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與重建: 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 | 誠品線上

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

作者 Sheila McNamee/ Kenneth J. Gergen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翻轉與重建: 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翻轉既有的概念疆域為心理治療理論和實踐展開新的視野本書收錄的13篇文章,作者雖然來自不同文化及國家,其書寫位置和案例討論各異,但席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翻轉既有的概念疆域為心理治療理論和實踐展開新的視野本書收錄的 13 篇文章,作者雖然來自不同文化及國家,其書寫位置和案例討論各異,但席拉.邁可納米和肯尼斯.格根二位學養深厚的編輯者以「社會建構」取向作為各篇章共享的脈絡,使各篇章的反思實踐回應了實證取向心理治療危機,並作為解除標準化治療程序的策略,呈現了重視語言、經驗和社會脈絡的心理治療。「社會建構」的反思,使得心理治療既有的概念疆域得以不斷消解、重建。作者們挑戰傳統的知識框架,帶領我們看到關係裡的自身處境――看見一己寓居其中的語言體系如何引導和限制我們的現實,思索文化中的故事如何影響人們對日常生活的解釋。然而個案和治療師可以成為一起探索的合作夥伴,聯合致力於創造更令人滿意的新故事;我們不只是被鑲嵌在關係裡,更是我們自己的作者。讀者透過此書各篇章所提供的思考能量與行動資源,或許也能鬆動解消固化的疆域,繼而開顯自身的可能性,走上重塑自我多樣性的實踐之路。《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出版之時,社會建構論在心理諮商領域才剛萌芽;然而本書中譯本的問世,仍能接引台灣當代臨床治療的人文渴望,促成異地轉化的在地實踐。●許多讀者在這幾年已漸漸熟悉社會建構論,但很少人知道社會建構論和家族治療的淵源。本書還原當年社會建構思想萌芽之時、幾位最頂尖的家族治療助人者走向後現代反思理論與實務革新的分水嶺。極具啟發性。●當代台灣正面臨思想轉型的關口,本書試圖突破傳統思維框架的思索極能呼應我們現下本土的語境脈絡。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吳熙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余安邦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李維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彭仁郁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彭榮邦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鍾 年「一部好的著作,需要好的譯文作為中介。本書中譯本的出現,可使讀者與原作者直交;社會建構的行動透過以文會友、彼此共創,進入一種關係的存有,或可帶來在地改變的社會建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丁興祥「本書中文版的出版,仍是介入當代心理治療所面臨難題,可予以積極回應、激發思考的重要讀本。」--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林耀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席拉.邁可納米博士是新罕布夏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傳播學教授、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人文學院教授。她在 2001 年獲頒新罕布夏大學 1944 年畢業校友贊助的優秀教師獎(Class of 1944 Professorship),並獲該校 2007 2008 年度林德伯格優秀學者獎(Lindberg Award)。她也是陶斯研究院(The Taos Institute)的創始者之一,目前任職董事會副主席。她的工作聚焦於各種社會與體制環境如心理治療、組織、教育、醫療衛生、社群等的對話轉化(dialogic transformation)。邁可納米的作品包括與肯尼斯.格根合著的《關係的責任》(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1999);其他合著的作品有《治療的哲學》(Philosophy in Therapy, 2000)、《組織的社會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 2006)等等;他也著有許多社會建構理論與實踐相關的文章。邁可納米頻繁在世界各地講課,曾擔任許多大學的客座教授,如香港城市大學、義大利帕瑪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等,並定期參與組織及社群的協商工作,為企業、組織與社群提供顧問服務。她積極從事各種情境下的建構論實踐,促進參與者與社群之間,能在截然對立的觀點下,共同創造出合宜的未來。是一位理論與實務兼具,不可多得的優秀學者。近年來常與賀琳.安德森(Harlene Anderson)博士共同主持後現代對話的工作坊,深受安德森博士的賞識。肯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國際知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後現代社會建構論的主要奠基者與倡導者,在西方心理學界影響深遠;從上個世紀八〇年代開始,他的後現代社會建構論就是心理學界最重要的探討議題。他和其他響應「社會建構主義」的學者們合作,編撰許多不同主題的著作,被視為社會建構運動的領軍人物。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自我敘事、社會建構過程、關係理論、文化批判等。