尷尬、無助、不確定、不知所措、不解、生氣、想批判等),看著它們的消長與變遷,不急著以行動紓解自己的焦慮或找出問題的根源和解答;透過長時間的觀察,學會留在困惑中,觀察自己的慾望(想介入、想幫忙、想被肯定、想解決問題、想滿足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等),看著它們的來去(Rustin,第一章)。
在長時間的觀察中,觀察員學會找到一個親密、自在卻又足夠遠的位置,讓自己擁有一個觀察自己的內在以及母嬰之互動的心理空間;診療室的治療師也必須找到一個作為參與者同時是觀察者所需要的伊底帕斯三角空間。觀察員在育嬰室學會體驗母親和嬰兒「找到彼此」的過程不能被強迫,治療師也常常必須跟不確定和焦慮相處,以容受(receptive)的態度,面對個案的各種情緒,並在長時間的陪伴歷程中,漸漸找到自己跟個案相處的方式。一位母親對於嬰兒的無助不知所措時,她可能會覺得她必須做一些事情,例如餵奶,給奶嘴,搖晃嬰兒等,以停止嬰兒的痛苦;治療師也可能會覺得單單臨在、專注和對困境感興趣是不夠的。他會覺得自己必須透過做一些事情來協助個案,以此合理化自己的存在(Waddell 1998)。這種對嬰兒(個案)的需求過度關注,很可能傳達給嬰兒(個案)的是一種未被消化之焦慮的投射,這種焦慮使嬰兒(個案)混淆並且無助於區辨自己的情緒跟母親(治療師)的情緒。
哈里斯(Harris M. 1976)在論及嬰兒觀察與精神分析師之養成的論文中,闡釋育嬰室的嬰兒觀察跟診療室的心理治療如何異曲同工;搖籃中的部分客體和完整客體之波動跟躺椅上的「嬰兒」和「成人」之間的波動如何相似;育嬰室所面對的強烈情緒又如何對比診療室中的情緒衝擊,以及觀察員(治療師)貼近一個足以引發衝擊之關係的重要。哈里斯(Harris)指出診療室中的移情是嬰兒期慾望和客體關係的外化,治療師可從育嬰室觀察到診療室移情的本質,並學習當面對強烈情緒投射時,耐受痛苦而不付諸行動的重要。
「負極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是從經驗中學習的先決條件,它包括學習承受大量焦慮的投射,並抑制想立刻介入的衝動以及透過建議或支持來緩解焦慮的行動化。同樣地,診療室作為一種觀察情境,治療師可運用嬰兒觀察所養成的情緒受納(emotional receptivity)態度學會等待,直到蒐集到更多被個案誘發的反應,而不是以「解釋」阻礙個案情緒經驗的出現。若治療師能等待夠久,也許會有機會遇見個案人格中更原始的嬰兒部分的投射(learning from)。
觀察中難免碰上主要照顧者無法照顧到嬰兒情緒需求的場景,面對此狀況,觀察員可能會經歷不安,或被激起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同母親的心智作為嬰兒的阿爾法功能(alpha function),涵容嬰兒支離破碎的心理經驗並轉化嬰兒的處境,嬰兒觀察訓練中的小組討論作為觀察員(治療師)的「能涵容」(container),協助治療師理解並消化在觀察歷程中所被激起的痛苦情緒,使觀察得以持續。
精神分析或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工作中所面臨最大的困境,來自這種工作模式的主要治療工具是治療師本人。佛洛伊德針對想從事精神分析的醫師之建言中提到,臨床工作者若想以自己的潛意識作為分析的工具,他必須不能容忍自己的任何抗拒,因為它會阻礙其潛意識所覺知到的進入其意識(Freud 1912)。他同時談到臨床工作者對於個案的幫助會受限於他自己未解決的衝突和阻抗。對於這困境的出路,佛洛伊德建議臨床工作者接受個人分析的淨化,但是他也坦承,個人分析終究是不完整的,即使結案之後持續自我分析,也必須安然接受自我了解的有限與不足(Freud 1937)。這個限度也讓診療室中上演的戲碼成為難解之謎:到底治療師在臨床現場的情緒反應係來自個案的投射-認同(projective-identification),還是來自治療師自己沒有處理好的反移情?嬰兒觀察當然也無法解開這道謎,但是在深度陪伴的漫長旅途中,除了個人分析,育嬰室的現場體驗以及事後的小組討論,得以讓觀察員多了一個從自己的反移情中學習的契機。大多觀察員表示他們在不同觀察階段,經歷焦慮、矛盾、嫉羨、生氣、競爭或是難過、無助和無望(Rustin,第一章)。觀察員透過自我反省或是藉由小組討論,理解這些感覺的來龍去脈,體驗並接受自己的限度。
