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聖經釋義: 方法步驟與實例應用 | 誠品線上

舊約聖經釋義: 方法步驟與實例應用

作者 曾宗盛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舊約聖經釋義: 方法步驟與實例應用:本書介紹解釋舊約聖經的方法,並以經文實例說明解釋經文的步驟。逐章介紹舊約聖經各類文學類型與特色,包括敘述、詩歌、律法、先知信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解釋舊約聖經的方法,並以經文實例說明解釋經文的步驟。逐章介紹舊約聖經各類文學類型與特色,包括敘述、詩歌、律法、先知信息、智慧文學和啟示文學。然後說明解釋經文的方法步驟,最後以經文為實例進行解析,引導讀者根據本書介紹的方法來解釋聖經,並整合經文釋義的成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曾宗盛曾宗盛出生於台東,於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自1999年任教於台灣神學院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舊約聖經相關課程,包括聖經釋義、舊約導論、創世記、士師記、耶利米書和約伯記等。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感謝Pinuyumayan原住民區會教會的接納,可以共同參與在原住民基督信仰的人生朝聖旅程。近年作者也在台灣大學兼任通識課程,教授「猶太文化」和「希伯來經典與世界文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縮寫表 致謝 序言 如何使用這本書? 導論 聖經釋義、聖經詮釋與解釋自我 第一部 介紹聖經釋義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章 近年聖經解釋的趨勢 第二章 經文校勘:重建接近原始讀文的經文 第三章 聖經的翻譯與譯本 第四章 初步觀察經文與運用想像力 第五章 解釋舊約聖經的敘述經文 第六章 解釋舊約聖經的詩歌 第七章 分析舊約經文的文法、語意及字句 第八章 解釋敘述經文的實例運用:創 28:10–22 第九章 探討經文的歷史、社會與文化背景 第二部 解釋舊約律法、先知信息、智慧文學和啟示文學 第十章 解釋舊約聖經的律法 第十一章 解釋舊約聖經的先知信息 第十二章 解釋舊約聖經的智慧文學 第十三章 解釋舊約聖經的啟示文學 第三部 解釋經文的方法與步驟─實例練習 第十四章 解釋舊約經文的方法─說明解釋的步驟 第十五章 解釋敘述的實例練習:申命記 34:1–12 第十六章 解釋詩歌的實例練習:詩篇 130 聖經譯本與聖經研讀本 舊約釋義工具書 聖經研究網站資料庫 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舊約聖經釋義: 方法步驟與實例應用
作者 / 曾宗盛
簡介 / 舊約聖經釋義: 方法步驟與實例應用:本書介紹解釋舊約聖經的方法,並以經文實例說明解釋經文的步驟。逐章介紹舊約聖經各類文學類型與特色,包括敘述、詩歌、律法、先知信息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569150
ISBN10 / 9575569156
EAN / 9789575569150
誠品26碼 / 2682125240004
頁數 / 35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6.5X1.9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1
舊約經文釋義旅程中的良師益友

舊約/希伯來文聖經的釋義是一趟神聖、奧妙、永不止息的旅程,但也崎嶇、艱難、充滿了挑戰,特別對於想理解舊約經文的一般信徒與神學院學生,古老又難懂的律法、先知神諭、詩歌等體裁,常令人望之卻步,所需要的是一本好的釋義指南,成為初學者的嚮導與良師。

但此類書籍中,由華人學者親自撰述、且具全面性的甚少,因此當我收到曾宗盛教授的《舊約聖經釋義—方法步驟與實例應用》一書時,實在有「所盼終於實現」之喜。

這本書是由曾教授任課「聖經釋義與詮釋」二十多年的經驗所錘鍊而成,具有以下特點:

(一)架構層次分明——從舊約聖經釋義與詮釋的理論基礎談起,進而介紹釋義的基本方法(經文校勘、敘事、詩歌、文法語意、歷史背景),繼而討論各類文體的解釋,最後以非常實用的釋義步驟與實例作結,讀者將能夠掌握釋義的實際步驟,卻又不迷失在方法與技巧中,如同曾教授所提醒的,釋義必須涉及詮釋自我與群體的生命處境;
(二)在「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與「讀者中心」三個詮釋面向間維持良性、平衡的互動——本書兼顧上述三面向,帶出有歷史深度、忠於經文、且富處境意義的詮釋,為讀者示範何謂正向的「詮釋學循環」;
(三)學養兼容並蓄,實例與書目豐富——曾教授的文字情理兼備,具有厚實歷史批判根柢,卻又深入文學批判及當代處境出發的詮釋法,並提供諸多實例作為解經範例、書目供有興趣者鑽研。衷心推薦此書,相信必能成為有心學習者的良師益友,在釋義旅程上陪伴妳/你發現聖言常新的意義,在經文與生命會遇中,展開寬闊視野!

