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繭居族: 家族治療實務指南 | 誠品線上

ひきこもり脱出支援マニュアル: 家族で取り組める実例と解説

作者 田村毅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搶救繭居族: 家族治療實務指南:近年來,全世界高度發展的國家,都出現了生理毫無異常,但足不出戶、逃避社會的一群人。他們從青少年到成年人都有,被稱為「繭居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近年來,全世界高度發展的國家,都出現了生理毫無異常,但足不出戶、逃避社會的一群人。他們從青少年到成年人都有,被稱為「繭居族」。 家人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父母既擔憂又自責;當事人也懊惱自己無法克服對人際互動的恐懼,深受繭居狀態之苦。由於繭居不是疾病,精神科藥物完全無效。心理諮詢、就業與就學的社會支持,以及家人的信任與鼓勵,才是促使當事人脫離繭居生活的關鍵。 作者田村毅為專精家族治療的日本精神科醫師,依據多年接觸繭居個案的經驗,他發現,家族治療是協助繭居者的關鍵方法。他以豐富的案例與平易近人的問答形式,寫下這本幫助個案與其家庭脫離繭居陰霾的實用手冊。 為什麼孩子會變成繭居族?家庭的力量為什麼會僵化停滯?該如何活化這股強大的力量?在日本,社會提供哪些資源,協助繭居族走出家門?一向代表權威的父親角色,在親子關係中常位處邊緣,該如何善用父親的力量,鼓舞繭居者恢復自信,步入社會? 家有繭居者,並不絕望,也不羞恥。只要全家動起來,調整家庭動能,就可以幫助繭居者找回力量,自行破繭而出!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作家、心理治療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宇寧身心診所所長/吳佑佑家族治療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退休教授/吳就君家族治療師、敘事治療師/吳熙琄家族治療師/林麗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趙文滔 魅麗雜誌發行人、作家/賴佩霞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謝文宜(按姓氏筆畫排序) 「精準、溫暖、平易近人的文字背後,是豐厚的專業底蘊與人文關懷! 」--家族治療師/林麗純「田村毅醫師是一個有趣的人,他接受過西方家族治療的嚴謹訓練、英文流利,又長期對日本社會文化懷有深刻的反思,所以能從跨文化角度,探討「繭居族」這個在亞洲社會特別嚴重的現象,加上他治療繭居者的豐富臨床經驗,使得這本書極具參考價值。他送我的日文版,我一直放在書架上,只恨自己不懂日文,現在有了中文版,終於可以拜讀,好高興。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趙文滔 「有了這本書,可以讓家有繭居孩子的父母,像是吃了顆定心丸:原來和那個讓自己頭痛不已、難伺候的孩子相處,也有好方法可以依循。原來有人懂你的孩子,也懂你。田村毅醫師幫助過許多愛孩子的無助父母,方法就在書裡面,看完它,你會懂得該怎麼做,再度找回為人父母的自信。 」--魅麗雜誌發行人、作家/賴佩霞 「繭居族在台灣已經悄悄成為助人工作者難以逃避的議題,田村毅教授這本書提供我們許多他與這些個案及家庭工作寶貴的觀察、技巧與經驗,是非常值得好好研讀的一本書!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謝文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田村毅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擅長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族關係、家族治療等領域。2011年離開東京學藝大學,告別19年的教授生涯,專注從事於能與人深入接觸的心理治療工作。