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藝術 | 誠品線上

今日の芸術: 時代を創造するものは誰か

作者 岡本太郎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今日的藝術:●啟發藝術家橫尾忠則、打開台灣抽象藝術大師陳正雄的現代藝術大門的重要著作!●語言犀利又詼諧,是給對藝術有興趣、卻又對藝術有所畏懼的人的藝術指南!我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啟發藝術家橫尾忠則、打開台灣抽象藝術大師陳正雄的現代藝術大門的重要著作! ●語言犀利又詼諧,是給對藝術有興趣、卻又對藝術有所畏懼的人的藝術指南! 我要大聲宣布: 今日的藝術, 不能精巧, 不能漂亮, 不能舒服。 因為我堅信,這是藝術之所以是藝術的根本條件。 岡本太郎 還記得在《二十世紀少年》、《半澤直樹》中不斷出現的「太陽之塔」嗎? 想知道這個奇妙的「太陽之塔」的設計發想是怎麼來的嗎? 「太陽之塔」的設計者,正是戰後日本夙負盛名的前衛藝術巨匠──岡本太郎,《今日的藝術》一書也正是岡本闡述自身獨特的藝術論的重要著作。 在書中,岡本認為,現代人已經習慣依據常識與既定邏輯去理解藝術,無法純粹地享受藝術帶給人的樂趣,因此,唯有清除那些固有觀念,才能自由地享受藝術帶給生活的喜悅。這本書就是要破除「懂不懂」、「新不新」、「美不美」這些阻擾我們欣賞藝術的障礙,岡本甚至認為,唯有實際參與藝術,我們才會真正享受到藝術。 在《今日的藝術》出版當時,岡本犀利詼諧的言談、獨特的個人魅力、不給自己留後路的自信,及其欲以他特殊的藝術觀改革當時日本藝術界與教育大眾何謂藝術的野心,震動了日本戰後社會。此後該書暢銷多年,成為無數對藝術有興趣的人的啟蒙書、年輕藝術家的必讀書。不少藝術家如美術家橫尾忠則,就曾表示自己深受該書啟發,台灣抽象藝術大師陳正雄也曾說過這本書在他20多歲時,開啟了他的現代藝術大門。 事隔半個世紀以上,我們拾起這本書,發現這本書迄今未曾過時。想想我們現在還是無法放下對藝術的刻板印象,經常看到藝術作品就喊難,就說看不懂,一談起去美術館就舉步維艱,一說起畫畫就創作艱難,這不就可看出我們始終都還是沒有解決岡本當年所提出的問題。由此足見,岡本的這本書及他所提出的藝術論,至今對我們還是具有提醒與指導作用。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 日本國寶級藝術家──橫尾忠則──爆炸推薦★★★ 解放藝術舊觀念激推 姚瑞中|2020年台灣雙年展策展人、師大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黃子佼|跨界王 蔣伯欣|台灣藝術田野工作站發起人 龔卓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岡本太郎日本夙負盛名的藝術家。1929年4月進入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是年年底赴歐,後在巴黎參加了抽象藝術與超現實主義運動。1940年返國,在日本展開前衛藝術運動,陸續提出自己的藝術理論與口號,如繩文土器論、「藝術即爆炸」等,至今仍影響著一代代的藝術家。1980年代,兩度被授予「法國藝術文化勳章」。一生留下極多的作品,涉及油畫、版畫、雕塑、陶藝、攝影、藝術評論等多方領域。為人熟知的代表作品有「太陽之塔」。曹逸冰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後取得北京言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同傳方向碩士學位。現為專業譯者,譯書眾多。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初版序 第一章 藝術為什麼存在 生活的喜悅 欣賞藝術的方法——你是有成見的 第二章 所謂「不懂」 「八字」文化 看不懂的畫作之魅力 鑑賞與創造的追尋 第三章 何謂「新」 「新」這個詞 藝術總是新的 對新生事物的偏見 近代文化的世界性 前衛與現代主義 第四章 藝術的價值轉換 藝術不能「舒服」 藝術讓人不悅 藝術不能「漂亮」 藝術不能「精巧」 第五章 畫是所有人都要創造的東西 「欣賞」也是一種「創作」 畫原本不是給人看的 不入流的畫家們 不需要高明技藝的時代 每個人都能畫,也必須去畫 自由的實驗室 孩子與畫 第六章 我們的根基 日本文化的特殊性 藝術與藝道 日本式道德