「最艱難的路依然是最近的一條路」(Freud 1904/3)。所有觀察員剛開始,都覺得嬰兒觀察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在觀察的旅程中,大家都漸漸找到了自己在觀察中的角色,覺得自己不再為了沒做什麼而感到困窘而不自在、接受作為無用的第三者的位置,並能允許自己更多時間反芻所經驗的一切。
「嬰兒觀察」於第一次在台灣出版之後,短期內即銷售一空。本書中文版能再度問世,不僅僅是兒童臨床工作者的福音,也是精神分析或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閱讀文獻之一,更是推動華人兒童心理治療以及相關領域之臨床訓練的得力助手。
林玉華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兒童暨成人精神分析師
台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前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系主任
【推薦序二】為中文版第一次出版作序
即使嬰兒觀察已自1948年起被納入精神分析教育中,當《嬰兒觀察》一書於1989年出版時,關於嬰兒觀察的文字出版品還是非常少,連在專門的精神分析期刊裡也很難找到。令人驚嘆的是,在本書出版後十幾年之間,這本書被翻譯成好幾種語言,包括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與葡萄牙文,而且在歐洲的幾個國家裡每年還有固定的嬰兒觀察國際會議,吸引數百人參加,同時也有了一本國際刊物《國際嬰幼兒觀察與應用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ant Observ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每年出版三次。這些在在證明大眾對嬰兒觀察的興趣在成長中,而心理衛生及其他專業領域訓練課程應用嬰兒觀察法來培訓學員的盛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書中文版的出版更顯露出精神分析觀察法的核心理念對世界的影響。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有人在進行嬰兒觀察。2002年是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的百年誕辰,許多重要的研討會及探討其精神分析工作的新書紛紛以法文、英文出版,紀念慶祝她創立嬰兒觀察的貢獻。現在也有嬰兒觀察教學錄影帶(觀察嬰兒觀察),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當前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 Clinic)對嬰兒觀察核心理念的想法。
本書的新讀者可能有興趣了解這本書的出版過程。1980年代早期,在英國受訓成為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特別是兒童心理治療師)的人數顯著增加,那些接受比克嬰兒觀察法訓練出來的新一代治療師開始與他們的學生分享他們的知識與經驗。令人不解的是,除了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幾篇經典的文章,及其他於兒童心理治療領域零星的出版物外,觀察者所累積下來的大量嬰兒觀察紀錄,只有極少數被出版。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觀察員被接納,被允許進到被觀察家庭觀察嬰兒與其家庭的親密生活,是莫大的特權,觀察員自然會很強烈地想要尊重並保護被觀察家庭的隱私,維持保密協議。然而,敍說的需要也很迫切,包括尋找觀察員可以書寫其發現的方法,針對已發展成熟的研究法,提供正統的說明,並描述此研究法的潛力。
我們花了許多時間討論如何以最適切的方式達到這些目標。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四位編輯固定聚會討論每一章節如何能呈現嬰兒觀察的目標與精神分析取向觀察法的內涵,並且試著將此研究法放在較大的學術脈絡中來探討。我們特別希望討論分析取向嬰兒觀察裡所隱含的心智模式與人類發展論,並描述學習中的臨床工作者暴露在什麼樣的經驗中,同時探索此觀察法的研究潛力。四位編輯共同草擬了這些主要的論述,並一起撰寫。