目前在東京‧西麻布開設非國民保險診所「田村研究室」,主要處理青春期/青年期心理問題、拒學症、繭居族等個案。 1957年出生於東京,1987年取得筑波大學醫學博士,主修青春期精神醫學、家族治療、活用媒體的諮商。之後取得英國文化協會獎學金,前往倫敦留學三年,於倫敦大學和塔維斯托克中心(Tavistock Clinic)學習家族治療,並在英國生命線(Samaritans)開設日語電話諮商。回日本後,也致力於從事生命線的電子郵件諮商,在日本與海外進行治療工作超過三十年。 在「東京都繭居族支援網」與「東京都年輕人綜合諮商(.ə.)/青年指南」擔任總監,並以督導者身分參與電話及電子郵件諮商的經營。是日本家族研究、家族治療學會國際交流委員長,以及受該學會所認定之督導者;並為東京生命線顧問暨前任理事、美國家庭治療學會國際會員。 著有《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指南》(心靈工坊)、《網路治療的邀請:心理治療的新世界》(2003)、《療癒郵件列表》(2005)、《家族書信往來的建議——父親形象再發現》(2007)、《兒童虐待:父親,母親,孩子的護理手冊》(2009)(以上為日文著作)等作品。田村毅醫師網站http: www.tamuratakeshi.jp ■譯者簡介林詠純徐欣怡曾育勤黃瓊仙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父親缺席以後的亞洲社會 王浩威 推薦語 前言 何謂家族治療? 序章 繭居族不是病! Part1 孩子為何會變成繭居族? 何謂繭居族? 繭居是因為任性、依賴、懶惰嗎? 繭居現象為何好發於青春期? 青春期的退行現象 鬥志(父母的引擎、孩子的引擎)的轉換 專欄 關掉父母引擎的難處 與他人協調 專欄 何謂依存症? 繭居是旁人的責任?還是自己的責任? 專欄 繭居族與雙親關係的再調整 確保容身之處 專欄 動搖的心 專欄 心理疾病與霸凌 有所謂容易變成繭居族的個性嗎? 告別「全能的自我」 Part2 孩子成為繭居族,不是父母的錯 家庭的「心結」 專欄 家庭肩膀僵硬理論 繭居族是家人造成的嗎? 重新思考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 持續照顧孩子的「心結」 專欄 繭居族與日本文化 夫妻不睦的「心結」 專欄 雙親攬責的功與過 家人缺乏溝通的「心結」 父母憂鬱的「心結」 父母失去自信的「心結」 專欄 心靈腫瘤理論 Part3 讓雙親恢復自信 給予孩子優質的愛與認同 啟動孩子的引擎 專欄 雙親的認同會讓孩子產生自信 專欄 拯救孩子的家庭力量 (專欄樣式) 面對社會的信心來自於受傷經驗 如何安全地「體驗受傷」 專欄 父母角色的轉換 拉開親子間的距離 專欄 心的容量 成為有自信、有安全感的父母 找回父母的活力 親人能做些什麼? 不肯與父母說話怎麼辦? 來自手足的支持 讓手足為家中帶來新氣象 手足對於父母的支援 丈夫是繭居族(妻子的諮商) 專欄 如何肯定地責備? Part4 善用繭居族支援系統 繭居族的諮商窗口 .精神醫療 .心理諮商 .公家的繭居族支援機關 .民間支援團體 <對當事人的支援、對家庭的支援> 一、家庭訪問/二、容身之處活動/三、就學或就業支援 四、家庭諮商/五、給父母的講座與演講/六、父母聚會.父母團體 專欄 綜合生理、心理、社會三種思考模式 繭居在家,是一種病嗎? 繭居族與發展障礙有關嗎? 我的孩子是否得了憂鬱症? 吃藥有效嗎? 心理諮商的流程為何? 專家真的懂繭居族嗎? 當繭居族拒絕諮商時 家庭諮商有效嗎? 專欄 家人之間無法跨越的牆 只是守護著繭居族的孩子就可以了嗎? 父母只要接受與等待就夠了嗎? 害怕被拋棄的不安,會讓孩子心靈成長 當孩子說想自殺時 當繭居族高齡化 繭居族支援的目標 Part5 活用父親的力量 建立與父親的關係 專欄 青春期就是父親該出場的時候 想說出真心話 無法與繭居族深入交談 讓父親參與諮商 繭居族與父親的關係獲得改善的範例 專欄 終於能面對家人的K先生 傳達父親的價值觀 調整父親與母親的教育方針 磨合雙親的想法 為孩子暴力所苦的父親 父親如何建立與孩子的信賴關係 肯定的力量讓孩子甦醒 請父親給予孩子希望 相信家庭的力量 後記 【附錄一】 繭居與拒學相關之台灣公/民營單位資源 【附錄二】 延伸閱讀