商品規格

書名 / 今日的藝術
作者 / 岡本太郎
簡介 / 今日的藝術:●啟發藝術家橫尾忠則、打開台灣抽象藝術大師陳正雄的現代藝術大門的重要著作!●語言犀利又詼諧,是給對藝術有興趣、卻又對藝術有所畏懼的人的藝術指南!我要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945707
ISBN10 / 9869945708
EAN / 9789869945707
誠品26碼 / 2681922113009
頁數 / 2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X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巨匠──岡本太郎著作,首次繁體中文版出版!
●在《二十世紀少年》、《半澤直樹》中不斷出現的「太陽之塔」、澀谷車站巨大壁畫〈明日的神話〉,背後藝術觀大揭密!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初版序

在這本書裡,你應該會看到很多聞所未聞、出乎意料,甚至與常識相悖的文字。
只要認真看下去,你也許會意識到,這些才更真實,更理所當然。
我想讓這本書成為一個標識——驅散籠罩日本多年的陰霾,樹立富有創造性的現代文化的標識。

本書的內容圍繞藝術展開,但絕不僅限於藝術,而是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生活的本質息息相關。我希望有更多平時對藝術不感興趣的人來翻翻這本書。

在書中,我會通過文字,在輕鬆的氛圍中與你促膝長談。如果你看完書之後不認同我的觀點,或是有不同的意見,請暢所欲言。讓我們用更開放、更積極的態度,集眾人之智,重振我們的文化生活。

一九五四年八月
岡本太郎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一章 藝術為什麼存在 (節錄)

一提起「藝術」,大家都會聯想到「華美」、「高端」這樣的形容詞。但同時我們對藝術又似懂非懂,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為什麼世界上會存在這樣的東西?藝術作品會在全世界範圍內受到高度評價,有時會成為交易的對象,藝術甚至能讓一些人無怨無悔傾注畢生心血投身其中。如此富有魅力、令人愉悅,抑或令人抗拒與絕望的「藝術」,到底是什麼呢?
有人會對這個問題顯得很有把握。可即使那些被尊稱為「專家」或「老師」的人,有時也會給出截然相反的判斷,提出完全不同的主張,天知道誰對誰錯,標準又是什麼。一心想徹底搞清這個問題的人,反而會愈發糊塗。
仔細想來,就算世界上不存在藝術,就算我們對它一無所知,也能開開心心地過日子。那麼一定有人認為,藝術不過是用來裝模作樣的。從這個角度看,藝術確實有著「社會裝飾品」,甚至是「奢侈品」這一層面的屬性。

生活的喜悅

藝術到底是什麼?
這個很簡單的問題正中本質。
在我看來,藝術跟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一樣,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必需品,甚至可以說是生活本身。
但它並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待遇。現代社會的錯謬與扭曲造成了如今生活的空洞。藝術的空虛,正是這種空洞的倒影。
每個人都只能活在當下,確信每個瞬間都有其意義,由之而來的喜悅就是「藝術」。這種喜悅被表現出來,就成了「藝術作品」。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出發,重新審視現代人的生活,與藝術的作用及價值吧。

現代人變成了零件

我剛才說過,藝術歸根到底是生活本身的問題。對普通人而言,生活就是靠工作維持生計,再利用閒暇時間適當娛樂。娛樂活動充其量是看看電影、職業棒球、職業摔跤、拳擊,或是郊遊、泡溫泉這樣的消遣。到了第二天又得重新抖擻精神,投入糊口的工作之中。這大概就是正常、普通的生活。
誠然,為了滿足社會生產的需要,人們每天都要做各種各樣的工作,製造各式各樣的東西。可我們真能品嘗到「創造」帶來的充實喜悅嗎?「為了工作而工作」才是大家的真實感受,不是嗎?
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生產本身也慢慢和原本與之相伴相生的「創造之樂」割裂開來。上文提到的狀況就是這樣產生的。工作完全為生活服務,無論你願不願意,都不得不工作。人彷彿變成了機械的一部分,像齒輪一樣,失去了目標,只能在工作中一刻不停地轉動著。
有人聽說過「自我異化」的說法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像零件一樣發揮著作用,迷失了目標,更看不到整體。人們離生活的本質越來越遠,連感知的能力都漸漸丟失。這就是「自我異化」。
銀行櫃員清點的是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有機會使用的成捆大鈔;女白領在給從沒見過的商品登帳……世界持續運轉,但與自己無關。
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我們花最多的時間在單調乏味的工作中,在迷失自我的狀態下渾渾噩噩。
很多人似乎看透了人生,以為工作就是為了混口飯吃,不過在用自己的時間換錢罷了。然而,自我異化毒素的侵蝕遠比我們以為得更深,也更廣。
當生活淪為社會義務,我們就失去了主觀能動性。每個人的創造欲都受到了壓抑,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尋找發洩的出口,卻找不到合適的管道。