下一個任務則是決定如何呈現嬰兒觀察的詳細實例。我們決定找能代表多樣性的一群嬰兒,男孩和女孩、頭胎和有兄姊的嬰兒、一對雙胞胎,並確保這些嬰兒的家庭也能代表多元的社經背景,有中產、勞動階級的家庭,以及母親需要外出工作,所以嬰兒的照顧責任必須分擔的家庭。不過,我們決定選取雙親都在的嬰兒,主要是因為這是這些觀察在進行時,大部分家庭的樣貌。我們所邀請撰寫報告的觀察員也來自各種背景:有男、有女,年紀大的、年紀輕的,已經當父母的、尚未有小孩的。我們請觀察員提供他們的「原始觀察資料」,所以讀者可以直接感受到觀察進行時的氛圍,並將這組資料與後來研討小組裡的討論,及觀察員接下來對其經驗概念化時的詮釋性想法,清楚地分開。我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清楚地呈現觀察與詮釋之間的關鍵差異,此種差異是精神分析態度的核心。
我認為,自從本書出版後,嬰兒觀察的書寫品質和內容都穩穩地立基於上述的根本原則,而這樣的書寫模式是有益的。
如今,令人興奮的是,嬰兒觀察將進入新的紀元,更多焦點會放在複雜的文化差異,而毫無疑問地,被觀察家庭的形式也會更多元。在西方國家中,離婚成了每天會發生的事實,許多孩子誕生在單親家庭。同時因為醫學科技的進步,生孩子的方式也可以非常不同,這些變化也很需要列入考慮。已經穩固建立的精神分析取向觀察法應該能讓我們從更多元的觀察實例中,有醍醐灌頂般的學習,並持續汲取比克(Bick)極具啟示性的創造,去理解嬰兒與父母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都必須面對的根本焦慮。
無論如何,過去這些年來,在世界各地所進行的嬰兒觀察的比較,讓我們看見,儘管文化與社會元素有所不同,觀察實例裡浮現的議題似乎顯示,親子關係的持續性與相似性大於其差異性。國際間的交流,與嬰兒觀察小組督導在不同國家裡帶領小組的經驗,特別能看見這種相似性,比克(Bick)最先描述的深層嬰兒式焦慮、嬰兒用來抵禦這些焦慮的防衛結構,以及父母內心類似的深層焦慮,都能被熟悉地辨識出來,雖然其中有複雜的、微妙的個別差異。
瑪格麗特‧羅斯汀
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名譽顧問
塔維斯托克診所前主任
塔維斯托克及波特曼全國健保基金信託
英國倫敦
Margaret Rustin
Honorary Consultant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therapist,
Former Chair of the Tavistock Clinic
Tavistock and Portman NHS Foundation Trust
London, England
編註:本文撰寫於2002年,原為中文世界首次出版《嬰兒觀察》所做。時隔二十年,此次重新出版本書時,瑪格麗特‧羅斯汀(Margaret Rustin)已從塔維斯托克診所退休。因該文對於讀者理解嬰兒觀察法及全書主旨內容皆有提綱挈領之效,故仍收錄於新版中,以饗讀者。
自序 : 【前言】
前言
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於1948年將嬰兒觀察引進塔維斯托克診所的課程,開始用以培訓兒童心理治療師,本書是在此傳統下完成。她這具啟發性的創舉影響甚巨。目前每年大約有上百個學生在塔維斯托克診所修習此課程,學習過程中帶來的教育啟發及興趣,使得嬰兒觀察實務廣為流傳。倫敦精神分析學院(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in London)於1960年始,將嬰兒觀察列為其必修課程,這些年來英國多數訓練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師的機構也紛紛跟進。此課程也發展至海外,且有驚人的成長,尤其是義大利,其他如法國、西班牙、挪威、德國、澳洲及好幾個南美洲國家也是,近來加拿大及美國也加入。
