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 劉枝萬先生紀念論文集 | 誠品線上

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 劉枝萬先生紀念論文集

作者 丁仁傑/ 主編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 劉枝萬先生紀念論文集:劉枝萬先生(1923-2018)任職於中研院民族所長達二十五年(1964-1989),恭逢戰後台灣民間信仰復甦恢復的年代,他對於1970年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劉枝萬先生(1923-2018) 任職於中研院民族所長達二十五年(1964-1989),恭逢戰後台灣民間信仰復甦恢復的年代,他對於1970 年代以後臺灣民間信仰大型醮典所做的詳細記錄,已成時代絕響,但他對道教未來發展的評估卻是悲觀的。劉先生的研究堪稱是「現場人類學」的一個最佳示範,曾激發了好幾個世代的道教研究者。科儀道教的現場,是漢人宗教研究,甚至於也是宗教社會學、宗教人類學領域裡最富有學術挑戰性和啟發性的研究現場。而扣緊這個歷史現場,就是對於劉枝萬先生道教研究最忠實的繼承。經過了時空脈絡的重疊和學術研究成果的累積,本書希望能夠更為立體化劉枝萬當時所描述過的那個道教歷史的現場,並開發出其深刻的理論啟發性,以展現出道教研究之多采多姿且引人入勝的風貌。本論文集,由兩岸道教發展的當代現況出發,由此反照道教科儀的社區與文化位置,並進一步擴展劉先生學術遺產的理論意涵。論文集共有七篇研究論文,分別就道教於漢人地方社會中的象徵意涵、實踐潛能與社會記憶等各方面,提供了嶄新的材料與觀點,希望能在道教研究社會分析方法的層次上有所突破與創新。主編序劉枝萬先生是臺灣民間宗教與道教研究的開創性學者,他於1964年至1989 年間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8 年一月,劉枝萬先生以96 歲高齡仙逝,而他對臺灣道教醮儀的紀錄與細膩描寫,已給臺灣的道教與民俗學研究留下了重要的學術與文化遺產。劉枝萬先生的道教研究雖主要出版於1980 年代,但其後續影響極為巨大,他成為了臺灣道教科儀研究的開山祖師。另一方面,被劉枝萬先生自己視為冷門的當代道教研究,不僅愈來愈成為人文社會學科中的重要課題,甚至於道教團體與道教儀式,在整體社會裡,也愈來愈興盛與蓬勃發展,稱此為道教復興,也實不為過。隨著道教復興及其在當代社會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愈形重要,劉枝萬先生道教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學術性意義,也愈益顯豁。編者個人於2000 年起任職於中研院民族所,那時劉先生早已退休十多年。編者是到了2008 年,才第一次有機會親身聽聞劉枝萬先生的演講,劉先生在演講中講述了他橫跨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時代的精彩人生與豐富的研究經歷。誠如張珣所長在序言中所說「劉枝萬先生是上個世紀臺灣道教研究最受國際學界尊崇,開創臺灣道教研究風氣的大家,然而,他本人卻是一位有著瘦弱身材而又溫文儒雅的學者。」的確,舊照片裡也顯示,不管是在多麼炎熱的田野現場,劉先生還是經常穿著西裝,勤奮卻也不失學者身分,忠實而又敬業的紀錄著民間信仰的田野現場。也出於他這樣的自我堅持與使命感,又加上恭逢戰後臺灣民間信仰復甦恢復的時代潮流中,他對於1970 年代以後臺灣民間信仰大型醮典所做的詳細記錄,已成時代絕響。他的研究不僅保存了道教民俗的時代標本,研究紀錄本身,也激發了好幾個世代的本地與國際道教研究的學者,創造了當代道教研究蓬勃發展的重要契機。編者個人對於道教所知相當有限,僅在個人從事臺南西港保安村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對臺南地區的幾場重要醮典進行過片段性的觀察與紀錄。而編者個人對於劉枝萬先生,也只是在保持著欽佩與讚嘆的遠距離中,讀他的書,感受著他對學術的使命感與堅持,而從未能有過深談的機會。2018 年年初,劉先生過世,對於這位民族所最重要的本土研究的先驅者,全所同仁對他都懷有著無盡的緬懷。哲人已遠、典範長存。而對道教外行的我,受命承辦紀念研討會,內心實感惶恐。好在,臺灣道教學術研究已發展的相對成熟,已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各方面志同道合的研究夥伴也不少,因此,會議的承辦與論文的編纂,相對而言能得到許多善知識的幫助,這讓編者內心感到無比感激。不過,過去學者多傾全力於儀式細節和歷史文獻,這多半為文史學者所專長;僅有極少部分人類學者和社會學者,將考察範圍擴展於道教地方信仰生態、道教執業者的師承關係和社會關係網等等,而這一方面,確實是道教研究尚可以開發之處,也是劉枝萬的醮儀研究之中,所曾有所發揮之處。