目前擔任斯沃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教授,並受邀至世界各地的幾所主要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他也是國際社會建構思潮重鎮陶斯研究院的創始者之一及董事會主席。格根主張解構心理學中的「經驗實證論」或「邏輯實證論」,提議以不同源流的學術路線,來共同搭建美國學術所需的「新科學」。他的著作集詮釋學、辯證法、批判論述、後現代主義與關係論之大成,為美國心理學界引進一個更寬廣的視域及對話可能。格根教授更將其社會建構理論實際應用於社會變革的實踐,他積極參與當代文化生活的各個面向,包括自我、技術、公民社會、組織變革與發展、心理治療、教育實踐、老年化問題和政治衝突。格根的著作豐富,作品在全世界獲獎無數,並在期刊和雜誌發表了超過三百篇文章。其重要著作還有《飽和的自我》(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 1991)、《關係的責任》(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1999)、《語境中的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in Context, 2001)、《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2009,繁體中文版由心靈工坊出版)、《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 2011,心靈工坊出版)等。■譯者簡介宋文里美國伊利諾大學(Urbana-Champaign 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 1986 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論述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經常使用格根的著作(包括他所編的各種專輯)為教本,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的心理學研究所至今。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觀點》(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四十四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與《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Kenneth Gergen,心靈工坊出版)等書,另有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他也喜歡畫畫,寫感應詩,以及寫寓言、童話。Sheila McNamee、Kenneth J. Gergen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1]社會建構論的發展與歷史回顧/吳熙琄[推薦序2]復見天地之心:當心理為治療社會之學/丁興祥[推薦序3]心理與社會的共舞:社會建構取向心理治療的當代性/林耀盛譯序撰稿者簡歷緒論第一部 理論脈絡的建構1. 以反思立場看家族治療霖.霍夫曼(Lynn Hoffman)2. 案主是專家:「不/知」的療法賀琳.安德森與哈洛.谷力顯(Harlene Anderson and Harold Goolishian)3. 治療過程之為改變的社會建構蘿拉.甫露葛理(Laura Fruggeri)第二部 實踐的形式4. 與家族成員一起作反思的反思湯姆.安德生(Tom Andersen)5. 臨床實踐中的後現代思維威廉.D.雷克斯(William D. Lax)6. 建構起治療的可能性吉恩弗蘭可.切欽(Gianfranco Cecchin)7. 重為作者的治療法提案:蘿絲對其身世的修訂與評論大衛.艾普斯敦、邁可.懷特與克文.莫瑞(David Epston, Michael White and Kevin Murray)第三部 行動中的建構8. 治療進行中的療癒區別卡爾、辛西雅、安助與凡內莎(Karl, Cynthia, Andrew and Vanessa)9. 歷史(他的故事)變成她的故事:對於性侵後遺症的協作解決導向治療法威廉.哈德森.歐涵隆(William Hudson O'Hanlon)10. 自我的敘說:在邊緣次文化之中的影像生產安尼拔.科埃略.德.阿莫林、法蒂瑪.貢薩爾維斯.卡瓦爾坎特(Annibal Coelho de Amorim and Fatima Gonçalves Cavalcante)第四部 反思與重建11. 在治療意義的協商中超越敘事肯尼斯.格根與約翰.凱依(Kenneth J. Gergen and John Kaye)12. 重新建構身分認同:社群建構的危機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13. 建構論的治療法:有意思與沒意思傑.S.艾彿然與耒絲麗.E.克雷費德(Jay S. Efran and Leslie E. Clarfield)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翻轉與重建: 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
作者 / Sheila McNamee Kenneth J. Gergen
簡介 / 翻轉與重建: 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翻轉既有的概念疆域為心理治療理論和實踐展開新的視野本書收錄的13篇文章,作者雖然來自不同文化及國家,其書寫位置和案例討論各異,但席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71056
ISBN10 / 9863571059
EAN / 9789863571056
誠品26碼 / 2681516419005
頁數 / 36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譯序】宋文里