賴弘專(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學助理教授)



推薦序2

《出埃及記》對你可能不是陌生的詞語,但是翻開這卷書,如果讀到「人若賣女兒作婢女,婢女不可像男的奴僕那樣離去…… 若不向她行這三樣,她就可以白白離去,不必付贖金。」(出21:7—11)像這樣的經文,我們要如何理解呢?你可能判斷這是一段有關律法的經文?沒錯,但這樣的律法經文,與活在當代的我們,又有何關聯呢?前者提到的問題是關乎經文的釋義、解釋,後者說的問題是關乎經文的詮釋。「解釋經文」與「詮釋經文」雖是緊密關聯的,卻是不相同的兩個聖經釋義的步驟。

《舊約聖經釋義》在解釋這段經文時,告訴了你:這是一段奴隸的律法,它又是屬於「決疑法」的律法;這段律法更是在「約書」的脈絡裡面,而經文其中的關鍵詞語,是「主人的失信」,然後才是婢女的「離去」(見210-12頁)。若不先理解以上這些舊約時代律法背景的脈絡,我們就不容易適切地詮釋這段經文,或應用到21世紀。這正是這本《舊約聖經釋義》,清晰地從五經律法的背景、歷史書敘述的文學特性、詩歌智慧文學的平行等特徵、先知書各種神諭的信息等,對如何釋義舊約各類的內容,作了相當完整的介紹。本書的特色是從基礎的解經理論、方法、原則,循序漸進、一一說明,並列舉經文實例加以示範。

你可能認為,原來理解聖經是這麼一件不容易的任務。的確,誠如奧圖·艾斯菲樂德(Otto Eissfeldt)所言,「欲了解聖經的本質,從對聖經各卷的分析著手,是必要的條件,進而分辨各段經文的文學類型、甚至包含對文本歷史的分析,作更鉅細的研究。」(Otto Eissfeldt, The Old Testament: An Introduction, trans. P. R. Ackroyd (London: Harper & Row, 1965), 6.)面對華人聖經研究仍在起步待興的階段,欣見曾宗盛教授畢生教學的《舊約聖經釋義》,即將付梓,為華人教會的聖經研究資源,注入新湧的泉源。想親嚐這股泉水的滋味,讓理解舊約聖經更上層樓,就翻開這本釋義的書頁,從你想了解的篇章開始讀起!

徐萬麟(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學助理教授)

試閱文字

內文 : 導論
聖經釋義、聖經詮釋與解釋自我

前言

解釋聖經已有悠久的歷史,聖經釋義和聖經詮釋則是兩個彼此相關卻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前者較注重解釋經文過去的原始意義,而後者則強調經文現在的意義與應用?不過,近年來有些學者認為,這兩者的區別無法完全劃清界線,因為從經文的解釋(經文過去的意思)到經文的處境話應用(經文現代的意義)之間,形成一種「詮釋的循環」(hermeneutical circle)或是「詮釋的螺旋」(hermeneutical spiral)的互動關係?這意思是,讀者對經文(過去意義)的解釋結果又會回頭來解釋讀者,形成一種開放式?無止境的運轉(循環或螺旋)?從經文的層面走向讀者的層面,而後繼者又再次走入經文層面,如此形成新一輪的循環,持續不斷?因此,不論是聖經釋義或聖經詮釋兩者都涉及經文的解釋以及現代意義的運用?不過,為了說明與釐清一些有關經文解釋的觀念,以下仍將這兩個觀念分別做說明,從分析聖經原來可能的意思到經文的處境化意義與應用,形成動態的過程?

