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慧根, 要會跟: 東臺灣癌症醫學推手-許文林醫師行醫記 | 誠品線上

得慧根, 要會跟: 東臺灣癌症醫學推手-許文林醫師行醫記

作者 許文林/ 主述; 稅素芃/ 撰文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得慧根, 要會跟: 東臺灣癌症醫學推手-許文林醫師行醫記:信守承諾開創東部癌症醫療先河成為癌症病人讓我更真切的理解,什麼是無常,什麼是如常。 ——許文林(花蓮慈濟醫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信守承諾 開創東部癌症醫療先河 成為癌症病人讓我更真切的理解,什麼是無常,什麼是如常。 ——許文林(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副院長) 二〇〇二年,放射腫瘤科專家許文林醫師卸下臺北三總副院長一職,受邀來到醫療資源欠缺的東部,他在花蓮慈濟醫院,從一個人、一張什麼都沒有的辦公桌開始,邀請各專科加入癌症醫療團隊,成立東部第一個癌症醫學中心,讓花東癌症病人不用再忍受遠赴北部治療的奔波之苦。 見善效行,是他根深蒂固的特質。他常說「得慧根,要會跟」,他將一身行醫功夫與歷練帶到東部服務病人,並皈依成為證嚴法師的弟子,他信守服務偏鄉的承諾,一待就超過十九年。 身為醫者,他所參與的海內外義診超過四百場;更帶領花蓮慈院癌症中心團隊開創及推動「智能癌症篩檢技術」,獲得衛福部頒發的金牌獎及生策會「SNQ國家品質標章」,他的前瞻規劃與創新的策略,再次為東部的癌症醫學開創先機。 二〇一九年,這位救治無數癌症病人的醫師竟罹患了癌症,他沒有因病退縮,更堅定信任讓他一手培育的癌症醫療團隊,成為救治他的醫療主力。而證嚴法師一句「無常,如常,都是常。」讓他解憂微笑,以更幽默、更積極的姿態行醫看診,寬慰同樣罹癌的「同學」們。這是一位出身屏東南州鄉下,卻有著不凡的毅力與包容,屢屢在從醫路上開創新局的醫者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許文林傳主簡介:許文林醫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學士,美國Tulane大學公共衛生及熱帶醫學院醫療管理研究所碩士。曾任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 St. Luke's 醫學中心研究員、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台中慈濟醫院創院院長。現任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副院長、癌症醫學中心主任、放射腫瘤科主任、慈濟大學副教授。自二○○二年即投入花蓮慈濟醫院,開創東部第一個癌症醫學中心,並積極推動癌症篩檢、衛教,二○一八年,帶領團隊推動智能癌症篩檢技術,獲衛福部金牌獎及生策會SNQ國家品質標章,至今仍不斷以創新、前瞻規劃引進最新治療,照顧花東鄉親。撰文簡介:稅素芃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曾任職電視台、報社與雜誌社等媒體逾二十年,現為文字工作者。愛好文學,樂於書寫不同的人生風景。曾出版《現代兒童的生活世界》、《翻轉人生》、《人生因利他而豐富:一位外科醫師的行醫路》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醫者身影 【專文推薦1】堅守信諾──開啟東部癌症治療先河,首創東部第一個癌症中心/林俊龍 【專文推薦2】心田的力量:改變的根源/石曜堂 【專文推薦3】許文林,我的同僚也是我的兄弟/林欣榮 【自序】無常、如常,都是常/許文林 第一章會跟──從一張照片說起 無條件服從 勇於迎接挑戰 萬事起頭難 敦親睦鄰攜手雙贏 一切都在信任的基礎之下 首次評鑑,直接跳級「區域教學醫院」 消防隊長心繫急診 要滅火唯有圓融 自稱幼稚園園長:陪著醫護長大 對慈濟志工既尊重又感激 自掏腰包,不跟錢計較 帶人帶心,替部屬解決問題 以慈濟人文,穩定臺中慈院基業 深化慈濟人文,以身作則 培養志工團隊,深入社區推廣 親如一家,惜情惜緣 第二章 逐優而居的求學路 南州大家族興衰只在轉瞬間 大宅門內的小天堂 七分之一的遺憾 五歲寄讀成資優兒 舉家遷居屏東,為愛子轉學 調皮搗蛋,幾度與死神擦身而過 精力無窮,寄情於運動 音樂家庭的孩子愛音樂 童軍訓練獨立求生能力 多才多藝,會讀又會玩 到高雄讀高中:第二次大震撼 自由學風 培養五育兼具人才 報考國防醫學院,彌補七分之一的遺憾 第三章 學醫開啟新視野 北上讀書,走出臺語舒適圈 軍校無貧富,一視同仁 樓梯間借光 輪讀原文書 永遠三十歲的好友 對老師的話唯命是從 風風火火的大學生活 見實習二年 愛上外科 一個字都不准出錯的病歷 服役抽籤 慘中莒光獎 東莒醫官似院長兼做法醫 合歡山松雪樓浪漫成婚 第四章 沒有選擇是最好的選擇 包山包海 單刀上陣 專業進修成朝聖之旅 放射治療發展史 眼觀四面 察覺微小症狀 風險調控 思前顧後 從最小的科主任變成民診處主任 有IQ與EQ,還要有CQ 臺灣醫療史上最大的搬遷行動 規劃縝密 無縫接軌 怪颱納莉 水淹新院區 感恩人生遇伯樂 第五章 人文采風在洄瀾 生涯轉折點 拓展醫療荒原 還沒報到就開始上班 從零開始的癌症醫學中心 從與村里長打交道開始 開創智能癌篩技術 面對高標準評鑑的挑戰 姿態柔軟,整合醫療團隊 只要有一口氣的人,都能訓練! 建立制度,培養新血 認識慈濟三部曲 看山不是山的階段 百分之五定律 經過比較,才知道慈濟的好 同時擔任八個部門的主管 一天八個會議司空見慣 圍牆外的事,都是我的事 無名氏八十六號的返鄉路 到宜蘭服務高齡法親 國際事務也是圍牆外的事 擔任東區慈濟人醫會召集人 十八年四百場海內外義診 偏鄉往診,持續關懷 在地志工銜接關懷門診病人 印尼紅溪河萬人義診的震撼 緬甸義診 付出者必須更謙遜 心疼孤兒姐妹花 海燕風災 無堅不摧 屍橫遍野 以工代賑 救活了一個死城 慈濟 慈濟 Go Go Go 遊走在臨床、教學、研究、行政之間 人生心願就是更專心行善 第六章 不關門的辦公室 從小說中讀懂人性 做到讓主管不能沒有自己 絕對不切斷溝通的管道 你不做,就我做吧! 離開醫師椅 樂於布施陪伴 讓自己成為病人認同的醫師 顧全大局,縮小自己 霸氣就是讓人願意百分之百的配合 第七章 感恩家人做靠山 單純樸實的原生家庭 熱愛茶道、花道的許媽媽 活到老 學到老 相伴到老 寶貝女兒頗有乃父之風 許文林的養生哲學 許文林醫師大事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得慧根, 要會跟: 東臺灣癌症醫學推手-許文林醫師行醫記
作者 / 許文林 主述; 稅素芃 撰文
簡介 / 得慧根, 要會跟: 東臺灣癌症醫學推手-許文林醫師行醫記:信守承諾開創東部癌症醫療先河成為癌症病人讓我更真切的理解,什麼是無常,什麼是如常。 ——許文林(花蓮慈濟醫學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9981637
ISBN10 / 9869981631
EAN / 9789869981637
誠品26碼 / 2681994800005
頁數 / 288
開數 / 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專文推薦1】