商品規格

書名 / 搶救繭居族: 家族治療實務指南
作者 / 田村毅
簡介 / 搶救繭居族: 家族治療實務指南:近年來,全世界高度發展的國家,都出現了生理毫無異常,但足不出戶、逃避社會的一群人。他們從青少年到成年人都有,被稱為「繭居族」。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70387
ISBN10 / 9863570389
EAN / 9789863570387
誠品26碼 / 2681211255007
頁數 / 23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父親缺席以後的亞洲社會


王浩威





這些年來因為工作專業的關係,參加了許多亞洲地區或國際性的會議,因此也認識了不少其他國家的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日本的田村毅教授是其中的一位。


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二○○五年香港舉行的國際家庭治療會議吧,他當時就報告了日本的拒學問題。二○一三年,他又做了同樣主題的報告,這次,關心這個問題的人更多了。在台上報告的他,最後問了大家:「為什麼拒絕上學的問題,在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中國這些近期已經開發的東亞國家,變得越來越嚴重呢?」


以前,如果有孩子沒去上學,通常是指他們跑到外面遊蕩,可能會學壞而出現偏差行為,最後甚至變成幫派少年。現在卻不同了。許多孩子想上學卻上不了學,他們也許是因為恐懼人際關係的困難、說不出的內在挫折、或是各種莫名的焦慮,而產生對上學的矛盾情緒。這些沒去上學的現象,最近國際學界普遍稱之為拒學行為(school refusal behavior)。


有些拒學行為可能會繼續持續加重,甚至到了完全足不出戶或晝伏夜出的程度。日本將這樣的情形稱呼為「ひきこもり」(hikikomori),而且這個日本名詞已經被國際學界普遍使用,在台灣最普遍的翻譯是「繭居族」。有些西方學者則翻譯為「社會退縮症」(social withdrawal),指的也是同樣的情形。


這樣的一個趨勢,從文化變遷的立場是十分值得探討的。二○一三年的《東亞教育》 一書就指出:「在東亞,八零年代以後,校園暴力、兒童心理問題、霸凌、拒絕上學等等問題,因為僵硬的教育體制跟升學考試,還是變得十分嚴重,成為了社會的議題。」


齋藤環(Tamaki Saito)是日本另外一位關心這個議題的精神科醫師,他指出:「繭居族的問題原本只存在日本,如今也存在於別的國家,特別是在都會地區,這也許和全球的社會文化快速變遷也有關係。」


這問題有多嚴重呢?二○一○年日本文部省公佈是這樣的情形共有七十萬人,平均約三十歲,幾乎是佔了日本年輕人口的百分之一到二。


田村毅回顧過去三十年,他認為日本的繭居族特徵也不斷在改變。


「以前是以十幾歲的初中、高中生為主,最近的繭居族年齡層有高齡化趨勢,從二十歲世代至三十歲世代都有,其中也有不少四十歲世代的人。


「以前是將脾氣發洩在家人身上,對家人施以暴力。現在也是有這樣的年輕人,但數量在減少當中。變成將脾氣發洩在自己身上,做出割腕、大量服藥等自殘行為或自殺的年輕人變多了。


「以前幾乎都是由母親來接受諮詢輔導,最近前來諮詢的父親也為數不少。」


台灣的教育單位並沒有太多的相關數字,目前的統計除了休學或沒就學的數字,只能查到缺課的情形,無法從中區分是否達到拒學行為的程度。然而從各個領域的實務工作上來看,不論是學校、社區社工、還是醫院工作人員所觀察到的,這樣的情形似乎越來越嚴重。


