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生不怕死: 念念分明來去自如
作者 | 曾廣志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貪生不怕死: 念念分明來去自如:《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來去自如》可說是一本探索生命之旅的導覽書,作者用輕鬆家常的語氣娓娓訴說周遭的生命故事。每一篇的生命視野讓我們 |
作者 | 曾廣志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貪生不怕死: 念念分明來去自如:《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來去自如》可說是一本探索生命之旅的導覽書,作者用輕鬆家常的語氣娓娓訴說周遭的生命故事。每一篇的生命視野讓我們 |
內容簡介 《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 來去自如》可說是一本探索生命之旅的導覽書,作者用輕鬆家常的語氣娓娓訴說周遭的生命故事。每一篇的生命視野讓我們學習如何面對生死,從日常生活中反思生命的意義,進而能坦然面對自我以及親人的生死大事,從而及早準備,期盼瀟灑去來。 作者曾廣志,一直以來努力於生命意義的探索,樂觀開朗的性格,總是帶給周遭滿滿的正能量。作者曾直言,從小就畏懼生死,但他卻選擇與常人不同的路徑:面對生死,甚至帶著大家認識生死。 本書以四個章節暢談生死,在面對人生種種的不確定,無論是天妒英才(如何不留遺憾)、意外災難(準備無法準備的生死)、老病折磨(為生命找到平衡)等,如何從中體悟生命循環,而能化解生死的恐懼,提升自己與親人的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更進一步,而能安頓自己與親人的身心。 生命豐富斑斕,各有不同色彩,接受各種色彩變化,是我們一生的課業。該放手?還是緊緊把握?每一步都沒有對錯,只有與生命對話中所體悟學習的人生課題意涵。
作者介紹 曾廣志馬來西亞怡保人高雄醫學大學西醫學士佛光山南華大學生死學碩士澳洲全人輔導高級專業文憑澳洲Griffith 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哲學博士現任 澳洲Griffith 大學醫學院高級講師、醫病溝通與醫療人際學課程負責人、國際組組長黃金海岸大學教學醫院臨床教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暨教師聯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客座副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教育學科客座副教授及人本化健康專業教育研究中心客座副主任
產品目錄 【原版序】面對生死的指南 /慧開法師 【原 版】醫者之師醫人醫心 /覺誠法師 【推薦序】生命之歌來去自在 /覺培法師 【推薦序】開啟一扇思考生死且擁抱生命的門/鐘育志 【推薦序】善終之前要如何善生與善別 /許禮安 【自 序】安頓生死的線索 第一章 每一口呼吸都甜美 編寫生命的遊記 遺囑的遺囑 開啟「生病」的禮物盒 及時與當下 教超人怎麼飛 不留遺憾 數饅頭與吃饅頭 友誼萬歲 八萬人生不花白不花 生活與鮮活 話別 準備生命中最應該準備的事情 天妒英才 講與不講之間 六月施 突破慣例 擁抱生活 準備「無法準備」的生死 虛幻與真實 面對生命的抉擇 尋找生命的安住 面對人生的不確定突 第二章 生命本自優雅 所為何事? 謹記生命的美好 疏通生命的活水 為生命找到平衡 生涯回顧從頭開始 婚喪喜慶 忌諱與機會 走過人生 反省!翻醒! 化卻舊恨不生新愁 覺察生活的沸點 老來無悔 父親的叮嚀 寬恕與輕安 慈悲自己 放過別人 走向終點的姿態 謝謝您 讓我告訴您 把握孝親時限 有憾人生 與生命挫折應對 助念助人助慈 善終是一生的功課 雕琢生命的意義 第三章 圈起生命的圓 畫上生命的小句點 時間到了就應該慈手 體悟生命循環 讓生命自然來去 守護喪親者 談報喪 已知與未知 母親的生死實習課 天天都會死 日日都要活 悲喜交集 生死實習與實踐 走向生命的慈慈與安詳 呼吸之間 念念分明 死亡無懼 活著真好! 有緣相對 無言以對 學習生活 學習死亡 走向生死 走向真心 準備愛到生命的盡頭 診前診後 第四章 情感校準 擁有希望的權利 我要回家 圓夢無憾 生死自在 爸爸請您不要哭 最後一段路的陪伴 面對工作上的生死 體諒老病 學習耐煩 誠實自然面對生死 思前想後 安詳上路 延續光明延續愛 死有重於泰山 最後一面 如此告別 以生命延續生命 瑞蘭姐再見 駐足感念 慢死深活 既早知 當惜之 親愛的彩霞謝謝您 再見托比
