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 誠品線上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作者 黎子鵬/ 編注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共收錄了六部十九世紀漢語基督教敘事文學作品,包括:  米憐(WilliamMilne,1785-1822),《張遠兩友相論》(1819)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共收錄了六部十九世紀漢語基督教敘事文學作品,包括: 米憐(William Milne, 1785-1822),《張遠兩友相論》(1819) 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9),《亞伯拉罕紀略》(1857) 賓為霖(William C. Burns, 1815-1868),《正道啟蒙》(1864) 白漢理(Henry Blodget, 1825-1930),《亨利實錄》(1865) 胡德邁(Thomas H. Hudson, 1800-1876),《勝旅景程正編》(1870) 楊格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沈子星(1825- ),《紅侏儒傳》(1882) 本書附有一篇編者所撰寫之全書導論,以敘事文學的角度出發綜合討論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的思想主題、文學形式及翻譯特色等。另外,編者為亦為每部作品編寫了簡介,概述了個別作品的內容提要、影響力,以及作者和譯者的生平等。每部作品皆進行了重新標點、分段及註釋的工作。在編寫註釋方面,除了為個別字詞釋義及標示出處外,本書特別關注這批作品與中文聖經的互文關係,盡可能地參照晚清時期的聖經漢譯本,把相關的經文在註釋中臚列出來,讓讀者得以窺覽十九世紀中文聖經翻譯的面貌,以及其對基督教敘事文學的影響。另外,就翻譯作品而言,編者將譯著跟英文原著仔細對照,為求讓讀者一睹原著的面貌,同時更深了解譯著的翻譯特色,以及跨文化翻譯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及可行的應對策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黎子鵬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總序………………………………………………… 周聯華……iii 編者序……………………………………………… 黎子鵬……xi 導論………………………………………………… 黎子鵬… xv 參考文獻…………………………………………………………… xlix 編輯凡例…………………………………………………………… lxii 張遠兩友相論……………………………………… 米憐…… 1 亞伯拉罕紀 ……………………………………… 理雅各… 47 正道啟蒙…………………………………………… 賓為霖… 79 亨利實錄…………………………………………… 白漢理… 181 勝旅景程正編……………………………………… 胡德邁… 227 紅侏儒傳…………………………………………… 楊格非… 401

商品規格

書名 /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作者 / 黎子鵬 編注
簡介 /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共收錄了六部十九世紀漢語基督教敘事文學作品,包括:  米憐(WilliamMilne,1785-1822),《張遠兩友相論》(1819)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566715
ISBN10 / 9575566718
EAN / 9789575566715
誠品26碼 / 2680662741008
頁數 / 496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文章試閱
張遠兩友相論
第十二回