在嬰兒及其家庭的研究中,精神分析導向嬰兒觀察是極獨特的一種研究方法。近來,愈來愈多研究者希望使用學術研究的方式來探究嬰兒的發展。這些細緻的新研究法開啟了臨床工作者與研究者之間全新的對話基礎,同時,一門新興且重要的領域也在此時誕生:嬰兒精神醫學(Infant Psychiatry)。在此脈絡下,出版塔維斯托克診所兒童心理治療師在這方面的經驗,似乎正逢其時,且極具價值。本書有三位編輯是資深兒童心理治療師,教授嬰兒觀察課程已二十餘年,第四位是位對精神分析極感興趣的社會學家。本書是在與瑪莎.哈里斯(Martha Harris)討論之中漸漸成形,她在教授用嬰兒觀察來探究人類關係(human relationship)有過人之處,本書四位編輯受她影響極深,特別要將此書獻給她,以紀念她,並表達深切的感激。
為了保護本書中每個家庭的隱私,撰寫各章案例的觀察者將列名為對此書有貢獻者,而非各章的作者。瑪莉.巴克(Mary Barker)是其中一位早期參與計畫討論的觀察者,很遺憾她於1987年過世,我們很感謝能徵得同意,後來以瑪莉的章節早期手稿做為其中一份案例研究的基礎。
將多位作者的稿件集結成書,過程甚是緩慢。我們要特別感謝整理手稿並打字的工作人員,她們的巧思及耐性給我們極大的幫助,尤其是珍‧雷諾(Jane Raynor)、戴安娜‧畢賽特(Diana Bissett)與蘇珊‧費茲傑羅(Susan Fitzgerald)。 派崔克‧勒費爾(Patrick Lefevre)協助我們處理電腦問題。達克沃斯(Duckworth)出版社的編輯黛博拉‧布雷克(Deborah Blake)協助我們順利完成本書最後階段的工作。感謝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及提供我們觀察機會的家庭,能參與他們的嬰兒的發展,是我們莫大的榮幸。感謝我們的家人陪我們一起熬過出版此書的過程。
導讀 : 【導讀】
緒論
麗莎‧米勒(Lisa Miller)
本書要將用於訓練兒童心理治療師的嬰兒觀察法介紹給更多人。本書的作者因在倫敦的塔維斯托克診所接受或從事兒童心理治療師訓練而熟悉此觀察法,但此嬰兒觀察並不限於訓練治療師與分析師,它也可以拓展並豐富其他專業工作者的工作,例如老師、醫師及社工人員。此外,這些發展不僅限於倫敦,在伯明罕(Birmingham)、里玆(Leeds)、牛津(Oxford)、布里斯托(Bristol)及愛丁堡(Edinburgh)都有,甚至也不僅止於英格蘭,義大利許多城市、法國及美國也在此列。雖然此觀察法被廣為應用,不過一開始它是用來訓練修習兒童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的學生。雖然兒童心理治療師在「全國健保」(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各單位與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工作時,其工作內容較為廣泛,但兒童心理治療領域的訓練工作其實是根基於系統的、密集的且專一的兒童精神分析。不過,此觀察法漸漸從特定領域走向更廣泛的應用——對嬰幼兒發展所形成的結論源自於對個體親密、細膩的注意。
本書重點因此擺在對特定嬰兒的描述。這些描述精選自每週一次的觀察紀錄報告,撰寫者皆為塔維斯托克的受訓者。我們在挑選案例時,希望呈現不同環境下的各種嬰兒發展。雖然所有的家庭都雙親健在,但他們在其家庭中的角色、社會階層、種族背景及其教養子女的態度、觀念、先見各異。每個例子呈現的方式略有不同。有些案例中有清楚的主題及說明。例如艾瑞克(Eric),我們有鮮活的文字描述照顧頭胎嬰兒早年生命給家庭帶來的騷動不安。艾瑞克的父親(母親亦是)會與兒子競爭,這跟奥利佛(Oliver)的案例形成有趣的對比,奥利佛非常不一樣的父親將自己置於主導的位置,這不只是發生在他與兒子的關係,也發生在他與觀察員的關係。蘇珊(Suzanne)與凱茜(Kathy)這對雙胞胎則有她們獨特的議題要面對:有個雙胞胎姊妹及身為別人的雙胞胎姊妹是什麼感受。在哈利(Harry)的例子中,我們看見哈利適應著這樣的母親:母親自身的問題一開始並不明顯,後來在與哈利的關係中漸漸發展成形,而哈利從一開始就參與這樣的發展。在其他例子中,以史提文(Steven)與傑佛瑞(Jeffrey)為例,平舖直述的敘述讓我們可以靜靜觀看這兩個嬰兒如何適應他們的家庭,成為其中的一員。每一家皆有其自身的調性,自身的文化。