今年六月底,田村毅教授來台灣舉辦關於拒學症的工作坊,付費報名來參加的專業人員出乎意料的踴躍,而且都是年輕的實務工作者。這也反應出在第一線的接觸經驗中,拒學和繭居已經開始成為大家的挑戰了。


這些年來,拒學行為的問題不只是在韓國、日本、香港、台灣等地變得嚴重,在中國的都會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等,都成為教育界和諮商界的重大議題。


這樣的情形當然不限於亞洲。齋藤環在他的著作《社會退縮》 英文版的序中就提到:西班牙和義大利也開始面臨社會退縮症人口的問題。而這兩個國家,恰好都是西方各國中較傾向家庭性格的。


為什麼在強調家庭文化的國家經歷了經濟起飛以後,這樣的現象比較容易出現呢?關於這一點,恐怕只能留給社會學家或人類學家來思考了。


而田村毅認為,繭居族的出現,是因為父親角色在家庭中缺席的緣故。


這讓人想起華人人類學家許烺光的理論。許烺光認為,在同樣是以家族為重的亞洲文化裡,華人社會在傳統的社群關係中,更是以父子鍵為最重要的環節。這是延續了費孝通對於傳統社會是差序格局的說法,做出更進一步的說明。


費孝通和許烺光,都是英國人類學家馬凌諾夫斯基前後期的中國弟子。費孝通先提出這樣的看法,認為中國鄉土社會以宗法群體為本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以親屬關係為主軸的網絡關係,這就是他所謂的差序格局。而許烺光進一步比較,相對於個人主義的美國文化,在日本、印度和中國等文化之間又有怎樣的不同,提出其中更細膩的差異。


在台灣也好,在中國經濟起飛的都會地區也好,傳統的宗族早已經不再有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是不存在的。過去華人的社會裡,在所有關係中,父子鍵之所以是最重要的一環,是因為有宗族為底的社會結構。然而現在的台灣也好,北上廣也好,所有的社會結構都是以核心家庭為主體,跟過去已經不一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卻還繼承著傳統的價值觀,對父親的角色還懷著一成不變的期待。然而,真正的事實是:失去宗族的結構以後,在核心家庭中的父親,其實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找不到執行自身功能的方法。於是,大部分的父親都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缺席了。


在現代以核心家庭為主的社會,母子鍵取代了傳統的父子鍵,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而母親角色所發揮的往往是家庭內的功能。這樣的功能,即使再怎樣努力,頂多也只是將家庭面的功能延伸到家庭外的領域,孩子的成長也因此出現了不容易離開家庭的現象。而拒學行為或繭居族,都是這種進不了社會的情形。這時候,父親的社會角色也就顯得特別不可或缺。


在這本由田村毅所著,二○一四年於日本發行,今年(二○一五)由心靈工坊推出中文版的新書《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指南》裡,他從家族治療的實務工作中,給出許多提醒。其中,將父親的角色重新引入核心家庭之中,是關鍵的一步。而在許烺光的理論中,日本社會是以「家元」為基礎而非以「宗族」為基礎、以母子鍵為主而非以父子鍵為主。如果在日本社會,這樣的實踐可以行得通,在華人社會中的實行當然更有說服力。


拒絕上學的行為只顯露了冰山一角,它代表著潛存在海洋底下、看不到的社會結構,已經發生了激烈的變化。臨床工作者往往只是這社會中最前線的一環,因此也就最早接觸到相關的現象。然而,面對這樣的臨床現象,要如何調整單一個案背後的社會結構問題,並不是心理專業人員所能夠承擔的。


這樣的激烈變化,對各個領域都將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對每個領域的從業人員而言,都需要足夠的敏感度和創造力,才能推出具有實質意義的因應之道。而這或許也是包括台灣、中國,和其他的非西方國家在內,在經濟崛起以後,要如何繼續保持繁榮的關鍵因素吧。


