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dvantage
作者 | Laura Huang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隱性優勢: 限制可成為機會, 弱點也可以成為獨特資產, 善用自己所有條件發光:你是否曾覺得辛苦付出總是被辜負,別人不了解你有多努力?你知道巴菲特也有侷限嗎?他如何評估 |
作者 | Laura Huang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隱性優勢: 限制可成為機會, 弱點也可以成為獨特資產, 善用自己所有條件發光:你是否曾覺得辛苦付出總是被辜負,別人不了解你有多努力?你知道巴菲特也有侷限嗎?他如何評估 |
內容簡介 你是否曾覺得辛苦付出總是被辜負,別人不了解你有多努力? 你知道巴菲特也有侷限嗎?他如何評估自己的能力圈? 有時你知道別人心存偏見、低估了你的能力、限制了你的機會,這有辦法改變嗎?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條件不必然是限制。關鍵在能夠化劣勢為優勢。 導引別人理解你獨特的價值,即使環境不利,你也能如鑽石面面光彩耀眼! 脫穎而出的優勢到底是從何而來?沒有人的條件是完美無缺,每一家企業都有不利的條件與缺陷。在現實世界中,外觀、種族、性別、經驗等都可能形成刻板印象,影響判斷,我們辛勤耕耘很可能因此無法獲得賞識,努力付出卻未能換得等值的回報。如何化劣勢為優勢,黃樂仁發展出一套方法。 你並非條件真的特別差,只是必須學會聰明努力的方式。作者黃樂仁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第一位台灣裔女教授,專門研究個人與新創化劣勢為優勢的能力,如何翻轉刻板印象與障礙,化阻力為助力;她也融合了她自己從平凡的移民家庭、打入主流精英學術圈的經驗,深信條件並非天生,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優勢,引起廣大迴響。她從多年研究整理出一套翻轉劣勢的思考方法,每個人都可運用: 提升價值 Enrich:掌握自己的基本特色、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從限制中發掘潛藏的機會,就能夠找出可以帶來價值的切入點。 製造喜悅 Delight:隨機應變、創造意外驚喜是重要的能力,先讓人開心、卸下防衛,才能打開機會之門。 導引定見 Guide: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被貼滿標籤,沒有人逃過刻板印象的影響。要主動引導別人的看法,重新定位別人眼中的自己。 有效努力Effort:努力是必要條件,但是並不保證成功。要聰明的全力以赴,你的價值才能真正被賞識。 每個人都是顆鑽石,每一個切面都可以閃耀奪目!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 李吉仁 予新創業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台大EMBA 兼任教授 顏漏有 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程九如 AppWorks 合夥人 劉安婷 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 張瑋軒 吾思傳媒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名人推薦】 我們都在尋找自己的致勝優勢。但是優勢從何而來?黃樂仁的這本書充滿真知灼見又輕鬆易讀,正是我們尋求的答案:要真誠又與眾不同,要為他人帶來價值,而且要把逆境轉化為先機。《隱性優勢》充滿引人入勝的故事、反直覺的原則,無論是誰,若想要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這是一本必讀之書。 ──暢銷書作家 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什麼時候是好時候》(When)、《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To Sell is Human)作者 這本書會改變你在職涯中航行的方式,助你克服沿途障礙。為了你自己還有合作夥伴,現在就開始閱讀吧!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瑪莉.佛萊奧(Marie Forleo),《凡事皆有出路》(Everything is Figureoutable)作者、瑪莉商學院(B-School)創辦人 若你發現自己被低估,感覺自己面對困境不知所措,《隱性優勢》正是為你量身訂做,也就是說所有人都該一讀。黃樂仁融合她開創性的研究與扣人心弦的案例故事,讓我們明白人人皆能練就自己的優勢,而且勢在必行。 ──阿蘭.漢密爾頓(Arlan Hamilton),後台創投公司(Backstage Capital)創辦人兼執行合夥人 苦幹實幹還不夠,那還可以怎麼做?邁向成功的路上,旁人可能對你與你的成就有偏見與先入為主的有害定見,《隱性優勢》這本寶貴的指南正可助你將這些從中作梗的看法一一破解。黃樂仁巧妙交織獨樹一格的研究與震撼有力的故事,使讀者醍醐灌頂、煥然一新,有能力應對最艱鉅的挑戰。 ──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家 蘇珊.大衛(Susan David),《情緒靈敏力》(Emotional Agility)作者 《隱性優勢》讀來饒富趣味,文字優美雋永,值得收入企業家的萬用錦囊。對盼望登高一呼的人來說,黃樂仁就是他們強而有力的新聲音。 ──暢銷書作家 賽斯.高汀(Seth Godin),《這才是行銷》(This Is Marketing)作者 《隱性優勢》研究深入、洞察深刻、說服力滿點,渾然就是自我增能與邁向成功的指南,真是本精彩絕倫的好書。 ──泰瑞.維爾茲(Terry Virts),前美國太空總署太空人、國際太空站指揮官、美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 本書觀點令人折服、至關重要,能助讀者以真誠又從容的姿態駕馭艱辛挑戰。 ──暢銷書作家 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Seth Stephens-Davidowitz),《數據、謊言與真相》(Everybody Lies)作者
作者介紹 黃樂仁哈佛商學院副教授, 曾任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助理教授,曾入選「Poets &Quants」網站「最優秀的四十名四十歲以下商學院教授」(40 Best Business Professor Under 40)名單,學術表現備受肯定,二○一六年獲得考夫曼基金會獎學金(Kauffman Foundation Fellowship)。研究見諸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今日美國》(USA Today)、《富比世》(Forbes)和《自然》(Nature)等。黃樂仁擁有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電機系學士與碩士學位、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博士學位。她投身教學前曾於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IBM 全球服務部(IBM Global Services)、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任投資銀行、顧問、管理類職務。現今演講及諮詢客戶包括Google、Uber、貝萊德集團(BlackRock)、Keystone、Bionic、公平競爭環境研究所(Level Playing Field Institute)等企業機構。本書英文版2020 年初在美上市,獲得各方熱烈迴響。個人網站:laurahuang.net朱靜女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校區新聞系博士班肄業。曾任公共電視研發室研究員、新聞部記者、主編及節目製作人;政大社會實踐辦公室經理。現為專職譯者,譯有《人生需要暫停鍵》、《沒定性是種優勢》、《不必為悲傷感到抱歉》、《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無所事事的美好時光》,以及《悲慟的保存期限》等書。
產品目錄 推薦序 突破框架,走出獨一無二的成長軌跡 李吉仁 推薦序 扭轉劣勢的心法 顏漏有 推薦序 放下偏見,展現非凡自我 程九如 推薦序 在限制裡找到每個人的隱性優勢 劉安婷 隱性優勢的13 項原則 前言 01 努力 未必會成功 第一部 提升價值 02掌握你的基本特色 了解能力圈,打造專屬的舞台 03 慧眼識破矛盾 避開假機會,在不激烈市場磨練 04 從限制發掘機會 了解設定問題的技術,看見隱藏的機會 05 訓練你的第六感 學習指數思維,帶著解方去找問題 第二部 製造喜悅 06 意外之喜的力量 開心才會卸下心防,打開機會之門 07 精心設計即興表現 有準備但不過度計劃,才更精彩 08 臨場調整互動 閱讀情境線索,大膽把握機會表現 第三部 導引定見 09 擁抱複雜多元的自我 你是鑽石,每一面都閃耀光芒 10 偏見與刻板印象 主導連結,重新定位別人眼中的你 11 形塑別人的看法 改變聚光燈,讓環境變成為助力 12 過去到未來的軌跡 說出自己的獨特魅力的故事 第四部 有效努力 13 升級版的認真努力 投注心力成為韌性,強化優勢 謝辭 註釋
書名 / | 隱性優勢: 限制可成為機會, 弱點也可以成為獨特資產, 善用自己所有條件發光 |
---|---|
作者 / | Laura Huang |
簡介 / | 隱性優勢: 限制可成為機會, 弱點也可以成為獨特資產, 善用自己所有條件發光:你是否曾覺得辛苦付出總是被辜負,別人不了解你有多努力?你知道巴菲特也有侷限嗎?他如何評估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986331 |
ISBN10 / | 986398633X |
EAN / | 9789863986331 |
誠品26碼 / | 2681963036008 |
頁數 / | 296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X1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世界是不公平,你更要學會拉自己一把!