對於所有例子我們盡量不做評論,希望減低過度引導讀者的可能。然而某些標示是必要的,也免不了選擇性地呈現某些素材,形塑某種氛圍。我們希望讀者以開放的態度閱讀這些素材,無須帶有太多先見,也不必給予太多註解。有些讀者可能希望先讀觀察案例史,然後再調整心情去閱讀前三章有關理論的部分。這三章探討嬰兒觀察法在訓練及教學方面的應用,其背後的理論,以及方法學。雖然排除前三章不讀至為可惜,不過這三章在本書中還是次要的,觀察案例才是本書首要的部分,這些例子才是讀者應花心思細細咀嚼的文本。文本本身會說它們自己的故事,而不只是用來印證理論的例子。讀者若熟識理論,有助文本將它自身闡釋得更深刻、更細膩,然而理論不該限制文本的自我闡述。
創造性閱讀案例素材與創造性閱讀文學作品有其相似之處。本書中進行嬰兒觀察的學生們所使用的方法,與有些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因對作者的背景及年代有所了解,並對文學批評有相當認識,而採取的方式是類似的。然而,他在回應他所閱讀的作品時,是以直接心靈接觸帶來的嶄新親密感應對,這些知識都被拋諸腦後。這些學生對於嬰兒都有各種背景知識,也對嬰兒理論有程度不一的了解。在進行嬰兒觀察和記錄時,這些知識都被擱置一旁,以便讓經驗本身闡述它自己。在小組督導時,團體成員一起討論每一份觀察內容,也是同樣的歷程。成員們盡可能地貼近觀察內容本身,以便形成想法及概念,而不是用來驗證理論。我們亦希望本書的讀者在閱讀時採取這樣的態度,並專注於嬰兒本身,想一想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做的觀察,他的案例史「讀起來就像小說一樣」。
既然是閱讀小說,被攪起諸般情緒自然是免不了的。此嬰兒觀察法便將情緒納入考量,採用這個與觀察員有關的新概念。傳統上,觀察者在做紀錄時,得將自身的情緖及反應放在一邊,以免干擾客觀事實的書寫過程。但我們有興趣的事實本身即是「情緒事實」(emotional truths)。觀察者不可能心如止水地撰寫紀錄,讀者在閱讀時的心情也不可能平靜無波。也許在此我們該感謝佛洛伊德。佛洛伊德起初認為「移情」(transference,患者對分析師的種種複雜強烈的情感)一無是處。然而,他並未因此不談移情,他反而仔細檢視、細細思量,而看見移情(患者的情感)和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分析師心裡被攪起的情感)可以用來探究患者心裡發生的事。觀察中的情境也一樣,觀察者在其中探究心智活動、心智狀態。嬰兒的智力及社交能力的發展、心智的成長、性格及人際關係皆受其情緒發展的影響,而其情緒發展則發生於他與照顧者的關係中。情緒是最重要的,需要有人加以觀察並記錄,情緒也會出現在觀察者和讀者心中。這不會使人分神,也不會有害於參與的過程。準確地說,情緒是提供深度了解不可缺少的工具。
直接面對強烈的嬰兒情感會喚起參與其中的人類似的情緒。在一場講述嬰兒情緒發展的演講中,有位女士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與她最近遇到的事有關,在聆聽演講的過程中突然開始困擾她,使她深深擔心起來。她想到,她經常在她的公寓裡聽到嬰兒的哭聲,這嬰兒好像沒人關心似地。演講的內容引發她思考一些極重要的議題。當我們感受到早年焦慮的力道,意識到嬰兒期經驗的重要性,我們內在成人的責任感這項關鍵本質便會出現。本書呈現的想法涉及廣泛的政治及社會議題,它提供新的向度來思考兒童養育的各方面議題。它不只增加臨床工作者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與醫療、社會服務及教育的決策制定、實施情形有關。舉例來說,在兒童性虐待或肢體虐待、收養及寄養問題、情緒傷害或剝奪等案例中,要如何讓成人學習承受敏銳感知原始焦慮及痛苦,思考這些方式很重要。
本書中呈現觀察者對細節的專注,一般人通常不會注意這些細節,也不易記得。在第十一章中,有一段文字描寫了傑佛瑞對母親離開他眼前的體驗,第十章則描述史提文極細微的放棄感,好像有什麼東西從他的經驗裡消失了。安德魯的善感與易驚動交織,蘿莎和父母親之間因斷奶引起的動盪不安,還有金剛面具嚇著了奥利佛的那個片段。佛洛伊德很遺憾地說,發現「每一個奶媽早就知道的事」是他的宿命;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因觀察並傾聽小孩玩遊戲的細節而得到許多啟發。我們也以觀察的眼,細看每天發生的平凡事,聚焦於兒童發展過程中的細膩與複雜,他們或多或少都長成其父母的樣式。