書名 / | 貪生不怕死: 念念分明來去自如 |
---|---|
作者 / | 曾廣志 |
簡介 / | 貪生不怕死: 念念分明來去自如:《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來去自如》可說是一本探索生命之旅的導覽書,作者用輕鬆家常的語氣娓娓訴說周遭的生命故事。每一篇的生命視野讓我們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796835 |
ISBN10 / | 9869796834 |
EAN / | 9789869796835 |
誠品26碼 / | 2681824514003 |
頁數 / | 32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生死無可避免
如何從貪生走向不怕死
把握當下
來去自如
自序 : 安頓生死的線索
二○一八年年底,當《來去自如:與生死跳探戈》在馬來西亞由馬來西亞佛光文化出版的時候,我是壓根兒沒有想到這本書會在臺灣出版。但是一如過去的經驗,書本是會有它自己的生命與因緣的。結果這本書就在覺培法師的舉薦和妙蘊法師的支持下,在相隔一年後由香海出版了,書名《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 來去自如》。
說起來有趣的是,當初馬佛光版的書名,是因師父上人星雲大師慈悲應允給予墨寶做為封面而定的。書名定下後,經過反覆思維,我對師父上人所寫的「來去自如」有了更深的體會。原來當我們因為「來」而煩惱的時候,我們就要看到「來」中的「去」。當我們因為「去」而想不開的時候,就要想到「去」中的「來」。更重要的是來與去都是藉事練心的機會,只要習慣在來去之中以佛法的智慧觀照,如此不管是「來」還是「去」,我們都將能日益自在自如的。這其實也是生死省思的精義。因為我們都不能避免生死,所以我們更應該面對和接受生死的真實,並思維及探究生中之死與死中之生的含義與智慧。
談到生死的探究,自然就會想到我鑽研生死學的歷程。臺灣其實就是孕育我生死學探索與研究的地方。早在一九九○年九月九日,當我從馬來西亞長途跋涉到三千公里外,坐落於臺北縣林口鄉的僑生大學先修班就讀的時候,我的生死探索之旅就已經揭開序幕了。當時離家千里的體驗,雖算不上是死別,但是生離的煎熬卻是再真實不過的。我對家人的思念,表現在一天可以寫多達五封家書,以及省吃儉用,就為了能打電話聽一聽母親和家人的聲音上。還記得有一天,甚至因為思鄉情切,難忍生離的哀痛,我從宿舍一路跑到學生輔導室,一進門就對著輔導老師痛哭流涕不能自已。現在回顧起來,其實這些生離的苦痛背後都有著畏懼死別的陰影。畢竟,我八歲第一次短期出家,其實就是因為畏於死亡。所以我常說我真的是一個很怕死的人,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對生死的畏懼,居然成了推動我鑽研生死學的最大動力。
一九九一年我考入了高醫大醫學系,在學醫的過程中,生離死別逐漸從我的人生體會,經由大體解剖、病理切片,以及後來在醫院的臨床見習與實習,變成了生活中的常態。雖然在習醫的過程中見到的生死場景多了,但是我的生死疑惑卻是有增無減。 除了童年學佛,在大學也因為參與慧燈佛學社而有機會親近南傳、漢傳以及藏傳的大德與教義,所以佛法很自然的就成了我剖析生死的重要指南。就這樣,我帶著縈繞心頭的生死疑惑,再加上種種的因緣,在醫學系畢業之前考上了佛光山南華大學的生死學研究所。醫學系畢業後,我放下了擔任臨床醫師的機會,一頭栽進了生死學的研究與探索。二十年來盡力推廣生命教育與生死覺醒,今天能在澳洲Griffith大學的醫學院中推廣生死覺察以及省思性教學,回顧來時路,除了感恩家人、師長及十方善因善緣,更感念在臺灣的生活啟發,尤其是與佛光山的殊勝因緣。
這本書是我在生死學研究所畢業之後,長達二十年來為大眾撰寫的三百餘篇生死相關的文章選輯。它除了可以說是我回饋臺灣的禮物,也可以說是我對星雲大師以及佛光山多年來的培育的感謝。衷心希望這本書有隻字片語能為面對生死疑惑的人,提供那麼一點安頓生死的線索,更願以此微薄功德回向,祝願人心恆常安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二○一九年七月十四日寫於澳洲布里斯本自宅