堅守信諾──開啟東部癌症治療先河,首創東部第一個癌症中心

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國際慈濟人醫會總召集人

二○二○年六月,衛生福利部公布了二○一九年臺灣十大死因,癌症連續三十八年位居首位,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五萬二百三十二人,創下史上新高,佔所有死亡人數的百分之二十八點六,這樣的統計數據讓人聞癌色變,在診間的病人只要一聽到罹癌,往往難掩傷痛,身心都受到強烈的打擊。幸運的是,花蓮慈濟醫院在許文林副院長的帶領之下,逐步建立擁有高階儀器與專科醫護的癌症醫學中心及放射腫瘤科,讓東部鄉親免於奔波西部醫院接受癌症治療的辛勞,可以在地接受高品質且溫馨親切的醫療服務。

許副院長為人親和,許多同仁都喊他「許爸」,他對待病人更是慈悲,曾經有連掛號費都無力負擔的病人,他自掏腰包幫病人買單;也曾擔心病人因為付不出交通費而中斷治療,便幫病人支付交通費,更常轉介窮困病患給醫院社工共同協助。身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他,不僅醫術專精,也幽默風趣,經常鼓勵、安慰癌症病人,深獲病人與家屬信任。

二○一八年,他帶領團隊開創並推動「智能癌症篩檢技術」,獲得衛福部頒發的金牌獎及生策會「SNQ國家品質標章」,為的就是要讓病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他的前瞻規劃與創新策略,再次為東部的癌症醫學開創先機。