田村毅第一次來台灣的時候,我去旅館找他,十分訝異地發現,他用空運把自己的腳踏車一起帶來了。熱愛四處走動的他,也樂於認識各種不同的文化,喜歡在這裡頭找到意想不到的差異。


這本剛出版的新書《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指南》,就是他一直以高度好奇心來進行思考和實踐之下的產物。在現代社會裡,心理或社會領域的工作者,往往要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挑戰。田村毅在本書中所展現的,不只是對於拒學行為和繭居族的處理方法,更是所有臨床工作者面對當前的時代,所應學習的實踐態度。


這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我的好朋友程小姐和臺灣心理治療學會,有她和她家族的熱心贊助,才促成了本書中文版的發行。


在出版事業日益艱難的今天,任何專業題目的銷售量都相當有限,再好的書也不可能損益兩平。或許這本書只能賣個五百或一千本,但如果因此能幫上五百個小孩脫離繭居的困境,就等於是幫助了五百個家庭。這樣的價值,不是銷售量的數字所能夠反映的。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何謂家族治療?

 我的孩子長久以來都窩在家裡,不肯出門。
 不跟他交談的話,可以度過平靜的一天。但如果交談了,只要聊到「以後有何打算?」的話題,他就會變得焦躁不安。
 過去這幾年都沒跟他說過話。我該如何跟他相處才好?

 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也非常推薦家族治療,接受過眾多繭居族家庭的諮商案件。

 「孩子的問題困擾我很久了。期間我也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是都沒有效。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何孩子會成為繭居族。為人父母的我,真的不曉得如何做才好。因為無計可施,我放棄了。」

 透過本書,我最想告訴各位的是,家人能做的事情很多,沒有必要放棄。我會傳授各位讓家庭恢復活力,在親子關係中重拾自信的方法。家庭本來就擁有極大的能量,善用這股能量,抱持積極正面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孩子也會變得積極進取,擺脫繭居族生活。

 在在過去三十年裡,我以精神科醫師的身分,接觸了許多繭居族及其家人。一開始還沒有「繭居族」這個名稱,由於患者多是十幾歲的孩子,常用的名稱為拒學、輟學、社交恐懼症等。當時,繭居族並沒有被列為精神醫療對象。繭居族與舊有的精神疾病概念,有著顯著的差異。我所隸屬的大學研究團隊搶先一步發現這個問題,歷經一再的嘗試及錯誤,走到了今天。

 日本國內的年輕繭居族,約有七十萬人至一百萬人。回顧過去三十年,繭居族特徵也不斷地改變。以前是以十幾歲的國中生、高中生為主,最近的繭居族年齡層有高齡化趨勢,從二十幾歲至三十幾歲的都有,其中也有不少四十幾歲的人。以前的繭居族,多是將脾氣發洩在家人身上,對家人施以暴力,現在也有這樣的年輕人,但數量減少了;而將脾氣發洩在自己身上,做出割腕、大量服藥等自傷行為或自殺的年輕人變多了。以前幾乎都是母親來接受諮商輔導,最近前來諮商的父親也為數不少。
 雖然產生了這些差異,但繭居族的基本特性是今昔皆同的。
 繭居族會整天待在家裡,想起床才起床,想睡就去睡,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看在旁人眼裡,或許會覺得他們的生活自由隨性,但其實,他們的內心一點都不自由。他們失去了與人交往的自信,對於看不見的未來充滿不安,而且相當苦惱。
 家人的狀態也一樣。周遭的人會指責,是雙親的教育方式或是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不當,才會導致這樣的局面,雙親也會自責或是彼此責怪。其實雙親是很傷心的,他們完全不知所措,也不曉得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結果,雙親喪失了與孩子相處的自信,孩子失去了與社會交流的自信,演變為雙重的自信心喪失。要怎麼做才能擺脫這樣的惡性循環?家人和孩子該如何恢復活力?為了找到答案,我在倫敦學了三年的家族治療。