推薦序 : 面對生死的指南/南華大學講座教授兼校務顧問 慧開法師
很高興廣志又出新書了,書名取得非常有創意而且生動:《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來去自如》(《來去自如:與生死跳探戈》),帶有一種與生命旋律同步進退的含意,他透過Line訊息希望我為本書寫篇序文,我欣然應允。
生命的終極奧祕,就蘊藏在我們對於死亡的參究與體悟當中;死亡的玄機,在於其深化了我們對於生命的探索與體悟。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生命的終極奧祕,就必須要認真參究死亡,死亡是生命奧祕的一扇秘密窗口,透過這一扇窗口,可以一窺生命的堂奧與死亡的玄機。
從書名的擬定,可以看得出廣志的用心與創意,面對生死也可以像跳探戈一樣的優雅。何處是探究生死課題的場所?無須走到天涯海角,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何時是思維生死玄機的時機?不用等到地老天荒,就在無時無刻的生命當下。廣志討論生老病死的各項切身課題,不談抽象玄理,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親人、朋友、同僚、學生等之間的互動,以及醫學教學中的臨床實務為素材,用平易近人的語調而又引人入勝的筆觸來表達、敘說、對話與討論。
本書可視為的探索生死之旅的導覽,也可做為學習面對生死的指南,帶領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反思生命與死亡的玄機,開擴我們的生死視野,能夠坦然面對自我以及親人的生死大事,從而能夠及早準備,瀟灑去來。
廣志是臺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班第二屆的畢業生,也是我心目中非常優秀難得的學生。從南華畢業後,他赴澳洲深造,取得博士學位,目前在澳洲Griffith大學醫學院擔任醫病溝通課程主任,以及在黃金海岸大學醫院擔任臨床教師,結合生死學的研究與醫學臨床教學,貢獻所學於醫學教育與生死教育。二○一七年,廣志以其所學與專業,以及將生死學融入醫學教育與臨床教學之實際貢獻,獲頒南華大學傑出校友。
我希望廣志這本新書的出版,能更進一步帶動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化解生死的恐懼,坦然面對生老病死的必修課題,不但能提升自己與親人的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也能安頓自己與親人的死亡品質與尊嚴。
二○一八年十一月十四日於南華大學學慧樓
善終之前要如何善生與善別/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許禮安
我是家醫科和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從事安寧療護、陪伴末期病人與家屬已二十多年。我一九九六年八月就在花蓮慈濟醫院開創心蓮(安寧)病房,雖然在八年抗戰之後因理念不合而離開,我如今仍努力不懈在推動「安寧療護與生死學」的社會教育。曾廣志是晚我七屆的高醫優秀學弟,囑我寫序,欣然從命且與有榮焉。
人活在世間,必然要面臨生離死別,因此告別需要練習,悲傷更需要練習。我們總有一天會成為孤兒,唯一不成為孤兒的方法是比父母早死,但這樣對父母太殘忍,所以我們必須努力活著,直到父母離開人間,而我們繼續孤單的活下去。我們活在人間,一出生就應驗了霹靂布袋戲的名言:「一步一步踏入死亡的界線。」曾廣志說:「天天都會死,日日都要活。」我則說:「時時可死,步步求生。」
安寧療護有句名言:「凡事希望有最好的結果,但別忘記做最壞的打算。」機構經常要做消防演習;臺灣每年都要「萬安」防空演習;事先要防颱準備,不能等颱風來而直接受害;甚至政府保證絕對不會發生在臺灣的核災,都還要做「核災演習」!對於每個人都是百分之百的死亡率,我們卻從來都不做「死亡演習」!我尊重您的決定,反正做不做都會死,安寧療護強調「尊重自主權與個別差異」。
我在母校高雄醫學大學開課「生死學與生命關懷」五年十回合,問學生:「假如生命只剩三個月,你要先做哪三件事?」幾乎都有「要回去陪家人」。我刺激學生:「活得好好的時候,放假都不回家,一天到晚都和朋友在鬼混,等到快死了,才想到要回去陪家人,會不會太慢了!」另兩件多半是「環遊世界」和「吃遍美食」,我說:「人生最後三個月,多半只能躺在床上、插著鼻胃管灌牛奶!」
