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藝匠: 公眾、赤貧家庭與社會體制如何結盟, 攜手改變社會? | 誠品線上

Artisans de Démocratie: De l'impasse à la Réciprocité, Comment Forger l'alliance entre les plus Démunis et la Société?

作者 Jona M. Rosenfeld/ Bruno Tardieu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民主藝匠: 公眾、赤貧家庭與社會體制如何結盟, 攜手改變社會?:•對抗貧窮、尋求社會正義的第一線行動者,最實際而深刻的反思。•本書指出在繁榮、進步的國家,對於極端貧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對抗貧窮、尋求社會正義的第一線行動者,最實際而深刻的反思。◎本書指出在繁榮、進步的國家,對於極端貧窮的存在若不是有爭議,就是一概否認,而否認極端貧窮正是對民主的反諷;這對於已進入先進國家、號稱民主,並積極提倡轉型正義的台灣,是一個很重要的參照與反省。◎有別於許多以社會面議題為考量的運動,本書有極強烈的人道關懷,是真正以人為關懷的核心,關注人(包括赤貧者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處境與尊嚴。◎本書中強調唯有公眾、弱勢和體制共同對話、合作,才有可能改變現實。民主是需要聯合所有人一起創造的藝術品,這本書中分享的經驗與反思,正是現時台灣社會所需要的。公眾、赤貧家庭與社會體制彼此結盟,共同對抗社會排斥在原本沒有連結的地方創造連結,打造一個真正立基於全民公義的民主社會我們所在的民主社會,應該是一片可以自由表達的土地,在這裡,每一位國民的發言都會得到同等善待。然而,我們的社會並未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甚至排除了部分的成員——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赤貧者。我們對這些人沒有期待,沒有夢想;或者我們積極投身對抗貧窮,卻像是一直想要擺脫這些棘手的問題,看在這些底層同胞眼裡,我們其實是想盡辦法要擺脫他們……為了不再感到困窘不安,我們否認窮人的存在,但如果把他們看成與自身命運息息相關的人,我們就不得不以全然不同的方式來思考。赤貧者的處境其實是對人類理性的挑戰。當我們從內在辨識出他們所承受的痛苦,才能勇於面對自己最脆弱的部分,意識到即使在極端的困窮之中,人還是人,尊嚴不減。民主需要許多藝匠來雕塑、刻畫、翻土、耕耘,才能真正讓每個人重拾平等的尊嚴與基本權利,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民主的藝匠。本書訴說了十二個故事,說書人來自三大洲的六個不同國度,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他們踏上了一條人跡罕至的旅程,卯足全力,扭轉局勢,試圖超越社會對窮人的排斥。在看似無路可走的僵局中,闖出一條希望之路;在原本沒有連結的地方,創造連結。這些發生在學校、報社、工會、小型企業、電力公司、鄉村教堂、大學學府、歐盟、人權法院、聯合國等場景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和赤貧同胞結盟,影響社會體制,不管在任何領域,不論是地方、國家或國際的層次,我們都有機會與赤貧同胞攜手改變各種不公義的事情,創造更友愛的社會。而當社會體制願意為了赤貧公民作出改變,變得更平易近人、更公平正義,體制本身也會經歷深刻的轉化,它會重新發現自己存在的緣由與初衷。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王幼玲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顧瑜君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陳淑芬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創社理事主席/陳來紅人民民主陣線代表、社會運動者/鄭村棋花蓮玉里天主堂本堂神父、第26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劉一峰「赤貧者往往不被看見,民主社會裡沒有他們的聲音,但赤貧者的聲音需要被聽見,因為他們用生命對我們所處的社會有所洞察,在不同社會位置的我們,都可以與他們聯合改變我們的社會。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對解嚴三十年後的台灣社會,這是多麼重要的提醒!」--王增勇「《民主藝匠》是處處令人驚歎的好書,提醒我們成為人、成為他人之鄰人,以及種種體制與社會之初衷,並揭示了可付諸實踐的知識與行動的方法。書中記錄了超越階層的結盟,在生活安穩者與赤貧者相互交流傾聽、彼此為師的過程中,如何成為更新視野與改變體制的活水泉源。本書對『民主』提出深刻的洞見:在追求立基於全民公義的民主路途上,如果少了赤貧者的聲音,只是虛假的民主。」--蔡怡佳「在現在所處的世界,赤貧問題似乎複雜到難以定義,遑論解決。第四世界卻能從榮耀赤貧者的生命經驗開始,還給他們尊嚴,樹立了助人工作、社會連結及對抗赤貧的新典範。《民主藝匠》教我們與社會排除訣別,我們每一個人,不論社會角色與階級,都能從心傾聽、與他人連結,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改變社會的位置與方法。」--陳淑芬「我會把這一本書放在書桌每日可見的明顯位置。不時翻閱,每個月重讀一個故事,每年重讀一回。希望有更多關心貧富不均與貧窮議題的社會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政治家能讀到這一本真實的好書。」 --陶蕃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約納.羅生福(Jona M. Rosenfeld)以色列社會工作的先驅。