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 (新編版) | 誠品線上

中醫診斷學 (新編版)

作者 馬建中
出版社 楨彥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醫診斷學 (新編版):中醫界一代宗師代表作修習中醫者必讀經典中醫診斷的基本內容,包括「四診」、「八綱」、「證候分類」等診法。作者蒐集許多資料、引用古人學說,加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中醫界一代宗師代表作修習中醫者必讀經典中醫診斷的基本內容,包括「四診」、「八綱」、「證候分類」等診法。作者蒐集許多資料、引用古人學說,加上長期的臨床經驗,詳細說明中醫診斷的要點。⊙許多複雜的病證,運用八綱來分辨,可以掌握要領,達到條理化,從而訂出合理的方劑獲得滿意的療效。⊙經由豐富的臨床經驗,研究認識各種疾病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將各種不同證候分類型,便於掌握醫治。本書特色◎中醫診斷須從整體著眼診斷時不單從有病的局部著想,亦須觀察季節、氣候和水土,注意病人的情緒和生活習慣等,這種整體觀念是中醫診療的基本觀念。 ◎中醫診斷著重於探求病因病因是發病的根源,能直接傷害人體引發各種症狀。中醫所說的病因,主要包括人體正氣和病邪兩方面,即從病體全面來觀察,病邪固然是病因,但本身機能衰弱或亢奮,也是病因。 ◎以四診合參了解病情及症狀透過望色、聞聲、詢問、切脈四診合參,以觀察和分析證候,也就是把症狀聯繫起來,分出主症、主脈。這樣才能正確掌握病情,不為任何假象所蒙混。 ◎以八綱歸納分析病證將四診合參所得的結果,進行歸納分析,以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個綱領區別病證的類型,由此引出相應的治療原則。 ◎將證候做分類,便於掌握施治證候是身體失去正常機能時,產生的病變現象,雖交錯複雜、變化多端,卻有一定規律,因此將不同的證候分為若干類型,有助理解疾病的本質,並施以適當的治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馬建中為著名中醫師,生前曾並受陳立夫先生禮聘於中國醫藥學院兼任教授、中醫系主任、中醫研究所所長及中國醫藥學院副院長等職位,期間作育英才無數,堪稱臺灣中醫界的共同導師。馬建中先生將其數十年臨床與教學之經驗編撰成冊,並分享於中國醫藥學界,其著作有:《溫病學》《中醫診斷學》《臺北臨床三十年》《中醫外診學》《中風與昏厥之辨證與經驗》《溫病學新解》《中醫如何治療肝病》《臨床辯證與經驗實錄》■譯者簡介陳嫻若日文系畢業。從事編輯、翻譯工作多年,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有《穿越光之小徑》、《避稅天堂》、《怒》、《走向荒野》、《紀念日》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編輯大意第一篇 緒 論第一章 中醫診斷的特色 第二章 中醫診斷的基本精神與內容第一節診斷的整體性第二節探求病因的重要性第三節四診八綱與證候分類的關聯性 第二篇 四診第一章 望診 第一節整體診察一、望形質二、望動態三、望神色第二節局部診察一、頭面部的望診(一)頭部(二)面部二、喉及頸項部的望診(一)喉部(二)頸項部三、五官部的望診(一)目部(二)耳部(三)鼻部(四)口唇部(五)齒與齦部(六)舌部1.舌質的診察(1)舌質的基本認識(2)舌質辨證的分型2.