在本地出版的名著翻譯中,有個極有意思的慣例,就是常會先看到幾篇「推薦序」──譬如本書就有三篇──這等於把「譯者序」的工作分攤開來,可以感受到他們共襄盛舉的熱忱。有了這些不同觀點的序言,也已把本書的背景作了簡練又深入的說明,譯者就可以繞開這些該說的話,另外談些其他的前提脈絡。

***

「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精神醫學」(psychiatry),這三個字眼所指涉的知識是否都屬於「心理學」(psychology)的範圍?──由於這些名稱都帶有 psych 的字首,許多讀者會以為答案應是肯定的,但在學院心理學中,心理治療屬於「臨床心理學」和「諮商心理學」這些次領域,而另外兩個 psych 則在絕大多數心理學系課程中都會予以排除:精神醫學屬於醫學院,而精神分析在我們的學院中基本上是無家可歸。俗話所稱的「心理醫生」比較常指精神科醫師,或是指心理治療師(簡稱「心理師」),但後者又是指拿到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證照的治療工作者,他們不是「醫生」。

用上述的說文解字來為這篇譯序開頭,其用意何在?事實上,根本的問題在於:許多人對於「心理學」這幾個字構成的學問有很多自然的期待,但是學院心理學卻會使這些期待落空。把很多期待加上「心理學」,譬如「愛情心理學」、「性格心理學」、「經營者心理學」、「領袖心理學」等等,其實在學院心理學中即令能約略觸及,但心理學對這些問題的貢獻其實一直都乏善可陳。只要講出其中一點點道理,讀者就會明白:學院心理學首先把自己定義為「科學心理學」,而這種科學的基本信條是:他們研究事實真相(factuality),至於什麼叫「事實」,心理學只知有那麼一些「就在那裡」的事態,只要作客觀的蒐集、調查,然後經過科學方法的分析,就像釀酒一樣,即可從原料中釀出酒來。如果我們進一步追問:那些事態原料到底是什麼?很多從事心理學研究的人都相信:那應該是可用「操作定義」來指稱的行為、態度、認知、意見,乃至性格傾向。但長久以來,這個看似天經地義的學術信條卻在二十世紀八○年代以來,在一種堪稱為「後現代知識運動」的興起後,被敲得粉碎。人類所有的「行為、態度、認知、意見、性格傾向」等等,其實都是指某種社會過程(social processes),而這些社會過程也都是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永遠處於動態之中,不是任何操作定義可以將它凝固下來的。科學心理學發展出來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已經失效──假若它以為可以回答那些愛情、性格、經營者、領袖之類問題的話。

但很顯然的是,心理治療這門專業確實一直在處理那些學院心理學所不能處理的問題──他們自始至終都必須浸潤在「社會過程」之中,必須知道這些過程是永遠處於動態,沒有操作定義的空間。如果過去的心理學曾為這些工作者提供什麼理論基礎的話,嚴格來說,曾經有過的種種心理治療理論,沒有哪個理論真正可以指導心理治療的實踐──就連行為治療法的理論也不能指導整套行為治療法的實踐。可以說,全部理論都必須根據動態關係的社會過程來做全面翻修。這是「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以及類似於此的後現代知識運動推出之後,才會讓心理學驚覺到自身之不足。這個運動在許多人文/社會科學中都已經分別展開,只是心理學啟動得比較晚些而已。

