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新紀元 | 誠品線上

The A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 Jeffrey D. Sachs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永續發展新紀元:這是最壞的時代,人類對環境的開發與地球的承載力都已到達一個臨界點;這是最好的時代,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候,比現在更有條件實踐永續發展。就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最壞的時代, 人類對環境的開發與地球的承載力都已到達一個臨界點; 這是最好的時代, 人類歷史上, 沒有任何一個時候,比現在更有條件實踐永續發展。 就是現在! 我們終於有機會成為終結赤貧的第一代, 同時成為面臨氣候變遷與環境威脅的最後一代。 面對一個轉機與危機同樣暗潮四伏的新世界, 我們迫切需要永續發展, 做為摘取繁榮果實、同時安步前進的憑藉。 人類已然踏進一個新紀元。地緣政治版圖迅速變遷,超級強權的對峙成為過去,如今是錯綜複雜的多極世界;全球社會脣齒相依的程度前所未見,商業、觀念、技術、人員,甚至流行病,都以絕無僅有的速度和強度跨界流動;我們分享新資訊時代的熱情,也分擔全球環境破壞的憂慮;人口的規模和年齡結構正在迅速變動;企業經營的典範也在移轉。伴隨這些而來的,有無窮的新機會,也有凶惡的新風險。在這個新世界,轉機與危機同樣暗潮四伏,而永續發展是我們能夠摘取繁榮果實、同時安步前進的憑藉。因此,這是一個永續發展新紀元。 本書是國際知名發展經濟學家、聯合國千禧年發展計畫特別顧問薩克斯的最新著作,內容全盤而詳實,融合研究與實務,是認識、實踐永續發展最好的參考與指南。本書提出的永續發展主張,講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相互連結,結合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和環境永續於一體,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面臨最大、最複雜的挑戰,也是人類文明延續與進步的希望。 各界推薦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潘基文/聯合國秘書長 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保羅‧波曼/聯合利華集團執行長 漢斯‧維斯伯格/愛立信集團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早慧的天才型經濟學家,經濟學界的傳奇人物,當代發展經濟學的泰斗。二十八歲時即獲聘為哈佛終身職教授,是哈佛史上最年輕的經濟學教授之一,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聯合國千禧年發展計畫特別顧問。薩克斯具備深厚的人道關懷與強烈的使命感,貧窮問題與永續發展是他深切關注的經濟主題。他從醫生妻子的工作得到靈感,自創「臨床經濟學」,認為經濟學家解決經濟問題,應該像醫生問診般,在第一線觀察現象,抽絲剝繭,才能探究問題真正的根源,尋求長遠的解決之道。因此,他的經濟研究不是寄託於學術的象牙塔,而是親自深入世界最混亂而困頓的角落,與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合作,解決錯綜複雜的政治、社會及經濟問題。他至今已診斷過數十個經濟體,從而奠定他的崇高聲譽及地位。他是U2合唱團主唱波諾(Bono)盛讚的「人民的經濟學家」,曾兩度獲選為《時代》(Times)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周曉琪政治大學經濟系,美國邁阿密大學電腦碩士,歷任《工商時報》、《卓越雜誌》、《Taipei Times》記者,《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副總編輯等。譯作包括:《知識與國富論》、《專注的力量》、《反常識經濟學》、《數位海盜的正義》、《商業談判最佳實務》、《凱洛格管理學院:經營與策略最佳實務》、《安眠,藥不要》、《如何投資購買外國股票與債券》等。羅耀宗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譯作繁多,包括《坦伯頓投資法則》、《致勝》、《誰說大象不會跳舞》、《資訊新未來》、《科技活氧革命》、《明日引擎》、《數字的陷阱》、《富裕之路》等。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財金、商業、科技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特約譯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出版者的話 從貧窮、小康到永續發展──薩克斯激發台灣的省思/高希均 序言 齊力打造共存共榮的未來/聯合國秘書長 潘基文 前言 新紀元、新使命 第1章 永續發展導讀 永續發展是什麼? 經濟成長導讀 豐饒中持續貧窮 經濟發展造成的全球環境威脅 永續發展路徑 第2章 貧富不均的世界 世界各地的所得 都市農村貧富不均 一國之內的所得分配貧富不均 測量福祉 收斂或發散 第3章 經濟發展簡史 現代經濟成長時代 工業革命始於英國 技術變遷的大波 經濟成長的擴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經濟發展:全球化的形成 第4章 為什麼有些國家富裕,有些貧窮? 臨床經濟學的觀念 進一步檢視地理位置 文化扮演的角色 政治扮演的角色 哪些國家仍然深陷貧窮之中? 第5章 終結赤貧 赤貧可望終結的理由 終結赤貧的策略 南亞——糧食供應的持續挑戰 細說政府開發援助 設計實務上的干預措施——以千禧年村莊為例 第6章 地球限度 地球限度 成長動態 以能源為例 以糧食為例 人口動態與永續發展 地球限度內的經濟成長 第7章 社會包容性 財富、貧窮與不平等的道德標準 聯合國宣言,公約以及千禧年發展目標 分裂的社會 擴大不平等的力量 性別不平等 第8章 全人類的教育 以生命週期探討人類發展 幼兒期發展 教育的報酬率上升以及供給回應 社會移動性 科技進步中高等教育的角色 第9章 全人類的健康 全球醫療涵蓋 貧窮與疾病 在低所得國家設計基本的衛生體系與籌措資金 為最貧窮國家所有人的健康的十個建議步驟 高所得國家醫療涵蓋的持續挑戰 第10章 糧食安全性 永續糧食供給與飢餓的終點 農業體系,生態,糧食安全性 環境改變如何威脅糧食體系 糧食體系如何威脅環境 朝向永續的全球糧食供給 第11章 有韌性的都市 全球都市化的模式 打造永續、有韌性的綠色都市 智慧基礎建設 都市的韌性 規劃永續發展 第12章 氣候改變 氣候改變的基礎科學 人類導致氣候改變的後果 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適應 緩和二氧化碳的政治問題 第13章 拯救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生態系統服務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遭到威脅 海洋與漁業 森林砍伐 國際動態 第14章 永續發展目標 永續發展目標 以全球為基礎的發展 為永續發展提供資金 良善治理的原則 永續發展是否可行?