本書的編輯認為有必要做些小小的調整,以整合觀察紀錄,讓讀者在閱讀時不被不一致的用法干擾。例如,所有嬰兒的父母都稱為「母親和父親」(或媽媽和爸爸)。事實上,這些撰寫觀察紀錄的學生們稱呼父母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稱呼他們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有人稱呼他們爸、媽,或是直接用父母的名字。選擇用什麼稱謂來稱呼有其意義,小組督導中的討論甚至能讓如此細微的內涵浮現出來。然而,我們希望注意細節不至於使我們失去興趣了解不同例子之間的共通點,因為變異其實是很微小的。
內文 : 【內文試閱】
觀察五週大的麥克
觀察情境
麥克(Michael)是一對年輕藍領階級夫婦(二十歲和二十三歲)的第一個小孩,他們結婚兩年,住在倫敦市郊的藍領區。他們決定買個新房子,在買到房子前,他們先搬進太太的娘家住。也就是說,麥克出生前一段時間及出生後的幾週,是住在外婆、外公家裡。觀察員在母親生產前拜訪這對夫婦,討論定期觀察的可能性,他們同意接受觀察。麥克出生時,她在醫院短暫探望了母親和嬰兒;然後,麥克十天大時,她到家裡做了比較長的拜訪。接下來的紀錄是第四次定期觀察。父親是電工;母親是當地一家大型醫院的櫃檯工作人員。麥克的外公、外婆都在工作。
觀察紀錄
母親開門讓我進來,笑著說:「戲碼昨天晚上都演完了,他現在睡著了。」麥克在大門邊的嬰兒車裡,這是他第一次睡嬰兒車。他趴著,頭側向一邊,他的腿在毯子裡動著。媽媽請我坐,並立即告訴我麥克昨天晚上一直到清晨兩點才睡,然後五點又醒來。「我真的會殺了他,」媽媽說,「他似乎整個晚上都不睡覺,白天又一直睡。」這時,電視聲音很大,幾乎很難談話,媽媽站起來把電視關小聲一些。她說:「都是我爸的錯,他一哭,我爸就把他抱起來搖,他就習慣了。」
她繼續談到麥克晚上不睡覺,很難帶,她會一邊餵奶,一邊打起瞌睡。他得兩個小時左右喝一次奶,她又修正說:「嗯,至少兩個小時餵一次。好像是這樣。晚上可以撐六個小時左右。時間過得好快——餵他差不多要餵半個小時,等過一個半小時,又要餵了。」她有個同事是家訪護理師,建議可以給嬰兒吃一些幫助睡眠的藥;她覺得這樣可能不太好。我說她一定很累了,她同意,並說,她覺得自己被麥克綁住了。星期五晚上,她去參加一個朋友辦的化妝舞會,不過她只能出門兩個小時。
這個時候,門鈴響了……我注意到爸爸從窗戶往裡看。媽媽「哦」了一聲,好像很驚訝,立刻開門讓爸爸進來。他進屋裡來,說:「嗨!」然後看著麥克,又說:「他睡著了。」媽媽要他小聲一點,他說:「哦,我放棄。」好像是媽媽覺得他會打擾到麥克,彷彿在處理嬰兒的事上他會做錯事一樣。爸爸給媽媽簽一些文件,是申請新貸款用的。他開玩笑地說:「來吧,把妳的人生給簽掉吧。」媽媽簽了,又問他每個月要還多少。他回答媽媽,然後媽媽問他能不能留下來。他說不行,他得回去工作,然後很和善地和我們說再見。
麥克動了動,低聲嗚咽了幾聲,媽媽察看他醒了沒;他再次睡著,有短暫的沉默。媽媽看起來很累,她打起精神說,她先生和他父親要開始一項新生意(談了一些跟這事有關的細節)……接著她語帶悲慘地說,她和丈夫達成協議,平時夜裡由她起來照顧嬰兒,週末夜裡則由他照顧。現在,為了努力讓事業上軌道,他連週末和週日也要工作,結果週末時他根本沒有辦法在夜裡起來照顧嬰兒。另外一件讓她很煩的事是,新房子星期五就交屋了,他們要等兩個禮拜才能搬進去,因為爸爸要先做裝潢。「他現在就是去裝潢房子,」她說,「還有我們得想辦法給新屋弄塊地毯。」她補充說,如果她丈夫不裝潢的話,他們其實可以直接搬進去。
好像為了讓自己不再想這些事,她去把麥克抱起來,其實麥克只是發出咿嗚聲,看起來還一臉睡相。她抱起麥克說:「每次餵之前,他就會哭。」她讓麥克坐在膝上,等著看會發生什麼事。他閉著眼睡著,嘴唇和舌頭發出吸吮的聲音,他的拳頭隨意揮動,把身上的毛衣扯到嘴邊。然後他把拳頭送進嘴裡,可能是有意或無意的。他的臉皺起來,開始低聲哭了。媽媽責備地說:「又怎麼了?你還可以等的,你以前等過更長的時間。」她站起來,把麥克抱直,靠在她肩上,然後去轉電視頻道。「你可以等我轉台吧。」