 世界各地都有繭居族的存在。不過,沒有一個國家像當今的日本一樣,繭居族人數如此眾多,已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在韓國,繭居族也是年輕族群的社會問題,但人數不如日本這麼多。
 社會風氣也是造成繭居族的因素之一。相較於歐美社會的個人主義,日本是個團體意識強烈的社會。無論在學校裡或出了社會,都得學會解讀氛圍、看對方的眼色行事,以求得自己的容身之處。日本人不喜歡只有自己與眾不同,由於特立獨行會惹人厭,必須懂得如何與周遭的氣氛融為一體。尤其是中上階層的家庭更重視教養,希望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些想法,都會形成青春期的壓力,讓孩子心神不寧。
 此外,日本也是親子羈絆相當深切的社會。在這一點上,日本的家庭美德可以說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但如果走錯一步,就會導致親子之間的依存感太強烈。為了掩蓋孩子的問題,雙親會立刻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使得孩子永遠都不懂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即便孩子長大成人,雙親依然繼續照顧孩子,導致孩子繭居生活的長期化。相較於國外的家庭,日本的家庭通常具備了這樣的特徵。
 我從英國歸國後,在大學任教,也繼續鑽研青春期精神科的臨床經驗及研究。我也成了擁有三個孩子的父親。現在我的孩子們將迎接青春期,跟孩子相處的喜悅與難處,我完全能體會。守護孩子成長的父母心情,正是我的心情寫照。
 三年前,我從執教十九年的大學教授生涯退休,目前在東京經營私人診所,專門治療繭居族。年輕時,因為渴望擁有大學教授的社會地位,才會至大學任教。大學教育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但是我發現,能夠與人心深入接觸的心理治療工作,才得以讓我的特質及能力發揮至最高境界。於是我決定提早十年退休,從事最想做的工作。
 日本的精神科醫療領域存在著許多問題。因為仔細聆聽患者心聲的診療時間不足,並不是採取交談治療(諮商)為主,而是以藥物治療為主。我在年輕時期也曾有過這樣的精神科醫療經驗,如今到了這個年紀,不想再這麼做。為了有充足的時間傾聽患者心聲,我毅然決然採取沒有健保的自費門診方式,誠心地面對每位患者,深入詢問與患者家庭有關的事。最近在都會區,自費門診的精神科診所數量有在增加,但與美國相比,還落後很多。在日本,諮商治療的文化尚未深化。
 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精神科藥物無法治療繭居族症狀。繭居族支援輔導對於醫療的貢獻,便是能發現會與繭居族的特徵混淆,而可能遭到隱蔽的思覺失調症或發展障礙等疾病,並且清楚地加以區分。可是,對於不屬於上述障礙或疾病的繭居族,既有的精神科藥物完全無效。反之,綜合了心理諮商、就職及就學等的社會支援、以及家庭支援的治療方法,才是真正的重點。

 在過去十年中,社會對於繭居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許多機構也展開了繭居族的支援業務。關於這個部分,我會於Part4詳細介紹,包括學校輔導、教育諮商等教育機構、醫院等醫療機構、保健所或精神保健福利中心等行政機關、NPO法人等民間機構等,若能善用這些支援資源,繭居族一定能夠重生。
 不過,如果已尋求上述支援,卻仍然解決不了問題的個案,就會來到我的諮商室。因為繭居族本人拒絕與人來往,甚至也會拒絕接受支援,家人也可能不願意面對孩子的問題,因為覺得可恥而不想讓外面的人知道;基於這些想法,會讓繭居族本人及其家人,不願意到支援機構尋求協助。