──────────
第四章 藝術的價值轉換 (節錄)

我要大聲宣布:

今日的藝術,
不能精巧,
不能漂亮,
不能舒服。

因為我堅信,這是藝術之所以是藝術的根本條件。

我的意見與傳統的價值標準,即「畫應該是精巧的、美的、讓人愉悅的」正相反。也可能有讀者覺得這些話頗有些違背常理。且讓我向大家說明其中的道理。
稱讚一幅畫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說:「畫得真好」、「好漂亮」、「看著高興、舒服」……可要是看到一幅從未見過的畫呢?也會有很多種情況。我在現代主義那章說過,有些現代畫雖然看不懂畫的是什麼,卻本能地讓人覺得「漂亮」、「舒服」;有些則是怎麼看都好看不起來,技巧看上去也不是很高超,更不能帶來絲毫愉悅。也就是說,作為一幅畫,它教人無從下手,以往的鑑賞方法都不適用。這種時候大家肯定都疑惑過:這樣的東西能有什麼價值呢?
在傳統的價值觀中,傑出的藝術作品必須符合某些固有標準。但是在我看來,那些完全不符合標準卻擁有強大的力量,能震撼到每一個人,徹底顛覆並改變人們生活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

藝術不能「舒服」

真正的藝術為什麼不能讓人舒服呢?如我之前所說,傑出的藝術作品必有飛躍性的創造,它超越時代常識孕育出獨具一格的東西,必然會使看到的人產生某種緊張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觀看者無法僅憑自己現有的素養,也就是和畫有關的現有知識去理解、判斷。遇到這種情況,人甚至會產生受到威脅的焦慮感。
人們看到富士山的畫,或是漂亮的裸體畫和靜物畫的時候,能完全沉浸在畫作的世界中。因為我們早就「看慣了」這樣的畫,不用付出任何努力,自然會身心放鬆。但是,具有創造性的藝術絕不會讓人產生這樣的安心感。
傑出的藝術家懷著堅定的意志與決心,否定現有常識,創造新的時代,這是他們捨棄、跨越過去的自己,將一切賭在令人恐懼的未知世界上所獲得的成果。在鑑賞他們的作品時,我們要跟著作者一路奔馳,不能原地不動,被甩在身後時,更要奮起直追。他為什麼要畫這樣的東西?為什麼畫會變成這樣?我們必須用心靈和頭腦,甚至調動全身感官來認真體會和思考,努力縮小與藝術家之間的差距。
同時,也要抱著和創作者相當的緊張感,和超越創作者的心態與作品碰撞,否則就無法理解真正的藝術。也就是說,觀賞作品的人也要懷著創造的心態去欣賞。
當你積極接觸傑出的藝術作品時,必然會產生一種進入超越自己想像的世界的特殊緊張感,這種感覺並不舒服。簡單說,要理解作品,就必然會產生疑惑與痛苦。
常有人帶著一臉悲壯的表情欣賞傑出的畫作,不要覺得他是在裝樣子。撓髮,嘆息,像在森林裡遇見獅子一般死死盯著畫作……這種痛苦,就來源於我上面說的緊張感。
不過,一旦抓住作品的精髓,將它化作自己的東西,你的生命就會獲得強有力的飛躍,喜悅也會隨之而來。不過,那也是和痛苦相伴的歡愉,是一種讓人連連點頭、喘不過氣、震撼人心、激動得瑟瑟發抖的、積極向上的充實感。所以,真正的藝術不會單純地讓你覺得舒服,或是促使你發出「哎呀,真不錯」之類的感慨。

──────────
第六章 我們的根基 (節錄)