1.聖經釋義(Biblical exegesis)

聖經釋義是對聖經經文批判性的解釋或說明?釋義(exegesis)一詞字源來自希臘文evxhge,omai意思為「報告?述說?解釋」(參考路24:35; 約1:18; 徒10:8; 15:12, 14…)?廣義而言,釋義是一種謹慎?具有方法的研究經文,並從經文的研究中找到適當的解釋?狹義而言,釋義一詞意指分析聖經經文的文字與歷史意義(經文過去的意義),儘可能仔細地從不同角度來探討經文的意義?這有別於經文現代運用的意義?
聖經釋義的歷史起源可追溯至聖經本身,舉例而言1)聖經的編輯其實是一套聖經解釋,例如詩篇做為整部詩篇的序言,成為解釋整部詩篇的入門?)其次,申命記和歷代志是對其它舊約書卷的「解釋」或「重新解釋」?申命記重述與解釋摩西五經和西奈之約的內涵?而歷代志則以一套神學觀點重新解釋從創世記到列王記的歷史?)此外,不同語言的聖經譯本或版本,也是對聖經做釋義的成果?)進一步而言,釋義的歷史持續出現在早期猶太拉比著書?早期基督教教父著作,繼續流傳到中世紀基督教與猶太教傳統的神學?哲學及文學作品裡面?後續的聖經釋義工作仍延續不斷,至今仍然繼續進行著?
至於「批判性」(critical)的聖經釋義概念則出現於啟蒙運動之後,聖經除了做為宗教生活的指引(上帝的話)以外,也被視為是一部歷史時空的產物(人的話)?因此,在傳統的歷史批判進路(historical-critical approach)的影響下,聖經釋義的目標在於找尋經文背後「客觀的」歷史事實?到了二十世紀期中葉以後,又發展出許多不同的釋義方法?在眾多方法中有些具有相互補充的功能,有些方法則各具特色,彼此間未有交集?

2. 聖經詮釋(Biblical hermeneutics)

「詮釋」(hermeneutics)一詞原意為「解釋的藝術」,亦即確定一段文本之意義的原則及過程?有時聖經詮釋也被瞭解為聖經解釋?事實上,聖經解釋的歷史從舊約時代就已開始(例如歷代志),經過猶太教?基督教初代教會?中世紀?宗教改革?現代,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聖經解釋的歷史源遠流長?在現代時期之前的猶太教與基督教傳統認為,經文具有獨特的地位及不變真理?在這基礎上,解經家嘗試描述解釋聖經的原則與過程,讓經文可以揭開適當的意義給予當代社會?進入現代時期之後,傳統的觀點受到挑戰,新的觀念與詮釋法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在新近的瞭解下,解釋聖經不只是描寫解釋聖經的適當方法,也闡述有關人類瞭解的基本理論,讓人繼續傳遞聖經經文的真理及現代意義?
在十九世紀前半葉,士萊馬赫(F. Schleiermacher, 1768-1834)和Wilhelm Dilthey(1833-1911)將詮釋學概念運用於解釋經文?後來Karl Barth(1886-1968)主張,在歷史批判法以外應加強聖經的神學解釋,強調上帝才是聖經解釋的主要對象(Sache)?另外,Rudolf Bultmann(1884-1976)主張,在歷史批判法以外,應結合「解神話化」(Entmythologizierung)方法來解釋新約?他認為現代人需要透過新約的神話表達方式(除去古代神話世界觀,運用現代神話世界觀),重新瞭解新約的神學中心信息─宣揚耶穌(kerygma)?Bultmann的學生Ersnt Fuchs(1903-1983)與Gerhard Ebeling(1912-2001)則繼承其師的方法,繼續推動神學領域的「新詮釋學」(New Hermeneutic)?而Bultmann的另一學生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則走向一般詮釋學,他認為瞭解是個事件,是經文與讀者之間兩個視域「融合」的事件?此後Jürgen Habermas(1929-)及Paul Ricoeur(1913-2005)的詮釋學方法幫助聖經學者重新檢視歷史批判方法的功能?目標?特色與限制,並找尋其它可能的解釋聖經方法?
摘要而言,詮釋學(hermeneutics)這觀念源自Friedrich Schleirmacher,經過Martin Heidegger和Hans-Georg Gadamer的發展而成為重要的解釋學理論?這理論主張,讀者在解釋與理解文本意義的過程中,詮釋者促成了全體和部分之間的互動關係?人若要理解文本整體的意義,就必須先瞭解文本中各小部分的意思?在這理解過程中,建構出一連串詮釋的循環?這隱喻也可用於文本?文本的脈絡以及讀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如此讀者在閱讀及重複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對文本的意義有更多新的理解?
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受到文學方法及其它學科的影響,陸續出現不同的聖經研究法,例如文學批判法(敘述故事分析)?人類學方法和社會學方法等?此外,二十世紀初至今考古的新發現,例如烏加利經文?昆蘭古代經卷?拿格哈馬地(Nag Hammadi)古代經卷等,讓考古學方法成為聖經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對聖經解釋提出重要貢獻?近數十年來陸續結合社會科學及人文學方法,發展出多樣的聖經解釋方法,例如解放神學?女性神學?後現代?後殖民?還有酷兒(queer)方法論,甚至普世教會和區域性的本土神學方法等?這些進路使得聖經解釋與詮釋進入百花齊放的多彩世界?