***

格根的〈現代心理學中的社會建構論運動〉一文在 1985 年刊出,可視為這個運動的發起宣言。本書即是以格根闡釋過的理論為核心,由格根和席拉.邁可納米合編,也是諸多社會建構論叢書中和心理治療關係最密切的一本。所有的內容都和家族治療或團體(社群)治療有關。聽起來似乎讓人以為這是在個別治療以外另闢蹊徑的治療法,但編者們沒特別標示「家族(社群)治療」,而只稱之為「(心理)治療」,是因為──大多數人不會聯想到這麼根本的概念竟是佛洛伊德說的──從來沒有個體心理學,一切心理學都是社會心理學。同時,就我所知,把「建構」作為詮釋方法的基本理念,也應從佛洛伊德開始講起。格根以及後來的建構論者多半沒提到這個理論的先祖,他們認為最接近於這一波社會建構論運動的根源是在知識社會學興起之時,而其代表作是伯格(Peter L. Berger)與盧克曼(Thomas Luckmann)合著的《社會實體的建構》。社會建構的對象是「現實」(reality) ──或稱為「社會現實」也好──所以「建構什麼」就碰上了這個無邊無際的大哉問,但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社會建構論乃是針對整個社會現實而提出的全面挑戰,或對於社會現實提出全面的重新詮釋。特別在心理學應該關切的人心及其問題(失調?疾病?)要從根本之處翻轉我們的常識(譬如愛用「主觀/客觀」的二分法),來重新塑造各種關係的可能性與意義。

要翻轉我們所知的一切「關係」,這就無可避免地會從每個人最切近的家族關係開始,來作為建構的第一個實作方案。還有,心理治療自從佛洛伊德開始,就把關係的第一場域設定在「此處此刻」(here and now),也就是說,進入治療關係之中,治療現場變成首要的關係,所謂「明心見性」、「直指人心」,原來就是社會建構論不斷強調的現場性(presence)和返身自省性(reflexivity),看似在治療某種失調或疾病,其實都是以治療現場中所發生的關係作為直接的處理材料。在眼前不斷發生的事態,不是什麼客觀事實,而是共同參與的社會建構,要說它是什麼「事實」,說時遲那時快,剛才的事實瞬間化為眼前有待詮釋的事態,沒有什麼操作定義可予以捕捉。

***

回頭來談談「格根的理論」。本書是我在翻譯過格根的近作《關係的存有》之後,倒過來翻譯他和別人合編的較早著作,比《關係的存有》早十五年出版。我從 1996 年開始在研究所開授「文化心理學專題」的課,在眾多可能的讀物中特別相中格根所著、所編的幾本書,而「社會建構論」則成為文化心理學之中一種必不可免的理論。當時我並沒特別把這理論稱為「格根的理論」。事實上,在幾個出版社所編的「社會建構論」叢書中,除了格根以外,也都可能包含其他幾位具有倡議者地位的作者或編者所出的書。這些人物舉些例子來說,包括: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傑夫.庫爾特(Jeff Coulter)、羅畝.賀瑞(Rom Harré)、約翰.蕭特(John Shotter)、亞安.瓦辛納(Jan Valsiner)等等,也包括回溯到更早一代或二代的愛德華.薩丕爾(Edward Sapir)、列夫.維果斯基(Lev Vygotsky)、班傑明.李.霍爾夫(Benjamin Lee Whorf)等人。在理論基礎的問題上就會出現一些不同於格根的強調,譬如把主題設定在語言學(語意學、語用學)以及象徵符號上,雖然格根在他的書中都會提及一些與此有關的問題。而在本書所收的文章中,大多數作者對於「語言」的問題也有頗高的問題意識。這裡要談的就是:在社會現實之中,知識和語言不是孰重孰輕的問題,其重要性可說是相互定義的。前文所談的「社會過程」,或是「建構過程」,實際上都是以語言為根本始得以進行的。在「主流心理學」中,對此問題的意識幾乎等於零,於是才會有各種各樣使用語言編製的心理量表、問卷等研究工具,對於語言的操弄可說是粗糙的去脈絡化,嚴重到令人慘不忍睹的地步,譬如把語言構成的測驗題當作「標準化刺激」,然而真正的人類語言交談過程中,絕不可能有這種東西產生,這些使用「標準化刺激」來作研究的人,對於自己所犯的錯誤都是無感的。假若心理學研究者不能直接接觸現代語言學的研究,至少在碰到社會建構論之後,也應該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於語言的誤解有多深──整個「主流」的訓練都是導致這種謬誤認識的罪魁禍首。