日本式道德

謙讓的美德
我一直在批判日本人的藝術觀,而歸根結柢,問題的根源在於近代日本人的性格,也就是日本式道德。
二戰後,封建舊制度和其道德標準一起遭到了否定,一時間甚至有土崩瓦解的架勢,但沒過多久就改頭換面,神不知鬼不覺地捲土重來了。為什麼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受到了徹底批判的道德會如此頑固,能如此輕易復辟?只能說明人們的精神源頭,並沒有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革新。
人類的本性不會隨時代的變遷輕易改變。在深入骨髓的封建氛圍中長大的人,即便會對戰爭的失敗和制度的缺陷做出反省,落伍的喜好與趨炎附勢的本性也絕不會在一朝一夕間連根剷除。因此,社會各行各業依然盤踞著負隅頑抗的反時代情緒。稍不留神,還會任它一點點滲透到表層,蔓延開來。一些人口口聲聲說制度已經變了,現在日本奉行的是民主主義,可思想的根基沒有任何變化,各行各業的混亂自然不可避免。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在刻意敷衍或走偏,無奈有些東西早已化作我們的血肉,以致自己都無法意識到它們的存在,要徹底摒棄更是難上加難。
讓我們觀察一下「日本式性格」。在我們的情感中被理所當然忽視的,那些被視作優點而讓人安心的東西,才更需要探討和警惕。因為讓我們的精神變得懈怠、失去活力的不幸原因,就潛藏其中。
「謙虛」和「謙讓」都是生活中的常見字。它們極具日本特色,也是所謂的「美德」,「稻子長得越好,稻穗垂得越低」這樣的俗語,也被視作人生的法則。我從小受著這樣的教育,被灌輸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頭低下」的觀念。要是堅持自己的意見,會立刻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阻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樹敵。只要低頭,批評與災難就會無礙地從頭頂飄過。自封建時代起,這種處世格言就以人生法則的形式,流傳了下來(看看被警察批評的司機是什麼反應就可知道)。
日本人的確很少主張自己的意見。背地裡倒是常會發牢騷——
低頭說句「我怎麼行」,再撓撓根本不癢的腦袋,傻笑幾聲。「小氣鬼某某是也!」闊氣的花花公子會如此寒暄。女人會以「我這樣的醜八怪」自謙,還有人會一本正經地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說成「賤內」和「犬子」……真是讓人感動到落淚的謙虛。光看這些,也許會覺得這是一種幽默,可事情沒這麼單純。除了靠這類「八字」語言逃避責任,更糟糕的是用這些話安撫對方,甚至巧妙地為自己牟利。
以謙虛為擋箭牌,背地裡動壞腦筋的情況,不勝枚舉。想必各位讀者也深受其害,同時有意無意地當過加害者,所以不用我多做解釋,大家應該就能理解。
對掌權者無條件地低頭,和封建時代的平民百姓見到列隊出行的大名要跪地磕頭是一回事。只要低頭,就太平無事。直到今天,源自封建時代的避禍心理依然根深蒂固。日本人慣於扼殺自我,以低眉順眼的姿態消極地活著——這樣的習慣已經成了綿延數百年的傳統,甚至愈演愈烈。
還沒把一幅畫看清楚,就下意識地開口誇道:「是某某老師的作品嗎?太棒了!」一聽說眼前的作品是傑作,即使完全不懂,也要裝出一副大受感動的樣子。口口聲聲說「新式繪畫都是騙人的東西」,一看到畢卡索、布拉克這種正當時的外國現代藝術大師,就會立刻換上一張謙虛的面孔,甚至藉此給出一番「年輕人可得好好反省」的說教。
只要有外國創作者來訪,無論名氣大小,都會發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他們最近甚至根據時代氛圍的變遷,調轉了槍頭。對上點頭哈腰,對下欺凌弱小的小官吏習性和其他恬不知恥的行為,都隱藏在謙讓和謙虛的美名之後,讓人難以忍受。
這種事寫多少頁怕都寫不完。