1922 年出生於德國,1933 年舉家移民到巴勒斯坦,於倫敦經濟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社會服務管理學院求學。在以色列建國初期,社會工作尚處起步階段,羅生福很快就在這個領域脫穎而出,他是以色列全國社會工作學院理事會、社會工作協會與以色列國家兒童委員會的創始人,也是以色列布魯克達兒童與青年研究中心(JDC-Brookdale Institute)首席科學顧問,他在該中心創立了「從成功學習與永續學習」服務學程。 羅生福教授在職業生涯一開始就是先驅者,是以色列軍隊第一位精神衛生官員。他在耶路撒冷精神健康和兒童輔導中心開始了他的社工實踐,還與阿里亞兒少輔導診所合作,主要工作是協助大屠殺的倖存者。 1998 年,以色列建國五十年之際,羅生福成為首位以色列社會工作獎的獲獎者;2011 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頒給他艾伯特社會工作獎(Edith Abbott Award)的殊榮,羅生福的研究與教育工作為以色列與國際社會做出了無數貢獻。 羅生福著作等身,在一百多份刊物發表過文章與研究成果。他的許多研究與行動直接影響到國際思潮,特別是關於社會與各體制如何促成赤貧公民的參與,不僅視窮人為平等的合作夥伴,更意識到他們是不可或缺的貢獻者。六○年代,羅生福進行了以色列復國後首次貧窮研究,並得到美國國際事務辦公室、美國衛生教育福利部的贊助,1970 年他在聯合國於歐洲舉辦的一場國際研討會發表了這份研究,在那裡遇到了國際第四世界運動創立人若瑟神父,從此開啟了他和這個國際組織長期合作的因緣。 他和第四世界運動合作編寫了三本書:1989 年出版的《出離赤貧》(Emergence From Extreme Poverty)、1998 年的《民主藝匠》、2016 年的自傳《從排斥到互惠:從成功經驗學習》(From Exclusion to Reciprocity: ""Learning from Success""),藉此他澄清了社會工作的任務:為飽受排斥的同胞服務。唐弟予(Bruno Tardieu)三個孩子的父親,巴黎高等工程師大學(Par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畢業,擁有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81 年加入第四世界持久志願者團體,擔任過第四世界盟友國際網絡召集人,和羅生福教授合作寫就了本書。1990 年春曾來台介紹第四世界運動。 擔任第四世界兒童運動紐約負責人期間,他在該市貧困區開展了「電腦上街」的行動,不久更成為美國第四世界運動的祕書長;2006 至 2014 年任法國第四世界運動秘書長,目前是若瑟.赫忍斯基國際史料與研究中心主任。 旅美期間,他也是哈佛歐洲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都市研究與規劃學系,並擔任該系社區實踐反思中心(Center for Reflective Community Practice)的委員,主持一項名為「釋放潛能」(Unleashing Hidden Potential)的研究計畫,促使赤貧家長、教師、學者和社區工作者共同參與,探討親師如何合作,釋放底層兒童的潛能。 曾擔任第四世界人類關係研究與培訓中心的負責人,以及「複雜思維協會」董事,該協會由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莫蘭(Edgar Morin)和勒莫旺(Jean Louis Lemoigne)所領導。 他也是《終止對窮人和貧窮的誤解》(En finir avec les idées fausses sur les pauvres et la pauvreté, 2013)一書的共同作者,該書名列法國書店暢銷排行榜前二十名;卸下法國第四世界運動祕書長職務後,寫下《當底層子民站出來發聲:第四世界,闢一條希望之路》(Quand un peuple parle, 2015),敘述他過去三十多年來,做為知識份子與底層同胞一起奮鬥的旅程。■譯者簡介楊淑秀畢業於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是全台第一所合作式中途班「宜蘭善牧學園」的首屆主任。1990 年加入國際第四世界運動持久志願者行列,領取微薄津貼,試著體會底層同胞的捉襟見肘。先後在法國、台灣和加拿大,學習分享赤貧家庭的日常;與同為志願者的加拿大籍先生艾山及四個孩子派駐台灣多年,旅居花蓮山邊,向赤貧同胞與樂意和窮人結盟的朋友學習。譯有《一段珍貴的歷史》、《讓赤貧節節敗退》、《給明天的話》、《希望的秘密》、《親吻窮人》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民主是培植自由、平等、博愛的沃土/陳建仁【推薦序二】划向深處去/孫大川各方推薦【譯者序】到根底去,取活水來/楊淑秀【英文版序】國際第四世界運動/唐弟予書序/奧莉雯.德佛絲前言:為什麼出版這本書?/約納.羅生福第一部 十二個結盟的故事導讀:十二篇故事背後的故事/唐弟予第一章 與所有家長重建對話從街頭圖書館到教育廳的故事第二章 電力不通時,公共服務怎麼會通?三個工程師動員法國電力公司的故事第三章 公共政策在城牆外的人家找到明鏡法國經濟社會理事會通過了《赫忍斯基報告》第四章 媒體如何面對無聲者被漠視的公民質疑瑞士知名報社的職業倫理第五章 城邦的民主一名波爾多公民如何游走於被排斥者、被納入者與民意代表之間?第六章 和無權無勢者一起追求公義一名工會幹部如何和醫院的清潔員工結盟?第七章 歐洲和轄下最窮的公民一名歐盟官員如何成為第四世界的大使?第八章 風雨同舟一家小型企業與一名赤貧雇工的傳奇第九章 法官會聆聽無人理睬的公民嗎?一名律師和一個十手所指的家庭一起奮鬥的故事第十章 走出羞辱牧師、村莊和一個到處被嫌棄的家庭第十一章 當聯合國與赤貧者團結一致為第四世界開路的外交官第十二章 窮人的知識碰觸到學者專家一名大學教授與「無知的知者」連結的故事第二部 盟友的旅程引言第一章 旅程的呼喚第二章 旅程第三章 旅程學到的功課後記:和舍恩一起踏尋實踐知識附錄:個人、體制和故事:方法學的評論/艾爾‧班亞立參考書目第四世界專用語彙編延伸閱讀