商品規格

書名 / 永續發展新紀元
作者 / Jeffrey D. Sachs
簡介 / 永續發展新紀元:這是最壞的時代,人類對環境的開發與地球的承載力都已到達一個臨界點;這是最好的時代,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候,比現在更有條件實踐永續發展。就是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ISBN10 /
EAN / 4713510943168
誠品26碼 / 2682219877000
頁數 / 480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我們已經踏進一個新紀元。全球社會脣齒相依的程度前所未見。商業、觀念、技術、人員,甚至流行病,都以絕無僅有的速度和強度跨界流動。我們分享新資訊時代的激情,也分擔全球環境破壞的憂慮。企業的作為、技術,以及人口的規模和年齡結構,正在迅速改變。這裡面存有新的機會,也存在新的風險。由於以上所提這些理由,我想,我們已經到了永續發展的紀元。

我將在書內說明,永續發展既是將重點放在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相互連結上,觀察世界的方式,也是結合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和環境永續於一體,描述我們集體渴望過像樣生活的方式。簡單的說,這既是分析性理論,也是「規範性」或倫理性框架。我們的新紀元很快就會用新的全球性目標,也就是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來描述。

其他強有力的觀念,也表達了我們這個紀元的嶄新特質。走在前端的地球科學家,造出人類世(Anthropocene)一詞,希臘字根的意思是「人類」(anthropo)和「世」(cene)。人類世正是指地球上我們目前這個史所未見的時期中,地球的實體變化,如氣候、生物多樣性、化學等,主要是由人類的活動驅動的。知名的生態學家以「星球極限」(planetary boundaries)的觀念,解釋人類的活動如果超出那些極限,就會引爆地球進入未曾經歷和危險的氣候破壞、喪失生物多樣性,以及空氣、土地、海洋化學性質改變的型態。這些重要的觀念,描述了新永續發展紀元的現實狀況。

我們的地緣政治也在迅速改變之中。曾經是美國和蘇聯兩大超級強權對立的「兩極」世界,現在成了錯綜複雜的多極世界,有許多區域性強權和約二百個國家並存,其中不少是新的國家,體制脆弱。新的多極世界必須找到方法,以維繫和平、追求經濟發展,並且面對我們這個時代聞所未聞的環境挑戰。新的全球治理形式,因此將在達成新永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在我們一起進入新紀元的此刻,我樂於和你分享這些觀念。我們的期望很高:結束赤貧,以及保護地球不因我們本身的行動而承受副作用。可是,我們前頭面對的挑戰十分巨大且史所未見。希望這本書有助於找到邁向新紀元的途徑。我也期待無數年輕的讀者和學子很快就成為我們這個新紀元中,富於創意且奉獻投入的永續發展領導人。

試閱文字

內文 : (以下摘自本書第四章〈為什麼有些國家富裕,有些貧窮?〉)

臨床經濟學的觀念

前面談過,二百五十年來現代經濟成長如何擴散到全世界。18 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始於英國,到了19 世紀中葉,只有少數國家達到平均每人2,000美元的水準。1940 年,只有美國、加拿大、歐洲、蘇聯、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智利和烏拉圭達到2,000 美元的門檻,多數國家仍然沒有。