3. 詮釋的循環、詮釋的螺旋與視閾的融合

綜合上述討論,聖經釋義和聖經詮釋都涉及解釋聖經的理論與方法,包含對經文的文學?歷史和神學的探討?學者們將這種詮釋的過程稱為「詮釋的循環」(hermeneutical circle)?「詮釋的螺旋」(hermeneutical spiral)或「視域的融合」(fusion of horizons),說明讀者與經文的互動關係?讀者解釋文本的過程促成了過去的視閾和現在的視閾融合,創造出新的綜合理解?不過,當人愈接近視閾時,它總是不斷超越人的理解,讓人無法完全掌控,因此詮釋的旅程終究沒有結束的一刻?
換言之,解釋聖經是解釋者和經文之間不斷互動與對話的過程,一但達到某階段的理解成果,隨即又開始另一階段的對話與詮釋,週而復始?加上解釋者的觀點?價值觀?文化背景及其他因素也交互影響解釋者和經文之間的互動與對話,建構出複雜與豐富的詮釋旅程?總之,不論用詮釋的循環?詮釋的螺旋或視閾的融合等不同稱呼,這些都在說明解釋者和經文之間循環不止的互動關係,不斷對經文產生新的理解和意義?這也是解釋聖經的工作吸引人之處?

4. 解釋聖經的前提─「解讀自我」(“self-exegesis”)

研讀經文需要運用想像力,讓人意識到,當我們在閱讀∕解釋聖經時,總是抱持某種「前見」或「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因此在進入解釋聖經的課題之前,嘗試釐清自己的「前理解」?對自己的聖經觀念或世界觀做概要的整理和認識,這是相當有助益的課前作業?
近年有關聖經詮釋的研究顯示,社會處境(social location)形塑每個人的身份認同,同時也影響人如何解釋聖經,元素相當多樣?David Holgate 和Rachel Starr 指出,這些影響人解釋聖經的元素包括:
1) 性別與性特質(sexuality)
2) 種族
3) 年齡?能力與健康狀態
4) 社經地位和政治傾向
5) 教派?靈性與神學傳統
例如來自不同性別?成長經驗?社會階層或教派背景的讀者可能對同一段經文提出不同的解釋與生活實踐?此外,對於生活處境進行社會分析也相當重要?當人意識到自己受到社會處境塑造與影響時,可能與自己不同背景的人進行對話,彼此了解與相互學習?因此,解釋經文的前提也需要認識,站在經文面前的讀者∕解釋者自己的社會處境?