本論文集,即捨傳統道教研究的路徑,而由道教復興課題的當代歷史與社會現況,反過來對焦道教科儀的社會與文化層面,希望能擴展劉枝萬先生道教研究遺產的學術性意義,也試圖回歸民族所的研究風氣與特色。由研討會的舉辦到現在論文集的出版,得到了太多的貴人相助。感謝前後任所長胡台麗教授與張珣教授的支持。感謝林美容教授在紀念研討會上的專題演講「純學者的典範:劉枝萬先生的學術志業」,讓大會增色不少。林教授的演講內容,並未收錄於本書,其內容涵蓋林教授的兩篇文章,分別是A,2014,〈劉枝萬博士的學術貢獻與啟示〉,見於潘英海編,《劉枝萬與水沙連區域研究》,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B,2018,〈書後語〉,出於劉枝萬《台湾の法教:閭山教科儀本と符式簿の解読》書中。劉枝萬先生向來低調,我們要感謝由林美容、丁世傑、林承毅訪問所出版的(2008)《學海悠遊:劉枝萬先生訪談錄》這本書的出現,才得已珍貴的保留了劉先生一生的生涯軌跡,讓我們得以有所參照與緬懷。也特別感謝林美容教授惠賜本書序言一篇,她是學術圈內最了解劉枝萬先生個人志趣與學思發展歷程的人,她的描述,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劉先生的人格與學術典範。感謝張珣所長惠賜序言,感謝論文集的所有撰寫者、會議時各篇的評論人,以及漫長審查過程中的每位匿名審查人,沒有各位專家學者熱情與誠懇的幫助,我個人幾乎是沒有辦法完成現在的編審工作,所以這本論文集,也可以說是當代臺灣道教研究界的一個集體性的研究成果。感謝民族所編輯室同仁李宗洋先生在出版過程中的備極辛勞、盡心盡力,讓編輯與出版流程相當順暢。感謝民族所宗教與生活實踐研究群同仁張珣、高晨揚、黃淑莉、王舒俐、黃約伯教授和所內所有同仁們的協助。感謝Teri J Silvio 和Derek Sheridan 兩位老師在英文名詞上的一些協助。感謝謝世維、張超然、林振源與謝聰輝教授等,經常及時幫助我解決對道教研究所產生的各種疑問。感謝我的助理劉韋廷、吳瑞明和楊秀娟的大力協助,增廣了我的道教知識,擴展了我在道教研究方面的人脈。我的助理黃詩涵、洪譽文、楊維騰、張瑋芩等人,則在本書圖表製作與文字編排上都幫了不少忙。很高興這本書終於得以問世,希望它能對於臺灣的道教研究,提供新的觀照角度,產生新的研究活力,也算是達成了我們緬懷先人和承繼先人研究傳統的一點紀念與懷念之意。編者丁仁傑2020 年10 月12 日於臺北南港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丁仁傑主編主編丁仁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社會學、助人行為、新興宗教、民間信仰、民間教派、地方社會等。出版專書有《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1999)、《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2004)、《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2009)、《重訪保安村》(2013)、《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2020)等。並譯有David Jordan 的《神.鬼.祖先》、Steven Sangren 的《漢人的社會邏輯》和Shimazono Susumu 的《由救贖到靈性》(與姚玉霜、陳淑娟合譯)等多本學術經典。

商品規格

書名 / 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 劉枝萬先生紀念論文集
作者 / 丁仁傑 主編
簡介 / 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 劉枝萬先生紀念論文集:劉枝萬先生(1923-2018)任職於中研院民族所長達二十五年(1964-1989),恭逢戰後台灣民間信仰復甦恢復的年代,他對於1970年代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432683
ISBN10 / 9865432684
EAN / 9789865432683
誠品26碼 / 2681988596006
頁數 / 432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道士的生活似乎以看不到前途的曙光,他們的營業遭到法師、靈媒以及佛教系統等其他階層的蠶食,同時又隨著社會現代化而對他們的需求減少起來,如此夾攻之下再加上教育的普及,連他們的子弟也不再以繼承祖業為潔淨…………劉枝萬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