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韌性的力量: 從創傷中自我超越 | 誠品線上

Un Merveilleux Malheur

作者 Boris Cyrulnik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心理韌性的力量: 從創傷中自我超越:個人克服心理創傷社會度過轉型正義全都需要心理韌性★法國熱銷39萬冊★已翻譯為英文、德文、韓文等9國語言★探討心理韌性的經典之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個人克服心理創傷社會度過轉型正義全都需要 心理韌性◎法國熱銷39萬冊◎已翻譯為英文、德文、韓文等9國語言◎探討心理韌性的經典之作◎走出生命逆境、撫平歷史傷痛,我們的時代真正需要的療癒之書!為何同樣遭遇挫折,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卻能克服苦難、活出新生?答案就是「心理韌性」。本書作者西呂尼克,是被譽為「療癒了一整代的法國人」的心理醫師。他在本書前半部分析「心理韌性」從何而來、如何作用,聚焦於超越苦難者身上所展現的內在特質,重新論述「創傷」對人的意義。透過「矛盾整合法」這種敘事技巧,我們可以重述自己的故事、創造意義,把過去的痛苦改寫為「美妙的不幸」,逐漸鍛鍊出心理韌性。因為開始敘述,所有的苦難都變得可以承受。分享苦難的經歷,即是請求親友成為支持我們奮戰下去的力量。在後半部,西呂尼克將關切的對象,轉往社會整體的心理復健。身為大屠殺倖存者,又見證了法國漫長的轉型正義,讓他強調社會論述對於創傷修復的影響。一個社會若懂得傾聽、支持受創者的心靈故事,他們修復自我的過程會較容易;但若社會的論述框限他們的感受,則會讓傷口惡化,受傷的心靈將被迫屈服於命運,終生陷溺在不幸中。對今日台灣,無論是想療癒天災造成的創傷,或是尋求社會和解,這本探討心理韌性的經典之作,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覆深思。如果想在逆境中奮力一搏,心理韌性就是我們的利器。在這個詭譎多變、苦難重重的世界裡,閱讀本書可以帶來心靈的安慰。──林美珠,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王浩威/作家、專業心理治療師王瑜君/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林美珠/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黃筱慧/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鄭印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蕭仁釗/臺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淨開心臨床心理師鮑赫斯.西呂尼克寫的《心理韌性的力量:從創傷中自我超越》一書,初步來看,作者是以敘事智慧(narrative wisdom)方式探討「後創傷成長」所蘊含的剝復力(resilience,關於這個字的翻譯,可以翻譯為剝復力,取「由剝返復」的動能歷程之意。臺灣一般是翻譯為復原或韌性或回復),這本書所探討的議題是深具療癒性的內涵。進一步看,透過本書的展演,可知受創後的敘說,重點不在於敘事修補的結果(敘事的結果,可能是一種救贖、可能是一種道德、可能是一種行動,也可能帶來混亂),而是在於敘事的芻思過程,可以逐漸構成一種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ty)的藝術旅程。藝術的價值不在於成品的品味,而是做工的創造過程。一如敘事的模態,傾聽受創的故事不在於歌頌英雄旅程的康復,而是在苦難中仍有他人願意傾聽,仍懷有與苦痛共伴的理想不滅的實踐。人們可能面臨來自個人上、政治上、歷史上和發展上的災變致命邏輯的受苦,這樣的受苦銘印著現代性的創傷及裂解狀態。敘說受苦的故事是個體面對處理生活崩解時,再創造連續性與整全性的一種方法。敘說苦痛的故事提供了個體瞭解究竟發生何事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個體和已改變的生活相處的一種方法。所以,苦痛的故事引發了反思、再評價與重新定錨。雖然苦痛的故事有時是一種混沌的敘說,但苦痛故事其實是具有道德處境的啟示錄意義。由此,閱讀本書可以逐步理解訴說創傷是一種通往黑洞邊緣的溝通形式,創傷的黑洞是喪失自我感的、書寫困難的、難以表述的深淵,苦難照見了受創之後,受創者被拆解的語言、自我、與社群間斷裂關係,苦難,可以說是一種介入個體與他者的關係改變的事件。因此,細膩傾聽與持續關懷是必要的。只是,我們的社會在面對災難事件、集體創傷或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是否具備接應這樣的創傷文化處境,值得透過本書的反覆閱讀,屢屢省思。--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就個人參與九二一地震、莫拉克風災、安寧病房、癌症病友照護,以及接觸過的臨床個案經驗來說,心理的韌性是個體面對人生的重大事件、災難、與重大傷病的內在寶貴資源,足以讓人面對、渡過創傷,自其中重新站起來,並且找到意義。欣聞法國學者鮑赫斯.西呂尼克《心理韌性的力量:從創傷中自我超越》一書出版,令人興奮而期待!感恩!--蕭仁釗(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淨開心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閱讀《心理韌性的力量》的過程是一場令人驚喜同時又獲得解放和培力的心靈深度之旅。作者以詩意語言的洞悉精確、戲劇張力飽滿的視覺化呈現,引導我們探索人性深處的晦暗隱微轉折,讓我們得以逼視極為殘酷不堪的人類處境時,因為有足夠的情感和知性的後盾支撐,而不會失溫失焦失控;作者遊刃有餘、跨領域整合的學養,讓書裡面每個個案的故事都鑲嵌於紋理豐滿複雜的歷史脈絡中,我們看到令人振奮的「心理韌性」的療癒力量,也看到文化論述與照護行動的緊密扣連的示範。回顧台灣的脈絡,太陽花公民運動的崛起,讓歷史創痛罪責的議題引發新討論浪潮,我們對受難者的關注,也應該突破悲情的狹隘框架,進一步探索轉型正義與生命回顧、安寧終老、甚至失智長照之間的關聯。最後,也要深深感激譯者優美精實的詮釋,為中文讀者鋪展這趟探索的大道。--王瑜君(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鮑赫斯‧西呂尼克(Boris Cyrulnik)1937年出生於波爾多,是法國著名心理醫生,行為學家,神經學家和精神病學家,亦是法國暢銷作家。