舌苔的診察(1)舌苔的基本認識(2)診察舌苔的注意點(3)舌苔辨證的分型 四、四肢的望診(一)手足(二)掌腕(三)指甲(四)魚際(五)小兒指紋五、前後二陰的望診(一)前陰(二)後陰附:排泄物的望診六、皮膚的望診(一)腫脹(二)發黃(三)痘瘡(四)斑疹(五)白瘖(六)癰疽疔癤第二章 聞診 第一節聲音的聞診一、正常的聲音二、病變的聲音(一)發聲(二)語言(三)呼吸(四)咳嗽(五)嘔吐(六)呃逆(七)噯氣(八)太息(九)噴嚏第二節氣味的聞診一、病體的氣味二、病室的氣味第三章 問診 第一節對一般情況的詢問 第二節問生活習慣和精神環境 第三節問既往病史與家屬健康關係第四節問發病時間與過去醫療情形第五節問現在證狀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二便五、問飲食與口味六、問胸腹七、問耳目八、問睡眠九、對婦女的問診十、對小兒病的問診第四章 切診第一節脈診一、診脈的意義二、診脈的部位和臟腑分配 三、診脈的方法四、正常脈象五、二十八脈與主病六、脈象的鑑別與幾個重要辨脈法 七、敗脈診法 八、婦人診脈九、小兒診脈第二節按診 一、肌表按診 二、手足按診三、胸腹按診四、額頭按診五、腧穴按診第三篇 八綱第一章 陰陽一、陽證與陰證二、真陰不足與真陽不足三、亡陰與亡陽四、由陰陽辨別生死 第二章 表裡一、表裡的寒熱虛實二、表裡同病三、半表半裡之證四、表證入裡、裡證出表第三章 寒熱一、寒證與熱證二、寒熱之上下三、寒熱之真假第四章 虛實一、虛證與實證二、氣血的虛實三、虛實真假的辨別第四篇 證候分類 第一章氣血辨證第一節 氣的病證一、氣虛二、氣滯第二節 血的病證一、血虛二、血瘀三、血熱第三節 氣血同病一、氣滯血瘀二、氣血俱虛三、氣隨血脫第二章臟腑辨證第一節 心的病證一、心氣虛與心陽虛二、心血虛與心陰虛三、心火上炎四、心痺第二節 肺的病證一、肺氣不宣二、肺失肅降三、肺氣虛四、肺陰虛第三節 脾胃和腸的病證一、脾失健運二、脾不統血三、胃氣虛寒四、胃熱五、胃陰不足六、胃氣上逆七、腸虛滑脫八、腸液虧耗第四節 肝與膽的病證一、肝氣鬱結二、肝火上炎三、肝陽上亢四、肝風內動五、肝血虛第五節 腎與膀胱的病證一、腎陰虛二、腎陽虛三、腎精不足四、腎氣不固第三章六淫與痰食辨證 第一節 風的病證一、外感風邪二、風邪入侵經絡三、風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第二節 寒的病症一、外感寒邪二、寒痺三、寒痛四、寒瀉五、寒疝六、寒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第三節 熱、火、暑的病證一、實熱二、虛熱三、暑濕四、暑熱五、熱(火、暑)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第四節 濕的病證一、濕阻二、濕熱三、濕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第五節 燥的病症一、感受燥邪二、傷津與傷陰三、血燥四、燥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第六節 痰的病證一、濕痰二、寒痰三、熱痰四、風痰五、痰濁上擾六、痰迷心竅七、痰留經絡、肢體八、痰留胸脇九、痰證致病的辨證注意點第七節 食積(食滯)的病證一、傷食二、腸胃積滯三、脾虛夾食四、食積致病的辨證注意點第四章傷寒與溫病辨證 第一節 六經辨證一、太陽病二、陽明病三、少陽病四、太陰病五、少陰病六、厥陰病第二節 衞氣營血辨證一、衞分證二、氣分證三、營分證四、血分證五、心包證第三節 六經辨證與衞氣營血辨證 附錄附錄一 名家論著選錄附錄二 歌訣選讀附錄三 證候分類治法概要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醫診斷學 (新編版)
作者 / 馬建中
簡介 / 中醫診斷學 (新編版):中醫界一代宗師代表作修習中醫者必讀經典中醫診斷的基本內容,包括「四診」、「八綱」、「證候分類」等診法。作者蒐集許多資料、引用古人學說,加上
出版社 / 楨彥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919554
ISBN10 / 9570919558
EAN / 9789570919554
誠品26碼 / 2681442588004
頁數 / 32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