***

在我的課堂上,自從文化心理學成為主題之後,社會建構論成為必要的組件之一,我們的上課方式也有很大的變化。我們和別的課程一樣,也是讀指定讀物,然後進行討論。但我們不是只做些 ppt,用摘要的方式「大略」談談讀物的內容。我們逐漸演變為選擇精要的讀物,要每位報告者先把全文翻譯一遍(所有的讀物,除了極少數例外,都沒有現成的中文翻譯本可用)。做為教師的我,會把翻譯文字全部讀完,進行逐字逐句的修訂。翻譯不只是一種機械的函數換算,而是表現理解的方式,翻譯者在翻出的文字(語言)中變得無所逭逃。我們可以選擇重要的誤解來進行討論「為什麼難解」,也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研究實例表現在一些語言的描述或對話的謄錄之中。這些難題或精彩的實例,有些時候除了翻譯字句之外,還必須「翻譯」當時的語境,也就是話語來回之間的背景。我們閱讀這些語言,除了字面上的瞭解,還更需瞭解「字裡行間」的意義──在此,回顧一下上文所說的「標準刺激」,才更能體會其間的粗淺/奧妙之強烈對比。

心理治療實際上是提供很多對話語料的一種文化實踐方式,其中有最多微妙而關鍵性的關係表現──包括改變的發生,也就是說,把建構變為解構到重構的過程。臨床的心理學就是表現並發現人類語言如何精妙的一門知識,而這種知識會自動從閱讀延伸到課堂上的討論中。

我們都活在語言中,包括我們所謂的「心理生活」,基本上都是「語言生活」。心理學訓練要能夠活在其中,那麼,把課程做一番改頭換面的大翻轉實係必要之舉。但說到這裡,我們也會立刻意識到:學院裡的「政治變革」談何容易?很多「大老」們只要說一句:「我不懂你在說什麼。」就可以把這些「後現代轉向」變為一種笑柄。他們愛用的說法叫做「偽科學」──這說法用返身自省的方式,還諸其人,也都可以說得通:科學心理學抄襲物理學方法,使用先進儀器卻只會套用低階的數學來讀這些數據,對於詮釋學幾乎永遠無法入門。這些種種,只要對照本書的各種展示,實在不難看出;我們不需發「讀聖賢書,所為何事」之嘆,只要對照主流教科書和這本社會建構論的一些研究舉隅,應該很容易理解:我們的知識實踐孰優孰劣。

***

關於本書的翻譯,實際上全文都曾經作為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2014 年秋季班「文化心理學專題」的指定讀物。每一章都先由選課的研究生作過初次的翻譯,然後,就像上文所說,經過我的修訂後進行討論。當然這樣的翻譯其實還是謬誤處處,對於我的翻譯工作而言,只等於讓我有先行詳閱一遍的機會。最後的翻譯還是由我自己重新來過。只是,這過程中幾位研究生,我要在此嘉許他們的努力投入,這些學生中真正有貢獻的是:陳永祥、王東美、王嘉琴三位。

本書雖然以社會建構論來貫通全書,但對於其中不易貫通之處,我甚至要引用一句特拉維夫大學來台客座的語言學教授羅伯特.里斯表示的看法:所有由不同撰稿者的文章編輯而成的書,都應叫做「非書」(‘non-book’),因為作者群各自有不同的背景,因此文章風格各異,旨趣不盡相同;甚至還有些作者的母語不是英語,文句也不見得都很順暢。翻譯此書比起翻譯格根《關係的存有》,就是迥然不同的體驗。在後者,我曾表示自己「樂在其中且遊刃有餘」;但對於本書,我只敢說「盡力而為」。希望讀者對這兩本書不要抱持同樣的期待。當然,如有錯謬之處,其文責就都應由本人來承受。還望高明之士不吝賜教。