夫遠到時,張纔畢晚飯,遠坐。張乃將他一看,見他面有愁色,乃問曰:「相公金體與府上都平安麽?」
對曰:「托福!只我一人心內不安。」
張曰:「有何不安?」
遠乃以昨夜園內之心事說他知,且又泣如雨下。
張慰之說道:「請相公放心、勿怕。我看汝園內之心事,真為佳景之初曉。如刺瘡必先有痛,膿血出,則瘡始醫。夫真願永福而不能得之者,未之有也;真懼永禍而不能獲脫之者,亦未之有也。葢神已定一大路,要萬人從之,致可避逃永禍,又可進前向永福。夫凡真願永福、真懼永禍者,無一不喜從此路。不肯從此路者,則其之願、懼,並非真也。」
遠曰:「我今如盲者,黑中摸索、尋道,而不遇之,求先生指教。」
張問曰:「相公以為此心事由何緣而出?」
遠對曰:「我看都是因想我罪惡之為多。我此小可微物,曾多多得罪神天。神天至義、至公,我此罪人實該受神天之大怒,我又怕神天不肯免我罪。又有一件:倘若神天今日赦我、照顧我,則我以後自然該當行善,然而我覺得在此胸中,有個惡心,不能免之不發,我恐怕不久而我之罪又加一倍。」
張曰:「相公向日有此樣的思念否?」
遠曰:「都未有。」
遂將手指著張之狗子而又說道:「我一向都如此隻狗子一般,肚飽、身煖,就安。天之大道,又永福、永禍,與自己靈魂等,我總不以之為念。因近來蒙先生之教,纔略悟。向日我常想,我一人如他人一樣善,且比隣舍之大半還更善些,葢那時我心下以為沒有甚麽大罪惡,亦不曾殺人之命、不曾偷人之物、不曾欠人之錢、不曾燒人之屋,又我也未曾不孝兩親,我亡父母並已安樂下土,且我未曾溺女, 亦未曾作亂、煩惱于村中。 人人都說我是善良的人。我向來有這般樣的思念,而現今我卻看自己之惡,為過於周圍諸隣舍人之惡;且我所有行幾件善事,今不以之為善,葢行之之時,我心意屢次不正。在通天下萬國人中,若有該當受那永禍之一人, 我就是其人。不知道我向日之思念,比今日之思念,為何如此大不同?」
張曰:「向日心暗,今日心略明,是此故耳。比如夜間走于黑暗中之人,其身若有污穢,其自不知覺;等待天曉時,那穢污之處就始露,而日越光,其穢越露,而相公亦然。非因汝今有多罪,而向無罪;乃是因汝今知自罪,向不知之就是了。我世人自少時都有罪,而知己罪者甚少。我恐怕多有人平生不知自己之罪,待其死時,靈魂即落地獄愛苦,方知其罪,但此是遲了。那時要求赦,不能得赦;要求得出永禍之所,亦不能得出;要求得到天堂,不能得到。今汝略知覺自罪甚為幸,葢只生前有救,死後則無救也。」
張未講畢,忽有個隣人姓柬名知,有點事來求見者。
張對遠道:「今有個朋友來,要同我說話,求汝進我屋左邊的小房坐下、看書,我就回來。」
遠乃走前,入小房而坐,細想張之言,而心又更不安,想道:

生前可有救,死後則無救,但我此生命不定的,或明目死亦未可知,且我今晚若不得罪之赦,至明日則不知如何,此關係甚為更矣。

不久張進來道:「古人云:『君子以書為友,以靜為財也。』 相公有何妙思?」
對曰:「我無妙思,只鄙陋之思而已。我心實不安,我罪為重擔,就是泰山亦不比此之重。先生若知去罪之道,則求指教。」
張見其心如此急迫,乃自書架上取下一部八本書,名曰《新遺詔書》, 而說道:「我頗頗看過古文、時文、經書、子史、綱鑑等書, 而雖多有好在其內,然自首至尾未有明說去罪、救靈魂之道。除此一部書外,我未曾見何書能明講此兩件。在這書之第四本,有幾句,求相公細看之。」
遠取書看。書云:

神愛此世,致賜己獨子,使凡信之者不致沉忘,乃得常生也。

遠曰:「我不大明白,煩先生解之。」
張曰:「我不知相公在那一處有不明,求汝說出來,我雖不才,亦當遵命。」
遠遂問曰:「神字,是鬼神之神,還是怎麽說?」
對曰:「不指鬼神,乃指造成天地萬物之神天也。」
遠曰:「世字,是世代之世否?」
對曰:「這裡不講世代,乃言世間之人也。愛字,汝知其意否?」
遠曰:「是親愛之意嗎?」
對曰:「略不同,是恤憐之意,言神天大發其恤憐與世間之人也。」
問曰:「怎麽樣發其憐恤呢?」
張曰:「底下之字語是其解,即所云:『致賜其獨子。』」
遠曰:「其獨子何解?」
對曰:「其,神天也。獨子,神天之子,耶穌,就是我前幾日同汝說的救世者也。」
遠乃恍然有記,又說道:「致字呢?」
對曰:「致者,至極也。言神天所發之此恤憐,真為無限、無量,在天、在地、在人間、總無可比。」
遠曰:「賜字,是神天賜好與其子麽?」
張曰:「不是,不是,這賜字,言神天大施其無限之恩與世上人,而賜其子耶穌降地受難、受苦死。」
遠曰:「為何死?」
曰:「其欲代我人類贖罪,使萬人中凡信從之者,不致死後沉淪于地獄,乃得永福于天上。此其受難之意。」
遠曰:「我之罪太過重,恐怕神天不肯赦我,又不肯賜我得此永福。」
張曰:「汝要依靠救世者,勿疑、勿違神天之令,則必得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