接著她抓了一條毛巾,把自己和麥克安頓好。她站起來的時候,他就不再哭了;當媽媽把乳房送到他嘴邊,他立刻飢餓地吸起來。他吸得很急,很專心地吸了好幾分鐘。媽媽靜靜地端詳著他一會兒,然後說還好他們有錄影帶,電視十二點停播,之後就什麼節目都沒有了。有了錄影帶,她晚上可以看,白天她可以看兒童節目。我說,現在家裡每個人都在工作,情況一定很不一樣(相較於聖誕假期)。她同意,並說全家人都回到家的時候真的很好,因為他們都想抱麥克,她就可以去洗個澡,然後回到房間把門關上。這個地方一片混亂,實在需要好好整理一下——今天早上因為麥克哭個不停,她就推著嬰兒車帶他出去散步,所以房間都沒有收拾,所有的東西和髒尿布散了一地。有時候,早餐後的餐具也需要清洗。短暫沉默後,她看起電視。電視裡原來播的兒童節目播完了,現在播的是一部老電影,場景是維也納;一個美國音樂家追求一位迷人的少女。他們結了婚,女主角說:「我現在只想要生個寶寶。」媽媽沒有反應,神情呆滯看著螢幕。然後她打起精神來,讓麥克坐在她膝上,開始拍他的背。他的頭倒向一邊,打起瞌睡。她讓他倚在她肩上,他打了嗝。她把他放回腿上,說:「等一下幫你換尿布。還要嗎?」她決定讓他繼續吸奶,他一碰到乳房便吸得很用力。她說麥克在車上都睡得非常好。兩天前,父親建議若他無法入睡,就把他帶到外面車子裡——可是她不想出去,外面很冷,還得換衣服,也得幫麥克穿衣服。假如他真的睡了,一旦要幫他脫掉衣服,他一定會醒過來。有一天,他白天一直哭,她就上樓去,不理他一會兒,等她下樓來,他還在哭。
她決定幫麥克換尿布。她把麥克放在茶几的墊子上,開始解開他的衣服。她對麥克說:「如果你很乖的話,我們就讓你踢踢腳。」她解開他的褲子和尿布,開始清洗他。他一直咯咯出聲,深呼吸著,這會兒則完全安靜下來。媽媽說:「他很喜歡這樣。」麥克吐了些奶,媽媽在幫他擦臉時,他拉了一坨黃色的黏物。「就這樣,」她說,「兩頭兒一起來了。」她有點不太高興,但仍小心地不讓麥克的下半身沾到墊子上的大便。然後她注意到麥克的上衣也弄髒了,所以她把麥克擦乾淨後,把他的衣服脫掉。她一邊把上衣拉過他的頭,一邊說:「都是你害的。」麥克有點抗議地動作著。
把麥克弄乾淨之後,他滿足地躺著。媽媽逗著他,想讓他笑一個。麥克專心看著媽媽,揮著手和腳。媽媽說:「他只有在早上四點才笑。」
觀察時間結束了,我問媽媽,這個時間對她合不合適。她說可以,不過下個禮拜不行,另外一個時間比較好。她要去裝避孕器,上次做的時候,她昏了過去。她說:「我應該接受麻醉止痛的。」我們約了另外一個時間。她抱著麥克陪我走到門口,對麥克說:「說再見。」麥克沒有反應,她笑著說:「他沒興趣。」
觀察評論
在這次觀察裡,我們看見的是個憂鬱、無力的少婦。她埋怨她父親(寵壞了嬰兒)、埋怨她丈夫(晚上都不幫忙,只忙著生意,只顧著裝潢新居)、埋怨嬰兒(他的需求搞得她精疲力盡,還一點也不能等待)。她似乎覺得自己和嬰兒在滿足各自的需求之間競爭(她想看電視,他要吃奶;她的睡眠和他的夜生活)。她的談話中完全未提及自己的母親,而且她好像覺得自己像是個沒有人關心的小女孩,失去了一個支持她來照顧嬰兒的內在慈愛客體。
一直看電視可解釋為媽媽想藉此填補一些活力,希望藉此穩住自己破碎、空洞的感覺,同時也緩和自己內在想殺掉嬰兒的恨意所引發的焦慮。她能意識到自己對嬰兒的敵意,並能毫不保留地與觀察員分享她背負沉重壓力的感覺。其中還有一個特別顯著的問題是,新生嬰兒奪走了大家的注意力。她原本是家中最得疼愛的女兒,甚至可能還被視為孩子,而不是個獨立的成年人,如今嬰兒卻取代了她,她父母的情愛都轉移到嬰兒這個令人心醉的孫子身上。她先生對嬰兒的興趣也讓她很難過,原因大概也相同。我推測這對夫婦在生第一個孩子時搬回娘家住,與媽媽本身先前在這個家中失去其地位的痛苦經驗有關,例如弟、妹的出生。(這階段觀察時,我們還不知道她是否真有弟、妹,不過後來證實確實有。)
這些令人苦惱的感覺襲來時,她轉身抱起麥克,好像要安慰自己似地,抱起嬰兒來,重新感覺自己做為母親的一些美好感受。這個時刻,她比較是被自己的需求推動,而不是回應麥克的需要。稍後,她在幫他換尿布時,嬰兒的排泄物讓她有被迫害的感覺,於是她責怪他是引發這些不舒服的始作俑者,包括他得換掉衣服,她則多了這些麻煩事。
這段時間,麥克好像一直在自己的感覺裡。他吸乳房吸得很用力,和媽媽的溝通也很有效,成功讓媽媽知道他要喝奶。在他剛醒來的那幾分鐘,每樣東西他都拉到嘴裡去,其注意力很清楚地放在口腔感官。當他把拳頭放進嘴裡時,他似乎才清醒意識到想像與真實的不同,動嘴巴、夢想自己得到滿足,和渴望真的食物及有個真奶頭可吸是不一樣的。此種被擁抱及哺乳的經驗幫助嬰兒統整,並在嬰兒蒐尋食物及連結時,提供連續感、專注的注意力,及完整的回應。觀察員注意到這兩者的對比:嬰兒睡意濃濃時隨意的動作,以及在吸奶時的專注滿足。在看著他吸奶時,媽媽談到她需要看電視,彷彿她潛意識裡知覺到麥克因她的擁抱、餵食,得到注意後,她自己的焦慮、壓力、不確定才得以因著在其他關係裡的被支持而平緩下來,這也讓她免於被無力招架的混亂、解體感淹沒。她在談房間裡一團亂,都沒有整理的時候,傳遞的即是此種無力招架的混亂感。