哈佛大學商學院第一位台裔女教授
教你化阻力為助力的能力,躋身機會圈!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突破框架,走出獨一無二的成長軌跡
李吉仁
本書內容係以嚴謹的學術研究方法,解構了風險投資決策者經常仰賴的直覺(或謂第六感)內涵與心理邏輯,再將這些獨特有趣的研究結果,轉化為人際互動中弱勢方創造優勢的四種關鍵心法:提升價值、製造喜悅、導引定見與有效努力。四者看似淺顯易懂,實則是「深入」研究後再以觀念「淺出」的洞見,對於優劣勢形成與認知轉變,更有獨到的見解。
身為哈佛大學商學院難得一見的台裔教授,黃教授在教研之餘,還能以流暢的科普語言,分享研究心得,結合己身多元的生活經驗,與細膩的自我覺察,激勵讀者突破認知框限,走出獨特的成長軌跡,非常具有啟發性,值得高度推薦。
(本文作者為予新創業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台大EMBA 兼任教授)
【推薦序二】
扭轉劣勢的心法
顏漏有
2012年我共同創辦AAMA 台北搖籃計劃,透過連結跨世代導師經驗及資源協助年輕創業者。這幾年來我有機會近身觀察台灣創業者,他們總會提問如何在新創企業資源限制的情況下創造優勢,同時我也觀察到創業者非常努力投入但常常無法得到滿意的結果,例如無法得到投資人的投資,或是與大企業的合作無法順利進行。
這本《隱性優勢》提出許多創業者心中的疑惑,同時也歸納一些原則提供可能的解方。書中提出的13項原則對創業者有很好的啟發。特別是找到你的基本特色並用獨特的方法在對的市場發揮;擁抱限制因為限制帶來創新的機會;忠於真誠並認識自我以創造最持久的優勢;藉著認清自身周遭事物並導引他人認識你的潛力;重要的不是你從何處來而是你將往何處去。
我樂於推薦此書給創業者或是職場工作者,如果能善用書中提到的這些原則並努力實踐,即使不能保證你一定成功,但是可以協助你將劣勢翻轉成優勢。
(本文作者為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三】
放下偏見,展現非凡自我
程九如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偏見的世界裡,該如何消弭偏見,展現自我,創造自我優勢?
在浩瀚無際的世界裡,人類為了生存而演化出一種共通的本能叫直覺。直覺讓我們可以在短暫的時間裡用有限的經驗和淺薄的知識,來歸類並推測周遭的事物和所遭遇的狀況,而這些片面的認知其實就是偏見。
大部份的人並不自覺自己有偏見,然而偏見卻常讓我們錯看了別人,也迷失了自己。當掌握權力和資源的人產生偏見時,偏見的影響力便會深入組織或社會系統,進而被刻意的放大與合理化,形成組織或族群的集體偏執現象。
這本精彩的著作,作者引用了精闢的科學案例和親身的經歷來告訴大眾,如何可以不靠運氣,去引導他人接受自我的真實價值,並發揮自我的基本特色,最終創造自我的長期優勢。我想特別推薦《隱性優勢》,給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上班族、創業者、投資人及各領域的意見領袖們。
(本文作者為AppWorks 合夥人)
【推薦序四】
在限制裡找到每個人的隱性優勢
劉安婷
「Hard work ?」眼前壯碩、約莫二十歲的他,穿著卡其色的受刑人制服,捲起袖子,露出他滿佈刺青的雙臂,腳翹在桌子上,挑釁的冷笑。身旁其他人也一起訕笑著。「那是你們世界的遊戲規則,不干我們的事。」
站在他前面、被他嘲笑的,是也剛滿二十歲沒幾個月的我,他的「老師」,任教於青年監獄裡的教室。
在那個凝結的畫面中,我已經認識他們半年,每週認真準備更有趣的教案,但他們仍然對學習一無興趣。唯一似乎有興趣的,是問我:「有沒有男朋友?」以及「你為什麼(幹嘛)來?」每週走進教室,他們都不厭其煩地問著,哪怕我只是稍微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回來他們也會再問一次。