˙走入慈濟 扎根花東

來自軍醫界的許文林醫師,原是三軍總醫院的副院長,二○○二年他踏進慈濟世界,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那時他家住臺北,母親也在臺北,他卻願意來回奔波,這是他對於醫療資源向來較為欠缺的東部的一項承諾,一轉眼也已十八年。他曾一度借調至臺中慈濟醫院擔任啟業院長,任務告一段落,他又繼續回到東部,守護偏鄉鄉親至今。

當年,他一來到花蓮慈院便著手規劃癌症醫學中心。一般癌症的治療包括開刀、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等,這三種方式也經常合併使用,需要建立共識並與團隊合作。許文林醫師以其資深、豐富的經驗提攜後輩,為花東培養癌症治療與研究人才,他處事圓融、帶人帶心,更凝聚起放射腫瘤科與各科之間的共同合作。

如果遇到不同科別或醫師意見相左而難以決斷時,許副院長總是以病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他常問醫師同仁,「如果這個病人是你的家人,你會怎麼決定呢?」而這個思維正是慈濟醫療人文一再強調的「視病猶親」。在許副院長的帶領下,花蓮慈院的癌症醫學中心能無縫接軌追蹤照顧已出院的癌症病人,並提升門診與住院病人的照護品質,貢獻良多。

此外,許文林醫師也是我們「東區慈濟人醫會」的召集人,他每隔兩週便率團下鄉義診服務,從宜蘭外籍漁工聚集的港口到臺東長濱、成功、太麻里等地,都有他們義診、往診的足跡。有時他也趁義診所到之處,關懷在地的昔日癌症病人,成了非正式的癌友同學會,這都是他的悲心與願力。

˙四百場海內外義診 收穫滿滿

許文林醫師不僅參與國內義診,每當海外發生重大災難,也總是自告奮勇,參加慈濟賑災義診團。像是二○一五年,許醫師的生日就是在尼泊爾大地震的義診中度過的;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二○一三年,菲律賓的海燕風災,那是一場超過六千三百人死亡,失蹤人口更是不計其數的世紀災難。當時國際慈濟人醫會醫療團共分六梯次前往災區援助義診,慈濟許多醫師都前往協助,我與許文林醫師也參與其中。

我們一到菲律賓災情最嚴重的獨魯萬時,幾艘大型商船被吹上岸,泥濘街道上堆滿了被吹毀、殘破的木板、鐵片、廢棄物;百分之九十的房子倒的倒、塌的塌,只能用「慘不忍睹,體無完膚」八個字來形容。慈濟人火速清理學校來做義診空間,醫療團隊快速安排各科別看診空間與動線,把桌子合併成外科的診療床;拿床單充當隔簾,作為檢查空間,醫護團隊在克難的氛圍下展開了義診。

菲律賓當地沒水、沒電,空間有限,夜晚我們將草蓆折成一半,就鋪在學校教室或辦公室的地上,以「半席之地」席地而眠。這也讓我體會到,人的需求其實不用那麼多,有水喝、有麵包、香積泡飯可以吃,就十分感恩了。

在菲律賓如此重大災難下,證嚴法師提出「以工代賑」來賑災,推動之後,原本還處在災難創傷、眼神空洞的獨魯萬市民,全都動了起來,十九天來了二十八萬人次參與,他們清掃被汙泥、廢棄物所覆蓋的教堂、街道,讓猶如廢墟的死城,很快就恢復市容了,慈濟人醫會也在當地為八千人次義診。許文林醫師曾分享,發放以工代賑補助金時,他看著現場來了成千上萬人,但志工、醫師人數卻相對稀少,他很擔心引起暴動,但沒想到,在慈濟志工引導下,所有鄉親井然有序地排起隊來,當祈禱歌曲一放,現場竟是「一片靜默」,志工翻譯著歌曲內容,不少閉上眼、專注祈禱的災民默默流下感動的淚水,這些災民在領取補助金時,一再對慈濟人表達感恩之意,那個場景讓他非常感動且終身難忘。

我常說,前往義診的醫師往往自己收穫最大,正是這個道理,我自己也領會極深,很感恩在義診這條修行路上,有這些向來當仁不讓、不畏災難的慈濟志工、醫師等有志一同者並肩前行!許文林醫師在慈院服務的十八年間所參與的海內外義診超過四百場;他更一手將癌症治療的專業團隊奠基在花蓮偏鄉,功不可沒。感恩他一如初心、堅守信諾,很榮幸能受邀為此書寫序,相信諸位讀者也會跟我一樣,被許醫師的專業以及他衷心投入的「醫療人文」深深打動,樂為之序!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見善效行,是他根深蒂固的特質。他常說「得慧根,要會跟」,他將一身行醫功夫與歷練帶到東部服務病人,並皈依成為證嚴法師的弟子,他信守服務偏鄉的承諾,一待就超過十九年。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