【緒論Introduction】

難題及其解決之道不會從單純觀察的土壤裡冒出來。不論我們把一個難題及其所需的解決之道設定在何處——譬如,一場疾病及其所需的治癒之法——所要仰賴的與其說是在前方,不如說是在後方。也就是說,我們抵達了這片觀察的田野,乃是攜帶著一輩子的文化經驗而來。最重要的是,我們所帶的語言不只用來為我們的所見裝填一些理由,它還夾帶著觀察所需的語彙,以供描述和解釋之用。於是,我們所面對的生命情勢,早就編上唾手可得的法規,為我們的理解畫好了建築藍圖,而接下來,這又預先暗示了如何可以從值得的事物中把難題分別出另一類目。眼前這一世紀內的心理健康專業,大多早已遵循著理解的單一法規,而這法規本是根植於啟蒙時代,其茁長之道乃是循著本世紀純粹的科學基礎理論。本書是對於此一建築藍圖的挑戰,並將以此來試圖為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踐展開新的視野。

在二十世紀中,大多數治療事業的引導觀點都設定在個體知者(the individual knower)這個前提上。也就是說,擁有知的能力者乃是單獨的個人,他能夠了知這個世界,且能適應於其中。如果個體的能力和過程都在功能正常狀態,那麼,這個人就會盡其可能來對付生命的挑戰。但在對付挑戰時,若有不足之處,則有理由相信此能力和過程都處於功能不良狀態。由此觀點來看,最能夠充分而具體發揮功能的人就是科學家。因為科學家才能夠以最敏銳、最有系統的方式來觀察世界,也最能夠運用嚴謹、理性的程序來評估與綜合當下的資訊。只有科學家才能夠建立防衛的堡壘,來對抗情緒、價值和誤入歧途的動機,並能在眾多觀察的對象之間鶴立雞群,不讓他的結論受到污染。就是這樣的專家形象,像個獨立的個體知者,來讓這一世紀大多數的治療工作者得以效法。這樣的治療師會仔細觀察,詳作論述,也會對他人提供結論,論斷他們在各自處境中是否俱足。至於普通的個人,那就是會因為不足而遭殃的受害者,他們若想重新奪回滿意的生活,就必須在專家的知識之下頂禮膜拜。有趣的是:這些所謂的不足,大多是由科學家兼治療師所發現的,也都可回溯到個體本身的無能(疾病)——相對於理想的知者而言。因此,譬如說,佛洛伊德期望用自我(ego)的理性意識過程來取代伊底(id)的無意識過程;霍艿(Horney)為了克服她的患者所患的「基本焦慮」,就要幫他們尋求理性洞識之道;客體關係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的專家以及羅哲斯派(Rogerian)的工作者所追尋的乃是要讓人成為自主自發的行動者;行為改變技術專家生產出一套技術,來協助人「再學習」(relearning);認知治療師所圖的則是改變人的決策過程。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本書的讀者中,大多數已體驗過某種不一樣的意思,就是對於傳統「科學家治療師」觀點感到不滿。這泰半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來有一股批判反思的風潮吹進了心理治療的圈子。傳統的觀點——通常稱為「現代主義」——已經在許多立場上受到活生生的挑戰。現在,把「有問題」和「得以治癒」根據科學進步的方案來認定的,已經留不住多少信心了。此處的語境脈絡(context)還不適於對正在興起的批判,及其所奮力爭取的另類解答,作個完整的回顧。不過,把整個不滿的光譜作個簡潔的掃描,也許很有用:



• 批判的治療者會把流行的理論及其治療實踐之中的強烈意識形態偏見予以定位。心理健康專業並非在政治上、道德上,或價值上都採取中立。他們的實踐很典型地用來維持某種價值、某種政治架構、以及某種階級特權。

• 家族治療師挑戰的是個人治療的觀點,只把個人認定為失能的核心。他們可以標定種種方式,用來說明「個體病理學」只不過是小家庭或大家庭單位之中的局部病理顯現。由於受到自動控制學理(cybernetic formulations)之助,已有多種體系性的另類方法發展出來。

• 社區心理學家把服務脈絡的思維拓展開來,以包含社群生活的各種面向:教育體制、經濟條件、職業生活、生理環境等等,都會隱含在個人的失調中。由此一立場來看,「個體病理學」實無法和社群過程分開。

• 女性主義學者標示出:現行的種種心理健康實踐其實都在壓制及弱化女性。心理失調的分類法、把患者貶抑的地位、心理健康專業把心理失能歸罪於個別的女性,而無視於他們不良的生活條件,這些全都是用來維繫父權體制的社會。

• 現象學家試圖消除治療師對於個體失能本質的先入為主之見(譬如專家知識),好讓他們理解案主的處境與行動如何有其自身的條件。

• 構設論者(constructivists)挑戰了傳統對於知者與被知者的分離主義,他們的論點在於:有機體的內在過程大半決定了什麼叫做「現實」。科學家從來都沒有獨立於他們所觀察到的世界之外。

• 詮釋學家要爭辯的是:傳統觀點中,把治療師視為心理狀態的客觀分析者,乃是在誤導及神祕化。治療詮釋有極大部分仰賴於治療師的預設。

• 過去的患者,現在組織起來,對抗精神醫療專業。他們抗爭的論點是:現行的疾病分類體系不只對他們壓迫、物化、貶抑,還忙著為心理健康專業做自保的服務。



以上這些批判的領域也同時促進了種種對於科學治療觀點的革新,以及吸收了種種的另類方法。以我們的看法,這些另類之中並非全都能讓人滿意,因為當他們試圖放棄某些面向的傳統觀點時,其實還保留了另一些傳統面向(譬如:治療者就是知識的專家)。同樣惱人的是,某些另類還持續強調因果關係的機械過程(譬如:個體的行動被體系或社會所決定)。其他一些則禁不住會朝向令人難以接受的自說自話而發展(譬如構設論〔constructivism〕),或朝向單邊主義、獨一觀念的理想社會主張。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朝向新視野的奮鬥,有許多還在嬰兒期,因此無法提出其終極的論點。無論如何,在此同時,在這些領域之間,有共同的意識逐漸產生,統合的可能性意味已漸漸露出苗頭。有人問道:是否可能從這些批判之中獲得其利而免於其複製過去,且能避開其他種種糾纏不清?正是有此共識的可能,才讓本書的各章得以踏出探索的步伐。其整合之道就是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



建構論意識的展露

在對於科學家治療師觀點漸失信心之際,也同時有一股退出傳統學院科學知識的風氣普遍發生。在科學哲學之中,主要的批判落實於對抗「知識有形式和理性基礎」的預設上。邏輯經驗論多半已無人重視,批判理性主義也搖搖欲墜,「新實在論」的企圖沒能力說出可取代的科學方案。自從庫恩(Kuhn)和費爾本(Feyerabend)的作品出現後,「科學哲學」大多已被科學思想史和知識社會學所取代。此二者的興起已挑戰了科學知識具有理性上優越地位的觀點,並且追溯出一些如何帶起自然論概念以及如何打壓其他論點的文化與歷史過程。結果,最重要的論爭是:我們對於自然與自我的準確、客觀之說,充其量也只是某些社會過程的衍生物。

