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挑金: 矽谷創投家的真心告白 | 誠品線上

Eat People: and Other Unapologetic Rules for Game-Changing Entrepreneurs

作者 Andy Kessler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慧眼挑金: 矽谷創投家的真心告白:經濟可能崩盤,景氣波動無常但創造財富的法則,從未改變。顛覆產業的矽谷創投家,親自傳授沙裡挑金的精準眼光!研究股市線型分析或許能讓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經濟可能崩盤,景氣波動無常但創造財富的法則,從未改變。顛覆產業的矽谷創投家,親自傳授沙裡挑金的精準眼光!研究股市線型分析或許能讓你倍數獲利,擁有創投家的眼光,卻能讓你搭上千倍成長順風車!資深創投家凱斯勒,縱橫華爾街與矽谷多年,親眼見證微軟、蘋果、Google、Facebook、Amazon如何一飛沖天,看夠了創業家天花亂墜的吹噓,並參與巨星級創業家的崛起過程後,凱斯勒決定跳出來說清楚講明白。他以多年觀察,大膽提出12條爆炸性守則,告訴你超級創業家如何顛覆整個產業的遊戲規則---當然,這些守則也會顛覆你腦子裡的經濟學和價值觀:.別管那些吵著要重分配所得的人,趕快去創造財富,大家才能吃到更大的餅!.產品愈賣愈便宜,你就會愈來愈成功。.學學讓朋友刷油漆的頑童湯姆,Google就是這樣成功的!.最棒的創新,就是讓科技遷就人類的需要。.想「教育」消費者使用你的產品嗎?別傻了。.真正的創業家,會創造出更有效率的新工作機會。.成功的關鍵,就是大口吃掉過時的工作。.你還在賣數位檔案?用送的才能賺大錢!.忘掉供給和需求曲線吧!創造新需求才是引爆財富的關鍵。.靠政府特許發財的行業,不僅效率低,還搶走我們口袋裡的錢。早就該消滅它們了!凱斯勒用幽默逗趣的口吻,破解超級創業家顛覆世界的秘密。投資、創業、找工作,你都需要沙裡挑金的眼光!搶先搭上即將一飛沖天的新趨勢!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抓住下一波千倍成長的新機會,在超級創業家還蹲在車庫裡籌資時,搶先投資,或趕快加入他們的行列!遵循這些守則,你,也可以去當個創造財富的人。--或者,趕緊把錢投資在他們身上,或搶先一步去這些公司工作吧!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好評報導800CEOREAD網站2011年最佳商業書籍「美國的新創企業一旦成長壯大,就會創造出財富。凱斯勒帶我們一窺究竟,揭露規模的祕密。每位創業家都該看這本書。政府的決策者也該看。」--卡爾嘉(Rich Karlgaard)/《富比世》(Forbes)雜誌發行人「本書可以讓人對投資對象有更合乎經濟學原則的洞察,避免眩惑於天花亂墜的虛誇宣傳當中。」--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這些守則可以幫你躲過一些巨浪,也會在你迷失的時候給你一些方向。」--林之晨Mr. Jamie/之初創投合夥人「把你原本的認知拋到腦後。《慧眼挑金》一書傾囊相授,說明在今天的經濟中,贏家和輸家判若雲泥的根本原因。這是由擁有殺手級事業生涯、橫跨華爾街和矽谷的圈內人所寫,企業經理人和投資人非讀不可。」--賈勒格(John Gallaugher)/波士頓學院凱洛爾管理學院資訊系統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安迪.凱斯勒(Andy Kessler)著作包括《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告白:華爾街牛肉場》(Wall Street Meat)、《紐約時報》的暢銷書《獵殺熱錢》(Running Money)、《我們如何到達這個地步》(How We Got Here)。曾經是對沖基金經理人,共同創辦快動資本管理公司(Velocity Capital Management)。也曾服務於美國電話電報(AT&T)、貝爾實驗室(Bell Labs)、潘偉伯(PaineWebber)、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譯者簡介羅耀宗1957年生,臺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聯合新聞網「數位文化誌」網站「網路創業家」專欄作家等,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亞半球大國崛起》、《玩家外包》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創新才是王道 劉孟奇推薦序 創業的偉大航道沒有航海圖,帶你可以帶著指北針 林之晨(Mr. Jamie)導言 我親眼目睹的致富奇蹟寫在前面 繁榮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守則1 找出能擴大規模的產業守則2 打破稀有的極限守則3 橫向發展,打倒垂直整合怪獸守則4 沒有你和我,Google什麼都不是守則5 權力不會帶來財富,生產力才會守則6 順應人性的科技,絕對會夯守則7 讓人力更有效率,就能引爆財富守則8 市場比經理人聰明守則9 和絕頂聰明的傢伙 一起開創未來守則10 做個市場創業家,捨棄政治創業家守則11 免費奉送是門好生意守則12 網路即將打垮媒體大亨附贈守則 現在就開始行動