我們已經開始探討,為什麼有些地方的經濟成長發生得比較快,而有些地方幾乎完全沒有成長? 19 和20 世紀初,歐洲內部的工業化大致從西北邊的英國散布到東南邊的巴爾幹。歐洲每個國家達到平均每人2,000 美元所花的時間,和距離英國的遠近恰成正比。也就是說,越接近英國,越早達到2,000 美元。因此,荷蘭是最早達到門檻的國家,巴爾幹諸國最晚。此外,溫帶地區通常發展得最早,例如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智利和烏拉圭。沿海國家先發展,然後通常很久以後才擴及內陸國家,例如阿富汗、玻利維亞和蒙古。地緣政治當然很重要,歐洲或亞洲帝國勢力的統治,導致非洲的迦納和肯亞、南亞的印度、東南亞的馬來西亞,以及東北亞的韓國等國家工業化進程倒退。疾病肆虐也有很大的影響,受疾病襲擊所苦的地區經濟難以發展,並不叫人意外。美國南部容易發生鉤蟲、瘧疾和黃熱病等相關疾病,和這類疾病少見的美國北部相比,落居劣勢。

這方面,有三個要點可以討論。第一,現代經濟成長是個擴散過程,先從英國開始,然後在全球逐步擴散和演變;第二,擴散的型態顯而易見;第三,過去二百五十年中有許多不同的因素在發揮影響,而其相對重要性不斷在改變,尤其是因為技術一直在進步。過去,瘧疾是非洲發展上的重大障礙,隨著瘧疾防治技術的進步,這個特別的障礙即將完全消除。

人們似乎一直被誤導,渴望以過度簡單的方式解釋複雜的經濟動態。我們在許多地方會讀到,經濟成長取決於「經濟自由」,或者「良好的政治體制」,或者「控制貪污腐敗」的說法。經濟自由、政治體制和貪污腐敗等因素可能扮演某種角色,但絕非唯一或甚至主要的角色。這些個別的因素,不能解釋跨越全球、隨著時間推移而開展的經濟發展型態,也無法協助我們預測未來。

況且,在經濟轉型的複雜過程中,許多事情可能出錯。不妨把全球經濟體系的複雜程度想像成如人體那般。以前,醫師師和精神領袖經常將一個人的疾病歸咎於單一或少數幾個因素,而未能理解人體病理生理過程的複雜性。事實上,在人體這般有機體中,數以千計,甚至數以萬計的事情可能出錯。鐮狀細胞性貧血等可怕的疾病以往被視為絕症,現在的科學解釋則是說是:一條染色體上某基因的一個單核苷酸發生變化。人類基因組中大約每十億組鹼基對會有一組發生變化。許多疾病是由這種所謂的單點多態性造成,另外有些則是由環境因素、病毒等病原體或細菌感染、創傷、不健康的行為等其他可能因素造成的。

現代臨床醫學已不再宣稱疾病是由單一原因造成,或者只開出單一處方、單一指示。我們期望,現代醫師診斷出特定病人所患疾病的具體原因,然後準確針對那位病人的病情和需要開出特定處方。現代的經濟學家在診斷持續存在的貧窮時,也應該做同樣的事。與其提供一個簡單的診斷(「停止貪污腐敗」)、一個處方(「削減政府開支」),或者一個指示(「去國際貨幣基金接受處置」),真正有效益的做法是針對特定國家的處境、歷史、地理、文化和經濟結構,做出精確的診斷。

身為經濟學家,我在研究和思考仔細診斷與開立處方的必要性時,有幸觀察到一位出色的醫療專家如何執行她的工作。那位醫師正是內人索妮婭(Sonia),她是臨床兒科醫師。身體發燒的孩子來看診時,她不會立刻認為自己知道問題何在,斷定所有的發燒原因都相同。她所受的訓練、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告訴她,發燒的原因可能有數以千計之多。要有效治療病人,她需要針對特定病人所出現的症狀,來診斷出真正的原因。她一開始是先問問題。

