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空間是身體的延伸、自我認同的象徵,更是社會文化與政治權力的角力場。為了保護青少年,就該實施青少年宵禁?我們要讓孩子在什麼樣的校園空間中學習成長?馬路的設計為汽車族而服務,行人理應辛苦的上天橋下地下道?同志的愛情理應隱身於公共舞台之後?家園的意義…許多既久成俗的空間規則,其實值得我們重新審視。 回到個人身體與環境的實踐,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與改造空間,在我們認識空間的同時應該嘗試去改善空間,讓空間更適合我們的行動與想像。從周圍的環境做起,改善家庭中的個人空間、消除都市中黑暗危險的死角、創造社區中鄰居聚集相互學習的空間角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俗民建築師。改變每日生活空間的行動本身,就是賦予自己界定自我的機會,形塑我們的空間就是在形塑我們的未來。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空間就如同時間一樣,我們每天在其中生活、流動、呼吸,任何的群體行為與個人思考,都必須在一個具體的空間內才得以實踐。然而,空間卻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與心理認同。然而,我們該怎麼去發現它,反芻它呢? 「與空間互動的過程,就是與自己內心互動的過程」,這是作者所深信的觀點,作者就像是班雅明「說故事者的典型」一般,以第三人稱的角色,款款敘述著,無論是一位女生與布娃娃咪咪的忘情眷戀,台大學生在校園中拓圖尋寶的喜悅,還是紐約青少年地下鐵塗鴉的衝動,文中時時令人悸動的高潮,承載著人與物深情對話,也讓讀者對自己所居所處,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