商品規格

書名 / 慧眼挑金: 矽谷創投家的真心告白
作者 / Andy Kessler
簡介 / 慧眼挑金: 矽谷創投家的真心告白:經濟可能崩盤,景氣波動無常但創造財富的法則,從未改變。顛覆產業的矽谷創投家,親自傳授沙裡挑金的精準眼光!研究股市線型分析或許能讓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414972
ISBN10 / 9862414979
EAN / 9789862414972
誠品26碼 / 2680672068003
頁數 / 2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1:創業的偉大航道沒有航海圖,但你可以帶著指北針/林之晨(Mr. Jamie)

(本文作者為之初創投合夥人,著有《Jamie流行銷》等)
很難想像,iPhone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的面前,僅僅是5年前的事情。然而在短短的60個月內,智慧手機卻橫掃了這整個世界--在2011年,地球上每38個人,就有一個人買了一支。不,這一點都不尋常。事實上,它打破了所有先前的紀錄。從來沒有一個新科技,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為人們所大量採用。而iPhone也並不孤單,從Facebook、Twitter到Kinect,在這個時代,新的平台、新的市場,似乎每天都在崛起。

換句話說,我們身處的,是一個海象、地殼天天變化的市場,而且這個變化的速度還在持續加快當中。於是今天前人成功的模式,到了明天往往就已經失效--Facebook幾年前靠著從哈佛校園出發,一步步經歷長春藤、全美大學、優良企業、平台化,最後征服了這個世界。但我幾乎可以跟你保證,你今天複製這個策略,明天還是卡在哈佛校園中。

既然這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快,那有心出海冒險的創業者,就不能再執著於過去的藏寶圖,而必須要帶些更耐久的工具,也就是《慧眼挑金》中的12+1個守則。不,這些守則不能保證你找到金銀島,但相信我,它們可以幫你躲過一些巨浪,也會在你迷失的時候給你一些方向。

其中守則6「順應人性的科技」,正是初創業者最常忽略的一件事。不知道是看賈伯斯(Steve Jobs)的傳記抓錯重點,還是天生的藝術家浪漫性格,第一次出來創業的人,總夢想著他們可以「教育」市場,說服消費者去學習、接受他們創造出來的最新科技。這件事情不是不可能,只是市場往往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消費者要的,是他們可以輕易理解、最好是不用大腦就可以幫他們解決惱人問題的神奇機器。因此就向該章說的一樣,你要學會做出像Wii、iPod、iPhone、Pandora等這類符合人性的產品,而不是相反。

最後,很高興這本好創業書能夠在台灣上市,也很高興能在這裡推薦它,希望你會喜歡,也希望你不只喜歡,而是真的能把書中的精髓,應用在自己的工作、創業上。

Enjoy!



推薦序2:創新才是王道/劉孟奇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
在經濟危機氣氛瀰漫的今天,凱斯勒(Kessier)這本生動有趣又滔滔雄辯的書,帶領我們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創新實例,重新認識自由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與無法取代之處,也就是名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所說的「創造性破壞」。

從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我們看到許多對市場經濟的撻伐,特別是認為人們的「貪得無厭」是造成諸多問題的源頭。而凱斯勒在這本書中明白指出,要在資本主義中獲得驚人利潤,雖然有可能是透過--在道德上相當可議的--濫用壟斷力或運用政治特權,但更有可能的,是透過創業家的大膽創新與鍥而不捨地擴大規模。也正是創業家對於創新所能帶來巨大報酬的執著追求,才使得資本主義產生史無前例的經濟成長與當今的便利生活。

凱斯勒顯然懷抱著高度使命感,希望能夠激勵更多的人才與投資者,投入尋求重大創新的行列。因此他運用經濟理論與實務經驗,試圖歸納出在當代經濟中要成功創新,可以參照的商業模式與原則。這些原則雖然不必然是「鐵則」,但我發現它們的確充滿啟發性。

這本書適合對於經濟學有基礎知識的讀者閱讀,特別是我對於作者能夠活用稀少性、邊際成本、彈性、規模、長期平均成本等基本概念來討論產業實例的功力相當佩服。這本書值得投資者閱讀。我不敢說這本書提供的是唯一可能的成功創新商業模式。事實上,從作者提供的例子來看,他歸結的原則比較適用於網絡經濟與超級明星現象可以產生重大影響的產業。但是閱讀這本書,可以讓人對於投資對象有更合乎經濟學原則的洞察,並避免眩惑於天花亂墜的虛誇宣傳當中。

如果讀者的興趣是想多看一些成功創業者的「內幕報導」,這本書提供不少引人入勝的一手故事。我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個章節是作者與臉書創辦人祖克柏(Zuckerberg)的對談,其中祖克柏對於臉書與知識分工的認知,竟然與海耶克(Hayek)對於市場分工與知識經濟的洞見非常相似。我也特別想推薦這本書給對於公共政策有興趣的讀者。讀完這本書,將可以更深刻的認知,要走出今日的經濟危機,唯有創新與激勵創新,才是王道!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