商品規格

書名 / 民主藝匠: 公眾、赤貧家庭與社會體制如何結盟, 攜手改變社會?
作者 / Jona M. Rosenfeld Bruno Tardieu
簡介 / 民主藝匠: 公眾、赤貧家庭與社會體制如何結盟, 攜手改變社會?:•對抗貧窮、尋求社會正義的第一線行動者,最實際而深刻的反思。•本書指出在繁榮、進步的國家,對於極端貧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70998
ISBN10 / 9863570990
EAN / 9789863570998
誠品26碼 / 2681503589001
頁數 / 5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十二篇故事背後的故事 唐弟予(Bruno Tardieu)
盟友是願意走進赤貧者生命歷史的一群人,他們也讓赤貧者走進自己的生命歷史、走進自己的家庭與生活圈,這樣一來,他們跟自己的子孫所訴說的歷史,便只有一部人類共通的歷史。
——若瑟‧赫忍斯基

其實,這些故事本身就會說話,爲何還要導讀呢?有些讀者可能會選擇直接走進故事,認識主人翁如何開出路來,如何超越社會排斥,進而與赤貧者結盟。其他讀者則可能想要瞭解每篇作者的動機、方法、當初的抉擇以及他們的基本原則和觀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爲講故事不可能沒有立場。那我就來為這些朋友講講故事背後的故事。

那些沒有說出來的故事

在對抗赤貧這場奮戰中,爲了解第四世界運動如何動員眾生加入至貧同胞的行列,羅生福教授和我決定要採集一些故事,故事裡面的每一位善行者長期動員自己的生活圈或所屬的體制,最後都成功了。我馬上就意識到這些故事會是很重要的基礎,可以用來學習和描述第四世界運動的行動之道。我也認爲將其出版會給別人帶來勇氣,也會顛覆大家面對赤貧時那種根深柢固的宿命論:「我無能爲力。」、「那是政府的事。」、「已經有許多慈善組織在幫助他們了。」、「當然,總得做些什麼,但是,沒有用,就像螳臂擋車,注定要失敗的。」或者「沉痾難治,整個系統都得改變,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
我曾經負責連結國際第四世界運動在世界各地的盟友,我知道那些「成功」的故事是存在的:有不少公民、團體和機構與至貧同胞結盟,他們一起開闢了一些可行的新路徑,在赤貧的源頭下功夫,克服了社會排斥,使窮人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在一連串的失敗和沮喪的汪洋中,這個世界繼續把拋棄弱者視為理所當然,這些成功的故事就變成一個反例,特別令人深思,同時表明了想要終止貧窮和社會排斥,個人、團體和機構都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既然消除極端貧困和排斥並非不可能,那麼,我們每個人,包括人類做為一個整體,都應該學習如何做到這一點,就如同我們曾經學會如何與毀滅性的瘟疫搏鬥並戰勝它們一樣。
我知道有成功的故事,但是想把它們公諸於世並不容易,因為故事的主人翁要先克服為善不欲人知的謙虛,還要找到合適的話語。有很多詞彙和觀念可以描述實力相當的雙方如何建立夥伴關係,但是,想要描述弱者和強者如何結盟,就非常稀少了,因為這群最為弱勢的群體通常被厭棄,而強者卻有著豐富的人脈;想讓兩者平起平坐,聽起來有點異想天開。

從底層的眼光來看,結盟是一種絕對的必要

收集這些故事的難處不在於醞釀故事的背景思想不夠清晰,事實上,早在一九七七年,於巴黎的一次公開集會上,若瑟‧赫忍斯基神父就描述了這個寬闊的視野:「我們不但向政府,也向所有公民發出呼籲,因為,是他們決定了整個社會最終發展的方向和抉擇。面對排斥,第四世界召喚我們締結新的社會關係,也就是被排斥者與被接納者間的結盟;這個結盟必須轉化政治生活、改變時代思想,更新體制與立法的精神、更新我們的宗教生活。」(赫忍斯基,一九七七)。
或許,大多數的人看不出這個結盟的必要性,但是對至貧家庭來說,這卻是攸關生死的問題,他們因為極端貧困飽嚐孤立之苦,即便是與外界的連結都演變成一種受制於人的救濟關係,「我母親身邊只有施捨者,沒有朋友。」赫忍斯基這樣說過,在他窮困的童年時光:「當外人前來我們家發放物資時,他們對我的母親至少還會道一聲好;但是,如果我們在市區遇見同樣的那些人,他們對我們就視若無睹。」同樣的,達西爾先生,一個家境極度貧寒的父親,他的女兒曾經問他什麼是「無知的受害者」,後來他告訴我說:「無知當然很苦,但最苦的是被漠視。」
在生活穩定者與被排斥者之間結盟,此舉讓許多人重獲尊嚴,重拾行動和思考的能力。多虧了這樣的結盟關係,第四世界這個運動才得以問世。早在一九五七年,赫忍斯基與兩百多戶住在巴黎近郊「諾瓦集無住屋者營區」的家庭,就曾經試著組織協會,可惜沒有辦成,因爲當局不肯批准;官方認爲這些貧困區的居民不可靠,沒有資格成為協會的理事會成員。所以這些家庭不得不去貧民窟之外找一些願意加入協會的「體面」人士,有了這樣的結盟,第四世界運動才得以正式登記,開始公開生活。