一般來說,她的第一個問題是,嬰兒的脖子是否僵硬。如果是,那就有可能是腦膜炎。這是相當罕見卻可能致命的病徵。如果母親回答說嬰兒的脖子僵硬,那麼內人的下一句話是「等一下我們都到急診室」。順著清單上的問題繼續問下去,以便釐清病情為病毒、細菌、環境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醫師這種逐步聚焦、確定疾病真正原因的過程,稱為鑑別診斷。於是我有了一種看法:經濟發展也需要有一種類似鑑別診斷的方法。在我寫的《終結貧窮》(The End of Poverty) 一書, 便把這種做法稱作「臨床經濟學」(clinical economics)。懂得實務上怎麼做的臨床經濟學家,有如優秀的醫師,扮演的角色就是對眼前的經濟案例執行鑑別診斷。像內人那樣的醫師,會拿起一張井然有序的檢核單,問一些相關的問題,以探查潛在的病因,而且是以特定的順序來問問題。他們會觀察證據和實驗室得到的結果;進行訪談,試著從父母和孩子那裡了解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以廣泛的資訊和證據為基礎,做出診斷和計畫治療的方式。接著,治療可能按照計畫進行,或者也許證明無效,這時就有必要進行另一回合的診斷。

經濟鑑別診斷的七大檢核項目

永續發展的實務工作者也需要做這種鑑別診斷。我在《終結貧窮》一書,為持續到21 世紀還存在的赤貧,擬出了這樣一張檢核單。我想,世界上大部分地方已經擺脫赤貧,卻仍有約十億人身陷其中,而且主要集中在熱帶非洲和南亞,其他還有包括海地、阿富汗和寮國等。這張檢核單分成七大類和更多的細類,以下就來談談這張檢核單的七大項目。

第一,一國所處的根本狀況可能是我所說的「困在貧窮陷阱之中」。這些國家太貧窮,無法進行所需的基本投資,以擺脫極端的物質匱乏,進而爬上經濟成長的階梯。

第二,貧窮可能源自不良的經濟政策,如選錯投資策略、在國際貿易對經濟較有助益的時候反而關閉邊界、在實施市場體系更好的時候反而選擇中央計畫等。

第三,貧窮可能也代表政府財政破產。如果一國政府過度支出、過度舉債,它可能落到財政破產的狀態。這個國家的政府積欠債權人許多錢,無法籌錢修建公路、學校、診所,或者聘用醫師、教師和工程師。

第四,貧窮可能是自然地理的某些面向造成的結果。該國也許深鎖內陸,難以和外界貿易;可能位處高山,不能耕種或投入低成本的製造業;可能苦於瘧疾或其他嚴重的疾病肆虐;或者,它可能極易遭受地震、海嘯、颶風和颱風、乾旱、洪水等天然災害。海地、菲律賓等國,便經常慘遭這些天災蹂躪。

第五,有些國家可能受害於治理不善。表面上,經濟政策看起來不錯。但實務上,可能充滿貪瀆腐敗、缺乏效率、無能,或者以上兼而有之。治理不善當然是程度輕重的問題。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貪瀆腐敗,然而貪瀆腐敗水準溫和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得不錯。儘管貪瀆腐敗在道德上、實務上可能都是問題,卻不致對經濟發展構成很大的障礙。這股歪風如果走到極端,肯定會使經濟成長戛然而止。

導致一國赤貧的第六個因素,可能是文化障礙。舉個重要的例子來說,有些社會嚴重歧視婦女和女孩,女孩可能仍然很少或者沒有機會上學,而且社會期望她們早婚和多生子女,即使家裡窮到沒辦法供給孩子適當的健康、營養和教育。這種文化型態不利於經濟的長遠發展。

第七個因素是地緣政治,指一國和其鄰國、敵國與盟國的政治及安全關係。地緣政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如果一國在實體上十分安全,不虞遭到外來攻擊,擁有國家主權,而且能與其他國家和平相處、進行貿易,那麼地緣政治將是經濟發展的朋友。反過來說,若一國受制於外國勢力,或者是大國之下的一只棋子,那麼該國可能遭到更大的傷害或蹂躪。

阿富汗便是如此。深鎖內陸,加上容易受旱災、水災等異常氣候衝擊,阿富汗在經濟發展上相當困難。1978 年以來,阿富汗更不斷遭受戰爭、侵略、入侵、恐怖組織活動,以及破壞性很強的大國權力干擾,阻礙了阿富汗的經濟發展,難怪一直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
這七個因素各有許多子因素,不能一概而論,也無法同等適用於每個國家。赤貧的持續存在,並沒有單一的解釋,該地的處境、歷史和背景都十分重要。

在我和各國合作的三十年經驗中發現,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時候,有極為不同的狀況要處理,才可望脫貧轉富。自始至終都請同一位醫師開立處方,對病患來說會是一場災難,經濟問題上也是如此。

(本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參閱本書。)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臨床經濟學家薩克斯投身全球永續發展深耕力作
◎ 亞馬遜書店新書榜環境政策類第一名
◎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開放課程教材
◎ 收錄超過百張彩色圖表及照片
◎ 認識、實踐永續發展的通盤指南