西呂尼克有猶太血統,從小在寄養家庭受到保護。1943年,納粹搜索波爾多,他輾轉逃生,隱姓埋名藏匿直到戰爭結束,但雙親卻都在二戰期間受害。他納粹時期的經歷,尤其力圖求生的動機,引領他進入精神病學領域,後來在巴黎大學學習醫學,寫過幾本心理學科普書,並因為在法國宣揚心理韌性(résilience)的觀念而聞名,幫助過無數身心受創的人重拾新生活。西呂尼克目前是土倫大學(l’Université de Toulon)教授。2008年獲頒勒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 de l'essai),被譽為「療癒了法國」的暢銷作家,著有《重新學會愛:在傷痛中自我修復,創造幸福》(Parler d’amour au bord du gouffre,心靈工坊出版)、《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Sauve-toi, la vie t’appelle,心靈工坊出版)、《醜小鴨》(Les Vilains Petits Canards)、《怪物自傳》(Autobiographie d’un épouvantail)、《受傷的心靈》(Les âmes blessées)等。■譯者簡介謝幸芬法國巴黎十大(現西大學南特校區)比較文學所碩士畢業。曾任《電子時報》國際新聞編譯、法語影片字幕翻譯,譯有《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合譯,心靈工坊出版)。林德祐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現代文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我100歲,我有7萬個小孩: 以馬內利修女回憶錄》、《藍色小孩》(二書皆由心靈工坊出版)、《環城大道》(允晨文化)。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悲喜劇的辯證:創傷與心理韌性╱林美珠【推薦序二】人生本就福禍無常╱黃筱慧【推薦序三】彈性與編織:敘說中的防衛與重構╱鄭印君【導讀】從沙粒到珍珠:西呂尼克與心理韌性的跨領域編織╱林德祐引言走出傷痛的兒童,令人刮目相看當受創的孩子成為小說主角或科學研究對象創傷不盡相同,故事並非命中註定目前研究人員只注意到廢墟殘垣,而現在必須要開始邁向復原之路勝利的防衛祕訣在於矛盾整合法受創者的勝利並非證明施暴者無罪第一章意外的希望兒童記憶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對一個重建過去的大人而言,並沒有意義倫敦大轟炸時,孩子們並未覺得安全受到威脅,由於他們的母親處變不驚;同樣地,修曼.邦伯挾持的幼童人質反而都覺得像是玩遊戲,由於老師運用的策略五歲的米歇爾對大逮捕的感受像是節慶,因為被送去德朗西集中營之前,他因情感孤立而受苦。但是和母親相依為命的荷娜特,如今每天夜裡依然會看見母親在戰後遭槍決的屍體當現實是可怕的,夢境帶來令人瘋狂的希望。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或太平洋戰爭,超人即詩人漫遊並非漂流。即便我們清楚自己是哪裡來的,基因血統仍然可以杜撰。當我們對於自己的過去一無所知,我們依然可隨心所欲的想像孤兒記憶裡的父母永遠年輕。他們必須獨立,追求自由,總能找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寶藏,讓荒蕪的現實世界變得迷人移民他國如同進入一座孤兒收留所。當接待地的文化支持創傷者,與原生地的脫離造成的創傷會結痂。對兒童而言,學校和工作成為能療癒父母的幸福場所倖存者是一位英雄,他有罪是因為殺死了死亡倖存者對幸福感到羞恥感,造成別人的誤解,富有心理韌性的兒童極盡己力拯救弱勢我們所欣賞的團結阻礙了我們同樣欣賞的心理韌性。喪失親人換來了創造力,誰又能坦承呢?突如其來的創傷令人慌亂,但卻不及潛伏性的創痛留下更多傷痕。一則神話中的冷峻暴戾比仇恨的狂熱還要更具破壞力要讓恐慌得以蛻變,必須要有情緒抒發的出口。社會總是要大家「若無其事,息事寧人」,結果反而讓傷口更加惡化。然而真正的療癒並不那麼複雜,只要能懂得用繪畫重建場景,或用敘述的方式,進行一場自我的奮戰一位和善的園藝工,一位扮演啟蒙角色的姊姊或一個政黨都可以改變痛苦的意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要暴力依然是教育的合理方法,凌虐事件就依然不會被正視科技的發明在伴侶關係的建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社會論述建立了兒童發展必須遵守的規定一個新式的概念:虐待刻意不看見發展心理韌性的兒童初次與走出創傷的孩童會晤直接觀察的陷阱:成果理想,並不代表過程沒有痛苦一般人都認為:「創傷越早,效果越深遠」,我們認為:創傷來的早,只會帶來初步的後果,但如果家庭周遭不斷覆述,效果有可能會持久情感脆弱可以轉變成情感堅韌,條件是必須付出代價存在中最令人焦慮的兩個選擇:職業與擇偶,象徵了存在的處境。然而每次的相遇都是一種轉彎的可能,自我的故事與社會論述必須不斷協商他人眼光具備的形塑能力第二章黑色太陽,不憂鬱「敘述,所有的苦難疼痛都變得可以承受了」左拉、希區考克、佛洛伊德的自傳法規直接創傷在腦中留下了痕跡,但這是可以重新追溯的。然而回憶是一場關於周遭的敘述「想說話的慾望」足以完成一部自傳而永遠不提到「我」自傳是情感的宣示,聽眾可以喜歡這個告白,也可以為此感到困擾當記憶變得氾濫,我們成為過往的囚徒,就如後創傷症候群,或屈服於極權社會的口號之下當記憶使未來癱瘓,當操弄往事揭露一個極權的計畫,見證變成不可能的事種族歧視者無法設身他人的角度,寧可從屬於一個名為「集體記憶」的神話文本個別記憶經由他人的情感而存在我們的思想中,這個個別記憶即是一場社會戲劇美學的粉飾太平之下,見證往往會分化團結、扼殺神話社會文本必須一致連貫,因此所有的機構,即便是最慈善、最不可或缺的機構,都讓受害者噤聲不語,讓他們的見證也無以名狀假記憶,真幸福?如果不是過往記憶的揮之不去,我們可能說不上幸福或悲慘,因為我們會受到當下的荼毒話語的蝴蝶效應加上敘述者身分將我們導向敘述祕密是內心的縮圖,賦予巨大的情感能量。事實上,思想成為一種隱匿之說當祕密受到隱匿時,還是會有情緒,顛擾人際關係。但是當祕密揭發時,周遭的秩序重新洗牌,令人難以承受當亡靈動盪不安,彼此撕裂時,他們的後代會因創傷的再現而痛苦加倍分享苦難的經歷,就是請求周遭親友做我們奮鬥的領導揭露的祕密所產生的效應,是依據聽者與他對於告白所感受的方式而定為了瞭解自己,周遭環境必須配合,自我才得以強化問題不在於針對病患,緩減他的疼痛,真正應該治療的是文化創造力或許是痛苦的產物。而這不代表痛苦即是創造力的來源如狂人般作夢以填補缺憾。夢想?還是死亡?結論當個正常人是要付出代價的,經歷過的災難促使我們蛻變。我們從而編織了心理韌性,心靈創傷者把痛苦轉化成藝術品