沒有盟友無法成事

在一九八○年代,我被派遣到美國,我注意到紐約人對窮人極度缺乏信任,也開始意識到和其他人結盟的必要性。當時,我們全家住在紐約,我在當地最貧窮的社區展開行動,認識到這些住在貧民窟的孩子與他們的父母是多麼渴望能與「外界」建立關係、友誼和連結。爲了建立這樣的連結,有一天,我決定去拜訪一所位於富裕社區的學校,詢問能否去那裡跟學生談談我認識的貧困兒童以及第四世界的「塔波里」(Tapori)兒童運動,這個兒童運動成立的宗旨是為了讓貧困的孩子與其他生活圈的孩子相互學習、建立友誼。學校校長雖然接待了我,但馬上回覆道:「我不能讓敝校的學生接觸貧民窟的生活,我不能讓他們碰到暴力、毒品和色情,否則學生家長一定會抗議的。」這是我這輩子經歷過最短的一次會面。過去,以工程師和學者的身分出現,我總是被認真接待,別人對我言聽計從。但是,當我以第四世界志願者的身分,以貧困區的家長和孩子的名義現身時,就突然失去了信譽。這還不打緊,最糟糕的是,這些想要與人為善、渴望與人建立連結的兒童與家庭,只引來他人的恐懼。
這位校長可能從經驗中體會到,談論貧窮常會讓兒童感到困惑或害怕,因為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我能理解。我小時候有過類似經驗,兒時,我們在鄉下有一間度假別墅,旁邊住了一戶人家,他們住的是茅屋,我們都叫那間小屋「豬圈」,這戶人家出入都得經過我們家的花園,看到他們,我總是感到一種莫名的害怕與困惑。
有一個朋友聽說校長回絕了我的請求,她的孩子正好在這所學校就讀,而且她不僅認識也非常欣賞塔波里兒童運動。她不肯就此罷休,於是登門找校長懇談。我聽說她沒有提出新的理由,只是以自己的名譽為擔保,要求校長答應我的要求。幾週後我便到這所學校介紹街頭圖書館和塔波里,那套用來介紹的幻燈片是我和貧困區的小朋友及他們的家人一起製作的,我甚至還請該校的學生去街頭圖書館教社區小朋友如何使用電腦。後來他們參與了一個為期三年的計畫,目的是讓不同生活圈的小朋友透過建立一個電腦數據庫相互學習,此舉對參與其中的貧困兒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Schön, Sanyal, Mitchell, 1999, 289-313)。這樣的連結對貧民窟的家庭而言是一次不小的勝利,他們對溫柔親切與友誼的渴求之心爲他們贏得了這場勝仗,但若是沒有這位家長的結盟,也就是這位富裕學校的學生家長挺身相助,他們可能再次撞到高牆,無功而返。

一個連結全球的盟友網絡

這些經驗使我意識到,要在不同生活圈創造相遇是多麼困難,因為彼此的世界有著天壤之別。這層體會使我更加激賞第四世界運動的盟友,他們試圖在自己的生活圈和赤貧的天地之間搭起橋樑。這對他們來說這是怎樣的挑戰?是誰、是什麼讓他們堅定不移,屢仆屢起?若瑟神父過世後,我和我的同事安妮‧莫內負責協調第四世界的盟友網絡。為了瞭解盟友團體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我們研究了若瑟神父生前和盟友的眾多通信手稿與演講錄音;我們當然也必須從盟友的角度去瞭解,只是大多時候,盟友分享的多是挫敗的經驗。在若瑟神父過世之後,全球的盟友召開了一次深根會議,盟友代表齊聚一堂,思考彼此的投身;為了深入理解這個結盟的本質,大會決定每位盟友都要書寫個人「日誌」,記錄每天爲了克服社會排斥所做的努力,包括每天的觀察、讓人義憤填膺的事件、自己的看法、採取的行動與立場以及自己和別人的相關對話等。
盟友們開始記錄,並將這些在背景迥異的情況下書寫的珍貴日誌交給我們,他們的文字見證赤貧者在他們的生命中取得重要的位子,以及原本分離的不同世界是可以重新連結的,當然,他們也指出,不同生活圈的鴻溝如此巨大,由此衍生的誤解與恐懼也變得根深柢固。由此,我們更能看出這些盟友是以無比敏銳的心思、耐力與創造力試圖跨越鴻溝,當然,也看到他們內心的掙扎與克服難關的勇氣。顯然,他們之所以可以在這條路上持續奮進,是因爲他們並非單打獨鬥。我意識到過去若瑟神父不知投注多少心力來支持這些盟友,如今,我得接下這個責任。閱讀若瑟神父和盟友的談話紀錄讓我受益良多,我發現,這些談話夾雜著耐心、理解、溫柔和忿忿不平。我意識到他是多麼關愛每一個有勇氣與窮人結盟的朋友;我看到這個生於赤貧且飽受排擠的男人毫無報復之心,反而是我這種不知赤貧為何物的人以懷疑之心在揣測窮人,也因此不自覺地豎起高牆。事實上,他和他的子民對所有人——包括「富人」 ——寄予厚望,這種無比強大的信心解除了我們的恐懼。

