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作家一百年: 潘小俠攝影造像簿 | 誠品線上

台灣作家一百年: 潘小俠攝影造像簿

作者 潘小俠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台灣作家一百年: 潘小俠攝影造像簿:台灣作家一百年紀錄作家影像,計畫攝影對象以榮獲歷年吳三連獎(40屆)、國家文藝獎(20屆)文學獎得主為主要的參考名單。像作家用筆寫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作家一百年紀錄作家影像,計畫攝影對象以榮獲歷年吳三連獎(40屆)、國家文藝獎(20屆)文學獎得主為主要的參考名單。像作家用筆寫歷史,畫家用畫筆畫歷史,攝影家用相機紀錄歷史,這本攝影書籍的意義是記錄台灣百年來作家的風貌及文學歷史的鏡位。 《台灣作家一百年》共分: 一、台灣作家,戰前(1945前):郭水潭、龍瑛宗、巫永福、王昶雄、周夢蝶、陳千武、林亨泰、林良、鍾肇政、杜潘芳格、羅門、蓉子、洛夫、張默、鄭清文、李喬、黃娟、黃春明、趙天儀、林宗源、白先勇、隱地、白萩、李魁賢、岩上、陳若曦、謝里法、黃文雄、張良澤、雷驤、劉靜娟、張曉風、鍾鐵民、杜國清、喬林、吳晟、施叔青、季季,38位。 戰後:曾貴海、汪其楣、黃勁連、藍淑貞、張炎憲、李敏勇、陳芳明、康原、鄭烱明、江自得、陳明台、莫渝、廖輝英、陳耀昌、林瑞明、郭成義、陳鴻森、馮青、楊敏盛、林雙不、廖玉蕙、羊子喬、古蒙仁、李勤岸、陳銘磻、李昂、李筱峰、宋澤萊、陌上塵、利玉芳、林文義、平路、吳錦發、向陽、林央敏、鍾喬、方梓、劉克襄、莊華堂、路寒袖、廖鴻基、方耀乾、江文瑜、簡媜、楊翠、蔡素芬、江元慶、鴻鴻、郝譽翔、曾郁雯、吳音寧、胡長松,52位,合計共90位。 二、政治受難者作家 高一生、史明、柏楊、鍾逸人、葉石濤、柯旗化、胡子丹、陳映真、姚嘉文、楊青矗、劉峰松、王拓、呂秀蓮、林樹枝、洪惟仁、陳列、楊碧川,共17位。 四、原住民作家 黃貴潮、陳英雄、伐依絲‧牟固那那、奧威尼‧卡勒盛、阿道‧巴拉夫、孫大川、莫那能、卜袞、浦忠成、夏曼‧藍波安、根阿盛、瓦歷斯‧諾幹、巴代、里慕伊‧ 阿紀、啓明‧拉瓦、達德拉凡‧伊苞、馬紹‧阿紀、 利格拉樂‧阿女烏、董恕明、李永松、亞榮隆‧撒可努、也寇‧索克魯曼、沙力浪,共23位。 《台灣作家一百年》(1920-2020)潘小俠攝影造像簿己完成130位,這是紀錄台灣百年作家,歷史與文學的風貌的容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潘小俠潘小俠, 2017年吳三連獎頒給他的〈得獎評定書〉高度肯定他:始終以攝影持續關注台灣土地與社會運動,歷時35年而不輟,其毅力與精神對台灣史的貢獻卓著,特別是原住民以及白色恐怖 二二八受難者的紀錄,彌補了歷史記載的缺憾。本書為其繼《台灣美術家一百年》2009年、《白色烙印人權影像》2015年、《見證228》的歷史人物影像專書之後,推出攝影書籍,再以他的攝影家之眼為台灣文學史造像。作為一個影像家,如此專注捕捉台灣多面向歷史人物的容顏,可以說無出其右。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台灣作家一百年》共分: 一、台灣作家,戰前(1945前):郭水潭、龍瑛宗、巫永福、王昶雄、周夢蝶、陳千武、林亨泰、林良、鍾肇政、杜潘芳格、羅門、蓉子、洛夫、張默、鄭清文、李喬、黃娟、黃春明、趙天儀、林宗源、白先勇、隱地、白萩、李魁賢、岩上、陳若曦、謝里法、黃文雄、張良澤、雷驤、劉靜娟、張曉風、鍾鐵民、杜國清、喬林、吳晟、施叔青、季季。 戰後:曾貴海、汪其楣、黃勁連、藍淑貞、張炎憲、李敏勇、陳芳明、康原、鄭烱明、江自得、陳明台、莫渝、廖輝英、陳耀昌、林瑞明、郭成義、陳鴻森、馮青、楊敏盛、林雙不、廖玉蕙、羊子喬、古蒙仁、李勤岸、陳銘磻、李昂、李筱峰、宋澤萊、陌上塵、利玉芳、林文義、平路、吳錦發、向陽、林央敏、鍾喬、方梓、劉克襄、莊華堂、路寒袖、廖鴻基、方耀乾、江文瑜、簡媜、楊翠、蔡素芬、江元慶、鴻鴻、郝譽翔、曾郁雯、吳音寧、胡長松。 二、政治受難者作家 高一生、史明、柏楊、鍾逸人、葉石濤、柯旗化、胡子丹、陳映真、姚嘉文、楊青矗、劉峰松、王拓、呂秀蓮、林樹枝、洪惟仁、陳列、楊碧川。 三、原住民作家 黃貴潮、陳英雄、伐依絲‧牟固那那、奧威尼‧卡勒盛、阿道‧巴拉夫、孫大川、莫那能、卜袞、浦忠成、夏曼‧藍波安、根阿盛、瓦歷斯‧諾幹、巴代、里慕伊‧ 阿紀、啓明‧拉瓦、達德拉凡‧伊苞、馬紹‧阿紀、利格拉樂‧阿女烏、董恕明、李永松、亞榮隆‧撒可努、也寇‧索克魯曼、沙力浪。