那天,當我第十次被問到「你為什麼來?」的時候,我又有點忍不住,停下來念了一番:「政府民間都投資這麼多教育資源在這要給你們了,你們要是願意放入多一點Hard work,對自己未來才好啊!」
突然間,時空凍結了三秒,全班哄堂大笑,接著就是上面那個畫面。
一開始,我感到憤怒。在我自己的經驗中,毫無疑問就是靠著非凡的「Hark work」去得到各樣的「成功」。高三那年,我每天只睡三小時,白天讀台灣的學測、晚上準備美國大學的申請,最後兩邊都錄取我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你看吧!」我心中甚至感覺到一股優越感。「不努力大概就是你在監獄裡的原因!」
然而,近三年後,在我結束監獄教學時,我不再憤怒, 而是接近「絕望」。我瞠目結舌的意識到,認為「Hark work」就能等於「成功」的「努力論」,是多麼的天真。在這些學生的生命歷程中,多數所付出的努力程度都遠遠大於我能想像,甚至連生存本身都是窮盡努力的結果,但他們的努力卻沒有帶領他們到達、甚至接近我所被給予的豐沛資源或「成功」。這其中,當然有巨大的、結構性的不平等因素。但更讓我心碎的是,即使他們有機會突破時,他們的「Hard work」卻幾乎都得不到賞識,以至於他們來到我面前時多數已經遍體鱗傷、習得無助,對於努力也只能嗤之以鼻。
多年後,坐在TFT 的台北辦公室中,在我眼前的是一位從帳面上看似與我上述的體悟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成功人士」:哈佛商學院教授黃樂仁(Laura Huang)。坦白說,我通常對於接近提倡「成功學」的書籍是保持距離的,因為他們時常都是極端幸運的個案,容易在「成功」中忽略了結構因素的影響。但,帶著閃閃發光的眼神,Laura 真摯地告訴我:「如果我的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幫助覺得自己永遠不被看見的人找回希望。」
細細閱讀這本書,會發現她的這份初衷確確實實的貫穿其中。即使在限制裡,若我們能知道如何發掘自己的「隱性優勢」,那麼就如同知名演說家火星爺爺說的,我們可能就可以「向沒有借東西」。這些隱性優勢、最後才搭配「efforts」,才是「有效」的努力,而不只是「hard work」(「埋頭苦幹」)。或許《隱性優勢》沒辦法告訴我們如何撼動結構性的挑戰,但確實如同Laura 自己的願望,它能給在限制中覺得沒有希望的人一些個體突破的盼望。
書中最後,Laura 提到她真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馬里蘭一所弱勢學校中工作。即便她三個月後成為「逃兵」,但那一個個與她交會的生命是驅動她至今研究、寫書的最重要動能。
讀到這裡,我彷彿也看到十多年前凝結在監獄教室中的我。終究,與其說這本書能帶給多少人盼望,更不如說是作者在感謝帶給她盼望的,這每一位在壓迫中仍然發光發熱的美好生命。願這份生命影響生命的感動,能透過這本書被傳承下去。
(本文作者為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
內文 : 【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1
那回能得到和馬斯克碰面的機會,可說是可遇而不可求,全拜幸運所賜。有次馬斯克在一所大學畢業典禮上致辭,我的朋友拜倫正好就坐在觀眾席,便幸運地得到這位億萬富翁的聯絡方式。拜倫和我都明白這次會面有多難得,我們做足準備,下苦功研究SpaceX 與民營太空產業的現況,深入了解馬斯克的個人生平,縝密思考後列出一長串知識含量高的問題。我們設想了幾個要討論的主題,研究過所有他可能提到的時事,仔細鑽研他事業的方方面面,甚至對如何幫助他的事業也有一番見解。此外,我們還準備了一份小禮物要送他。總之,我們準備得相當周全。
但這一切用心根本無關緊要。正如傳聞所言,馬斯克把我們從他辦公室趕了出去。不過,傳聞有點偏離了實情,我們是「差一點」被趕出去。馬斯克確實「打算」把我們踢出辦公室。幸好我們冷靜下來,把那三十秒的災難,扭轉成一小時賓主盡歡的對話。
你很有錢嗎?