將故事公諸於世

我們在陸續收到的日誌中看到了故事,但這些內容基本上是私密的,現在要把故事發表出來,是另一種挑戰。盟友不想公開這些故事至少有三個原因,首先,盟友不想居功,很多盟友說:「我沒做什麼。」確實,沒有任何人可以單獨成就什麼;沒有其他人的投身──其他同事、整個體制、第四世界的志願者、生活在貧困中的家庭──什麼事也不可能發生。認識到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是這些盟友投身的重要特徵,這是研究過程的第一個發現。第二,他們擔心,這個腳步匆忙的世界會認為他們的作為毫無意義,因為世人總是期待立竿見影的成果,而他們所採取的路徑卻是漫長的轉化之旅,個人與社會的轉變都需要時間。最後,他們深怕自己越俎代庖,認為以非窮人的身分來談論貧窮這個議題似乎不妥。
羅生福教授幫助我們以另一種方式提問:「讓我們以一些明確、具體、公開的進展為起點,這些進展不僅獲得赤貧家庭的認同,而且是出自和體制或社區合作的成果,我們要描述的故事就是這些進展與成果的來龍去脈。」有幾個盟友同意以他們的日誌為基礎來敘述這樣的故事,並讓我們採訪故事裡面的其他參與者。他們之所以同意,是因為他們理解到,敘述這樣的故事可以讓每一個相關人士感到自豪,包括被排斥者、被接納者和他們所屬的體制,從而幫助人們超越偏見、恐懼和自我辯護,真誠看待事實,並互相學習。
我認為,他們之所以同意,也源自他們希望為生活貧困的家庭修復正義,因為是這些經常被偏見誤解的家庭啟發了他們的行動與生命,他們了解到,儘管已經出版了由窮人或與窮人共同編寫的許多強有力的證詞,儘管現在「窮人開始發聲」,但光是由窮人本身來談論這個問題是不夠的。社會排斥和貧困不僅是窮人的問題,其他人也應該用他們的角度來陳述這個故事。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如果我們想取得進展、超越僵局,就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學習。
最後,他們告訴我,在同意撰寫和發表這些故事的同時,他們希望其他人可以發現到,社會排斥是可以避免的,這種奮鬥不僅給生命帶來意義,也帶來豐盈的喜悅,這是一種雙重的解放,被困在排斥高牆內外的人都獲得了解放。

不同的背景與觀點

這裡介紹的十二個故事描述了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在歐洲、北美與中東等六個國家的所作所為,他們在各自的教育體制、國營企業、鄉村教堂、小型企業、工會、市政府、國立諮詢機構、司法系統、歐盟、聯合國、媒體和社會科學領域,展開行動。
的確,無論是從貧困家庭的觀點,還是從想要擺脫貧困的國家或社會的角度來看,上述的每個領域都是消除赤貧的關鍵:良好的教育,基本的公共服務,在一個里仁為美的社區建立家庭,一份工作,公平的工資和工作條件,地方、國家和國際層級的良好治理,在司法制度中獲得法律扶助,在媒體和大學的研究教學中取得公平的代表權。我們也希望,故事的多樣化背景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到,我們無法將極端貧困歸因於特定的社會群體、專業或體制,事實上,極端貧窮的根源是更普遍的存在性議題,關係到倫理和政治。
在獲得盟友的同意後,下一步是讓行動者成為作者。方法是這樣的:首先通過個人訪談,接著舉辦了一場研討會,讓每個人都能夠講述自己的故事,並與其他人一起反思哪些行動促成了有利的進展。這些故事涉及許多不同的人物,每個人的觀點迥異,當事實由不同角度照亮時,它的「面貌」就變得更加清晰,所以我們盡可能尋求不同觀點。我們沒有改變任何人的名字,每個故事的相關人士都重讀並校訂了他們的故事。在各種可能的觀點裡面,我們選擇將焦點放在盟友身上:一個在所屬機構或社區裡擔負某種職責的「非窮人」。關於如何建構敘事並從中學習的方法學,人類學教授艾爾‧班亞立(Eyal Ben-Ary)在本書末尾將詳細討論。
本書的第一個故事與其他故事不同,它是從上下兩個同樣重要的角度寫成的:首先從「下面」,第四世界的持久志願者和赤貧家庭如何看待將他們排斥在外的體制;接著從「上面」,由盟友所領導的同一個體制又是秉持著甚麼觀點。即使這本書特別著重在體制內部所採取的行動,但我們讓這個故事打前鋒,是為了強調志願者投身的重要性,他們和赤貧家庭同行,同甘共苦,努力讓這些家庭走出陰影、受到肯定與賞識,沒有他們的投入,本書的故事也無從發生。
在許多方面,這些故事只是冰山一角。這裡所描述的大部分進展都得之於新思維的傳播與隨後緩慢的內化過程,為了讓滴水穿石,必須創造條件,讓這些思維可以在不同的國家和體制深根茁壯,讓大家漸漸相信:極端貧窮能夠且應該消失在人間。所有這一切都得自成千上萬個普通人每天微小的努力,他們不斷追問貧困同胞為何被排除在外,分享他們的故事,讓他們的努力與奮鬥被看見,並跟周圍的人談論這個運動和赤貧公民一起爭取人權的歷程。
我們也清楚,這裡描述的故事只來自西方工業化國家,不見得能夠在其他的社會與文化複製。儘管如此,在一次第四世界運動全球盟友大會中,我們有機會從更多樣化的社會環境收集故事,並分享此書的一些故事。這些來自非洲、亞洲、中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盟友表示,最脆弱的群體被排斥的現象以及如何重新與他們連結、一起修復正義,是大家共同關心的主題,讓他們深感共鳴,這些故事幫助他們把自己對抗貧困的故事說出來。本書第二部分,便要討論這樣的行動方法在不同類型的社會、體制和社會結構的適用性。