商品規格

書名 / 台灣作家一百年: 潘小俠攝影造像簿
作者 / 潘小俠
簡介 / 台灣作家一百年: 潘小俠攝影造像簿:台灣作家一百年紀錄作家影像,計畫攝影對象以榮獲歷年吳三連獎(40屆)、國家文藝獎(20屆)文學獎得主為主要的參考名單。像作家用筆寫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377454
ISBN10 / 9869377459
EAN / 9789869377454
誠品26碼 / 2681879223004
頁數 / 141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9.8X28.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台灣作家一百年紀錄作家影像,計畫攝影對象以榮獲歷年吳三連獎(40屆)、國家文藝獎(20屆)文學獎得主為主要的參考名單。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以影像留存歷史—序潘小俠《台灣作家一百年》

李敏勇 詩人、評論家

潘小俠繼《台灣美術家一百年》2009年、《白色烙印人權影像》2015年、《見證228》的歷史人物影像專書之後,推出《台灣作家一百年》攝影書籍,再以他的攝影家之眼為台灣文學史造像。作為一個影像家,如此專注捕捉台灣多面向歷史人物的容顏,可以說無出其右。
人物是歷史的主角,歷史是人物的故事,他的(History)故事,或她(Herstory)的故事,交織事與物,在時間的演變中形構軌跡,拓印人類社會的光影。國家或民族的演化,推進過程在光影中顯現,人常常是光影的焦點,與觀照的視點對映,形成對話。
比起文字的敘述,影像捕捉的作家之顏更能彰顯作家之貌,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或韓國的期刊雜誌書籍常見人物之顏的專欄,刊出攝影家的人像顯影,無須以文字描述,一張照片,一幅影像,一個人物的形貌在光影中彷彿千言萬語的訴說,閱讀者看影像,在進行對話。
日本、韓國是出版與閱讀相對更受到重視的東亞國家,國民常從期刊雜誌書籍的人物之顏認識各種領域的人物形貌。作家在他們國度的地位受到重視,就如同他們國度的期刊雜誌書籍在國民閱讀中的熱絡程度。
相對來說,台灣各種領域的作家——在某些國度,各種藝術文學的創作者會被以作家看待——囿於傳播條件,不像影藝、政治人物受到矚目,特別是不同領域的作家、詩人、小說家、評論家的社會光環薄弱,大多數國民對作家之顏是陌生的,也因此對於作家,不管是他的故事或她的故事缺乏親近感,連帶的形成閱讀的貧乏。
潘小俠的開麥拉之眼,從美術家之顏,關注到白色恐怖烙印下的人權形貌,關懷了228受難者,他把視點放在台灣作家,幾年來的努力,他的攝影造像每已構成「台灣作家」、「台灣政治受難者作家」、「台灣原住民作家」,超過一百位,形塑了《台灣作家一百年》的台灣作家之顏。
與潘小俠幾乎同時代走過台灣民主化、自由化,延續台灣主體文化的墾拓之路,很榮幸在他的邀約之下,為他這一冊以影像留存歷史,捕捉台灣作家之顏的書冊,題序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