商品規格

書名 / 心理韌性的力量: 從創傷中自我超越
作者 / Boris Cyrulnik
簡介 / 心理韌性的力量: 從創傷中自我超越:個人克服心理創傷社會度過轉型正義全都需要心理韌性★法國熱銷39萬冊★已翻譯為英文、德文、韓文等9國語言★探討心理韌性的經典之作★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70578
ISBN10 / 9863570575
EAN / 9789863570578
誠品26碼 / 2681290827003
頁數 / 31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悲喜劇的辯證:創傷與心理韌性/林美珠(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閱讀《心理韌性的力量》這本書,不禁讓我想到電影「美麗人生」。導演貝里尼以喜劇的手法,描述集中營的磨難,一位父親經由扮演的方式讓他的兒子以
為集中營的一切都只是遊戲,即使最後被處死,仍呵護著兒子純潔的心靈,這是片中最令人動容的一幕。同樣的,《心理韌性的力量》這本書,雖然多描述戰爭倖存
者、暴力受害者等故事,但是作者鮑赫斯•西呂尼克,並不在描述戰爭或暴力的恐怖與血腥,而是將重點放在那些從苦難底層中「活出來」的兒童身上顯現的特質,
亦即「心理韌性」。西呂尼克認為禍與福的關係是彼此強調了另外一面,一如兩道相反作用力卻彼此抵住,這就是心理韌性,把禍與福之間的複雜關係論述得相當精闢。