我行醫二十八年,至少「醫死了」兩、三千位末期病人,要真正「得善終」(這是「五福臨門」第五福「考終命」:命終安詳而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福報」。我們對於死亡都無能為力,只能莫可奈何的接受,但在死亡來臨前,我可以決定想要怎樣活著,要活出什麼樣的生命態度。你捫心自問:是混吃等死還是認真的活著?有病友說:「死神從來不放假!」死亡全年無休,隨時隨地虎視眈眈。
假如不談死就不會死,就拜託你不要談!假如談死就會提早死,請你千萬不要談!既然不管談不談死,時辰到了,該死的沒有一個人逃得掉,你為何不敢談、不願意談、避而不談?至少在「善終」之前,先來談如何「善生」與「善別」,因為好好活著和好好道別,是努力就能做到的。我都說:「你想做的事情,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方法;你不想做的事情,你就只會找到更多的藉口!」
二○一九年七月十八日 戌時 高雄安居
內文 : 精彩
試閱 準備生命中最應該準備的事情
到自殺防治研究所拜訪舊同事,走入會議室,看到桌子中央有一枝點燃的蠟燭,昏黃的燭光,營造了一份肅穆的氣氛。我向研究所的秘書探詢,才知道我的前任指導教授 Diego 博士的兩個兒子,在義大利發生致命車禍,一夜之間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貴的兩位親人,讓 Diego 博士哀傷不已,研究所的同事心情也隨之很鬱悶。
飛來噩耗總是令人措手不及,博士及家人的悲慟更是讓人感同身受,我趕忙到書局挑了一張慰問卡,期望薄薄的一紙問候,至少能提供一絲關懷,不敢奢望能減輕對方的哀傷,只是想傳達對哀傷者此刻的艱困及悲慟的同理。
「準備」是如此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我們總是為很多事情做準備,有時候事情也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是一旦發生意外,往往讓我們無所適從。
參與安寧照顧、生死學、悲傷輔導以及生死教育的研究推廣工作二十多年了,許多長輩不解的問我什麼是悲傷輔導?世間有那麼多悲傷嗎?為什麼總是討論死亡的議題?
過去還會為這樣的說法介意,但現在的想法已有轉變:正因為一般人還是有這樣的想法,所有我更要努力推廣悲傷輔導、死亡覺醒,希望做到生死兩相安,在生死之間不過度執著於生、不迷惑畏懼於死。
簡單的說,我們是經常在為人生做準備的,早年的教育是為知識做準備,職業技術教育則是為工作做準備,每個人都忙著為種種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做準備,卻忽略了「死亡」才是生命中絕對會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們甚少為死亡做準備,或說現代人很少願意談論與生死有關的話題。
為生命做準備非常重要,生死學最後的目標其實是「回歸當下」的生命,而不是過於執取虛無飄渺的死後世界。畏懼死亡的生活,那不單是一種不真實的生活,也是一種沒有活到生命應有深度的生活。罹患絕症的患者,因為時間有限而覺得分分秒秒都格外珍貴,抱著這樣的態度,他們很可能每呼吸一口空氣,都可以感受到空氣的甜美,連清晨清脆的鳥鳴,都認為宛若天籟,因為在體認生命有限的同時,生命原有的活潑美麗就變得更為真實了。這不是道理,而是事實,只是這其中的體會,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說到這裡,該如何準備生命中最應該準備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每個當下都要儘量把握,在人我之間儘量表達關懷,有能力的時候,考量自己身後的安排規劃,認真面對以及學習規劃生命中最應該準備的事情,對人、對己都會有幫助。
不久前,為大學校區開公車的司機 Tony 因心臟病猝逝,聞訊的當下自然感傷,不過進一步尋思,Tony 向來為人嚴肅,我總是會尋找機會跟他寒喧幾句,他也幾次有所回應,萍水有逢若我倆,也算是生死兩無憾,而這一份無憾,正來自於思考死亡的生命體悟。
透過生死思維,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幽深恐懼之中,蘊含了寧靜祥和的玄機;原來當我們可以接受死亡事實,才是生命真實美好的開始。因為生命有限,更要格外珍惜;因為你我有緣,彼此更應把握。
念念分明 死亡無懼