 透過本書,我會介紹家族治療的思考模式。在內文中,將「家族治療」及「家庭諮商」視為意思相同的名詞用語。
 家族治療是一種新的心理治療(諮商)技巧,自一九七○年代開始,以美國為中心開始流傳,但在日本尚未十分普及。在一般諮商中,諮商師面對的是一位個案,在家族治療中,則需要同時面對多位個案,這對諮商師而言屬於高難度技巧。而且對個案的家人而言,也會覺得家族治療的門檻比較高。「家族治療」給人的印象不是很好,明明是繭居族自己的個人問題,為何家人也得接受治療?難道是因為家庭有問題,所以需要治療家庭缺陷嗎?「家族治療」四個字容易讓人有這樣的誤解。
 其實,意義正好相反。家族治療並不是要追究家人的責任,也不是為了治好家庭的問題。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完美家庭。每個家庭都存在著各種大小不一的問題,然後配合人情事理、為了彌補缺失而生活著。家庭當然都會有問題,家族治療的目的並不是要去掉問題。家庭除了帶有存在著各種問題的負面印象,同時也擁有克服難題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家庭恢復力(Resilience)。家族治療的焦點不在於家庭的負面印象,而是要強化家庭所潛藏的正面恢復力,並協助家人憑自己的力量克服問題。
 家庭療法的支援焦點不以個人為主,而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主。如果從認知行為治療、精神分析治療、個人中心治療等的既有諮商理論出發,其支援焦點當然是繭居族本人,治療者會從當事人是否潛藏了精神性疾病、思考程序是否偏頗、是否為過往的心理創傷所困、自信心及自立心是否培養完善等觀點來視察,純粹是以支援當事人為主。家族治療不會像這樣探索個人的內心世界,而是將焦點鎖定於關係,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
 人,無法離群索居。不論是喜是悲,都是人際關係的產物。繭居族就是處於喪失了與人交往的那股活力的狀態,他的家人也失去了與他和睦相處的活力。當家人能與當事人和睦相處,當事人就能重拾與社會眾人交際的活力。
 親子關係尤其被視為重點。繭居族的發生,就是在從孩童成長為大人的青春期時,在孩提時代依賴家庭的心理狀態,沒有順利轉換為自立自信的成人心理狀態,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家庭是有生命的個體,是由每位家族成員適時往來,所形成的一個有機體。結婚後會有新成員誕生,然後父母予以養育,當孩子從嬰幼兒期朝著學齡期、青春期、青年期逐步成長而自立,也就是一個家庭的成長歷程。如果家庭這個複雜結構的某個環節「僵住」了,無法順利運作,所有的家族成員都會遭受波及。家族治療的作法就是協助找出隱藏的「僵硬點」,然後予以搓揉變軟,讓家庭功能再度順利地運作。
 人的一生中會有好幾種家庭經驗。孩提時代與雙親及手足一起生活的家庭(原生家庭)、結婚後扮演父母角色的家庭。也有人離婚後再婚,有人沒有結婚,也有不生育孩子的頂客族夫妻,現在的家庭類型相當多樣化。哪個好、哪個壞,並不是問題所在。總而言之,對每個人的人生而言,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這件事亙古不變。
 美國的家族治療專家肯.哈迪(Ken Hardy)留下了這麼一句名言:「家是幸福的園地。」(Home is an incubator for hope)。對我們而言,家就是幸福的泉源。家賦予了我們生存的喜悅以及生存的意義。可是,不是只有這樣而已。家同時也是不幸的來源。擁有無法解決問題的家庭會相當苦惱,進而失去希望。「希望」乃是對於將來感到肯定的預期心理。任何人都無法確實預測將來會如何,但總期待著在未來會有好事發生,這樣的期待,賜給我們繼續活下去的意願。一旦失去這樣的意願,就等於處於絕望的狀態。無法預測未來會有好事發生,就會喪失活下去的意願,心也會走向死亡。
 繭居族的家庭看不到孩子的未來,因而喪失了希望。若追根究底,其中仍存在著極為深厚的家庭之愛。所有的家庭在夫妻剛結婚時,以及後來孩子出生時,都抱持著極大的幸福感及希望,可是,為何最後會失去這份喜悅的感覺呢?因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孩子幸福,父母就會感到幸福;而當這些期待無法達成時,就會讓人陷入極大的苦惱中。如果一開始沒有期待,也不會有煩惱。
 沒有家庭之愛,就不用為家人煩惱。其實這就是隱藏在最深處、可以解決問題的那條線索。我們要誠心面對為家人好,而深陷苦惱的父母心情。這項工作會伴隨著莫大的痛苦,一個人去完成當然會筋疲力盡而累倒,家族治療就是大家一起執行這份工作,並且小心翼翼地解開繩索。
 在希臘神話裡,潘朵拉盒子是絕對不能打開的珠寶盒。一旦打開這個珠寶盒,疾病、竊盜、嫉妒、憎恨等所有的惡都會跑出來。然而,當所有不好的東西都跑出來以後,藏在最底下的「希望」就會出現。
 一旦長期看不見希望,想要把它從最底層取出並不容易。唯有面對家人、面對自己,才能徹底回顧過去發生的點點滴滴。因此,絕對需要勇氣及信任。
 家族治療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家人與諮商師之間建立起深厚的信賴關係。與人相處會有負擔,但同時也存在著喜悅。在諮商過程中,慢慢打開家庭這個盒子,將塞在盒子裡的不安及煩惱全部趕出去,引導出藏在最裡面的希望。當家人再度發現彼此聯繫交流的那份喜悅時,就能夠與孩子和睦相處。然後,孩子也能再次找到與人交往的喜悅。