「遭受命運的打擊,要如何順利成長?」「遭遇不幸的人是否還具有快樂的能力?」對西呂尼克來說,答案是正向、肯定的。童話故事、詩歌文學、學術研
究及倖存者的故事等等,多支持這樣的看法。不過一般人傾向於假設遭遇不幸的人也同時失去了快樂的能力,但是事實不一定是如此,因為「痛苦和悲傷並非精神崩
潰的代表」、「雖然遭受苦難,卻依然快樂,充滿冀望」。書中有一例可以說明,那些被送到集中營的兒童,一旦克服了集中營的傷痛,戰後的憂鬱反而促使他們積
極追求家庭與社會的優越。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不難發現這樣的案例。綜觀全書,可以看出西呂尼克在文字的背後那強烈的意圖,要去倡議過去被忽略的心理韌
性概念,特別是那些在苦難、創傷中活過來的兒童身上展現出來的,藉此重新論述創傷的意義。


本書作者援引許多兒童心理學的觀點,以兒童為中心的思考,倡議兒童心理健康之重要。在創傷的議題上,除了關心創傷帶來的直接影響之外,同時強調
「社會再現」對於心理發展與療癒的影響。「社會再現」這個詞,可以透過書中一個有趣的例子來理解: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倖存者,九歲男童,小貝爾納,他的身體
經檢查有髖骨骨刺向前凸出的問題,然而這小男孩所感受到的卻是溫和與自豪,因為他的父母親也有類似的症狀,「我跟他們一樣,我和他們很像。我把他們延續下
來。我沒有背叛他們。因此我不必再感到罪惡感了」。從上述可以看到,這個小男孩內心再現的世界是一種溫柔與驕傲。在這個小男孩的自我敘述中,突出的髖骨具
有特殊的意義,而這個具有意義的影像的「再現」,說出來就成為他身分的一部分。但是社會再現也可能造成二度創傷,若社會論述將受創兒童框限在社會底層、邊
緣、甚或犯罪人口的時候,例如,如果社會論述說「孤兒就是問題兒童」,那麼這樣反而「布置了許多社會路徑,把他們編織到犯罪的區塊」。


不過,究竟在遭逢創傷的兒童記憶中留下來的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西呂尼克在書中說了一段一個六歲小男孩遭到德軍逮捕時的
記憶,留下惦記的影像並非死亡,而是夜晚戴墨鏡的軍人、哭泣男子的喉結,說明了孩子的記憶中會特別保留對他們而言有特別意義的細節。此外,在作者另一本書
《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中,也提到在他年幼記憶中逃亡路上遇見釋出善意的陌生人、讓救護車開走的德國軍官等,是這些影像讓他得以躲過兒時創傷的難
關。安娜•佛洛伊德在二戰期間觀察到嬰兒在母親從容寧靜的懷抱中受到保護,「倫敦大轟炸時,孩子們並未覺得安全受到威脅,由於他們的母親表現得很有自信;
同樣地,修曼.邦伯挾持的幼童人質反而都覺得像是玩遊戲,由於老師運用的策略」。若將時空背景挪到現代來看,以近來發生的強震創傷為例,可能社會的情緒或
行為反應,像是ㄧ個堅定、信心、或焦慮失措的眼神,亦或是一個特別的味道、影像等等,是可能被保留在倖存兒童的記憶中成為內在影像,引領其後續情緒與人格
的發長。社會反應對兒童心靈的影響不得不慎。


本書與作者其他著作同樣強調敘說的重要性,認為透過語言的自我敘說,個人私密話語得以找到出口,方以啟動心理韌性的修復,為過往尋找意義,進而有
勇氣展開新生活。經由敘述,敘說者變成過來人或活出來的人,在他人傾聽下,產生被理解的感覺,最後我變成再現的我,所以說「敘述,所有的苦難疼痛都變得可
以承受了」,這是鮑赫斯•西呂尼克在書中不斷重述的重點。


而這本書雖然碰觸戰爭與創傷議題,但其實很勵志,讀了會有提升正向信念之效,尤其在這個詭譎多變、苦難重重的世界裡,閱讀「禍中之福」,也許可以帶來些許心靈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