沒錯,馬斯克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行」。現場實際的狀況是,我們坐下來,馬斯克看著我們,然後說:「不行。」我毫無頭緒,茫然地看著他,問道:「不行?」馬斯克回答:「不行,」然後就要我們離開。就在這令人措手不及的慌張時刻,我突然發現馬斯克其實不是看著我們,而是盯著拜倫手上拿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帶給他的禮物。
這下我明白了。馬斯克並不知道我們是學者,他以為我們是想提案的創業者,而禮物是某種產品的原型。他認為我們想跟他要東西,想得到他的背書、他的錢,或支持我們即將成立的公司。那難怪他會說「不行」。像馬斯克這樣的人物,一定不斷有人想從他那裡求得某些東西,他會不斷被各式各樣的請求連番轟炸。他只得預設回應,一律拒絕,就算是位高權重的人提出完全正當的請求,也一樣「不行」,更不用說是兩個看來無足輕重的年輕人。這次會議差點就變成大災難,但是,我突發奇想的反應,意外地把馬斯克逗樂了。
其實我也沒做什麼特別的事,更沒有沙盤推演的應對,我不過就是哈哈笑了起來。馬斯克可能預期我被拒絕後就禮貌性地點頭離開,我的笑聲讓他愣住了。我止不住笑地說:「你以為我們是來提案的嗎?我們沒有要你的錢⋯⋯你很有錢嗎?」我一邊說,一邊爆出連串笑聲。我的反應讓馬斯克放鬆下來,也開始大笑起來。事實上,那天的會面比預期還成功。我們聊天、辯論,話題一個接一個,最後就像老朋友一樣。好吧,可能還沒到朋友的程度,但他可是給了我一個臨別擁抱。
離開前,馬斯克給我們一張名片,按上面的聯絡資料便能找到負責SpaceX 營運的人。他告訴我和拜倫,這個人能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更多相關資訊。馬斯克一開始認為我們想要跟他要資源和人脈,最後他竟然親手把這送給了我們。
為什麼我們能夠扭轉局面、搏得好感呢?因為我們創造了優勢,我們在美國最有錢有勢的人面前創造了優勢。
優勢 不是先天條件
我所謂的「優勢」(edge)是什麼意思?有優勢就是具備有利條件,但優勢不僅限於有利條件,還關乎你是否夠了解自己給別人的觀感(perception),不論別人的定見是否正確。一旦你了解定見的影響,並且學會如何把定見引導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就能為自己創造優勢。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具備獨特條件,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得到所需的資源;因為站在有利位置,別人也就幫他們扶搖直上。這些人在成功之路上總是暢行無阻,他們就是擁有某種特質,功成名就對他們來說比別人更輕而易舉,好像總是在順風順流上有人幫忙推一把。在某些情況下,你似乎也是這麼順利。但在許多情況下,而且還是那種至關重要的時刻,可就沒這麼順風順水了。
所謂創造優勢,就是你知道即使自己缺乏某些稟賦條件,但仍可為自己創造有利的條件,特別是在那些充滿挑戰、至關重要的情況下。我再說得更深入一點。人們通常低估了兩件事:
1. 圈外人要踏進機會之門有多麼困難(無論「圈外人」〔outsider〕對你而言意味什麼)。
2. 一旦跨入機會之門,天地為之大開。
這就是本書的主題:優勢可以自己創造,機會之門可以自己掌握,大大敞開。
創造優勢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很重要。有時是為了應對當下的困難挑戰,例如提案、面試或公開演講;有時關係到長遠來看是否能夠有策略地發展職涯。世界結構的確不公平、存在偏見,我們必須知道這些因素對個人成敗有相當大的影響。本書將幫助你了解典型優勢之外的條件,了解我們所謂的優勢可以超越性別、種族、族群、年齡與財富,不論你是否具備這些典型條件,都能夠大放異彩。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居於不利地位的時候,創造優勢意味著賦予自己能力,把不利條件轉變為自己獨特資產,化阻力為助力。
(摘自前言)
內文試閱2