反思行動,讓新方法浮出檯面

和故事的作者群經過三年的書寫和重新編輯,最後我們將這些成果在一場研討會上發表,這場研討會由第四次世界運動人類關係研究與培訓中心偕同耶路撒冷布魯克達研究所合辦。與會者包括這些故事的作者群、運動的其他成員,以及其他反對社會排斥的組織的成員和支持這項行動的研究院所及基金會的代表;後者包括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法國國立社區生活發展基金會,以及法國松鼠儲蓄銀行反排斥基金會。
我們一起反思了這些故事,企圖發現這些主人翁如何突破僵局,在經常失敗的地方贏得成功,他們是以何種方式存在、行動與思考?我們的重點不在解釋,而是從中汲取「可行的知識」,有助於未來展開行動的知識,本書的第二部分將詳述這點。在「反思行動」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唐納德‧舍恩教授(Donald A. Schön)鼎力協助,他是一位行動哲學家,也是羅生福教授的老朋友。他與我們兩人共同主持研討會,並將他終身的努力和他從實踐中學習到的能力傾囊相授。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人類學教授班亞立則以開放的心胸和他對組織的了解,以及他從敘事所習來的經驗,豐富了每個人。第四世界人類關係研究與培訓中心的持久志願者丹尼爾‧法葉(Daniel Fayard)和薩維耶‧微爾札(Xavier Verzat)也是支撐研討會的夥伴,一直協助、引導我們思辨。國際第四世界運動主席奧莉雯.德佛絲介紹了我們的工作,確定了研討會的基調,並指出挑戰。感謝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分享了最寶貴的經驗和想法。在此特別感謝熱妮葉佛.戴高樂.安東尼奧的參與,她是第四世界運動的首批盟友,自一九六四年起即擔任法國第四世界運動主席。