大膽說「我來做」
我認為,謙虛絕不是在別人面前壓抑自我,讓自己顯得低人一等,而是負責任地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們不是要對掌權者或其他人謙虛,而是要對自己謙虛。
我要以身作則,徹底粉碎這種陋習的偽善與無趣。我要大聲宣布「我才是藝術家」、「我超越了畢卡索」,讓那些所謂的「謙虛人士」瞠目結舌。不過他們發完愣後,一定會依照慣例冷笑幾聲。
他們會同情我:「什麼都不懂的蠢貨還真多,你這麼說也不會有人相信,反而會被人嘲笑,到時候吃虧的是你自己。想在日本混出頭,就得會拍馬屁,在人前老老實實地把頭低下來,應付過去就行了。這樣才能受人愛戴和追捧。」還會有人好言相勸:「在日本說這種話的人是混不出來的,我沒見過靠這樣成功的。日本就是這樣一個國家。」
確實如此,瞧瞧現在日本的權威人士就知道了。在名正言順或有人贊同的時候,他們會天真到把真心話都說出來。可是一碰上與自己相關,或是要靠一己之力去保護的東西,也就是必須負起責任孤軍奮戰的情況(其實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面對這樣的問題),他們就變得格外「謙虛」,一言不發。
可偏偏就是這種在需要負責任時反而退縮的人,只要耐心等待,就能成為權威,成為一流人物。真是個「樂觀」的國家。
在日式道德體系中,「單打獨鬥」不是一件好事。即便你的觀點再正確,靠一己之力也絕對無法成功。而且在大多數人看來,無法成功就必然是不道德的。難怪日本會有「槍打出頭鳥」的文化了。大家都不敢單幹,不敢當先鋒,不敢堅持自我。
因此,日本文化中找不到「責任」的所在。這著實是一樁怪事。許多文化人在戰爭期間表現得十分悲壯,看似勇敢地承攬起了「聖戰」的責任,可戰爭一結束,就立馬把責任撇得乾乾淨淨,好像從一開始就是反戰人士——這種氛圍實在令人驚異。把祖國引上滅亡之路,卻不用負分毫責任,真是體面過人。更過分的是,這群人在戰後依然「謙虛」地坐在權威的寶座上。且不論他們有沒有為戰爭出過一分力,這種不談自身的責任,只聊文化的行為著實可疑。
以謙虛為美德,把「小人不才」掛在嘴邊,所有事都無法起步。人們常說,日本要以文化立國,這就是所謂的名正言順,所以誰都把它掛在嘴邊。緊接著還會得出日本一定要有自己的傑出文化人與藝術家這樣的結論。但這句話只是泛泛而談,在以謙讓為美德的國度,絕不會有人主動舉手說「我會成為日本的傑出藝術家」。「文化立國」的確很動聽,可人人都在推卸逃避責任,這就導致了長期以來職責不明。
不要再說「彼此彼此」和「大家一起做」這樣的話。不要盼著「別人做」,而要高聲宣布「我來做」。「現在還不行,但有朝一日一定可以「慢慢來」這種話乍看誠實,本質上也是敷衍。每一個瞬間都應該徹底做到「此時此刻,我就是這樣」。現在沒有的東西,就永遠都不會有——這就是我的哲學。反過來說,將來會有的東西,現在必然也已存在。正因為如此,我才可以在「現在」承擔對「將來」的責任。
於是,我坦坦蕩蕩地宣布「我已經超越了畢卡索」,讓那群低三下四的知識分子氣得跳腳去吧。就算有人奚落:「狂妄自大的傢伙!」我也不會受到傷害。他們必須意識到,這樣反而是在傷害他們自己。
公開聲明「我是怎麼樣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帶來許多麻煩,尤其是在日本這個國家,自己不說,讓別人說才是成為權威的必要條件。擅長引導他人說出自己所想的高手實在太多,以致自己說的反而沒人相信(這明明應該是最可信的),還會招來反感與嘲笑。人們盼著你摔倒,等著看笑話。「日本特色」在這些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
公開聲明是一種承諾。一旦宣布「我才是真正的藝術家」,由此招致的後果便只能由自己承受。什麼都不說當然不會遭殃。然而,我們有時必須把自己逼入絕境。宣布了就要徹底、決絕地負起責任。說過的話越大,要負的責任就越重。
如果沒能負起這份責任,就會淪為笑柄,變成人們眼裡的傻瓜,失去社會信譽。我們當然不能給自己找台階下,認為大家都這樣,那我也應付一下好了。想依靠他人,尋求他人的同情更是痴心妄想。我們必須對自己說過的話百分百負責,這樣一來就自然不會驕傲自滿了。
不僅不能自滿,還要深刻地自我批判,也就是要做到對自己足夠謙虛。日本人對「謙虛」存在誤解,以為「謙虛」是針對他人的,是一種教養,因此往往嘴上說著「哪裡哪裡,我哪有這麼了不起」,心裡卻驕傲得不得了,否則就是卑躬屈膝到了極點。
堅持自我,其實就意味著捨棄小我,把人生投入某種更宏大的追求上。所以,我們應該拼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敏銳,負起責任解決問題。如前所述,壓抑自我、點頭哈腰的「謙虛」不是美德,而是百無一用的劣根性。無奈已經失效的封建時代的道德意識仍然根深蒂固。
無論何事,無論好壞,都應該勇於上前,負起責任。沒有這樣的態度,社會就無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