解釋自我的幾個提問

近年的神學研究趨勢顯示,我們的神學思想和聖經觀其實和我們個人的成長過程與生命經驗有密切關連?甚至我們的生命傳記(biography)也是一種神學?因此,我們需要反省與探討,自己個人的背景(個人成長歷程?家庭?教會?社會與文化)和現況如何影響我們解釋聖經?這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形塑我們解釋聖經的觀點與態度?認識自己的身世背景及成長過程,對於「自我的輪廓」做適當的回顧與解釋,不只有助於認識自我的立足點與觀點,同時也幫助我們自己和其他聖經解釋者進行更有意義的對話,彼此豐富?
事實上,相同的一段經文經過不同背景的讀者進行閱讀和解釋後,會呈現出多樣的觀點與解讀成果?如何在這些不同解釋之間,進行有意義的討論和對話,達到互相深化與理解的目的,同時讓經文豐富的意義更清楚呈現與展開,這是現代聖經解釋應該具備的重要基本素養?
如此一來,在進入學習解釋聖經之前,我們首先嘗試「解讀自己」是重要的出發點?William P. Brown列舉出以下幾個提問,幫助讀者∕解釋者整理與「解釋自我的輪廓」(“exegetical self-profile”):
1) 我來自什麼樣的家庭背景(族群?社會環境和經濟狀況)?
2) 在我記憶中初次讀聖經的經驗是什麼?在什麼環境下初次讀聖經,在家裡?禮拜?教室或其他場合?
3) 有什麼重大的經驗或事件,影響我後來運用哪些方式讀聖經?
4) 我的種族和文化背景如何影響我解釋聖經的方法?我體驗過印象最深刻的多樣文化(跨文化?異文化)經驗是什麼?
5) 我的性別影響我運用解釋聖經的方法嗎?如果是,它如何影響我?
6) 政治觀點如何影響我對聖經的解釋?或是聖經解釋的方式如何影響我的政治觀點?
7) 我認為今日最急迫的社會議題或倫理議題是什麼?聖經和這些議題有何關連?
8) 我的人生志業和呼召是什麼?它如何形塑我讀聖經的方法?
9) 哪些個人的價值觀引導我關注到聖經裡的不同議題?當我在讀
聖經和解釋聖經時,我用什麼神學(觀點?方法?思想)在讀聖經?總之,嘗試整理上述提問有助於我們更認識與澄清自己的神學立場或聖經觀點,成為一位具有自覺意識的聖經解釋者?解釋聖經的前提不只要嘗試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解釋聖經的傾向,同時也保持開放的態度,願意和不同的聖經解釋者進行對話,既能保持自信,也時自我反省與批判,必要時也願意改變自己的看法,接受調整與改變,以便更深認識經文的意義?

結語

總結而言,聖經解釋∕詮釋與當事者生活的時代息息相關,各種因素影響人解釋聖經,並且將解釋應用在生活實況與教會的處境裡?認識與反省自己的「信仰立足點」,學習如何在新時代使用適當的方法解釋聖經及應用解經的意義,這是一生不斷學習的過程?
察覺自己解釋經文的傾向,並反省什麼原因促成我如此解釋經文?當我在「傾聽」經文時,我如何傾聽?為何如此傾聽?釋義的工作讓我成為認識自己是個解釋聖經的學習者?當我在閱讀經文時,並非單純的中立第三者,而是同時結合了自己生命經歷的各種因素(個人?文化?宗教及其他元素),將這些結合在一起並反省我自己為何如此閱讀∕解釋聖經,逐漸認識自己是怎樣的釋義者?
從「解讀自我」可以看出,我做為「現今的我」經歷了不同階段的人生旅程,信仰扮演重要角色?作為讀經者∕解釋聖經者,我融合了自己過去經歷的生命經驗?團契生活?靈性培育?社會歷練?神學訓練?生活與服事?以及跨文化體驗等,造就今日的我?因此,當我投入讀聖經∕解釋聖經時,上述各種「元素」同時綜合運作在我身上,「影響」或「引導」我去解讀聖經,包括特定的生活處境?採取某種立場與觀點?運用不同的解經方法?探討某個關切的主題,…?最終,我解釋經文的「成果」會呈現某種經過我消化與沈澱的風格與特色?例如強調個人悔改?團體更新?社會公義?或靈恩特色等?至於這些解經的「成果」是否會引起信仰團體的共鳴,或說服有些人接受?而另有些人質疑或反對,則有待其他讀者進一步的回應?
總之,檢視自己的前理解?聖經觀與解讀自我,這是解釋聖經之前的重要「解讀」步驟,需要深入反思與討論,這過程會有掙扎與辛苦?認識自己如何成為現在的我,能幫助我們進一步討論解釋聖經的理論方法與步驟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介紹解釋舊約聖經的方法,並以經文實例說明解釋經文的步驟。
逐章介紹舊約聖經各類文學類型與特色,引導讀者根據本書介紹的方法來解釋聖經,並整合經文釋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