最後,我們希望故事能引發故事,讓讀者有機會反思自己和極端貧困及社會排斥交手的故事,把這個故事轉變成人類解放工程中的一塊磚。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民主是培植自由、平等、博愛的沃土 / 陳建仁(中華民國副總統)
出生於法國昂熱(Angers)的若瑟‧赫忍斯基神父(Joseph Wresinski, 1917-1987),從小在極端貧窮中長大。他在 1946 年被祝聖為神父,1956 年創立「第四世界運動」來對抗赤貧。他的堅定信念吸引世界各國的人,紛紛投身這個跨宗教、跨國界的運動。他以最貧窮的家庭為核心,將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結合起來,共同思考並實踐「對抗赤貧」,他辭世後全球對抗極端貧窮的努力仍在持續發展。赫忍斯基神父說過:「哪裡有人被迫生活在赤貧中,那裡的人權就會被忽視、被剝奪,團結奮鬥使人權受到尊重,是我們神聖的義務!」
《民主藝匠》這本書描述在三大洲六個國家的十二個赤貧者結盟的故事,娓娓道出許許多多有正義感、決心、毅力的小學老師、教育廳長、工程師、學生家長、新聞記者、家庭主婦、市議員、醫院檢驗員、歐盟官員、小型企業主、人權律師、鄉村牧師、外交官和大學教授,分別努力在原本沒有連結的赤貧社區,創造公民結盟、超越社會排斥,在看似「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絕望中,闖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一位小學教師在法國里爾的貧民社區成立「街頭圖書館」,強化貧困地區的家長與學校老師的親師合作,加上教育廳長積極促進學校與貧窮家庭建立互助互信的夥伴關係,使赤貧兒童得到了平等的學習機會。三位在法國電力公司巴黎總部任職的工程師,強烈感受到貧困用戶被斷電的困擾,便透過電力公司與第四世界盟友的對話,進一步分析公司電腦資訊以分辨因貧窮而被斷電的用戶,再提供底層用戶不斷電的貼心服務,電力公司也重塑了良好的公眾形象。一位法國學生家長聯盟的主席,協助赫忍斯基神父為「法國社會經濟理事會」撰寫的《極端貧窮與經濟社會的不穩定》(Extreme Poverty and Lack of Basic Security)報告書,進而推動法國《最低收入保障法》(Guaranteed Minimum Income Law)的立法,以確保每個公民擁有最低收入保障、社會保險以及融入社會的權利。
一位瑞士知名報社的記者,透過對貧困狀況和底層生活的完整報導,讓極度貧困的家庭開始被當作公民來看待,促成弱勢群體有能力自我保護和表達意見,建立足夠的社區支持互助網絡。一位加入第四世界團體的波爾多市家庭主婦,在爭取國會議長接見參加「第四世界兒童代表大會」的小朋友之後,使得市政當局開始資助該市對抗赤貧的行動計畫,也讓底層市民得到聆聽、尊重和支持。一名法國醫院的檢驗員及工會領導,努力和醫院的臨時清潔工建立友誼,促使他們成為醫院工會組織的成員和幹部,一起完成改善醫療品質的使命。
一名歐盟官員在發現赤貧世界的痛苦後,積極說服歐盟各部門加入對抗赤貧行列,包括社會、文化、經濟、區域政治、教育等各領域,使得「第四世界」成為歐盟執委會和歐洲議會的日常語彙。一對法國細木工坊的小企業主夫婦,雇用了一位技術最不成熟的赤貧工人,努力尊重護衛他在教育、家庭生活、居住、公民權與社交關係的自主權,昇華了木工坊內部的氛圍與更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一名瑞士的人權律師,在聆聽一對遭受不公平對待的赤貧夫妻的困境之後,毅然決然為他們爭取孩子的監護權,努力對抗瑞士聯邦法院以爭取赤貧公民應該享有的充分基本人權,甚至將案件送到歐洲人權法院,遭到強制寄養的孩子終於回到父母身邊。
一位英國的鄉村牧師,在傾聽備受排擠的流浪家庭的遭遇後,認真對待他們陳述的處境,努力協助他們得到街坊鄰居的接納,也使得他們被排斥的孩子找到合適的教育機構。一位國際外交官全力協助第四世界運動與聯合國建立聯繫,並取得在聯合國的第一級諮商地位,促使聯合國各分支機構,包括人權理事會、兒童基金會、教科文組織、發展計畫署等,都和第四世界運動密切合作,並推動第一個消滅貧窮的十年行動計畫。一位以色列的社會工作學教授,與赫忍斯基神父相遇相知到相輔相成,努力研發出社會學者與貧窮家庭及共事組織的「夥伴關係」概念,證明社工人員和赤貧家庭可以彼此學習、互相幫助,進而打破專業與私領域之間壁壘分明的區隔。
這十二個感人的故事,一再強調極端貧窮會使人飽受不正義、無力感、羞恥、屈辱、被排斥的經驗。對抗赤貧最優先的使命是要觸及到最貧窮和最被忽略的人,以他們已經做過的努力為基礎,與他們建立連結,也讓他們彼此建立聯繫。唯有確保赤貧者位居對抗赤貧計畫的核心,聆聽他們對自已及孩子的夢想及願望,才能達成相互的理解、避免社會排斥。當不斷被社會排除在外的人們,能夠平等的對社會貢獻自已的知識與經驗時,極端貧窮才會被消滅。聆聽、體會、同理底層公民的心聲,民主才能真正滿全!
這些故事印證了赫忍斯基神父的一段話:「極端貧窮及社會排斥是人為的,只要金錢的力量被視為最主要的價值,這個世界就會被貧窮和暴力所束縛;當人性尊嚴成為我們最主要的價值,這個世界就會被轉化,我們也才能夠享受和平。」如果社會體制能夠為赤貧公民變得更平易近人、更公平正義,社會體制本身就會經歷更深廣的轉化,重新發現社會體制存在的初衷和價值:「確保每一個人無論身份地位如何,都享有平等的尊嚴,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任何人可以用任何理由加以剝奪。」當赤貧公民的民主得到保障,自由、平等、博愛也才能落實!
《民主藝匠》是一本敘述關懷赤貧弱勢、努力創造連結、整合社會力量、改變社會體制、有效對抗赤貧的好書。每個國家、每個城鄉、每個社區都有被忽略的、被排斥的赤貧者,如果有很多善良而正義的公民,能夠挺身投入與赤貧者的雙向交流、相互尊重、彼此學習、共商對策,就可以使赤貧的家庭日益減少,社會也日益祥和!希望這本書能受到讀者們的青睞,也能給民主自由的台灣帶來更平等、更博愛的蛻變!