 那麼,說明本書的閱讀方法。
 本書以回答繭居族家庭問題的形式,讓大家認識繭居族,並說明孩子與雙親的相處方式。有的地方會改變底色,插入專欄單元,在問題的部分,會有簡潔的要點解說。我也盡量使用比喻的方式,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在序章,將以繭居族「太郎同學」的五次家庭諮商為例,讓大家了解家庭諮商是如何開始、會經歷哪些情況、以及如何解決問題,讓大家抓住其中的要點。
 Part1針對孩子心靈成長的狀況予以概要說明,讓大家瞭解繭居族的成因。孩子在兒童時期的心理有什麼樣的特徵?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會如何轉換為成人心理?並說明如果心理狀態無法順利轉換,會讓孩子成為繭居族的原因。
 Part2將從「家庭僵硬點」(心結)的觀點來說明家庭會失去活力的原因。雖然每位家族成員都沒有錯,可是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影響所及將波及整個家庭。在此單元會說明情況。
 Part3會具體說明讓家庭恢復活力的方法。讓大家瞭解家庭的力量是什麼,以及家庭力量明明非常強大,卻消失不見的原因。
 Part4將概要說明繭居族的支援管道。現在的社會準備了哪些援助資源,有何特色,以及妥善利用的竅門為何。尤其會針對家庭諮商的思考模式及具體作法加以說明。還會提及近年來繭居族年齡層高齡化的現象。
 Part5的焦點在於父親的力量。父親握有解決繭居問題的關鍵之鑰。青春期是母親世界轉換為父親世界的時期,但日本家庭從來不懂如何善用父親所擁有的這份力量。這是我深入研究的中心主題,我是一名父親,也為人夫、為人子,我依循著這些經驗,探尋該如何活化父親力量的方法。
 不管從哪個部分開始閱讀本書,都能馬上進入情況。想瞭解具體對策的人,請從Part4開始閱讀。想從根本瞭解繭居族的人,建議從Part1開始依序閱讀。
 此外,關於本書中列舉的所有問題及範例,乃是將我常碰到的臨床案例加以組合,再重新撰寫,所以在此聲明,並沒有觸及到特定對象的隱私。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