二○一七年四月,朱浩偉(Jon M.Chu)執導的電影《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開拍。這部電影與他個人切身相關。電影改編自關凱文(Kevin Kwan)的同名小說,故事要強烈表達的是當身陷兩種迥然不同的文化之中,如何同化被接受、又如何為自己發聲。朱浩偉的父親來自中國、母親來自台灣,而他自己生長於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這樣的故事反映出他的親身經歷。
朱浩偉對於電影配樂也同樣堅持,力求《瘋狂亞洲富豪》中的每首歌曲都能捕捉到(用他的話來說)「一種身分與文化的瘋狂融合,正是那種融合讓我們成為現在的樣貌。」在他歌單上排得非常前面的一首歌,就是酷玩樂團(Coldplay)的歌《黃色》(Yellow)。
朱浩偉和他的音樂總監蓋博.希爾佛(Gabe Hilfer)選定《黃色》這首歌做為結尾配樂。這首歌有力又完美,切中電影最後拉到高潮的所有情感點上,是天作之合。但他們跟樂團洽談時卻被拒絕了。
酷玩樂團的猶豫是有道理的。二○一二年, 他們推出了一首名為《中國公主》(Princess of China)的歌曲, 搭配一支蕾哈娜(Rihanna)身著中國傳統服裝的音樂影片。酷玩樂團因為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受批評,也因為對中國習俗不夠敏感而受到抨擊。更糟的是,二○一六年又再度上演類似的意外,當時酷玩樂團在印度教「灑紅節」(Holi)期間拍攝了《週末頌歌》(Hymn for the Weekend)音樂影片,片中合作者碧昂絲(Beyoncé)身著當地傳統服裝,觀眾大為惱火,一位著名的印度教領袖批評這群音樂人,稱樂團對宗教態度「輕浮」。
由於之前對於亞洲文化不夠敏感而大受撻伐,可以理解酷玩樂團拒絕了朱浩偉在《瘋狂亞洲富豪》中使用他們的歌曲。他們的理由是將黃色套用於亞洲文化經常帶有負面含義,那是以貶抑的方式指稱亞洲人的皮膚色調和顏色。
但朱浩偉不這麼看。他從小就是酷玩樂團的歌迷,也非常喜歡這首歌的歌詞。他想用這首歌翻轉「黃色」被當作歧視亞洲人的印象。
我是黃色,就要讓黃色美麗
「這個詞有其涵義,它是我被罵過的話、它有文化的意義,其他還有很多。所以對我而言,這更關乎這個詞的所有權。」朱浩偉說,「我記得聽到這首歌,感覺到黃色之美,黃色是陽光的顏色,是愛情的顏色。我的感覺就是,『管他的』,黃色可以很美,你要用黃色來要稱呼我也沒關係,那就是我們的樣子。」朱浩偉想用這首歌重新詮釋這個詞。「我們要讓這個詞屬於我們,」他說,「如果我們要被稱為黃色,我們就要讓黃色美麗出色。」
因此朱浩偉不死心,他寫了封信給酷玩樂團的成員,解釋為什麼他需要在《瘋狂亞洲富豪》裡使用《黃色》這首歌。他以自己與黃色的「複雜關係」起頭,談起小時候如何聽人們用這個詞貶低他,後來他聽到了酷玩樂團的歌。朱浩偉寫道:「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聽見人把這個顏色描述得如此美麗神奇,是星星、她的皮膚與愛的顏色。這幅圖像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吸引力和願景,它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形象。」他描述這首歌如何迅速成為他和朋友們的「聖歌」,幫助他們贖回黃色一詞,讓他們以黃色為傲。
朱浩偉一反常規,動搖《黃色》這首歌會冒犯亞洲人的看法。他解釋他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喜歡這首歌,他喜歡歌詞,而且他想要「擁抱」黃色這個詞。他同時讓自己的要求無害且安全。儘管他也婉轉提及酷玩樂團曾被指控的種族主義,但他強調自己並未那樣看待相關事件,他的目標是奪回「黃色」一詞的詮釋權,讓它成為對亞洲人而言美麗的詞彙,而不是種族歧視的咒罵。
逆向操作,重塑印象
朱浩偉的信讓酷玩樂團眼睛為之一亮,並且讓對方知道他能如何提升這首歌。電影中加入了《黃色》這首歌,使酷玩樂團有機會改變他們的敘事:他們是一個敏銳的樂團,對於種族、身分,以及藝術、音樂和文化中的細微差別保持敏感。過去樂團必須對抗負面聯想,因此這樣的合作對酷玩樂團而言價值非凡。但如果朱浩偉沒有先讓酷玩樂團感到驚豔、然後卸下心防、允許朱浩偉接近,那他們便永遠沒機會見識這項合作能為自己帶來的價值。面對批評時,製造喜悅的能力可創造重新開始的機會,給你關鍵機會來展現你可以如何創造、提升價值,幫你刪除批評、翻轉偏見,甚至能化偏見為有利條件。
(摘自第6章 意外之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