對於我們認定的「真與善」,愈來愈多強調放在社會鑲嵌(social embeddedness)之上,而此強調之風在文學理論、修辭學、符號學(semiotics)中的發展更像野火燎原。雖然這些文獻斑爛多彩,但本文的所要傳遞的主要訊息是:我們對於所謂現實的種種表示,都不過是被我們居於其中的語言體系引導和限制所致。對於世界,我們所能說的——包括自我與他人——乃是衍生於我們所共有的論述之俗。因此,譬如說,你就無法基於「真實發生過」的方式來描述一國或一己的歷史;毋寧說,你能有的只是一個故事講說或敘事形式的庫存清單,而這些形式就框限了過去。但凡不能運用傳統故事講說模式者(譬如套用進展、變化、失敗作為內在邏輯,且有其開場,有其結局等等)就會被視為不能對於發生過的事情作明白的交代(account)。實際上,我們所認定的「真與善」泰半是文本歷史的產品。

然而,對於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傳播理論家,和社會學家而言,文本所交代的說明都還必須以更重要的方式往前推。因為,也有這樣的想法:文本的歷史並不獨立於人民之外。毋寧說:文本就是人和人關係的副產品。文本從其用於關係中的方式而獲得意義。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對於世界以及我們自己所作的建構必受限於我們的語言,但這些限制又必須追溯到最終的源頭,那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生產出論述的慣例——在科學及在日常生活中皆然。同時,正因為我們對於「什麼是真的」有能力生產出大家都同意的交代方式,我們也有能力加以改變。

這並不意謂語言之外別無他物,或在我們的創製之外就沒有別的東西。不過,這論點就在於:所謂「真有其事」乃是由我們共同形塑而成,也就是說,這過程在我們的行動上是個典型的社會鑲嵌(embedding)作用,而形塑出來的表達方式對於建構我們的未來具有鉅大的重要性。關於我們身體的改變,本來沒有非把「死亡」稱為「終結」不可的概念;然而一旦這種概念廣泛流傳成為共有習俗之後,哀悼行動也會與此對應而實踐,於是這種語詞的召喚就變成對於未來事件有意義的預告了。此後,要讓社會發生改變,就既要進入文化的語言,還同時要尋獲其中的形變(transformation)方式。然而,要獲取這種形變,不能只經由單一的意志,即全知、全見的專家。這形變毋寧是內在於關係的質地中,其發生也是經由人和人之間無以數計的相互參照。

對於傳統的科學家治療者觀點,許多批評者會認為:社會建構論的焦點在於指出其中的「理所當然」,而這是最吸引人之處。正因如此,才會引來批判理論、女性主義、前精神病患等陣營的人士持續質疑此一專業現行的真理典律(canons of truth)。建構論所吸引的是那種能夠自我批判的人,好給未來開啟另類的理解形式。對於構設論和現象學,建構論以不同的觀點提出批判的挑戰,特別針對其中的主體/客體二元論,而這是與傳統科學治療者觀點的共有基礎。對於家族治療師、社區心理學家以及自動控制論者而言,其中的建構論也不會把核心關懷擺在個體身上,而是擺在關係網絡上。和以上各種理論導向結合在一起,包括詮釋學在內,建構論所挑戰的立場乃是傳統科學模式所運用及宣稱的優越地位。

當然,這些挑戰會有什麼確切的結果,即是本書各章最主要的論點所在。為了方便閱讀之故,我們把本書分成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再配上若干帶有特殊要點的章節。這種分配很難達到理路純粹的地步,正如各章之間都難免有些層疊。不過,第一部分的各章比較是在詳述治療脈絡中的建構論有何理論、後設理論以及背景。第二部分,各章道出了實踐的特殊形式,用以描繪建構論者所運用的理念。此部分的四章討論了建構論治療者所接引的是哪些理論取向。這幾章和下一部分的幾章,其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所強調的是一些實例,展現出有創意的治療程序如何創製出新的論述空間,來讓「問題」得以重新建構。最後一部分對於建構論以及某些更流行的治療實踐提出進一步更為周延的質問。總之,最後這幾章對於社會建構論及其實踐過程提供了一套較為廣泛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