有些讀者看完我二○○四年出版的第一本書《與死神喝下午茶》(已絕版) 後,覺得更懂得珍惜生命,認為非常受用。但家鄉有位長輩看完後對我說:「你雖然把死亡的議題挑了起來,可是我還是很害怕死亡,你並沒有指示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不怕死啊!」
這是一個好問題。在傳統信仰及文化之中,有關死亡的儀式提供了很多幫助,讓生死均能相安。但值得留意的是,當儀式的功能被無限擴大解釋,會讓人錯以為這是死亡解脫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路徑。
人們常冀望在死亡邊緣的當下,是不是能有些特別的方法,可以逃離死亡的恐懼,這也就是長輩所謂的「什麼方法才可以不怕死」。但過度關注臨死之前的儀式,只會淡化生活態度對死亡恐懼的影響和重要性。人們認為死亡的解脫應該完全仰賴專業的宗教師,卻不了解其實生命和死亡是一體兩面,其實我們面對生命的方式,往往就是最後能否無懼於死亡的關鍵。
不同的宗教文化,對死亡前的儀式、活動均各有主張,而臨終者和家屬通過這些
方法,或多或少都會獲得內心的平安、信心、依靠、清楚、自在等感受。各個宗教無不堅持自己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得救道途,但生死學的觀點則是:當事人的生死信念,以及心中對生命的體悟,才是最根本的關鍵。
我的長輩信仰虔誠且相信死後有生命,我自然是順應鼓勵她繼續從事其宗教活動。但是當她提及有什麼不怕死的方法時,我們必須釐清的是,生命態度和死亡品質的關係密不可分,除了關注宗教儀式,更重要的是應領悟如何把宗教的精髓,如大愛慈悲、光明智慧等心法,和自己的生命真實誠懇的結合。
舉例來說,一位平日經常抱持感恩心的人,在面對死亡時,縱然護士態度比較不
禮貌、實習醫師技術較生疏,但因為常懷感恩心的習慣,患者不但不容易起煩惱,反而可以輕易的從感恩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如此照顧者的壓力,無形中也會減少。一位在平日生活面對種種問題考驗時,都能真正心平氣和的人,走到生命盡頭也會是一位好相處的病人。當然如果這個人平日是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話,在生死關頭之際,也會因為沒有心力偽裝而表露其真面目。
已故的生死學倡導者傅偉勳教授的理念是,生死學不排除死後有生命的說法,但生死學認為生命的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生命的當下是寬恕過去的樞紐,也是創造未來光明的通路。如果對自己每一天、每一個當下的念頭都能儘量分明,更能將正面的信念貫穿在日常生活中。
傅偉勳教授建議現代人應抱持純一簡易的生死信念,也就是簡單有力的生命態度,例如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倡導的「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詞句簡單清楚,個中的妙用,也唯有力行者才能真正體會領悟。
一棵往西邊生長的大樹,被砍伐後必然會朝西方倒下,砍伐的角度或許會稍微影響樹倒下的方向,但是大樹本身經年累月生長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關鍵。當我們煩惱死亡的恐懼時,更應該關注的是心中的大樹正朝著哪一個方向生長。如果生命一直都朝著真善美生長,如果活著的目標是學習寬恕、分享愛與希望,如果生命沒有遺憾,想必對死亡也就沒有那麼多恐懼了。
除了思想上面對生死的調整,我們也須在身體上下工夫。簡單的深呼吸,多透過身體感官接觸大自然,眼看藍天、耳聽鳥語、鼻嗅花香、臉拂清風,如果我們能讓身體多與自然共鳴,即使心中偶爾會有生死的恐懼,但恐懼駐足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因為身體的安穩會引導心靈的沉澱,讓妄念無法生根。
話說回來,我不敢說自己不怕死,尤其這幾年母親罹患肺癌,父親也因為腸道大出血而住院,死亡可說是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常相左右。正因為對死亡的畏懼,我們必須更努力體會生活,擁抱真實的生命經驗,從自然中體會生命的流序,從人我相處中圓融自己的修養,把自己信仰的真實精神在生活中實踐,這才是解決死亡恐懼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