觀察員同情麥克,麥克的媽媽好像很不容易接納他的需要和感覺;她也很同情媽媽,這媽媽深受這些困惑不解且原始的感覺所苦,不管是內在或外在都感受不到有人支持。讀者可以說觀察員的探視可能給這個媽媽一些安慰,緩解她的寂寞及孤單。觀察員本身感受到媽媽需要人家注意她的壓力,這使她無法如其所願地觀察到麥克細微的行為反應。
討論
這篇觀察紀錄描繪了常見的產後憂鬱現象——這個時期,媽媽心智狀態內的嬰兒部分重新活躍起來——同時,也聚焦於母親和嬰兒之間共同承受的某些原始焦慮。母親得日夜照顧嬰兒,她覺得自己快要被吞噬了,混亂、氾濫的髒亂也超過她能包容的能力,加上嬰兒無止盡的要求,凡此種種奪走了她原先的生活模式,讓她變成一部餵奶機器,此種困境讓母親備受威脅。她對麥克有憤怒和敵意,而她丈夫及父親是支持她、使她不至於崩潰的力量。麥克在換尿布、換衣服時的不安、躁動反應,顯示他對身體完整性的焦慮;然而藉由吸奶而感覺自己各部分統合起來的體驗,也清楚呈現其中。在這篇紀錄中,也有一些小地方可以看出麥克的愉悅,以及母親對他的強壯感到快樂的反應,這些都成為後來發展的重點。
觀察員在小組研討中,先談到她的觀察經驗讓她很不安,因為這個媽媽的憤怒和被迫害的感覺,特別是指向麥克的那部分,讓觀察員很難忍受。同時,她又對媽媽可以直言不諱感到奇特,例如媽媽講了一個同類相殘的笑話,表達她對嬰兒貪婪吸吮奶水的感覺;又在談及地窖裡的棺木時,透露她對處理家務的公開敵意。然而觀察員最難忍受的是,有時得眼見麥克脆弱地被剝奪、被忽視,並眼睜睜看著母親那麼受苦。觀察員感覺自己被兩個相反的方向猛烈拉扯著,想要協助、安慰嬰兒和母親,但她也能看到母親這邊有一股和嬰兒爭奪照顧和注意的潛意識競爭,這是母親這方最關鍵的因素,它使得家裡其他成員很難提供幫助。一個小時的觀察讓她精疲力盡——有點進到母親精疲力盡的狀態——矛盾的感覺衝擊著她,同時又被麥克呈現的強烈生命力激動。
這些原始心智狀態的衝擊當然會讓觀察員感到非常苦惱。這時,研討小組提供了相當大的包容,同時,做記錄的原則也喚醒觀察員內在成人部分的工作能力;某些觀察員在觀察過程裡感到震撼,並決定接受個人分析的幫助,而接受分析確實是進入臨床工作前必備的經驗。
結論
大家都已注意到,觀察嬰兒的經驗能幫助受訓者準備進入臨床實務工作,但在此我要簡要地彙整這些論點。首先要注意的是場所、固定的時間、定期的探視,以及任何更動帶來的干擾後果,包括因假期而暫停觀察。觀察過程中,在不批判的專注態度所營造的氛圍下,所引發的各種感覺,我們可以區分出移情和反移情的部分。反移情部分包括觀察員個人潛意識反應的侵入(即古典情感反移情概念),以及探索觀察員的情感狀態後,可能發現觀察員的情感是因為家庭成員投射、植入而造成(當代的反移情概念)。
因為涉入的情感是那麼強烈,其溝通有些甚至是語言發展之前的,那麼,處理移情和反移情便是最基本的工夫,這和觀察嬰兒另一項益處有關,即發展出嬰兒式的溝通能力。學生們能學會接收正常的投射認同,理解嬰兒的部分肢體語言,並學習理解語意發展之前,人們所使用的語言,這種能力能讓他們日後面對患者的嬰兒式移情時,能進行有效的處理。這些訓練在處理沉默的患者時,特別有幫助,因為任何細微的肢體變化都可能是發生什麼事的主要證據來源,在處理身心症患者時也是如此。在處理非常年幼的兒童時,這些能力更是明顯有用。
然而,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它能培養精神分析的態度,包括形成能以長時間觀察加以驗證的科學性假設,兩年的嬰兒觀察是培養精神分析態度很好的人門訓練。另一項重要的學習是發展出對情緒的敏銳度,能藉由心智中有反省力的部分辨識各種不同的感覺。比昂談到母親營造內在涵容空間的狀態與嬰兒原始情緒之間的溝通關係,要做個優秀的觀察員及臨床工作者也需要有相同的能力。這需要擁有一個心智空間,在其中想法得以漸漸成形,困惑不解的經驗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包容,並漸漸浮現出清晰的意涵。這種心智功能需要具備忍受焦慮、不確定感、不適、無助、被感受轟炸的能力。這是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所需具備的個人能力。
最佳賣點 : ★嬰兒觀察和心智發展理論重要著作,兒童心理治療學者必讀經典
★本書繁體中文版絕版多年,現由心靈工坊重新整理發行,精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