划向深處去 / 孫大川 Paelabang danapan(監察院副院長)
坦白講,第四世界運動的思想和故事引進到台灣應該已經有三十個年頭了;但,令人遺憾的是,它似乎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詞,沒有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太多行動和改變的靈感。在閱讀本書第一部的第三章時,我感觸特別深刻。就在我們剛開始介紹第四世界運動的那一年(1988),法國國會多數票通過了《最低收入保障法》,這是根據若瑟神父在前一年提出的《極端貧窮與經濟社會的不穩定》報告書——又稱為《赫忍斯基報告》(the Wresinski Report)——制定的,也就在這一年的二月十四日若瑟神父病逝於巴黎。這一章的訪談中,安德魯(Jean Andrieu)詳細地回憶了他和若瑟神父的相識、論辯,以及後來如何共同說服其他委員、推動法律案通過的過程。這個公共政策的形成,因為若瑟神父和第四世界運動持久志願者的參與,有著跟一般社會救助體系完全不同的本質、人觀與方法論。「極端貧窮」者的見證,讓這個法案的「立足點」走得更深、更遠。直截了當地說,貧窮議題牽涉到人權的侵犯,且在進行評估或對抗貧窮的行動時,絕對必須有窮人全面的公民參與權。若瑟神父說:「重點不在於他們不再貧窮,而在於他們是完整的人,他們應該能夠活得更有尊嚴、更像人,就像你我一樣。光說我要給他們最低收入保障,給他們錢,給他們住的地方,是不足夠的。」第四世界運動的革命,要求的不是單方面貧窮人的改變,而是所有人的改變。從這個角度說,若瑟神父的想法是非常激進的。法國、歐盟乃至聯合國對抗貧窮的政策與行動,一九八八年以後都深受《赫忍斯基報告》的挑戰與影響。
我國早在一九八〇年即制定《社會救助法》,目的是「為照顧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救助遭受急難或災害者,並協助其自立」(第一條),而其所稱的社會救助,「分生活扶助、醫療補助、急難救助及災害救助」(第二條)。該法明顯地以「救助」的概念為核心,第一章〈總則〉除前引第一、二條外,集中闡明最低生活費標準的計算方式、低收入戶資格的認定、家庭計算人口範圍以及家庭總收入計算總額等等。第二章之後,即分別從「生活扶助」、「醫療補助」、「急難救助」、「災害救助」等內容範疇一一訂定相關條文。包含〈附則〉,整部法案共九章。該法一九八〇年公布後,直到一九九七年才開始修訂,至二〇一五年共修訂十次。對照台灣一九八〇年代以後社會、政治、經濟、兩岸和國際關係的劇烈變化,民主化的進程的確將農民、勞工、身心障礙者、原住民以及其他弱勢族群,逐步納入社會安全體系的保障裡,這當然是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非常珍貴的果實。
但這正是第四世界運動質疑和憂慮的起點,法律如果和底層的人民脫節,便喪失了它的活水源頭,反而成了一種障礙,遮蔽我們的目光,讓我們看不到真正需要的人。就像許多人很難接受赤貧者存在的事實一樣,法條成了一道圍牆,將「社會排除」法制化。台灣目前的狀況是:以最低生活標準為基準的所謂中低收入戶,有比較清晰的輪廓;農民、勞工、身心障礙者、原住民甚至新移民等,皆有各自的「子民認同」,力量或有強弱之別,但都有能力集結意志,參與並影響政府的決策與資源的分配。接下來的問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真的還會有第四世界的子民嗎?我們的社會真的還有法律照顧不到的赤貧者嗎?就如安德魯當初對若瑟神父的質疑,極端貧窮對多數人來說,似乎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看起來一九八八年之後,我們對第四世界運動的引介,並沒有讓台灣的社會大眾經歷類似巴黎、法國、歐盟乃至聯合國那樣的洗禮。我們仍然描不出赤貧者的輪廓,我們還是執著於貧窮線的劃定和社會救助的信仰,我們更關心「定義」而不想深入「事實」。
《民主藝匠》在台灣出版,或許可以是另一個新的起點。約納.羅生福(Jona M. Rosenfeld)和唐弟予(Bruno Tardieu)兩位編著者,非常細心地挑選了十二個不同類型的例子,驗證赤貧家庭、第四世界盟友和政府體制,如何結盟並攜手改變社會現狀的故事。前言、第一部的導讀和整個第二部,再加上附錄,則是編者詳盡的分析與綜論,是以赤貧者為中心,結合持久志願者及盟友的實踐經驗,累積建構起來的一套知識論。兩位作者顯然有意將它寫成一本行動指南,鼓舞大家從自己的改變做起,改造社會。「民主」不單是主權在民的政治體制改造,也不單是個人自由與權益的伸張追逐,它更是一種維護人性尊嚴的卓越技巧,需要學習和培養。
今年(2017)十月為了紀念若瑟神父一百歲冥誕、第四世界運動創立六十年、巴黎自由廣場「拒絕貧窮」立碑三十週年,我們籌辦「貧窮人的台北」系列活動。準備過程中有機會重新檢視持久志願者楊淑秀女士整理的三十年來第四世界運動在台灣推展的點點滴滴,驚覺它穿石的力量。三十年的醞釀或許沒有獲得驚天動地的迴響,但是它堅實地見證了赤貧者在台灣的存在。問題不在它們有多少人?範圍有多大?輪廓清不清楚?重要的是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他們。安德魯在親自拜訪第四世界運動的出發地諾瓦集(Noisy-le-Grand)之後,他反省說:

是的,那是我們瞥見的一個通道,一個進入隧道的入口。你會告訴自己:進入隧道裡面,是因為你想看看是否能找到盡頭;不過,你又懷疑,到底有沒有盡頭?在諾瓦集社區裡,我彷彿進到隧道裡面,然後就像我後來一直認為的一樣,我告訴自己:這隧道的彼端是另一個世界,只有改變我們的社會,我們才能走出隧道,沒有其他出路。

換句話說,我們和貧窮人雖然身在不同的路徑上,但從「人」的角度說,我們同樣走在追求人性完滿的旅程中,不是「二」,而是「一」。為了從隧道裡走出來,我們必須將極端貧窮的人放置在一個更寬廣的價值參考架構上(比如人權),以便認出我們應該共同擔負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此一價值系統裡的參考架構,不能只是一個概念或法條,安德魯進一步地說:

沒錯,我們的價值系統裡有幾個重要的引導指南,比方《世界人權宣言》,但誠如你意識到的,「宣言」與「事實」相距甚遠。「宣言」確實存在,然而有一群人卻與宣言的內容完全掛搭不上;對他們來說,這個「宣言」並不存在。

所以,第四世界運動在台灣的微弱存在,為我們預留了一個法律制度外與貧窮世界更深對話的可能。根據《民主藝匠》的教導,貧窮知識的建立,必須來自於貧窮人的經驗本身,因而我們需要累積更多相關貧窮人的紀錄與證言,培養耐心和更純熟的溝通技巧,藉以團結貧窮人的家庭、學者、企業家、媒體、學校、家長會、工會、民間社團、立法者、政府官員以及持久志願者,共同打造一個更能活出人性尊嚴的社會。若瑟被祝聖為神父時,選了〈路加福音〉的一句話作為他的座右銘:「划向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划向深處去,意味著離開自己熟悉、自以為是的地方,邁向充滿困惑的人性之海,成己成人。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